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当量计算

合集下载

不锈钢碳当量计算公式

不锈钢碳当量计算公式

不锈钢碳当量计算公式不锈钢的碳当量计算公式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工具呢。

咱先来说说啥是碳当量。

简单来讲,碳当量就是用来衡量不锈钢材料焊接性能的一个指标。

它能帮咱们大概估计出材料在焊接时产生裂纹等缺陷的可能性。

不锈钢碳当量的计算公式常见的有好几种,比如说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的公式:CE(IIW) = C + Mn/6 + (Cr + Mo + V)/5 + (Ni + Cu)/15 。

这里面的 C、Mn、Cr、Mo、V、Ni 和 Cu 分别代表不锈钢中碳、锰、铬、钼、钒、镍和铜的含量(质量百分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工厂里,有个年轻的焊工小李,他在焊接一批不锈钢零件的时候,老是出现焊缝开裂的问题,可把他愁坏了。

他跑来问我这是咋回事。

我一看他用的不锈钢材料,心里大概就有了数。

我给他讲解了碳当量的概念,然后用公式帮他算了算这批材料的碳当量。

一算才发现,这碳当量偏高,意味着焊接性能不太好。

我就告诉他,这种情况下,焊接工艺得调整,比如预热温度要提高,焊接速度得放慢。

小李按照我说的去做,嘿,后面的焊缝质量果然好多了!再比如说,还有一种碳当量计算公式是由日本的 JIS 标准提出的:CE(JIS) = C + Mn/6 + Si/24 + Ni/40 + Cr/5 + Mo/4 + V/14 。

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标准和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不能死搬硬套这些公式哦。

得结合具体的工况、焊接方法、材料的实际成分等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而且,就算碳当量低,也不代表焊接就一定没问题;碳当量高,也不是说就绝对不能焊接,只是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选择焊接工艺和参数。

总之,不锈钢碳当量计算公式是个很有用的东西,但要用好它,还得靠咱们的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准确判断。

就像小李那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好。

希望通过我这番讲解,能让您对不锈钢碳当量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钢的「碳当量」及其计算方法

钢的「碳当量」及其计算方法

钢的「碳当量」及其计算方法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

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含碳量的区别碳当量须与含碳量相区分。

碳素钢中决定强度和可焊性的因素主要是含碳量。

钢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倾向就增大,塑性则下降,容易产生焊接裂纹。

也就是说,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

合金钢(主要是低合金钢)中,除碳以外,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材的强度与可焊性都起着重要作用,不能简单地以含碳量来作为衡量指标。

为便于表达这些材料的强度性能和焊接性能,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简单地以碳当量来表示。

碳当量与含碳量的根本区别在于,碳当量用来评估钢中所有合金元素对钢材焊接性能的影响程度。

标示符号碳当量的英文符号通常写为CEV,即Carbon Equivalent Value的首字母缩写,有时也把V去掉,直接写作CE。

除了CEV之外,实际应用中碰到的碳当量符号还有不少,如CET、Ceq 等。

计算方法①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C+Mn/6+(Cr+Mo+V)/5+(Ni+Cu)/15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MPa。

当板厚小于20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②日本JIS和WES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1000MPa)。

③冷裂敏感指数Pcm公式:日本伊藤等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后,提出了冷裂敏感指数(Pcm)的计算公式: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该式适用于C=0.07%~0.22%,σb=400~100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碳当量的计算公式推导

碳当量的计算公式推导

碳当量的计算公式推导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们来聊聊碳当量这个有点复杂但又特别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它的计算公式推导。

先说说为啥要研究碳当量,这就好比你要盖房子,得先搞清楚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才能保证房子牢固又安全。

在金属材料的世界里,碳当量就是帮助我们判断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咱们拿钢来举例吧。

有一次,我在工厂里看到工人师傅们在加工一批钢材,他们特别头疼,因为这批钢材的性能不稳定,加工起来很费劲。

后来一查,发现问题就出在碳当量没算准。

那碳当量到底咋算呢?这就得从它的基本原理说起。

碳当量的计算公式,简单来说,就是把钢中各种元素对淬硬、冷裂等性能的影响,折合为相当于碳的作用。

比如说,锰元素的影响,它的碳当量系数一般是某一个值。

那这个值是咋来的呢?这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

科学家们把不同含锰量的钢材进行各种处理,观察它们的性能变化,然后总结出了这个系数。

再比如铬元素,它的作用也不能小觑。

铬能增加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也会影响到钢的焊接性能。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和分析,我们也能得出铬的碳当量系数。

