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完美版
高考语文_一轮复习_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语文_一轮复习_语言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ff57063cee06eff9aef80799.png)
2.防止晦涩难懂,避免歧义
如“纺织局批准了厂子免除张明因被诬告违反操作过程而 被取消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被给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处罚的 使人难以一下子理解其意思,这就是晦涩难懂。这句话可以用 几个短句来表述:张明因为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被奖励晋升
请示”这句话在语法上、逻辑上没有错误,但是语义不够清晰,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
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 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
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答案:黄山位于皖南,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因火山喷发而
形成,多为花岗岩山峰。
3.下面的句子拖沓啰唆、语序混乱,请加以修改,使之准
考虑: ①有没有语意重复的句子。表意重复的句子,应当删除。
②找一找重复赘余的词语。赘余的词语要删除;表意功能相同 的词语同时出现,造成重复,要删除一个。③看一看可用可不 用的词语。尤其是句中使用的虚词,如果不影响表意,可用可
不用的词语,可以删除。④如果句中出现游离句,即和句子的 主旨表意不吻合的句子,自然应当删除。⑤删改不仅要做到保 持或不影响原意,还要做到语言表达连贯顺畅。删改后,反复 读几遍,一则可以检验删改是否妥当,二则也可以验证有些词
• ①“无力地”属重复修饰,且与当句不协调, 删去它简洁而协调; • ②“落下地来”与“棉絮一样”的雪花的 姿态与“无目的”不协调,改为“四处飘 落”更贴切形象; • ③啰嗦,不简练,改后更简洁; • ④不合常理,改后合常理 ~ 石板路中间的 积雪易化,泥泞路的雪与泥是相混的。
避免多余或无效信息。
专题突破:语言表达和运用 的训练 木 绳 锯 断
专题16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手册
![专题16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d92af2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6.png)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一)辨析歧义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
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可以理解为指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一种可以理解为指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句中“自己”,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老师”,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我”。
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3)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4)你为什么打他。
分析:对(3)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对(4)来说,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好好教育。
重音落在“他”上,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因此,这两个句子都含有歧义。
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5)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对(5)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对(6)来说,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这里的“批评的人很多”、“自己”都存在多义,从而导致句子含有歧义。
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如:(7)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8)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分析:对(7)来说,“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对(8)来说,“数百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
如:(9)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16115d48b4daa58da0114a9c.png)
语言文字运用: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问题描述:怎样在具体的语境中做到语言的简明、语言的连贯、语言的得体?引言: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六个要点(或称“子考点”)分别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一个方面。
最常见的五种类型试题:“语句衔接类试题”、“应用写作类试题”、“情境表达类试题”、“语段修改类试题”、“图文转换类试题”。
1.语言表达的“简明”【复习范围】语言表达不够“简明”主要是因为语言啰嗦,语意令人费解,存在歧义,句式杂糅。
(一)啰嗦例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答案】②③④⑦⑨【解析】“在……中”和“在……后”这两个介词短语纯属多余,“考完”后的语气助词“了”也属可有可无,留着反倒使语气显得松塔。
必须保留的词语序号是②③④⑦⑨,应该删去的词语序号是①⑤⑥⑧⑩。
(二)费解例2: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回答: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案】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解析】原句很长,读起来很别扭,理解起来很费事,这样的句子就是令人费解的句子,就是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
要读懂它,必须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去梳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
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皮”可得到4条信息,再把这4条信息联系起来,即市长不同意——禁令不许执行市长指示——法院推翻了禁令,从而可以知道,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三)歧义例3:下列个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解部分)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解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9c0f1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4.png)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义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 6.“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7.“令”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小生:青年读书人的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小儿、小女:称自己的儿子、女儿。 小店:称自己的商店(酒店、旅店等)。 8.“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要求别人。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用于要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一类。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原谅(多用于书信)。 10.“老”字一族。用于老年人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高考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要求对题中给出 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 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只需两步就可搞定这种题型。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情势。有以下三种 常见的情势: 1.归纳推理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 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
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
,
,
,
,
。我默默地凝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
感谢它带给我的一切。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课件62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课件62张](https://img.taocdn.com/s3/m/9754b1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0.png)
考题类型及题型
类型 一、语句复位 二、排列句序 三、因境补文
题型 一.客观题 二.主观题
(一)语句复位题
•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 中合适的位置上,语句复位题是定位 选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解题规律
一、话题一致(行文内容一致)
• 所谓“话题”一致性,其实指的就是行文内容要 一致,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围 绕一个中心说话,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话题前 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
同时起获
一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 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
和赃款
致 性
【答案】D 只有它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公安干警”
2.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有人说战争没什么好写,因为战争是丑的,是破坏的。假如社会上 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单把战争排除在外; 假如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___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所谓“陈述对象”就是指句子 的主语,在一般情况下,前后的主语一致,会使一组句 子显得更连贯。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本最段恰是当的写一
组是
谁的?
