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
1. 超声检测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 不同界面产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来检测材料内部和表面缺陷的一 种方法。
2. 射线检测
利用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衰 减程度不同,通过观察穿透后的 射线强度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 一种方法。
总结词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检 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 检测等。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高 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新型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技术 不断涌现,如激光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同时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 也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 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如将无损检测技术与数值模拟技 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
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无损检 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无损 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裂纹、腐 蚀等缺陷,避免因缺陷扩展导致的事故发 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 、射线检测等。
案例三: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应用
总结词
提高维修效率
详细描述
在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 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缺陷位置,提高维修 效率。通过无损检测,可以确定需要维修的 部位和程度,避免盲目维修和过度维修的情 况发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 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
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在压力容器的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检测出容器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新的缺陷,例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 接缺陷。
目的
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确保压力 容器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JB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JB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附录 A 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补充件) 钢熔化焊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如下:图(A —1 ~ 5) 附录 B 焦点尺寸的计算(补充件) 如焦点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时,则在计算焦点至工件距离 f 时可用下列有关公式计算焦点尺d=a ………………………………………………(B-1)d=(a+b)/2 …………………………………………(B-2)d=φ…………………………………………………(B-3) 其中,公式(B-1)适用于方形焦点,公式(B-2)适用于长方形焦点及椭圆形焦点,公式(B-3) 适用于圆形焦点。

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 B-1 理想焦点图形附录 C 对接焊缝透照厚度(补充件) 透照厚度应按图 C-1 所示部位实测值确定,如实测有困难时,可按表C-1 确定。

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射线源在试件外部时双壁单投影时射线源在试件内部时双壁双投影时图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和透照厚度表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和透照厚度 mm透照厚度透照方式母材厚度焊缝余高钛钢、铝单层透照 T T T T 无单面双面单面(有垫板)T T 十 1 T 十 2 T 十 1 十T ′ T T 十 2 T 十 4 T 十 2 十T ′双层透照 T T T T 无单面双面单面(有垫板)T × 2 T × 2 十 1 T × 2 十 2 T × 2 十 1 十T ′ T × 2 T × 2 十 2 T × 2 十 4 T × 2 十 2 十T ′注:公称厚度取母材厚度,对接接头的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表中T ′为垫板厚度。

附录 D 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办法(补充件) D1 当评定区缺陷点数超过规定的级别,但不超过图 D—1 中规定的上限值,附近的缺陷点数又较少时,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三倍,求出缺陷的总点数,取其 1/3进行评定。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WI081002
编写
审核
批准
页码
第1页共2页
钱刚
沈阳勇
戴元本
版本版次
B 0
1目的和使用范围
为有效的控制无损检测的工作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达到控制公司产品质量的GB150《钢制压力容器》
JB/T4700-4707《压力容器法兰》
4.1.1外协单位有需有相应的资质,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经省(市)劳动部门培训考试,取得相应的等级资格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4.1.2签发检测报告和射线检测评定人员必须持有省(市)劳动部门颁发的Ⅱ级(中级)资格证书或部级劳动部门签发的Ⅲ级资格证书。
4.1.3无损检测员的工作范围不能超出其资格证书上规定的范围。
NB-T47010-2010《不锈钢钢锻件》
JB/T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755《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
ASME--V《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V篇无损检测》
2.2术语
无损检测方法及英文缩写
X射线探伤RT
超声波探伤UT
磁粉探伤MT
渗透探伤PT
3职责
质保部是无损检测的归口管理部门。
4工作职责
4.1人员控制
4.1.4无损检测员必须熟知同检测工作相关的国际、部标和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并具备此方面可随时查阅的资料。
无损检测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
WI081002
编写
审核
批准
页码
第2页共2页
钱刚
沈阳勇
戴元本
版本版次
B 0
4.3现场检测工作的实施
4.3.1无损检测员按客户订单上的要求进行检测准备工作。
4.3.2无损检测员按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相关规定进行现场检测工作,检测的情况要如实记录,发现的情况要画图说明。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

