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成为孩子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一直是我们的理想,也是课改积极提倡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
然而,要实现不教,这是要花费大量心血的。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实现不教的一个很好途径。
但是通过课堂深入了解到,目前课堂教学还是存在教师控制课堂主动权、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授课,甚至还有压堂的现象。
学生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我们教师为什么不愿把课堂还给学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不能正确理解“学生本位”的新课程理念。
在教学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不能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总认为学生基础差,不可放任,唯有口传心授,强制高压,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原因之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不能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一味地以讲授为主,每堂课都设计了许多知识点去讲解,造成从上课讲到下课,有的知识点没讲完,就得压堂。
原因之三:目前的考评制度制约课堂改革。
有些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担心有些知识点讲不到,学生考试失分,考试分数上不去就会影响教师的考核成绩,进而影响教师的评优、评职等。
就目前的考评制度来说,不注重学生分数的老师不是一位好老师。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怎能放心把课堂交给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就更不放心把课堂还给他们了。
原因之四:舍不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课上总能娓娓而谈,大部分学生也能做到认真听讲。
即使有几个学生不听讲,那也不影响大局,于是这些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着主动权,左右着教学内容,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没有了学习的自由,感觉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
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究竟是还给学生什么呢?一、把兴趣还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每个学生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全班不就每人都有一个好老师了吗?怎样把兴趣还给学生呢?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是关键所在,力争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心动的天堂
室里 他们恹 恹欲 睡 , 而这 里似乎 成 了他 们 的“ 堂” 这 是什 天 !
同发展、 共同提高的关系; 我们的职能不只是填满, 而是点 燃。 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的灵感在积极的思考、 发言和论辩中 闪现, 让他们的 自 信在积极的竞争中得到提高, 让他们的个
的见解 , 到 了老 师们 的一致 好评 , 更加 让我 认识 到让 学 得 这 生在 轻 松愉 快 的环境 中 学习 和生 活 的重要 意 义 。 三 、 社会 成 为他 们 的第二 课 堂 让
一
个 人要 发展 , 提 高 , 须要 有适 合他 生 存 的土壤 。 要 必
作为 学 生 , 我们 成长 的土 壤就 是 爱 的阳光 和 雨露 。 理学 家 心
去, 我就 感觉 浑 身不 自 , 在 因为我 发现 我这 个三 十 出头 的人 是 里面 比较 大 的, 大多 数是 一些 十几 岁 的少年 , 有 些肩 绝 还
一
近年来, 有教师颇有感言: 有不少的学生厌恶学习, 厌恶
他们一起探讨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让他们找到 自
己正 确 的航 向 。
趣和 内在需要为基础, 倡导学生 自主学习、 主实践、 自 自主探 索, 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呢?那么, 又怎样让我们的校 园
成为学 生 的乐 园, 让课 堂成 为他们 心动 的天 堂昵 ?我谈 谈我 个人 的做 法和 感受 。
一
记得有一次, 兄弟学校来交流, 学校临时安排要昕我的课, 碰
文 的基础 上 , 我要 求 学生 多去 观察 生活 , 关注 我 们生 活 的环 境 , 自己所看 到 的美丽景 观 、 把 感人 的事件 介绍 给大家 , 大 让 家都 知道祖 国不仅 有 引以为荣 的名胜 古迹 , 有 引以为傲 的 还 山川河流 和人 文 风情 。 为 了让学生 更好 地去感 受大 自然 的美 , 经常抽 空让 他 我 们 的家长 带他们 一起去 游历 一些 比较 美丽 的地 方 , 他们 全 让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在教学中,我们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努力营造一种自由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积极的加以引导,这是学好思想品德课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注重知识的传教者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
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一道在快乐中寻求真理,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感悟成长。
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视为真正的“主人”。
教师只有通过导趣、导思、导行、导法,引导学生乐学、活学、善学、会学,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乐于参与。
回想由我创办并且已经坚持了10年的“杏坛春未来教师大赛”,每一年在属于我的初中三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上,少则54个多则66个学生选手,经过我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谁英雄,谁好汉,亮出身手”的激情赛前动员,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全力一赴投身其中,为了在属于他们的45分钟内,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才华和自信,农村孩子,有的为了查阅资料,平生第一次走进网吧;有的为了搜集材料,利用星期天到新华书店,一呆就是大半天;有的在课余付出了十个以上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有的甚至为自己的一节课投入了几十元的“巨资”,因为学生选手们感觉这个比赛对他们很重要,它是初中生涯中一次难得的体验、一次独特的锻炼、一个新鲜的尝试、一个美好的回忆。
主抓教学的崔校长曾不止一次表达他对这个长达3个月的学生比赛的担心,他说,初三要升学,你可不能拿300来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啊,你要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面对校长,我信心十足地说请校长放心,我绝对不能耽误学生,我也绝对不会耽误学生,绝对不会给学校丢脸。
让课堂成为学生“舞台”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摘要:新课程要求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体会、思考、想象,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并让学生成为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演出自我,演出个性。
关键词:质疑;探究;感情共鸣;思考;想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讲得做得想得多,学生说得做得思得少,课堂就是教师的“舞台”。
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要求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要求减少教师课堂活动量,相应地增加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练习和操作等方面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因此,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并让他们成为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演出自我,演出个性。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法尝试:一、教师引导提出质疑很多教师都觉得要学生主动发问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在思想上有各种束缚。
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同学胆子小,不敢问;有的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问,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要学生自己主动提出质疑,就要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加以引导,使学生能丢下思想包袱,主动找出问题来发问。
