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的故事给我的启示
四颗糖的启示读后感

四颗糖的启示读后感读了四颗糖的故事,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就像在心灵的池塘里投下了一颗有趣又充满智慧的小石子。
故事里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教育学生,这就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魔法表演。
第一颗糖,那是对学生按时到来的尊重和肯定。
哇塞,就这么一颗糖,感觉像是在学生心里点亮了一盏小灯,告诉他“你的守时是很棒的优点呢!”这让我想到在生活里,我们往往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总是挑刺儿。
要是都能像陶先生这样,一上来就给颗“肯定糖”,那得多温暖呀。
接着第二颗糖,奖励学生在被陶行知制止打人后就立即住手。
这颗糖可不得了,就像是一个巧妙的引导,让学生明白知错能改是值得嘉奖的。
我就想啊,平常我们总是在别人犯错的时候猛批一通,却很少在他们有哪怕一点点改正的迹象时给予鼓励。
陶先生这颗糖就像是给了那个犯错的学生一个“台阶”,还带着奖励的光环,多高明啊。
第三颗糖呢,是因为学生觉得打人不对才出手打人。
这简直就是深入挖掘学生内心的善良之处啊。
这就好比在一堆乱草里发现了一朵小花,然后把这朵小花捧在手心说:“看,你这里有很美好的东西呢。
”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却没有像陶先生这样用心去探寻背后的原因,去发现别人内心的闪光点。
最后第四颗糖,是对学生的一个期许,希望他以后能更好地处理事情。
这颗糖就像是给学生的一个充满希望的小包裹,让他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向前走。
从这四颗糖里,我学到了教育可不能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或者没完没了的说教。
教育应该像一场温柔的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生活中,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对待身边的朋友同事,我们都可以学习陶先生这种智慧。
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不要急着发火,先找找值得肯定的地方,再慢慢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方向。
这四颗糖就像是四把小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美好人际关系和教育理念的大门。
我想啊,如果我们都能把这四颗“糖”装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分享,那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充满更多的理解、包容和爱呢。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启示范文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启示范文陶行知先生那四颗糖的故事,就像一碗充满智慧的心灵鸡汤,喝下去后能让我们在教育、人际交往等方面品出不少的道理。
故事里,有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这事儿要搁一般人,可能上来就一顿批评教育,就像一场暴风雨直接砸向那犯错的孩子。
但陶行知先生不一样啊,他就像个充满耐心的智慧大侠。
他看到这个情况后,制止了男生,然后不慌不忙地掏出了第一颗糖给这个小捣蛋鬼。
这时候大家都懵了,就像看一场魔术表演不知道魔术师下一步要干啥。
陶行知先生说:“这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这就很奇妙了,这男生本来以为是要挨骂的,结果先得到一颗糖,心里肯定有点小惊喜又有点小疑惑。
接着,陶行知先生又掏出了第二颗糖,这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他说:“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的时候,你马上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男生估计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犯错了还能被表扬?其实啊,陶行知先生这是在一点点挖掘这个孩子身上哪怕一丁点儿的闪光点。
这就好比在一堆乱草里找珍珠,一般人只看到乱草,陶行知先生却能发现隐藏其中的珍珠。
然后,第三颗糖出现了。
陶行知先生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
你有正义感,这颗糖奖励你。
”这时候,这个男生可能心里五味杂陈,既有被理解的感动,又有对自己之前鲁莽行为的一丝愧疚。
这颗糖啊,就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这个孩子内心深处可能被误解和忽视的地方。
第四颗糖来了。
陶行知先生说:“这颗糖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这男生接过糖后,“哇”的一声就哭了,哭得那叫一个真诚,他说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干了。
你看,陶行知先生没有一句严厉的责骂,就用这四颗糖,把这个孩子从一个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的犯错者,变成了一个真心悔过的孩子。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可太多了。
在教育孩子方面,它就像一本秘籍。
咱们当家长或者老师的,不能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火冒三丈,上来就惩罚。
“四块糖果”的启示

( 者 单位 : 作 解放 军 西 安 政 治 学 院 ) 思想工作要“ 以表 扬为主 , 以情感人 , 以理服 责 任 编 辑 : 涵 王
政 工学刊 ・00・—— 21 4
达 到 思 想 一 致 、 灵 相 通 、 结 友 爱 、 学 生 在 一 番 感 动 之 后 主 动 承 认 了错 误 。 提 高思想工作 的效果。 心 团
事业进步的 目的 。
《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明确要求, 做好经常性
人” 以表扬为主, 。 有利于激发官兵奋发向上
— —
( 作者单位 : 海军大连舰艇 学院政治 系)
是 对象在 观 察分 析你 说 的是 真是 假 , 判 断你 的许诺 能否兑现 ;是对对 象思
想 把 握 的 不 准 ,还 是 语 言 表 达 的 不 圆
满 ; 对对 象问题掌握 的不实 , 是采 是 还
画飒籀照∞ 的启示
●杨 延 峰
取 的措 施不得力 ,等等 。每次谈 心过
后 ,都 要反思一 下 自己和分析一 下对
且 还有 可 能走 向 反 面 。
现一 个学生用泥块砸 同学 ,当即 予以制 止, 士兵 看成“ 出了窑的砖— —定 型 了” 的思想 .
谈 心秉 持 耐 心 。一是谈心过程 并令 这 个学生放 学后到 办公 室来 。刚一放 对他们 的闪光 点及时进行表扬和肯 定,必定
这位同学就等在 办公室门口, 陶行知立 会激发他们的 自觉性 。二是要确保表扬 的真 要耐心 。谈心过程中 , 听对象讲话要有 学, 即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按时来到这里; 实性。 接着 确保表扬的真实性 , 是实施表扬的首要 耐 心 , 人家 把话讲 完 、 清楚 , 让 讲 事情
叶圣陶和四颗糖的故事

