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7《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并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经验,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敬佩英雄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抗争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及敌后战区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敌后战场的特殊环境对于抗战的影响,并加深对于英雄事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抗战电影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抗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并提问:“当时我们国家的抗战情况怎样?请大家谈一谈。

”2. 学习新知(35分钟)(1) 敌后战场的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者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敌后战场的背景,例如沦陷区的情况,党和军队的转移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非常重要?(2) 整体了解抗战英雄事迹(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抗战英雄事迹进行介绍。

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提供一些英雄人物的名字供学生选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将各组所选择的英雄事迹适当呈现给全班同学。

(3) 分组讨论及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组织成员分工合作,展示所选择的英雄事迹并讲解。

其他组的同学可在听讲的同时做好笔记。

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强调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重要性,以及英雄事迹对于激励我们的意义。

北师大版必修1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必修1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必修1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大事记和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斗争、牺牲和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事实及其背景和意义;•难点:如何将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和时代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和现实意义。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三个部分:1.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和奋斗历程;2.抗日战争的特点、中国人民的斗争和牺牲;3.抗日战争的意义、历史评价和现实意义。

1.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取如下教学方法:1.讲述:通过讲述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2.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观看视频: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和生动性;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与现实的联系。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准备在教学前期,我仔细备课,认真研读了教材和相关名著,搜集了相关资料和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思考,充分了解了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和线索,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教学过程本次授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观看视频、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等,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授课过程中,我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尽可能做到内容的浅显易懂,寓教于乐。

2.3 教学效果经过本次授课,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为鲜活的形象和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使学生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和理解。

此外,本次授课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为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导入:
通过警报试鸣的声音和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告诉同学们“九月十八日”的警报是提醒国人国耻勿忘。

教师问:到底历史上的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分为三大版块
(1)风云骤变:九一八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柳条湖
借口:柳条湖事件(日本侵略军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结果:(1)日军占领东三省。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在学生提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补充。

引导一:日本为何制造“柳条湖事件”?可以从以前的历史痕迹中寻找答案。

引导二:小组探讨三个问题(1)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东北军兵力多少?几月后,东北沦陷?(2)东北军为何不抵抗日军而撤兵关内?(3)蒋介石为何密令东北军不抵抗?
引导三:东北三省沦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铁蹄下,沦陷后的东北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可以通过日军大量的屠杀、迫害中国人的图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将日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的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

)。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共两课:“血染的丰碑”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伟大胜利,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日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产生浓厚兴趣,但也可能对战争中的一些残酷场面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掌握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战役和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重要战役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视频资料: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3.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及战术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历史》抗日战争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抗日战争图片、视频、相关文献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因。

2.教学内容(1)抗日战争的背景a.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因;b.国内外形势分析。

(2)抗日战争的过程a.卢沟桥事变;b.淞沪会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e.抗日战争胜利。

(3)抗日战争的意义a.挽救民族危亡;b.弘扬民族精神;c.提高国际地位。

(4)重大战役及战术分析a.平型关大捷;b.长沙会战;c.百团大战。

3.讨论与思考(1)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军民如何同仇敌忾、共赴国难?(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抗日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4.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及战术分析。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五、课后作业2.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自己对民族精神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1.在讲述重大战役时,要更多地关注战役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的战士们。

2.在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在课后作业中,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会越来越完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重难点补充:一、抗日战争的背景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前,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吗?”二、抗日战争的过程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1937年7月7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南京大屠杀发生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这段历史?”三、重大战役及战术分析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平型关大捷,这场战役为什么重要?它展示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这场战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英勇和智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八年级 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 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初二历史3.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课时:3课时5.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通过百度搜索准备有关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以及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等历史资料以及图片、影像素材;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通过查阅书籍、百度搜索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以及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1、熟记与理解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了解:九一八事变经过;东北人民抗日斗争;西安事变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铭记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法西斯暴行掌握: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史实第三部分: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及抗战胜利)熟记: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胜利;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理解:中共七大成功召开的历史意义;2、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卢沟桥抗战和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史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驳斥,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还原历史和利用历史驳斥谎言的能力,以及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建立起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

