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的第一条铁路
日本铁路发展

原因:???
日本各种运输方式投资不同于一般的民间项目投资,主要 以政府的财政投资为主,其中又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和提供 财政投资贷款两种类型为主。财政预算拨款来自两部分:一是 国家一般税收收入中用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部分;二是与交通运 输有关的特定税种收入的部分。
日本高速铁路的建设资金则主要来源于各种贷款、自有或 自筹资金,在国家财政投资贷款、发行债券及其它资金融通方
பைடு நூலகம்
?
寻找出路----改革 日本国铁1987年正式实施改革,从酝酿到1993年首家JR股票公开上市,经
历了10年多的时间
? 通过改革,成效显著
?
(一)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了
本铁路公司改革后各公司总的运营效益从1985年亏损83亿美元变为1992年盈 利69亿美元
(二)效率显著提高了 日本国铁实行铁路私有化后,竞争力逐渐增强。突出表现是冗员减少,效 率提高。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 1.政府管制方式的改变。
? 日本原国铁受《国有铁道法》、《国有铁道运费法》和《铁道建设法》规范, 年度预算由国会议决,对外投资、重要的施工建设、营业线路的取消等业务须 上报,经运输大臣认可或批准。
? 2.投融资体制改革。
? 国铁时代根据《铁路建设法》,新线由国铁以及日本铁道建设公团建设,完工 后由国铁运营。新线的建设资金由国家融资,或采取利息补贴,或投入补助金
? 虽然起步不如欧洲国家早,但是日本铁 路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视~~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
日本于1964年建成并运营世界上第一 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至新大 阪,全长515.4公里) ,这标志着日本是世 界上第一个建成实用高速铁路的国家。
虽然日本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 是在七八十年代却仍然面临巨大的为危机 与挑战。
铁路发展历程

•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序 号 1 2 3 4 5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修建时间 1825 1830 1832 1835 1835 序 号 10 11 12 13 14 国家 意大利 瑞士 西班牙 秘鲁 印度 修建时间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6
7 8 9
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全长l091公里,北联宝成线,可通陕西、 甘肃;南经贵昆线,可通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 铁路网骨架,是西南与西北相互联系和资源外运 的重要通路。
成昆铁路工程的艰巨浩大,举世罕见。全线共完成 正线铺轨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万立方米; 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公里,其中长度在3公里以 上的共有9座;桥梁991座,总延长106.1公里,其中 有中国目前钢桁桥梁中跨度最大的金沙江大桥(主 跨达192米),有孔跨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全线桥 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 设臵车站,不得不将站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 全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个艰巨宏 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 奖”。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 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 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 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 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 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 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 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 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 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 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中国铁路局历史沿革(DOC)

中国铁路局历史沿革【北洋官铁路局】1891年6月,清政府成立北洋官铁路局,开始修建山海关站舍和机车房,这是中国官办的第一条铁路。
【东清铁道管理局】1903年7月,东清铁道南部支路(长大铁路)建成通车,铁路由沙皇俄国投资修建并控制。
当时为宽轨1.524米。
同时在哈尔滨成立东清铁道管理局。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6年11月,日俄战争后,东清铁道南部支路管理权转归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社在东京成立。
1906年11月11日,将宽轨(1.524米)改为窄轨(1.067米)。
1907年3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社迁至大连。
1907年7月1日,日本将南満铁路由窄轨改为标准轨(1.435m)【津浦铁路总公所】1908年1月,石海寰被清朝政府任命为津浦铁路督办大臣,在北京设津浦铁路总公所。
【津浦铁路北段总局】1908年2月,在天津设津浦铁路北段总局。
设文案、翻译、材料、核算、收支、工程司等六个处。
1908年年6月,津浦北段开工。
1912年(民国元年)11月全线竣工通车。
干线全长1013公里,支线96.26公里。
【津浦铁路南段总局】1908年7月,在浦口设津浦铁路南段总局。
设文案、翻译、材料、核算、收支、工程司等六个处。
1909年年1月,津浦南段开工。
1912年(民国元年)11月全线竣工通车。
干线全长1013公里,支线96.26公里。
【沪宁铁路管理局】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因沪宁铁路通车,沪宁铁路管理局成立,并直属北洋政府交通部管理。
【津浦铁路总局】1912年(民国元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旋迁往北京,津浦铁路南北总局改归北京政府交通部管辖。
