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公开课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公开课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公开课《幽径悲剧》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一条小路还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悲剧?作者写这个悲剧想告诉我们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解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
一、走近作者师:同学们知道季羡林是怎样的一个人吗?生:北大教授。
师:对,我们看看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
)季羡林: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
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
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二、解读文本师: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从空间、时间、古藤的存在状态、作者的心理感受四个角度探究《幽径悲剧》的悲剧性。
1.悲剧发生地与悲剧的悲剧性师:请大家注意标题——“悲剧发生地与悲剧的悲剧性”。
这就是说,事情的空间位置给事情的性质带来很大的影响。
单讲这个道理,同学们可能觉得深奥一些,让我们先看一看别的事情。
大家知道北京有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吗?生:知道。
有一篇课文就是谈它的。
师:人民英雄纪念碑座落在什么位置?生:天安门广场的中央。
师:在天安门广场经常举办什么活动?生:国家庆典活动。
师:天安门广场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标志性场所,把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在那里,标志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本身性质的重要。
假如把它立在香山,与此比较有什么区别呢?生:打个比方说,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立在天安门广场,就是把人民英雄记在心里。
若立在香山,就好比把人民英雄记在腋窝里。
师:所以说,事情发生的空间位置与事情性质有着很大的关联。
这是我们看事情的一个重要依据。
下面请看砍伐古藤的悲剧具体发生在什么地方?生:发生在幽径上。
生:发生在燕园中。
生:发生在一所著名大学的校园中。
师:燕园是这所大学校园的后园,砍伐古藤的事件发生在燕园极为幽静的一条小路上。
文中说“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这条幽径有什么特色?生:“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示范课幽径悲剧教案共36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பைடு நூலகம்
示范课幽径悲剧教案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第21课 幽径悲剧课件
12/6/2021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悲剧, 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 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 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 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 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 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 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12/6/2021
12/6/2021
12/6/2021
12/6/2021
12/6/2021
诗人刘亮程曾这样劝告过世人: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一个人村庄》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 ——(法)卢梭
12/6/2021
他就是一代宗师——季羡林 12/6/2021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 齐奘,山东临清人。北 京大学教授、学者、作 家。中国著名文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 会活动家、翻译家、散 文家,精通12国语言,是 享誉中外的“东方学大 师”。2009年7月11日在北 京逝世,享年98岁。
12/6/2021
在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那天,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 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并风 趣地对季老说:“您现在是红衣少年!”
12/6/2021
重点字词
蜿(wān)蜒(yán) 凄(qī)清(qīng) 潋(liàn)艳(yàn)
攀(pān)附(fù)
浩(hào)劫(jié) 诛(zhū)伐(fá)
惆(chóu)怅(chàng) 荆(jīng)棘(jí) 虬(qiú)干(gàn)
《幽径悲剧》市直教研活动示范课
市直教研活动示范课幽径悲剧教学目标:1、感受藤萝之美,体会藤萝之悲,品悟作者之情2、探究文章主旨一、导入在北大校园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北大新学期开始的一个秋天,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管行李,自己轻装去办理报名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等这位新生办完手续回来,老人已尽心尽责地看管行李一个多小时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听了这个故事,你对季羡林有怎样的印象?师: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此事由衷地感慨到: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二、作者介绍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季羡林,一起看大屏幕[点幻灯]师:伴随季老渊学识的是他那谦逊伟大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季先生的作品,走近季老的心灵。
一起来学习他的《幽径悲剧》[点幻灯]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请一个同学告诉老师本文写的是什么悲剧?生:北大燕国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三、关于悲剧[点幻灯]师:对于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悲剧就是将最有价值的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那么,在本文中你们觉得“美”具体指什么事的?生:一株古藤萝。
四、感受美[点幻灯]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出声读,亦可时而默读,时而出声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思考这株藤萝美在何处?找出相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朗读时可以用笔做点标记。