目录1 总则 (3)1.1 制定目的 (3)1.2 适用范围 (3)2 完好标准 (3)2.1 零、部件 (3)2.2 运行性能及安全状况等级 (3)2.3 技术资料 (4)2.4 容器及环境 (4)3 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 (4)3.1 使用管理 (4)3.2 日常维护保养 (5)3.3 定期维护保养 (5)3.4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3.5 紧急情况处理 (6)4 检验 (6)4.1 检验单位、检验员、无损检测人员 (6)4.2 检验性质和检验周期 (7)4.3 检验的程序、计划和方案 (8)4.4 检验的基本原则 (10)4.5 外部检查内容 (10)4.6 内外部检验内容 (10)4.7 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划分 (17)4.8 强度校核 (21)4.9 最终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22)4.10 检验报告 (23)5 检修 (23)5.1 基本规定 (23)5.2 检修周期 (23)5.3 检修一般要求 (23)5.4 常规修理的主要内容 (23)5.5 常见缺陷修理方法 (23)5.6 检修质量标准 (27)6 试车(投运)及验收 (30)6.1 试车(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30)6.2 试车(投运) (31)6.3 验收 (31)7 维护、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2)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32)7.2 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2)7.3 试车(投运)安全注意事项 (33)附录A 容器压力试验方法及安全规则 (33)A1 基本规定和要求 (33)A2 压力试验方法 (34)A3 合格标准 (35)A4 安全规则 (35)1 总则1.1 制定目的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完成反应、换热、贮存、分离等作用的一类特种设备,其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危险及危害性大等特点。

为贯彻国务院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进行远程数据分析 和诊断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进行远程检测和操 作训练
1
2
3Leabharlann 4绿色环保检测技术
01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对 02
射线检测:利用射线对压力
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减
容器进行无损检测,减少对
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03
红外热成像检测:利用红外热 04
激光检测:利用激光对压力
演讲人
目录
01. 无损检测技术 02. 无损检测的应用 03. 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
1
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
原理: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特 性,检测缺陷和厚度
优点:灵敏度高,可检测微小缺陷,对工件 表面要求低
应用: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 等材料的检测
局限性:对缺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一定难 度,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03
02
优点:检测灵 敏度高,可检 测出微小缺陷
04
应用:广泛应用 于压力容器、管 道、轴承等设备 的无损检测
2
无损检测的应用
压力容器制造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材料 缺陷和焊接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制造过程中的问 题,提高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应用广泛,包 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压力容器制造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压力容器维修
01
压力容器无 损检测在维 修中的应用
02
检测压力容 器的缺陷和
损伤
03
确定维修方 案和修复方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容器中的缺陷和裂纹,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穿透物体的特性来检测容器内部的缺陷、裂纹和壳体的厚度等,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测。

磁粉探伤: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来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裂纹、缺陷和腐蚀,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验。

液体渗透检验:利用液体在表面张力下进入缺陷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的裂纹和缺陷,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物体吸收和辐射红外辐射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分布,从而检测局部区域的表面温度异常或腐蚀。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主要标准GB/T 2970-2016《钢铁产品磁粉探伤检验》: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探伤检验。

GB/T 13298-2018《工业放射线检测》: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放射线检测。

GB/T 7233-2018《液体渗透检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GB/T 19802-201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校准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法和标准。

JB/T 4730-2017《压力容器检验与验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检验和验收的各项要求,其中包括无损检测的要求和标准。

ASME BPVC Section V-2019《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该标准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无损检测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容器。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缺陷和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要求。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创芯检测是一家电子元器件专业检测机构,目前主要提供电容、电阻、连接器、MCU、CPLD、FPGA、DSP等集成电路检测服务。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1.目的该作业指导书是为指导检验员进行在对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探伤而制订,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

3.职责3.1检验员a.从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

b.负责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和实施现场检验,填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c.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主要责任。

3.2检验责任师负责核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审核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次要责任。

4.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5. 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1)锅炉无损检测:锅炉受热面管子及其本体管道焊缝的射线探伤,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1 抽检焊接接头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小于 3.8MPa 的管道,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 时,安装工地为10%;外径大于159mm,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 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探伤;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管子外径大于159mm,探伤比例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数25%。

