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9-12章

运动训练学9-12章

战术的 具体的 多变的
二、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和基本部分
1、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确定训练目标—— 划分训练阶段——确定实现目标的基本对策— —安排比赛序列——规划训练负荷动态变化趋 势——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确定各手段、 练习负荷要求——制定恢复措施——规划检查 评定训练效果的内容、时间和标准 2、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部分 准备部分——指导部分——实施部分——控 制部分
运动训练计划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特点 战略的 框架的 稳定的 训练计划类型 适应范围 组成 多年训练计划 系统训练 2-10 几年 年度训练计划 系统训练 1-3 个大周期 阶段训练计划 阶段训练 0.5-6 个月或 中短期集训 2-25 周 周训练计划 训练实施 7 天或 3-20 次课 课训练计划 训练实施 0.5-4 小时
4-6 4-8
2-5
世界各国全过程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 国别 民 主 德 国 阶段划分 初期训练计划 哈雷 基础训练阶段 (Harre) 建设训练阶段 惠格尔 联接训练阶段 (Hoger) 高水平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预备性训练阶段 初期专项训练阶段 马特维也夫 最高竞技水平训练阶段 (MaTB Ч eB) 顶峰前训练阶段 最高成就训练阶段 运动长寿阶段 预备性训练阶段 佩特罗夫斯基 基础训练阶段 ( п eTpoBcku ǔ ) 运动提高阶段 保持竞技青春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建设训练阶段 葛欧瑟 ( Grosser ) 竞技训练阶段 高水平竞技训练阶段 姓名 著作 / 年 训练学 1969 年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训练计划
一、 运 动 训 练 过 程 的 基 本 结 构
起始状态诊断

第十二周周计划

第十二周周计划

第十二周周计划
本周工作计划主要分为工作安排、学习计划和个人成长三个方面。

在工作安排方面,本周将主要围绕项目进展、团队协作和沟通
交流展开工作。

在学习计划方面,本周将主要学习新技能和知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个人成长方面,本周将主要关注健康管理
和生活品质提升。

首先,工作安排方面,本周将继续推进项目进展,确保项目进
度符合计划要求。

同时,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伙伴和客户
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和反馈需求,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其次,学习计划方面,本周将学习新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
专业能力。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
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

最后,个人成长方面,本周将关注健康管理和生活品质提升。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另外,注重生活品质,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增加生活乐趣。

总的来说,本周的工作计划围绕工作安排、学习计划和个人成长展开,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专业能力和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计划,以及关注个人成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课训练计划制定

课训练计划制定

一、周训练计划的制定周训练计划是最常用、最典型的小周期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落实大周期和阶段训练计划的基本单位,同时,它也为每天的训练规定了内容、方法和手段。

由于周训练的时间跨度较短,便于教练员进行设计和控制,再加上现代训练中周训练的课次和负荷安排上趋于递增,因而,周训练计划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计划,深受广大教练员的重视。

根据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周训练计划一般为7天,但在训练实践中,根据情况设计短于7天或长于7天的周训练计划,如比赛的持续时间为4天,那么赛前的小周期可考虑4天为一个小周期的训练安排。

所以,实际上,4-10天都可成为一个完整的小周期。

由于田径是各竞技项目的基础,因此,在此以田径为例来说明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其制定。

一般地,周训练计划包括引导小周期计划、准备性小周期计划(包括一般性准备小周期和专门准备小周期)、赛前训练小周期计划、比赛小周期计划以及恢复小周期计划等五种类型。

一、引导小周期(一)引导小周期主要任务这种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引导到即将开始的紧张训练所需的状态上来,常安排在准备期第一阶段的开头。

因为运动员经过恢复调整后,身体机能水平往往很难一下子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引导小周期的安排能促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常安排1-2周。

)实践中不少教练忽视这种小周期的训练安排。

(二)引导小周期的训练内容及负荷安排训练内容上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多采用一般身体训练内容。

负荷不大,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负荷量,负荷强度不大,以55%-75%为宜。

训练手段应多样化。

二、准备性小周期准备性小周期可分为一般准备小周期和专门准备小周期两种类型。

(一)准备性小周期的主要任务一般准备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体能,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初步形成竞技状态准备各种身体条件。

