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合集下载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药物
溶媒
配制方法
青霉素
N.S?
一次
阿莫西林舒巴坦
N.S,5%G.S,5%GNS
一次
阿洛西林(1.0)
5%GNS,5-10%G.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阿洛西林(2.0)
5%GNS,5-10%G.S
一次?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5%G.S,NS
一次
头孢噻肟钠
N.S,5%G.S?适当溶剂
二次,1g先用至少3ml注射用水溶解,终浓度不超过2%
阿奇霉素(0.25)(0.5)
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稀释成0.1mg/ml,再稀释成终浓度为1-2mg/ml
红霉素
N.S,G.S
二次,每0.5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注:G.S溶液稀释时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
2. G.S溶解: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两性霉素B/利福霉素(两粒)
3.需二次配制的:青霉素类: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美卡拉);头孢类:唑啉、噻吩、曲松、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两粒霉素B、磷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洛美沙星(20多哈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氨曲
二次.先1.0g用3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呋辛
无?
一次,0.75g至少用6.0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替唑
N.S,5%G.S
一次
头孢孟多
N.S,5-10%G.S,5%GN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头孢他定
N.S,5%G.S
二次,每1.0g或2.0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

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用钱萍【摘要】随着抗菌药物品种和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输液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较为普遍.为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该文针对目前抗菌药物溶媒使用情况,结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菌药物医嘱处方中存在的溶媒选择不当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从输液的pH值、渗透压、溶媒的用量和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以减少不良反应和事件的发生.【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2【总页数】3页(P141-142,46)【关键词】抗菌药物;溶媒选择;输液性质;稳定性;不良反应【作者】钱萍【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六安 237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作者单位:六安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六安 2370062015-11-29收稿,2016-01-09修回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抗菌药物都必须选用合适的溶媒配制成输液后才能输注到患者体内。

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医师多注重治疗方案,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性质以及溶媒对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的影响不够重视,忽视了溶媒选择。

溶媒不当可导致抗菌药物与溶媒混合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稳定性降低、浑浊、变色等结果[1],不但不能正常发挥疗效,甚至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本文针对本院静配中心抗菌药物医嘱处方中部分溶媒选择分析,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从输液的pH值、渗透压、溶媒的用量和抗菌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探讨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

大输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

不同的输液pH值不同,而抗菌药物性质多不稳定,对pH值范围都有一定的要求。

临床常用输液溶媒主要有0.9% 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

它们的pH值见表1。

1.1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分子中存在着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干燥状态下稳定,遇湿加速分解,在pH值为6~7的近中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稳定性降低[2],并且配制成输液后稳定性降低与放置时间成正比。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药物溶媒配制方法青霉素N.S? 一次阿莫西林舒巴坦N.S,5%G.S, 5%GNS 一次阿洛西林(1.0) 5%GNS,5-10%G.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阿洛西林(2.0) 5%GNS,5-10%G.S 一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G.S,NS 一次头孢噻肟钠N.S,5%G.S?适当溶剂二次.先1.0g用3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呋辛无? 一次,0.75g至少用6.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替唑N.S,5%G.S 一次头孢孟多N.S,5-10%G.S, 5%GN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他定N.S,5%G.S 二次,每1.0g或2.0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曲松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G.S配成0.1g/ml??头孢哌酮舒巴坦N.S,5%G.S,5%GNS 一次?头孢吡肟N.S,5-10%G.S,5%GNS 一次亚胺培南西司他汀N.S,5-10%G.S,5%GNS 一次美罗培南N.S,5-10%G.S 二次,可先用合适液体配制??氨曲南N.S,5-10%G.S 二次,1g先用至少3ml注射用水溶解,终浓度不超过2%阿奇霉素(0.25)(0.5)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稀释成0.1mg/ml,再稀释成终浓度为1-2mg/ml 红霉素N.S,G.S 二次,每0.5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注:G.S溶液稀释时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1ml克林霉素无一次万古霉素N.S,5%G.S 二次.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至少200ml溶液中。