叶圣陶和四颗糖的故事叶圣陶和四颗糖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著名作家叶圣陶老师和他的四个学生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叶圣陶老师善于鼓励学生、为学生着想的特点。
叶圣陶老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描写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他的童话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观。
故事中,叶圣陶老师遇到了四个学生,他们分别是小杰、小芳、小明和小丽。
小杰、小芳和小明是三个普通的孩子,他们性格迥异,有的顽皮,有的内向。
叶圣陶老师首先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他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纯真和善良。
叶圣陶老师善于用故事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和世界。
他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需要爱心。
四颗糖故事中的糖,象征着生活中的甜美和幸福,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关爱。
小杰、小芳和小明这三个孩子是叶圣陶老师的学生,他们性格迥异,有的顽皮,有的内向。
但是,他们在叶圣陶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变得善良、勇敢、乐于助人。
叶圣陶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他鼓励孩子们要积极上进,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小芳在叶圣陶老师的鼓励下,变得更加勇敢,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
小明在叶圣陶老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善良,愿意把自己的糖果分享给别人。
而小杰则变得更加顽皮,但是在叶圣陶老师的帮助下,也逐渐变得勇敢、善良。
叶圣陶老师在这个故事中,展现了他伟大的教育思想,他的善良和爱心,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们。
通过叶圣陶老师的引导,四颗糖故事成为一段佳话,在叶圣陶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人民教师,也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人。
四颗糖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故事,更是叶圣陶老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相信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需要爱心,同时也揭示了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通过叶圣陶老师的引导,四颗糖故事不仅仅成为一个童话故事,更成为一段佳话,它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叶圣陶和四颗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它的故事中所传递出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观,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
四颗糖果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颗糖果的故事教育启示
故事中的四颗糖果代表着四种不同的教育启示:
1. 知识是甜蜜的:每颗糖果都是一种知识,无论是数学、语言、音乐还是艺术,每一种知识都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满足感。
2. 多元发展:四种不同的糖果代表了不同的学科和技能,这提示我们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艺术、体育、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3. 平等教育:在故事中,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颗糖果,这体现了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团队合作:孩子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糖果,互相交换,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提醒我们要教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教育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教育启示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中,有一件小事情,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育启示。
有一次,陶行知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孩,小孩向他要糖吃。
陶行知拿出了口袋里的四颗糖,给了小孩一颗,自己也吃了一颗,剩下的两颗糖,他放回了口袋里。
小孩问他为什么不把剩下的糖也给他,陶行知回答说:“我只有四颗糖,我吃一颗,你吃一颗,我们都还剩下一颗,这样才是公平的。
”
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分享。
陶行知虽然只有四颗糖,但是他愿意把其中的一颗糖分享给小孩,这是一种善良和慷慨的表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分享,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公平。
陶行知认为,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才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公平,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侵犯他人的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节约。
陶行知只拿出了四颗糖,他知道自己只有这么多,所以要学会节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
节约,不要浪费资源和时间,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育启示。
我们应该学会分享、学会公平、学会节约,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教育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教育启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代表,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好朋友。
许多人都听说过他讲述“四颗糖”的故事,这个故事中蕴含着很深的教育启示。
“四颗糖”讲述的是一位老师遇到了困难的学生,并一步步帮助他成长的故事。
在故事中,这个学生往往因为一些事情而无法完成作业或者表现不好。
而陶行知老师则总是能耐心地指导他、帮助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进。