陈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
述
对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
时起获
象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
落脚点与后语境一致性:实际上就是讲究 结构要紧凑。行文“勾前连后”,既要 “勾”住前面的话语,又要“连”住后面 的内容,
1、前后两分句形式上形成顶真。
2、后分句句首代词紧跟前句落脚点指代 的内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bc63a4c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8.p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雪衣藻②,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③,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阅读文段,厘清上下语句的逻辑关系。
上文提到“有研究人员分析”,由此可得出下文需回答雪会变色的原因,叙述主语应为“雪变色”。
C、D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所以排除。
下文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而B项中的“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所以排除。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6分)答:①②③答案①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②最初是绿色的/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年轻时是绿色的③加快了融雪的速度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下文“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得出这里应填雪衣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冬眠,而根据后面的“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可推知,这里应该是说雪衣藻在气温较低的时候会冬眠,所以此处可填“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
2023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答案)
![2023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0317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9.png)
专题2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下列句子中,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作为“寄语”的一项是()A.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B.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冬天”“春天”使用了借喻的修辞,能够使用的语境比较宽泛,用于鼓励人们战胜困境(疫情)、迎接希望(胜利)。
B.用于医护人员合适,不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
C.一般用于对自己国家的努力与付出。
D.一般用于对社会民众有贡献的人,对其应该珍惜、保护。
故选A。
2.请结合文本与自身感悟,谈谈你对“不设限”的理解,不少于50字。
“小时候戴红领巾,长大披五星红旗。
”苏翊鸣说创造新纪录就是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激。
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网友口中“开挂的人生”,是他眼里的幸运:“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能去试一下拼一把,是这个时代给我们青年人的礼物!不设限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质!”【答案】①我们在选择奋斗领域时应该不设限,尝试各种角色,追寻自己的天命。
②我们在选定奋斗领域后应该不设限,努力拼搏,不断提高,刷新记录。
③我们在评估奋斗年龄时应该不设限,可做少年英豪,也知老当益壮。
④我们在向前向上向善时应该不设限,切不可解作无视底线、为所欲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观点鲜明的能力。
首先理解“不设限”,即不给自己套上枷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多种可能性,保持永远前进的态度,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心。
然后理解材料内容,材料讲述的是苏翊鸣“不设限”的人生,他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要试着拼一把。
正因为“不设限”,所以苏翊鸣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所以才能永不止步。
从中可以看出,“不设限”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而可以谈自己对其的理解:奋斗的领域不设限,奋斗的年龄不设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38a58bfdb14e852458fb57a4.png)
例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 一项是(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 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 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 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 有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 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 有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1.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例:县里通知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 。 2.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 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 3.指代清楚,如实直说。 例:他有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典型题分析
例4: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 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 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 填在横线上。 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 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 不错,兴奋了很长的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②③④⑦⑨
(09全国Ⅰ)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 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自然,语 意连贯,逻辑严密,(4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长大后,跟 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她③知道后, 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 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的办法。她⑥把 小芹娘⑦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 【答案】③处的“她”改为“小芹” ⑤处的“她”改为 “三仙姑” ⑥处的“她”改为“小芹” ⑦处的“小芹” 改为“她”
一、什么是简明
•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 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 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 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概括起来说,简 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 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 理解度。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完美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3251295427d3240c8447ef53.png)
技法一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有时可能所说的重点不同,即所谓 “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 等不同特点出发,说出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 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 点也应不同。
1.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 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她的作品研讨会,杨绛谢绝说: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B.李凡向导师请教如何写研究生论文,导师开门请入,李 凡说:“我不能久坐,我们就站在这聊聊吧!” C.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 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D.高考临近,为了激励莘莘学子,考场的工作人员在大门 柱上贴出一副对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 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 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 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 B 解析 A项,“失陪”是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C项, “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 金”是敬辞,称别人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 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 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 起来揣摩学习,__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5.(2014·课标全国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1c4f22634431b90d6c85c7cd.png)
巧
点 拨
[答案] (1)①⑥⑧ (2)②⑤
资 料 链 接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4
考
纲
解
读
《
走
考
向
情
高
探 幽
【例3】 (2009·高考全国卷2)下面文字中画线部
考 》
考 题
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
览
高 考 总
胜
复
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习
·
考 点 透
语 文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4
考
纲
解
读
《
走
考
向
情
高
探 幽
【例1】 (2019·高考安徽卷)在下面两种情境下,
考 》
考 题
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览
高 考 总
胜
复
()
·
习
考 点 透 视
语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 文