把各种元素的含量乘以它们对应的系数,再相加,就得到了碳当量。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可没那么容易。

举个例子,有一块钢,含碳量是 0.2%,含锰量是 1.2%,含铬量是0.8%。

锰的碳当量系数假设是 0.6,铬的是 0.8。

那碳当量就是 0.2 +1.2×0.6 + 0.8×0.8 = 1.76%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中,钢材里的元素种类更多,计算也就更复杂。

但别被吓住,只要咱们一步一步来,搞清楚每个元素的作用和系数,就能算出准确的碳当量。

算好碳当量,就能更好地了解钢材的性能,知道它适合用来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比如说,碳当量低的钢材,焊接性能就好,适合用来做需要焊接的结构件;碳当量高的,硬度高,但焊接就比较困难,可能更适合做耐磨的部件。

碳当量的符号

碳当量的符号

碳当量的符号碳当量(C)是衡量有机物中碳原子含量的一种术语,它是在化学研究中用来衡量某种有机物的碳原子数量的一种方法。

碳当量的符号是C,其表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其正确的全称为碳当量单位”(C)或“千克碳当量单位”(kC)。

碳当量的应用碳当量的使用主要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数量上。

它也可以用来衡量碳原子的概率,碳当量衡量的是在一定物质中,碳原子占比多少。

因此,用碳当量来衡量有机物将会有助于化学家们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碳当量的计算碳当量指的是一种物质中,碳原子所占比例,它可以使用一系列计算来完成。

首先,必须确定物质中碳原子的个数。

其次,确定所涉及物质的量,例如千克或克等,换句话说,就是确定碳原子的量。

最后,碳当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碳原子数量/(物质量×1000)。

碳当量的换算碳当量的换算是一种将物质的质量转换为碳原子质量的过程。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质量(千克)=碳原子(C)×1000/碳当量(C)。

它通常用于计算某种有机物中碳原子数量所需要的质量或者碳原子所需要的质量所转换成的碳原子数量。

碳当量的重要性碳当量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此外,它也能够帮助我们推断物质的组成,从而更容易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另外,碳当量也可以用来衡量地球内部温度、计算物质的反应活性程度,以及衡量化学反应中释放和重新组装的碳原子数量等。

结论总之,碳当量是衡量有机物中碳原子含量的一种重要术语,它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有机物的组成和性质,从而为我们探索自然世界提供帮助。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衡量地球内部温度和反应活性程度。

C当量公式

C当量公式
A:Cr当量计算公式区分代码
代码
内容
01
Cr*100%+Mo%+1.5*Si%+0.5*Nb%
1.1.3.
代码名称:Ni当量计算公式区分代码
中文简称:Ni当量计算公式区分
英文名称:Ni Account Formula Division
英文缩写:NI AFD
代码定义:表示采用镍当量计算公式的区分编码。
代码构成:
1
2
A
各项定义:
项目
位数
填写方式
项目说明
独立定义
A
2
N
Ni当量计算公式区分代码
N
代码内容:
A:Ni当量计算公式区分代码
代码
内容
01
Ni*100%+30*(C+N)%+0.5*Mn%
1.1.1.
代码名称:碳当量公式区分
中文简称:碳当量公式区分
英文名称:FORMULA EQUIVALENT
英文缩写:FE
代码定义:碳当量的计算公式。
代码构成:
1
2
A
各项定义:
项目
位数
填写方式
项目说明
独立定义
A
2
C
碳当量公式区分
N
代码内容:
代码
内容
98
Ceq= C+Mn/6+(Cr+Mo+V)/5+(Ni+Cu)/15
1.1.2.
代码名称:Cr当量计算公式区分代码
中文简称:Cr当量计算公式区分
英文名称:Cr Account Formula Division
英文缩写:Cr AFD

铸铁碳当量

铸铁碳当量

铸铁碳当量(carbon equivalant of cast iron)
根据各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的影响,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碳量的增减。

以CE%表示碳当量。

为简化计算一般只考虑硅、磷的影响或只考虑硅的影响。

碳当量算式分别是CE%=C%+1/3(Si+P)%或CE%=C%+1/3Si%。

碳是铸铁生成石墨的来源,是石墨的自发晶核。

硅在铸铁中含量较多,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能使铁碳合金的共晶、共析点向上向左移动,表明硅降低了碳在液相和固相中的溶解度,增加了碳的活度,石墨就较容易析出长大,促进了石墨化过程,因此增加部分硅就相当于增加部分碳。