1912年12月,南北两段机构合并,于天津设津浦铁路总局,浦口设分局。
总局设总办、会办各一人,分局设会办一人,分别主持全面工作。
【陇海铁路总公所】1912年(民国元年)9月,北京政府与比利时电车铁路公司签订《陇秦豫海借款合同》,确定从已建成的汴洛铁路分别向东西展筑。
铁路发展史1

序号 1 2 3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km.h-1 V≤120 120<V≤200 V>200
列车级别 普速列车 快速列车 高速列车
• 1964 日本 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 本东海道新干线,时速210km/h
日本人挤车视频
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km。其中帝 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 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 铁路以及赎回 的京汉、广三铁路仅占20%左右
如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比利时修 建的京汉铁路、法国人修建的正太铁路
张家口 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 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大境门, 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 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 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 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三)低谷
20世纪50年代 汽车和飞机运输发达 铁路发展进入低谷
1910年福特制成可供私人用的T型小汽车1928年产量达1500万辆; 1928年铁路的客运从1920年的300亿人次下降到200亿人次。 1935年美国首次问世DC-3型大型飞机; 1957年美国选用飞机人数开始超过火车
(四)铁路复兴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吴淞铁路
吴淞上海之间河道淤塞,疏通困难,大吨位轮船无法停靠上海港 全长4.5公里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自建铁路
• 其一,反驳铁路有利于巩固国防,刘氏认为守国之道在于 人和,并兼重地形之险,若造铁路,则不惟不设险,而且 自平其险; • 其二,反驳修铁路搞运输可以充裕国库,刘氏认为:“圣 朝之生财自有大道,岂效商贾所为”; • 其三,针对有人提出修建铁路,便于朝廷访查各地民情, 有益于政治清明,刘氏认为:“察吏之昏明,在精神不在 足迹”。 • 其四,反驳铁路利于民生的观点,刘氏认为铁路确实利于 人民出游,可使商贾得利,但货物流通便捷的同时,还会 导致“人心必增奢侈,财产日以虚糜”; • 其五,刘氏认为修筑铁路将使“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 灾易召”;其六,刘氏认为修铁路将引发民乱,“盖百姓 此时愤心未平,一旦创造铁路,复毁其田庐坟墓,则众怒 益甚。而伏莽之贼,遂得借共杀英人为名,因众心以作乱。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内容质量简单介绍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内容质量简单介绍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十年后,铁路知识就传入中国了。
一百多年来,中国铁路走过非常曲折漫长的道路。
回望过去,看到什么?让我们先看一组数字:至1949年为止,全国合计“修筑27380公里,拆除3290公里,保留24090公里。
”其中东北“修筑11927公里,拆除1618公里,保留10309公里。
”台湾则有919公里。
这两万多公里铁路,除了日本、沙俄两大侵略者冀图把东北变为他们的殖民地而修建的铁路外,很大一部分是大清帝国的遗产。
有清一代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仅修建20公里。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修筑3422公里,平均每年214公里。
1928至193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修筑了7996公里,平均每年约800公里;1932至1937年间,更高达每年1133公里。
不过,其中国民党政府修建的只有2679公里,平均每年128公里,其余主要是日本侵略者为配合它的侵略和掠夺计划而修建的。
对广土众民的中国说来,区区两万多公里铁路是非常稀少的。
美国从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
1887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
而英国1890年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中国的铁路建设为什么会那么落后?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愚昧和恐惧中国人知道铁路、火车,得益于西方在华传教士。
1835年7月,世界第一条铁路修成后10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Gutzlaff)在广州编纂出版的杂志:《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刊载题为《火蒸车》的文章写道:“利圭普海口,隔曼者士特邑,一百三十里路,因两邑的交易甚多,其运货之事不止……故用火蒸车,即蒸推其车之轮,将火蒸机,缚车舆,载几千担货。
铁路的发展历史

825年,用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于城市之间以输送货物或旅客的运输方式在英国出现,这就是铁路史的开始。
1825年以前,也曾有过马拉车在轨道上行驶或把蒸汽机装在车辆上以驱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但是这些都并非铁路运输方式。
世界铁路的发展百余年来,铁路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新发展时期。
开创时期一般认为1825~1850年为铁路发展的开创时期。
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促使铁路迅速地兴起。
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
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详见下表:铁路发展史发展时期一般认为1850~1900年为铁路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内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在这个时期工业先进的国家的铁路已渐具规模,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和美国开发西部修建的铁路,都长达数千公里。