滴注>1小时。

左氧氟沙星N.S,G.S 一次磷霉素N.S,5%G.S 先用注射用水溶解。

慢滴1-2小时。

?总结:1. N.S溶解:青霉素、氨苄西林类、阿莫西林类、奈夫西林、头孢硫脒、帕珠沙星(阿青安怕牛来)2. G.S溶解: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曲伐沙星、依诺沙星、两性霉素B/利福霉素(两粒)3. 需二次配制的:青霉素类: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美卡拉);头孢类:唑啉、噻吩、曲松、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两粒霉素B、磷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洛美沙星(20多哈罗)、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氨曲。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药品名称 用法
用量
溶媒
滴速
青霉素
1.成人:肌肉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
肌内注射 或静脉滴
注给药
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每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静
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给药,出生第一周12小时1次,2~4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0毫克/千克以 上时,婴儿以及 12岁以下儿童滴 注时间至少要30 分钟以上。新生 儿的静脉用量输 液时间应当超过 60分钟,以降低 发生胆红素脑病
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 的潜在风险。
。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本
头孢噻肟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配制肌内注射液时,0.5g,1.0g或2.0g的头孢噻肟
静脉缓慢 推注 静脉 滴注或肌
内注射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g-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 6g,分2-4次静脉给药。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 。本品用于预防外壳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注或静 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
给药一次,总剂量为6g。3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重症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不低于 0.1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骨和关节感染,每日每公斤
肌内注射给药时,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 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肉注射。

药物溶媒选择

药物溶媒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宜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多烯磷脂酰胆碱: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甘露醇 :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 以免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www,
三、中药的溶媒选择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
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问题
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 有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根 据 病 人 的 化 验 结 果
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据此来 决定盐糖的选择。
www,
二、依据药物的稳定性: 原则上按说明书上明确的配液要求配置
在说明书的基础上选择最稳定的溶媒
二、西药注射剂定的选择
常用溶媒及PH值
www,
其他抗菌药物:
两性霉素B:不能使用氯化钠,可产生沉淀;如用葡萄糖,需 调节PH>4.2,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伊曲康唑:严禁用严禁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稀 释,用专用溶媒。(50ml 0.9% 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红霉素:使用氯化钠易产生沉淀
甲磺酸培氟沙星 :pH3.5~4.5,盐水pH4.5~7.0, 配伍形成游 离培氟沙星,在水中溶解度变小,产生结晶,故选用糖水。
不宜用葡萄 糖做溶媒
柔红霉素、 多柔比星
碘解磷定 :葡萄糖的中
间代谢物乙酰辅酶A,增 加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肝素钠 : 在pH<6的溶 液中很快失效
www,
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
•奥沙利铂:不能与氯化物(包括各种浓度的氯化物溶液)或其它药物伍。
•胺碘酮:使用稀释液时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水稀释。
氯霉素
左氧氟沙星 四环素 阿奇霉素 乳酸红霉素
5.5~7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常用药物输液配伍建议
临床输液配伍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选择合适溶媒配伍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及相关参考文献,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能,以利用药安全,保障治疗有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的输液配伍宜忌情况,供参考。

注:(1)各输液宜现配现用;(2)左氧氟沙星(左克、来立信)、洛美沙星(奥美星)、培氟沙星(万辅)、氟罗沙星(筠菲、惠博)、加替沙星(奥维美、利欧)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注射液宜单独输注,若治疗需要,须在其使用前后以相宜溶媒冲洗输液管道;(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混合使用,若治疗需要,须在其使用前后以相宜溶媒冲洗输液管道。

注:中药输液宜单独输注,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包括KCl、NaCl等)。

附:本资料主要参考文献为(1)各药品使用说明书;(2)临床输液用药指南(抗菌药物分册)第一版;(3)新编药物学(第15版);(4)2005版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分册);(5)实用临床用药监护等。

