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彭子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彭子冈的父亲是留学日本的博物学家,民 国初年是大学教授兼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佥 事。 • 1926年弃官回苏州专心执教。 • 彭子冈少年即崭露写作才华,受到当时 《中学生》杂志主编叶圣陶的赏识。在叶 圣陶等人的指点下,文字表达基本功日益 扎实,也培养起她以文为生、用笔助言、 为天下人状哀怨的人生理想。
• 作为《大公报》的外勤记者,彭子冈同徐盈一起 推着自行车,在赣州、瑞金、宁都等地不断的奔 波。实实在在的走入平常百姓之中,了解最真实 的中国乡村。 • 之后,他们关于中国江西农村妇女真实生活的写 实报道系列《巨变中的江西农村妇女》、《赣南 的凄怨》、《一个女人的忧怨》等相继面世,引 起了极大的反响。 • 1938年8月,彭子冈和徐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 为“不过组织生活,不发展新党员,不交纳党费” 的特别党员,党组织要求他们以《大公报》为阵 地,为党在新闻战线工作。
• 开头是:“太阳在头顶上闪,人的心阴着。 一片 黑暗,人有点昏眩。” • 她写送葬的人们“记起了鲁迅先生的遗志,肩胛 上觉得有个担子压上来。大家不自觉地把手臂挽 的更紧来自百度文库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不是会更亲热的吗?” • “大队走进了万国公墓,门口上有‘丧我导师’ 的横幅。这里虽没有参天古木,但多少墓碑旁栽 种的树木已挺然地伴着死者。太阳已消失,残留 着的树叶稀疏地盖着云天,枯黄的败叶在人们脚 下起着碎响……”
• 1936年9月的一天,彭子冈正在《妇女生活》社 编稿,一位女推销员上门来推销国货。当时民族 危机加深,抵制日货运动高涨,上海国货运动联 合会想出此举来扩大国货的销售。 • 彭子冈将她留下来,详细询问了她应聘的经过、 工薪待遇、工作情况和遭遇的困难,尤其了解到 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主妇对待国货的不同态度。 谈话经彭子冈稍加整理就形成了一篇很好的访问 记。
• “我行我素,胸无城府,直来直去。”儿子徐城北 这样概括母亲的性格。 • 对恋情问题,她毫不掩饰地阐明态度:“至于恋 爱,不是永久不会萌芽在我心头的,但我很知道, 爱只可以当作生活中的清凉剂,是不能当做生活 的营养的。我愿意基于双恋,我颂赞这圆满的站 在水平线上的爱,这是圣洁的、永久的。” • 后来,《中学生》在上海的热心读者和文艺竞赛 优胜者徐盈,进入了彭子冈的感情生活,他们从 书信来往到相知相爱。
• (三)勇于深入虎穴获取新闻 • 彭子冈身在国统区采访报道,仗义执言要冒很大 风险。为了写好新闻,真实呈现国统区的各方面 状况,她采访过各种对象,如:壮丁、工人、车 夫、难民、流浪儿、监犯等,了解他们的疾苦和 要求。 • 她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曾躲藏在国民党参政 厅的大镜子后面;混杂于警察局内;甚至经常涉 足监狱、贫民窟、难民所,所以她采写的新闻言 之凿凿,受到群众的欢迎,官僚们则极为头痛。
• 1980年突患脑血栓半身瘫痪。1981年因病离休。 • 在儿子徐城北的协助下,彭子冈在病榻上又陆续 创作了约30篇文章。 • 在1978年前的22年中,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 “一些拿笔杆子写文章的,在风风雨雨中,被批 斗得颠三倒四,无所适从……偶然幸存的,也大 都由青春年华进入身心憔悴衰老迟暮之中”。 • 1988年1月,彭子冈告别人世。《人民日报》发 表了《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著名女记者子冈 默默离去》纪念她。
• 三、新闻作品特色 • (一)融文学笔法于新闻写作 • 她第一次作为记者采访冰心女士,便在新闻写作中 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文学笔法。 • “楼下差不多是四件,样式玲珑的红木家具中夹着 沙发,壁上是风景画和古色古香的屏条,微光从白 纱窗帘外透进来。” • “一位女外国校医出门后,谢先生下楼了,握手, 道歉。黑白格的旗袍外罩着褐色短外套,头发正如 前些年在‘女作家专号’上见到的一样,在额上两 面盖住鬓角,后面挽着鬓髻。记得前些年听说谢先 生体弱多病,但现在却是很健康,微笑里显着庄重, 由文章里读到的’人缘好’,倒是很实在的。”
