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原文与翻译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原文与翻译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原文与翻译越、楚则有三俗①。

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

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

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②。

陈在楚夏之交③,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

徐、僮、取虑,则清刻④,矜己诺⑤。

①三俗:指下文西楚、东楚、南楚三地的不同风俗。

②云梦:古泽薮名。

③陈在楚夏之交:因陈南面为楚,北面为夏(古国名)故云。

交,会合、交接之处。

④清刻:清廉苛严。

意为要求自己很严格。

⑤矜:注重。

己诺:自己应诺、答应之事。

越、楚地带有西楚、东楚和南楚三个地区的不同风俗。

从淮北沛郡到陈郡、汝南、南郡,这是西楚地区。

这里民俗慓悍轻捷,容易发怒,土地贫瘠,少有蓄积。

江陵原为楚国国都,西通巫县、巴郡,东有云梦,物产富饶。

陈在楚、夏交接之处,流通鱼盐货物,居民多经商。

徐、僮、取虑一带的居民清廉苛严,信守诺言。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

其俗类徐、僮。

朐、缯以北,俗则齐①。

浙江南则越②。

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③,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①俗则齐:风俗与齐地相同。

②浙江:即钱塘江。

③王濞:刘濞。

其人其事见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彭城以东,包括东海、吴、广陵一带,这是东楚地区。

这里风俗与徐、僮一带相似。

朐、缯以北,风俗与齐地相同。

浙江以南风俗与越地相同。

吴地从吴王阖闾、楚春申君和汉初吴王刘濞招致天下喜好游说的子弟以来,东有丰富的海盐,以及章山的铜矿,三江五湖的资源,也是江东的一个都市。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

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

而合肥受南北潮①,皮革、鲍、木输会也。

与闽中、<于>越杂俗②,故南楚好辞③,巧说少信。

江南卑湿④,丈夫早夭⑤。

多竹木。

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⑥,取之不足以更费⑦。

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⑧,与江南大同俗⑨,而杨越多焉。

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⑩。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南越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

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

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能够立国。

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

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於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

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岁馀,高后崩,即罢兵。

佗所以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馀里。

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

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

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畤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

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

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

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称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

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

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讲诉了历史上先后在秦国为相的范雎、蔡泽二人的历史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後,令无妄言者。

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後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王稽曰:“不敢。

”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於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滑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

该文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

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滑稽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穀蕃熟,穰穰满家。

’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於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後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韝鞠鯱,待酒於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游侠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游侠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史记刺客列传全文翻译及赏析

史记刺客列传全文翻译及赏析

曹沫,鲁国人,靠勇猛有力在鲁庄公那里任职。

庄公喜爱力土。

曹沫为鲁将、与齐交战,连连战败。

鲁庄公惧怕了,便割献遂邑之地,跟齐讲和,但仍然让曹沫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庄公在轲相会而结盟。

桓公和庄公在坛上结盟后,曹沫手执匕首登上坛去要挟齐桓公,桓公左右的人没有一个敢动的。

桓公问道:“你有什么要求?”曹沫说:“齐强鲁弱,您这个大国侵略我鲁国也太过分了。

现在鲁国城墙一倒,就会压在齐国境内,请您好好想想吧!”桓公于是答应把侵鲁所得的土地尽数归还鲁国。

桓公说过之后,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去,面向北,站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辞令如常。