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学习爱国官兵“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继承中华民族光荣传统。

高三历史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三历史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三历史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课堂教学设计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

卢沟桥事变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卢沟桥事变会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板书第二章与第一节课题)生:(思考并回答)师:看到同学们积极思考我很高兴,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的看法。

生:(分析谈自己的看法)师:刚才这些同学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从日本侵华的方针、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对日侵华的态度等方面分析的。

这些见解都是正确的。

我们还没有其他的思路?比如为什么“九一八”事变不能标志抗战的全面爆发?生:(遇到新问题开始思考并小声议论)师: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全面”两个字。

如何理解“全面”两个字?一条思路是大家想到的,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思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扩大侵华战争的产物,它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最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华民族最终团结起来抗击日寇侵略。

一条思路是按历史的横切面来考查的。

所谓“全面抗战”就是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抗战。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出示投影——《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生:(读材料、听乐曲、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教师加入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华北的地理位置、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西安事变的影响、蒋介石个人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学生代表发言)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的确很受教育。

同学们从抗战的爆发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联想到五千年中华文明,论证了抗战必胜。

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思想火花。

我们已经懂得了“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现在我们来学习“七七事变”。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常规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教学参考书、2011版新课程标准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松花江上》的插曲,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活动二:九一八事变
(一)播放《二战全纪录03:九一八事变》片断,讨论:
1、日本为什么要制作柳条湖事件?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2、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哪个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3、东北三省为什么迅速沦亡?
(二)播放《步入辉煌》、《赵一曼》电影片段,阅读教材,了解东北人民的抗日
1、阅读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材料。

2、了解“嫩江大桥之战”和“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将领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的顽强奋战。

3、总结抗日义勇军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活动三:西安事变
播放电视《西安事变》片段,学生讨论:
1、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2、阅读教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释放蒋介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 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时空观念:能够将敌后战场的抗战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敌后战场的抗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敌后战场抗战中中国军民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2.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敌后战场抗战的战略意义。

2. 分析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

3. 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敌后战场抗战的原因、影响等问题。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敌后战场抗战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平型关大捷介绍平型关大捷的背景,包括日军的进攻态势、中国军队的战略部署等。

详细讲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如双方的兵力部署、战斗的激烈程度等。

分析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如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等。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讲述抗日根据地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介绍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如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文化教育等。

分析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如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在全国许多城市也会在这一天拉响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难以释怀,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一)九一八事变1.图片展示:《九一八国耻纪念碑》。

提出要求:简要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早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后占领沈阳。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师生总结: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使日本有机可乘。

3.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

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_5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课教学设计_5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元纲要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自此拉开了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同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阻挡日军进攻,进行了淞沪、长沙等会战。

为配合国民党军队主导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由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正确决策,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组织发动了百团大战。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抗日革命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设计构想在抗日战争的十四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开辟、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战场。

在局部抗战阶段的六年间,东北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阶段八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敌后战场对于实现全民族抗战、配合正面战场、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敌后战场的抗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本单元抗日战争的主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展开,平型关大捷起连接上节课知识点,引出本课教学重点的作用,百团大战则作为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取得的发展成效,用于说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以及持久战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是赢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这样以时间为线,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贯穿起来,也较为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逻辑。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史学视野1.抗日民主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进一步扩大政治基础,争取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行“三三制”的政权原则。

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人员的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教版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教版
其次,我注意到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问题的设计不够吸引他们的兴趣。为此,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尝试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融入问题中,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提高课堂参与度。
此外,在新课呈现环节,我发现自己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语速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注意放慢语速,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特别是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框架和知识点,是学习的基础。
2. 辅助材料:
- 图片:准备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包括战争场面、英雄人物、重要事件等,以便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 图表:准备抗日战争时间线图表、重要战役地理位置图、兵力对比图等,帮助学生通过图表信息更好地理解战争过程和关键点。
中考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原因、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对民族矛盾和抗争精神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加深对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的认识,同时为中考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
4.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需要教师关注并找出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抗日战争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卢沟桥事件后全面爆发,共历时14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