对大胆提问的同学,无论问得好不好,教师都要加以鼓励;对问错的同学也不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其思考。
活跃主动的质疑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探究意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资源,创设一种身临其境、触物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其通过观察、求知、实践,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欲望,进而开启创新之门。
成长心得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
成长心得 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欢乐的、充实的、美好的。
自由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
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在那个地址,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
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直率,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辩,有的是碰撞,有的是和谐和幽默。
欢乐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欢乐。
他们不时为自己学习的点滴进步而快乐,他们处处能取得教师同窗的欣赏和赞美。
微笑是教室内灿烂的阳光,笑脸是课堂上永不凋落的花朵。
那个地址没有紧张、恐惧、担忧和不安,那个地址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
教师时刻为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而由衷赞美,欢乐着大伙儿的欢乐!充实的,是说每堂课学生的情感和聪慧都取得充分的进展。
每一堂课,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
“敏者”学得快,“讷者”学得深,课堂上没有无所事事之人,没有迷茫的眼神,没有忧愁的目光。
每一张小脸是那么自信,是那么知足,他们就像拔节的麦苗贪婪地吮吸知识的甘雨。
美好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中心灵不时感受着美好。
爱漂亮之心人皆有之,审美之情人皆乐之。
课堂上,道德的善,知识的真,艺术的美不时在浸染着学生的心田。
美的语言,美的内容,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笑脸,美的心灵为学生营造美的气氛。
向着美好前进,向着美好进展,成了所有人的追求。
在那个地址看不到虚假、丑恶、讹诈和争斗。
这是美的土地,这是美的世界。
让课堂成为教师的天堂,那教师应该是仁者和智者的结合。
说教师是仁者,教师应该充满仁爱之心,爱自己、爱学生、爱社会、爱世界。
他会用“爱满人世”的胸怀去关爱一切。
他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呵护、欣赏和宽容。
像对待鲜花上的露珠一样呵护他,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样欣赏他,像对待自己的错误一样宽容他。
仁者无私,让每一名学生在爱心中健康成长是仁者教师的追求。
说教师是智者,第一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他学富五车,学富五车。
精选如何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三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
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知识。
还注意以人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学生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起崇高的理想。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分组,这正是我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的一种体现。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搜集、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地位最集中的体现。
这一过程虽然是在课下进行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
正如有的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这节课真正的价值在课外。
上海文来中学高中英语老师培训让课堂成为天堂
郭兴祥kevin老师让课堂成为天堂(Turn your classroom into paradise)——记上海文来高中英语组的一次教研活动10月18日,文来高中英语组有幸请到了摩英教育集团的Kevin郭兴祥老师,年仅25岁的郭老师三年前已经是李阳疯狂英语的主讲,并从事英语课堂教学研究长达5年的时间,调研过全国两百多所大中小学,是当之无愧的英语教学专家。
本次讲座从下午一点半开始一直到三点半,与会者有刘健和黄迈两位主任还有全体英语组老师。
两个小时的讲座,自始至终大家都处于兴奋之中,真正明白什么是天堂式的课堂。
郭老师从“TSP和谐教育”到“课堂的组织教学”精彩不断。
他强调课前的warm-up要不断变化,用他讲的方法可以避免高三讲解习题时,那种机械式一问一答甚至连问也不问的一潭死水的课堂,还可以改变同学在课堂上犯困的现象。
一堂成功的课50%取决于老师的准备,50%取决于学生的参与;一堂超常的课20%取决于老师的准备,80%取决于学生如何激发老师;所以老师上课前要跟学生做好约定:只要老师讲到精彩的地方,学生就要给老师掌声。
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老师为自己服务——用师者霸。
学习态度和心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成就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get everybody involved),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get their attention,interest and desire),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get achievements),老师可以鼓励、肯定、甚至放大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因为成就感产生兴趣, 兴趣产生动力,动力产生持久力,持久的努力带来丰硕的成果。
他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Team name (队名)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或把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起上有霸气的、积极向上的名字;还有team slogan(队呼),所选择的队名和队呼都要有凝聚力的。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一)“271”模式内涵在吕乐二中听了专家报告,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指定观摩,一节是自由选择听课。
对“271”课堂模式有了亲身感受。
那么什么是“271” 呢?(1)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
课堂上,要求教师既要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这是第一层日标。
第二层要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中间部分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
第三个日标是把10%的后进生向70%的群体推进。
从理论上消灭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2)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一一合作学会,10%的知识一一老师教会。
“2”就是自己学会的,’7” 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教师点拨学会的。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 (约10分钟) 一一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 (约30分钟)一一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 (约5分钟)一一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5)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
(二)“271高效课堂”模式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把学生推到前台,自己退到后台,让学生自己跑。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自主、安全的课堂,让学生的主动发展成为现实,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
(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堂”,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三)“271”模式实施方法1.“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2.高效学习动力之源。