2、生自由读3、请你们说说你觉得藤萝美在何处?美在历史(神秘、传说、暇想)美在形状(奇特而有气势,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向前去)美在幽香(沁人心脾,嗡嗡的蜜蜂也说明了香味的浓郁,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芬芳)美在色彩(浓绿万枝红一步,动人春色不需多,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图画)4、师:小结:这株藤萝无比美丽,充满活力,课文第8小节集中描写了藤萝的美,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朗读§8指导:老师希望你能读进情感→读出美感→注意节奏、重音5、谢谢你。
《幽径悲剧》(公开课)
周微微
季 羡 林
幽 径 悲 剧
预习交流—作者简介
季羡林: 北京大学教授、 学者、作家。 世人称其为“学界 泰斗”“一代宗师”, 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 大师”。
预习交流—重点字词
n 潋滟 lià yà n jí
怯者 qiè
摇曳 yè 愚氓 mé ng
荆棘 jīng 悚然 sǒng
万斛 hú
懦者 nuò
幽 径
悲 剧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情感。
3.提高护美意识。
幽径之美
美在 藤萝
古藤萝美在何处?说说你感受到的美。
学法指导:可以从用词、修辞、感官、 藤萝之美 情感表达等角度谈。 内在美 外形美 形 色 声 香
真
善
美
1966—1976年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使党、国家、 人民遭受了一场史 无前例的浩劫。文 化受到了无法弥补 的破坏,知识分子 更遭到残酷迫害。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另一篇散 文《二月兰》中写到自己在文革 中的遭遇和心情。他写道:“我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 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我知道 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 正义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 一棵古藤。每次走到它下面,嗅到 倒,人妖难分,我呼天天不应, 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 叫地地不答,一腔义愤,满腹委 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 屈,毫无人生之趣。在很长一段 还不全是荆棘。其中情味,只有我 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 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 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 实为异类。”
藤萝之悲
悲在 愚氓
藤萝被毁后是什么样子?
吊死鬼、孤儿 哭泣、哭泣、哭泣ຫໍສະໝຸດ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掉!
《幽径悲剧》优秀教案3篇
《幽径悲剧》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2、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2、介绍课堂环节:走近名人,成为名人我当评论家我当文学欣赏家我来寄语二、我当评论家你觉得课文的标题《幽径悲剧》好吗?如果你觉得好,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个更合适的标题,请你写下来,也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评论家标准1、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
2、能对作者的观点和同学的看法,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我当文学欣赏家1、出示要求:(1)选择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并圈点勾划加批注。
(2)结合你的批注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打动了你。
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边读边勾画出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关键字词__有感想处2、教师出示范例。
3、学生批注后交流。
四、我来寄语1、观看短片2、结合课文和短片谈感受。
3、请你对悲剧的制造者们说一句哲理性的话。
五、作业:(任选一题完成)1、请爱护你身边的小生灵,如果发现有人伤害他们,请及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2、现在,我们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幽径悲剧》,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第二章:剧本情节分析2.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幽径悲剧》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剧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2 人物分析分析剧本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物间的冲突和矛盾。
2.3 情节解析深入解析剧本中的关键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探讨3.1 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3.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3 环保措施讨论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实践环保的行动力。
第四章:人物性格分析4.1 主人公性格特点分析主人公在剧本中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认识主人公的勇敢和坚持。
4.2 配角性格特点探讨配角在剧本中的角色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4.3 人物成长变化观察人物在剧本中的成长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程回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2 学生感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提高环保意识。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知识。
第六章:剧本主题探讨6.1 主题概述引导学生探讨《幽径悲剧》所要表达的主题,如环保、人性等。
6.2 主题分析深入分析剧本中各个场景、人物和情节如何体现主题,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寓意。
6.3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第七章:剧本艺术特色分析7.1 剧本结构分析剧本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清晰、矛盾冲突等。
7.2 语言艺术欣赏剧本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幽径悲剧公开课教学ppt
3、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 “悲剧”呢?
