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老师执教与象共舞课堂实录与评析
《与象共舞》教学实录及反思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性评估
教学方法多样性
01
采用了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先进性
0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了《与象共舞》的相关内容。
学生参与度
03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
兴趣。
教学内容丰富性
本次教学内容涵盖了《与象共舞》的背景介绍、 舞蹈动作分解、文化内涵探讨等多个方面,内容 充实。
教学重点突出
针对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重点,进行 了深入的讲解和探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
教学内容安排顺序
从背景介绍到舞蹈动作分解,再到文化内涵探讨 ,教学内容安排顺序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特点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 打下基础。
知识讲解:深入浅出剖析
课文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大象的聪明才智和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
重点讲解
深入剖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互动环节:学生参与度高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象 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 流能力。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通过模拟与象共舞的场景,让学生 在情境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 意境,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
启发学生想象
《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两篇王崧舟
在思维的断裂处邀您共舞——《与象共舞》课堂教学实录执教: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实录一、与“读”共舞:指向理解与感悟(一)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第二,去搜集一些反映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
这两项预习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可能有点儿烦。
我来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生:(纷纷举手)师: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
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屏幕出示: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没带,但都是新出现的词语。
谁来读一读?生1:(朗读词语)师:真好,字正腔圆!师:谁再来读一读?五个词,一口气,行云流水!生2:(一口气,熟练地朗读词语)师:真好!读得熟啊,熟能生巧!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生:(齐读词语)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
好的,第三句——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
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生:(自由应答)按摩。
聚焦语文生态 返魅科学理性——评王崧舟老师《与象共舞》
1 何 谓 言 语感 觉 ? . 言语 感 觉 是 儿 童 对 文 本 言 语 的
情 绪 的慢 慢 高 涨 中 可 以 看 出学 生 逐
渐走 人情 境 之 中去 体 会 “ 象 合 一 ” 觉 察 、 人 觉知 、 解 、 悟 , 言 文 字 由 觉 觉 语
的天地 奇 观 . 就是 对 文 本 意境 理解 这
生 : 头 晃 脑 。 摇
第 一 堂 课巾 . 老 师 引 导 学 生 通 王 过 表情 朗 读 、 色 置 换 、 象 体 悟 等 角 想
形 式 揣 摩 与 象 共 舞 的 欢 快 热 烈 的 氛 同 和 意 境 . 要 求 读 欢 乐 和 热 烈 的 并
致 可 以 说 . 个课 堂经 历 了义 本 言 整
是 长 的。你 再看 看 . 儿是 急促 的 . 哪 哪 的 . 没 有 停 留感 觉 的层 面 . 此 是 并 因 儿是缓慢 的 . 在语 言的 节奏上 ? ( 师示 范 朗读 )
师 : 出来 了吗 ? 听
生 ,“ 头 晃 脑 ” 是 急 促 的 . 踮 :摇 “
一
种 情理 相 融 的感 觉 复 活 。 学 生 的 从
一
( 示: 出
这 样 热 烈 的 气氛
读 一 读 吧 . 开 声 放
在 欢 乐 的 音 乐 声 中 . 群 翩 翩起 象
音 、 自己的 节 奏读 吧 ! 按 f 自由 朗读课 文 ) 生 师 : , 来 读 一 读 ?读 出 欢 乐 、 来 谁
舞 .观 众 都 拥 到 了宽 阔 的广 场 上 . 人
语文在 线
YUW E Z I AN N A XI
编 者 按 : 们 可 以 学 > 师 的教 学技 法 , 摩 名 师 的 教 学 艺术 , 我 - 7名 揣 更应
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
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通用7篇)教学实录是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的记录再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通用7篇),一起来看看吧!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篇1当得知特级教师王崧舟要来平湖讲学上课时,很是兴奋,但得知他要上四下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不由狐疑:《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的课文,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青也越来越浓。