专门准备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专项体能和专项技能,提高机体对比赛的训练性适应,完成对专项化训练的转化并为顺利过渡到比赛期训练打好基础。

第十二周计划

第十二周计划
美工区:★凤阳花鼓百变小人线描画—鱼折鸽子快乐剪纸
数学区:小动物走迷宫纸牌游戏按物品的用途分类二维分类
益智区:★好玩的穿编螺丝套装走迷宫七巧板
表演区:金鸡冠的公鸡(二)
建构区:马路上的车儿童乐园火车
角色区:超市(二)
环境
创设
1、继续收集图片,丰富主题墙饰《我们爱祖国》。
家园
共育
请家长往.
安全
教育
水很好玩也很危险
晨谈
活动
话题:1.我最喜欢的……2.安全玩沙3.为集体服务4.我是小小天气预报员
5.爱护图书
教学
活动
主题
活动
主题——我们爱祖国
活动一: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二:大中国
领域
活动
语言:手机功能大
科学:秋天的水果
健康:小龙人采珍珠(体育)
艺术:凤阳花鼓(音乐)
社会:祖国是个大家庭
区域
活动
语言区:识字卡片《绳子》绘本说量词汉子图谱我说你画
时间:2017.11.13—11.17班级:大班教师:高玉云
项目
内容与要求
运动
1.早锻活动:踢毽子、转圈、老鹰抓小鸡、 捕鱼、踩高跷、跳橡皮筋
2.早操活动:徒手操
指导重点:喜欢参加早操锻炼,动作有力,歌声嘹亮
3.户外体育活动:大型玩具、跳轮胎、传球接力、贴背心、 抛接沙包比赛
生活
活动
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如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等。包括体育活动的器械、角色和区域游戏的材料、图书等物品的收拾整理

运动训练学十、十一、十二章

运动训练学十、十一、十二章
二、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考虑不同项群训练的特点, 划分如下表:
2021/6/16
运动训练学
7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表
阶段
主要任 务
年限
发展一
基础训练
般 运动能
3-5

提高专
专项训练
项 竞技能
4-6

创造优
最佳竞技
异成 4-8

努力保
竞技保持
持竞 技水
2-5

训练的重点内容及顺序
(三)确定比赛时期
在主要比赛阶段前面加上一个历时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两个阶段合起来就组成了 比赛时期,总时间为8~12周,其间要注意安排必要的热身赛。
(四)确定整个训练大时期
在比赛时期前面加上6-12周的准备时期,后面2-4周的恢复时期,即构成了一个总 时间为14-32周、3.5-7.5个月的训练大周期。
大周期是以成功地参加1-2次重大比赛为目标而设计的。其时间的确定通常采用体现 目标控制思想的“倒数时”充填式方法。14-32周 为例(大比赛)
(一)确定主要比赛日期:由竞赛日程决定
(二)确定主要比赛阶段
在常规大周期中,主要比赛阶段持续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约一周结束。防止比 赛一完,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消失。
最佳竞技阶段:集中进行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在适宜的条件下创造运动成绩。一般持续4—8或更长。多 参加国外比赛。
2021/6/16
运动训练学
12
(二)两阶段负荷安排的不同特点
专项提高阶段:较大的负荷。可以是增长式发 展,也可以波浪式发展,有明显的节奏
最佳竞技阶段:逐步达到最大负荷。有明显节 奏。

试述周训练计划中各阶段的任务及组织实施

试述周训练计划中各阶段的任务及组织实施

试述周训练计划中各阶段的任务及组织实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周训练计划中各阶段的任务及组织实施一、适应期1.任务:了解训练内容、培养训练习惯。

中年级体育第12周教案

中年级体育第12周教案

个案设计第十二周第1课时课题名称:全套徒手操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6.11.02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队列、广播操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以及协作精神;2、初步掌握挺身跳和跪跳起技术。

学习步骤: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二、练习全套徒手操动作做法:练习者站立开始,屈膝下蹲,两腿用力蹬伸,结合两臂积极向前上方摆动,使身体向上高高腾起,身体接近最高点时挺身亮相,然后控制身体、屈膝缓冲平稳落地。