此外,这个时期在铁路建筑技术和铁路机车制造技术方面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如铁路隧道开凿技术方面,1872~1881年建成的圣哥达隧道,长15公里,首次采用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在铁路机车制造方面,蒸汽机车的性能日趋完善,同时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先后于1879年和1892年研制成功。
成熟时期一般认为1900~1950年是铁路发展的成熟时期。
这个时期内,又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
这些新建铁路大部分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而且大多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国家因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开展剧烈竞争,促使铁路提高了行车速度和改进了铁路客、货运输的服务设施,开始采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来代替落后的蒸汽机车。
但由于铁路运输难以同公路运输的方便和航空运输的快速相竞争,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如美国在1920~1950年拆除9万多公里铁路。
新发展时期一般认为1950年至今为铁路的新发展时期。
中国铁路百年历史

一、中国铁路历史1、中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
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
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早期修建铁路的阻力很大,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2、帝国主义争夺路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一)帝国主义在中国强行修建并直接经营的铁路1894年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俄国修奖的东省铁路,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日本于日俄战争期间擅自修建的安奉铁路。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主权,又夺取了南满铁路支线,并于1906年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通过“满铁”疯狂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路权和其他权益。
(二)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强行修建、直接经营中国铁路以外,更多的是通过贷款来控制中国铁路。
贷款控制的方式,是从获取铁路贷款权入手,然后以债权人、受托人的身份,修建和经营这些铁路。
如京汉、正太、汴洛、关内外、沪宁、粤汉、津浦、广九和道清等铁路,都按此方式为帝国主义所控制。
(三)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铁路1905年,正当英、俄两国激烈争夺中国华北路权时,清政府决定自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己筹款,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铁路历史简单介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也已经要66岁了。
时间流逝,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生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活变了,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年春运的时候,最繁忙的交通工具也是中国人民最爱用的交通工具---火车就派上用场了。
而火车离不开铁路,铁路铺到哪里,火车便能开到哪里,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下在中国铁路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标志性、里程碑式的铁路。
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办理营业的铁路,使中国在19世纪成为继日本及印度之后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
当时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
但这条铁路是帝国主义分子用欺骗手段,非法修建的,通车后16个月就拆除了。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的铁路。
1912年孙中山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
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就高度褒扬了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作。
提到晚清政府,人们一直以来的印象和看法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一无是处,不过京张铁路是个例外。
在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上,却不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借鉴,那就是晚清政府在修建京张铁路上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人才观。
孙中山先生就讲“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晚清政府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离不开詹天佑这个关键性人才。
而詹天佑的杰出贡献,不止是主持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更重要的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这方面急需的爱国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京张铁路的修建也恰恰是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着实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2009年是京张铁路一百年纪念,现代京张铁路沿线围绕旅游主题开发。
成渝铁路建于1950-1952年。
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毁誉参半的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动车论坛