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天堂
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天堂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宗旨在课程改革中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基本职责就是自主学习。
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就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天堂。
一、顿顿饭菜花样多1.培养学生设问解疑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培养学生设问解疑的精神,让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促使下各抒己见,尽量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我首先谈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同学们,历史课本上常这样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那么围绕马克思,你想了解哪方面内容?请你说说。
学生纷纷提出问题:“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大人物的葬礼怎样举行的?讲话为什么在墓前?”“恩格斯的讲话有什么意义?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可借鉴?”……然后筛选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解疑。
这样,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读书,读书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乐趣。
2.诱发学生参与欲望调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素材,动画、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诱发学生参与欲望和学习热情。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利用视频、图片展示湘江的风光、橘子州的秋景、岳麓山的美丽,这样生动地引入教学,学生感到学习课文有享受有乐趣有美感,从而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热情。
3.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古人说:言之不足则以歌之,歌之不足则以手舞之,足蹈之。
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雷雨》一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演了课本剧。
让学生穿上周朴园、鲁侍萍的衣服,借助多媒体出现以周公馆的客厅为背景的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分别以不同的角色置身于课文故事中,再加上一系列的动作,通过自己对故事的感受、理解,以表情、语言表现出来,把静止的文字变成了活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把学习推向了高潮。
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堂
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堂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那么如何让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到学校教育的快乐,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快乐天堂。
关键词:兴趣;生动;手段;微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快乐、达到轻松呢?并因此爱上英语呢?下面就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观点。
一、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有趣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整堂课的教学。
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在复习单词的时候,我采用猜谜语、玩游戏等多种形式,例如,用卡片来复习单词,让学生读一遍,然后抽走其中的一张,让学生说出丢失的这张是什么单词,如此复习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复习单词的目的,学生的记忆也很深刻。
因此,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的环节,课前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
二、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更生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应用幽默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上课的时候,有时会看到基础差不想读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很多教师会大发雷霆地叫醒这个学生并加以严厉的批评,这样的效果经常是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讨厌学习英语。
另外,很多教师的语音、语速、语调会多多少之影响学生的听课反应,很多教师说话的时候语调平淡无奇,异常不变,感觉是在背课本,让学生听起来就乏味,甚至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听课了,自己在那研究课本,觉得教师说的话都是多余的,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反感。
构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教学活动的思考
70小学菠学列究构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教学活动的思考江苏省南京市清润小学赵明霞[摘要]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品德教育,它要避免的是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
新课程的品德教育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
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参与的课堂、主动学习的课堂、乐于接受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教学主体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就是他的儿童中心论。
他还提出:“教师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
这一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如何利用课程优势,将课程的理念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得以贯彻和实施?笔者认为,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深入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神,实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例,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参与的课堂、主动学习的课堂、乐于接受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中心。
一、什么是“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具体表现。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本身之中去的课程学习新创意。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天堂论文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天堂摘要: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在课堂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激趣引入、美读感染、学生表演、拓展迁移、知识抢答等,来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天堂。
关键词:课堂;求知;天堂;激趣;美读;表演;迁移一、激趣引入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的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
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特征。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如我在上鲁迅的散文《社戏》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
我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童趣文段的朗读。