这样一篇平淡无奇、又有些俗的课文,怎样体现王老师一贯的诗意语文呢?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聆听了王老师的课。
他的独特的教材解读让我眼前一亮。
一、静静地画鱼(第一课时)片断师:青年是怎么画鱼的呢,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
生: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师:你找到了99%,还有谁补充。
生:原来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出示这一段话,是怎么画的,看清楚了吗?闭上眼睛,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深刻?生: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金鱼的每个部位都一丝不苟地画下来,非常细致。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生:我感受到了青年画画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
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静静,什么是静静?生:静静就是不出声。
生:就是不受干扰。
师:青年静静地画画,有多么仔细,请用心读,用心体会。
师:你就是那位青年,生:不会,我已经把鱼的样子记在脑子里了。
师:你挥笔速写,很快画出金鱼吃食的动态。
你在画画时,还会到鱼缸边去看吗?生:不会,我已经把金鱼记到心里去了。
师:是啊,青年静静地画画,他心里装着金鱼,记着金鱼,刻着金鱼,这就叫静静。
生:这是一丝不苟的静。
生:是专心致志的静。
生:这是胸有成竹的静。
(板书)师:把青年静静画画的情景记到心里去。
读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小女孩惊奇地喊:鱼游到了纸上师:正是那位青年静静地画,所以围观的群众都觉得:鱼游到了纸上(反思;如果让我教学这段,必定在怎样画这儿大做文章:他怎样把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怎样挥笔速写,你能学一学他的样子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
取向不同 异彩纷呈——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构教学赏析
师: 以, 所 当你和那么多人在一起舞
之 蹈 之 的 时 候 ,你 内心 最 大 的感 受 又 是 什么?
生 : 类 就 是 我们 大象 的朋 友 : 人 生 : 们 也 好 像 变 成 了 人类 , 记 自 我 忘
己是 大 象 了 。
i在泰国 , . 大象 对 人 群 已经 (
( 引入 《 象 共 舞 》 与 的学 习 , 出 这 是 指
一
学生 反 复 朗读 , 学 生 带 入 重 点 情 境 , 把 领
篇 以学 生 自己 阅读 为 主 的 “ 阅读 课 文 ” , 中 出 现 的 “ 视 无 睹 、 锋 陷 阵 、 心 翼 熟 冲 小
悟“ 象共舞” 人 的感人场面所蕴含的题 旨。】
把 自己搁 进 去 ,设 身处 地 地 想 想 自己 就 是 其 中 的 一名 观众 , 时 此 地 , 会 怎 样 此 你
读?
有 一 点 儿 笨 重 的 感 觉 ,我 们 随 着 音乐 的 节 奏摇 头 晃 脑 , 脚 抬 腿 , 后 左 有 颤 动 踮 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着身子 , 长长的鼻子存空 中挥舞。 毫无疑
身 朗读 : 欢 乐 的 音 乐 声 中 , 们 翩 翩起 在 我
舞, 观众 都拥 到了宽阔的场地 L, 群和 人
我 们 混 杂 在 一 起 舞 之蹈 之 ,热 烈 的气 氛
感 染 了 在场 的每 一 个 人 。 舞蹈 的我 们 , 没
翼 、 有 礼 、 翩起 舞 ” 彬彬 翩 五个 新 词 引 出统 领 全 文 内容 的五 个句 子 ; 让学 生 通 过读 这 五 个词 和 句子 初 步感 知 大 象 特点 , 随后 带 着 自己在质 疑 时提 出 的“ 为什 么 只有 在 泰 国大象 才会 和 人 这样 亲 密 无 问 ” 问题 默 等 读课 文 , 了解文 意 。 ) 师 : 在 我在课 题下 板书一 个 “ ” 现 人
《与象共舞》
王崧舟执教语文五下教材《与象共舞》课堂实录(2010年)27.与象共舞一、揭题,检查预习,梳理课文。
1看老师写课题,“愿意写的可以用手跟着写。
”2.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有个星号。
”师写上星号。
3、回顾预习作业:(1)、读课文,发现除了“睹”的成语还有什么?(2).假如这是命题作文,你打算怎么写?检查预习情况;(1)读词语:熟视无睹(指名2人读,齐读,谁知道意思?提示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师说: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什么带“睹”的成语?)出示:熟视无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2)带生字的词语松弛按摩尴尬气氛(3)四个成语进行选词填空:(一句一句出示)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弛下来。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
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玩笑,这是群众( )。
你不必感到尴尬,也不必惊奇。
在泰国,你()象群和人群翩翩起舞的场面。
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二、齐读课题,解释题目。
1、指名说题目意思,要求学生把意思写下来。
板书:和大象一起跳舞。
2、默读课文。
师:如果是命题作文,重点是写和大象一起跳舞,怎么跳。
但是看了书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用最快的速度看书。
反馈:和大象一起跳舞的只有最后一段。
3、研读最后一段:大声读,你觉得和大象一起跳舞的句子特别精彩的划下来。
(指名读句子,随机正音:踮脚抬腿)出示句子: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问有几个动词:(四个)指名四人说,“要读好跳舞的句子关键是读好这四个动词。
”再次练读,再指名读。
这不是笨重的感觉,而是什么感觉?(轻灵,聪明,活泼)再自由地读,指名1人读,齐读。
要求学生把四个动作都缩成四个字,颤动身子,挥舞鼻子,用上调换符号。
对比句子: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三)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与象共舞》设计一教学实录
生: 大象在泰 国为什么这 么 自由?
