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案)
《唐诗五首》教案5篇
《唐诗五首》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唐诗为教学内容,选取《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首经典唐诗作为教学篇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了解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2. 《静夜思》:作者李白,掌握诗句的韵律美和表达的情感。
3. 《春晓》:作者孟浩然,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咏柳》:作者贺知章,解读诗句的寓意和表现手法。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理解诗句的寓意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唐诗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入唐诗主题。
a. 展示《登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画面,引发兴趣。
b. 讲述《静夜思》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导入:详细解读五首唐诗的内容、韵律和意境。
a. 逐句解读诗句,分析韵律和意象。
b. 讲解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针对五首唐诗,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a. 选取《春晓》中的名句,分析其修辞手法。
b. 对比《咏柳》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探讨诗句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句默写、翻译和解读。
六、板书设计1. 《唐诗五首》2. 内容:五首唐诗的、作者、重点诗句及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默写五首唐诗。
b. 任选一首唐诗,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2. 答案:a. 默写答案略。
b. 《咏柳》:通过描绘嫩柳、绿丝等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本教学设计以“《诗五首》教学”为主题,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
首先通过介绍五首诗歌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古典诗歌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课堂朗读、点读、音频配合及翻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每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课堂表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境,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 通过介绍五首古典诗歌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2. 通过课堂朗读、点读、音频配合及翻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每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课堂表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活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2. 加深学生对每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
3.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活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如点读,音频配合及翻译等方式),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五首古典诗歌(《登鹳雀楼》、《静夜思》、《将进酒》、《春晓》和《望岳》)和它们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2. 阅读和感受(20分钟)老师让学生先通过课堂点读或者播放音频,朗读五首古典诗歌,然后老师重复读,这时候老师要加强某些字句的语音模仿,比如刻画特殊音节或者节奏感的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之后,老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化解学生对某个生僻字或短语的疑虑。
接下来,让学生翻译一个完整的句子,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与文字理解能力。
3. 学生表演和课堂交流(30分钟)让学生分组表演诗歌,每组选定一个情感和意境,根据组合的情感音乐,在限定的时间内,配以生动的姿态和动作,表演诗歌的意象,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你的表演情感。
《诗五首》教案(通用
《诗五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七单元《诗五首》,包括《登鹳雀楼》、《相思》、《春晓》、《静夜思》和《悯农》五首经典古诗。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第一至五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首古诗的韵律、意境及诗人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五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首古诗的背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诗词讲解:(1)登鹳雀楼:讲解诗人王之涣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景象。
(2)相思:分析诗人王维描绘的月夜相思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3)春晓:解读孟浩然描绘的春天早晨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4)静夜思:介绍李白创作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感。
(5)悯农:讲解诗人李绅对农民的关爱,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3. 例题讲解:针对五首古诗的内容、韵律、意境等方面,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五首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五首》2. 内容:(1)登鹳雀楼:王之涣,壮阔景象(2)相思:王维,月夜相思(3)春晓:孟浩然,春天早晨(4)静夜思:李白,夜晚思乡(5)悯农:李绅,爱国主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五首古诗,并默写其中一首。
(2)结合所学,分析五首古诗的韵律特点。
(3)任选一首古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见教科书。
(2)五首古诗的韵律特点:平仄相间,对仗工整。
诗五首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诗五首教案诗五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比较阅读。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课前准备1.预习五首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流利地朗读。
2.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
教学设计饮酒(其五)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五柳先生传》导入。
2.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
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
a.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问题研讨指名朗读,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c.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d.“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教学设计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3.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
4.人的自然本性。
研读赏析1.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的名句是哪几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b.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课文《诗五首》教案
