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

合集下载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我种的植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课我种的植物》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植物的基本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种植的植物会有深厚的感情,能够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

但是,学生在绘画植物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绘画技巧的掌握,以及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种植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绘画技巧的运用,以及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绘画法: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绘画心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种植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2.观察: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植物的基本技巧。

4.绘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绘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5.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我种的植物》2.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3.教学重难点:绘画技巧的运用,以及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程度。

2.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

3.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1.《我种的植物》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课件(共20张PPT).ppt

1.《我种的植物》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课件(共20张PPT).ppt

2024
2024
学生作品
劳动成果 学生作品(铅笔、水彩)
2024
访问艺术家
瓜藤(油画) 现代 吴冠中
2024
生活中的设计
枕头
2024
生活中的设计
食品包装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 到了哪些知识?
2024
下节课,带着你的作品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2024
你种过植物吗? 观察过种子发芽、长叶、 开花、结籽的生命周期吗? 那是多么快乐、有趣的事儿!
2024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24
学习建议
●观察或回忆亲手种的各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它们的形 态和色彩会发生哪些变化。 ●可以用连续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也 可描绘其中 最美的时刻。
2024
学生作品
我种的南瓜 学生作品 (铅笔、水粉)
走苗的图样。
2024
走进博物馆
约七千年前的陶器 上有稻穗的图样。
走进博物馆
●约一万年前,我国先民 就开 始种植水稻了,黄河 以北地区 也开始种植小米 等农作物了。
2024
知识窗
2024
知识窗
相 传 五 千 多 年 前,神农氏遍尝植物 的 根 、 茎 、 叶 和 果 实,利用它们的不同 性能给大众治病,被 称为中医药的鼻祖。 他 还带领人们发明农 具、开垦土地、种植五 谷, 发展农业生产。
知识窗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五 十二卷《本 草纲目》记录了近两千 种中草药植物,被达 尔文称为“中 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对人 类的 医药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课我种的植物》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法和创作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自己的种植经历和绘画相结合,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将种植经历转化为绘画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种的植物,提高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难点:如何将种植经历和绘画相结合,创作出有特色的绘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种植经历,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收获。

3.示范法:教师演示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法。

4.创作法:学生自主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2.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植物图片等。

3.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种植经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例如:“你种过植物吗?种的是什么?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形态特征,为绘画创作做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绘画技法,如线条、色彩搭配等,并讲解如何将植物的生长过程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然后,学生开始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并评价。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2)

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材分析: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述能力。

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

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一至两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学会用多种工具表现你最喜欢的植物。

3.学会观察,学会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或把观察到的事物提升到想象。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省略、添加等表现手法,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来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刻的植物形象,构思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课前准备:教师:植物盆栽、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录像、学生作品或作家作品。

学生:观察植物、带好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分组讨论:1.你亲手栽种过植物吗?2.你最喜欢那一种植物?3.你见过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吗?最美的时候是……?形态和色彩有何变化?4.讲讲你见过的一种植物的特征。

(以组为单位,选一位学生介绍组内讨论情况)三、欣赏、讨论1.看一组盆栽的摄影作品、以及学生和画家的盆栽速写。

谈谈自己的看法。

2.如果你画植物,准备如何画?四、示范以一片叶子为例,用不同工具示范。

(水彩效果、水粉效果、油画棒效果、水彩笔效果、彩色笔效果、综合工具效果……)五、再度欣赏挂图(有关植物的绘画)1.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2.你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些什么?六、学生作业1.用一幅或多幅的形式画有关盆栽及盆栽联想的作品。

(建议: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盆栽,也可以表现想象世界中的盆栽。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种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种的植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植物的细节,培养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特点转化为绘画语言,并在作品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真实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b.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步骤。
1.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认知,但观察细节方面还需加强。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态结构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绘画植物缺乏信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增强自信心。
3.学生合作意识较强,喜欢与他人分享、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绘画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关注绘画细节,提高绘画水平。
4.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4.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画植物,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3.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精选)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种的植物ppt课件1苏少版