师: 这是她的问题 , 你们的呢?
师: 第一句在第一段的哪里?第二句在第二段的哪里?
生: 发现每一段 的第一句是 中心句。 师: 试试用这样的方法 看下 而3 自然段 。只要方法 正确 , 个 就
参会者的极大震撼和深度思考。原来“ 同课异构” 不是矛盾的两个面 , 而是殊途 同归 、 和谐统一的“ 求真” 向善” 趋美” “ 和“ 。
《 氦羡爨 浚 一载攀寨嚣
整理 : 都市 金建 小学 唐 霖 成
一
、
检查预 习。 诱发探究
师: 很高兴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 , 课文题 目叫——
生: 与象共舞。 .
师: 刚才出示的词语都是描写哪里的大象?
生 : 同的大象。 泰
( 自读后举手汇报 ) 生 师: 很好 ,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 自然段 。
生: 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 . 那是很 自然的事 。 师: 你把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找 了 来 , 你能 否再简单些? 生: 在泰国遇到大象很 自然。
生 : 怕。 不
生 : 者最难忘 大象跳舞 。 作 师: 请抬 头看黑 板 , 五句话把 主要 内容“ 一网打尽 ” 。我们一 起来读读 , 老师读 “ 在泰国” 你们接着往下读 , 白了吗? 明 ( 师生合作 朗读 。 )
三、 研读课 文。 体昧“ 人象无间”
师: , 看 这就 是本文的主要 内容 。刚才有 同学们提 问“ 国的 泰 象为什 么和其他 地方的象不一样 ” ?其实你们 问的所有 问题 的答
师: 很好 . 大家一起看第二段。
师: 在中国 、 国、 美 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设计王崧舟【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7课《与象共舞》【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本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抓住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朗读、思考和探索了解泰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并加以运用,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人与大象的亲密、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与象共舞》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它饶有趣味的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现了泰国人独特的地域文化。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单独成段,围绕这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展开。
第一自然段概述在泰国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第二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国宝,第三自然段讲述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第四自然段讲述在泰国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第五自然段讲述了在泰国最使“我”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能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就开始放手,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睹、驰、摩”等8个生字,熟记“松弛、按摩、尴尬、绅士、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评王崧舟课《与象共舞》
奏响语文课堂的和谐乐章——听王崧舟执教《与象共舞》有感两年前,王崧舟老师作客于连江,于是我有幸聆听了那节久负盛名的《长相思》,深为王老师的教学魅力所吸引。
数日前,第三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我再睹王老师的教学风采,王老师带着学生《与象共舞》,一曲和谐的乐章在课堂缓缓流淌,令听者为之倾倒——“平淡如水”的序曲且看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齐读课题,检查预习情况,提要求:第一,认读生字词;第二,想假如让你写一篇命题作文该如何写。
再平常不过的开头,竟然出现在这种众人瞩目的大场面?和我脑海中吊人胃口、紧扣心弦的开场白相去甚远。
接着,多媒体出示成语:熟视无睹。
提问:在这个词语中,其实有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视”和“睹”都是看的意思);另外两个字却是相反的(“熟”和“睹”),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接着问:“你还知道哪些带“睹”的成语?(惨不忍睹、睹物伤情、先睹为快、耳闻目睹……)然后多媒体出示和“睹”相关的成语:熟视无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让学生齐读,再出示和词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填空:1、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2、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3、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4、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抓一个关键词进行教学的场面不少见,但是我们静下心细细咀嚼其中的巧妙之处,一个词牵出学生的相关积累及运用,所填所读的四句话,把它们合在一块正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平淡之中见实效。
浑然天成的高潮猜课题“与象共舞”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和大象一起跳舞”,老师肯定并让学生写在课题旁边。