桓公恼怒,想背弃约言。

管仲说:“不行。

如果贪图小利以求一己之痛快,结果会失信于诸侯,丧失天下人的支持,还不如旧还给他们的好。

”于是桓公便割还侵鲁所占的土地,曹沫几次战败所丢失的土地这时全部归还给了鲁国。

这之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发生了专诸事件。

专诸,吴国堂邑人。

伍子胥逃离楚国来到吴国的时候,就知道专诸的才干。

伍子胥朝见吴王僚后,曾用伐楚的好处劝说过吴王。

吴公子光对吴王僚说:“那个伍员的父兄都死在楚国而他大谈伐楚,是想为自己报私仇,并不真能为吴国着想。

”吴王僚于是打消了伐楚的念头。

伍子胥了解到公子光企图谋杀吴王僚,心想:“那位公子光对内将有所图谋,我不能向他进说对外的事情。

”于是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

诸樊有弟三人:老二叫余祭,老三叫夷眜,老四叫季子札。

诸樊知道季子礼贤能,因而自己不立太子,决定自己死后依次传位给三位弟弟,希望最后把国家交给季子札。

诸樊死后,王位转给余祭。

余祭死后,传给夷眜。

夷眜死后,照理应传给季子札;季子札逃了出去,不肯继位,吴人便立夷眜之子僚为吴王。

公子光说:“如果照兄弟次序传位,季子应当为王;如果一走要传位给儿子呢,那么我是真正的嫡嗣,应当为王。

”所以他曾秘密养了谋臣,想争夺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之后,把他当作宾客优待。

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

春,吴王僚想利用楚国有丧事的时机行事,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领兵围攻楚国的灊;又派延陵季子到晋国,观察其他诸侯国的动静。

司马迁《史记韩世家》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韩世家》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韩世家》原文|译文|赏析《史记韩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记录了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地处中原,自三家分晋以来,伐齐、败宋、灭郑,在战国前期国力较为兴盛。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韩世家》原文作者:司马迁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

其後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

武子後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

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

韩厥止贾,贾不听。

厥告赵朔令亡。

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

”韩厥许之。

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

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

於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

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後无祀,以感景公。

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於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

献子卒,子宣子代。

宣字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於韩、魏、赵矣。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

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

宣子卒,子贞子代立。

贞子徙居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

简子卒,子庄子代。

庄子卒,子康子代。

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於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

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

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

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

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

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

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

是岁魏文侯卒。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

伐宋,到彭城,执宋君。

七年,伐齐,至桑丘。

郑反晋。

九年,伐齐,至灵丘。

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

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

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

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

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

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

余子莫从。

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

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

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

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

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

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滑稽列传(司马迁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滑稽列传(司马迁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滑稽列传两汉:司马迁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人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

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陈涉世家字词翻译

陈涉世家字词翻译
4、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文中语言描写“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不甘贫穷,要 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
通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那么展现其远大理想,政治抱负, 从而提挈全文内容,为以后指导起义作伏笔,是画龙点睛之笔。
预习第二自然段:
1、请识记以下字词解释
闾左 適戍 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度已失期 等死,死国可乎 天下苦秦久矣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者……也 古汉语中判断句式的一种形式,可译为“是〞
少时
年轻时候
尝与人佣耕
曾经
辍耕之垄上
停顿;去、往
怅恨久之
绝望;句末语气词,起增加、协调音节的作用
苟富贵,无相忘 假如
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你
陈涉太息曰
长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感慨词,相当于“唉〞;怎么;天 鹅
第一段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 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顿耕作走到田埂上〔田畔高地〕休息, 惆怅怨恨了很久,说道:“假如将来我富贵了,不会 忘记你们。〞佣工们笑着答复道:“你给人家雇佣耕 地,哪里来的富贵啊?〞陈涉长叹说:“唉,燕雀怎 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预习第一自然段:
1、注意字词解释: ……者……也, 少时 尝与人佣耕
2、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
3、作者有没有从陈胜出生写起,详写 了什么?怎样写的?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4、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苟富贵,无相忘
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①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着犊鼻裈②,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史记·朝鲜王卫满》-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史记·朝鲜王卫满》-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史记·朝鲜王卫满》|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史记·朝鲜王卫满》|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朝鲜王卫满者,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①、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②为界,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③。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

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④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

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

左将军卒正⑤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

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

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

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

楼船亦往会,居城南。

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

天子曰将率不能,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

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

”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

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

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注]①真番:中国西汉汉武帝公元前109年灭卫氏朝鲜之后,次年在其地设立的一个郡,与乐浪郡、玄菟郡和临屯郡合称汉四郡。