其关系是当含硅1%时可使共晶点左移O.31%,即共晶点含碳量下降O.3%。

将CE%值和Fe—C稳定态相图上的共晶点C' 的碳量4.26%相比,即可判断某一具体成分的铸铁偏离共晶点的程度,如CE%高于4.26%为过共晶成分;CE%低于4.26%为亚共晶成分;CE%=4.26%则为共晶成分。

除衡量对凝固过程可以作出判断外,还可以间接推断出铸铁铸造性能好坏及石墨化能力的大小,是计算铸铁共晶度的基础。

碳当量和共晶度都是较重要的参数。

trip钢 碳当量 计算公式

trip钢 碳当量 计算公式

trip钢碳当量计算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TRIP 钢的概述
2.碳当量的概念和作用
3.TRIP 钢碳当量的计算公式
4.TRIP 钢碳当量计算的实际应用
正文
【1.TRIP 钢的概述】
TRIP 钢,即热轧酸洗板卷,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良好延展性和优良焊接性能的钢材。

TRIP 钢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结构、机械制造等领域,尤其在汽车制造领域,TRIP 钢因具有良好的碰撞吸收性能和减振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车身结构件的制造。

【2.碳当量的概念和作用】
碳当量是一种用来衡量钢材中碳含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碳当量越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但塑性和延展性就会降低。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碳当量,可以实现对钢材性能的调控,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3.TRIP 钢碳当量的计算公式】
TRIP 钢的碳当量计算公式如下:
碳当量(%)= C(%)+ Mn(%)/2 + Si(%)/3 + Cr(%)/5 + Mo (%)/4 + V(%)/4 + Ti(%)/4
其中,C、Mn、Si、Cr、Mo、V、Ti 分别表示钢材中的碳、锰、硅、铬、钼、钒、钛含量(以百分比表示)。

【4.TRIP 钢碳当量计算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计算 TRIP 钢的碳当量,可以预测钢材的性能,从而指导生产过程。

例如,如果需要提高 TRIP 钢的强度和硬度,可以通过增加碳当量来实现。

相反,如果需要提高 TRIP 钢的塑性和延展性,可以通过降低碳当量来实现。

碳当量计算公式

碳当量计算公式

碳当量计算公式钢的碳当量公式及其在焊接中的应用曹良裕魏战江摘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常用的碳当量公式及其适用的钢种、强度级别、化学成分范围及应用判据。

关键词关键词碳当量焊接裂纹低合金高强度钢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

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年代初,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IIW)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IS 标准规定的公式。

60年代以后,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

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CE(IIW)::[[11]]CE(IIW)=C+Mn/6+(Cr+Mo+V)/5+(Ni+Cu)/15 (%) (1)(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 =500~900 MPa。

当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2.12.1 日本JIS 和WES 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22]]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 (2)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 =500~1000 MPa)。

当板厚小于25 mm,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 时,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钢材σb =500 MPa, Ceq(JIS)≈0.46%, 不预热σb =600 MPa, Ceq(JIS)≈0.52%, 预热75 ℃σb =700 MPa, Ceq(JIS)≈0.52%, 预热100 ℃ σb =800 MPa, Ceq(JIS)≈0.62%, 预热150 ℃(1)、(2)式均适用于含碳量偏高的钢种(C≥0.18%),即C≤0.20%;Si≤0.55%;Mn≤1.5%;Cu≤0.50%;Ni≤2.5%;Cr≤1.25%; Mo≤0.70%;V≤0.1%;B≤0.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当量计算小结主要描述了碳当量的定义和一些计算公式,自己编程实现,为以后应用提供方便。

并收集下载了 一些相关文献参考。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是指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容易形成裂纹,焊接接头是否出现脆性等等。

由于很多高压管、罐、船体、桥梁等重要结构件都是用焊接方式连接起来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如1943年,美国一个电站的蒸气管道,在500摄氏度温度下工作了5年,突然发生爆炸,经检查发现,断裂发生于焊缝热影响区。

因此材料的焊接性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指标。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发现钢的焊接性能与其成分关系很大,尤其是碳含量。