用一句“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与大象跳舞?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引领学生学习重点段第5自然段,同时通过改写的一段话和原文比较,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大象的灵气,文字的节奏美。
王崧舟教学实录(范文2篇)
王崧舟教学实录(范文2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崧舟教学实录(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崧舟教学实录(范文2篇)》。
第一篇:王崧舟精彩的教学实录一、绕口令导出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述说俗世不俗之人师:看谁能一口气读上几句,这个句子就归谁了。
我请五位同学上来。
引出课题:刷子李1、出示课题:刷子李师:从名字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他又一把刷子。
生:我明白他刷墙有一手绝活。
师:为什么叫他“刷子李”?生:他姓李,刷墙的本领高超。
师:是的。
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
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生:泥人张。
师:还是在天津,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生:风筝刘。
师:虞老师教书教得好,就叫――生:教书虞。
(大笑)师:(笑),大家叫我虞老师。
我们可以用他的行当加上姓来称呼他。
2、检查自学情况,落实字词:匀匀实实蘸浆师:课文我们都预习过了,都读过五遍以上了?的确,课前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特别重要。
课文中两个词特别难读。
出示:匀匀实实蘸浆师:第一词谁能读?师:什么意思?生:既均匀又厚实。
师:第二个谁来读?师:读得非常准。
师:平时你用什么去蘸过什么?生:我用面包蘸过番茄酱。
师:蘸,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们要把它记住。
拿起手书空。
师:请在作业纸上认认真真写两个。
二、感悟文本1、刷子李在刷墙的行当上――技艺非凡(板书)师:刷子李在粉刷这个行当上非常内行,手上有绝活,那个自然段告诉我们?2、生快速浏览。
自学第一自然段生:第一自然段。
读“……如同升天一般美。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自个儿读。
师:再读,边读边找哪个词体现了刷子李技艺非凡?(板书:技艺非凡)师: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找到的词?自练。
学生交流汇报。
生:“……如同升天一般美。
”师:(板书:如同仙境)师:谁来读第二句。
师:跟“黑”较上了劲。
齐读。
诗意语文:浅谈王崧舟的《与象共舞》
诗意语文:浅谈王崧舟的《与象共舞》徐家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今年暑假,在山东风筝城潍洲剧场,现场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一课,真正感受文学底蕴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力。
这是小语界首位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与象共舞》。
不同的课堂,不同的价值取向,可是每一节课都是那样智慧,感性,诗意。
静静地听着王崧舟老师的两节课,诗意的语言,舒缓的语速,无不是一种享受。
那紧扣文章主题的渲染,让学生不断发展提升着学习状态。
他们慢慢被王老师感染,同样富有诗意的学生发言一次次创造着课堂精彩的生成。
两节课上得均是五年级下册的《与象共舞》一课,是王崧舟老师自己一个人的同课异构。
第一节课,从形式各样的朗朗读书声中,你可以感受到,王老师的教学侧重点是阅读;第二节课,从预习作业的不同,就可以知道,王老师要从写作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会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由此及彼,充分发挥课文是个范例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写与()共舞或与()()共舞的文章该从何处着手。
两堂课都抓住了与象共舞的主要段落,人、象舞蹈的场面进行分析交流。
第一堂课,王老师的语言极具感染性,让每个孩子都愿意化身为共舞中的一员——人或者是一头大象,从不断的朗读中感受人象合一的和谐之美;而第二堂课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象舞蹈的样子,从动作描写进行语言文字的比较,进而抓住“节奏”一词让孩子们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之美,感悟人与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的主题。
观王老师的课不仅仅是对其教学艺术的汲取与赞不绝口,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崇敬。
课后,王崧舟老师还给大家做了报告,不仅结合自己的课堂交流了许多教学经验。
还介绍了自己管理学校的心得体会。
王崧舟老师作为一名校长不仅把自己的学校带入了杭州市金字招牌学校的行列,还把自己学校的老师也都带向成功,让他们也成为名师、骨干,更重要的是王老师没有放下自己的业务,依旧醉心于自己热爱的语文教学。
“同课异教”我是第一次听。
我们先来看看王崧舟老师的第一节课:第一步,让学生看课题。
《去年的树》王崧舟课堂实录
就这样唱给你听——《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与品读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
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预备,起——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直接入题,干净、简洁。
像新美南吉的文字,多一句都不肯,少一句也不行。
“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他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
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
那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生:(齐读)天天。