(精选)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种的植物ppt课件1苏少版
1、我种品葵
凡 高 ( 荷
兰 )
《花园中的女子》 雷诺阿(法国)
师生作品
9.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61.积木搭起的房子看似很美,却会在不经意间轰然倒塌。 38.不合身的衣服我可以凑合着穿,不合适的人我却不能勉强去留。 6.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47.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90.微笑是我们心灵的最真诚倾诉,是在困难面前最好的良药。 97.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92.生活的甜美,是伤痛过后的笑声。 62.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93.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13.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己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50.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43.毅力和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8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5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7.我本可以坠入深渊,我偏要一鸣惊人。 76.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每次重复的能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和坚持的力量。 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33.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终能收获别人收获不到的收获。 12.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79.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98.为了成材,松树从不向四季如春的温室外献殷勤。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 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课我种的植物》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和绘画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自己种的植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绘画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种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2.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表现自己种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练习和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学生种的植物的图片和绘画作品。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学生种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种植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植物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画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画自己种的植物。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征,如绘画、手工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思考和表达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继续观察自己种的植物,并完成一幅绘画作品,下周带来展示。

以上是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供您参考。

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通过以上难忘的经历回顾、亲密的植物接触、及时的大师会晤,了解生命生长的节律,感受生命勃发的美丽。
2.学习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六年级学生在低中年段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对植物有过学习和创作的经验,如《诱人的瓜果》《花儿朵朵》《叶子片片》《树上树下》等课,均涉及关键词“我”“种”“植物”。而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学生更是涉猎较多,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具备了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文字描述能力。
本课还可采用写生画教学,直接描绘学生亲手种植的盆栽植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创作,写生校园内外学生种植的植物。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让学生领会内容,凸显学习创作的重点
从教材的内容中提炼出“人类”“耕种”“植物”三个关键词,并与“我”“种的”“植物”这一课题形成对应,前三个词指向的是历史和文化,后三个词指向的是生活和技能。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喜悦与快乐的分享
师生共同对完成的作业展开评价,在分析作业的过程中再次回味植物种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体会生命的美丽和成长的快乐。
学的活动3
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植物”这一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归纳、总结,强调不同植物由于生长规律、特点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人们以此借物喻人、借物说事,透射出所追求的人文精神、涵养气节,同时阐明中国自古就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兰四君子”的说法。
2. 生命和希望的种子
那么,生命和希望又是怎样绽放的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力量吧!(点击课件开头的图片链接、播放、观看视频《种子的故事》)
6. 心愿和梦想的展望
(1)同学们,你栽种过植物吗?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你又是如何解决的?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我种的植物|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我种的植物|苏少版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我种的植物|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自己种的植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的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

3. 植物的描绘方法:线条、形状、色彩等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描绘出自己种的植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

3.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自己种的植物,讨论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变化。

4. 创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描绘植物,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5.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描绘自己种的植物,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

2. 植物的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点。

3. 植物的描绘方法:线条、形状、色彩等的表现手法。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种的植物,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完成一幅自己种的植物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1我种的植物(课件)美术六年级上册 苏少版

1我种的植物(课件)美术六年级上册   苏少版

鸢尾花(油画)荷兰 梵高
大师们笔下的鸢尾花
鸢尾花(油画)荷兰 梵高 淡紫鸢尾花(油画)法国 莫奈
制作材料
教 师 示 范
第一步:起稿,画轮廓 第二步:画背景 第三步:画花朵底色
第四步:画花朵细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五步:画叶片
第六步:调整完成
再见
六年级美术课程
我种的植物
六年级美术课程
六年级美术课程
我 种 的 植 物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留得残荷听雨声
荷(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白花一号(油画)美国当代 欧姬芙
2 1
3
向 日 葵 ( 油 画 ) 荷 兰 梵 高
盛 开 的 桃 花 ( 油 画 ) 荷 兰 梵 高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PPT课件-(2)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PPT课件-(2)

蔬 果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蔬 果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蔬 果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盆 景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绘 画 步 骤 一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1册第1课
课件制作:泰兴七圩小学 樊兵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立足生活,熟悉了解植物及植物的种植生长 过程,通过线描写生、默写等绘画手段,学会用线描的形 式来描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最美的一段或生长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夸张
表现手法
画 太 阳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夸张
表现手法
爱 干 净 的 苹 果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对比 夸张
表现手法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植物欣赏
花 卉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花 卉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十四分。
XUESHENGZUOYE

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

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

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材分析: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述能力。

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

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一至两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学会用多种工具表现你最喜欢的植物。

