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课件(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课》》ppt课件
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 为___10_____cm .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 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完__整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 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右____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 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__ _ ___ (选填“放大” 、“等大” 或“缩小”)的实像.
(2)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填“>”“=”或“<”)
G.
(3) 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是为了测量__钩_码_和_弹_簧_测,力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4)在此实验计中移,
钩码的重力,该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将
(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相同比较 升高的温度 的方法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
(3)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干泥土的 比热容较小。
图15
加热时间 / 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
乙的温度
/℃
7
例2 、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15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 相互垂直 (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 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A____(选填序号); A.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 大小_不__变_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且像和蜡烛A玻

【一线精品】 中考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最新优秀公开PPT课件

【一线精品】  中考探究实验专题复习最新优秀公开PPT课件

观察 现象
四、常见题型
分析现象推出结论 选择实验方案 完成部分步骤 (已有设计框架,并有部分步骤) 只给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全开放性设计题)
例: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两个同样的花盆里播下相同的豌豆种子,并设计如 下实验:
花盆 A B
阳光 有阳光 黑暗
温度 20℃ 20℃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温暖、潮湿 没有发霉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多霉菌 长满了霉菌
低温、潮湿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5) 得出结论: ______青__霉__菌__生__长__需_要__适__宜__的__温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温__度__________。
水 充足 充足
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处 填“需要光”、“不需要光”“不受光的影响”
①A花盆发芽B花盆未发芽,说明豌豆种子的萌发 需要光 。
②A、 B花盆都发芽,说明豌豆种子的萌发 不受光的影响 。 ③A花盆未发芽B花盆发芽,说明豌豆种子的萌发 不需要光 。
例、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一群学生外出 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 有效。实验方案如下表:
方案一:将该叶片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酒精 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将该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放置在阳光下一段
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
1、该实验所探究的变量是


2、你认为方案 二 更合理,理由是 是对照实验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小实验专题 课件(共32张PPT)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复习小实验专题 课件(共32张PPT)
A.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 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其中推理 不合理的是( D )
A.测定空气里 氧气含量
B.证明酸碱 发生反应
C.白磷在水 中燃烧
D.实验室制取氧气
6.(2019 西)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 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 是( A )
A.泥沙水的净化 B.生石灰遇水放热 C.验证质量变化 D.制取氧气
C.探究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D.熄灭蜡烛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2. 对比法是化学实验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D )
A.实验①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①③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C.实验③④说明红磷不可燃烧 D.实验②④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3.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用下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A.该装置可用于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该装置可用于证明固体溶于水吸热 C.若气球变扁可说明固体与液体反应放热 D.若气球变扁说明装置中盛放的是H2O2溶液和MnO2
6.(2021适应性)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室温20 ℃) 自制蔗糖晶 体的实验过程如图1,图2是蔗糖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加入水后所得蔗糖溶液的质量是86g B.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增强蔗糖的溶解性 C.加热后蔗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静置4~5天后结晶出的蔗糖晶体是66 g

中考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专题(共33张PPT)

中考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实验专题(共33张PPT)
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探究
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D
花 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完成第2页例6--例7
(四)设置对照 1.单一变量原则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A 馒头碎屑+ 2ml唾液 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三).分析数据注意分段
黑小暗处组鼠结妇数论目(:只)_光_5会__影6 _响6__鼠7_妇_的_7 _分_8布__。8__9__9 ___9 _
环境
第2分 3 4 5 6 7 8 9 10 第11分钟

明亮处鼠妇数目(只) 5 4 4 3 3 2 2 2 2
2
黑暗处鼠妇数目(只) 5 6 6 7 7 8 8 8 8
8
思考 3.为什么要用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光对鼠妇(或黄粉虫) 分布的影响 四、实施计划
思考
1.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吗?
5只
答: 不行,1只具有偶然性。
2.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
答: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
3.只用1组鼠妇做实验可以吗?
答: 不行,1组具有偶然性。
4.为什么要多组实验?
答: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
环境
第2 3 4 5 6 7 8 9 10 第11分钟
52
4 2200(较强光)
55
反 应 的
5 3300(强光)
60


温度
(°
(5) 当温度低于10 ℃ 时,涡虫对食物出现反应的时间C随) 着

中考物理专题突破能力提升《实验探究专题》课件PPT(116页)

中考物理专题突破能力提升《实验探究专题》课件PPT(116页)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2
1.4
1.6
1.8
2.0
电流I/A 0.24
0.28
0.32
0.40
例题精选
分析:本实验考查电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连接电路时开关 要断开,滑片处于阻值最大处;考查对电路故障的分析,电 流表没有示数基本可认为电路故障为断路,结合电压表示数 接近电源电压可判定定值电阻断路;考查应用控制变量法探 究实验的结论的正确表述。
实验探究专题
19.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0.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1.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 关系 2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专题将分两部分进行复习,仪器读数、光学 及电学实验为第一部分,热学和力学实验为第二部 分。
学法指导
(1)对于仪器读数类型题,考生应注意看清楚题 目是否已给出单位,若已有单位,则答卷上只需填 数字,若没有,则要填数字及单位;明确只有长度 测量的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题精选 2.(2017·改编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图24-3甲 所示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断___开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该位于___B__(选 填“A”或“B”)端。
例题精选
(3)闭合开关,同学们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 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原因可能是_定__值___电__阻__R__断__路__。
例题精选
(4)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 的电压值如下表,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 数如图24-3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示 数为_0__.3_6__A,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能 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在___电____阻___一___定____时___,___电____流___与___电____压___成___正____比____。