属幽州刺史部。

②浿水:音配,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

③王险:今平壤大同江南岸。

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译文

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译文

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译文《史记·韩长孺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一百八。

记叙着御史大夫韩安国的事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後徙睢阳。

尝受韩子、杂家说於驺田生所。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於东界。

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於天子。

天子闻之,心弗善也。

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

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卻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

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

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

今梁使来,辄案责之。

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

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

”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

”悉见梁使,厚赐之。

其後梁王益亲驩。

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馀金。

名由此显,结於汉。

其後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

田甲亡走。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梁内史之缺也,孝王新得齐人公孙诡,说之,欲请以为内史。

窦太后闻,乃诏王以安国为内史。

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

史记·朝鲜列传(3)全文

史记·朝鲜列传(3)全文

史记·朝鲜列传(3)全文朝鲜王满者①,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②、朝鲜,为置吏,筑鄣塞③。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④。

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⑤。

燕王卢绾反⑥,入匈奴,满亡命⑦,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⑧,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⑨,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⑩,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11),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12)。

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13),终不肯奉诏(14)。

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15),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16),即不诘(17),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18)。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①朝鲜:朝鲜的最早统一王朝是商纣王诸父箕子于殷末周初所建,后来在秦末汉初时,燕人卫满率民进入朝鲜,建立了卫氏朝鲜,在今平壤一带统治了近百年。

满:即卫满。

②全燕:燕国全盛时期。

尝:曾。

略:攻取。

属:使归属。

③鄣塞:边塞御敌的城堡。

④徼:边界。

⑤属燕:归燕国管辖。

按燕为汉代诸侯王国之一。

⑥燕王卢绾叛汉事见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⑦亡命:流亡。

⑧魋结: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结发如椎,上细下粗。

⑨外臣:属国的君主。

⑩得:得以。

侵降(xing,祥):侵略、降服。

(11)亡人:逃亡的人。

滋多:越来越多。

(12)拥阏:堵塞。

拥,通壅。

(13)元封二年:即公元前一○九年。

元封为汉武帝第六年号(前110-前105)。

谯(qio,窍):责备。

谕:明白相告。

(14)奉诏:接受汉朝皇帝的诏谕。

(15)御:车夫。

裨王:小王。

(16)上:天子。

为:因为。

名美:美名。

(17)诘:追究。

(18)拜:授予官职。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①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

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②,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③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④而前,孅趋⑤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⑥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

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史记·朝鲜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收录于《史记》。

记载了西汉前期的卫⽒家族朝鲜历史。

下⾯是分享的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朝鲜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朝鲜王满者,故燕⼈也。

⾃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浿⽔为界,属燕。

燕王卢绾反,⼊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魋结蛮夷服⽽东⾛出塞,渡浿⽔,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保塞外蛮夷,⽆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见天⼦,勿得禁⽌。

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数千⾥。

传⼦⾄孙右渠,所诱汉亡⼈滋多,⼜未尝⼊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拥阏不通。

元封⼆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何去⾄界上,临浿⽔,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塞,遂归报天⼦⽈“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募罪⼈击朝鲜。

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

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坐法斩。

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先⾄王险。

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

将军杨仆失其众,遁⼭中⼗馀⽇,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击朝鲜浿⽔西军,未能破⾃前。

天⼦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因兵威往谕右渠。

右渠见使者顿⾸谢:“原降,恐两将诈杀⾂;今见信节,请服降。

”遣太⼦⼊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

⼈众万馀,持兵,⽅渡浿⽔,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已服降,宜命⼈⽏持兵。

太⼦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复引归。

⼭还报天⼦,天⼦诛⼭。

左将军破浿⽔上军,乃前,⾄城下,围其西北。

楼船亦往会,居城南。

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这是司马穰苴的单传。

全文围绕着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这条纲,写他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治军史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原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原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於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後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後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史记·东越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收录于《史记》中。