• (二)采访坚持耐心和韧性 • 1940年,宋氏三姐妹首次同至重庆,这无疑是一 个大新闻。 • 彭子冈凭着自己的耐心和韧性终于见到了孙夫人。 • 在写稿时,彭子冈将自己对宋庆龄的仰慕,以及 耳闻目睹的一些宋庆龄的英勇事迹、凛然正气, 以及当时采访的内容相互揉和在一起,写出了一 篇集新闻报道、文学欣赏于一体的《孙夫人映象 记》。
• 1956、1957年,彭子冈发表了《出版社可 否“综合”一下?》、《他们五十六个》、 《刊物的霜冻》、《假如我还当记者》、 《旧闻新抄》和《我怎样写社会新闻》等 文章,先后对一些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 “文革”结束后,在1979年10月的第四届 全国文代会上,彭子冈作为代表复出。而 后,她重任《旅行家》杂志主任编委,此 时她已经65岁。
• 1955年在《旅行家》这样的休闲杂志当主 编时,彭子冈 依然“本性”难改。每天, 挤公交车,听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 她根据从家庭主妇那里听来的话,写成了 一篇《假如我还当记者》,成为定罪“极 右分子”最有力的证据。文中,她不自觉 地跟“蔬菜合作社”唱起了反调。
• 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事情是明摆着的,蔬菜是 娇嫩货,经不起折腾,时间上也经不起拖延,坏 了没救。能不能不要什么公司层层集中又层层下 放呢?能否让郊区的蔬菜合作社里的菜农或是自 留地里的菜农自己来卖呢?不说别的,北京胡同 里卖菜的清脆悦耳的吆喝声,也尽够叫人惦记! 一吆唤一连串,充满了自豪的感情,可惜如今只 能从相声‘改行’里听到了。这也许只是我不足 为训的小资产阶级旧情调,真正受到实惠的是万 万千千、每条胡同里短不了的家庭妇女们,她们 一转身子,菜到手了。”
• 1933年7月,曾与徐盈共同创办《尖锐》文 学杂志的汪金丁在上海被捕后关押在苏州。 • 彭子冈受徐盈的委托去看守所看望汪金丁, 曾一度引起风波。 • 她以探监的体验创作了第一篇小说《狱 囚》,首次用“子冈”的笔名发表在1934 年1月号的《中学生》上。
• 1934年夏,考入北平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她并不 在乎成绩的好与坏,说:“根本我不承认上学只 是念书,要紧的还是学习群众的生活啊!有活力 的生活才是可讴歌的呢。我之换学校无非是想看 一看更广阔的世界---其实也只能说是瞧瞧中国青 年学生生活的一般情形而已。” • 半年后退学。经中学时代的图画老师的介绍,她 参加了上海《妇女生活》杂志的工作,跨入新闻 界的大门。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当局的新闻封 锁有所放松。彭子冈和徐盈决定去江西老 苏区根据地采访。 • 为了方便采访,他们宣布结婚。 • 1937年3月,他们踏上了征途。 • 华北危急之日,徐盈受命前往采访华北的 八路军,彭子冈则奔赴武汉。她先是主编 《妇女前哨》,1938年1月该刊物停刊。彭 子冈进入《大公报》当外勤记者。
• (二)擅长人物形象描写 • 初进大公报,彭子冈就以几篇关于儿童的特写获 得业界赞许。《擦皮鞋童献金救国》这篇特写集 中笔墨刻画了八个擦皮鞋的爱国儿童形象,他们 给《大公报》送去18元1角5分钱,委托报社代为 捐款给抗战事业,文中写道: • “他们一律穿着蓝工服,每人肩上挂着的不是书 包,不是糖果兜,而是放着擦皮鞋用品的一只沉 重的木箱,上面还镂着‘自力更生、抗战到底’ 八个大字……艰苦的生活洗去了他们这段年龄应 该有的忸怩和羞怯,八个孩子大踏步地走进来, 一脸笑,一脸汗,一脸灰尘……”
• 1936年春,彭子冈从北平到上海,担任 《妇女生活》助编并采写专稿。 • 她采写的新闻特稿文采四溢,很快在社会 上产生了影响,引起了名家大师们的注意。 •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邹韬奋约彭子冈 为《生活星期刊》采写鲁迅葬礼的特稿, 她为此采写的《伟大的伴送》得到报界人 士的好评。
• 1936年11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 沈钧儒、邹韬奋等因从事民族救亡活动在 上海被捕,羁押在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 史称“七君子事件”。 • 彭子冈化名“小梅”,冒充史良的堂妹前 去探监。回来后她将史良慷慨激昂的谈话 整理成《堂姐史良会见记》,在《妇女生 活》杂志发表,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七君子 的关注。
• 1939年年初,抗战刚刚进入相持阶段,张 季鸾派子冈采访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 《蒋夫人访问记》不仅让子冈出色地完成 了任务,留下了宋美龄抗战时期的得体形 象,还标志着子冈通讯写作技巧日臻成熟。 • 张季鸾大为称许,说:“颂而不谀,恰到 好处。”
