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学院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XXXXX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人文教育类所属专业类名称体育类所属专业名称课程负责人XX二〇一X年X月一、建设的背景和基础1、建设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和健康教育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融入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学校职业教育领域中,《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其个性,既要为职业特点服务。
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互动的目标体系,并将目标体系扩展为五大领域——学生运动参与、学生运动技能、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社会适应。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结合本校的特点,根据《纲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没有一个具体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如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职业教育,拓展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是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最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设报告
最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设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设的最新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当前状况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目标和挑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挑战,如学生缺乏运动意愿、体育设施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3. 建设策略为了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设策略:3.1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关键力量。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培养健康习惯。
3.2 完善体育设施学校应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运动场地和器材的条件。
同时,要保持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
3.3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课程设置。
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健康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4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系统。
学校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体素质。
4. 未来展望在未来,我们希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能够得到更加重视和支持。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相信能够培养更多健康活力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5. 结论本报告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设的最新信息和建议。
通过实施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我们可以提升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体育课程教学设置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特制定本体育课程教学设置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
三、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四、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体质健康课程: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基本体质测试。
- 基本运动技能课程: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2. 专项课程:-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 美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等。
- 传统体育:武术、太极拳等。
3. 选修课程:- 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瑜伽、游泳、跆拳道等选修课程。
五、教学实施1. 课时安排:- 基础课程:每周2课时。
- 专项课程:每周1课时。
- 选修课程:每周1课时。
2.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 采用游戏化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结合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 终结性评价:通过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比赛成绩等方式进行。
六、师资力量1. 建立一支专业、敬业、爱生的体育教师队伍。
2.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 邀请校外专家、教练进行授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七、保障措施1. 完善体育设施设备,确保学生有良好的锻炼环境。
2. 加强体育经费投入,保障体育课程顺利开展。
3. 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探索
历 教育 。通过 三年 的高 等 职业 教 育 , 把 可 塑性 很 强
的具有高中或职高学历的青年学生 , 培养成 为既具 有即时上岗的应职应 岗能力 ( 含技能) , 又具备适应
今后 职业 生涯发 展 的素质 与潜 能 , 德、 智、 体、 美等 全 面发 展 的高等技 术应 用性人 才 。
《 体育与健康》 课程 的教学 内容分解为四大部分 : 知 识类、 技能及身体素质类、 身心健康 和社会适应类、 综合 能力 发展 类 。
2 . 1 知 识类
作者简介: 董华龙 ( 1 9 7 7 一) , 男, 陕西渭南人, 讲师 , 硕士.
包括 : ( 1 ) 运动生理 : 神经系统 、 循环系统 、 呼吸 系统 、 运动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 2 ) 健康知识 : 体育
术、 乒乓球 、 羽毛球、 健美操、 健身运动、 形体塑造、 体 育 舞蹈 、 瑜珈 、 游泳 等 基本 运 动 技 能 的学 习 与 练 习 ; ( 2 ) 身体体能: 速度、 力量、 耐力、 柔韧、 涉水 等素质 的练 习。
紧围绕“ 强化体育意识 , 掌握锻炼方法 , 养成运 动习 惯, 形成终生体育” 的思路 , 为全面实现增强学 生的 体质、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提升学生的体育人文精 神 素养 、 满 足学 生 的体育兴趣 与爱好 、 促进 学生 的个 性 发展 , 培 养全 面发 展 的“ 高 素质 、 高 技 能 的应 用 型 人才” 的目 标, 进 行了《 体育与健康》 课程 的建设与
・
7 0・
兰 州 石 化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0 1 3生
锻炼 与营 养卫生 、 常 见运 动损 伤 和疾 病 的 简 易应 急 处理 、 体育 锻 炼 与心 理 健 康 ; ( 3 ) 体育知识 : 体 育 的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一、引言体育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课程的开设,学生能够培养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协作能力等。
本文将从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体育课程设置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质水平、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等。
此外,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三、内容体育课程应包括多种体育项目,既要注重基本体育项目的训练,如跑步、跳远、投球等,也要引入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特色项目,如太极、瑜伽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分层教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分层教学原则。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类,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
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在体育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果。