课文《诗》教案课文《诗五首》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诗五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
2、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具:录音机教学步骤及过程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适当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分钟)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五首诗都是唐宋的名家名作,怎样才能学好呢?或者说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蕴含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唐宋诗歌的艺术健力吧!三、学习三首古诗。
(目标1、目标2)(37分钟)(一)学习《使至塞上》。
1.听配乐朗诵。
(有条件的播放现成的古诗配乐朗诵带,如没有,由教师范读。
[现在录音带还没到])2.全体学生齐读。
(注意节奏和感情,不足则纠正之)3.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重要字词,如属国、征蓬、汉塞、萧关、单车和候骑等词。
)4.叫一个学生给刚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重要字词注音和解释,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做。
做完后师生共同订正。
5.由学生简介王维(知多少算多少),教师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八下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八下教学设计新
八下诗五首教案诗五首八下教学设计新【篇一】八下诗五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3、培养大家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作者作品介绍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________,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诗派的鼻祖。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有“________”之称,与杜甫合称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
杜甫赞其诗歌“笔落惊风雨,________”。
3.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
郭沫若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
5.龚自珍,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背景介绍1、《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
大约是义熙十三年,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的。
这二十首诗都是借酒为题,直抒胸臆,写出了从出仕到归隐后的生活感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行路难》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诗人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
《诗词五首》教案(精选
《诗词五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诗词五首》,详细内容包括:1.《登鹳雀楼》——王之涣2.《望庐山瀑布》——李白3.《江雪》——柳宗元4.《夜雨寄北》——李商隐5.《枫桥夜泊》——张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了解王之涣的生平,分析诗的意境和主题,进行随堂练习。
(2)学习《望庐山瀑布》,赏析李白的写作风格,体会瀑布的壮观景象。
(3)学习《江雪》,探讨柳宗元的孤寂情怀,分析诗中的意象。
(4)学习《夜雨寄北》,解读李商隐的思乡之情,品味诗中的韵律美。
(5)学习《枫桥夜泊》,感受张继的夜泊之景,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让学生模仿创作。
4. 随堂练习:针对每首诗词,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首诗词的、作者、诗句。
2. 突出重点,标注难点。
3. 板书诗词的艺术特色及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选取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3)针对所学诗词,设计一幅插图。
2. 答案:(1)主题分析:五首诗词分别表达了登高远望、赞美自然、孤寂思乡等情感。
(2)仿写示例:以《夜雨寄北》为例,仿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3)插图设计:根据个人理解,创作符合诗词意境的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分析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诗五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能够初步解读古代诗歌,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诗五首》的课文和注释,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3.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用图片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出《诗五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好奇。
2.学习《诗五首》教师先讲授《诗五首》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等方面。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诗五首》中的每一篇诗歌,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古代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3.诗歌的赏析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篇诗歌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历史价值。
4.课堂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发表意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诗五首》中的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5.结合现实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和发挥诗歌所启示出的人生哲理和人道关怀,让学生探讨如何将古代诗歌的精神和人文情怀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中。
6.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可以从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
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3.学生在阅读、分析、欣赏和赏析《诗五首》中的诗歌时,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课堂互动的效果和学生的表现情况。
5.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小结通过《诗五首》的教学,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诗词五首教案(无标题)一、《江南春》1. 目标:通过学习杨洪基《江南春》这首诗词,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导入:给学生播放《江南春》的音频,并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中传递出的春天的气息。
3. 分析:让学生朗读《江南春》这首诗词,并分析诗中表达的春天景色、春意盎然的情感。
4. 创作:让学生以《江南春》为题,创作一首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到感受的诗词。
二、《静夜思》1. 目标:通过学习李白《静夜思》这首诗词,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导入:向学生介绍李白、他的作品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分析:让学生读一读《静夜思》,并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创作:让学生以《静夜思》为题,自己完成一首表达对夜晚的思索的诗词。
三、《登鹳雀楼》1. 目标:通过学习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词,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导入:让学生观赏《鹳雀楼图》,并讨论楼的造型和位置给人的感觉。
3. 分析:学生读一读《登鹳雀楼》,并帮助学生理解诗中对楼和登楼的描写。
4. 创作:让学生以《登鹳雀楼》为题,创作一首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观的诗词。
