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与四季
昼夜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昼夜与四季一、昼夜形成的原因?昼夜交替形成原因?1、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光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照到地球一般的表面积。
地球的自传。
二、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看朝哪个方向?从南极看朝哪个方向?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三、地球自转以什么为中心?自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地轴。
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四、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日,24小时。
我国古代计时工具漏刻和日晷。
如何定义一日?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即地球大致自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定义为1日。
五、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竿影的长度及方向的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六、四季形成的原因?1、地球的公转,2、地球自转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夹角(黄赤交角)。
七、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的?公转的轴心是什么?太阳在哪个位置?椭圆形。
太阳。
椭圆形轨道平面的一个焦点上。
八、公转周期为多少?公转方向?近日点接近哪个节气?远日点接近哪个节气?1年/365.256日。
自西向东。
冬至。
夏至。
九、太阳直射点随着四季怎样变化?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直射点向北移动,在夏至日到达北回归线;直射点向南移动,在秋分日到达赤道;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在冬至日到达南回归线;直射点向北移动,在第二年的春分日到达赤道。
十、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竿影的长短的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一、二至日、二分日分别是哪一天?在这一天宁波的昼夜的长短情况是?十二、日地平均距离是 1.496*108 km, 1 个天文单位。
1光年= 9.46*1012km。
十三、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一个没有空气,也没有水的,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直径最大的环形山叫贝利环形山。
十四、月球上向阳面最高温度?背阳面最低温度?127摄氏度。
-183摄氏度。
十五、月球体积是地球的2%,质量是地球的1/81。
月球半径?月地平均距离是多少?1738km。
384400km。
十六、月球自转方向?周期?公转方向?周期?自西向东。
七年级科学昼夜和四季
杆 长
H
影长1
杆 长
H
影长2
1.太阳斜射:越斜 ,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___长____, 光线传播路线越___长___,气温越___低___.
2.太阳直射----太阳在竿的正上方射下来,即太阳高 度为90度,竿影长度为0。该地方是太阳直射点。
七年级科学昼夜和四季
地 球 的 公 转
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 地球在这个位置的节 气分别是_春_分_和_七秋年_级分科_学昼夜和四季
6.昼夜长短变化 七年级科学昼夜和四季
5.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是__夏___至__ 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是__冬___至__ 全年昼夜等长的是___赤___道__ 6.极昼、极夜------当太阳直射南或北回归 线时,____南__极_或圈___北___极内圈出现一天二十四小 时都是白天或晚上。
月食发生在十五,日食 一般发生在初一
C
B
日
D七年级科学昼夜和四季
图中虚线框内的内容属
于( 阳 )历历法,它是根 据地球的(绕日公转 ) 运动确定的.
2002年6月小
图中实线框内的内容属 于( 阴 )历历法,它制 定历法的依据是 ( 月球的绕地运动 )
9 星期日
壬午年二十九四月大
此日学校所在地是昼长 还是夜长? 昼长
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
2.地球公转过 程中地轴是倾斜 的,总指向北极 星。
3.地轴与黄道 面的夹角为66.5 °,赤道平面与黄 道面的夹角为 23.5 °
4.公历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称 为公历(或阳历) 在公历中,1年=365日(平年),每隔四年 有一次闰年,1闰年=366日
小学科学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小学科学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昼夜和四季的交替变化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昼夜变化影响生物的生物钟和生物的行为表现,而四季变化则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产生影响。
本教案主要介绍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昼夜和四季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描述它们的变化规律;2. 了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物钟、行为表现等;3. 了解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繁殖、适应环境等;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昼夜和四季的概念;2. 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3.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4. 科学探究实验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际观察窗外的天空,引导学生讨论昼夜变化的现象。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天空从亮到暗、从暗到亮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回事?”2. 学习昼夜变化(30分钟)教师介绍昼夜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图表或实物道具展示昼夜变化的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天空颜色的变化,并与昼夜变化的规律进行对比。
接着,教师讲解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昼夜的交替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在白天和晚上有不同的精力和活力?”3. 学习四季变化(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四季变化的现象,包括温度变化、天气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四季的变化规律。
教师介绍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观察到植物的变化?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里,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植物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里生长、开花或结果?”4. 科学探究实验设计(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探究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可以设立以下实验问题:“昼夜的长短是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在不同的季节里,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昼夜与四季PPT课件(初中科学)