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板书:九一八事变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板书: 西安事变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日本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难道因为它建筑美吗? 2、讲述课下搜集的中国军人英勇抗战的英雄故事 专题问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 题设计 4、你怎样看待日本右翼势力所说的“南京大屠杀是 20 世纪 最大的谎言”? 你将通过什么方式驳斥日本的观点?
5、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 信,你想写些什么内容?
杀”片段,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圈点获得的信息。 交流信息: 展示图片:日本人年历史教科书----南京大暑杀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言;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怎样理解?你有什么感想?你将通过什么方式驳 斥日本的观点?(除了影像资料,还有日本老兵日记,外国记者报道, 南京大屠杀遗骸,幸存者的口述等,随堂展示) 活动三:学史明志,情感升华 1、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果让你给日本政府写一封信,你想写 些什么内容? 2、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有什么收获? 3、滚轴图片,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激发学生树立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信念。
对应课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 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 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 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九一八;专题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专题三:血肉筑长城; 本单元的重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难 点:西安事变;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 屠杀的史实;中共七大的召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最全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复习目标]1.分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准确理解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2.准确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正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以及中共在其中的领导地位。

3.了解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抗战情况,分析形成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的原因、结果,正确理解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国民党的抗战。

4.分析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以及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正确认识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政策的基本特征。

5.全面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深入理解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要点梳理]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间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关系等。

抗日战争历经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同时也穿插着其他各种矛盾。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2.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1)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

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2)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3)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宜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摸的反政,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感悟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PPT呈现能从不同角度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与意义的相关图表、史料等材料
1.出示相关史料,依据材料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
3.台湾回归。近代台湾是何时被日本占领的?
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分组展示,核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巩固梳理,加深印象。
中考链接
中国的抗日战争
PPT呈现相应练习
PPT呈现相应练习,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核对
1.学生完成自主练习。
2.核对答案,分析错误。
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课堂作业:
1.抗日战争中的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京大屠杀等重大事件课内练习。
2.学生合作,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3.整理近代台湾主权归属的变化。
1.在史料解读中串联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2.根据史实,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考点拓展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
翻阅学习手册中117页日本单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知识的对比表
3.PPT呈现中考链接的相应练习。
史料导入
导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一课。
PPT呈现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及日本签署投降书等史料与图片。
出示史料提问: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什么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学生能说出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及日本签署投降书;它们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史料导入复习主题,通过回答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去感怀历史沧桑感和脉络。
自主阅读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A)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呈现方式(如图片/视频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表、史料等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多种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解题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能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2. 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描述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长达14年的斗争。讲述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事件及全民族抗战过程中主要会战与战役。利用课件提供不同的图表、史料素材来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多种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加上巩固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可以更有效地掌握。
提问: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到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其中日本单独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有?
1.学生回答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
2.比较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知识
3.归纳战争给我们的启示
学会串联历史知识。
巩固梳理
中国的抗日战争
PPT呈现本课知识树
结合知识树,梳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内容
从日本的侵略、中国的抗战、抗战的胜利复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20世纪30年代侵华的原因,掌握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事件。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过程,掌握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的主要会战与战役。
重现历史
九一八事变等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PPT呈现抗日战争中重要事件的相关图片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以时间为纲熟悉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2.利用PPT中的图片提问,与学生校对自主学习结果。
1.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出以时间为纲的重要事件,并说出每件大事的重大意义或影响。
2.展示学习成果
检查自主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自主阅读、识记,练习与提问巩固
教学难点
从不同材料中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利用课件提供大量素材分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本课是对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复习,学生已经在前一学期对抗日战争史进行了学习,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经过初中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尽可能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