五、综合实践体育课程应充分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社区体育活动等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动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体育创新体育课程设置应不断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另外,还应引入先进的体育设备和技术,如体育VR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七、职业规划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还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开设体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行业,并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和辅导,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八、评价体系体育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动作技能、体质素质、运动成绩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体系应建立科学、客观的标准,避免将成绩评价过于功利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九、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通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服务。
体育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体育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对于体育学院课程的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我们制定以下内容:
一、课程建设规划:
1. 分析当前体育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需求,明确本科、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等各个层次的课程设置目标。
2. 制定课程分类和层次划分,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3. 设立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实际需要增设相关实践课程。
4.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开设跨领域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 注重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与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课程质量。
二、课程实施方案:
1. 设立课程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家、教授和企业代表组成,负责对课程进行审核、评估和改进。
2. 细化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选用方案。
3. 配置合适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包括实验室、场地和教学工具等。
4. 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师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习和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开展课程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建设出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需求的高质量体育学院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2024全新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Chapter
定期开展体质测试评估
设立标准化测试项目
包括身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等关键指标。
制定测试周期
确保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质测试,对特殊群体如肥胖、体 弱等学生增加测试频次。
应用专业测试工具
引进智能化、精准度高的体质测试设备,提高测试效率和数据准 确性。
引入现代教学技术,提升互动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 音频等,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提问等方 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 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开展在线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和在线教育资源,开展 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为学生提供更 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家庭锻炼习惯培养指导
家庭运动计划制定
指导家长根据孩子兴趣和体能制定家庭运动计划。
运动技能教授
提供简单易学的运动技能教学视频,方便家长在 家指导孩子锻炼。
家庭运动器材推荐
推荐适合家庭使用的运动器材,增加家庭锻炼的 趣味性。
沟通交流平台搭建
家校互动微信群
建立家校互动微信群,方便家长和学校随时沟通交流。
个性化锻炼方案制定
根据体质测试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 案,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等。
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吸引力的运动项目, 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针对特殊体质学生,制定专门的康复锻炼计划, 帮助改善身体状况。
跟踪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记录 每次测试数据和锻炼情况,便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01
02
03
引入经典案例
体育专业合格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专业合格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体育人才,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本方案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原则1. 科学性:课程内容应遵循科学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系统性:课程设置应覆盖体育学科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3. 实用性: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创新性:课程设计应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1. 基础课程:涵盖体育学基础知识,如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
2. 专业课程:针对不同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如篮球、足球、田径等。
3. 实践课程: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运动会、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拓展课程:涉及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领域,拓宽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教学:引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项目式学习: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网络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与反馈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成果评价: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为主要评价依据。