在最后一次遇到这个学生时,陶行知老师给了他四颗糖,说这是为了庆祝他在课堂上的一点点进步。
这个学生对此很开心,但因为父母的问题而流泪。
但老师的关心及时显露,他鼓励这个孩子说,只要努力,就不难成功。
在几个月后,这个孩子的成绩明显提高起来,并且学习变得更加认真努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陶行知老师始终相信“有教无类”,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他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培养,通过思想、言语及关爱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了希望。
这种教育方式启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以上台指挥的方式已经过时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爱他们的成长。
此外,这个故事中还体现了对于学生的激励和鞭策的重要性。
在这个故事中,陶行知老师用四颗糖来鼓励这个学生,让他感受到成长的欣喜、成功的喜悦,从而让他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激励和鞭策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正确引导下,鼓励和表扬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这个故事还表现出了老师的关爱和孩子的感悟。
陶行知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心关注、倾听和识别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学习条件。
而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哭泣,是因为在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一份深情厚爱,这份情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温暖。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教师充满爱心、全身心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理解和感受到爱,并在爱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总的来说,“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一份珍贵的教育经典,它蕴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启示,充分反映了陶行知老师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体察。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童话故事,更是对教育的一种启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突然拿出了一袋糖,他对学生们说,“我有四颗糖,我要把这四颗糖分给你们。
”学生们都很兴奋,他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老师把糖分给他们。
老师先给了第一个学生一颗糖,然后给了第二个学生一颗糖,第三个学生也得到了一颗糖,最后轮到了第四个学生。
老师却突然把剩下的两颗糖放到了口袋里,没有给最后一个学生。
这时,全班的学生都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明明有四颗糖,却只给了三个人,最后一个学生却没有得到糖。
老师看到学生们的疑惑,他解释道,“这就是生活,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人得到了很多,而有人却一无所有。
”。
老师继续说道,“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
其实,我还有两颗糖在口袋里,只是我选择了不给你们。
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面临选择,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
“而对于那个没有得到糖的学生来说,他可以选择去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下一次,他就会得到更多的糖,或者得到更好的东西。
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放弃,要学会努力和坚持。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失落和不公平,但是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而是要继续努力,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不要轻易放弃。
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这个关于四颗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是一则关于教育方式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
个父亲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以及孩子选择学习的态度。
1. 故事梗概
一个父亲给儿子买了四颗糖,一颗硬糖、一颗软糖、一颗液体糖和一
颗粉状糖。
他让儿子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
第一天,他让儿子吃
硬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硬糖一样,必须努力咀嚼才能消化。
” 第二天,他又让儿子吃软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软糖一样,只需要轻轻咀
嚼就能吞下去了。
” 第三天,他让儿子喝液体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喝
液体糖一样,直接把知识灌输到脑海里。
” 第四天,他又让儿子用勺子
吃粉状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粉状糖一样,需要细心的品尝和理解。
”
2. 故事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学习需要根据情况变换不同的
学习方式,不能以一种方式定论。
(2)学习需要方法和技巧。
学习不仅需要靠努力,还要靠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学习需要耐心和细心。
学习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品味和理解知识。
(4)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结束语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借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做出更好的效果。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陶行知“四颗糖”的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的启示陶行知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界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他提出的“四颗糖”教育法,更是让人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领悟。