毁誉参半的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日本新干线提起日本新干线,很多人会想起日本高铁的功臣、“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
然而,1964年10月1日,当日本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干线列车正式开通时,人们在庆典仪式上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说起来,这里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十河信二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曾在日本铁路局任职多年。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前夕,他来到中国东北,担任南满铁路理事。
在广袤的中国黑土地上,十河信二意识到铁路运输系统对经济的影响之重,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这种感受是他那些身处狭小日本国土的同行们永远难以体会的。
1955年,十河信二成为日本国家铁路公司(JNR)的第四任总裁,立刻开始锐意进取的新干线计划。
新干线计划遭遇多方反对日本的新干线,似乎冥冥之中与中国有着某种关联。
白幡洋三郎在《日本文化》一书中披露,日本最初的新干线计划早在侵华战争时期就已成雏形,1936年,日本就计划建造连接出兵中国的港口下关和东京之间的“子弹头列车”。
当时,日本甚至还有兴建从日本东京到中国北京的“子弹头列车”计划,只是因为不具备如此的经济实力而搁浅。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
东京、名古屋、大阪很快成为带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当时连接这些地区的东海道铁路线只占日本铁路总长度的3%,却承担着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总量的23%。
1957年,日本运输省设立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日本国有铁路干线调查会”,就如何增强铁路线运输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次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建造往返于东京、大阪间超特快列车新干线的方案。
这个方案最初遭到各方反对。
在日本学界,许多学者认为铁路建设是“夕阳产业”,不能适应将来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
还有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如东京大学教授今野源八郎、著名作家阿川弘之等,干脆把新干线计划称为“战舰大和第二”,认为新干线与二战时耗费巨资修建却毁于自杀式进攻的“大和”号军舰一样,劳民伤财、意义不大。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is not less than 3 metres in length, not less than 1 m on both sides, Derrick (gantry) ceiling heights of more than 30 meters double. (2) the Derrick (gantry) ground floor entrance has "ever", and floor openings with safety doors, both sides of the channel set fence, under the skirting. (3) the Derrick (gantry) falls within the basket installed doors, the height limit, rope, safety devices such as floor stop. (4)the Derrick (gantry) provided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铁路介绍

铁路【简介】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
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运输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其中一种最有效的。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这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运作】一个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很多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火车将无法顺利运行。
首先,是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其次是系统的用途为何:客运还是货运?如果是客运,还要考虑乘客是通勤者还是中、长途旅行者。
当弄清楚需求后,便要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轻铁、重铁还是高速铁路。
另外还有单轨铁路、橡胶车轮轨道系统和磁浮铁路等,因为这些线的列车也是以轨道导引行走。
现时很多大城市都设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或电车系统。
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后,便要小心选择使用的轨距。
火车动力方面,古时用马,后来有蒸汽,现在则用柴油或电力。
如果是电力,便需要电气化的系统。
这样一来,又有不同的方法为火车供电。
最普遍的是高架电缆及轨道供电。
最后,要根据交通流量决定路轨的数目。
如果流量是小的,可以只建一条路轨,但一定要有避车处让多余一列火车使用这条铁路。
流量大的,可以铺双线甚至多线,有些繁忙的路段甚至有八线平行行走,每个方向有四条路轨。
最早为方便装卸货物和旅客上下列车,设立了铁路车站。
后来为了便于铁路运作和提高效率,设立不同类型的车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客运站等。
【控制与调度】列车的运行、进站、出站、编组都有调度指挥系统控制,并且相关的监测、信号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有专门的铁路局电务部门进行细致维护。
具体设备包括:1.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由中国铁通专网组网,设有极其严密的反病毒和防火墙设置,IP地址和口令频繁更换,负责执行全部调度方案;2.站内(或区间线路所)计算机联锁设备或电气集中联锁设备:负责执行管内所有信号机的信号控制,道岔的定位与反位,并且严格执行它们之间严密的逻辑运算关系;3.区间轨道电路自动闭塞系统:轨道电路负责执行验证运行列车前方,轨道是否被占用,与同线前行列车的追及距离,轨道是否完整良好等。
中国近代铁路史

(二)北洋政府时期 (1912-1927)2100公里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8-1948)1300公里
?