•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彭子冈应邀为桂林 《大公报》撰写重庆航讯。一年间写了近 百篇,被新闻界称为“重庆百笺”。 •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以醒目的位置 登出彭子冈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 为国统区读者描述了共产党领袖的真实形 象,为党赢得了国统区大多数人民的敬意。
• 二、彭子冈的新闻采访 • (一)现场细致观察和体验 • 彭子冈之所以被称为“神笔”,是因为她有一双 慧眼,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善于捕捉反映生活 本质的东西,并认真体验,然后以女性特有的细 腻笔触将它表达出来。 • 1936年10月,鲁迅出殡当日上海的大学生游行, 形成了向当局的大示威势头。彭子冈参加了葬礼, 采访结束后,当即写出《伟大的伴送》。
第十一讲
为信仰而以文报国的巾帼英豪 彭子冈
彭子冈、徐盈和儿子徐城北
• 农业经济学家、翻译家叶笃庄撰写挽联: • “有两只慧眼,于重重黑暗中,明察秋毫, 鼎鼎大名垂青史; • 握一管神笔,从处处间隙里,写出雄文, 闪闪烈焰照人间”。
• 一、生平与新闻传播活动 • 彭子冈,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于江苏苏 州,1988年1月9日卒于北京。 • 1936年北平中国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 • 抗日战争时期,任《大公报》驻北平记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天津《进步日报》 和《人民日报》记者。1954年后任《旅行家》杂 志主编。
• 抗战胜利后,彭子冈和徐盈被调入《大公报》北 平办事处工作。 • 1946年年初,彭子冈不顾当局阻挠到共产党控制 的张家口采访,归来发表长篇通讯《张家口漫 步》,客观真实描述解放区的真实情况,揭露了 国民党当局的虚假宣传。 • 新中国成立后,子冈先后任天津《进步日报》和 《人民日报》记者。 • 1949年随代表团出访欧亚七八个国家,出版了 《苏匈短简》。 • 1954年后任《旅行家》杂志主编。
• 彭子冈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新闻中擅长特写, 运用“放慢”和“放大”两种功能,摄取 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 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具有强烈的视觉和 感染效果的生动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 从而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新闻主题。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她这方面的代表 作之一。
• (三)白描手法呈现客观事实 • 1938年7月12日武昌遭到日军的飞机轰炸,她目 睹日本强盗的肆虐,直接叙述武昌城内所目睹的 悲惨景象,给人以强烈的悲愤: • “粮道街、三道街等处附近成了火烧场,成了屠 门,成了新坟。 哭泣,叹息,咒骂。” • “焦黑的死尸,破烂的瓦片,倾斜的电线杆,荒 冢一样的瓦砾场……一个老太婆哭红了眼睛,她 那在医院帮工的儿子也被埋在瓦砾堆里。她不忍 再走近了寻找,当每一个担架床从她身前过时她 才敢瞅一下。然而,把一切咒骂加给敌人吧,她 四次失望,四次恸哭,黄昏带给她悲哀,带给她 不幸的信念。抬出四个男人,一死三伤。”
• “太阳在深秋应该是温暖,但今天有点感到 燥热,每人脸上是一层油,有的搀着泪, 在心头呢,只有阴冷和凄愁。” • 《伟大的伴送》这篇特写已经不是一般的 纪实之作,而是具有新闻报道、历史文献 和文学欣赏三重价值。
• 1946年2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区 被封锁。彭子冈为报道解放区军民的生活, 单枪匹马越过封锁线,深入张家口进行了 四天的采访。归来发表长篇通讯《张家口 漫步》。 • 她在报道中赞誉说:“这是一个新的传奇、 新的诱惑,就像延安之在抗战初期一样”。 • 这组报道以她亲历解放区的观察体验,打 破了当局的新闻封锁和谎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