本文将从陶行知“四颗糖”的启示入手,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孩打骂同学,便立刻制止了他的行为,并掏出一颗糖给这个男孩,说:“你比我先到校,我奖励你一颗糖。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我奖励你一颗糖。
”然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已经知道错了,我奖励你一颗糖。
”最后,他掏出第四颗糖,说:“你已知道错了,并已经道歉了,我奖励你一颗糖。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智慧。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成绩。
在他的“四颗糖”中,没有一颗糖是因为男孩的成绩好而奖励的,而是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改正。
这种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即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方法是“以引导为主”。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强制和压迫,而是引导和激励。
在他“四颗糖”的故事中,他没有严厉地批评男孩,而是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自我认知和探索中成长。
再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以爱心为根”。
他认为,教育是基于爱心的行为,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
在他“四颗糖”的故事中,他没有因为男孩打人而冷漠对待,而是通过关心和关注的方式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教育思想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力量。
最后,陶行知的“四颗糖”教育法启示我们:教育需要尊重和理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潜力。
教育者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方法。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你的启示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至今仍然流传广泛,许多人都曾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过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陶行知在给一群贫困的孩子上课时,用四颗糖来教育孩子们分享和互助的道理。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分享和互助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而当我们学会了分享和互助,就可以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分享和互助也能够增加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乐趣。
其次,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陶行知用四颗糖来教育孩子们分享和互助,他并没有只是把糖送给孩子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时刻想着如何为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再次,这个故事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
在这个故事中,陶行知用自己的教育方法来教导孩子们价值观,这正是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力量。
教育不仅能够改变个人,还能够改变社会,让人们更加团结、友爱和互助。
最后,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
陶行知用四颗糖来教育孩子们,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分享和互助的习惯,而不是为了求回报或者炫耀自己的慈善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在与他人交往时,以付出为主,不计较回报,追求平等、友爱和互助的精神。
总而言之,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分享和互助的重要性,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育的力量,以及良好的心态和习惯。
我们应该将这些精神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中,并不断传递和弘扬这种精神。
四块糖果的故事

四块糖果的故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在校园里巡视,看到一名男生想用泥块砸同学,便及时制止。
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等候。
当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看到那名男生正在等候,便掏出第一块糖递给了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
”说完又掏出了第二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
”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了糖。
见此情景,陶先生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人,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流下了眼泪:“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泥块打人是不对的。
”陶先生这时又掏出了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四块糖果”的故事启示我们:一、私下批评比当众批评更易让人接受。
面对泥块砸人的男生,陶先生没有当众批评,而是让他单独去办公室,采取了私下批评的方式,给了他足够大的面子,这是促使他主动承认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冷处理”有时比“热处理”效果好,它既给犯错者留下了自我反省和修正的空间,又让教师自己做好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三、批评要建立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人,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种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作风是男生流泪认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批评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陶先生拥有一颗慈悲平等的佛心,面对学生较为严重的错误,他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而是用精练的、极富人情味的谈话教化学生,唤起了学生的知耻心、感恩心,充满了爱心、尊重、智慧与艺术。
