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3.3 运动的方式|苏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方式》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运动的方式》。我设计本课的理念是:教学目标要体现出“用教材教”意识,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要符合儿童认识规律,以探究为核心,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后,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使学生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将运动的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了解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着一种以上的简单运动,体会到运动的复杂性,为以后进行具体运动的探究作铺垫。

二、学情、教法和学法分析:

1、说学情:本课以认识物质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引导性探究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对它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设置认知的阶梯,化连续、复杂的运动为定格、简单的运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及相关课件由浅人深地进行观察—画图—分析—分类一系列活动,从而认识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2、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运动方式》一

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

3、学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观察讨论、实验,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点,这节课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3、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因为四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都有限,所以我确定难点是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1、演示器材:课件、教具:溜溜球、风车、易拉罐、竹蜻蜓。

2、小组器材:塑料块、橡皮筋、单摆、风车、易拉罐。

五、教学过程:

结合科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拿出风车,让学生使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在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揭示课题: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很多,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的方式。

设计意图: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好玩就是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也是指导儿童学科学的教学特点。玩中会有许多收获,大家交流谈感受,教师善于提升概括——让大家发现“问题的影子”,当然也不一定是问题,就是一条思维的方向,初步感受,给学习定个“方位”。以上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玩的目标:激发兴趣,初步的感受,点出了关键词,导入下个环节。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富有儿童情趣,使课堂学习生动活泼,学生也乐于参与,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游戏中也有科学的意识。

二、画运动轨迹,给运动方式分类

1、研究风车、摆、小车、乒乓球的轨迹

(1)让同学观察课件中青蛙是怎样跳跃的,并伸出手来比一比。

(2)让学生分组用线段、箭头这样简单的图示来表示青蛙的跳跃轨迹。

(3)分组汇报,找学生到黑板上画图,并提问为什么这样画,线段代表什么?箭头呢?同意吗?

设计意图:学科学是需要学生自己实践的事。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能由别人来代劳,不能要别人做给他看。以上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他们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现象有了非常细致、准确的观察,通过观察、画运动轨迹图、分析特点一系列互动活动,使学生认识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获取了科学知识,

体验到了科学学习的快乐。

2、分类:

(1)谈话: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把物体运动方式表示出来,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线段表示物体经过的路线。请同学们观察示意图,按一定标准把物体运动的方式分类。

(2)小组讨论并汇报。

(3)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也不同。这节课我们根据运动路线来分。沿直线运动的方式叫直线运动(板书:直线运动),沿曲线运动的叫曲线运动(板书:曲线运动)

(4)给研究过的运动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我有意给孩子们一段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让孩子们的概括越来越科学,从经验提升,这符合孩子们认知的特点。

5、分类练习,进行巩固。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有目的地设计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展示既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氛围与环境,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资源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另外.此环节中,学生们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分析复合运动。

1、(出示:易拉罐)提问:易拉罐的底部是什么形状的?(回答:圆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