教学规格:身体紧、姿态好、腾起高、展体充分、动作协调、舒展有力。

易犯错误:身体松,挺身时两腿弯曲;展体不充分、落地没有缓冲。

三、跪跳起动作做法:由跪立姿势两臂上举开始,含胸收腹两臂后摆,紧接前摆,同时伸膝展髋,摆动手臂制动,收腹提膝脚离地,落下成蹲立姿势。

教学规格:动作配合协调,腾空高,落地稳。

教学组织队形:两列横队相对而立。

●●●●●●●●●▲●●●●●●●●●个案设计四、小组探究,熟练技能重点:正确的徒手操动作。

教师活动:讲解要领、示范完整动作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学生集体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第十二周第2课时课题名称:队列队形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6.11.02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学习步骤: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抓人”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队列队型:四列横队,体操队型三、队列队形:1、集中注意力联系;2、快快集合;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4、变换队形;教师活动1、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个案设计2、教师个别指导。

3、找好学生做表演。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四、游戏:穿过小树林;规则:1、必须站在起跑线后,拍手后才能起跑。

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体系--

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 (一)训练课的种类和特点
训练课 的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身体训练课(体能训练课) 技战术训练课 综合训练课 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恢复、调整训练课
(二)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
见P431-432
二、训练课的组织形式
课的组织形式
个人练习 集体练习 分组练习
比赛安排可单独详细制订) 各大周期的训练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 重点运动员解决的主要问题 队伍管理、科研保障等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时间跨度:4—10天。 类型: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P406 表12-1
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员的训练过程: 5—9岁 准备阶段 9—11岁 基础训练阶段 11—13岁 提高运动技巧阶段 13岁以上 高水平训练阶段
2.以水平为主来划分阶段 见教材323页表10--2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见教材325--327页表10-5、表10-6、表10-7等
第三节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概念:P331 特点:计划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有一定的规律
自学:P365-377
第三节 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 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
一、比赛系列的安排P378二、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P385-387
参赛数量方面
表 张帅2009~2011年单打参赛级别和参赛数量统计表
大满 强制 超5赛 顶级赛 国际

赛 205万 61.8- 赛
ITF
合 计
年度
450万
1 2 3-4 5 6 7 8 9 10-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第十二周 文本

第十二周 文本

第十二周前后、左右滚动学习目标:学会保持身体团身姿势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的方法;通过多种滚动的自我体验,对垫上运动感兴趣。

学习内容:前后、左右滚动学习步骤:一、统一规章,身体力行教师活动:1、集合队伍,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反口令。

2、引导学生利用垫子创遍游戏:抢位置、跳跃等。

3、邀请特色小组展示,及时点评。

学生活动:1、快速安静集合队伍,队伍整齐,动作规范,反应迅速。

2、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相互合作,积极开展活动。

3、积极参加展示活动,能相互观察学习交流。

组织:四列横队散点ooooooooooooooooooooxxxxxxxxxxxxxxxxxxxxxxp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好腕、肘、肩、头、颈等部位的准备活动。

2、示范前后、左右滚动动作,提示学生观察教师滚动时身体的姿势,重点讲解前后滚动时团身要紧的动作方法。

3、组织学生分组先练仰卧直体的左右滚动,再练仰卧屈体团身的左右滚动,后练习坐势团身抱腿前后滚动,再练习蹲势团身抱腿前后滚动。

4、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并提出要求。

5、组织学生进行动作交流展示活动。

6、再次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活动:1、按教师提示的要求,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动作,说出不同滚动动作的身体姿势。

2、各组分别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自我模仿练习,练习中相互观摩,指出存在的问题。

3、自由组成学、练小组尝试多种滚动的方法,相互比一比,看谁完成滚动的方法多。

4、根据老师的指导,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5、积极参与交流展示活动。

6、乐于反复练习,掌握动作方法。

组织:散点八组ooooo oooooooooo oooooxxxxx xxxxxxxxxx xxxxx三、活跃身心,快乐放松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障碍接力”比赛,讲解示范比赛方法及规则,重点提示垫子摆放。

2、教师及时点评各组比赛情况,并提出要求。

3、继续比赛。

学生活动:1、仔细观察,认真听教师讲解,明白接力方法。

运动训练学课件(第十二章)