药剂科
2006年8月2日。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3 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用量的控制 溶媒的用量选择也颇有讲究,每种注射剂不仅要有适宜的 溶媒品种,还须适宜的用量配制适宜浓度的药液。 3.1 溶媒用量过多 如:头孢曲松钠 1 g+0.9%氯化钠注 射液 500 ml,静脉滴注。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属时间依赖型抗菌 药物,只有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其杀 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如果血药浓度一直在较低 水平维持,杀菌作用不强,又使细菌不可能处在繁殖期,从而不 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此外,当溶媒用量过多、滴注时间拉长后, 易发生水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导致 β 内酰胺环开环而失去抗 菌活性,亦会增加降解产物及致敏几率。一般静脉滴注浓度为 1% ̄2%;滴注时间以控制在 0.5 h ̄1 h 为宜。 又如我院一案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42.6 mg+5%葡萄糖 500 ml,静脉点滴。在滴注过程中液体发生变色、沉淀。奥美拉唑 具有亚磺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其稳定性易受 pH 值的影 响,在酸性条件时,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可发生破坏性变化,出 现变色和聚合沉淀现象。葡糖糖注射液的酸性较强,如以 500 ml 来稀释药液,药物的稀释液仍有较强的酸性,而且静脉 滴注时间延长,其中的药物很容易发生结构变化,产生变色和 逐渐聚合为沉淀。在配制其静脉滴注液时,应用 10 ml 专用溶剂 将药物完全溶解后,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或 5%葡萄糖注射 液,溶媒用量为 100 ml[3],最好选用 pH 值较高的 0.9%氯化钠注 射液。 3.2 溶媒用量过少 药物溶媒用量少,液体中药物浓度 高,药物不良反应更易发生。如:氨基糖苷类药硫酸阿米卡星 0.6 g+0.9%氯化钠 100 ml 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 时,会发生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毒性而出现呼吸抑制,故药物浓
灯盏细辛注射液在酸性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 出,故必须用 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稀释,而不能用偏酸 性的葡萄糖注射液。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1.溶媒的选择:(1)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药物在酸性的葡萄糖溶液中有一定程度的分解,甚至产生集合物,因此这类药物应选用中性的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

(2)头孢哌酮配制时要求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缓慢加入适量的液体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省略这一步,使得出现白色浑浊的现象。

(3)头孢曲松及含有碳酸钠的头孢拉定等不能与含钙输液共用。

(4)红霉素不宜用低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也不能直接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以免形成结晶,应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

(5)亚胺培南是用碳酸氢钠作为缓冲剂的,溶媒中不能含有乳酸盐。

2.输液量的选择:输注药物的浓度过大,药物刺激加大,药品的稳定性下降;例如亚胺培南0.5g,至少要溶入100ml溶媒中,并迅速摇动,直至溶液澄清方可使用。

3.输液的稳定性:很多药物在原液或粉针状态时是稳定的,但是配制成溶液后,因受溶液的PH、极性、渗透压的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下降。

所以,输液宜在临用前新鲜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给药间隔: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由其半衰期及最小抑菌浓度决定。

(1)β-内酰胺类药物、部分大环内酯类、糖肽类、克林霉素等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其杀菌作用与药物同细菌接触的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

此类药物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增加疗效。

(2)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等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

其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例如氨基甙类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给药较一日多次给药明显提高抗菌效果,且日剂量单次给药可降低耳肾毒性的发病率,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5.给药速度及用药顺序:一般情况下,医嘱中很少注明滴注速度和用药的先后顺序,往往由护士凭经验而定,患者更不了解控制滴速的意义,常自己随意调控,造成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静脉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静脉炎,应作徐缓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随着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由于溶媒选择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正确合理地选择溶媒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临床用药趋于安全、有效、合理。

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比如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本文总结了我院常用的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及配制注意事项,供临床参考。

作者简介:王维欣,硕士,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执业药师,山东省泰山医院主管药师。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

常用抗菌药物稀释和配制方法药物溶媒配制方法青霉素N.S 一次氨苄西林N.S 一次氨苄西林氟氯西林N.S 一次氨苄西林舒巴坦N.S 一次阿莫西林氟氯西林N.S 一次阿莫西林舒巴坦N.S 一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N.S 一次奈夫西林N.S 一次阿洛西林5%GNS,5-10%G.S 二次,每g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美洛西林5%GNS,5-10%G.S 一次美洛西林舒巴坦N.S,5%GNS,5-10%G.S 二次,先用适量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羧苄西林5%G.S 一次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G.S 二次,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哌拉西林无一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G.S,NS 一次哌拉西林舒巴坦5%G.S,NS 一次苯唑西林N.S,G.S 一次头孢唑啉N.S,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溶解五水头孢唑啉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头孢硫脒N.S 一次头孢噻吩N.S,5%G.S 二次.先4g用20ml注射用水溶解头孢呋辛无一次头孢美唑N.S,G.S 一次头孢替安N.S,G.S 一次头孢替唑N.S,G.S 一次头孢尼西N.S,5-10%G.S 一次头孢西丁N.S,5-10%G.S 一次头孢孟多N.S,5%G.S 一次头孢他定N.S,5%G.S 一次头孢曲松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G.S配成0.1g/ml头孢哌酮G..N.S 一次,终浓度为5-25mg/ml头孢哌酮舒巴坦N.S,5%G.S 二次,1g—水溶后总量4ml,再用同一溶媒溶解。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N.S 5-10ml溶解拉氧头孢N.S,5%G.S 一次’.头孢米诺N.S,5-10%G.S 一次头孢唑肟N.S,10%G.S 一次头孢地嗪N.S,林格,5%G.S 一次头孢甲肟N.S,G.S 一次头孢匹胺N.S,G.S 一次头孢吡肟N.S,G.S 一次头孢匹罗N.S,G.S 一次亚胺培南西司他汀N.S,G.S 一次美罗培南N.S,5-10%G.S 二次,可先用合适液体配制氨曲南N.S,5-10%G.S 二次,1g先用至少3ml注射用水溶解,终浓度不超过2%阿奇霉素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稀释成0.1mg/ml,再稀释成终浓度为1-2mg/ml依替米星N.S,5%G.S 一次多西环素N.S,5%G.S 二次.先用注射用水或其他溶液稀释成10mg/ml,再溶解成0.1-1mg/ml克林霉素无一次万古霉素N.S,5%G.S 二次.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至少200ml溶液中。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