记述了东越的变迁史实,可分为两部分。

下⾯是分享的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东越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闽越王⽆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

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

及诸侯畔秦,⽆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

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

汉击项籍,⽆诸、摇率越⼈佐汉。

汉五年,复⽴⽆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

孝惠三年,举⾼帝时越功,⽈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後数世,⾄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独东瓯从吴。

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

吴王⼦⼦驹亡⾛闽越,怨东瓯杀其⽗,常劝闽越击东瓯。

⾄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

东瓯⾷尽,困,且降,乃使⼈告急天⼦。

天⼦问太尉⽥蚡,蚡对⽈:“越⼈相攻击,固其常,⼜数反覆,不⾜以烦中国往救也。

⾃秦时弃弗属。

”於是中⼤夫庄助诘蚡⽈:“特患⼒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弃之,何乃越也!今⼩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天⼦弗振,彼当安所告愬?⼜何以⼦万国乎?”上⽈:“太尉未⾜与计。

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

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

未⾄,闽越引兵⽽去。

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

南越守天⼦约,不敢擅发兵击⽽以闻。

上遣⼤⾏王恢出豫章,⼤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

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

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兵来诛。

今汉兵众彊,今即幸胜之,後来益多,终灭国⽽⽌。

今杀王以谢天⼦。

天⼦听,罢兵,固⼀国完;不听,乃⼒战;不胜,即亡⼊海。

”皆⽈“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史记·朝鲜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朝鲜列传》原文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以闻,上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落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

元封二年,汉使涉何谯谕右渠,终不肯奉诏。

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

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

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天子募罪人击朝鲜。

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兵五万人,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讨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

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

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

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

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

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自前。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

右渠见使者顿首谢:“原落,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落。

”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

人众万馀,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落,宜命人毋持兵。

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山还报天子,天子诛山。

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

楼船亦往会,居城南。

右渠遂坚守城,数月未能下。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

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其先与右渠战,因辱亡卒,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

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落楼船,往来言,尚未肯决。

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郤落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

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落,疑其有反计,未敢发。

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使卫山谕落右渠,右渠遣太子,山使不能剸决,与左将军计相误,卒沮约。

今两将围城,又乖异,以故久不决。

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

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

”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

”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天子诛遂。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

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谿相参、将军王夹相与谋曰:“始欲落楼船,楼船今执,独左将军并将,战益急,恐不能与,王又不肯落。

”阴、唊、路人皆亡落汉。

路人道死。

元封三年夏,尼谿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落。

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巳又反,复攻吏。

左将军使右渠子长落、相路人之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巳,以故遂定朝鲜,为四郡。

封参为澅清侯,阴为荻苴侯,唊为平州侯,长为几侯。

最以父死颇有功,为温阳侯。

左将军徵至,坐争功相嫉,乖计,弃市。

楼船将军亦坐兵至洌口,当待左将军,擅先纵,失亡多,当诛,赎为庶人。

太史公曰:右渠负固,国以绝祀。

涉何诬功,为兵发首。

楼船将狭,及难离咎。

悔失番禺,乃反见疑。

荀彘争劳,与遂皆诛。

两军俱辱,将率莫侯矣。

卫满燕人,朝鲜是王。

王险置都,路人作相。

右渠首差,涉何笊稀U谆鲎运梗狐疑二将。

山、遂伏法,纷纭无状。

【译文】朝鲜王卫满,原是燕国人。

最初,在燕国全盛的时候,以前攻取真番、朝鲜,让它们归属燕国,并为它们设置官吏,在边塞修筑防御城堡。

后来秦国灭掉燕国,朝鲜就成了辽东郡以外的边界国家。

汉朝建国后,因为朝鲜离得远,难以防守,所以重新修复辽东郡从前的那些关塞,一直到浿水为界,属燕国管辖。

后来燕王卢绾造反,跑到了匈奴。

卫满也流亡于外,聚拢了一千多个同党之人,梳着椎形发髻,穿上蛮夷服装,在东方走出塞外,渡过浿水,居住到秦国原来的空旷之地名叫上下鄣的地方,并逐渐地役使真番、朝鲜蛮夷以及原来的燕国和齐国的逃亡者,使他们归属自己,在他们当中称王,建都在王险城。

