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本诗后两句请细说一下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登飞来峰》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原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背景】《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主题思想】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赏析】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一作:自缘)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
唐诗《登飞来峰》诗文解析
第二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畏是不害怕的意思。这里指作者不害怕顽固派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 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
名 家 点 评
也。” 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 飞 来 峰
白话译文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 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
作 品 简 介
• 作品名称:登飞来峰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 :《王临川集》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作 者 :王安石
作 品 简 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
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
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这两句诗表达出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 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名 家 中山大学教授罗常培:王安石在立志改革的同时,也看到儒家顽固派必然会拼死反对。他在诗中把那些 点 顽固派比作“浮云”,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人们的眼目,终将在历史的长空中消失。这种敢于斗争、 评 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以后就表现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这是一首通过描绘风景来抒写抱负的诗。前两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耸,然后自然 地过渡到后两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是困难, 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天津大学教授刘永生:这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作者登高望远,借景抒怀,表现出积圾进取的精神。诗 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寄情放景,阐发出含蕴有哲理的认识。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涣 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却又是登上之感。可是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的,《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鼓舞人们积
【哲理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_全诗赏析
【哲理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_全诗赏析出自北宋诗人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首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大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本人的破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奇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朝阳东升的光辉气象,表现了诗人暮气沉沉、襟怀改造大志、对前程充斥信念,成为全诗情感颜色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谈论抒怀,使诗歌既有活泼的形象又有深入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愁,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面前的好处,应当放眼大局跟久远。
在写作伎俩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轻易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概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学考据,西汉人常把浮云比方奸邪君子,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纷更乱真。
”欲成绩大事业,最恐怖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当前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居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势。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表达的意思是不要被眼前的浮云遮住了远处的事物,做事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第一句话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诗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原诗为,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近代诗人毛泽东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一首诗。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
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翻译、注释、创作背景、赏析、简析及王安石介绍
《登飞来峰》翻译、注释、创作背景赏析、简析及王安石介绍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创作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理
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
这首诗是王安石鄞县任上过越州时所作。
诗人登上飞来峰,顿觉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由此抒发了不凡的抱负。
诗的后两句寓哲理于形象,可见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
一、原文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登飞来峰 王安石诗意
登飞来峰
宋代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诗意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二、赏析
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
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作文范文]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
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
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
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
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
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
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励志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_全诗赏析
【励志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_全诗赏析出自北宋诗人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首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大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本人的破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奇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朝阳东升的光辉气象,表现了诗人暮气沉沉、襟怀改造大志、对前程充斥信念,成为全诗情感颜色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谈论抒怀,使诗歌既有活泼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愁,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跟信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髓,蕴含着深入的哲理:人不能只为面前的好处,应当放眼大局和久远。
在写作伎俩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轻易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概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学考据,西汉人常把浮云比方奸邪君子,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纷更乱真。