师:再读——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
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
(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
《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与象共舞》评课稿(3篇)《与象共舞》评课稿1王老师,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我对其早已心仪许久,无奈缘吝一面,只是通过网络观看过他执教的视频。
非常庆幸的是,王老师应邀来到青岛,我有幸得以亲身感受王老师的课堂艺术,遂录感想如下:一、“从容镇定”也是一种理念。
许久以来,我们一直关注着譬如“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之类的教学专业理念,而把“从容镇定”作为教师个人的素质,然而,通过聆听王老师的课,我深深的被王老师挥洒自如、从从容容、不急不躁的魅力打动了,他的语调、神态、动作,都那么舒缓自然,没有牵强附会,没有强迫学习的痕迹。
我就在想:为什么王老师能够如此?思索的答案是,在王老师的心中,只有从容才能彰显对学生的尊重;只有从容才能让学生愿意听其声;只有从容才能感染学生,从而让他们冷静、深入地思考,而不是让学生在浮躁的气氛中,匆忙地、肤浅地应答老师的问题。
是的,“从容镇定”应该作为一种理念,只有从容镇定的老师,才能教出从容镇定的学生,也只有从容镇定的课堂,学生才能深入地思考文本。
二、“无为、无痕、无课”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王老师曾经说“无为、无痕、无课”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所谓“无为”,是指教师不妄为;所谓“无痕”,是指潜移默化;所谓“无课”,是指少雕琢,追求自然而弱化形式性的东西。
在王老师执教的两节《与象共舞》中,他都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三个特点:从检查预习让学生读成语,到由成语找文中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由中心句到重点段的朗读;从课题“共舞”找中心段,从读中心段到延伸到“你愿与谁共舞”等等,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水到渠成,环环相扣,自然舒缓,学生听课的过程不是被牵着鼻子走,而似乎是跟着一个长者在漫步,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聊天,然而就是在平静的聊天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激活,这真是每个教师都该追求的境界啊!三、“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老师们:“教材不过是个例子。
王崧舟两极之辩课堂实录
两极之辩: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与象共舞》课后反思王崧舟2005年,我首次接触潘新和先生的鸿篇巨制《语文:表现与存在》,读罢全书,欣喜若狂。
对“诗意语文”理论大厦的建构与阐释,于我,是力有未逮、学有所缺的。
虽常以“理论是灰色的,唯有实践之树常青”宽慰自己,但是,每每在诗意语文实践中遭遇困顿和彷徨时,我便渴望着理论的强有力支撑和引领。
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邂逅《语文:表现与存在》时,我豁然开朗、欲罢不能。
原来,“诗意语文”的理论大厦早有先行者在精心规划、横空结撰了。
从此,《语文:表现与存在》成了诗意语文最重要的智慧渊薮、灵感源泉。
2008年,我就“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对潘新和先生进行了访谈。
彼时,我已隐隐约约意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遭遇的种种尴尬和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已非方法论层面的思考所能解决,必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而这“更青处”便是语文本体论。
“理论思维首要的是对对象的本体论思考,应对语文教育学作‘学理’的思考,‘教法’一类的应用理论研究不是不重要,而是它必须在正确的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之《自序》)。
于是,在访谈中,我就语文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这一焦点问题,向潘新和先生做了一番讨教。
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主流读写观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培养读的能力,也是一个目的”“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
可以看出,这一读写观是“阅读本位”的。
我们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练习,就是按照这一观念编写的。
教学的中心是阅读,课堂几乎是讲读、串讲课文的一统天下,这种状况也是由这一观念所决定的。
这一观念从20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到今天已经成为教材与教学的“惯例”和教师的“集体无意识”了。
其实,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读写观也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现在突破性地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这就与传统的读写观完全不同了。
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实录
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实录与“写”共舞,指向运用与表达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实录(一)一串带“睹”字的成语师:孩子们,《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师板书略读课文符号“﹡”),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吗?生:不知道。