管子外径小于159mm,可不探伤;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焊接接头数120℃,管子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探伤比例不应小于焊接接头数2%;管子外径大于159mm,应为100%探伤;3)有机热载体炉辐射段探伤接头数比例不应低于10%,对流段不应低于5%。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编号QHZYZD-2011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 青岛无损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版次:第一版目录总则-----------------------------------------------------------------------------------------3 射线检测工艺-----------------------------------------------------------------------------7 超声波检测工艺-------------------------------------------------------------------------17 1超声波检测工艺流程图--------------------------------------------------------------17 2钢板超声波检测复验-----------------------------------------------------------------18 3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22 4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检测--------------------------------------------------------------27 5T型角焊缝超声波检测---------------------------------------------------------------30 6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33 7锻件超声波检测-----------------------------------------------------------------------378 无缝钢管超声波检测----------------------------------------------------------------399 超声波测定厚度----------------------------------------------------------------------41 磁粉检测工艺----------------------------------------------------------------------------45 渗透检测工艺----------------------------------------------------------------------------50 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56 热处理作业指导-------------------------------------------------------------------------59 光谱作业指导书-------------------------------------------------------------------------64总则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所开展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石化工程的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超声波测厚。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第六节无损检测第七十八条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七十九条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根据JB/T4730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制定无损检测工艺。

第八十条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 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第八十一条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于20%)两种。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当大于等于50%。

第八十二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一)图样和相关标准规定应当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压力容器。

(二)第皿类压力容器。

(三)按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

(四)采用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第八十三条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求如下:(一)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寸,其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可记录的超声检测。

(二)压力容器壁厚大于38mm (或小于等于38mm但大于20mm并且使用材料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时,其对接接头如采用射线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当附加局部超声检测;如采用超声检测,每条焊缝还应当附加局部射线检测。

附加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丁字口焊缝,附加局部检测的比例为本规程第八十一条规定的原无损检测比例的20%。

(三)可以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代替射线检测。

(四)对有无损检测要求的角接接头、T形接头,确实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应当做100%表面检测。

(五)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当尽量采用X 射线检测。

第八十四条不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其对接接头应当做局部无损检测,并且应当满足第八十一、八十三条的规定。

(完整word版)压力容器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word版)压力容器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1.总则压力容器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

为规范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确保耐压试验安全与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应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内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耐压实验检验。

3.检验依据及引用标准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3.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以下简称《容规》)3.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R R7001-2004 (以下简称《容检规》)4.人员资格及职责4.1检验人员必须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与所检验容器类别相适应的检验资格证书(或原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检验员资格证书)4.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遵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等法规文件的要求,按工艺要求对其进行试验,并填写有关记录,出具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负责。

5.检验工具及仪器设备试压泵(压缩机、高压气瓶)、扳手、钳子、照明工具、肥皂水、毛刷等6.耐压试验项目、内容、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耐压试验项目、内容、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见下表验现场停留;4压力表耐压试验时至少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且经过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压力表安装在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部位。

压力表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6级;2.压力表的量程应当为试验压力的1.5-3.0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