五、表扬式批评比单纯性批评更容易打动学生。
对犯错的男生,陶先生没有简单地说教,而是挖掘了他的四个优点:“你很准时”、“你很尊重我”、“你有正义感”、“你已认错”,并用四块糖果,不断给予肯定和赞美。
促使男生由开始的不安、疑惑转而惊喜,最后流下眼泪。
这泪水,有悔恨,但更多的应该是感动。
六、批评要注意把握火候,点到为止或适可而止。
四颗糖的故事给我的启示

“四颗糖”的故事带给我的思考张振宇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我们教育工作者可能都耳熟能详,面对犯错的孩子,陶行知不是板着脸严厉训斥,而是在学生的不合理的行为中找到合理性,用四颗糖肯定了男生的四个优点,强烈地震撼了孩子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自觉纠正错误。
在陶行知的这种炉火纯青的批评教育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朴素但很难得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也许每一种不合理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不合理而抹杀了其中合理的因素,承认其中的合理成分,在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理解,就是一种尊重,这是我们打开孩子心结的最关键的入手处。
生活中,我们往往少了这分冷静,也就失去了走近孩子最好的契机,我们的思想工作往往就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功效。
有道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何去爱学生呢第一是理解学生。
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体会学生所处的特定视角和境遇,才能还原学生的特定心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试想如果陶行知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批评,结果可能让孩子关闭心门,更不谈自我反省了。
第二是尊重学生。
尊重的方式多种多样,激励里又尊重,关爱里又尊重,宽容里有尊重,批评里又尊重,惩戒里有尊重……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就是批评式的尊重。
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很多老师以语言毒辣为追求目标,似乎语言不毒辣就如同用药剂量不够,达不到实际疗效,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足以触动他(她)的灵魂”。
殊不知,这恰如饮鸩止渴,孩子们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心灵也会渐渐麻木,这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理解和尊重学生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
因为只有理解和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爱意和真诚,领悟到真理和真知,感受到教育和成长。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及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及启示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第一颗糖——关爱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爱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
短短一句不足十个字的话,做起来却远远比说难多了。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幸福快乐的,有缺少温暖的,有父母离异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个性迥异。
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在读懂它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去珍视它。
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要学会俯**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加强与孩子情感的双向交流,架起通向孩子心灵的桥梁。
”第二颗糖——宽容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
是啊,哪个孩子不犯错?哪个班没有“问题孩子”?只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由于心理、个性、家庭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总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
记得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要用放大镜把别人的优点争取来,不要用显微镜去观察别人的缺点。
四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在曾经的一所小学里,有四个学生,他们分别叫做小明、小华、
小红、小李。
这四个孩子下课时各自买了一颗糖,他们兴高采烈地走
在回家的路上。
小明看到路边坐着一位老爷爷,于是他心想:“老爷爷一定很辛苦,在路边休息一会儿吧。
”于是他主动走过去,把手中的糖递给了
老爷爷。
老爷爷看到小明那么懂事、有礼貌,十分高兴,对他说:
“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
”
小华看到小明这么慷慨,心想:“我也要学习小明,把我的糖送
给路上的没钱的大妈吧。
”她走到大妈身边,把自己的糖递给大妈说:“大妈,你看上去有些累,吃一颗糖吧。
”大妈非常感动,对小华说:“小朋友,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谢谢你。
”
小红仔细观察着路边的情景,她发现一些流浪猫饥饿的很,于是
她主动走过去,把自己的糖撒在地上,等那些猫把它吃完。
猫吃完后,还朝小红磨蹭了一下,好像在说谢谢你。
最后,小李还是吃了手中的糖。
他独自一个人沉浸在甜蜜的味道中,看到了小明、小华、小红都以为别人着想,主动帮助别人,而他
自己则没有。
他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并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像小明、小华、小红一样,乐于助人、乐于分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要向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向去努力。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要我们用心、用爱去做,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更加美好和幸福的。