技 要终止他的发言。
巧
点 拨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
高 考 总
胜
复
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 习
·
考
点 透
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语 文
视
技 巧 点 拨
资 料 链 接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4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导学案(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ef5c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7.png)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考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了解高考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
【考点解读】高考对该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
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
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准确”“鲜明”是基础,“生动”是升华,“简明、连贯、得体”则是承上启下。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知识梳理1】一、表达简明题解题方法用语简明,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啰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解答语言表达简明题,宜从两方面入手:l.看语句(语段)中是否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如果有,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些重复是否必要,删去后能否影响表达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词语代换;注意修饰成分使用是否适当,有无滥用。
2.看语句(语段)在表意时,表意是否明确,不产生歧义或不使人费解。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等。
二、表达连贯题解题方法表达连贯客观题有两种基本题型:主观排序题,择句归位题。
(一)主观排序题解题方法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
对题目所给的一组文句,作整体通读,求得两个大体把握:①大体把握说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个大体印象。
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
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
如:沿着①的印象去审视,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根据该句子是领起句还是总结句进一步确定中心句的位置。
沿着②的印象,一般能确定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先说什么,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接着说什么。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742ec9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e.png)
删除: ①③⑥
。
强化•关键能力
对点集训
解析:①“山谷”一般都在离人的聚集地较远的地方,所以没必要特别说明。 ③“内在的”与“心里”重复。⑥“偏僻的”与“荒郊野外”重复。
强化•关键能力
对点集训
突破点二
语言表达的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指要符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符合语境,符合表达时的 文体特征。
强化•关键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示例 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 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解析: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的片段,应为书面语体。“下水道时常 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打算”“正遇上”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 “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 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强化•关键能力
对点集训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可通过“四看”排查出正确答案
看对象
看语体 看语境 看目的
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说姑姑“失陪”我,用 错了对象。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中称别人 的家,不得体。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此处用于说自 己的女儿,不得体。 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用法正确。
强化•关键能力
对点集训
能力突破 语言表达得体“四看”
1.看对象 ①要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 职业、身份、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 的说法;同一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重点不同,取舍要有别。②准确运 用尊称、谦称。③注意特殊词语的使用。如“举案齐眉”只适用于夫妻之 间;“鼎力相助”只适用于对方,是敬辞。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完美版共31页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完美版共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93c4299ec3d5bbfc0a7480.png)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美版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完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高考语文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语文语言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bb31f0310b4c2e3f57276330.png)
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 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 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 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 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①成年累月的战事 ②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 ③经济的 不断衰退 ④ 动荡不安的政局 ⑤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 化 分析:调整语序① ③ ④ ①④③
3、词语省略、句子的首尾相接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 的一项是( D )(1995年高考题)
a.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 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b.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座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 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c.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 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d.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 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 过。 A. ac B. ad C. b c D. b d
[简明]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 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基本要求: 1。语言表达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2。语言表达明白、准确,避免歧义。 3. 语言表达流畅、通顺,避免晦涩。
[例2]删去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使语句 更简明、整齐。 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为食物而竞 争,为生存空间而竞争。当然,人类在人 类社会这个体系中,也在不断地竞争着: 有的为那些名利在竞争,有的为真理事业 去竞争
规则,并使语言之间联系与衔接更为通畅。
㈠共同的话题 ㈡合理的句序 ㈢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必须遵循的原则: ⑴语段话题统一的原则 ⑵突出语段重点的原则 ⑶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 ⑷上下文意合理的原则 ⑸句终句首一致的原则 ⑹喻体本体一致的原则 ⑺前后句式一致的原则 ⑻语言呼应衔接的原则 ⑼前后语序一致的原则 ⑽语句结构完整的原则 ⑾语句合乎逻辑的原则 ⑿语句色彩一致的原则 ⒀前后音节和谐的原则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29ec3b683c4bb4cf7ecd1b0.png)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纲解读“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
“准确”较为容易理解,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也就是说它们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高考常常从补充语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重点知识梳理1.考点简析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1)统一的话题“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统一”,即要求只有一个话题,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流“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答案A解析本段谈论的主题是“读书”而非“读书人”,所以选⑤;“深思熟虑”的语境答案A解析题目共三句话,先介绍时间、地点、最后是景描写。
这中间横线上的内容该何排列?首先看选项中①、②两句是抒情情句,但指示词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这句句末的“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与前 文重复,除了增添累赘外,别无他用。
3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 (1)停顿消除法:这种糖五毛五十粒。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2) 变换词语法: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以前) 去汇报。或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前往)汇报 (3)调序消除法: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朋友送的两个花 瓶。
机 智!