四、《小池》1. 目标:通过学习松尾芭蕉《小池》这首诗词,了解日本古典文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导入:介绍松尾芭蕉及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与中国文学的相似之处。
3. 分析:学生读一读《小池》,并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创作:让学生以《小池》为题,写一首描绘自己所在地的小景的诗词。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1. 目标:通过学习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词,了解唐代诗人的写景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导入:介绍白居易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与杜甫、李白的区别。
3. 分析:学生读一读《赋得古原草送别》,并帮助学生理解诗中表达的对古原草和故友的怀念之情。
《诗五首》教案(通用
《诗五首》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枫桥夜泊》、《泊船瓜洲》五首古诗。
这五首诗分别来自唐代的王之涣、李白、杜甫、张继,以及宋代的王安石,涵盖了不同朝代的诗歌风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生平,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首古诗的意境理解和鉴赏。
2. 教学重点:五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生平,以及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首古诗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讲解:详细讲解五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和作者生平,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1)登鹳雀楼:讲述王之涣登高远望,抒发壮志凌云的情怀。
(2)望庐山瀑布:介绍李白欣赏庐山瀑布壮丽景色,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3)夜宿山寺:讲述杜甫夜宿山寺,倾听夜雨声,感慨人生。
(4)枫桥夜泊:描绘张继夜泊枫桥,望月怀古,思念家乡。
(5)泊船瓜洲:描述王安石泊船瓜洲,感叹国家兴衰,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3. 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五首古诗的意境,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找出其他四首诗中的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
七、板书设计1. 板书五首古诗的、作者和重点词汇。
2. 在黑板上画出五首古诗的意境简图,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首古诗进行鉴赏,要求不少于300字。
答案示例:《望庐山瀑布》鉴赏: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前,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诗词五首》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词五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的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佳作名句,体会诗词中所体现的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1、放录音,学朗读,要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要求整体感悟,不求逐字逐句讲析。
精妙之处要仔细玩味。
3、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故事或文章进行口述。
4、诗讲知人论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况以及创作的背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安排活动教学,可开展诵诗会或赛诗会之类活动,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对一学期来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测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诗歌意境(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特别是作者写作诗歌时的心情)。
2、难点《观沧海》中诗人创造的意境,(从分析沧海的壮阔景观人手,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抒发的豪情壮志。
)通过适当的讲析引导和学生的诵读,加强学生对《如梦令》《西江月》优美意境地把握。
3、疑点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观沧海》与《望岳》中诗人博大心灵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诗词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
3、学生制作名言警句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参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写作背景。
3、在诵读中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
《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鉴赏不同类型的诗歌;2.运用创造性思维写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准备:1.多种类型的诗歌材料、教学PPT、黑板、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使用教学PPT播放一些优美的诗歌音乐。
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呈现(15分钟)1.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诗歌是一种通过音乐和韵律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使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可以借助押韵、对仗、排比等手法营造出美感。
2.展示不同类型的诗歌,如抒情诗、叙事诗、写景诗等。
通过阅读几首典型的诗歌,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可以表达的广泛主题。
3.介绍创作诗歌的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汲取灵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实践(20分钟)1.分享优秀的诗歌作品。
请几位学生出示自己写的优秀诗歌,并邀请他们朗读出来。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鉴赏和评价,激励他们的创作热情。
2.分组创作诗歌。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主题,自行创作一首诗歌,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启发和指导,例如提供一些诗歌写作的技巧和例句。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分享和朗读。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的诗歌朗读给全班听,并分享创作的感受和心得。
四、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创作和鉴赏诗歌,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并鼓励他们在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课后延伸(10分钟)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探索诗歌创作和鉴赏。
这里提供一些相关的延伸活动和资源供学生参考。
1. 诗歌交流分享会: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分享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其他同学听,并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第30课《诗五首》教案
第30课《诗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1.2理解并掌握五首诗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表达技巧。
1.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感,提高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五首诗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2.2运用现代文翻译,理解诗意。