竿影长度 1.20米 0.20米 1.25米
竿影方向 太阳高度角
朝西北
小
朝北
大
朝东北
小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大,竿影短;太阳高度角小,竿影长。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一年四季中同一时刻竿影的长度变化
时间 2月5日中午12:00 5月6日中午12:00 8月7日中午12:00 11月7日中午12:00
春分 (3.21)
北回归线
夏至 (6.22)
赤道
秋分 (9.23)
南回归线
冬至 (12.22)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日期 1.22 升旗 07:31 降旗 17:21
2.22 06:58 17:57
3.22 4.22 06:15 05:27 18:27 18:59
5.22 04:54 19:28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大暑
霜降
4月19-21日 7月22日-24日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反应四季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应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应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霜降、小雪、大雪
昼夜与四季
白天 夜晚
二、 四季的成因
春分點(3/21)
夏至(6/22)
冬至(12/22)
秋分點(9/21)
北極圈(永夜)
冬至前後,太陽直射南迴归线 附近,北半球陽光斜射,晝短 夜長,北極圈內因為始終在陽 光照射範圍之外,所以為永夜。
四季的成因
冬至(12/22)
冬至(12/22)
春分(3/21)
春分前後 太陽直射 赤道 晝夜一樣長
天頂
春秋 冬季
夏季
西 南 東 北
春分前後 太陽直射 赤道 晝夜一樣長
夏至(6/22) 冬至(12/22)
秋分(9/21)
北極圈(永夜)
秋分前後 太陽直射 赤道 晝夜一樣長
冬至前後 太陽直射 南迴归线 晝短夜長
各季節晝夜長短不同
夏至晝短夜長
夜晚較短
冬至晝長夜短
白天較短
白天較長
夜晚較長
春秋兩季晝夜長短一樣長
白天
夜晚
陽光直射赤道
太陽在天空運行軌跡圖
一、昼夜的成因
昼夜与四季
23.5度 地轴
太陽
1、地球的自转:是造成日夜的主要原因。 2、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時,各地区时间都 不同, 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是中午(例如台灣),有的地 方卻是清晨(埃及)或黃昏(夏威夷州),也有的地方 是夜晚(紐約)。 3、地球各地標準时间的劃分,是以英國格林威治 天文台的經度0度線為基準共劃分為24個時区。
冬至(12/22)
春分(3/21)
春分(3/21)
北極圈(永晝)
夏至前後 太陽直射 北迴归线 晝長夜短
夏至前後,太陽直射北迴归线 附近,北半球陽光直射,晝長 夜短,北極圈內因為始終在陽 光照射範圍之內,所以為永晝。
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重点知识点:
-昼夜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
-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和轴倾斜
-生物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适应策略
2.关键词: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昼夜变化
-四季变化
-生物适应
3.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彩色粉笔或贴纸,将板书设计成地球的形状,用不同颜色表示陆地和海洋。
-在地球的表面上用箭头表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用符号表示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1.昼夜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一半始终面向太阳,另一半则处于夜晚。
2.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和轴倾斜,导致不同季节地球不同部位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
3.生物对昼夜和四季变化的适应策略:生物通过改变作息时间、增加保温结构等方式来适应环境变化。
4.人类如何利用昼夜和四季变化:安排农业生产、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调整作息时间等。
2.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并撰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3.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了解它们在昼夜和四季变化中的行为和生理变化,记录并整理调查结果。
4.思考人类如何利用昼夜和四季变化,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如调整作息时间、安排农业生产等。
5.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某一生物在昼夜或四季变化中的适应策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1.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解决办法: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昼夜变化和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同时,设计相关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生物如何适应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3篇)
1.教学反思:《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在完成了《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探索未来的改进方向。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科学概念目标:本节课成功地向学生传达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生长与生活的重要影响,学生普遍能够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对生物的具体作用。
通过展示图片和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表现出了对地球运动及其影响的兴趣和认识。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主动查找并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案例,展现了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同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达到了预期的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之妙,还感受到了生命之坚强与生命之美,初步形成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此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也培养了总结归纳知识的习惯和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需要考虑对环境和自然的影响,这为他们树立了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地球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图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合作学习:小组内分享和展示学习成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信息技术运用:利用网络资源和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4.思维导图总结: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1.时间分配:在查阅资料环节,部分学生由于查找速度慢或提取信息能力不足,导致时间分配不够均衡。
未来可以在课前提前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和查找资料,以提高课堂效率。