运动训练学课件(第十二章)
➢ 在大负荷训练或连续比赛后安排(练二调一)。
2 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的特点
为了实现恢复周训练的主要目标,要求其训练内容广泛而 灵活。应多选择以下内容:
一般性的身体练习。如非专项的球类活动、游泳、各种非 竞技性的健身体操等等;
带有游戏性的练习等等。 恢复周通常大大降低负荷强度、负荷量,或者大幅度地减
➢ 还要注意负荷的合理分配,以便运动员能依次完成全部训 练内容,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的要求
➢ 训练过程中的测验、检查和比赛是检查训练成果的手段。 要注意采用符合计划要求的测验、检查的练习、手段及方 式、方法,以便准确、客观地反映运动员的训练状态。
二、训练课的结构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
➢ 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恢复从课上开始 ➢ 各种训练课结束部分的任务主要是解除训练课基本部分所造
成的心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 现代运动训练把恢复作为训练的组成成分。当然,作为训练
课的结束部分并不可能完全消除因紧张训练工作所带来的疲 劳,训练课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运动员有机体全面恢复过程的 开始。因此,有组织地进行课的结束部分对恢复过程的积极 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
上午 小结 力量训练 投篮训练 小结 投篮训练 小结 投篮训练
调整
针对训练 调整 针对训练 调整 针对训练
下午 技战术 技战术
或途中 或休息
晚上
比赛
技战术训练 或途中
比赛
力量训练 或途中
周训练计划的分类
鲍艾尔斯费尔特和施勒特划分为准备小周期、基础负荷小 周期、提高成绩小周期和积极性休息小周期;

体育初中教材第十二年级第十二章的教学方案

体育初中教材第十二年级第十二章的教学方案

体育初中教材第十二年级第十二章的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体育初中教材第十二年级第十二章的教学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篮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术要点,以及篮球战术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和基本技术要点。

2.掌握篮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技能,并能运用于实际比赛中。

3.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

三.教学重点:1.篮球运动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2.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3.篮球战术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篮球运动规则与基本技术1.球场及其规格的介绍(书本上的图示)2.篮球比赛的规则及注意事项(篮球比赛的规则及对基本技术的要求)3.传球和接球的基本技术要点和常见错误4.投篮的基本技术要点和常见错误第二课时: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1.运球的基本动作技术要点和常见错误(带球移动步行、变向运球等)2.运用基本动作技能进行简单的个人突破练习(如运球过人)3.跳投和上篮的基本动作技术要点和常见错误第三课时:篮球战术与团队合作1.篮球进攻战术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学习和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进攻战术(如分球进攻、挡拆进攻等)3.篮球防守战术的基本概念和要求4.学习和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防守战术(如个人防守、区域防守等)5.进行小规模的团队对抗训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第四课时:综合应用与实战训练1.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与战术,进行实战模拟训练2.学生分组进行友谊赛,实践所学技术与战术3.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4.体验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篮球运动规则和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掌握基本动作技能。

3.练习法:分组小练习,个人练习和对抗练习,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4.对话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解答学生的疑问,加深学生的理解。