正当汉惠帝和高后时代,天下刚刚安定,辽东郡的太守就约定卫满做汉朝的外臣,爱护边塞以外的蛮夷,不要让他们到边境来骚扰抢夺;各位蛮夷的首领想到汉朝进见天子,不要禁止。

辽东太守把这情况报告天子知道,天子同意这个条件。

因此,卫满得以凭借他的兵威和财物侵略、招落他周围的小国,真番、临屯都来投落归属卫满,他统辖的地区方圆数千里。

卫满把统治权传给儿子,再传到孙子右渠手中,这时被朝鲜所引诱来的汉朝人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不曾去进见汉朝天子。

真番周围许多小国想上书要求拜见汉朝天子,却又被阻塞,无法让天子知道这一请求。

元封二年(前109),汉朝派涉何责备和告知右渠,但右渠终究不肯接受汉朝的诏命。

涉何离开朝鲜,来到边界,面对浿水,就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涉何的朝鲜裨小王,然后立即渡河,疾驰而回,进入汉朝边塞。

于是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我杀了朝鲜的一个将军。

”天子认为他有杀死朝鲜将军的美名,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却授予他辽东东部都尉的官职。

朝鲜怨恨涉何,调兵偷袭,杀了涉何。

汉朝天子下令招募被赦免罪过的犯人去攻打朝鲜。

元封二年秋天,汉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乘船渡过渤海,共率领五万大兵;左将军荀彘率兵走出辽东郡,去讨伐右渠。

右渠调兵据守在险要的地方,抵抗汉朝军队。

左将军的名字叫多的卒正首先率辽东兵进击敌人,结果队伍失败而走散了,多数人跑回来,他因犯了军法而被杀。

楼船将军率领齐地兵士七千人,首先到达王险城。

右渠守城,探听到楼船将军军队少的消息,就出城攻打楼船将军,楼船将军的军队失败而四散奔逃。

杨仆将军失去了军队,逃到山中藏了十多天,逐渐寻回四散的兵卒,重新聚拢到一起。

左将军荀彘攻击驻守浿水西边的朝鲜军队,未能从前面攻破敌军。

天子因为两将军没能取得军事胜利,就派卫山凭借兵威前去明告右渠。

右渠会见了汉朝使者,叩头谢罪:“同意投落,只怕杨、荀二将军用欺诈的手段杀死我。

如今我看到了表示诚信的符节,请允许我们投落归顺。

”右渠就派遣太子去汉朝谢罪,献上五千匹马,又向在朝鲜的汉军赠送军粮。

有一万多朝鲜民众,手里拿着兵器,刚要渡过浿水,使者和左将军怀疑朝鲜人叛变,说太子已投落归顺,应当命令人们不要携带兵器。

太子也怀疑汉朝使者和左将军要欺骗和杀害自己,于是就不再渡河,又领朝鲜民众归去。

卫山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天子杀了卫山。

左将军攻破浿水上的朝鲜军队,才向前进,直到王险城下,包围了城的西北地方。

楼船将军也前去会师,驻军城南。

右渠于是坚守王险城,几个月过去了,汉军也未能攻下王险城。

左将军一向在宫中侍奉皇上,得宠。

他所率领的是燕国和代国的士卒,很凶悍,又趁着打了胜仗的机会,军中的多数战士都很骄傲。

楼船将军率领齐兵,渡海打仗,本来就有许多失败伤亡;他们先前和右渠交战时,遭受了困难和耻辱,伤亡许多士卒,士卒都恐惧,将官的心中也觉惭愧,在他们包围右渠时,楼船将军经常手持议和的符节。