当碳含量高时,焊接区容易产生裂纹,合金元素含量增加也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因此可以用合金成分的"碳当量"概念来表示焊接性能的好坏 ,常用的碳当量[C]的经验计算公式为:[C]=C + Mn/6 + (Ni+Cu)/15 + (Cr+Mo+V)/5式中的元素符号代表这些元素在钢中的重量百分比 。

经验表明 ,当[C]小于0.4%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 ;[C]在0.4%~0.6 %之间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较显著 ,焊接性较差,焊接时需要预热钢材和采取其它工艺措施来防止裂纹;当[C]大于0.6%时,钢材焊接冷裂严重,焊接性能很差,基本上不适合于焊接,或者只有在严格的工艺措施下和较高的预热温度下才能进行焊接操作。

为了得到较高的强度,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钢中的碳含量,但由于碳含量高导致焊接性能降低,因此低合金高强钢必须是低碳的(一般小于含碳0.25%),如16Mn, 15MnVN ,20CrMnTi 等。

一些高碳的工具钢,如 T7~T13(含碳0.7~1.3%)和铸铁零件,通常是不能焊接的。

开发和使用高强度钢铁材料,用于制造工程结构件,必须考虑焊接性能 。

以下内容摘自[第14 卷第1期 材料开发与应用1999 年2月 经验交流]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

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 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 年代初, 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 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 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 IIW ) 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 IS 标准规定的公式。

60 年代以后, 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 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

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 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 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 [1 ](1) ()/6()/5()/15(%CE IIW C Mn Cr Mo V Ni Cu =++++++式中采用)(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 Rb=500~900MPa 。

当板厚小于20mm,CE(IIW)< 0. 40% 时, 钢材淬硬倾向不大, 焊接性良好, 不需预热;CE(IIW)= 0. 40%~0. 60% , 特别当大于.05% 时, 钢材易于淬硬, 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2. 1 日本J IS 和W ES 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2) ()/6/24/40/5/4/14(%)Ceq JIS C Mn Si Ni Cr Mo V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Rb= 500~ 1000M Pa)。

当板厚小于25 mm, 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 时, 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 钢材 Rb= 500M Pa, Ceq (J IS)≈ 0. 46% , 不预热Rb= 600M Pa, Ceq (J IS)≈ 0. 52% , 预热75 ℃Rb= 700M Pa, Ceq (J IS)≈ 0. 52% , 预热100 ℃Rb= 800M Pa, Ceq (J IS)≈ 0. 62% , 预热150 ℃(1)、(2) 式均适用于含碳量偏高的钢种(C ≥ 0. 18%), 即C ≤ 0. 20% ; Si ≤ 0. 55% ;M n ≤ 1. 5% ; Cu ≤0. 50% ;N i ≤2. 5% ;C r ≤1. 25% ;M o ≤ 0. 70% ;V ≤0. 1% ;B ≤0. 006% 。

2. 2 P cm 公式日本伊藤等人进行了大量试验后, 提出了冷裂敏感指数(P cm) 的计算公式: (3)/30()/20/60/15/105(%)cm P C Si Mn Cu Cr Ni Mo V B =++++++++该式适用于C= 0. 07%~0. 22% , Rb= 400~1000M Pa 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适用化学成分范围:C 0.07%~0.22%;Si 0~0.60%;Mn 0.40%~1.40%;Cu 0~0.50% ; Ni 0~1.20%;Cr 0~1.20%;Mo 0~0.70%;V 0~0.12%;Nb 0~0.04%;Ti0~0.05%;B 0~ 0. 005% 。

伊藤等又根据P cm 、板厚h 或拘束度(R ), 建立了冷裂敏感性(P w)、冷裂敏感指数(P cm) 及防止冷裂所需要的预热温度的计算公式:(3-1)[]/60/40000w cm P P H R =++或[]/60/40000w cm P P H R =++ (3-2)式中,[H ]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ml/100g, 甘油法)R ——接缝拉伸拘束度(kg/mm ·mm )h ——板厚(mm )P cm ——冷裂敏感指数当P w> 0 时, 即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利用(3-1)、(3-2) 两公式可以计算出无裂纹焊缝所需预热温度:(℃)/6/15/5/4/5/13/150(%)CE C Mn Ni Cr Mo V Cu Co =+++++++ (3-1)、(3-2) 两式适用条件: 扩散氢含量[H]为 1. 0~ 5. 0ml/100g; 板厚为19~50 mm; 线能量为17~30 kJ/cm; 化学成分范围同(3) 式。

