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1.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更替。
2.先秦时期的国家,如:西周、春秋、战国。
二、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秦朝的法制:实行郡县制、律令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秦朝的修建:修筑长城和修建陵墓。
4.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继承秦朝制度,并进行。
5.功绩人物:黄帝、赢政、刘邦、武帝。
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传播1.汉朝的统一与疆域拓展:南方岭南地区的纳入统一中国的疆域。
2.丝绸之路的开启:秦汉时期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3.佛教的传入:汉代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文化建设:学术成就的日渐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名著。
四、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成就1.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
2.道家思想:道家学说主张顺应自然、从容不迫。
3.法家思想:法家学说提倡法治,追求政治权力的强势。
4.科技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和应用。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封建制度: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皇帝赐给宗室、王侯、卿大夫封地,实行宗法制度。
2.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起义如黄巾起义、七国之乱等,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灭亡。
3.经济发展:铁器的应用、农田水利的发展等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结构:秦汉时期社会划分为士人、农户、工商人、奴隶等阶层。
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乱象和三国分立的原因,分别是曹魏、蜀汉、东吴。
2.南北朝:北朝为汉族统治,南朝为胡族统治,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
3.隋朝统一:刘秀建立隋朝,统一北方,是为隋文帝。
4.唐朝: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盛世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省;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那么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开展农业消费、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拓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亲密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要点】一。
繁荣1南北重归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2.隋文帝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难点解析】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
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要点】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能够“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各地的文明与交流1.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书写系统的朝代。
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最著名的考古遗址有殷墟。
2. 印度的佛教和锡克教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宗教之一的地方,佛教和锡克教都是印度起源的宗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一门宗教,强调追求解脱和修行。
锡克教则强调信仰一个无形的神,以印度的巴塔克·辛格为首的锡克教徒拥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3.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腊文明注重个体的完善和自由。
而罗马文明则注重法治和工程技术。
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系统,推行的法家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2. 汉朝的疆域扩展和政治制度汉朝自刘邦建立开始,疆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天朝大一统”的格局。
汉朝实行的制度有汉武帝推行的郡县制和汉武帝后期推行的科举制。
3. 全球范围的汉朝交流汉朝时期,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史上最广泛的。
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欧洲,也有许多外国使节来到中国。
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贸易网路。
第三章两河流域的文明1. 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疆域横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有城市、农业、文字等方面的标志。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稳定且中央集权。
埃及的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是其文化的独特之处。
3. 两河流域与埃及的交流和影响由于两河流域和埃及地理位置的接近,两者之间有很多交流和互动。
(简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简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
结
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的简化版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第一章古代的文明与交流
- 文明的起源
-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 两河流域的文明
-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 黄河流域的文明
- 后石器时代的社会变迁
- 城市的发展与贸易的兴起
- 文字的发明与运用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思想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三皇五帝与夏代
- 商朝的兴起
- 商朝的灭亡与西周的兴起
-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 春秋时期的变革与战国时期的分裂- 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主导
- 阶级的分化与奴隶制的灭亡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经济
- 农业的发展与手工业的兴起
- 铁器的应用与商业的发展
- 农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的兴起
- 三农问题与社会的不平等
- 农田水利的发展
第四章古代中国的文化
-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 经济生活中的印刷术与造纸术
- 酒、茶与丝绸之路
- 音乐与舞蹈
-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
- 古代的建筑与书法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简化版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快速回顾历史知识的要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的详细内容。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时间:605 年开始。
-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的创立:- 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 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经济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 3 课盛唐气象。
1.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修建者: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知识点四:科举考试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随后在589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
这一时期,隋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3.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5.在隋朝灭亡后,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在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在唐朝贞观时期,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
这些胜利为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
她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并创立了殿试制度。
6.在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7.陆贽在《陆宣公翰苑集》中称赞了则天太后重用人才,善于选拔人才的才能。
她严格考核人才,推崇能力,不肖者被黜退,才能者得到快速晋升,这使得唐朝得以赖用众多的才士。
8.材料二中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为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治理被称为“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1.在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等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并广泛使用。
此外,唐三彩是一种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陶瓷器,闻名于中外。
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5.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表现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1.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主要内容有渡江战役、解放全国大部分地区、平津战役、琴岛
战役等。
3. 历史巨变:指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包括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4. 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
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等。
5. 构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政策、中苏关系、中美
关系和经济建设等内容。
6. 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指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农业合作化等。
7. 文化大革命: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广泛群众性革命
运动,主要内容有群众运动、造反派运动、红卫兵运动等。
8.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指建设新中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农业、工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等的进步。