现场核对压力表和检定证书5应力校核1.耐压实验前,应当对压力容器进行应力校核,其环向薄膜应力值应当符合如下要求:⑴液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90%与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⑵气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2.应力校核计算方法见下式式中:Pт:耐压试验压力,对液压试验所取的压力还应当计入液静压力,MPa;Di:圆筒或球壳的内直径,mm;δ测:实测壁厚最小值扣除腐蚀量,对壳体压力低于管程压力的列管式热交换器,可以不扣除腐蚀量,mm;6耐压试耐压试验的压力应当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且不小于下式计算值:核对计算验压力的计算方法式中:P:设计压力或本次检验时核定的最高工作压力,MPa;Pт:耐压试验压力,MPa;η:耐压试验的压力系数,按《容检规》二十九条表1;[σ] :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σ]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当压力容器个乘压元件(圆筒、封头、接管、法兰及紧固件等)所用材料不同时,计算耐压试验压力取各元件材料[σ] /[σ]t 比值中最小值。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原则 沸点旳液体(容器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原则沸点 旳液体时,假如气相空间旳容积与工作压力旳乘积 ≥2.5MPa·L时,也属于本规程旳适应范围)。
• 另外有八种压力容器应尊循本规程旳总则、设计、制造、 旳要求。
• (二)压力容器范围旳界定
本规程合用旳压力容器,其范围涉及压力容器 本体和安全附件。 1 压力容器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旳第一道 环向接头旳坡口面、螺纹连接旳第一种螺纹接头 端面、法兰连接旳第一种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 件或者管件连接旳第一种密封面; (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旳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旳连接焊缝。
(2)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该优先采用X射线检测 ;
(3)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 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延迟裂纹倾向旳焊接接头应该进行 表面检测;
(4)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旳表面检测应该优先 采用磁粉检测。
2、无损检测百分比
1) 基本百分比要求
压力容器对接接头旳无损检测百分比 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不小于或 者等于20%)两种。碳钢和低合金钢制 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旳百分比应 该不小于或者等于50%。
(五)无损检测旳实施时机
(1)压力容器旳焊接接头应该经过形状、尺寸及外 观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拼接封头应该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假如成 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则成形后还应该对圆弧 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
(3)有延迟裂纹倾向旳材料应该至少在焊接完毕二 十四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旳材 料应该在热处理后增长一次无损检测;
二、本规程旳合用范围: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压⼒容器⽆损检测管理制度压⼒容器⽆损检测管理制度1、总则⽆损检测是压⼒容器关键检测项⽬之⼀。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为提⾼检测⼯作质量,确保压⼒容器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检测⼈员的资格、职责压⼒容器的各项⽆损检测⼯作按《锅炉压⼒容器⽆损检测⼈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由持有Ⅱ级以上资格证的⼈员担任;取得Ⅰ级资格的检测⼈员,⼀般仅做⽆损检测的辅助⼯作及射线检测评⽚以外的⼯作,若有Ⅱ级以上⼈员指导,也可进⾏设备操作,但检测结果须经指导⼈签字,并经Ⅱ、Ⅲ级检测⼈员审核签字,⽅可⽣效。

各级⼈员的职责范围均按《锅炉压⼒容⽆损检测⼈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执⾏。

3、容器的⽆损检测容器的⽆损检测包括钢板、焊接接头、锻件及要求⽆损检测的⼯件及零部件等的⽆损检测,具体规定如下:3.1容器⽆损检测的检测范围;3.1.1 X射线检测适⽤于厚度4-40mm的碳素钢、低合⾦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钛及钛合⾦、镍及镍合⾦材料制成的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3.1.2 超声波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适⽤于板材厚度6-250mm的压⼒容器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超声波检测;3.1.3 磁粉检测适⽤于铁磁性材料的机加⼯件、焊接接头、板材坡⼝表⾯和近表⾯缺陷的检测;3.1.4 渗透检测适⽤于⾦属材料制成的压⼒容器及零部件表⾯开⼝缺陷的检测;3.1.5 容器壁厚及钢板厚度测定测量厚度1-200mm的碳钢、不锈钢。

3.2 各种检测⽅法对受检⼯作的要求3.2.1 对接接头的要求容器的表⾯质量应符合《规程》第65条和GB150第7.3.的要求,若⽤射线⽆损检测时,焊接接头表⾯不允许有焊疤、飞溅、⽓孔、弧坑等;若⽤超声检测时,应清除探头移动区的飞溅、锈蚀、油污等,探头移动区的深坑应补焊,然后打磨平滑,露出⾦属光泽,保持良好的声学接触;若⽤磁粉⽆损检测或渗透⽆损检测,被检⼯件表⾯应清洁、⼲燥,没有油脂、沙、氧化⽪、棉纤、涂层、焊剂和焊接飞溅物。

JB4730_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0_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vessels1994-01-29 发布 1994-05-01 实施中华人民国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国化学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国劳动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篇总则1 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五种无损检测方法及缺陷等级评定。