(3-1)、(3-2) 两式不仅考虑了钢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还考虑到钢板厚度或拘束度, 以及熔敷金属中含氢量, 利用这两式可以计算出防止冷裂纹所需的预热温度。

3. 3 新日铁的碳当量公式日本新日铁公司近年来为适应工程需要提出的新的碳当量公式: [5~6 ]=+++++++++(%)CE C A C Si Mn Cu Ni Cr Mo V Nb B (){/24/16/15/20()/55}(4)该CE 公式是新日铁公司近年提出的, 适用于w (C) 为0. 034%~ 0. 254% 的钢种, 是目前应用较广、精度较高的碳当量公式。

式中, A (C)——碳的适用系数A (C)= 0. 75+ 0. 25tgh[20(C-0. 12) ]A (C) 与钢中含碳量的关系见表1。

表1 A (C) 与钢中含碳量的关系w (C)/% 0 0.08 0.12 0.16 0.20 0.26A(C) 0.50 0.584 0.754 0.916 0.98 0.99日本新日铁碳当量(CE)公式、碳的适用系数 A (C)、国际焊接学会碳当量CE(IIW )公式与碳含量的关系见图1、图2。

图1日本新日铁CE 、A (C) 与碳含量的关系图2CE(IIW ) 和新日铁CE 的对应关系3美国推荐的碳当量公式3.1计算预热温度的碳当量公式美国金属学会提出的用于计算预热温度的碳当量CE 经验公式: [3]=+++++(5)/6/15/4/4/13(%)CE C Mn Ni Mo Cr Cu当CE<0.45%时,可不预热;当CE在0.45%~0.60%之间时,预热100~200℃; 当CE > 0. 60% 时, 预热200~ 370℃。

该式适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

3. 2评定焊接性的碳当量公式美国金属学会提出的用于评定淬火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接性的碳当量公式: =+++++++(6)/6()/5()/15(%)CE C Mn Cr Mo V Si Ni Cu该式考虑了钢中Si 的影响, 当CE< 0. 35%时, 通常不需预热和后热; 当CE 在0. 35%~0.55%时,一般需预热;当CE> 0. 55%,可能既要预热, 又要后热。

3. 3 美国焊接学会(AW S) 提出的碳当量公式: [4](7)该式适用于碳钢和低合金钢, 适用的化学成分范围如下:C<0.60%;Mn<1.6%;Ni< 3. 3% ;C r< 1. 0%;M o< 0. 6% ;Cu 0. 50%~ 1. 0%;P 0. 05%~ 0. 15%(当Cu< 0. 50% 和P< 0. 05% 时可不计)。

碳当量及所对应的板厚的焊接性和施焊条件分别见图3和表2。

表2 钢的焊接性与施焊条件焊接性分类普通酸性焊条低氢焊条消除应力敲击处理Ⅰ优良不需预热不需预热不需不需℃以上不需预热任意任意Ⅱ较好预热40~100 -10Ⅲ尚好预热150 ℃预热40~ 100 ℃希望希望Ⅳ难焊预热150~ 200℃预热100 ℃必要希望图3焊接性与板厚、碳当量的关系由图3可查得Ⅰ、Ⅱ、Ⅲ、Ⅳ类钢的最佳施焊条件。

3. 4美国海军的碳当量公式美国海军船体结构钢用低合金高强度钢碳当量公式: [6]()/6()/5()/15(=+++++++%)(8)CE C Mn Si Cr Mo V Ni Cu碳当量、碳含量与钢的冷裂敏感性的关系见图4。

图4碳当量、含碳量与冷裂敏感性的关系如图4所示, 按含碳量和碳当量的不同, 可把钢的焊接性划分为易焊区(Ⅰ、区)、可焊区(Ⅱ区) 和难焊区(Ⅲ区)3 个区域, 含碳量为0. 10%~ 0. 12% 以下的区域, 为易焊区, 含碳大于0. 10%~0. 12% , 且碳当量CE< 0. 49% 的区域, 为可焊区, 含碳量大于0. 10%~0. 12% , 碳当量CE> 0. 49% 的区域, 为难焊区。

4其它国家推荐的碳当量公式4. 1前苏联提出的碳当量公式: [4 ]=+++++++(9) CE C Mn Cr V Mo Ni Cu P/6/3/5/4/15/13/2前苏联用(9) 式计算碳当量, 认为一般低合金高强度钢, 当CE≤0. 45% 时, 焊接厚度为25 mm 以下的钢板可不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