3.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教师意见,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师资队伍建设1. 培训与进修: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引进人才: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二、学习领域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课程评价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附录一、名词解释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实行方案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为贯彻落实省课程基地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课质量,推动我校体育特点建设,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保证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落实到位,特拟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精神,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学校体育特点优势,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指引学生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推动我校体育特点文化建设,实现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二、课程基地建设主要目标我校坚持走特点办学之路,坚固确定“从体育强校向体育名校迈进,从学校特点向特点学校迈进”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一体两翼”(一体:民众体育,两翼:篮球和田径)的体育发展框架,以篮球运动为引擎,篮球和田径双轮驱动,带动全校民众体育的蓬勃发展,从而实现体育教课和比赛的双丰产,经过“育体——育德——育智”的三者联合,从而达到育人的根本目标。
课程基地建设要表现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联合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学练联合的多元模式,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课的科学性、实效性;坚持掌握技术与健身习惯相联合,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课创新载体;表现先行先为与分享共享联合,体现行政推动和学校主动联合,修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新高地。
经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实现新期间高中教育教课由一致直多元、由广泛向个性转变供给经典样板。
三、课程基地建设内容与措施为了更好的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我们环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建设:(一)创立校园体育特点环境我校篮球、田径项目盛名远扬,曾向国家、省、市专业队和有名高等体育院校输送 500 余名运动员,学校将充分利用深沉的体育文化资源,打造校园体育文化。
1.增强课程文化展现,主要做法有:⑴成立我校历届优秀运动员荣誉长廊。
⑵利用校园报刊栏、路灯栏、奥运百科知识室、篮球馆、乒乓球馆的墙壁展现我国体育及优秀运动员的骄人成绩。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2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范文(12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2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篇1一、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七年级共四个班,每个班约三十五人左右,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七年级学生喜欢跑,跳,篮球、足球、游戏等活动,但动作不太协调。
二、教材分析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知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3、培养学生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四、主要工作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学校田径队的建设训练工作,为本学年度举办各类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广泛开展学校群体活动,上好大课间活动。
五、具体安排1、抓好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2、抓好基本技术的练习。
3、结合大课间活动,认真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
进行分组活动、比赛。
5、学生练习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
6、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专项练习。
六、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队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荣誉感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气、顽强、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篇2一、设计意图: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幼儿的团结合作意识。
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有效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以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如游泳、跑步、篮球、足球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
如向前滚、跳远、游泳姿势、篮球运球、足球射门等基本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
2. 体育项目的学习。
如游泳、跑步、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体育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3. 健康知识的教育。
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4. 身体素质的训练。
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和要领。
2.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完成各种体育项目的任务。
3.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4. 图像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体育技能和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
评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包括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与同学合作等。
2. 运动技能评价。
评估学生在各种体育项目中的运动技能,包括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动项目的表现水平。
3. 身体素质评价。
通过体测数据测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灵敏度等指标。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特制定本体育课程建设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体育课程体系。
三、课程性质、目标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和体育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3.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5. 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审美情趣。
(三)课程任务1. 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3.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5. 定期组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四、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1. 体育理论:体育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体育保健等;2. 体育实践: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舞蹈等。
(二)拓展课程1. 专项运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2. 特色课程:瑜伽、跆拳道、散打、攀岩等。
(三)综合课程1.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等;2. 体育与艺术:体育舞蹈、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
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2. 示范法:示范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模仿;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4.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5. 案例分析法:分析体育事件,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与热爱;2. 掌握基本体育技能,提升体能素质;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跑、跳、投、传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针对不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2. 体育项目训练: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常见的体育项目的基础训练;3. 健康知识教育:包括饮食健康、运动安全等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加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行动和口头引导,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 实践探究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计划第一周:体育基本技能训练1. 跑步训练:包括徒步跑、短跑、长跑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2. 弹跳训练:包括单脚跳、双脚跳、绳子跳等,通过弹跳训练,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爆发力;3. 投掷训练:包括实心球、软式球等不同种类的投掷训练,通过投掷训练,提高学生的精准度和力量;4. 传接训练:包括传球、接球等不同形式的传接训练,通过传接训练,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反应速度。