中考研题实验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中考研题实验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例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测得红磷燃烧时的气压变化如图。
(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产__生__大__量__的_白__烟__,__放_出__热__量___。 (2)图2中BC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红__磷__燃__烧_放__热___。 (3)根据图2中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1_7_._7_%_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上表中的数据x=__9_0_.0____。 (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8_0_.0___mL。 【数据处理】 该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_3_5_._7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 第一步:确定要研究的因素。 第二步:确定对照实验组。 第三步:分析测量的对象。 方法归纳: ①将数据转化为与物质有关的量。 ②明确导致数据变化产生的化学反应。 ③明确反应的终点。 ④具体分析数据。
例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 液(受损标签如图),经过询问老师,得知该溶液是NaCl、Na2CO3、 NaOH、NaHCO3溶液中的一种,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 探究:【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表:
【提出问题】该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Cl 猜想2:NaOH 猜想3:Na2CO3 猜想4:NaHCO3 (1)大家经过讨论,第一排除猜想1,理由是_氯__化__钠__不__含_有__氧__元__素__。 (2)某同学结合认真分析后,认为猜想4也不合理,理由是 _常__温__下__饱_和__碳__酸__氢__钠_溶__液__溶__质_质__量__分__数__最_大__,__而__仅__为_8_._8_%__,_达__不__到__1_0_%___。

中考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课件共33张

中考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课件共33张
(2)密封保存 (或现配现用或其他有效措施 )
[解析] 猜测溶质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三种情况 :只有氢氧化钠 ,只
有碳酸钠 ,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 实验结论 方案一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则猜测一错误 ;根据方案二 ,待测液中加 足量氯化钡溶液后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说明溶液中还含 有氢氧化钠。讨论 (1)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所以方案一不能确定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NaOH 。 (2)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因此应该密封保存。

(2)实验室为防止 NaOH溶液变质 ,你的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 )。
;根据实
类型二 有关变质类的探究
答案猜测溶质 既有 NaOH, 又有 Na2CO3
实验结论 Na2CO3 一 NaOH 和 Na2CO 3
讨论 (1)Na2CO3 溶液也显碱性 ,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不能确定溶质一定含有 NaOH类型 有关变质类的探究知识储备
举例 对物质变质后成分的探究
方法点拨 (1)猜想变质的情况 :未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2)成分检验 :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 ,如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根据碳酸盐的化 学性质检验碳酸钠的生成 ,但注意所选试剂要避开可能存在的 NaOH 的干扰 ;证明变质 的程度 ,则要先用中性溶液 (如氯化钙溶液 )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再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检 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类型二 有关变质类的探究
题型突破
例2 [201·8资阳] 实验室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变质 (若发生变质 ,变质的结果是生成了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PPT课件

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第5页/共10页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A)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
同 学 们 决 定 按 改 进 后 的 方 案 进 行 实 验 ,消他 耗们 ,在 检故验稍了过乙量装的置炭的粉有利于反后应,的往进试行管
第9页/共10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第8页/共10页
答案: (1)2NaN2=2Na+3N2↑ (2)红色石蕊试纸 (3)除去空气中的CO2 缓缓放入空气 3 生成NaN2的同时有NaOH生成,
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 (4)不变 (5)倾斜锥形瓶,使样品与M溶液接触 (6)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量气管中水喷出) 调节两边液面相平 (7)A (8)92.9%
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气密性
( 填 “ 可 以 ” 或 “ 不 能 ” )不确 能定 氧 化 铜 和 炭 粉 已 经 开 始 反 应 。 不 久 , 即 可 看 到 试
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
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
对这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反通应容过器上密述闭探,生究成实物验全,部留你在得瓶到内的,也启没示有是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中考探究题复习》PPT课件

《中考探究题复习》PPT课件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
置如图10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10回答编下辑列ppt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 释和初步结论。
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
和结果;能对探究过程进行初步评价。
2
编辑ppt
模拟10-29(生物方面)
1、健康生活模式
知道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 生活模式。
2、数据分析处理技巧
3
编辑ppt
1、(2012年盐城)某生物社团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 因”,将下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
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D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4
编辑ppt
4.(2012年潍坊)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 养皿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 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①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浑浊
观察。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空气 B.微生物
B
C.玻璃管 D.温度
2.(2012年潍坊)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
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
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3.(2012年淄博)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知识储备
举例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方法点拨 (1)确定碳酸钠生成:①加酸有气体;②加碱[如Ba(OH)2]有沉淀; ③加盐(如BaCl2)有沉淀 (2)验证二氧化碳减少:密闭装置,气压减小 (1)借助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以酸中和碱为例加酚酞) (2)借助其他物质与酸碱反应的现象来证明酸或碱不存在 (3)借助反应中溶液pH变化 (4)借助中和反应放热