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乡间钓虾”、“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行偷豆”等幅画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天真烂漫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高效让课堂绽放异彩
高效让课堂绽放异彩五严背景下,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素质教育的实施靠什么?靠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其效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而“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无疑成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载体。
一、学有所得“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检测、反馈,有效地实现了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的主张。
1.学生的头脑得到解放所谓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庖,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
在我们的课堂上,主动权交给学生了。
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源泉,学生通过个人深思、小组思辨、集体交流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解放陶行知提出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进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
“活动单导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课外布置繁琐的家庭作业的现象。
现在每一堂课设计的活动单上,都有老师精选的“检测反馈”题目,当堂检测,即时反馈,教师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直接把学生的时间解放出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3.学生的双手和嘴巴得到解放“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学习和接受的过程,我们总能看到学生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乐园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本人认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激发欲望自主探索鼓励创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
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索任务,因此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
因此,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含盐20%的盐水100千克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该怎么办?“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迅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
于是学生说出了三种方法:①加盐;②蒸发水;③加浓度更大的水,进而导出三个问题:①需加多少盐?②需蒸发多少水?③需加浓度多大的水多少千克?这样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2、创设生活情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论提高高中化学成绩的要素--兴趣
生主动参 与教学活动 , 使其 学习的内部 动机 从好奇逐步升华 为兴趣 、志趣 、理想以及 自 我价值 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 内容设计出富有 趣味性 、探索性 、 适应性 和开放性的情境性 问题, 并 为学生提供适 当的指导。 通过精心设 置支架, 巧妙 地将学 习 目标任务 置于学生 的 认 知范围, 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 引起反 思, 形 成必要 的认 知冲突 , 从而促成对 新知识意 义 的建构。如在讲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 率影响 的时候 , 每个 实验都先提 出问题 , 让同 学们预测结果 , 带着问题进行实验 , 等 到实验 完成了, 结果也 就一 目了然 了。 这样预测结果 无 论正确与否, 学生都能记忆深刻。 在 多年的教学过程 中, 我认为 , 问题 教学 情境 的创 设, 要注 意这几个 问题 : 1 . 教学过程 中不要 把所有 问题 都讲 出来 , 要让学 生有问 题可提 。 2 . 发现和提出问题 时, 要 给学生 留出 思考的时间。3 . 因势利导, 逐步克服为提 问题 而提 问题 的错误倾 向, 使学 生提的 问题 有价
值。 三、 结合实际生活和科技前沿 , 提高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 哪里有物质, 哪里就有化学, 可 以说化学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 课
动, 也 是一种教育精神 。对学生而言, 教 与学 主体 位置 的互换凸显 了学生 的个性 ; 对教 师 而言 , 上课 不再是无谓 的牺牲和浪费时 间, 而 是传授知识 、自我实现的过程。 所 以, 在教学 中教 师要善 于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多质疑 、 多 发问, 变学 生的 “ 被动接受 ” 为“ 主动探究” 。 转变以前教师为 中心, 满堂灌, 大量题 海战术 的教学方式 为 以学生 为主体 , 指导学生 开展 自主探究式 的学习方式 。
让课堂成为思考的天堂 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
。 。
新 的课 程 标 准 明 确 提 出 “ 学 生 的 发 展 为 本 , 重 以 注 科 学 探究 的理念 ” 。这 就 要 求 当 前 的 教 学 改 革 必 须 遵 循
本 , 是 以 生 活 为 本 , 学 生 为 本 , 分 尊 重 了 学 生 的 而 以 充 主 体 地 位 , 学 生 充 分 发 挥 能 动 性 拓 宽 了 空 间 , 足 了 为 开 马 力 , 石 激 起 千 层 浪 , 就 是 好 的 情 境 的魅 力 。 一 这 2给 学 生 的 思 考 留 出充 裕 时 间 . 听 一些 老 师 的课 总 能发 现 , 少 教师 提 出 问题 后 , 不 ‘ 舍 不 得 给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的 时 间 , 马 上 又 是 启 发 又 引 是 导 , 至 直 接 就 把 答 案 告 诉 了学 生 , 了 自问 自答 。之 甚 成 后 还 煞 有 介 事 地 问 学 生 , 们 说 对 不 对 ?这 种 教 法 实 不 你 足取 。教师 提 出 问题后 , 给学 生 留 出足 够 的 时 间 ; 要 让 学 生 思索 , 多 问 题 还需 要 小 组合 作 - 论 交 流 , 思 许 , 讨 集
广 益 。因为 探究 思 考 问题 需要 尝 试 , 是 一蹴 而 就 的 , 不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原 则 , 课 堂 还 给 学 生 。以满 足 学 生 的 需 把 要 和发 展 为本 , 注学 生在 课 堂 上 的独 立 思考 , 主探 关 自 究 , 作 共赢 , 拓 创新 , 学生真 正 成为 课堂 的 主人 。 合 开 让
语 文 教 材 的 重 要 篇 目。但 它 是 文 言 文 , 像 现 代 文 那 样 不
与 学生 的实 际生 活 有着 更 近 的 渊源 。文 章反 映 的 生活 背景 与现 代生 活 相 去甚 远 ,还有 不 少 生 疏 的词语 夹 杂 其 中 , 生 理 解 文 本 已 经 倍 感 吃 力 , 别 学 生 甚 至 战 战 学 个
打造“五味俱全”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课程教育研究 教学方法·102· 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还可在品析中进行。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的确,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如在学习《月光曲》过程中,教师可出示皮鞋匠听贝多芬弹钢琴时产生的“月亮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时的情景”的句子,要求学生细细品析,这些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从句中描绘景物、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体会海上明月升起时的壮观和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时,海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朝岸边涌来……”,可先指导学生从海面动态变化入手,想象朗读,品味描述月亮上升时海面动态变化的词语,体会海面从温柔平静到波涛汹涌的样子变化,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和见闻结合联想的写作方法。
这样,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一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语言仓库的储备。