师:猜猜!生1:我猜着是非常重要。
(笑声)师:有道理!生2:我猜着是阅读的课文。
师:是略读的课文,不好意思,王老师吐字不清楚,影响了你的听讲。
告诉你们,是略读的课文,“大略”的“略”,“粗略”的“略”。
课前王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如果有可能,再去找一找那些带“睹”字的成语;第二,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不知完成得如何。
我了解一下,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生:(纷纷举手)师:哟,真厉害!把手放下。
好!好就好在“认真”二字。
看出来了,我们这班同学有很认真的学习习惯。
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看看,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课件出示:熟视无睹)生1:(读)熟视无睹师:好的,每一个字都读得非常清晰,来,一起读——生:(齐读)熟视无睹师: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在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生1:是“视”和“睹”。
师:“视”和“睹”啥意思?生1:是“看见”的意思。
师:没错,是“看见”的意思。
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反的,谁发现了?生2:“熟”和“无”。
师:是“熟视”和“无睹”的意思是相反的。
知道“熟视”的意思吗?生3:“熟视”就是“看惯了”的意思。
师:就是经常看见,是吧?“无睹”呢?生4:从来没有看见。
师:是啊,经常看见的人和事好象没有看见一样,这就是这个词的意思,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个词,起!生:(齐读)熟视无睹师:再读!生:(齐读)熟视无睹师:其实啊,还有好些个带“睹”字的成语。
我让你们预习的时候查了,是吗?比如——生1:惨不忍睹。
师:好的。
读《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有感
----《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读后感王崧舟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一定都不陌生。
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以开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开展。
诗意语文,就是“以情感为语文教学的主攻目标,以课堂是否感动人心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核心尺度〞,在诵读的根底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精神之所在。
从2001年的《荷花》、2002年《圆明园的消灭》到2009年的《普罗米修斯》、2010年的《与象共舞》,王教师一直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创立。
追随王教师的足迹,探寻诗意语文的道路,一课一课细细读来,诗意语文是如何建立的?怎样才能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些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想诗意语文的建立离不开言象意三个层次的建立。
言以尽象。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依托,阅读是理解感悟的根底。
对语言的把握是对文章解读的第一步。
在王崧舟教师之前,已经有多人阐释过《圆明园的消灭》这一课。
区别于其他教师的段落分析的教学模式,王教师把语言的教学放在首位。
针对文章的第一段,王教师紧紧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进展品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在自我情感中所生成的,同样是不可估量的痛惜之情。
“不可估量〞的一唱三叹,声声蕴含着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千古悲歌!关键词语的品读带动着句子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生成有所依托。
“宏伟〞、“珍贵〞、“举世闻名〞“灰烬〞王崧舟教师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词语,为学生树立起圆明园之伟大与壮丽的形象,从而也为作者之悲情铺垫了基石,使我们踏迹而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言以尽象的方法。
“同学们,翻开课文,读到第一句话时,映入你眼帘的第一个词语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心是一种什么滋味?〞“别忘了,你读这段话的滋味,是痛惜,是痛恨,是悲哀!再读一遍——〞情感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精华,也是王崧舟教师语文教学的追求。
王崧舟先生《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王崧舟先生《与象共舞》课堂实录————————————————————————————————作者: ————————————————————————————————日期:ﻩ与象共舞一、检查预习导入师:好,孩子们准备上课,可以了吗?生:可以。
师:上课!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齐读课题。
师:把序号读进去。
再齐读课题。
师:真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把它学完,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然后去查找一下带“睹”字的成语。
第二猜想一下这个课题,假如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你重点会写什么?两项任务不多,但是有点难,做了吗?生:做了。
师:举手示意一下。
好的,不错,把手放下。
我来检查一下。
二、字词检查与拓展师: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谁来读一读。