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

※以专用溶媒(35~45%乙醇水溶液)先溶解
增溶剂浓度影响药物溶解度
水溶性差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依托泊苷 需加增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
地西泮注射液(5mg/ml),每ml药物含丙
二醇40%、乙醇10%、苯甲醇1.5%和水适量。 药物稀释至某程度时会产生沉淀。如:地西 泮2ml溶于20ml溶媒时,肉眼可见颗粒,溶 于30ml溶媒时,浑浊;地西泮40ml溶于 800ml溶媒时,混合液24h保持澄明。
北京天坛医院 陈瑞玲
注射剂的分类
按系统:
按给药途径:

溶液型
皮下注射
乳化剂型
肌肉注射
混悬剂型
静脉注射(静脉大容量输液)
灭菌用粉针
其他(鞘内、关节注射等)
注射治疗 优势: 药效迅速 不在胃肠道破坏,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病人 无首过效应,适于大量/快速在肝内代谢的药物 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临床抢救和治疗重要而常用的手段
头孢菌素类系酸性广谱抗生素,需碱
性附加剂中和以提供适当的溶解度和 生理上的耐受性。 例:
注射用头孢拉啶添加碳酸钠,与乳 酸林格氏液等含钙的注射液配伍时, 可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浑浊。
含葡萄糖酸钙附加剂的注射液
例:辅酶A 100U,地塞米松5mg,5%葡 萄糖液500ml静滴。产生白色沉淀。
原因分析:辅酶A中的赋形剂葡萄糖酸 钙与地塞米松中的磷酸盐发生相互作用,
PH的变化 增溶剂浓度变化影响药物溶解度 盐析现象 对渗透压的影响
PH 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PH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如葡萄糖注射液含 少量盐酸,PH为3.2~5.5,磺胺嘧啶PH为9, 混合后有沉淀产生。
PH导致药物降解:如青霉素稳定PH为6.5, 将其溶于生理盐水(PH4.5~7.0),溶液须 于0.5~1h滴完。

静脉输液溶媒的选择

静脉输液溶媒的选择

持原 方案;
* 病人一周后出院。
CHENLI
33
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 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
氨茶碱、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苯巴比妥、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这些药物治 疗安全范围窄,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大,引起的毒 性反应对个体有很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是治 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
25
输液速度
• 分类
•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滴速的 药物
CHENLI
26
临床应用时注意滴速的药物
• 肠外营养药物 • 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引起毒性
反应的药物 • 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 • 其他
CHENLI
27
肠外营养药物
氨基酸类药物,若滴速过快,高渗作用可造成人 体细胞内脱水,使细胞间液减少,增加细胞外液 容量,从而血容量急剧增加,破坏红细胞,增加 循环系统负担,造成头晕、呕吐、低血压、心动 过速或过缓等现象。对老年、心肺功能差的病人 尤应注意。特别是一些肾病患者,更应控制滴速, 肾用氨基酸滴速应控制15滴•min-1。
有给药快疗效快的优势但危险也较大正确的注射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造成给药差错me甚至危及生命配制后药液稳定性输液器材的选择浓度速度外观溶媒选择输液速度注射剂中辅料或附加剂对治疗的影响输液器材的选择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品名ph范围备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3255355545704575607536655070含ca常用溶媒的ph值中国药典
CHENLI
14
例 4:刺五加注射液
• 刺五加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为异嗪皮 啶,属香豆素类