本标准所述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

2 引用标准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GB 3721 磁粉探伤机GB 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GB 5616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GB 5618 线型象质计GB 9445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GB/T12604.1 ~ 6 无损检测术语4126 超声波检验用钢质试块的制造和控制ZBJ04001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ZB Y230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 Y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 Y232 超声探伤用 1 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 Y344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3 术语本标准所用术语除应符合 GB/T12604.1 ~ 6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规定。

3.1 密集区缺陷在荧光屏扫描线相当于 50mm 声程围同时有 5 个或 5 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是在 50mm× 50mm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一深度围有 5 个或 5 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

其反射波幅均大于某一特定当量缺陷基准反射波幅。

3.2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 BG/BF(dB) 在靠近缺陷处的无缺陷完好区第一次底波幅度 BG 与缺陷区域的第一次底波幅度 BF 之比,用声压级(dB)值来表示。

3.3 检测截面串列扫查检测时,作为检测对象的截面,一般以焊缝截面作为检测截面,见图 3-1 。

3.4 串列基准线串列扫查时,作为一发一收两探头等间隔移动的基准线,一般设在离检测截面距离为0.5 倍跨距的位置,见图 3-1 。

无损检测超声指导书

无损检测超声指导书

1.合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承压设施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用于对承压设施内部缺点的检测。

采纳超声直(斜)射法检测内部缺点。

不一样检测对象相应的超声厚度检测范围见下表:超声检测对象合用的厚度范围mm碳素钢、低合金钢、镍及镍合金板材母材为6~250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板材厚度1>6碳钢、低合金钢锻件厚度≤1000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铝及铝合金、镍及镍合金复合板基板厚度≥6碳钢、低合金钢无缝钢管外径为12~660、壁厚≥2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外径为12~400、壁厚为2~35碳钢、低合金钢螺栓件直径>M36全融化焊钢对接焊接接头母材厚度为6~400铝及铝合金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母材厚度38 钛及钛合金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母材厚度38壁厚≥4.0,外径为32~159或壁厚为4.0~6,外径≥159壁厚≥5.0,外径为80,159或壁厚为5.0~8,外径≥159母材厚度为10~50碳钢、低合金钢压力管道环焊缝铝及铝合金接收环焊缝1/12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2.引用标准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特种设施安全督查条例》国务院令第37 3号GB11345-201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T5616《惯例无损探伤应用导则》GB/T5777《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查验方法》GB6654《压力容器用钢板》GB/T11344《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3.基本条件3.1仪器和探头仪器的组合敏捷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高声程时,其敏捷度余量应10dB衰减器精度:随意相邻12dB偏差±1dB之内,最大积累偏差不超出1dB.水平线性:水平线性偏差不大于1%。

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偏差不大于 5%。

3.2探头2/12晶片有效面积除还有规定外,一般不该超出500mm2,且随意边长25mm。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该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该有显然双峰。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作业指导书

术语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 ·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

1.目的1.1制订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本文件是为指导检验员进行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而制订,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1.2全面检验的目的(1)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和消除检验中发现的缺陷,或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特殊监护,从而防止压力容器事故的发生,保证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连续安全运行。

(2)通过定期检验,进一步验证压力容器设计的结构、形式是否合理,制造、安装质量如何以及缺陷的发展情况等。

(3)及时发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管理和操作。

2.适用范围文件类型 作业文件 xx 检验所 版本号 D 文件编号 /CY/ZW-56 压力容器全面检验作业指导书修订号 00 管理部门总工办页 码1/38本文件适用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除了球形贮罐定期检验之外的其他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3.职责 3.1检验员a.从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

b.负责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和实施现场检验,填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c.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主要责任。

3.2检验责任师负责核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审核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次要责任。

4.工作依据a.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b.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c.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d.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e. 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f. 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g. 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h. 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5.工作程序5.1检验室接收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提出的定期检验申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定期检验计划并通知使用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该作业指导书是为指导检验员进行在对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探伤而制订,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

3.职责3.1检验员a.从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

b.负责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和实施现场检验,填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c.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主要责任。

3.2检验责任师负责核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审核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次要责任。