四颗糖的故事感悟

四颗糖的故事感悟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吃糖。
每当他看到糖果店里五颜六色的糖果,他就忍不住想要尝尝。
有一天,他的妈妈给了他四颗糖,告诉他每天只能吃一颗,其他的要留着。
小男孩非常高兴地接过糖果,他决定每天都吃一颗,这样他可以连续四天都能品尝到糖的甜美。
第一天,他打开了一颗糖果,享受着它带来的甜蜜。
第二天,他又打开了第二颗糖果,感受到了再一次的满足。
然而,第三天,他开始犹豫了。
他看着剩下的两颗糖果,心里有些不舍。
他开始思考,是继续每天吃一颗,还是将它们留到最后一天一起享用。
小男孩决定将剩下的两颗糖果留到最后一天。
他想,这样一来,他可以更长时间地感受到糖的美味。
第四天终于到来了,小男孩打开了最后两颗糖果,他发现这一次的味道似乎更加甜美。
他明白了,这是因为他等待的时间更长了,对糖果的渴望也更加强烈。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要懂得延迟满足感。
有时候,我们会急于追求眼前的快乐,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如果我们能够耐心等待,将快乐留到更合适的时机,我们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其次,这个故事也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小男孩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手中的四颗糖有多么珍贵,直到他只剩下最后两颗时才明白。
有时候,我们也会忽视身边的幸福,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后悔。
最后,这个故事还告诉我要有耐心和坚持。
小男孩能够坚持每天只吃一颗糖果,直到最后一天才享用剩下的两颗。
这需要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和坚持,就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给了我很多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延迟满足感的重要性,教会了我珍惜眼前的幸福,也提醒我要有耐心和坚持。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我们一定能够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四糖故事教育启示800字

四糖故事教育启示800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看似平凡的小故事,却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四糖故事便是这样一则寓言,它以简洁明快的情节,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品味这个故事的深层教育启示。
四糖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富有的父亲为了考验自己的儿子们,将他们带到不同的地方,并分别给予他们每人一颗糖。
当儿子们回到家中,父亲询问他们如何处理这颗糖。
大儿子骄傲地回答说,他将糖吃掉了。
二儿子则说,他将糖留在了最需要的时候再吃。
最小的儿子却说,他不仅吃掉了糖,还为父亲准备了一份礼物。
这个故事的教育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珍惜当下与长远规划二儿子将糖留在了最需要的时候再吃,这体现了他的珍惜当下与长远规划。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诱惑,这时我们需要学会克制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也要学会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为未来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从容不迫。
2.责任与担当小儿子在吃掉糖之后,还为父亲准备了一份礼物。
这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生活中,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得失,更要关心他人和集体。
只有具备了这种担当精神,我们才能在社会中赢得尊重与信任。
3.创新思维与行动小儿子将吃掉的糖转化为一份礼物,这体现了他的创新思维与行动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尝试新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4.价值观的培养故事中的父亲通过让儿子们处理糖的方式,培养了他们的价值观。
这让我们意识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同时,作为孩子,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父母和社会。
总之,四糖故事虽然简单易懂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
它告诉我们珍惜当下与长远规划、责任与担当、创新思维与行动以及价值观的培养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重要品质。
让我们从四糖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鼓励的魅力 ——读《四颗糖果》有感

鼓励的魅力——读《四颗糖果》有感《四颗糖果》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小说,它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出发,讲述了生活中无尽的挑战和不易,但同时也传递了鼓励和希望。
在故事中,小男孩亚历克斯因为一系列意外失去了双亲,但他依然坚强乐观,努力面对生活的一切。
他的坚忍不拔,也让他获得了四颗糖果的奖励,这也体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
故事以亚历克斯在一个商场接受了一项“挑战”作为开端。
商场的老板莱斯利先生告诉亚历克斯,如果他能够在商场里找到四颗重要的糖果,就可以获得奖励。
这四颗糖果分别代表着爱、信任、希望和善良。
亚历克斯接受了这个挑战,而他寻找糖果的过程,也是他成长和启示的过程。
在故事中,亚历克斯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他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挑战以及坚持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有勇敢面对,相信自己,才能克服一切。
故事中的亚历克斯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少年,他的态度也让我深受影响。
他在寻找糖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未放弃,而是借助周围的人的帮助,最终成功找到了所有的糖果。
这也提醒了我,生活中困难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寻求帮助,和周围的人一起努力,相信一切都会有所改善。
故事中“四颗糖果”也代表着爱、信任、希望和善良,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品质。
亚历克斯寻找糖果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他学会了相信他人,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给予和接受爱,学会了永不放弃,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亚历克斯一样,保持乐观,坚韧不拔,学会相互信任和帮助。