9. 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主要包括中苏关系的决裂、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镇经济改革、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一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契丹(辽)建立民族:契丹族建立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阿保机(辽太祖)都城:上京发展:建国后,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2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3、宋辽的并立战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亲征,宋军打退辽军。
和宋辽澶渊之盟:内容辽朝撤兵;北宋送给辽朝岁币。
影响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西夏建立民族:D项族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5、宋夏并立战宋夏连年用兵,双方损失很大。
和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宋夏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6、金建立民族:女真族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建立时间12世纪初期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7、金灭辽、北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标志)8、南宋建立时间:1127年建立者: 赵构(宋高宗)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9、南宋与金的对峙战:岳飞抗金战役:郾城大战,岳飞率军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结果:宋高宗与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统治,向金求和,解除了岳飞兵权,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评价:岳飞抗金保护了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正义之战,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
宋金议和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给金岁币;宋金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以北是金统治区,以南是宋统治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纪传体通史形式归纳整理)第一部分本纪与世家一、隋文帝杨坚本纪:1、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开皇之治”。
二、隋炀帝杨广本纪:1、开凿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民众,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三、唐高祖李渊本纪: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四、唐太宗李世民本纪:1、“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统治措施:注重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2、对科举制的贡献: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3、民族关系:(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对外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他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成就:(1)唐太宗为父亲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参与编创《秦王破阵乐》。
五、武则天本纪: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发展农业;创设殿试和武举,选拔贤才;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渊在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和。
2.长安城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一、秦朝统一中国1. 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 秦始皇:秦始皇的改革、统治措施,修筑长城和修书同文、度量衡的推行。
3. 儒法斗争:李斯和商鞅的政治主张。
4. 秦朝的灭亡:秦朝丧权辱国、士人反秦,起义军之乱。
二、西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 秦朝灭亡后的混乱局势,刘邦成为汉朝建立者。
2. 刘邦的帝制制度、田赋制度、推行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
3. 郡县制度的推行、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官府系统。
4. 西汉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5. 文化艺术的进步:汉字的发展和著名医药学家华佗、科学家张衡等。
三、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 新朝的兴起:汉哀帝时期、王莽的改革,红眉起义。
2. 光武中兴:刘秀的建议与过江后的恢复。
3. 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郡国制和九品中正制。
4. 经济情况:冶铁业、水利工程、农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
5. 社会状况:豪强割据、大官僚、世族的风行、士人乡绅。
四、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刘备的起义与建立蜀国,孙权的东吴,曹操的起义与建立魏国。
2. 蜀、吴、魏三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魏国的郡县制、三公制、孙权继承制度、刘备的丞相制度。
3. 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的状况、农业的发展、丝绸的传播。
4. 文化艺术的发展:诗人曹操、杜牧,书法家诸葛亮等。
五、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南朝刘宋的建立和北魏的分裂。
2. 南朝文化的繁荣:大量文人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发展。
3. 北魏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官僚制度,并且出现僧官的现象。
4. 北魏的经济发展:屯田制、农业的提高、商业的发展。
六、隋代和唐代1. 隋朝的统一和隋文帝的改革:修筑大运河、推行均田制、修官印骑兵、推行科举制。
2. 隋朝的灭亡和唐高祖李渊的起义与建立。
3. 文化的进步:科学家王羲之、文学家贾思勰和杜牧等。
4. 政府机构的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人类的进化与迁移
- 人类起源与进化
- 大禹治水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聚居地
- 古代人类的迁移与交流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
- 社会的演变与国家的形成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职业统治者
-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 古代造纸术和丝绸之路
- 古代铁器、蔬菜以及封建文化的演变
- 古代科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近邻
- 中华文化的东传与文化接触
-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 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变化
-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唐宋时期
- 心理学与教育学在唐宋时期的发展
- 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
第六单元:世界上的科技与文化
- 文化与科技的多元化
- 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 世界上重要科技的起源与影响
第七单元:世界历史上的朝代更迭
- 世界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与政治格局演变
- 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的历史变迁
- 不同地区历史发展的联系与特点
第八单元:世界历史上的变革与进步
- 世界历史上的变革与进步
- 工业化与科技革命
- 世界历史的演进与全球化趋势
第九单元:中国现代史的重大事件
-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发展
-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第十单元: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与发展
- 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影响
- 当代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挑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与历的秦朝相似。
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政要”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⑶、戒奢从简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创立⑴隋文帝分科举人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科举制的完善⑴朝代:唐朝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②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②促进了文化交流,推动了XXX在中国的传播。
2、唐朝对西域的统治①唐朝设立安西四镇,巩固对西域的控制。
②唐朝与吐蕃、突厥等西域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实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3、唐朝对海外的交往①唐朝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唐朝派遣XXX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治理①唐朝采取“分流、安置、统治”等措施,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的有效治理。
②唐朝对少数民族的宽容和尊重,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保持了频繁的友好往来。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强盛、繁荣和先进给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同时,唐朝比过去更加发达的对外交通和比较开放的政策也为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唐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如吐番、回纥、靺鞨等也密切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隋唐时期,中国的建筑水平非常高超,赵州桥和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石拱桥和城市。
此外,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刻印刷品《金刚经》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诗歌在隋唐时期也达到了顶峰,XXX、XXX、XXX等诗人的代表作品不仅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书法和绘画也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XXX、XXX、XXX等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莫高窟是隋唐时期的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XXX壁画和雕塑。
此外,唐朝的歌舞大曲如《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也非常盛行。
然而,在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最终在907年为藩镇所灭。
此后,辽宋西夏三个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以及金与南宋的对峙成为了时代的主要特点。
在绍兴和议后,南宋成为中国的主要政权,而XXX则逐渐式微。
原上的各部族逐渐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3、XXX的征战XXX率领蒙古军队,先后征服了西夏、金朝、南宋等国,统一了中国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要点】一。