”欲成绩大事业,最恐怖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当前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居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之登飞来峰》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之登飞来峰》注释译文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2、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3、闻说:听说。
4、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5、望眼:视线。
6、缘:因为。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王安石《登飞来峰》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参考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参考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6分)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
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
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2分)。
【问题】[阅读问题]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首特别带劲儿的古诗,就是那首“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诗一读,就让人觉得心里头敞亮,好像自己也跟着那诗人,一块儿爬上了高高的山峰,啥烦恼、啥迷茫都看不见了。
说起来,这飞来峰啊,可不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飞来飞去的山峰,它就在那儿,稳稳当当地立着,等着咱们去攀登。
诗人呢,也是个有追求的,人家不光是爬爬山那么简单,还要在山顶上找感觉,找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情壮志。
你想啊,要是咱平时遇到点儿啥困难、啥挫折,是不是就觉得眼前一片黑,啥希望都看不见了?但这位诗人不一样,他往山顶上一站,嘿,那些个浮云啊,都给他让路了,根本遮不住他的眼睛。
咱们平时说“站得高,看得远”,这话用在这儿,简直太贴切了。
诗人站在山顶上,视野开阔,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
那些个浮云啊,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小烦恼、小困扰,看着挺大个儿,其实只要咱们站得高一点,它们就啥也不是了。
这感觉,就像是咱们有时候遇到点儿难事儿,心里头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但要是咱们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办法,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让那些个难事儿烟消云散。
诗里的“自缘身在最高层”,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诗人之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站得高,看得远,那些个浮云啊,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咱们也一样,要是咱们能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就像是咱们有时候觉得某个问题特别难,其实可能就是因为咱们的知识水平、经验阅历还不够,等咱们再努力一把,提升上去了,那问题可能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而且啊,这首诗还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做“高瞻远瞩”。
你看,诗人站在山顶上,不就是为了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嘛。
咱们也一样,要想在生活中有所成就,就得学会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别总是盯着眼前那点儿小利益、小得失,得把目光放长远一些,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机会,才能走得更远。
登飞来峰中用典故的句子
登飞来峰中用典故的句子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没有使用典故的句子。
这首诗的全文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的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全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风格。
如果你想问的是其他诗词,可以提供给我更多信息,我将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王安石登飞来峰坚定信念的句子
王安石登飞来峰坚定信念的句子表明作者思想坚定信念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首先,诗的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意思是说,飞来峰上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塔。
因为这里的“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它其实与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样,旨在用夸张手法突出飞来峰上的古塔之高,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然后,诗的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即听说鸡鸣时分在高塔上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从所描写的景象来看,它与李白的“手可摘星辰”一样,依然是从侧面烘托古塔之高,包括立足点之高,以及为下面的“自缘身在最高层”起到了铺垫作用。
从哲理的角度来看,王安石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其实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青年朝气蓬勃的一面,以及反映出了他对大好前途的美好憧憬。
当然,深远来讲,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这里的“闻说鸡鸣见日升”,也隐喻了王安石胸怀改革大志的决心。
而王安石的这份决心,便是源于他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即不怕层层浮云会遮住我远眺的视野,因为我已经站在飞来峰顶千寻塔上。
虽说王安石这两句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都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但王安石更多的是表现出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李.白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著名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最高层居住并享受地位和权力的也表示了他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心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理解和个人见解。
这首诗的题目和首句"不畏浮云遮望眼"意味着作者不畏其他事物的干扰,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浮云象征俗世的繁杂和纷扰,作者用"遮望眼"来表达对于世俗之物的无所顾忌。
接下来的"只缘身在最高层"意味着作者身处最顶尖的地位和权力位置上。
这里的"只缘"暗示着作者对于地位和权力的兴趣仅仅来自于自己的本性和天赋,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回报。
在第三句中,作者用"别有人间千万户"来描述身居高位的人们,暗示他们和普通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千万户"暗示了这种差异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以及人们被分隔开的现实。
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身居高位者之间的孤独和隔绝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则提醒人们地位的特殊性和诅咒的隐患。
其中"当局者迷"表达的是身处其中的人如果陷入困境就会由于过分接近事物而难以抉择,失去客观性。
而"旁观者清"则暗示了旁观者相对公正和理性的优势。
最后的两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破空壳"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虚无和流动性。
黄花堆积表示权力的衰落和人们对于权力的不再崇尚,"憔悴损"则表达了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代价。
作者进一步质问这种权力追逐的意义,以及现在有谁愿意来捧场和追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最高层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思绪,表达了作者对于地位和权力的独特看法。
虽然作者身处高位,却并不为世俗的干扰所动摇,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超脱的心态。
《登飞来峰》作品赏析
《登飞来峰》作品赏析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绍兴市区,而峰上更有应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后两句请细说一下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后半句“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只因为自己站在最高处。
这句诗的含义是,因为站在最高处,所以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
它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自信,也体现了他的远大志向和追求。
这句诗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具有远见卓识,能够超越常人的局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未来。
它也提醒人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