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iology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课程编码:081020030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水处理生物学主要介绍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基础知识,是给排水工程专业中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等基本知识、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通过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0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0-1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0-2水中常见微生物的类型及特点0-3微生物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重点:水中常见微生物的类型及特点难点:微生物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作用第1章:原核微生物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细菌1-2放线菌1-3丝状细菌1-4光合细菌1-5蓝细菌1-6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重点:细菌难点:细菌的生理特性第2章:古菌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古菌的特点和分类2-2.常见的古菌重点:古菌的特点和分类难点:古菌的特点和分类第3章:真核微生物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概述3-2酵母菌3-3霉菌3-4藻类3-5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3-6底栖动物重点:霉菌与藻类难点:藻类对环境工程中的影响第4章:病毒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病毒的基本特征4-2病毒的繁殖.重点:病毒的基本特征难点:病毒的繁殖方式.第5章: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微生物的营养5-2酶及其作用5-3微生物的代谢5-4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重点:微生物的营养难点: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6-2微生物的遗传6-3微生物的变异6-4遗传工程6-5微生物的驯化与保藏重点: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难点: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第7章:微生物的生态授课学时:27-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征7-2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7-3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难点: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8章: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8-1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8-2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重点: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难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第9章:水质安全与生物监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9-1水的循环9-2水中细菌的来源及其分布9-3大肠菌群和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9-4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9-5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重点: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难点: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

给水排水系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大纲

给水排水系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名称: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Microbiology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应开实验学期:第5学期课程编码:0802019 实验学时数:6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一、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训练学生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微生物包括活性污泥生物相形态,掌握培养基的制备及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预习,实验时必须当时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整理报告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高压蒸气灭菌锅、无菌操作台、恒温箱(培养箱)、接种环、酒精灯等四、实验课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报告里包括如下内容(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班号和实验日期;(2)实验目的和要求;(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4)实验原理;(5)实验步骤;(6)实验原始记录;(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心得与体会。

2.考核方式2.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实验课的出勤及实验态度,实验报告。

2.2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

实验课的出勤及实验态度占50%,实验报告占50%;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五、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主要参考书1.顾夏声等编,《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沈萍,范秀容,李广武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课程名称:Water Treatment Biolog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40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水处理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二、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等。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水中常见的微生物。

第二单元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建议学时数:2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细菌的菌落特征。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第三单元细菌的生理特性(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类型;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环境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酶的特性及米-门公式;细菌的呼吸类型。

第四单元细菌的生长和遗传变异(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细菌的计数方法;细菌生长测定方法;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生长及其特性。

第五单元其他微生物(建议学时数:6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放线菌、光合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病毒和噬菌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六单元水的微生细菌学(建议学时数:4学时)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水中的细菌及其分布;水中的病原菌、大肠菌群及其测定方法;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水中的病毒及其检验。

水处理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处理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处理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处理生物学学分: 2.5 总学时:40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1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各种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物质代谢与营养生长的科学,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在一般性的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与遗传变异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栖息在水体、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各种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及污水净化中的生物学原理。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答疑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2、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3、要求学生认知读书,课前预习——泛读,课后复习——精读,从中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得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的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和特点2、了解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的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教学重点:1、掌握微生物概念、研究内容及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第一章原核微生物(4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原核微生物种类及特点;2、掌握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培养特征和繁殖方式;3、掌握放线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培养特征和繁殖方式;4、掌握丝状细菌特点和水处理中的作用5、了解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教学重点:掌握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大小、形态、结构、培养特征和繁殖方式;第一节: 细菌1、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及繁殖方式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设计 (2)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设计 (2)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设计1. 引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

同时,对于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微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水处理工作做好准备。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熟悉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学习如何评估水处理微生物学的效果。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3.1 理论部分理论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1.微生物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等基础知识。

2.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介绍微生物在不同水处理流程中的应用,包括:厌氧池、好氧池、中和池等。

3.微生物评价:介绍对微生物活性的评估方法,包括:细胞计数、活菌数、PTC等。

4.微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决:介绍微生物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2 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将包括以下内容:1.培养微生物:学生将分别从厌氧池、好氧池、中和池中获取微生物,并进行鉴定和纯化。

2.微生物活性测试:学生将进行微生物处理的实验,并采用活菌数和细胞计数等方法评估微生物处理效果。

3.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4. 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实践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包括3-5名学生。