繁荣1南北重归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2.隋文帝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难点解析】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
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要点】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1)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统治者必须让百姓生存下去,不可过分压榨农民,因此他重视发展生产,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唐太宗治国措施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b、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已的享受欲望。
C、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d、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3)形成局面: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统治为“贞观之治”。
3.女皇武则天地位: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政策: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评价:“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难点解析]1.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相同之处?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就是注意“节俭”,不奢侈、浪费和享受,唐太宗不愿意浪费民力修建宫殿,汉文帝修建陵墓时只用陶瓦装饰,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出二位都在实行“仁政”治国。
另外,在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上,二人也很相同。
2.对比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想一想秦朝和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国?唐太宗重视百姓以民为贵,实行轻徭薄赋,属仁政治国。
秦始皇和隋炀帝都好大喜功,迫求享受,极尽所能地挥霍浪费国家财产,而且还役使全国人民为其个人效劳,以满足自已的享乐欲望。
因此,导致赋税徭役沉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终人民反抗,推翻暴政。
[重点考点]1.贞观是(唐太宗)年号。
2.唐朝最有名的谏臣是(魏征)。
3.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在位时的宰相。
4.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后人评价她(“治宏贞观、政启开元”)5.“贞观之治”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统治者必须让百姓生存下去,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因此他重视发展生产,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加强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知识要点]1.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措施:重视吏治,任用贤臣,提倡节俭。
结果:政局稳定,史称开元之治2.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新品种传入;饮茶之风盛行;改进曲辕梨,创制灌溉工具筒车等(2)手工业:丝织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
唐三彩是闻名世界的工艺珍品(3)商业: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3.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先进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唐朝的灭亡(1)唐玄宗后期,出现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
(2)907年,唐朝灭亡。
”[难点解析】[重点考点] 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历史上把这个局面叫什么?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唐朝出现繁荣的盛世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先进地位,其民族交往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3.唐朝手工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唐玄宗即位时,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5.史书上评价“贞观之风、一时复振”指的是(唐玄宗)在位时期的治世局面。
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历史上评价她是“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知识要点】一。
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1.背景:魏晋以来,只有权贵子弟才能做官,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没有机会做官。
2.过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作用: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
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1.增设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列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注重面试。
三。
科举制的的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
科举制度的废除隋朝创立,清末废除。
存在了1300多年。
[重点考点]1.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他设立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隋唐的哪几位君主为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完善做过贡献?做过什么贡献?隋文帝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了。
完善科举制度有三个重要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列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3.科举制度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4.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是(隋文帝)时开始的。
5.科举制度开始时,录取的名人有(房玄龄孔颖达),后来(房玄龄)成为唐初名相。
第5课和同为一家[知识要点]1.唐朝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2.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3.唐朝被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4.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
唐与吐蕃两件大事: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入藏唐与回纥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与靺鞨唐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唐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难点解析]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意思是历代君王都重视中原汉族人民,轻视少数民族,惟我对他们一视同仁,同样看待。
体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政策。
[重点考点]1.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各民族一律平等)2.唐太宗被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3.唐与吐蕃关系中的两件事是什么事?有什么意义?(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知识要点]1.唐朝的对外交往政策-----“开放”的外交。
①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②当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有一条大街叫“唐人街”是指华人居住区。
2.唐对日的交往①遣唐使(吸取唐朝文化)②鉴真东渡(唐玄宗时)贡献,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奉为“艺术明珠”。
3.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 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引入中国的天文、医学、历算等科技成就。
(4)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4.唐与天竺的关系①最杰出的交往使者是高僧玄奘。
②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③玄奘著《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重要典籍。
[难点解析]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盛况是空前的,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盛况?请用相关史实说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有何影响?唐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唐政府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市;对外交通贸易发达。
影响:(1)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唐朝商业的繁盛,城市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展,朝鲜、波斯、大食的许多物品输入我国,天竺的熬糖技术也传入我国);(2)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如高丽乐,天竺的佛经,石窟艺术,大食的伊斯兰教文化,习俗等)。
[重点考点]1.唐朝的对外交往政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开放”的外交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2..哪个国家受唐影响较大?有哪些影响?日本受唐的影响较大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文字是参照汉字进行创制的;日本社会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习俗。
3.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4.《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鉴真),中印交往的使者是(玄奘)6.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中进士,在唐朝做官并写下大量诗文。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知识要点]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隋唐建筑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桥梁工程方面突出。
3.代表建筑-------赵州桥①设计者:隋工匠李春。
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4.代表建筑----唐都长安 ①特点:规划整齐。
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③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板印刷术的发明 1.出现:隋唐时期 2.成品:《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板印品。
3.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2.唐朝有两千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歌[重点考点]1.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
2.唐朝时世界上最大城市是(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