3.学会观察,学会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或把观察到的事物提升到想象。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省略、添加等表现手法,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来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刻的植物形象,构思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课前准备:教师:植物盆栽、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录像、学生作品或作家作品。

学生:观察植物、带好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分组讨论:1.你亲手栽种过植物吗?2.你最喜欢那一种植物?3.你见过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吗?最美的时候是……?形态和色彩有何变化?4.讲讲你见过的一种植物的特征。

(以组为单位,选一位学生介绍组内讨论情况)三、欣赏、讨论1.看一组盆栽的摄影作品、以及学生和画家的盆栽速写。

谈谈自己的看法。

2.如果你画植物,准备如何画?四、示范以一片叶子为例,用不同工具示范。

(水彩效果、水粉效果、油画棒效果、水彩笔效果、彩色笔效果、综合工具效果……)五、再度欣赏挂图(有关植物的绘画)1.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2.你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些什么?六、学生作业1.用一幅或多幅的形式画有关盆栽及盆栽联想的作品。

(建议: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盆栽,也可以表现想象世界中的盆栽。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1)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课我种的植物》word教案 (1)
2、表现形式。
可以画一幅植物最丰硕、最美好的时刻,也可以画一个连续的画面,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3、选择材料。
我们学过很多画种。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材料有哪些?都画些什么画?
a、彩色水笔画b、色卡纸油画棒画c、蜡笔水彩画d、粉印版画e、彩墨画f、彩色铅笔画
我们知道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的适合画精致的细节,而有的适合画粗犷的画面。构思、构图时要考虑到绘画材料的选择。
板书设计
第1课我种的植物
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添加手法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我种的植物》教案设计
课题
我种的植物
总课时编号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时间
上课时间




《我种的植物》是本册教材的第1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人类和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植物。本单元从《我种的植物》开始,沿《蔬菜》、《买菜》、《蔬菜的联想》等一系列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逐步展开。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及植物生长的基本常识,也有了一些观察的经历或种植的体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把植物主要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最美丽、最丰硕的时期画下来,也可以用连续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是一堂想像画创作课。
2、《我家的瓜果树》 这是一幅八岁小朋友的作品。画面主体是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挂满了各种瓜果,树下小朋友运用先进的机器在收获这些瓜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树,小作者在树上添加了各种瓜果。(板书:添加手法。)这是我们孩子的美好想象,这样的大胆想象值得提倡。
3、《瓜果园》 这位同学的想象更奇特,他种的瓜真大啊!可以让许多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既大胆地发挥了想象,又运用了夸张、对比手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我种的植物 |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我种的植物  |苏少版

我种的植物
1、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注重回忆所种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回忆在种植植物时的情感体验。

具体以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展开本课的创作练习,既可以重点表现,也可以完整呈现。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初步掌握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描述能力,在中年级阶段有过学习创作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常见的植物,知道生长规律,初步了解它们的种植过程。

了解一至两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技能目标:运用观察记忆等方法,结合游戏、体验等形式,采用语言描述、绘画等多种手段,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或回忆种植经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爱科学、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我”与所种的植物之间的情感故事以及自己的心愿、梦想和希望。

教学难点:1. 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描绘出印象最深的植物形象或其成长的节点、历程。

2. 突出主题,巧妙构思,表现出“我”“种”“植物”三者间的关系。

2、教学过程
研学任务单。

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

六年级美术第1课我种的植物

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材分析: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络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绘才能。

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开展的完好性有初步的把握。

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的:1.理解一至两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学会用多种工具表现你最喜欢的植物。

3.学会观察,学会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或把观察到的事物提升到想象。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夸大、比照、省略、添加等表现手法,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来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化的植物形象,构思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课前准备:老师:植物盆栽、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录像、学生作品或作家作品。

学生:观察植物、带好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分组讨论:1.你亲手栽种过植物吗?2.你最喜欢那一种植物?3.你见过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吗?最美的时候是……?形态和色彩有何变化?4.讲讲你见过的一种植物的特征。

〔以组为单位,选一位学生介绍组内讨论情况〕三、欣赏、讨论1.看一组盆栽的摄影作品、以及学生和画家的盆栽速写。

谈谈自己的看法。

2.假如你画植物,准备如何画?四、示范以一片叶子为例,用不同工具示范。

〔水彩效果、水粉效果、油画棒效果、水彩笔效果、彩色笔效果、综合工具效果……〕五、再度欣赏挂图〔有关植物的绘画〕1.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2.你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些什么?六、学生作业1.用一幅或多幅的形式画有关盆栽及盆栽联想的作品。