学生将根据题目完成课程设计,题目如下:4.1 题目1:好氧微生物处理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使用好氧池进行微生物处理实验,并评价微生物活性。

撰写实验报告。

4.2 题目2:厌氧微生物处理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使用好氧池进行微生物处理实验,并评价微生物活性。

撰写实验报告。

4.3 题目3:微生物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要求:学生研究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水处理微生物学英文名称:microbiologyofwatertreat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分:2.0适用对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成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二、课程概述主要学习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的形态、分类、生理特性及其生活环境、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与之相关的实验等内容,是给水排水工程有关专业课特别是“水质工程学”中生物处理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种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26学时)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与水处理相关的主要生物种类,明确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3)与水处理有关的主要生物种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学、水处理生物学、物种、分类、微生物、林奈双命名法、水生动物、水生植物。

3.问题与应用领域思考题:(1)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2)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能力建议:通过本章自学,学生介绍水处理生物学的自学任务,掌控水中常用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

(三)课后练习第4页课后思考题1~5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学居多,提示信息学生回去查询一些课外参考书。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目的与建议了解细菌、放线菌、丝状细菌、光合细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菌1.主要内容(1)细菌的形态和大小(2)基本结构和特定结构?(3)产卵方式(4)群体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和特定结构(荚膜、微荚膜和鞭毛),细菌的产卵方式(减数分裂和芽殖),细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的培育特征。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icrobiologist of Water Treatment学分:2学分学时: 32学时实验学时: 8学时教学对象:先修课程:化学环境监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微生物的差不多概念、类型、生理特性、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等差不多理论,为学好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以后从事水处理工程设计、研究工作提供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要侧重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特点和在污水处理中所起的作用,对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的讲解应与分解污水有机物质结合起来,明确微生物的特性对污水处理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差不多要求:要求把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生长特点。

重点:把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第二章原核生物1,细菌的形状、大小及作用2,放线菌的形状、大小及作用3,蓝藻差不多要求:要求把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微生物的生长特点,物质转化中所担负的角色,以及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

重点:把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真核生物1,真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形状、大小及作用2,类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3,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4,后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差不多要求:要求把握水处理中真核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特点,物质转化中微生物担负的角色,以及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

重点:把握水处理中真核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差不多要求:要求把握形状、特点,病毒的繁育过程及事实上验室中的操纵方法。

重点:把握病毒的繁育过程。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理1,微生物的营养2,微生物的酶3,微生物的呼吸作用5,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差不多要求:要求把握微生物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酶及其作用特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以及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

重点:把握微生物的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物质代谢。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案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处理微生物学使用教材:水处理微生物学主编:顾夏声李献文竺建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专业班级:给水排水工程0902201、0902202(66人)课时: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合计:32学时授课教师:李国辉授课时间:2011年上学期水处理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课程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目前,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污染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造成大部分水体的污染。

水是宝贵的资源,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它。

要提供合格的生产生活用水,必须对水进行处理。

水处理微生物学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微生物处理水中的污染物和如何消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水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特性和控制方法;了解水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规律;了解水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判定水体污染和自净能力以及水处理效果的好坏。

通过实验教学撑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如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微生物的接种和纯种分离等,掌握水中细菌、大肠菌群和病毒的检验方法.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述与实验相结合为主。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口述、板书相结合,课堂提问、自学等多种方式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32 理论课时:24 实验课时:8学分数:1.5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平时作业和课堂问答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主要参考文献:1、《微生物学教程》周庆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环境微生物学》王家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李军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微生物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环境微生物》周凤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7、《水污染控制与废水生物处理》. 马占青编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8、《环境和资源微生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沈德中主编. 中国环境出版社绪论一、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微生物:是指一大群个体体积微小(直径小于1毫米),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还有些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及任务1.性质:水处理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它属于应用微生物学。

因此本课程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并重。

讲授学时与实验学时分配比例为1:1。

2.任务:水处理微生物学是在研究微生物的一般形态、分类和生理等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与水处理有关的问题。

研究水中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和它们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生命活动的方法。

通过学习使我们能更好地开发微生物资源,并利用、改造微生物,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对环境保护及水处理方面的作用,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控制改造有害微生物,清除它们的危害,为环保、人民生活、及工业生产服务。