2.参与度差异: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设计更多元化的活动和评价方式,激发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如下:
1. 春分指向夏至:
春分昼夜长短相等,之后,昼长越来越长,即昼长夜短,但昼增而长夜减;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即太阳直射地平面且离我们最近。
2. 夏至指向秋分:
夏至昼最长,之后,昼长减短夜增长,即昼短夜长;至秋分,昼夜长短又相等。
3. 秋分指向冬至:
秋分昼夜长短相等,之后,昼渐短,夜渐长,即昼短夜长;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4. 冬至指向春分:
冬至昼最短,之后,昼渐长夜渐短,即昼长夜短;至春分,昼夜长短又相等。
四季的这种变化规律,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不同所致。
春分、秋分时,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夏至、冬至时,太阳光直射点到达南北半球,导致该半球的一侧白昼达最长,另一侧则达到黑夜最长。
这就是四季变化的主要规律。
综上所述,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一年中,昼夜长短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相应改变。
以上就是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的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备课讨论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备课讨论一、概述1.1 生物在地球上的生存环境及其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环境受到昼夜和四季变化的影响,这种变化对生物的生活、生长和繁衍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各种影响,进一步探究这些影响对生物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2.1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昼夜变化导致了光照的变化,不同生物对光照有着不同的需求,光照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物钟节律、活动规律、行为和生理机能。
2.2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昼夜变化也导致了温度的变化,不同生物对温度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
2.3 饮食和睡眠的影响昼夜变化对生物的饮食和睡眠有着直接影响,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饥饿感、饵食习性和睡眠规律。
三、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3.1 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四季变化导致了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不同生物的生活、生长和繁殖产生了重大影响。
3.2 季节性生物的适应策略四季变化对季节性生物的生活和繁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季节性生物通常会采取适应性的生活策略,以适应四季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3.3 季节性生物的繁殖规律四季变化也对季节性生物的繁殖规律产生了影响,季节性生物的繁殖通常与温度和光照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结论和展望4.1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产生了重大影响,准确把握这些变化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规律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各种影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推动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规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期待通过今后的研究,能够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科版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昼夜、四季变化的具体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生物。
-掌握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具体适应策略,如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动物的迁徙行为等。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能自主发现并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
举例解释:
-地球运动:通过模型演示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轨迹,以及它们如何导致昼夜更替和四季交替。
4.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想法,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深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表达。
5.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等,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因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3.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探讨生物如何适应昼夜和四季变化,以保持生存和发展。结合课本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分析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论证的科学方法。
2.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态的核心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四季更替。这些运动对生物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枫叶变色为例,讲解植物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长策略,以及动物如何通过迁徙或换毛适应不同季节。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和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讲授法进行教学。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课的主题:“白天出来工作,晚上回家休息,没有脚却能走,没有嘴却能说话。
”让学生猜测是什么,从而引出昼夜变化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昼夜和四季变化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同时,呈现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照片,如鸟类的迁徙、植物的落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生物在昼夜和四季变化中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例如,观察鱼在白天和晚上的活动情况,观察植物在春夏秋冬的生长情况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生物在昼夜和四季变化中的适应策略。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如冬天的保暖、夏天的防晒等。
七年级上科学昼夜与四季
2、北半球什么时候昼长于夜?什么 时候夜长于昼?哪一天昼最长?哪一 天昼最短?什么时候昼夜平分?南半 球和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又怎样?