故事亚历克斯受到了商场老板的赞赏,并获得了四颗糖果的奖励。
这也让我深受鼓舞,它告诉我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收获成功。
而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
《四颗糖果》这个故事,不仅给了我鼓励,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相信自己,相信身边的人,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温暖,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获得成功。
分步走,立自信——“四颗糖的故事”带来的启发

分步走,立自信——“四颗糖的故事”带来的启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评语、小学随笔、小学作文、课堂实记、计划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children's comments, primary school essay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s, classroom notes, plan summaries,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分步走,立自信——“四颗糖的故事”带来的启发《分步走,立自信——“四颗糖的故事”带来的启发》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走在行知路上,我们不断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其中,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更是经典。
陶知行的四颗糖读后感

陶知行的四颗糖读后感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
对人的信任,对人的支持,是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后进生往往缺点不足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目光。
读了《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们教育孩子就应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
当年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
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
”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
”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
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可见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
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当“爱”字当先,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进步,为了学生成长,为了学生一切。
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这是教育、教师第一位的事。
教育方式要恰当、巧妙,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不一定只是严厉批评,也需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
要以理服人,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给学生,要使学生从内心有真切的认识,使学生心悦诚服。
不要只看到他人的错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也要敢于解剖自己的不足。
这虽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还从中看到了它对于我们的教育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颗糖”的故事带给我的思考
张振宇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我们教育工作者可能都耳熟能详,面对犯错的孩子,陶行知不是板着脸严厉训斥,而是在学生的不合理的行为中找到合理性,用四颗糖肯定了男生的四个优点,强烈地震撼了孩子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自觉纠正错误。
在陶行知的这种炉火纯青的批评教育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朴素但很难得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也许每一种不合理行为背后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不合理而抹杀了其中合理的因素,承认其中的合理成分,在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理解,就是一种尊重,这是我们打开孩子心结的最关键的入手处。
生活中,我们往往少了这分冷静,也就失去了走近孩子最好的契机,我们的思想工作往往就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功效。
有道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何去爱学生呢?
第一是理解学生。
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去体会学生所处的特定视角和境遇,才能还原学生的特定心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试想如果陶行知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批评,结果可能让孩子关闭心门,更不谈自我反省了。
第二是尊重学生。
尊重的方式多种多样,激励里又尊重,关爱里又尊重,宽容里有尊重,批评里又尊重,惩戒里有尊重……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就是批评式的尊重。
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很多老师以语言毒辣为追求目标,似乎语言不毒辣就如同用药剂量不够,达不到实际疗效,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足以触动他(她)的灵魂”。
殊不知,这恰如饮鸩止渴,孩子们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心灵也会渐渐麻木,这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理解和尊重学生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
因为只有理解和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体会到爱意和真诚,领悟到真理和真知,感受到教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