运动训练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大纲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二、竞技体育的构成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一、运动成绩释义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第二节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一、竞技能力释义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二、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一、有效控制原则释义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节系统训练原则一、系统训练原则释义二、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系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五节周期安排原则一、周期安排原则释义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六节适宜负荷原则一、适宜负荷原则释义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七节区别对待原则一、区别对待原则释义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八节直观教练原则一、直观教练原则释义二、直观教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九节适时恢复原则一、适时恢复原则释义二、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二、运动训练手段概述第二节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一、模式训练法二、程序训练法第三节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分解训练法二、完整训练法三、重复训练法四、间歇训练法五、持续训练法六、变换训练法七、循环训练法八、比赛训练法第四节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训练释义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二节身体形态及其训练一、身体形态释义二、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三、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四、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三节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三、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四、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第四节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三、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五节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三、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第六节柔韧素质及其训练一、柔韧素质定义二、柔韧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三、柔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四、柔韧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节灵敏素质及其训练一、灵敏素质释义二、灵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三、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四、灵敏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一、运动技术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运动技术原理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第二节影响动作技术的因素一、主体因素二、客体因素第三节技术训练常用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第四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第五节运动技术评价一、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二、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三、运动技术评价常用的方法四、不同项目运动技术评价特点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一节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概述二、运动员战术能力三、竞技战术与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第二节战术训练方法一、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二、减难与加难训练法三、虚拟现实训练法四、想像训练法五、程序训练法六、模拟训练法七、实战法第三节战术方案的制定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二、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第四节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把握项目制胜规律二.培养战术意识三.培养战术运用能力四.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五.重视战术组合六.加强战术创新研究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克服方法第二节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智能概述二、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三、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第一节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第二节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第三节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二、专项提高阶段与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第一节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二、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第二节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第三节年度训练过程中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一、比赛系列的安排二、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第四节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与负荷特点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第五节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二、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示例第十二章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第一节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第二节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二、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三、训练课的结构四、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三章运动队伍的管理第一节我国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基础一、运动队管理的思想基础二、运动队管理的组织保障三、运动队管理的法规依据四、运动队管理的经济基础五、运动队管理的人本原则第二节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一、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二、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第三节教练员与运动员一、教练员二、运动员参考书目:田麦久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十二章 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运动训练学课程第十二章 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每日安排2次课,一次为基本课,一次为补充课。基本课一般安 排提高专项所需的竞技能力,补充课则较灵活。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5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周计划的两段结构:上半周的训练后,在一周的中间 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他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在下 半周,从负荷的内容和程度上,常常与上半周相似。
周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加大负荷的途径有:
增加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或减少负荷强度; 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减少; 负荷量和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
机体更深的刺激。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6
二、 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主要任务 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
2、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训练内容更加专业化,采用的练习更加接近专项的运
动形式,练习的组织形式更加接近专项比赛的特点。
12/3/2019
运动训练学
7