(1)春分日至秋分日 (2)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3)夏至日 (5)春分日和秋分日 (4)冬至日 (6)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五、五带划分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 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 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 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中,单位面积获 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 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
地球之所以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是由于下面三个原 因: ①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位置适中。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 则温度过高;反之,则温度太低。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等离太阳较远,其表面平均温度都在-200℃以下。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较短,为23小时56分4秒。这就使得地 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 ③地球有较大的质量,能吸引住大气。由于大气的存在, 一方面,它能通过反射、散射、吸收等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另一方面,它能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 到保温作用。这样,就使地面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例如月球, 由于自转周期长(27.32日)和没有大气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 很大,白天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降到183℃。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划分
各带的主要特征
90
0
几 条 重 要 纬 线
66.5
0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23.5
0
0
0
23.5
0
南 回 归 线 66.5
0
南 极 圈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七年级科学昼夜和四季
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事件
气温变化
四季更替带来明显的气温变化,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两季气 温适中。
降水变化
不同季节的降水形式和降水量也有差异,如夏季多暴雨、秋季多阴 雨、冬季多降雪等。
极端天气事件
季节变化还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如台风、暴雨、暴雪、干 旱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人类农业生产活动调整
分析观察结果
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结昼夜和四季变化的规律。
实验法验证地球自转和公转理论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论,设计可 行的实验方案,如利用傅科摆实验验 证地球自转。
准备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 和工具,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进行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 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低碳生活理念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减少能 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实践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回 收等。
共建美好家园
倡导低碳生活,从个人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建美好家园。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昼夜形成原因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线照射地表的角度和时间发生变化。
四季划分依据
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节律、繁殖、迁徙等与自然光照和温度密切相关。
拓展延伸: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类似现象
火星
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 近,也存在昼夜交替现 象;公转周期较长,因 此四季变化更为明显。
地球公转四季与昼夜的变化的关系
地球公转四季与昼夜的变化的关系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地球的白昼和黑夜相互交替,从而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导致地球在转动的时候是斜着转动的,所以就出现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1四季更替的原因
地球的自传相对太阳始终保持某一个角度,所以在地球公转的不同时间段,地球上某个点和太阳照射的角度的远近不同导致所受热量及时长不同引起气温和昼夜时长变更。
一年四季也就因此产生了。
同样的道理由于赤道附近总是处于太阳光线的直射状态下所以热带地区只有夏季。
还有地球两极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2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自转,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 小册子 第 7 课时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第7 课时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一、知识解读
1. 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2. 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
3. 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如鸡、鸭子
等。
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如猫头鹰、老鼠等。
4. 有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如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会收拢花瓣。
5. 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6. 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如蛇、刺猬等。
7. 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1/ 1。
小学科学《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优质课件
二、注重小组讨论,强化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当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此 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 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让他们进 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为了能 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讨论的内容是 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 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需要种到土里并且 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其次我引出了第二 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件?如何用实验证明? 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 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 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 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 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8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 呢?
9
谢谢观看!