1.理解“熟视无睹”PPT:熟视无睹生读:熟视无睹师:真好!一起读!生齐读:熟视无睹师:再读!生齐读:熟视无睹师:什么意思?把手放下,不要查字典,自己看这个词,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词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视和睹。
师:什么意思?生:都是看的意思。
师:没错!都是看见、看到的意思。
你再看,有两个词的意思正好相反。
好,你请!生:熟视和无睹的意思正好相反。
师:先说熟视。
生:熟视就是经常看见。
师:再说无睹。
生:无睹就是没看见。
师:合在一块,经常看见的变成没有看见的,这个意思用成语来表达就叫——生齐读:熟视无睹2.拓展带“睹”字的成语师:没错!其实在我们的汉语当中还有许多带“睹”字的成语。
查了吗?比如:生:以快先睹师:说反了,先睹为快,再比如生:睹物思人、睹物兴情师:不错,一口气两个,还比如生:惨不忍睹、耳目共睹师:好,又是两个,我知道有很多,不说了,你们刚才说到的这些个带“睹”字的成语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我们也来一个“先睹为快”!师:来!一起读!PPT:熟视无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生齐读师:好极了,有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成语把它作为线索,顺藤摸瓜,你就能抓住一串和它有关的词,这也是一个积累语言的好的办法。
王崧舟 《与象共舞》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王崧舟《与象共舞》教学实录重点:1、依托重点语段,感受语言表达的节奏和精确,体会人和象关系密切,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2、理解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题目的双关作用,扩大命题范围。
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与象共舞》。
课前老师布置了两项预习任务:1、通读课文,并找一找带“睹”字的成语。
2、《与象共舞》假如是命题作文,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完成的请举手。
二、字词检查与拓展师:首先看看文中出现的一个新词。
(熟视无睹)谁来读?它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个成语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都是指(看见)。
师: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两个词语意思是相反的,谁知晓了这个秘密?师:整个词说的是(经常看见的人和事好像没有看见一样)。
拆字理解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我们再一起读读它。
师: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带“睹”的成语?师:刚才你们所讲的这些带“睹”的部分成语,我们“先睹为快”吧。
(ppt:熟视无睹有目共睹先睹为快耳闻目睹)师: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度,能够由一个词,联想到与它有关的一串儿,积累下来就方便多了。
积累词语也要讲究方法的。
师:还有一组,也是带生字的词。
请看:(ppt:松弛按摩尴尬气氛)一起读读吧。
师:这两组词放在一块儿,发生什么情况呢?(ppt:出示四句相关句子)师:机灵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四个成语,四句话,就把全文一网打尽了。
三、课题猜想师:第一项预习任务的检查已告一个段落。
请看第二项预习任务。
一起读课题。
师:从字面上看,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板书:与大象一起跳舞)同样的意思,选用题目,我们仍然选用(与象共舞),因为它(简洁)。
师:只看这题目,你猜猜这命题作文,会写什么呢?师:那么赵丽宏先生呢?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你会发现?四、细读重点语段师:写了“与象共舞”了吗?这么长的文章,只有第五段写了跳舞,这在写作上叫做“跑题”。
这样吧,没跑题的第五段先学。
师:默读这一段,哪些描写特别精彩,特别让人难以忘怀?1、句一:……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着身子,……挥舞。
取向不同 异彩纷呈——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构教学赏析
取向不同异彩纷呈——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
构教学赏析
周颖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2011(000)013
【摘要】2010年11月中旬,在绿城南宁举行的"‘绿城之秋’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浙江杭州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采用"一人同课异构"的方式执教了五年级阅读课《与象共舞》,激起了观课教师的极大兴趣。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周颖
【作者单位】梧州市蝶山区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
【相关文献】
1.让课堂在层层迁移中走向诗意——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天籁》一课教学赏析[J], 张晓华
2.让课堂在层层迁移中走向诗意——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天籁》一课教学赏析[J], 张晓华;
3.山之清癯水之丰盈——观特级教师王崧舟、王雷英执教《与象共舞》 [J], 乐欢欢
4.师生共舞,尽显生态之美——观摩王崧舟《与象共舞》的点滴收获 [J], 孙佩晶
5.取向不同异彩纷呈——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构教学赏析 [J], 周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段,谁来?
生: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读。划下来。据说这个词可以不用画。还在第一的位置,是吗?第5段,谁来?