三、 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主要任务
不同时期的比赛周有不周的特点,如准备期的比赛周 就可以稍加调整,随机参加。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中安排
4
3、基本训练周负荷的结构特点
(1) 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和课次差别很大。少年儿童在基本训 练阶段的初期,每周2—4次就可以。
课次的增加,开始增加训练的日数,由每周2—3个训练日增加 到6—7个。以后再将一周中的训练日的训练次数增加为2次,使每周 训练课次达到8—10次。最后做到每日2次训练。个别运动项目和运 动员可更多。目前周训练最高次数是每日训练3—5次,周训练25次, 最长课时为2—3个小时,最短为45分钟。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和组织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和组织
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 向中去。 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 2、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内容结构特点:与基本训练周相同。 (2)负荷变化基本特点:提高训练强度,负荷量相应减少。 (3)体能主导类项目,赛前训练周的训练课次,一般略少于基本 训练周。 (4)技能主导类的项目,训练课次变化不明显。
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加大负荷的途径:
(1)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地降低
(2)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地减少
(3)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 刺激
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赛前训练周的主要任务 任务: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
越探,需要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据此,可从恢复时间的长短推 断出负荷的大小。恢复时间短,则表明负荷较小;恢复时间越长, 则负荷越大。
比较同一时间长度的训练课结束后有机体疲劳后恢复时间的长 短,即可判断训练课负荷的大、小等级。普拉托诺夫对周期性项 目运动健将的跟踪检测表明,各种性质的大负荷课后,需要经过 2-3天的恢复过程。
类型 2比赛阶段 的基本类型
冲击小周期 1不断提高
负荷量 2大强度 (高度集中 单位时间 里的练习)
小周期
补充小周期
竞赛小周期
1包括竞赛日 及竞赛前一 天的协调性 准备
2确保竞赛开 始(特别是 决赛)时进 入最佳状态
3在竞赛间歇 时间确保恢复
竞赛准备 小周期
1根据赛前 直接准备 的法则安 排训练
2模拟下次比 赛的 日 程 安排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周训练计划中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项群特点 1)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主要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 安排中 2)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运动员的训练中,主要表现技术训练方面 3)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将技术、战术训练的不同内容交替安排在一周 训练之中
3、基本训练周负荷的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1)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及课次有很大区别。儿童在基础训练阶段初 期,每周2-3次,至多4次。课次的增加,起初从增加训练日数开始的, 以后在每日训练可中增加训练次数。 2)每日安排两次训练课时,通常一次为基本课,补充课。 基本课:安排提高专项所需要的竞技能力,训练内容比较稳定,教练员总 是尽力保证本次课的预定任务的完成。负荷量度一般为大或中。 补充课:可安排比较广泛的训练内容,训练比较机动灵活,根据具体训练 任务进行必要调节,负荷量度一般为中或小。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 (一)训练课的种类和特点 1、身体训练课 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的 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提高和保持体能水平。 2、技术战术训练课 特点:目的明确、内容训练手段与方法较为集中。 3、综合训练课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任务: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 项技术、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 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 技能主导类项目基本训练周分为: 基本技术训练周 完整技术、战术训练周 体能主导类项目基本训练周分为: 加量周 加强度周
周课次 3-4 5-6 7-8 9-10 11-12 大负荷课次 1-2 2 2-3 3-4 4-5 中负荷课次 1-2 2-3 2-4 3-5 4-5 小负荷课次 0-1 1-2 2 2-3 3-4
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加大负荷的途径: (1)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地降低 (2)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地减少 (3)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 刺激
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1、赛前训练周的主要任务 任务: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 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 向中去。 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 2、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内容结构特点:与基本训练周相同。 (2)负荷变化基本特点:提高训练强度,负荷量相应减少。 (3)体能主导类项目,赛前训练周的训练课次,一般略少于基本 训练周。 (4)技能主导类的项目,训练课次变化不明显。
2、基本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 (1)周训练计划中不同内容交替安排 1)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和心理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在接受某一 内容的负荷之后,机体不同的生理系统及心理过程的反应是不同,各个系统的恢 复过程呈现出异时性的特征。 2)负荷情况下肌肉收缩时人体无氧磷酸原供能、无氧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供能系 统的参与是非同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供能系统参与运 动,在各种运动中,三个供能系统参与工作水平也是不同的。 3)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 4)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 主要动力。 5)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施予不同的心理负荷 6)不同目的的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要求不同
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任务:为运动员在个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作直接的 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 异成绩。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 (2)连续比赛周安排的特点
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1、恢复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任务: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 地实现能量物事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2、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的特点 (1)训练内容:一般性的身体练习。 带有游戏性的练习 (2)特点:大大降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或大幅度地 减少,或适当保持一定的水平。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小周期
基础小周期 补充小周期
训练小周期
一般准备 小周 期 准备 期 开始 时 以及 开 头几 个 阶段 基 本类 型 专 项 小周期 1赛前直接 准备的主要 类型 2比赛阶段 的基本类型 竞赛小周期 1包括竞赛日 及竞赛前一 天的协调性 准备 2确保竞赛开 始(特别是 决赛)时进 入最佳状态 3在竞赛间歇 时间确保恢复 竞赛准备 小 周 期 1根据赛前 直接准备 的法则安 排 训 练 2模拟下次比 赛的 日 程 安 排 3控制赛前 状 态 恢复小周期 1大负荷比 赛 之 后 2在一连串基 础小周期结 束时 3减少训练负荷 4延长积极 性休息时间 5改变训练的 外界条件以 及练习内容
简单小周期 1均衡提高 训练负荷 2大负荷量 一次最大 强 度
冲击小周期 1不断提高 负 荷 量 2大Leabharlann 度 (高度集中 单位时间 里的练习)
不同训练周型及其主要任务
周型
基本训练周 赛前训练周 比赛周 恢复周
主要训练任务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术、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 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 现预期的目标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准备投 入新的训练
3)在一周的训练中,合理分配各类负荷的课次是一个重要问题,一周安排 1-2次大负荷课,对运动员刺激达不到必要的深度,不能产生相应的超量 恢复;在一周安排3-5次大负荷课,可对运动员机体产生深刻影响,可产 生超量恢复。但要安排两种或三种不同任务的训练,使不同训练内容合 理交替。 4)一周内小负荷训练课,即以恢复性训练为主的课次的安排与周训练的总 课次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占周总课次的四分之一左右。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