1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重视新课导入,实现完美开端 俗话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环节可以称得上是整体过程的开端, 并且这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导入环节,快速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饱满的情感状态。新课 导入方式有很多种,针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导入方式一定是能够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并且是他们 所感兴趣的。例如在学习云和雨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堂上利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这种方 式更能够体现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我利用课件,展示出以云和雨为主要内容的图片,比如 说蓝天白云、毛毛细雨等等。然后我问学生: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用自己的话来 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学生 与我的互动下,已经对天气有了想要了解的欲望。随后我让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观察天气情况,引导学 生体会观察天气变化要从观察云开始。比如说天空中万里无云,就说明是晴天;乌云密布,就说明可 能要下雨了;白云片片,则是多云天气。谈话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对云和雨有了简单的认知,对这 节课也有了探究的兴趣。通过对导入环节教学方法的优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进入状态, 从而省去一些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导入环节的工作做得好,就相当于为接下来的教学,顺利地 拉开了帷幕,并引导学生去迎接新的知识。
七年级科学昼夜与四季
第一节 昼夜的成因
地球自转
张衡(公元78-139年)东汉 天文学家,文学家。
河南南召县人,曾两度担任 掌管天文的太史令。创造了世界 上最早利用水转动的浑天仪和测 定地震的地动仪。说明了月食现 象的原因。其天文著作《浑天仪 图著》和《灵宪》。发展了当时 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浑天说》, 提出了宇宙无限的主张。
现存放于北京古 观象台和紫金山 天文台的一架架 制作精湛,度量 准确的古代天文 仪器,无不显示 出中国古代天文 学的辉煌历中。
赤道经纬仪 天体仪
浑仪
简仪
地平经仪
郭守敬(公元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河 北研台人。 1276-1280年修订完成 《授时历》。主持制造成 浑象仪、简仪、高表、仰 仪、侯极仪、玲珑仪、立 运时器
日晷
沙漏
老式摆钟
剧场式机械钟
巨型座钟
架式摆钟
古钟
圭表
日本最大的沙漏
现存放于北京古 观象台和紫金山 天文台的一架架 制作精湛,度量 准确的古代天文 仪器,无不显示 出中国古代天文 学的辉煌历中。
祖冲之(公元429-500 年)南北朝时代的天文、 数学家,河北涞水县北人。 公元463年自制的《大 明历》,是一部优秀的历 法,曾制造指南车,刻漏 及运输机械。为《九章算 术》,《重差》作过注释, 著有《缀术》,求出了圆 周率,他求得的近点月误 差仅为1/100000日。
一行(公元683-727 年)唐代密宗高僧。天 文学家,河南南乐人。 他在大量观测基础 沙锅内于公元724-727年 完成了《大衍历》,这 是唐代最优秀的历法, 公元729年开始颁用。他 领导过大地测量,制成 黄道游仪和水运浑仪。
昼夜与四季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 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 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 二十四节气 作为四季的始点, 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 和二至作为中点的。 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 立春为始点 太阳黄经 为始点, 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 为315°,春分为中点, ° 春分为中点, 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 立夏为终点, 为终点 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 ° 行了90° 行了 °。这是一种传统 常见的方法。 的,常见的方法。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 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 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 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 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 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是夏季, 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 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 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 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 冷变热。 冷变热。
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人们就把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 人们就把太阳连续两次位于正南位置的时间间隔,即地 球大致自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日”一日=二 球大致自转一周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日”一日 二):sì ):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 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和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 天文上 季节的划分是以地球在围绕太阳 太阳公转轨道上的 季。在天文上,季节的划分是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 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 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 而且与其自转 位置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 的平面有一个夹角。 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 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 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 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 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 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气候上 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每年 月为春季, ~ 月为夏季 月为夏季, ~ 月为秋季 月为秋季, ~ 月 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 ~ 月为春季 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 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 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 教材分析《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知道生物的生活和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一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具体影响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观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节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具体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实际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观察,为学生讲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说明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准备一些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然后,提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比如,讲解一些生物在昼夜和四季变化中的行为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节内容。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例子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例子
1. 昼夜变化就像个神奇的开关呀!你看,那些白天活动的动物,比如可爱的小麻雀,为啥白天那么活跃呢,还不是因为白天光线好呀,它们可以到处找食吃。
而到了晚上,它们就安静地休息啦,这多有意思啊!