2.3开展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及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2感受诗词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1.2理解五首诗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表达技巧。
1.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感。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及修辞手法。
2.2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五首诗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
1.2简要介绍五首诗的背景及作者。
2.学习第一首诗《登鹳雀楼》2.1学生自读,感受诗的意境。
2.2教师辅导,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3学生背诵并默写。
3.学习第二首诗《望庐山瀑布》3.1学生自读,感受诗的意境。
3.2教师辅导,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3学生背诵并默写。
第二课时1.学习第三首诗《夜泊牛渚怀古》1.1学生自读,感受诗的意境。
1.2教师辅导,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3学生背诵并默写。
2.学习第四首诗《登岳阳楼》2.1学生自读,感受诗的意境。
2.2教师辅导,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3学生背诵并默写。
3.学习第五首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1学生自读,感受诗的意境。
3.2教师辅导,解释诗句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3学生背诵并默写。
第三课时1.分析五首诗的意象、意境及修辞手法1.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五首诗的意象、意境及修辞手法。
2.1教师简要介绍五首诗的情感及创作背景。
2.2学生分享对五首诗的理解及感悟。
3.课堂小结3.2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五首诗,预习下一课。
《唐诗五首》教案(通用5篇
《唐诗五首》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诗五首》,具体包括教材第四章《春晓》、《绝句》、《望庐山瀑布》、《登高》和《静夜思》。
这些诗歌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和哲理领悟。
重点: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景,进而引出《春晓》这首诗。
2. 讲解:详细讲解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3. 例题讲解:(1)分析《春晓》的韵律美。
(2)解读《望庐山瀑布》的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五首唐诗的哲理内涵,每组选取一首进行分享。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唐诗进行鉴赏,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五首唐诗及作者。
2. 诗歌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五首唐诗中选择一首进行鉴赏,不少于500字。
2. 答案示例:《春晓》鉴赏: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哲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在唐诗五首的教学中,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关键。
《诗词五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词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词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介绍的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节以《诗词五首》为例的语言文学课的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具体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预习、授课、练习和作业等环节。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化和诗词文化的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
2.让学生对比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学风格,形成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和客观理解。
3.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表达力和情感内涵,培养审美体验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代文化2.区分不同类型诗词韵律以及文学风格3.感受文学内涵三、预习环节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所要讲的《诗词五首》,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生平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做好笔记。
四、授课环节1.导入:老师以作者生平和影响作文背景为入口,引入今天要讲的《五首诗词》。
2.教学内容第一首诗:《静夜思》李白第二首词:《虞美人》李煜第三首诗:《登高》杜甫第四首诗:《滕王阁序》王勃第五首诗:《木兰花慢》况周颐老师一首一首的讲解,首先介绍是哪个朝代的,作者是谁,文学风格,具体要点等等,并配合一些插图和音频演示。
3.讲解重点诗词风格、表达方式和文学内涵4.练习环节老师分给每个学生一首诗词,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比较,讲解该篇作品后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作业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行创作一首诗词,提交到班级论坛,进行分享和点评。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指出不足之处。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艺修养,积累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文学教育中,诗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精髓。
在本次课程中,教师通过讲解五首经典的诗词作品,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风格、表达方式和文学内涵。
通过自主思考、讨论和创作,学生培养了自己的文艺细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造力。
短诗五首教案(多篇
短诗五首教案(多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四章《诗歌欣赏》部分,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饮湖上初晴后雨》、《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相思》五首短诗。
通过对这些短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朗读五首短诗,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把握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短诗的朗读与理解,诗歌意境的感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夜晚、白天、山水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引入短诗学习。
2. 朗读:让学生齐读五首短诗,感受诗歌的韵律,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节奏。
3. 理解:教师讲解诗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5.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其他四首短诗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短诗五首2. 诗歌意境与情感3.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任选一首短诗,分析其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 答案示例:《静夜思》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感悟环节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至关重要。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选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及作者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不同诗词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首诗词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及作者背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五首诗词的作者、时代背景及诗词的基本情况。