3.轻松背诵,沉淀积累 背诵,作为最古老的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但孩子们一听到背诵就头疼。
孩子的记忆是一种形象的记忆,充满了情感性和实践性。
一篇课文值得积累的内容很多,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内容进行背诵积累。
如:背诵宗璞的《绿》,可以课件出示灵隐、飞来峰、花港的景物,让学生边欣赏边借助课文中的语言为画面配解说词;背诵《草船借箭》的片段,可把背诵与演故事结合起来;背诵《月光曲》,可听着《月光曲》的音乐进行;背诵《鸟的天堂》,可模仿鸟的叫声、做做鸟的动作进行……借助生动形象的方式背诵,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单调,也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才能让这些语言文字具有生命力。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有可能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修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在教学中有如下的方法:一、尊重学生人格,进行民主教学民主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坚持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找到肥沃的土壤。
显然,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状况。
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成见、出现了师生关系障碍,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教师的关键是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前提。
只有师生在互相尊重、和谐友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应给予特殊关注。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要重视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动起来。
二、加大教改力度,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由传授者转向参与者,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教学中更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启发、探究,注重隐性目标,创造精神的培养。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角,开展显疑、析疑、辩疑,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去获得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堂
摘要:现代教育观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到有效的知识和训练技能是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怎样在学生心中培养想象和创造的幼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课堂;学生;自由活动;天堂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积极自主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接收知识的容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者。
”课堂则是学生开拓智慧的发源地,是老师放飞希望、播撒智慧的田野。
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与发展的状况来尽力创造适宜学生学习的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积极参与、自觉训练的情境下,才会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愉快的享受,从而乐于参与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课堂教学经验。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心理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
因此广大老师应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广大学生
的学习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以便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不断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长久保持。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相信自己,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能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精神。
实践证明,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才能勇于参加、乐于参加课堂教学。
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说错,不讽刺、挖苦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课本;鼓励学生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不断发现新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想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心理,真正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二、设计好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枯燥无味的,而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设计好导语。
上课伊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理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在学习“二等分”时,我首先用故事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熊妈妈要出远门,临走时给两只小熊留下一张圆圆的肉饼和一块巧克力(边讲故事边出示圆形和长方形的教具),让两只小熊分着吃。
中午两只小熊玩饿了,它们想吃这张饼和巧克力,怎么分呢?可把小熊难坏了。
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好吗?”这下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争着要帮忙。
于是,我便把圆形和长方形分给学生,他们都动手分起来,分法各异,很快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同学们可高兴了。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平衡发展,对知识的掌握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社会生活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生活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将
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强调“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新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技能。
比如在讲5的减法时,我便运用与生活有关的情境,为学生设计了教学游戏《小超市》。
在“货架”上每件物品,摆放5个,请同学们分别来超市买东西,任意取物品后,请他们说一说自己手里拿了
几个,货架上还剩几个。
学生非常高兴,排着队伍纷纷到“小超市”买东西。
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讨论,学生兴致很高,也达到了教学目
标。
四、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想象和快乐体验中发展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样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现了质的飞跃,使我们的教育由枯燥乏味的
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教学媒介物(黑板、粉笔)演变到多媒体,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
学中来。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色彩、图形于一体,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对所学知识更
容易理解和掌握。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可以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每一节课的教育活动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和谐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