中国的第一条 铁路是哪一条?
吴淞 唐胥
京张
世界上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国家 修建时间
序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具 奏 代 请 , 希
御 史 辄 为 商 人
关 系 甚 重 。 该
铁 路 要 政 ,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哪一条?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1876年的吴淞铁路,后来被拆除
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自建铁路是 1881年的唐胥铁路,是中国铁路线的 源头。
中国第一条自己设计、自己花钱正式 运营的铁路,是1909年通车的京张铁 路
中国第一条铁路到底 是哪一条?
修建第一条铁路的背 景是什么?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广告铁路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 修建了一条一里长的“展览铁路”给铁路做小广告,这是 中国出现最早的一条铁路。不久,清统治者以:“观者骇
怪”为由,勒令把它拆掉。严格地说,这还不能算作实质意
国家
修建 时间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1854 1860 1872 1876
英国 美国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加拿大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25 1830 1832 1835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意大利 瑞士 西班牙 秘鲁 印度 澳大利亚 南非 日本 中国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真正成功 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从而揭 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世界铁路发展历史1、英国:铁路的故乡 1825年英国达灵顿---斯托克顿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 2、外国在华铁路中东铁路(俄)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1896-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南满铁路(日)南满铁路原来是中国东北的一条铁路。
原属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长春至旅顺段。
1897年8月与中东铁路干线同时动工,自旅顺向北、自哈尔滨向南同时铺设,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车。
属于宽轨铁路。
日俄战争期间,中东铁路支线旅顺至公主岭段被日军占领,改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窄轨轨距(1067mm)。
(八英尺四英寸)当时所使用的机车有部分后改建为标准轨距后被卖至台湾,供当时兴建中之纵贯线铁路使用(当时被编为80号型,战後改称为CK80型)。
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胶济铁路(德)胶济铁路是德国人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建造的一条殖民者插在被压迫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
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
安奉铁路(日)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
从安东(今辽宁丹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1904年动工。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于是继续强行修筑安东至奉天间的军用轻便铁道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
(4)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
门-深圳,由杭甬客运专线、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及厦深铁路组成,
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杭甬客运专线
为350km/h级别,其他线路为200~250 km/h时速的客货混跑线。远期将客货分
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八纵八横”之“八横”
“八横”具体路线 ❖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 ❖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
重庆~成都〉 ❖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 ❖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
青藏铁路之“最”
❖ 世界海拔最高——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 以上地段960公里
❖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5068米 ) ❖ 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300余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
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
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
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在此以前,英国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筑一条500米长的小铁路,只能供人玩赏。
1881年河北省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了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这条铁路长9.7公里,后展筑至天津,称为唐津铁路。
1890年自唐山展筑至山海关,称为关内外铁路。
1887年,台湾省巡抚刘铭传主持修建从台北至基隆铁路,长28.6公里,1891年完成。
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长78.1公里。
这是我国台湾省最早的1067毫米轨距的铁路。
俄国在建成西伯利亚铁路后,于1898年强行在中国建筑自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和自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铁路这两条铁路按俄国铁路标准修筑的,采用1524毫米宽轨距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铁路日本于1905年也在中国东北建筑安东至沈阳和沈阳至新民的窄轨铁路,后又于1911年建成安东至朝鲜新义州的鸭绿江桥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后,1904年建成济南至青岛的胶济铁路。