〔建议: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盆栽,也可以表现想象世界中的盆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我种的植物教材分析: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述能力。

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

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一至两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学会用多种工具表现你最喜欢的植物。

3.学会观察,学会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或把观察到的事物提升到想象。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省略、添加等表现手法,使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来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刻的植物形象,构思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课前准备:教师:植物盆栽、植物生长全过程的录像、学生作品或作家作品。

学生:观察植物、带好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分组讨论:1.你亲手栽种过植物吗?2.你最喜欢那一种植物?3.你见过它们生长的全过程吗?最美的时候是……?形态和色彩有何变化?4.讲讲你见过的一种植物的特征。

(以组为单位,选一位学生介绍组内讨论情况)三、欣赏、讨论1.看一组盆栽的摄影作品、以及学生和画家的盆栽速写。

谈谈自己的看法。

2.如果你画植物,准备如何画?四、示范以一片叶子为例,用不同工具示范。

(水彩效果、水粉效果、油画棒效果、水彩笔效果、彩色笔效果、综合工具效果……)五、再度欣赏挂图(有关植物的绘画)1.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2.你从这些作品中学到些什么?六、学生作业1.用一幅或多幅的形式画有关盆栽及盆栽联想的作品。

(建议: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盆栽,也可以表现想象世界中的盆栽。

可以表现植物最美的一刻[独幅画],也可以表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连续的画面]。

)2.作业以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绘画能力得以相互提高。

七、巡回指导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学生进行主题引导。

3.提供书籍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创作能力。

八、小结自由评说非成品作业,一部分学生讲明创作意图。

第2课蔬菜(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第一课的学习为本节课作了铺垫。

本课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己身边发现美、表现美。

青菜、萝卜、南瓜……各种蔬菜都可以入画。

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绚丽的画卷。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熟悉常见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

2.学习运用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现方法。

3.通过造型表现, 发现蔬菜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要爱惜蔬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绘画大师作品,学生作品,各种蔬菜,有关蔬菜的广告或摄影作品。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蔬菜形状、色彩、质感,学习用线条、色彩描绘蔬菜。

教学难点:准确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

教学过程:1.观察与演示:通过课件欣赏蔬菜的精美摄影作品。

(1)画中有哪些蔬菜是你平时最爱吃的?(2)在我们家乡还能吃到哪些蔬菜?(3)谁能说说吃蔬菜的好处?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2.引导探究(1)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各种蔬菜,观察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分类交流。

a.种子果实类。

如:四季豆、毛豆、豌豆、南瓜、茄子、辣椒、番茄等。

b.茎叶类。

如:莴苣、茭白、青菜、菠菜、芹菜、韭菜、洋葱等。

c.根类。

如:萝卜、胡萝卜、藕、土豆、山药等。

(3)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4)体验各种蔬菜的质感。

先让学生闭上眼摸一摸不同蔬菜,在说一说体验到的不同质感。

3.欣赏作品(1)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学生作品。

(2)引导学生交流绘画作品中蔬菜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师和小画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自主探讨。

4.示范讲解教师示范,描绘蔬菜,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作画步骤。

5.自主创作(1)可以直接描绘不同蔬菜。

(2)可以激励学生自由选择表现对象,如在自己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蔬菜。

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妈妈菜篮里的蔬菜……(3)自由选择绘画表现形式:如线描、水彩、油画棒等。

(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绘画作品,相互观摩,进行评价。

7.小节拓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表现蔬菜,在生活中多观察,发现美,创造美。

第3课蔬菜(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人们生活离不开蔬菜,蔬菜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青菜……他们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色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去观察、比较,感受各种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表现蔬菜的形态、色彩与质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纸盒各种蔬菜综合手工制作材料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蔬菜。

教学难点: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和质感。

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吗?(墙上到处都挂上了蔬菜饰品)感觉怎么样?(清新、自然、和谐)喜欢这些蔬菜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蔬菜。

2.合作探究(1)讨论交流,探讨方法。

看看、摸摸,感受这些蔬菜的不同外形、颜色、质感。

想想、议议,这些蔬菜选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作出来效果更佳?(2)直观演示,学习做法。

