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乘整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乘整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分数乘整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性质。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运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

2.熟练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过程。

2.分数乘整数的应用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

2.示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步骤。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分数乘整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分数乘整数的题目。

2.思考如何将分数乘整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运算法则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需要进一步跟进和辅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分数乘整数》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做好课后作业,以便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规则和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与实例相关的道具,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做披萨,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

提问:“如果一个披萨分成8份,每份是1/8,现在有2个同学,如何分配这个披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如a/b × c/d = (ac)/(bd)。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步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学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第某列,第某排学生可能出现:A、找不到座位。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2)请同学说说找座位的方法,明确排与列的数法。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小学数学教案的方法来表示?(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这一课时,我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页至第3页,涉及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圆的模型、直尺、圆规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记录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自行车轮、地球仪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形的特点。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利用PPT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并通过圆的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周长计算:我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C=2πr,同时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4. 面积计算:我接着讲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即A=πr²,同样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5.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了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比的意义”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教学重点之一。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

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1、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4、当堂巩固,当堂反馈练习,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5、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与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一则消息引起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学生对这则消息进行讨论、交流时,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情感体验,同时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一个数乘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方法和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的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一个数乘以一个分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具:习题册、课堂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通过示例详细展示如何进行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

3.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3. 操练与训练(20分钟)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班级中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场景,并拓展思维。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

在学生的实际练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乘法规则仍存在困惑,今后需要加强基础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与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从教材的整体编排来看,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分法乘法又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利用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构建新知。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数乘整数教材第2~3页例1、例2。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件。

1.课件出示复习题。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生 1:每个人吃 个,3 个人就是 3 个 相加,即 + + 。

生 2:用乘法表示为 ×3。

师: ×3 表示什么意思?生: ×3 表示 3 个 是多少。

师: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 ×3 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1)8+8+8=()×( ) (2)5×4=()+()+()+()(3)5×12 是多少?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计算。

1+2+3= 3 + 3 + 3 = 6 6 610 10 10计算 3 + 3 + 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看作分子?引导学生10 10 10得出 3 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 3 个 3 连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1.分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
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
1.进一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

例如,如果脱离情境,在抽象的层面上
讨论53,它既可以表示5个3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的5倍;也可以表示3个5相加,同样可以说成5的3倍。

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它既可以表示3个相加,即的3倍;也可以表示3的。

从表面上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是省略了3的倍中的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从另一个角度看,3的和个3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如,一根绳子长3m,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

因此,不管是整数乘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整数与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了解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整数的意义- 能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不同的情境教学重点:- 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2. 引入整数的符号: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表示盈余,负数表示亏空的含义。

4. 练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整数和负数的理解。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的练题。

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分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分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图形和实例说明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的比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朋友。

2. 引入分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分数。

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购物时看到价格标签。

4. 分数的比较: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和第2页的练题。

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小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小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重点:- 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何用小数表示我家的宽度。

2. 引入小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小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小数。

3.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厨房的食谱。

4. 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学生列式:5+5+5+55×4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2)分数乘法的意义。

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15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学生尝试列式:15+15+15+1515×4或4×15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15×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15×4表示4个15相加,4个15就是45。

(2)试一试。

45×2=3×14=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

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口算(教师即时板书):25×2、5×17、29×4、2×4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7~18页的相关内容。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本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形成系统、有条理的认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计算分数乘法。

3.在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1回忆整理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应该怎么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学情预设】先将学过的知识呈现出来,再不断地补充完善,进而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完成本单元内容的整理。

2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整理的资料,并通过与他人交流不断补充,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图。

最后,教师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板书或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整理已学知识,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对自己整理的知识加以补充和完善,再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制作成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等。

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再次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补充,让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全过程,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请大家完成教材第1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出计算方法。

师:你能说出刚才计算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学情预设】一个整数乘分数可以表示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一个分数乘分数表示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一个小数乘分数表示这个小数的几分之几。

2复习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7页第2题。

师:这些题目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你们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学情预设】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这几题也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二、三题运用乘法分配律。

师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一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学生思考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过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产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