生: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读,画下来Biblioteka 还在第一句是吗?再看第3自然段,谁来?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还在第一句吗?(第二句)好,可见这个一般的重要。一般的情况下都在第一句,极特殊的时候可能在第二句,甚至可能在最后一句,明白吗?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一起读。
师:好极了,写下来,写在课题的旁边,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假如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我请你到上面来写一个象字,看看,你会怎么写?(生写)注意看怎么写,可以猜一猜他为什么这么写
生上黑板写,生说为什么这么写。
师:孩子们,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作者写一个最让他难以忘怀的场面,在哪儿?(第5段)找到这一段,放开声音朗读,大声的朗读,感受人像之间象人之间没有距离的境界。开始读。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提了很多问题,你看看,也许,在大屏幕上,就有你问题的答案谁发现了?所在,吗?还记得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谁发现了?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你心中的问题,解决你心中最大的困惑?谁来?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如果把这句话读成4个字,生:没有距离。
师:好,停,我们来看看第一段写什么?
生:第一段,概括了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吗?写到大象的样子了吗?再读一读,请坐。
生: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行吗?
好极了,请看,一起读,画下来。这是文中现成的话,你发现了吗?在什么地方?
师,是啊,我跟你想的一样,怎么人家泰国的大象就变成这样了?请说。
生: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呢?是吧,还有谁想问吗?
生: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对呀,看到了大象第一次看到大象怕吗?怕,毫无疑问,肯定怕!
师:问的好,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问题,就带着你的问题打开课文,默读课文,课文一共五个自然段,一段一段的看,看看每段告诉你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能不能解决你内心的困惑,每一段在读的时候最好能够简单明了的把主要内容找出来,如果课文当中有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你概括主要内容的,就拿起笔把它画下来,开始。生浏览课文
师:孩子们,是这一段吗?这是与象共舞的最热烈的场面,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五段
师:读得不错,好,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感人的场景,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那个公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那就把自己搁进去,把自己当做期中的一名观众,请牢牢的记住,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现场和大象一起舞蹈的观众,谁来读?
PPT: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一生读
师好:真好,字正腔圆
师:真好!来,我们一起读一下!生齐读。预备起。
师:真好!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什么的?
生:大象。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谁来读第一句?生读:
①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②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生读(把大象读成我们)
师:来,把自己搁进去,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和人们一起舞之蹈之,预备,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感人的场景,作者也是作家的赵丽宏先生曾经这样说:他说,在泰国曾经看到与象共舞的那个场面,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地之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让人终生难忘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这样的境界,就叫做人象合一。板书。
生读
师:来,我们一起想他这样,也把自己搁进去,也当做是期中的一名观众,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预备,引读…
生齐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感人的场景,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那个公园.看到陶醉的大象舞蹈的大象,热烈的那种气氛一定会深深地感染着你,那么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那就把自己搁进去,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头大象,请你记住,你就是大象,你就是象群当中那舞之蹈之的一员,谁来读?
王崧舟老师执教《与象共舞》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1-05-28 10:14:55)
王崧舟老师执教《与象共舞》课堂实录(一)
师:可以上课了吗?可以!好,上课!.
师:很高兴,和孩子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略读课文我们一般花一节课的时间把它完成。课前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读通课文,要特别注意带注音的字,二是去搜集一些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或者图片,这两项具体任务不难,但真要做起来有点烦,了解一下完成这两项具体任务的同学请举手。好,把手放下,真好,个个举手,自信满满。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看看。这是这节课出现的几个成语,有的带生字,有的不带生字,谁来读这些词?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预备读
生:第一段以一句
师:好的,第二段写什么?谁来?
生:像是泰国的国宝
师:画起来,注意到了吗?这也是课文中现成的话,在什么位置?
生:第二段第一句
师:注意到了吗?第一段第二段,你已经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谁发现了?
生:他们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在第一句话。
师:没错,话说的很准确又很有弹性,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在这一段话的第一句话中,他注意到了一般,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继续往后面看,用最快的速度把后面的三段话迅速的浏览一遍,你看看行不行。
③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④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⑤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明白吗?
师:孩子们发现没有,所有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哪儿?在哪儿?在哪有?
生:在泰国在泰国在泰国在泰国
师:问题出来了。什么问题?你一定有问题冒出来。,
生.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