左将军竭力进攻敌城,朝鲜的大臣就暗中寻机和楼船将军联系,商量朝鲜投落的事,双方往来会谈,还没有作出决定。

左将军屡次同楼船将军商定同时进击的日期,楼船将军想尽快与朝鲜达成落约,所以不派兵与左将军会合。

左将军也派人去寻机让朝鲜投落,朝鲜不肯落左将军,而心中想归附楼船将军。

因此,两位将军不能相互协调,共同对敌。

左将军心想楼船将军从前打败仗的罪过。

如今又同朝鲜大臣私下友好,而朝鲜又不肯投落,就怀疑楼船将军有造反阴谋,仅仅未敢采取行动。

天子说将帅无能,不久前我才派卫山去晓谕右渠投落,右渠派遣太子来谢罪,而卫山这个使者却不能专一果断地处理事情,同左将军的计谋皆出现了失误,终于毁坏了朝鲜投落的约定。

现在两将军围攻王险城,又相互违背而不能一致行动,因此长时间不能解决问题。

派遣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如有方便有利的机会,可以随时自行处理事务。

公孙遂到达朝鲜后,左将军说:“朝鲜早就可以攻下了,现在还未攻下是有原因的。

”他又说了同楼船将军约定进军日期;而楼船将军不来会师的事,并把他一向怀疑楼船将军谋反的想法都告诉了公孙遂,说:“现在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逮捕他,恐怕会成为大害,不仅是楼船将军要谋反,而且他又要联合朝鲜一起来消灭我军。

”公孙遂也认为是这样,就用符节召楼船将军来左将军军营中商量事情,当场命令左将军的部下捉拿楼船将军,并把他的军队合并到左将军手下,然后把这件事报告了汉天子。

天子杀了公孙遂。

左将军合并了两方面的军队,就竭力攻打朝鲜。

朝鲜相路人、相韩阴、尼溪相参、将军王鞯认嗷ド桃樗担骸翱始要投落楼船将军,如今楼船将军被捕,只有左将军率领合并的军队,战争越打越紧张,我们恐怕不能坚持下去,国王又不肯投落。

”韩阴、王鳌⒙啡硕继油龅胶壕那里,向汉朝投落。

路人在道上死去了。

元封三年(前108)夏天,尼溪相参就派人杀死了朝鲜王右渠,向汉朝投落。

王险城还没攻下来,因此右渠的大臣成已又造反,并攻击不随他造反的朝鲜官吏。

左将军派右渠的儿子长落、相路人的儿子路最去明白地告诉朝鲜的百姓,杀了成已,因此汉朝终于平定了朝鲜,设立了四个郡。

汉天子封参为澅(huà,画)清侯,韩阴为狄苴侯,王魑平州侯,长落为几侯。

路最因为父亲死了,很有功劳,被封为温阳侯。

左将军被召回京城,犯了争功而相互嫉妒,违背作战计划的罪过,被弃市。

楼船将军也犯了军队到达洌口,应当等候左将军,却擅自抢先攻击敌人,致使伤亡许多的罪过,被判处死刑,他用钱赎了罪,免除死刑,成为平民百姓。

太史公说:朝鲜王右渠依仗地势的险固,国家因此被灭绝。

涉何骗功,为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开了头。

楼船将军行事,心胸狭小,遇到危难就遭受祸殃。

后悔以前在攻陷番禺时失了利,却反而被人怀疑要造反。

荀彘争功,同公孙遂都被斩杀。

征讨朝鲜的杨仆和荀彘的两支军队都遭受困辱,将帅没有被封侯。

【赏析】文中记事简约,但事情原委交待极清晰。

作者善用对照写法,写涉何出使,又写卫山出使;写卫山被诛,即写公孙遂被诛;写楼船之疑,则续以左将军之疑等,两两对照,“节节相配,段段相生,极递换脱卸之妙”,“在诸传中,又是一格”(李景星《史记评议》)。

本传的“太史公曰”,采用押韵之语,韵味深长,增强了本文的文学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