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

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长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对它们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能够画出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能够画出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与实际物体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展开图的图片、剪刀、胶水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展开图的图纸、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纸箱、药盒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让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探究新知。

篇一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2/9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2/9块,三个人吃了几个2/9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2/9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2/9+2/9+2/9=2+2+2/9=6/9=2/3(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2/3图片)(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2/9×3。

再启发学生说出2/9×3表示求3个2/9相加的和。

(3)比较2/9×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2/9×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9×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2/9的和。

学生计算,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2×3/9=6/9=2/3(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2)引导观察:2×3/9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2/9×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2×3/9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2/9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人教新课标

第1单元 分数乘法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PPT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教师课件出示题目:(1)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2)20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3)3个15相加的和是多少? (4)20个15相加的和是多少? 二、激发矛盾,导入新知师:前面两道题计算起来很快,但是后面两道题可能有些同学就不会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理解题意,建立表象。

1.读题,理解题意。

2.课件出示29的意义。

(二)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1.课件逐步出示分解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意义。

师:怎样列式?2.学生独立列式。

3.汇报交流。

(板书)方法一: 29+29+29方法二: 29×3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联系?4.观察引导。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自主探索交流,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 (2)独立尝试 (3)全班交流2.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计算方法。

(1)师:我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即转化成加法来进行计算。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

(2)引导观察:2×39的分子、分母与算式29×3中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讨论,交流。

(4)汇报交流:2×39中的分子2×3就是算式29×3中29的分子与整数3相乘,分母不变,即29×3=2×39。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2)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标:一、创设自主探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会等进程中,明白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普遍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爱好。

教学重点:明白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式。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

教学进程:一、导入一、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式。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咱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式。

二、新一、教学例3(1)出示条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依照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刻=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做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那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依照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依照适才操作的进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式:×==。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式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二、相关练习:练习二第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式。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那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那么: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依照“速度×时刻=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式,明确分数乘分数也能够先约分再乘。

通过展现学生的计算进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3)学生独立解答“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它们的特点和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正确区分它们。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如牙膏盒、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特征。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它们的形状。

同时,教师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正方体三条边相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本店铺特地准备了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圆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3.课件演示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二、操作中认识圆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2.学生画圆,师巡视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谈话:这位同学拿这么长的绳子在黑板上画了这么大的一个圆,如果我想在操场上画个大圆怎么办呢?圆规画的实投展示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学生动手折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三、交流探究圆圆心和半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画一画就知道了1、用圆规在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圆,看谁画得漂亮。

2、投影展示问:你们画得圆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么决定的?学生汇报,圆怎么这么听话呢师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圆心呢这些圆大小各异,怎么画就能让他有大有小?小结: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间距离)3、师:半径的本事不小,想不想知道半径还有什么特征?是我直接告诉你们还是自己研究?那就结合老师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共同研究吧4.研究提示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汇报同圆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d=2r问:你怎么知道的?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为什么?(圆上有无数的点、折痕中发现)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那么直径有多少呢?板书: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为什么?(通过测量,通过推理)同圆的半径都相等,那么直径都相等吗?板书:同圆内半径都相等。

所以古人说:圆,一中同长也这个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边看幻灯边读这句话。

一中同长的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4、车轮的外形为什么做成圆的,你能解释吗?为什么不把车轮做成这些形状的?(出示正多边形图片)四、比较中深化圆的认识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边形,有什么变化?2.想象,正100边形会是什么样子?(接近圆,但不是圆)正3072边形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到底多少边的时候就是圆了呢?3、《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4、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5、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课下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五、总结学完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圆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研究和发现!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圆那样完美!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根据课本第9页至第10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情感目标:厂家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难点: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两先两后学导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红制图安排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出示课本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议一议: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3.欣赏: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美丽图案。

三、设计图案。

1.涂一涂。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

2.做一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做一做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0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按照图示的方式试一试,画出一个圆。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一、引入课题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骄傲!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出示课题:认识圆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圆和平面直线图形的区别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学完。

)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习: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2)同桌讨论: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板书:都相等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板书:d=2r r=d÷2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学生说出不同方法)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

)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

(1)认识圆规并学习画圆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课件出示)(2)练习画圆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