第二周:体育项目训练1. 篮球训练:包括运球、投篮、传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篮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 足球训练:包括传球、控球、射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足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足球技术;3. 排球训练:包括发球、接发球、扣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排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和排球技术;4. 乒乓球训练:包括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正手横拍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乒乓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球技水平。
第三周:健康知识教育1. 饮食健康:教授学生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如合理搭配膳食、适量摄入营养等;2. 运动安全:教授学生运动安全的相关知识,如正确选择运动场地、注意身体状况等;3. 身体保健:教授学生身体保健的相关知识,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各种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
此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同时也要注重体育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巧。
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另外,我们还需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应该全面客观,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还要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意识。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健身操比赛、户外拓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重视评价与反馈,关注延伸与拓展,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升。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们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茁壮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体育学科建设方案范文
体育学科建设方案范文引言身体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体育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
为此,我们学校将全面启动体育学科建设,旨在为学生营造科学、系统的体育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总体目标1.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硬件条件。
2.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体育理论和技能培养。
3.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培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二、具体措施1.体育设施建设(1)新建一座综合性的体育馆,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
(2)翻修并扩建校园操场,铺设塑胶跑道,增设田径设施。
(3)在校园内规划建设若干个小型运动场地,供学生课余时间活动。
2.课程体系优化(1)优化体育理论课,编写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注重体育知识的实用性。
(2)增设多种体育选修课,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爱好。
(3)邀请专业运动员开设特色体育课程,如武术、瑜伽等。
(4)合理安排体育课时数,确保学生每周有足够锻炼时间。
3.体育活动丰富(1)成立多个体育社团,组织学生定期活动,如足球社、跆拳道社等。
(2)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设置多个赛事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3)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体育赛事,代表学校展现风采。
(4)邀请优秀运动员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成功经验。
4.师资队伍建设(1)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2)聘请专业教练担任客座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3)建立体育教师考核机制,树立良性竞争氛围。
(4)加大体育教师薪酬福利,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三、预期成效通过实施本方案,学校体育事业将全面振兴,体育氛围日益浓厚。
学生的体育素养将得到全面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持续增强。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构架研究——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表 2结合专业设计教学内容 职业类 群 工作 时主要参 与的肌 肉 课程内容设计
伏 案类
手指协调性 、 背腰颈部 篮球传接球 、 背腰肌的锻炼 肌肉 项目 耐力和局部的肌肉 局部力量练习项 目 乒乓球的接发球等
整合 教学 内容进 行教学 , 培 养学生 的职业 能力 、 社会适 应能力 , 使 学生 具备 职业人所 应有 的职业体 能与职业 素养 。
1 .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研究对象
我 院2 0 0 7 ~ 2 0 1 2 学 年的 1 3 6 6 8 人( 女生 5 8 7 7 人、 男生 7 7 9 1 人 。 1 . 2研究方法 1 . 2 . 1 文献资料法 检 索查新 2 0 0 0~ 2 0 1 1 年 中国学术 期刊数据库 、 万 方期刊全文数 据
库相关 文献 资料 , 为本课 程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
1 . 2 . 2问卷调查法 针对学 生对该课程体系的认知态度 、 目的、 兴趣及相关 问题进 行调 查, 发放 问卷9 0 0份, 收回问卷 8 8 7 份, 回收率为 9 8 . 6 %。 1 . 2 . 3数理统计法 对所 获得 的数 据录入计 算机 , 用E x c e l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1 . 2 . 4分 析法 将所搜 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 归纳整理 , 分 析后得 出调查结论 。 2 . 高职“ 体育 与健康” 课程体 系构架的设计思想与基本方案 2 . 1 设计思想 课 程体 系设计 以“ 健康第一 、 终生体育 ” 为指导 思想 , 结合专业特点
交通运输类 注意力 、 反应 、 动作 准确 性 的肌肉
野外 攀爬类 体能、 四肢力 量
耐力跑 、 对抗性的球类等
好 的道德品质 , 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 的意识 ; 结 合各专 业特点设计 教学 内容 , 注重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 体 现与专业结合的兴趣性 和个体 性 , 培养学生“ 体育学力” , 提升学生就业 能力 。 2 . 2 . 2基本结构 在学分制下结合“ 三 自主” 、 “ 分层次” 教学模式实施“ 必修+ 必选+ 任 选十 俱乐部+ 健康教育 ” 的课程体 系。 ( 表1 ) 表 1课程体系构, 各高职院校 对“ 体育 与健 康” 课程体 系构架进行 了一定 的研 究, 试 图建立适用 于我国的学分制课程体系 , 但是在实践和理论上还 没 有根本 性突破 , 还没 有取得 比较成功的经验 。本文通过 多年的实验 和 改革 , 我们提 出 了“ 必修 + 必 选+ 任选+ 俱 乐部+ 健康教 育” 的高职“ 体 育 与健康 ” 课程体 系。
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普遍存在缺乏特色、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构建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体系,以提升体育课程的品质和实效。