三、感受幽径之美
幽径之美,美在何时?美在何处?请找出这些景 色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
环境:一面……一面……
幽径四季
之美
山上:春夏秋冬四时景物
赞 美 之
探究悲剧的发生
1、这株藤萝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被谁所灭?
2、为什么他们会作出这 样的行为?
悲痛之因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 也不能幸免。……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 这一棵藤萝了。
茫茫人世中,人们只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 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 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 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重点字词
蜿(wān)蜒(yán) 攀(pān)附(fù)
凄(qī)清(qīng) 潋(liàn)艳(yàn) 浩(hào)劫(jié) 诛(zhū)伐(fá)
惆(chóu)怅(chàng) 荆(jīng)棘(jí) 虬(qiú)干(gàn)
摇(yáo)曳(yè) (méng)
悚(sǒng)然(rán)
而如今 湖水混浊,鱼儿死去……
这里曾经绿草如茵 牛儿满坡……
而如今遮天 生意盎然……
而如今 浓烟滚滚,满山荒芜……
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
——王蒙
拓展延伸
我们的身边是否还有 “愚氓灭美”的现象?请 你搜索你的阅读宝库谈谈 你的了解。
五、感受藤萝之悲
……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 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 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 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 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 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 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 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 有地方了。
《幽径悲剧》PPT教学课件
部分来自《点拨》
7. 第11段中,作者说“人生不全是荆棘丛”,而第 12段中,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3.从不同角度抒情,细致动人。 先是说对这棵藤萝顾而乐之,并说是自己惟一的一点安慰,觉 得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这是正面 抒情。藤萝被砍后,作者感到十分悲哀,抒发了对它的痛惜之 情,这是从反面抒写了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怀。最后作者又用 细腻的笔法抒写内心的感受,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 写一写字形
qīqīng( 凄清 ) sòng rán(悚然)
围jiǎo( 剿 )
部分来自《点拨》
pān fù( 攀附 ) mì( 觅 )食 垂xián( 涎 )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潋滟:
水波荡漾的样子。
2.猬集:
如刺猬的硬刺那样丛聚,比喻众多。
3.万斛:
极言容量之多。
4.毛骨悚然:
【答案】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的 幸存给“我”的悲愤、惆怅的心情带来了安慰,给“ 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让“我”忘却了人生的许多 困难。 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被砍 了,“我”最后的一点希望还是没有了,“我”绝 望的心情使得“我”把这个世界看成了一个荆棘丛。
8. 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藤萝的惨状?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幽径悲剧公开课
幽径悲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美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
难点: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情感。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幽径悲剧》。
读一遍课题:幽径是在什么地方?“幽径悲剧”说明“悲剧”发生在什么地方?这是怎样的一条幽径呢?让学生很快浏览课文,并作答。
二、感受幽径之美作者怎样描写幽径景色的?边读边划出描写幽径中美丽景物的句子,并让学生自由作答。
同学们找到的句子真多啊,不知名的山花、接天的荷叶、火红的枫叶,还有白雪中充满生机的松柏。
幽径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可以欣赏,但是,给作者印象最深、让作者最难忘留恋的是什么?(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三、赏藤萝之美1.发现美速读感知:课文怎样描写了这株古藤萝?跳读课文:盛开的藤萝留给我们的印象怎样?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很美)那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怎样描写藤萝的美呢?请同学们划出课文中展现藤萝美的句子。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
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2.赏析美(1)朗读划出的句子,思考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古藤萝的美丽的?让学生对找出的句子进行赏析。
(从古藤萝的花、枝条、香气以及花叶方面来描写的)作者见到幽径上的这株古藤萝,心情怎样?(顾而乐之)(2)幽径上的这株古藤萝和别的藤萝一样吗?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①它既无棚,也无架:说明这株藤萝非常特别,它无依无托,没有得到人们的照料,完全靠自己努力生长。
幽径悲剧(2023版ppt)
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创新: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
01
02
03
04
总结幽径悲剧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认识自我:通过幽径悲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培养团队精神:幽径悲剧告诉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悲剧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悲剧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更好地成长。
悲剧对个人成长的启示:通过悲剧,我们可以认识到人性的脆弱和坚强,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悲剧对个人成长的启示:通过悲剧,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演讲人
幽径悲剧-PPT教学课件
01.