通过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重要的技术基础知识,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和进行生产实践和指导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讲授部分:通过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内容学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三大类微生物在基本形态、结构、繁殖及菌落特点上有何异同,基本掌握水中微生物类群及特点。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微生物的营养、营养类型及营养物质如何进入微生物细胞。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各类微生物与水处理的关系。

水的卫生细菌学。

水体的污染、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和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等微生物与水处理的关系。

2.实验部分:通过实验必须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

即:1.显微镜镜检技术:油镜使用,测微尺的使用及微型动物计数、血球计数板计数等。

2,制片染色技术:水浸片、干燥涂片制备、简单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等。

3,细菌纯培养技术:包括培养基制备方法、灭菌消毒方法,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等。

4.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法等。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随着近代生物科学的急速发展,微生物学已渗透入各有关学科领域。

微生物学与水生物学、生物化学、工业化学、水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遗传学等共同构成给水排水专业的整个完整的基础生物学知识。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设计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设计

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
1.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
征、微生物的活动和增殖规律等;
2.水处理微生物学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生物膜反应器等;
3.水处理微生物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微生物组学和代谢
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讲解:
1.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1.1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分类:藻类、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特征:形态、生理、代谢、遗传等。

1.2 微生物的活动和增殖规律
•微生物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养分需求;
•微生物的温度和pH范围。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授课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学时数:44学时(其中含12学时实验)
学分数: 2.5学分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水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水质工程学
开课教研室: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田晓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水质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以及微生物在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中的作用。

2.知识要求
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质,并用微生物理论提出粗略的处理意见。

3.能力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独立设计、实施相关实验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要了解本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增强适应能力,自觉地把本课程发展与相关专业发展联系起来。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
(1)概述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以及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等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研究范畴,对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及其在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2)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细菌及其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分类鉴定。

基本要求: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潜力;了解放线菌、蓝细菌等其它原核微生物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

(3)真核微生物
教学内容: 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生理特性等。

基本要求:把握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它们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领域。

(4)非细胞生物——病毒
教学内容: 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特征及其繁殖过程。

基本要求:把握病毒的概念、生命特征、典型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过程等有关病毒学的基本知识。

(5)微生物的营养
教学内容: 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物质的运输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及配制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物质的运输方式、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掌握培养基的分类和功能。

(6)微生物的代谢
教学内容: 酶及酶促反应、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以及代谢调节。

基本要求:掌握酶的概念及酶促反应的基本类型,深入了解微生物产能的主要方式和各种产能方式的特点,了解微生物物质代谢过程以及代谢调节机制。

(7)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教学内容: 微生物纯培养连续培养、混合生长规律及其对污水生物处理的指导意义。

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生长规律及其对污水生物处理的指导意义等重要知识。

(8)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内容: 空气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因子、生态竞争、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及其生理特性、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

基本要求:了解空气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掌握生态因子、生态竞争的内涵,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及其生理特性、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等。

(9)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遗传、突变,细菌的基因重组,基因工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遗传物质是核酸的证据、DNA的结构、中心法则、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机制、细菌的基因重组,了解基因工程及其在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等。

(10)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
教学内容: 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简介,废水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等。

基本要求:掌握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对废水处理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有足够的认识,对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11)厌氧生物学原理及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教学内容: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厌氧生物处理的生态学、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简介等。

基本要求:掌握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参与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微生物类群、厌氧生物处理的生态学,对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12)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
教学内容: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

基本要求:掌握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

(13)生物修复技术
教学内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等。

:
基本要求:掌握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内涵和基本原理拉,深入了解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原理和工程技术,深入了解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原理和工程技术等。

2.时间分配和进度
(1)概述1学时;
(2)原核微生物4学时;
(3)真核微生物1学时;
(4)病毒1学时;
(5)微生物的营养2学时;
(6)微生物的代谢6学时;
(7)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学时;
(8)微生物的生态4学时;
(9)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学时;
(10)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2学时;
(11)厌氧生物学原理及厌氧生物处理技术2学时;
(12)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氮磷的去除2学时;
(13)生物修复技术1学时;
(14)习题讲解2学时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难点:把微生物的代谢规律和环境污染相统一,综合治理环境问题。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水处理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联系密切,必须以生物化学为理论基础。

《生物化学》与《水处理微生物学》有部分内容交叉重复,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分清各自的重点和主次。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任南琪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顾夏生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微生物学》(第二版)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环境微生物学》周群英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大纲说明
1.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课堂问答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
绩的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