4.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5. 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1)锅炉无损检测:锅炉受热面管子及其本体管道焊缝的射线探伤,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1 抽检焊接接头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小于3.8MPa 的管道,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安装工地为10%;外径大于159mm,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 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探伤;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管子外径大于159mm,探伤比例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数25%。

管子外径小于159mm,可不探伤;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焊接接头数120℃,管子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探伤比例不应小于焊接接头数2%;管子外径大于159mm,应为100%探伤;3)有机热载体炉辐射段探伤接头数比例不应低于10%,对流段不应低于5%。

3 对于额定压力大于0.1MPa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等于或大于120℃的热水锅炉,Ⅱ级焊缝为合格;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的热水锅炉,Ⅲ级焊缝为合格。

4 当射线探伤的结果不合格时,除应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尚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类焊接接头,按不合格数的两倍进行复检;当复检仍有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同类焊接接头全部进行探伤检查。

5 焊接接头经射线探伤发现存在不应有的缺陷时,应找出原因,制订可行的返修方案,方可进行返修;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补焊后,补焊区仍应做外观和射线探伤检查。

(2)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应对压力管道的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检差比例不小于下表: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应在焊接及热处理后各进行一次表面无损检测。

管道的名义厚度小于或等于 30mm 的对接环缝应采用射线照相检测,名义厚度大于 30mm的对接环缝可采用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照相检测;当规定采用射线照相检测但由于条件限制需改用超声波检测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

焊接接头的射线照相检测和超声波检测验收标准为:1)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或超声波检测的质量等级评定按下列规定:①环缝按 JB 4730 压力管道环焊缝;②纵缝按 JB 4730 锅炉、压力容器对接焊缝;③角焊缝及 T 型接头的超声波检测按 JB 4730 锅炉、压力容器焊缝。

2)100%射线照相检测的焊接接头按 JB 4730Ⅱ级合格,抽样或局部进行射线照相检测的焊接接头按 JB 4730Ⅲ级合格;3)100%超声波检测的焊接接头按 JB4730Ⅰ级合格,抽样或局部进行超声波检测的焊接接头按 JB 4730Ⅱ级合格。

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时,对每条环缝应按表5-1的检查比例进行局部检测。

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 500mm 时,可根据环缝接头数。

按表 5-1 的检查比例进行抽样检测。

凡进行检测的环缝,应包括其整个圆周长度。

被检焊缝的选择应包括每个参加产品焊接的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所焊的焊缝,同时也应在最大范围内包括与纵缝的交叉点。

当环缝与纵缝相交时,应包括检查长度不小于 38mm 的相邻纵缝。

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位置及检查点应由建设单位或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选择或批准。

(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容器的焊接接头,经形状尺寸、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检测。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容器及受压元件,需采用图样规定的方法,对其A类B和的焊接件头,进行百分之百射线或超声检测:1.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6MPa的第三类压力容器;2. 采用气压或气液组合耐压试验的容器;3. 焊接接头去系数1.0的;4. 使用后需要但无法进行内部检测的容器;5. 设计温度低于-40度的或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的低温容器;6. 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Q235R、Q370R/及其配套锻件的厚度大于30mm 者;7. 图样规定为必须100%检测的内容;8. 铁素体不锈钢、其他CO-MO低合金钢制容器;9.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容器;10.18MnMoNbR、13MnNiMoR、12MnNiVR及其配套锻件的厚度大于20mm者;11. 15CoMoR、14Cr1MoR、08Ni3DR、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及其配套锻件的厚度大于16mm者.出上述规定的容器部位,应对其A类B类焊接接头进行ju8bu射线或超声检测。

超声射线检测的合格指标见下表:6. 现场作业安全指导书1.现场作业,检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安全鞋、高空作业应配系安全带。

2.现场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用电管理规定,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接断电源应由电工操作。

同时应防止射线探伤机高压同轴电缆受损,以免发生电击伤人事故。

3.高空作业应将设备放置平稳并固定牢固,防止跌落,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进罐作业时,应进行有毒气体测试,防曝测试,灰尘测试,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并保持通风良好,照明用电应符合现场安全用电管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5.现场作业应注意防火、防盗、防雨淋、防泄漏。