02.
03.
04.
05.
目录
幽径悲剧背景介绍
幽径悲剧的详细分析
幽径悲剧的启示
幽径悲剧的延伸思考
总结
1
幽径悲剧背景介绍
幽径悲剧的起源
03
悲剧主题:复仇、家庭伦理、命运
02
故事背景:英雄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杀死母亲
01
幽径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神话
04
悲剧类型:古希腊悲剧,属于悲剧文学的起源之一
04
2
幽径悲剧的详细分析
悲剧发生的原因
主人公的性格缺陷:主人公过于自信,盲目乐观,缺乏危机意识
01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复杂,竞争激烈,主人公无法适应
02
故事情节的安排: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的命运充满波折
03
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希望通过悲剧来揭示人性的弱点,引起读者的反思
《幽径悲剧》的教案(3篇)
《幽径悲剧》的教案(3篇)幽径悲剧教案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
2.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
3.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重点1.谋篇布局的特点。
2.重点词语的含义,拟人手法的作用。
3.作者的思想感情,幽径“悲剧”的内涵,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一、导入:人物有悲有喜,故事有悲有喜,一条小路还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从中去感受这些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内容。
朗读形式:找几位学生分别读文章画出下列词语并听准读音。
蜿蜒懦者萧条浩劫诛伐惆怅渺小虬干毛骨悚然愚氓摇曳绽开万斛潋滟三、再(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结构。
Q:题目为“幽径悲剧”,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整体上写“幽径”呢?A:1—6节。
引导学生认识“幽径”的还突出体现在“藤萝”上。
Q: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呢?A:7—16节。
Q: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悲剧”呢?A:11—16节。
请同学们据此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研读每部分并内容,各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1—6)幽径四季美景。
第二部分(7—10)幽径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6)藤萝悲剧。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作者是怎样写幽径美景的?1、两个方面:一是写幽径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二是写幽径四季的美景。
2、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
写山上之美,是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目”。
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充满了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最后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意在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条”之感。
总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Q:幽经之美,美在何处?请找出这些景色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八上《幽径悲剧》 (九)
《幽径悲剧》教材分析《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幽径悲剧》是八年级时代的悲剧。
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在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走进藤萝,借藤萝之口哀鸣、控诉、呼号。
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含泪带哭的抒发之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悲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文章感染力极强。
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二、教学设想紧扣文章主题“幽径悲剧”,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悲剧,简单的说,悲剧就是美被毁灭。
那么,文章美在何处,哪里有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出美。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发现文中的幽径美和藤萝美,精读品味藤萝之美,然后进行解题,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悲剧?原来是幽径上藤萝被毁的悲剧,那为何又要写幽径?藤萝被毁灭后是什么样子?与被毁前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是谁毁灭了美?愚氓。
愚氓为何会毁美?世人和我分别是怎么看待这场悲剧的?对比分析。
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抒发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作者的失望、悲痛、无奈,世人的麻木,冷漠,自私无情,不关爱他人不关爱自然,提高国民素质消除愚昧……三、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藤萝形象。
2.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悲愤之情。
2.领会文章深邃内涵。
五、教学过程1.出示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藤萝形象。
(2)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2.检查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设计意图:为阅读文本扫清障碍)蜿蜒..懦.者萧.条诛.伐万斛.愚氓.猬.集闲情逸.致潋滟..毛骨悚.然3.导入,什么是悲剧?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例子。
(设计意图:引入话题)明确:美被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本文的中心意思
1、藤萝很美,但又不仅是美,而是兼具真、善、美,这 从文中所写藤萝“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以自己的花 朵为人间增添美丽”可以看出,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美” 字来概括藤萝的话,这个“美”则是广义的“美”。 2、文章矛头所指,既是“十年浩劫”,又不仅是“十年 浩劫”,作者痛心的是“毁于愚氓之手”,这就有了更 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氓,提高全体国民的 素质,才能是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 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 善、美的决心。
在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那天, 在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那天,国务院总理温 95岁生日那天 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 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 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并风 趣地对季老说: 您现在是红衣少年! 趣地对季老说:“您现在是红衣少年!”