2. 四季的变化就像一场盛大的换装秀呢!熊在冬天会冬眠,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安排的独特休息方式吗?它们在温暖的季节里活跃,到了寒冷的季节就找个舒服的地方睡大觉,好神奇呀!
3. 想想看啊,夏天的时候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那些花儿拼命地绽放,这是不是四季变化给我们的美丽礼物呢?就好像大自然特意举办了一场华丽的派对。
4. 冬天一来,好多动物的毛色都会变白呢,像那雪兔,嘿,这不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么,多聪明的适应方式啊!
5. 昼夜长短的变化对植物也有影响呢!夏天白天长,植物可以尽情地进行光合作用,长得可壮啦。
这就好比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能不开心成长嘛!
6. 四季变化让候鸟们有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呀,它们随着季节飞来飞去,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旅行者。
难道我们不应该羡慕它们这种追随季节的勇气吗?
我觉得昼夜和四季变化真的是大自然最奇妙的设计,它们给生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独特的适应方式,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昼夜与四季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昼夜变化对人的行为活动、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影响。
2.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
3.知道不同的季节人类活动、天气现象、动物的形态习性和植物的外观会发生变化。
4.知道四季变化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的生长过程产生影响,动植物会以一定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
5.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白天与黑夜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每天不同的时间人们通常从事什么样的日常活动,初步了解昼夜变化对人们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
2.通过简单模拟实验,能认识到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3.通过简单模拟实验,体会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在有规律地交替变化着。
4.初步了解天文家哥白尼。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模拟实验,能认识到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白天与黑夜在有规律地交替变化着。
教学难点:
昼夜变化是地球围太阳自转造成的。
活动设计:
活动一按顺序填时间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将自己一天的日常活动与时间对应起来。
2.体会昼夜变化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活动。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
活动二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并从事简单的模拟实验。
2.初步了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变化。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地球仪、电筒。
第2课昼夜活动各不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资料,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花开、花闭产生重要影响。
2.能进一步关注动物的行为习性和植物的生长变化。
3.能对动物或者植物进行多次观察,发现它们在日常活动或者行为习性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哪些动物有夜间活动的习性,初步了解植物的花开和花闭随昼夜变化而变化。
活动设计:
活动一动物的昼夜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里一些动物白天活动,一些动物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2.能关注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习性的影响。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
活动二植物的昼夜差异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里有些植物白天开花,有些植物晚上开花。
2.体会到昼夜变化对植物开花时间有重要影响。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
第3课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各个季节典型的动植物、天气现象和人类活动。
2.认识到四季变化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从人的衣着、人类活动、天气和动植物的变化等角度区分各季节的特征。
教学难点:
从时间上划分各季节。
活动设计:
活动一衣着的季节变化
活动目标:
1.发现不同季节人们有不同的衣着。
2.体会到季节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学生的四季衣着照片。
活动二寻找四季的特征
活动目标:
1.能从人类活动、天气现象、动植物的行为或者生长变化等角度举例说明四季的特征。
2.能关注日常生活中季节的变化及其特征。
3.欣赏四季的美丽和多姿多彩。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教学VCD。
第4课四季中的植物与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发现并说出一种或者多种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
2.能够说出一种或者多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来适应四季变化的。
3.体会到四季变化会对地球上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产生影响,而动物和植物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去适应季节的变化。
教学重点:
探究动物与植物是如何适应四季变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动植物随季节而发生变化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活动设计:
活动一植物的四季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说出一种植物在各个季节所发生的变化。
2.进一步体会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活动作业
活动二大雁的秋去春来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会采取一定的方式适应季节的变化。
2.进一步体会季节变化对动物行为习性的影响。
活动器材:
活动三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会通过一定的行为为适应季节的变化,度过寒冷的冬天。
2.进一步体会季节变化对动物行为习性的影响。
活动器材:
实物投影仪,教学VCD。
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