类型三 有关物质含量探究
答案 实验方案 锥形瓶 交流讨论 ②③④ 方案改进 打开a、b,关闭c 数据分析 吸收水蒸气 偏低 拓展提高 硫酸钠,硫酸钠和硫酸,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类型三 有关物质含量探究
[解析] 交流讨论 分液漏斗可以添加稀硫酸;但装置内空气中没有排出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的反应产生 的CO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能被碱石灰吸收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方案改进 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根据图乙可以知道,反应之前要打开弹簧夹a和b,关闭 弹簧夹c,从而使b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数据分析 反应生成的气体在逸出的过程中要带出一部分水蒸气;如果没有C装置会使得D装置中吸收的 气体偏多,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定出的氢氧化钠质量偏低。 拓展提高 反应后产生了无色气体,所以碳酸钠已经全部转变为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 硫酸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硫酸的量不足,则溶质为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
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
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作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
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
溶液的原因是 。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
酞溶液,发现溶液呈
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
酚酞溶液,理由是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 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T5-12所示。
图T5-12
图甲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测定:将有机物燃烧,通过测定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从而确定其元素组成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或成分探究
题型突破
例1 [2018·衡阳改编]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T5-1所示
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或成分探究
[解析] 猜想与假设 根据发生的反应,废液的可能组成是①恰好完全反应,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②反 应物盐酸有剩余,废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③反应物碳酸钠有剩余,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讨论 与交流 碳酸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共存于同一种溶液中。实验与结论 (1)验证一种物质是否存 在,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NaCl和HCl中的氯离子都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检验盐酸的存在, 可加入碳酸盐根据是否放出气体判断。(3)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将碳酸根转化为沉淀或气体。拓展与 应用 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氢并得到氯化钠固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因为氯化氢气体受热能挥发 出来,但氯化氢有毒,会污染环境。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须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
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或成分探究
答案 猜想与假设 NaCl 和 Na2CO3 讨论与交流 Na2CO3 与 HCl 能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共存于同一种溶液中 实验与结论 (1)不能 NaCl 和 HCl 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只有氯化钠 (2)CaCO3+2HCl CaCl2+H2O+CO2↑ (3)②③ 拓展与应用 蒸发结晶 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有毒,会污染环境


图T5-6
类型三 有关物质含量探究
交流讨论 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
列因素中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有
(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类型三 有关物质含量探究
类型二 有关变质类的探究
知识储备
举例 对物质变质后成分的探究
方法点拨 (1)猜想变质的情况:未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2)成分检验: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如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根据碳酸盐的化 学性质检验碳酸钠的生成,但注意所选试剂要避开可能存在的NaOH的干扰;证明变质 的程度,则要先用中性溶液(如氯化钙溶液)检验并除去碳酸钠,再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检 验氢氧化钠的存在
类型二 有关变质类的探究
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方案一,你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排除猜测
验方案二,你认为该瓶溶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 (1)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一定含有NaOH的原因是

(2)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你的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
;根据实
。图乙中,DE段温度变化
的原因是 。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
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
过程的“可视化”。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答案 (1)矿泉水瓶变瘪,且比装水的矿泉水瓶更瘪 排除水的干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 生了化学反应 (2)Na2CO3+BaCl2 BaCO3↓+2NaCl 如果 NaOH 溶液有剩余,会与 CaCl2 形成微溶于水的 Ca(OH)2,也会有白色沉淀 (3)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Na2CO3+CO2+H2O 2NaHCO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5)能量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解析] (1)实验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 会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但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有水,所以瓶子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发生了反应;通过对比实验,如果加入与水等体积的 NaOH 溶液的瓶子变得比加水的瓶子更瘪,说明二氧 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2)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 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 BaCO3↓+2NaCl;由于氢氧化钙的 溶解度很小,如果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会与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形成氢氧化钙,也会得到沉淀,不能确定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的产物。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图T5-1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须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


类型一 有关物质组成或成分探究
实验与结论
(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
拓展提高 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 NaHCO3后,生成的NaHCO3才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 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
溶质,写出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方案改进 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 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的B装置中样品在
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
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数据分析 C装置的作烧碱的纯度将
类型四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题型突破
例4 [2018·泰州]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 ℃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类型三 有关物质含量探究
知识储备
举例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方法点拨
利用反应前后的压强变化设置实验,考虑其装置优缺点、实验偏差等,反应物及 装置灵活多样,抓住本质,结合实际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混合物中某种成分含量测定
(1)类型:金属含量、金属氧化物含量、碳酸盐含量 (2)测定:利用待测物质的性质设置实验,考虑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灵活利用质 量守恒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决问题[详见考点过关篇中专项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