不得进入非作业区,不得动用无关设施。

6.现场射线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射线作业人员证》,熟知《射线检测操作规程》,佩戴个人剂量计,防护服,防护眼镜报警器等安全防护设施。

7.射线作业前应确定辐射作业区,在作业区周围拉安全绳,挂警告牌等安全防护标志和设施。

8.对于能见宽较低(如夜间、阴天、雾天等)或其它人较多的射线作业环境除设置警告牌外,还必须放置闪光音响警报灯,必要时应在标志外设专人看守,严禁他人入内,9.射线检测控制箱应尽量远离射线源(机头),尽量将控制箱放在有防护作用物体后,使操作人员尽可能少受照射,照相工作开始前,射线作业人员应对受控区进行检查,以确认没有其它人员滞留在该区域内,曝光期间应随时注意控制箱工作是否正常。

并观察防止周围人员误入作业区。

射线作业结束后,按规定收回射线作业设备,并撤回安全绳,警告牌等安全标志。

10.暗室操作应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暗室作业至少应有2人,暗室地面,工作台应辅设绝缘橡胶。

11.射线作业应行使通知义务,不得超规定时间作业。

12.γ射线检测还应执行HQ/JC03-06-2003《γ射线检测工作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备案、运输、现场作业、存放保管、接受当地卫生、公安部门监督。

13.超声检测时应避免耦合剂对工件损伤。

14.磁粉、渗透检测时,注意罐装反差增强剂,渗透探伤剂属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用存放室,设专人管理,并加强防火、防污染。

15.检测人员不得将未使用或未使用完的物品丢弃现场办公室或非专用存放地点。

检验结束后,应将未使用或未使用完的物品退回管理人员管理。

使用完的空罐,不得丢弃于现场或其它地点,应存放于管理员指定的“空罐回收专用箱内”,并且在存放之前,应将空罐底部凿破,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专用桶内,不得喷洒它处,以防环境污染。

16.使用荧光磁粉探伤机检测时,要防止紫外线灼伤眼睛。

17.进入炉膛内或容器内部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照明,配备通风设备,外面设专人监护。

7. 放射性事故紧急预案7.1 为保证射线操作人员、射线作业区域周围其他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安全,把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特制定本预案。

7.2本预案所指的放射性事故包括下列内容:7.2.1 γ射线、X射线对人员造成伤害;7.2.2 放射源在运输、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丢失;7.2.3 放射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卡壳,不能送出或收回;7.2.2事故紧急预案(1)γ射线、X射线造成人员伤害时:2.1.1应立即关闭X射线探伤机或将γ源收回;2.1.2对射线作业区域进行警戒封闭;2.1.2 对已接受射线照射的人员应立即撤除作业区,并就近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1.3 对造成严重伤害的应送往专业检查鉴定机构进行检查和伤害鉴定,并送往专业性医院进行治疗。

(2)放射源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丢失:2.2.1 放射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失落、被盗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寻,并报当地卫生防疫和公安部门进行通告寻找。

2.2.2 对已造成放射性伤害的人员应进行射线伤害鉴定,并应积极进行治疗。

2.2.3放射源在存放地发生丢失事故时,应立即封存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2.4立即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通告搜寻。

2.2.5如果已造成人员伤害时,应对被照射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3)放射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不能送出或收回、脱落等事故:2.3.1放射源操作人员应佩带个人计量牌、配置个人射线报警仪对放射源的送出和收回进行监测;2.3.2 放源前应计算出安全距离,并应拉警戒绳、挂警戒灯并用射线计量仪进行监测。

放射源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卡壳现象,例如在源管中不能前送或收回时,不能用力摇动手柄,防止源头脱落,应轻轻的前后摇动手柄,试着将源收回;如果故障不能处理时,应确定源头在源管中的位置,用铅皮将其盖住,并通知厂家来处理。

2.3.4现场操作者应穿防护服,并用射线计量仪进行监测。

2.3.5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脱落事故,应用射线报警器确定放射源的方位,立即通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协助搜寻,并通知甲方和相关单位撤除相关人员。

2.3.6 脱落的源头应通知生产厂家用专用工具收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