明确:
对比
被砍前的古藤 喜爱乐之留恋 真善美的化身 被砍后的古藤 吊死鬼、 吊死鬼、孤儿 震惊痛苦悲哀
思考悲剧背后的问题:
1.这个悲剧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 这个悲剧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 这个悲剧发生在哪里 地点: 地点:北大 时间: 时间:1992年春 年春
2.作者这么好的一个人, 2.作者这么好的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 作者这么好的一个人 会狠心破坏作者的小天地, 会狠心破坏作者的小天地,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 猜猜, 毁美”哪些人呢? 猜猜,“毁美”哪些人呢? 愚氓、伟人、追名逐利的人、 愚氓、伟人、追名逐利的人、心中无美的人…… 3.创造美好世界的人们与制造悲剧的人们最大的区 创造美好世界的人们与制造悲剧的人们最大的区 别在哪里? 别在哪里? 前者关爱生命、关爱自然,追求真、 前者关爱生命、关爱自然,追求真、善、美;后者 缺乏对生命、自然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缺乏对生命、自然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幽径 (四季美景)
悲剧 (美的毁灭)
古 (真 善
藤 美)
通过描写北大燕园内一 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 的悲剧。 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 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 径的悲剧, 径的悲剧,整个燕园的 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谴责愚氓毁灭自然和生 命的行径, 命的行径,呼吁人们要 牢记并反思那段沉重的 历史。 历史。抒发了作者关爱 生命、 生命、热爱自然的感情 以及矢志维护真、 以及矢志维护真、善、 美的决心。 美的决心。
本课小结: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 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 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艺术特点:
1.巧妙的运用了层层铺垫得手法来突出中心. 2.通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来抒发情感. 3.浓墨重彩的描写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
语言特色:
.
超级链接
“无论谁死了 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 无论谁死了 在死亡。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他为我,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他为我 也为你。 ——弥尔顿 也为你。” 弥尔顿
夏 绿叶红荷 白雪覆盖 冬: 绿色美
外 形: 盘曲而上 在 香:“蓦地”“扑鼻之香 蓦地”“ ”“扑鼻之香 袭入耳内” 美 声:“袭入耳内”的蜜蜂声 色:万绿丛中一点红 内 在 美 : : 之
真善美 的化身
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一)
环境:一面...一面 美 之 情 面 烘 托 正 面 作 者 最 爱 写 描 侧 幽径四季之美 山上:春夏秋冬四时景物 湖中:绿叶接天.红荷映 日; 一股无比强烈的生 命力 萝之美: 红. 上. . 绿 中一 赞
学习目标
• 1.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矢志维护真、 美的决心。 矢志维护真 • 2、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 3、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精练、
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蜿蜒(wān) (yán) 蜿蜒 潋滟(liàn) (yàn) 潋滟 浩劫(hào) (jié) 浩劫 虬干(qiú) (gàn) 虬干 悚然(sǒng) (rán) 悚然 懦者 (nuò) (zhě) 攀附(pān) (fù) 攀附 诛伐(zhū) (fá) 诛伐 摇曳(yáo) (yè) 摇曳 愚氓(yú) (méng) 愚氓
人们缺少博爱之心,自私、冷漠。 揭露什么?人们缺少博爱之心,自私、冷漠。 说明什么? 愚氓多,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愚氓多,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希望什么? 人们珍爱生命,关爱自然。 人们珍爱生命,关爱自然。
古 藤 萝 给 人 的 美 , 是
悲剧之因
人 们 给 它 的 是 毁 灭 。
幽 径 悲 剧
板书设计二
二.体味文章之中的语言魅力.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 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翁 翁的风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 丛. 问: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 的感觉?
