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的语法化及其语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来”的语法化及其语用功能

[摘要]话语标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语法化程度的加深和主观性的增强,固化结构“看来”也是这样,而且它还进一步演变为一个介词框架的后置词。另外,不论是独用的“看来1”,还是作为后置词的“看来2”,都具有传信功能,是体现主观判断的传信语。

[关键词]语法化;话语标记;传信

“看”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视觉动词,由视觉动词到认证义动词再到情态标记词,对于它的语法化及主观化问题,学者们已经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但对由“看”构成的一些结构的语法化问题却鲜有论及。本文从由“看”构成的固化结构①“看来”入手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不仅单个的视觉动词易发生语法化,由其构成的结构也会发生语法化。

一、“看来”的语义变化及主观化

最初的“看来”并不是一个词、短语或结构,而是动词和表“动态完成”[1]的助词的连用形式,最早见于唐代:

(1)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唐白居易《题岐王旧山池石壁》)

(2)李夫人病已经秋,汉武看来不举头。(唐王涣《惆怅诗十二首》)

这里的“看”是“观察”义,而“来”是表示“动态完成”的助词,“看来”作为一个结构表示“看”这个动作的完成。由于“看”是“观察”义,而人们在“观察”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想法,这就为“看来”像“看”一样发生“身心隐喻”提供了可能。

我们发现,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看来”这个结构之前都出现了施事主语,它们的基本结构框架可以概括为“NP(施事主语)+看来+VP(谓词性短语或小句)”,这为“看来”的进一步虚化提供了条件。另外,在这个框架之外还有一个“看”的对象x,这个x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或者通过上下文可以推知,如例(1),或者直接说明,如例(2)中的李夫人。x还可以用来指称一种情况,如:(3)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唐吴融《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

从结构上看,处于“NP+看来+VP”结构中的“看来”由于长期连在一起使用,“来”作为助词的功能逐渐衰退,“看来”由语法性成分的自由组合逐渐变成了词汇性结构,语义也由表示实际的视觉转变为体现用来表明说话人的看法,这种演变既与“身心隐喻”有关,又与“看来”常与施事主语合用,句法位置使其更易于表达施事的主观感受有关,如:

(4)旁人冷眼,看来大似弄巧成拙。(宋《五灯会元》)

(5)左传说魄先魂而有,看来也是。(宋《朱子语类》)

在这两个例子中,“看来”都是用来表现一种主观猜测,主语或者出现,如例(4);或者隐含,如例(5),这种主语隐含的猜测者一般都是指向说话者本人。

另外,这种主观的估计是有事实依据的,那就是判断主体对事态进行的观察,这是“看”的“观察”义的残留,这可以是显性的,如例(6);也可以是隐性的,如例(7):

(6)当时我还以为他认错了人,据今日这情形看来,北路里做买卖的,都是这副伎俩的了。(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7)这人当差使,看来还在行。(清《官场现形记》)

这里例(6)中的证据是“今日的情形”,而例(7)中并没有提供显性的证据,但其实在上下文中已经隐含了说话人能够作此判断的原因。因此,“看来”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

二、“看来2”的形成

“看来”除了像上文所述那样独立使用,还可以与其他成分构成一些结构,如“在我看来”、“由此看来”等,用来表达某人的主观看法,如:

(8)它的主要效果在我看来就是亵渎了人类健康的需要,颇似

宗教经典中为了劝诫世人,使信民畏惧对炼狱烈火煞有介事的描述。

(9)军事是门艺术,是门科学,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操作,由此看来,这几个军官有点坐井观天的意思。

这种由“看来”构成的格式可以概括成“P+X+看来”,刘丹青(2002)把这样的结构叫做“框式介词”,陈昌来则把这样的结构叫做“介词框架”。[2]在这个框式介词中,“看来”不再能够独立使用,而是必须与“P+X”这个介词结构共同出现,并且后置于介词结构。如果把前面能够独立使用的“看来”叫做“看来1”,那么作为后置词的这个“看来”就可以叫做“看来2”。

我们说“看来2”必须与介词结构同现且后置于介词结构,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前文已经谈到,“看来”作为一个结构出现是在中古时期,这一时期“看来”作为主观判断的标记语的功能还不是很强,也就是说,标记一个主观判断并不是它的优势用法。后来,随着这种用法的逐渐定型,有时候就要强调这种主观推断是由谁发出的,于是在宋代就出现了“X看来”的用法,X就是这一主观判断的发出者,如:(10)某看来,诗三百篇,其说好底,也要教人“思无邪”;说不好底,也要教人“思无邪”。(宋朱熹《朱子语类》)

(11)问:《林放问礼之本》一章,某看来,奢、易是务饰於外,俭、戚是由中。(宋朱熹《朱子语类》)

这里的“某看来”就是“我看来”的意思,“看来”也还是独立的“看来1”。X的出现就是为了说明这是某人的主观看法,也就是强调这一主观判断的依据。有时为了强调信息的来源,还会加入提示信息来源的“据”引介入判断的发出者,如:

(12)据某看来,易本是个卜筮之书,圣人因之以明教,因其疑以示训。(宋朱熹《朱子语类》)

随着明清时期表示依据的介词用法的定型[3],为了强调“看来”的内容是动作发出者X的主观判断,“P+X+看来”结构逐渐形成,能够出现在格式中的介词P也逐渐增多起来:

(13)黄生道:“老翁是局外之人,把这事看得校依小生看来,比天更高,比海更阔,这事大得多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14)依我看来,这银子虽非是你设心谋得来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明冯梦龙《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15)如此看来,人生缘分都有一定,在那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以此看来,可见凡事只要有缘:妹子同他有缘,所以一望而知。(清李汝珍《镜花缘》)

(17)由此看来,请教还是有才的做官害大,还是无才的做官害大呢?(清刘鹗《老残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