抗生素类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

抗生素类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
而 葡萄 糖 注 射 液 热 压 灭 菌 后 的 分 解 产 物 5HMF, 一
萄糖注射 液 中静滴 。穿琥 宁注射 液 的主要 成分 为脱 水 穿心莲 内酯琥 珀 酸半酯 单钾盐 ,因此 忌与 酸性药 物配伍 ,如用低 p 的葡 萄糖注射 液滴 注有 可 能游 H
离析 出。表 阿霉素溶 于 5 葡萄糖 氯 化钠 注 射液 或
糖 或生理 盐水 静注或静 滴 。
4 氨基 糖苷类
4. ~ 6 5 GS, GNS, NS, O 5 2 RS .~
3 5 55 . ~ .
4 5 65 . ~ . 4 5 65 . ~ .
NS), GS 2 5
5 GS , ” NS NS, GS, GNS
四环 素
55 7 .~
4 05 .
Ns ) 5 GS 2 ,
GS, GNS, NS
1 4 ~
1 15 ~ .
3 5 ~
NS ) GS. z, GNS
1 6 ~
阿奇霉素 乳 酸红霉素
多粘 霉 素 E 万 古 霉 素
4 5 65 . ~ .
NS 5 , %G S
2 ~3 ℃下 ,6 5 5 h含量 低 于 9 ,所 以输 液 时应 做 0 到现 配现用 。此外 ,有些 药物 与输 液配伍 ,虽 然用 肉眼 观察不 到沉 淀 ,但 用微 孔滤 膜显 微镜 及 电子 显 微 镜法 可观察 有 大量 的微粒 或微 晶存 在 。文献报 道 5g・ 葡萄糖 注射 液溶 解 头孢 哌 酮致 溶 液混 浊 或 O I
s le ti r e o e s r h l ia u l y ov n n o d rt n u et e ci c l ai . n q t

抗菌药物的正确注射途径和注射溶媒

抗菌药物的正确注射途径和注射溶媒

抗菌药物的正确注射途径和注射溶媒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常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法施药于患者,注射给药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抗菌药物在注射时,选择正确的注射途径和注射溶媒是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防止用药失误,笔者针对此问题阅读了大量的药品说明书和有关药物书籍及检索了有关文献,现总结归类如下:1 选择正确的注射途径注射途径选择失误,有时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出现致命危险.1.1 不宜静脉推注的注射药品[1]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直接静脉推注可发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引起抑制呼吸;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推注易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率如“红颈综合症”、血栓性静脉炎、低血压等;氯霉素为非水溶媒,更需禁止静脉推注;乳糖红霉素、磷霉素静脉推注易发生静脉炎,故采用静脉滴注并控制滴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严禁静脉推注给药;氟喹诺酮类注射液不可静脉推注。

1.2 不宜静脉给药的注射药品[1] 青霉素类: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核糖霉素、小诺米星、阿司米星、利维霉素、大观霉素。

1.3 不宜肌注的注射药品[1] 氯霉素、盐酸四环素、乳糖酸红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呋苄西林,因对肌肉组织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局部剧痛和组织坏死,多采用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注射液不可肌注。

2 选择正确的注射溶媒2.1 用于静脉注射不宜以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药品2.1.1 青霉素类青霉素的最佳溶媒为中性溶液作溶剂,如: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pH为5.0~7.5)与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配制后,2h分解破坏10%,4h分解破坏20%,青霉素的过敏反应是其分解产物引起的,因此出现过敏反应的机率就越来越大[2]。

10%氨苄西林钠水溶液、1%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水溶液、10%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水溶液的pH都为8.0~10.0,在弱酸性葡萄糖注射液中分解较快,宜用中性溶液作溶剂[1,3,4]。

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与2013年剖宫产术病历各100份,研究其溶媒选择与溶媒体积大小对药物稳定性与疗效的影响。

结果: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为头孢唑林钠的溶媒时,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而选用0.9%生理盐水做为溶媒,术后切口无1例发生感染,切口愈合率100%。

【关键词】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抗菌药物溶媒体积的大小;抗菌药物的疗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不适宜溶媒的选用,极易导致药物疗效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增加。

临床上绝大部分全身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都是借助于使其充分溶解的载体(溶媒)到达可能发生的感染部位而发挥其抗菌活性的。

因此溶媒的选择与溶媒体积的大小直接可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发挥。

根据我院近3年来大量临床实践数据显示,剖宫产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与否,疗效的好坏,与溶媒的选择与溶媒体积的大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目前医生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3年前我院剖宫产术后用药疗程为3-6天,病人切口感染率却居高不下,现在剖宫产手术用药疗程仅为24小时,却无1例感染发生。