.
2.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 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问: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3.再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 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问: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明确: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他人的关爱.自 私.冷漠.无情.
2.作者写幽径和藤萝侧重点是什么?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情感?从那些语句中能够看出来? 明确:侧重点是对藤萝悲惨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 萝之死的悲哀之情,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没的现 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3.请你找出强烈抒情和深刻议论的语句,体会作者感情的纯真 与崇高,文章主题的深刻与蕴藉.
3、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 、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 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表明 作者体会到了幽径的这种美? 作者体会到了幽径的这种美?
按小组分工,细读相应段 按小组分工, 落,先划出描写藤萝之美的语 段和藤萝之悲的语段, 段和藤萝之悲的语段,再看看 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第二课时: 感受幽径之美 感受幽径之美 山上:夏 总有翠色在目 山上: 秋 湖中: 湖中:
惆怅(chóu) (chàng) 荆棘 荆棘(jīng) (jí) 惆怅
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 • • • • • • 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的奇怪) 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摇曳(摇荡)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 文章写的是“ 却用大量笔墨写了“ 怎样理解? 在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怎样理解? 在行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认识悲剧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 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一条幽静小路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 一条幽静小路会有什么样的悲剧呢?让我 们一起来读一读季老先生的《幽径悲剧》 们一起来读一读季老先生的《幽径悲剧》, 请各位同学在朗读课文时思考以下问题: 请各位同学在朗读课文时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幽径之美? 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幽径之美? 哪些段落描写藤萝之美? 哪些段落描写藤萝之美? 2、幽径之美,美在何时何处?请找出描 幽径之美,美在何时何处? 写幽径之美的句子,集体诵读。 写幽径之美的句子,集体诵读。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古藤萝的悲剧, 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古藤萝的悲剧,本文题目为何 不用“古藤悲剧” 而是用“幽径悲剧” 不用“古藤悲剧”,而是用“幽径悲剧”? 文章除了写古藤萝的悲剧,还写了什么内容?根 文章除了写古藤萝的悲剧,还写了什么内容? 据一些过渡句,把本文分为三部分。 据一些过渡句,把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写幽径美景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 10):写幽径藤萝之美。 第二部分(7—10):写幽径藤萝之美。 10):写幽径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6):写藤萝悲剧 16):写藤萝悲剧。 第三部分(11 16):写藤萝悲剧。
如何理解本文“悲剧” 如何理解本文“悲剧”的写法
• 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 这个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如果我们比 较全面地分析以下,文章加强悲剧效果的主要写法是: (1)悲剧是美的毁灭,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 但有外在的美,而且有内在的美。藤萝愈美,藤萝的悲 剧也就愈突出。(2)悲剧是把美毁灭给人看,文章也 着力描写了藤萝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当藤萝的 根干已被砍段之时,不知真相的藤萝花朵“还在绿叶丛 中微笑”,更使人欲哭无泪。(3)美被什么所毁灭, 也关系到悲剧的性质及强烈与否。美丽的藤萝“一旦毁 于愚氓之手”,这种愚氓灭美的现实,十分可悲,也十 分发人深思。(4)悲剧的气氛因渲染而更为强烈,文 章一方面写“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它感到 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一方面反复抒发“我”的痛 苦,就是对悲剧气氛的反复渲染,就是对被毁者的挽歌, 对毁美者的谴责。
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时间三分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 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能用笔圈画出不 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请用一句话 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请用一句话 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幽径悲剧》写的是家门附近一条 《幽径悲剧》写的是家门附近一条 幽径上的古藤萝被诛伐的悲剧 被诛伐的悲剧。 幽径上的古藤萝被诛伐的悲剧。
季 羡 林
作为岁月化石的古藤萝, 作为岁月化石的古藤萝, 它只需要一块石块或者一个幽暗的角落······ 它只需要一块石块或者一个幽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