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体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策略、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二、指导思想学校的体育与健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三大核心素养为路径,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教学要求为目标。
在“运动能力”方面,主要以“身体力”、“学习力”、“践行力”其中“身体力”是基础。
在体育与健康工作中,学校始终坚持“没有体育就没有朝气”的教育理念,始终围绕“健壮、健美、健康”的教育目标,一方面抓好常规体育工作,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完善体育课程建设,进而不断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群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育体、育心、育人”的教育功能。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1、课程目标:通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他们的体能、技能和综合素质。
确定以“理论与实践共进行,传承与创新齐发展”理念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精神。
本着体现教材重点,解决教材难点的原则设计。
2、学生发展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往、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目技术技能的训练。
特色课程定位于教师点拨指导,又不是课程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与学校课程形成互补。
课程设计兼顾体育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系统进行层递式的培养。
3、教师发展目标: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团队。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备受关注,人们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既是培养身体健康,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我看来,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案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学生在发展期都喜欢运动,但随着学业压力的加大,他们往往缺乏锻炼的机会。
因此,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多元化体育内容学校体育课程应当包含多样化的体育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除了传统的田径、游泳、篮球等运动项目外,课程还可以增加一些新颖的项目,如攀岩、瑜伽等。
对于技能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少年体操、武术等高难度项目的培训,以便培养他们的专业水平。
三、平衡理论和实践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学生了解体育原理并能够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身体的特点和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四、注意体育课程的连贯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上有所差异,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要有连贯性。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发展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并为他们的体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不仅要传授体育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通过小组合作、集体竞技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六、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教育效果。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七、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体育比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到体育竞技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学院2016--2017年课程建设方案
按照学校和学院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我院课程建设应以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重点建设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认真遴选课程建设负责人,优化师资团队,分层次逐步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力争达到:1.建成院级精品课程5门,在此基础上推选1--2门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2.积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武术》、《篮球》、《大学体育》;3.做好在建校级精品课程《田径》建设工作和在建的校级重点课程《体育保健学》的结项工作。
4. 做好校级精品课程《排球》、《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后续建设工作。
具体工作与要求:
第一阶段:遴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优化或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向教务处送相关材料。
(以教研室为主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完成时限:本学期第1--5周,第5周教研室向院办报送相关材料)
(一)2015年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1.学校体育学(由田径教研室负责)
2.足球(由球类教研室负责)
3.体操(由田径教研室负责)
(二)2016年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1.运动解剖学(由公体教研室负责)
2.运动生理学(由球类教研室负责)
3.乒乓球(由球类教研室负责)
三、2016年拟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1.篮球(由球类教研室负责)
2.武术(由田径教研室负责)
3.大学体育(由公体教研室负责)
四、做好校级精品课程《排球》、《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后续建设工作,并应在我院课程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
五、做好正在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田径》建设工作。
六、做好在建校级重点课程《体育保健学》的结项工作。
第二阶段: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及学院审核课程建设规划
(完成时限:本学期第6-7周。
)
1.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及团队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并填写2015或2016年《体育与健康学院精品课程立项申批表》,教研室初审汇总后交院办。
完成时限:本学期第6周。
2.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课程建设规划
完成时限:本学期第7周。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规划的实施阶段(本学期第8周至下学期全学期)
一、各课程建设团队按照建设规划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院分管领导和教研室做好督导工作。
二、阶段性工作总结及评估
1.按院上教学运行表的时间安排,各教研室分别做好每门课程建设阶段性总结汇报会。
(要求用PPT,分别由教研室组织,学院督查)
2.学院组织进行内部总结与交流学习,届时将邀请学校外聘教授、教务处、学校督导室等领导参加。
完成时限:2016年上半年即本学期第16—17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要求用PPT和文字进行汇报,由学院组织
3.课程建设评估
(1)每门课程分别由各教研室负责初评
完成时限:2016年下半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1-10周。
(2)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院级精品课程评估。
完成时限:2016年下半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11-13周。
第四阶段:推选 1-2门院级精品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完成时限:2016年下半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14-15周。
第五阶段:未推选申报校级精品的课程继续在2017年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在2017年全部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
以上所有资料(电子和纸质)全部交院办统一整理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