3. 诗词讲解:(1)播放PPT课件,展示《静夜思》全文,引导学生跟随老师朗读。
(2)逐句解析《静夜思》,讲解诗词的韵律、意境及作者情感。
(3)以同样方式讲解其他四首诗词。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五首诗词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读、解析和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五首诗词。
(2)选择一首诗词,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背诵部分:自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宋诗词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
板书设计:1. 板书五首诗词的、作者及韵律特点。
2. 在黑板上展示五首诗词的意境简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在讲解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确保段落衔接流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代诗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的意境解析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4. 板书设计一、诗词的意境解析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中的画面,帮助学生建立起诗词的视觉形象。
2. 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字词、句式、韵律等方面,分析诗词的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0课
诗五首
[幻灯片1:题目](等待上课时用)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活动形式]
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诗句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幻灯片2)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
她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
她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
我们学习古诗词,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圣贤对话,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
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歌,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借景阐理写意人生的手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幻灯片3)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三、各显其能猜作者
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图象和提示语猜出本文五首诗歌的作者。
(幻灯片4——幻灯片9)
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
曾给幼小时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静夜思》。
2.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后人称之为“诗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他的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3.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
在他们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4.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小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他的诗《清明》的句子。
5.他是江西临川人,宋朝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积极推行改革,后遭保守派的攻击而失败。
四、七嘴八舌话背景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说出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10——幻灯片15)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2.《邱迟与陈伯之书》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句子。
写春天使叛将产生了对故国的思念。
杜牧的《江南春》写在晚唐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苟安旦夕的情况下,选择江南的春天这个题材,不是没有用意的。
3.《登飞来峰》为王安石29岁时所作。
皇佑二年(1050)夏,他任浙江鄞县时,写下此诗。
在鄞县他组织百姓浚治渠川,兴办水利,这些举措从粉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
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
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4.《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5.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诗。
五、抑扬顿挫读诗文(幻灯片16---24)
1.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读音、停顿、重音等方面,达到通畅流利。
2.配乐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
六、和景融理析《望岳》(幻灯片25---幻灯片49) 1. 观影像,走近泰山。
2.赏美景,提升品位。
3.读诗文,陶冶情操。
4.解题:“岳”在这里指东岳泰山。
5.用心感受,领略美景和抱负。
学生听录音后,根据课下注解了解诗歌的含义。
在讨论中解决疑难。
(1) 泰山景色如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泰山景色是壮美雄奇的。
作者的写作是距离是由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理想?
这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这两句诗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
它(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2)《江南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4)《望岳》表达了诗人不
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
(5)《观沧海》表现了曹
操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6.推敲诗句,把握写法和情感。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 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炼字生动。
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七、总结方法求规律(幻灯片50)
1、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2、披情入文,体会情感。
2、推敲诗句,把握写法。
4、含义新解,感悟哲理。
八、自主合作勤探究(幻灯片51——幻灯片59)
《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一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观沧海》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将愁心寄与明月,为什么还写到杨花和子规呢?
《江南春》
请从景物、数量、状态、色彩、层次、动静、时间变化、空间变换、意境变幻等角度任选一点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九、学以致用(课堂练习)(幻灯片60——62)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被后人成为“”的李白。
题目中的王昌龄曾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
2.“造化钟神秀”中的“钟”的意思是,此句描写了泰山的。
3.《登飞来峰》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
4.请列举出三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5.根据示例,任选一句进行改写。
示例:迢迢贬谪路,吊影孑身。
愿化一袭长风紧相随,同闻子规啼愁。
渺渺无限期,晨寒夕凉。
借半缕月光轻添薄纱,齐观杨花恣肆。
改写下列句子:
(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