教师以丝瓜为例,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直观主动地学习。

(3)简要归纳,总结方法。

3.导练自创(1)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到材料,根据它们的外形、质感,想象准备把它做成什么蔬菜?(2)大胆创作,再现蔬菜。

结合材料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创作。

4.展示评价(1)讲解作品的构思、制作方法。

(2)交流、评价他人作品,外形是否生动,颜色是否逼真,质感是否强烈?5.教师总结我们的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发现便有了美。

第4课买菜教材分析:本课是从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生活中提取的教学内容,但现在的孩子们不一定熟悉这个每天每个家庭都干的家务事。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菜市场”的情境,让他们试着走进生活,去观察、体会、感悟,以弥补生活经验不足。

让课程真正地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把生活中有滋有味的画面能原滋原味的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菜场买菜和卖菜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学会合理使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出生动、精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菜场的热闹气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画速写收集素材,通过仔细观察后能默画一些买菜卖菜的“特写镜头”。

教学难点:画面线条疏密的处理,各种废旧材料合理的运用,原滋原味地表现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资料色纸各种废旧材料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一、录像导入让学生观看早晨菜农进城,他们熟练地在摊位上摆菜整理,买卖的各种喧嚷……画面上又出现了拎着菜篮的大爷和大妈们,他们精神抖擞地走到菜摊前,熟练地挑选这新鲜的蔬菜,大声地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教师此时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买菜。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体验买菜的乐趣。

二、启发谈话1.你刚才看到了哪些蔬菜?说说这些蔬菜名称及味道,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你还看到了哪些荤菜?你喜欢你爸妈买什么菜?2.你观察到菜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摊位是怎样分布的?去买卖的主要是一些什么年龄段的人?买菜和卖菜的人表情、神态怎样?有哪些动作?他们都说了些什么?3.平时有没有跟家长去过菜场?去过的同学请讲讲有什么体验和感受?三、欣赏分析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蔬菜,并学会了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不同质感的蔬菜,有的同学还专门到菜场去买菜,和商贩们讨价还价,感受了菜场的热闹和喧哗。

经过细心观察,精心筛选,他们选择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合理的运用各种废旧材料。

1.这一幅作品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奶奶,她卖的蔬菜品种可真多呀!茄子、黄瓜、白萝卜,应有尽有,又新鲜又水灵。

她好像正在算账呢!看她笑眯眯的脸,可以想象她今天的收入一定不错。

这幅画构图合理,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材料主要采用了色纸、麻袋布、彩色铅笔、水粉色,还运用了剪、撕、贴、画等技法。

四、创设情境1.同学八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所带的菜,逐一展示实物:辣椒、黄瓜、卷心菜、茄子等等,模拟菜场里菜摊摆菜的模样,把菜按品种进行分类摆设。

2.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卖菜,一部分同学可到各自喜欢的菜摊前“买菜”,体验买菜的感觉。

另一部分同学可带这速写本四处观察,感受“小小菜市场”的气氛,看看那个菜摊的菜品种最多。

五、导练自创1.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构思时考虑到各种废旧材料的选择,突出主题。

2.巧手组合。

创作佳作。

选择生动、有趣的买菜镜头进行勾画,在表现菜场整体气氛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刻画。

六、展示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七、拓展延伸有时间有机会可以带上速写本到菜场去画画写生,画完速写还可以买回一些菜,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第5课蔬菜的联想教材分析: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的形状和颜色,并根据其特点加以自由联想,通过拼凑等方法,创造出新奇有趣的新形象。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讨论、表演、制作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认识蔬菜的大小、色彩、形状和质感。

2.让学生借助新奇的想象,通过摆放、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表现不同的艺术造型。

3.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了解蔬菜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特征,巧妙运用摆放、拼接、组合、切挖等方法进行创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数码相机、蔬菜实物、纸盒、牙签、小刀、美术工具、小纪念品等。

学具准备:蔬菜实物、绘画工具、牙签、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教师:大家看过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表演吗?他的表演怎么样?今天老师也来当一回魔术师,大家想看吗?1、教师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让学生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然后打开纸盒,取出里面所装的蔬菜实物。

2、这些蔬菜大家认识吗?请你挑选其中的几种说说它的外形、大小、色彩、气味以及触摸上去的感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