1895年法国要求修筑自云南省昆明至边境城市河口的滇越铁路这条铁路为1000毫米窄轨铁路,1910年完成通车。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银公司借款兴建北京芦沟桥至汉口的芦汉铁路。
这条铁路先由政府拨款修建芦沟桥至保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
通车后,于1901年从芦沟桥展筑至北京前门。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在整个世界范围上,高速列车首先起源于1964年10月1日开通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时速达到了210公里每小时。
这标志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列车的诞生。
之后世界其他各国,诸如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始建设高速列车。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形成了高速列车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快速发展高潮。
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高速列车的设计运行总公里数达到了上千公里,高速列车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从而相继促成了高速列车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发展高潮。
然而,中国从1876年出现第一条京张铁路之后的100余年来,铁路事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列车的总运营里程还是列车的运行速度都相差甚远,甚至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终于在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到首都深圳的高速客运列车在广州站建成并正式开始了投入使用,运行最高时速约为200公里左右。
之后各地相继建设和开通高速客运列车,发明和推出各中型号的高速客运列车。
至今,我国的高速列车的运营总里程已经达到了一万余公里,后来居上,排名世界第一。
未来,我国高速客运列车将进一步继续向更快、更安全、更便利的现代化方向高速前进和发展。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贯通三市四图为上海磁悬浮列车图为停靠的和谐号动车辉煌的中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配合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列车速度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铁路的开端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 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 营运铁路。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 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铁路快速发展时期
成渝铁路——为了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1950年开工建设, 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8年建成通车,1975 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成为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成昆铁路——1958年7月动工,在经历了停建与“文化大革命”以 后,于 1970年7月1日全程贯通。成昆铁路全程1100公里,全线桥隧总 延长占线路长度41.6%。有些地段找不到地方设置车站,不得不将站 线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在全线122个车站中,这类车站就有41个。这 个艰巨宏伟的工程,荣获国家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辉煌的中国铁路
自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配合高速铁 路的迅速发展,列车速度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中国铁 路营业里程也将由目前的8万公里达到11万公里以上,电气化 率、复线率均达到5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铁路的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特别是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于1859年所著《资政新篇》中,强调近代交通运输对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交通运输的创议。但这一理想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未能实现。在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理由是精明的清政府敏锐得觉察到洋人欲图通过修建铁路来控制我领土资源的险恶用心。
而在日本,铁路的缘起是这样的。1853年,美国海军提督佩里给日本带来亲善合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火车模型。当时,佩里被日本民众描绘成一个大胡子具有不可想象力量的妖怪形象,而火车也被一些画家根据模型想像成一个庞然大物。明治维新后的新政府,把修筑铁路作为富国强兵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当时没钱,必须向英国借款,开国诸公深以为耻,所以修铁路就延迟下来。1869年,明治2年,东北和九州地区大米欠收,而北陆地区大米丰收,为了运输更有效率地运输大米,修筑铁路的需要更加突出了。在英国顾问的建议下,大偎重信和伊藤博文两位左右大臣建议修筑铁路。但立即遭到日本陆军的反对,因为修筑铁路要用陆军的地方。伊藤博文说服不了陆军,一个人跑到欧洲去休假。大偎重信顶住军方的压力,强行征用军队的地方,修筑了日本第一条铁路。伊藤回国后,看到铁路居然修筑成功,惊讶无比。明治5年,新桥到横滨的第一条铁路开通。火车在日本的登场并没有被看作是洪水猛兽,而是引发了老百姓极大的好奇心。一时间,老百姓都争相购票体验火车的乐趣,火车票成为奇货,价格甚高。“汽笛一声别新桥,我的火车要出发”,这是当时的儿歌,被写进小学教材。还有一则笑话。有个号称全日本跑得最快的僧人听说火车跑得快,他不服气,豪言“拙僧不会输给蛮夷发明的机械”,于是一场僧人与火车之间的赛跑就开始了。汽笛声响,僧人与火车一起从横滨车站出发,渐渐地,僧人的跑道与铁道分开,僧人看不到火车了,但他没敢丝毫懈怠,继续全速前进。好不容易跑到新桥车站,看到一个火车头正驶进站台,僧人欢呼“看吧,火车还是没我跑得快”。其实,他不知道,跟他一起从横滨出发的是第一班火车,等他跑到终点,是最后一班了,火车在这期间已经来回45趟。火车就在这样的歌声和笑话中被日本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