足以证明溶媒选用得当与溶媒用量正确,会使抗菌药物疗效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大大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抽取2009年与2013年我院剖宫产手术病历各100份,观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用与用药疗效的关系。

1.溶媒的选择1.1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根据药物的 PH值选择适宜的溶媒药物的抗菌活性依赖于稳定的化学结构,而溶媒PH值的大小直接会影响抗菌药物的稳定性.选择不当会使药物降解而失活.药物降解途径主要为水解与氧化反应易发生水解的抗菌药物有酰胺类和内酯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因此,药物最终选择什么样的溶媒是由该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的.1.2常用抗菌药物及溶媒的PH1.2.1 青霉素类及其酶抑制剂在 PH值6-7的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或碱性增强时均可加速β-内酰胺环水解失活,还可产生高聚物而增加过敏反应,如5%的葡萄糖注射液PH值3.2-5.5,氨苄西林加入其中会发生沉淀,变色。

常用抗生素溶媒选择

常用抗生素溶媒选择

常用抗生素溶媒选择那天被教授问了句,为什么头孢大多用盐水而不用糖水配制?结果很囧地回答了三个字,回来查了一下,共同学习哈哈。

p.s. 有的地方说大环内酯类要用糖水配制,但查了查阿奇霉素的说明书上面表示糖水和盐水都可以用,还是查说明书比较给力。

常用药物溶媒选择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临床药物溶媒主要有:糖盐水、生理盐水、糖水、复方氯化钠。

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

5%葡萄糖、10%葡糖糖注射液pH为3.2~5.5(临床上所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为防变色,其pH常调在3.8~4.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pH 为3.5~5.0,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为 4.5~7.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pH为4.5~7.5。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溶媒的选择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

青霉素类青霉素G 混合于pH 值为4.5 的溶液中4h 损失10%,而在pH3.6 时,1h 即损失10%,4h 损失40%的效价。

阿莫西林钠在含葡萄糖的输液中会变色和降效,并与温度和时间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含钙输液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复方氯化钠、乳酸钠林格等)
分类
药品名称
备注
头孢菌素类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配伍产生沉淀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替加环素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形成不容性络合物 形成螯合物
其他抗菌药 磷霉素
形成不容性络合物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小结
不宜用葡萄糖作溶媒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一代头孢、 乳糖酸红霉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0.9%氯化钠注射液 4.5-7.0
灭菌注射用水
5.0-7.0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目录
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药品名称
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磺苄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林、五水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 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头孢米诺*、氨曲南
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药品名称
青霉素、磺苄西林
备注
最佳溶媒为中性溶液作溶剂,在 弱酸性葡萄糖中分解较快。
头孢唑林、五水头孢唑林、头孢 硫脒
乳糖酸红霉素
不可直接用葡萄糖溶解。如要用 葡萄糖作溶媒,需每100ml加入 4%碳酸氢钠1ml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氯化钠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分类
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不宜用氯化钠作溶媒的抗菌药物:青霉素钠(肌肉注射)、 乳糖酸红霉素;
注射用水是一种粉针溶解剂,不可静脉注射; 含钙溶剂不宜作为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注射溶媒。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谢谢!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
阿奇霉素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注射剂目录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糖肽类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替加环素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其他抗菌药
磷霉素
抗真菌药
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不宜用葡萄糖做溶媒的抗菌药物
我院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
前言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注射给药也 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抗菌药物在注射给 药时,只有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选择合适 的溶媒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临床常用注射溶媒
药品名称
PH值范围
5%葡萄糖注射液 3.2-5.5
10%葡萄糖注射液 3.2-5.5
药品名称
青霉素钠
乳糖酸红霉素 培氟沙星、氟罗沙星
备注
肌内注射时,不应以氯化钠注射 液为溶剂 。
先加注射用水溶解,不可直接用 氯化钠溶解。
与含氯离子的药物发生反应,使 溶解度减小而产生沉淀。
中西合璧 德藝雙馨
灭菌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不能直接静脉注射
灭菌注射用水不能静脉注射主要是考虑渗透压的问题。 灭菌注射用水不含任何电解质及其他成份,其渗透压为0, 静脉注射进入血管后,向细胞内渗透,造成细胞膨胀,如果 大量地静脉摄入注射用水,理论上可造成细胞破裂,表现为 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