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一 次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 倒,全场一片哗然,这对 一个主持人来说是再尴尬 不过的事了,只见她从容 站起,拾起话筒面带微笑 对观众说:“
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 情让我倾倒!
”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 掌声。
你会说话吗?
古人说: 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说: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言谈既能促进事业发展,生活如意,也能 伤害别人,招来灾祸。
得体:指语言表达时,能根
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实际 情形,即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 ,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
考点解读 简明
“简明”是“简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 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也常 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一要避免啰嗦,不说废话; 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三要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⑵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 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 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 ⑴ a ⑵a B. ⑴a ⑵b C. ⑴b⑵a D. ⑴b ⑵b
考点解读 得体
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词语语体和语气以适应语 言环境。
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 手段得体、场合得体、合乎语体等
(4)语境消除法:我要热饭(不去洗菜);我要热饭(不是冷 饭)。
(5)标点消除法:你说不过他也得说。(①你说,不过他也 得说。②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实际上造成语言不够简明的原因很多,对简明问题进行 考查的题型和角度也有多种变化,因此上面讲的方法往往 要综合运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热身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 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 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修改晦 涩难懂的语句等。
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词语 例如:小王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分析:这个句子中的“非常”和“得很”,分别修 饰和补充说明“认真”的程度,它们在意思上重复, 删掉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多余的词语或 语句
简 明 连 贯 得 体
考纲链接
考纲解读
“语言表达简 明、连贯、得 体”属于高考 《考试大纲》 中的“表达应 用”范畴,能 力层级为D级 。 1~5 6~10
11~14
简明:指语言表达简洁明晰
,不重复啰唆,不含糊,没有 歧义。
连贯:指语句之间流畅贯通
,内容上话题统一,陈述对象 统一,形式上衔接有序,思路 清晰。
要做到连贯必须注意 1 保持话题统一 2 合理安排句子顺序 3 句子结构一致 4 关注前后语句照应。
一、保持话题统一
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周部长上了小车。同车的除张蓝外,还有王芳。
王芳的爸爸是援外人员,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
杨国华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时下颇流行的电视剧
主题曲。
。不一会,就响起了轻轻地鼾声。
语言表达得体的解题方法
1. 注意对象,用词得体,如谦辞和敬称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 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 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辞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 “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 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 “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 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 郎、令爱等。
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
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
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
术没有三厂强。
答案A
三、句子结构一致
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
D 恰当的一组是( )
⑴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养子——进。他身体 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黑),两颊微陷下去。
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 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如拙见,称 自己的见解)、 “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 )、 “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愚”( 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例如: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
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
①王芳今天格外高兴,因为她是去迎接爸爸的
②王芳今天是去迎接爸爸的,因此她格外高兴
③愉快的心情显示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④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多大的影响,心情愉快表明这一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句终句首衔接一致的原则 前后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
答案A
二、合理安排句子顺序
C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 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 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 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 ⑩坏的⑾影响,那么⑿,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 、 、 。
【答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或②)、⑥、(⑨或⑩)
考点解读 连贯
主要指句与句之间的贯通:内容、思想情调、顺序、句式 等方面的一致,也涉及到段与段之间的照应、过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