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氯气知识归纳 最新
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
![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9a0e6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9.png)
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氯气,化学式为Cl。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你都了解它的常识点吗?下面是学习来我们为你整理采集的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 2NaCl 2Fe+3Cl2=== 2FeCl3 Cu+Cl2=== CuCl2Cl2+H2 ===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很多白雾。
燃烧不肯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 2HCl+O2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功效。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和漂粉精2Cl2+2Ca2=CaCl2+Ca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要紧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高一化学氯气常识点【2】、氯气与大部分金属反应。
、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PCl3+Cl2==PCl5、氯气与氢气反应、氯气与水反应:氯水的多重性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氯气与乙烯的反应、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氯气的检验办法淀粉碘化钾试纸氯气的化学实验氯气化学实验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制取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再通入浓H2SO4采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收购Cl2+2NaOH===NaCl+NaClO+H2O。
《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知识清单
![《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ad9990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e.png)
《氯气的性质及用途》知识清单一、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它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2 体积氯气。
氯气的熔点和沸点较低,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态或固态。
液氯是一种纯净物,呈黄绿色。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的氯化钠固体:2Na + Cl₂=2NaCl 。
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生成氯化铁:2Fe +3Cl₂= 2FeCl₃。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氯化铜:Cu + Cl₂= CuCl₂。
2、与非金属的反应氯气也能与许多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H₂+ Cl₂= 2HCl 。
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生成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
3、与水的反应氯气能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₂+ H₂O ⇌HCl + HClO 。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
4、与碱的反应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₂+2NaOH = NaCl + NaClO + H₂O 。
这个反应常用于制取漂白液。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2Cl₂+ 2Ca(OH)₂= CaCl₂+ Ca(ClO)₂+ 2H₂O ,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氯气能与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
例如,氯气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Cl₂+ SO₂+ 2H₂O = 2HCl + H₂SO₄。
氯气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单质:Cl₂+ H₂S = 2HCl +S↓ 。
三、氯气的用途1、消毒杀菌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但由于氯气有毒,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并且在消毒后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氯气。
氯气的知识点高考
![氯气的知识点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008eaa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f.png)
氯气的知识点高考氯气(Cl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在高考中,对氯气的了解是化学科目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氯气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1. 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是一种强酸。
2. 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可以通过电解食盐溶液来制备。
在电解过程中,食盐的氯离子会被电解产生氯气。
3. 氯气的应用氯气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它被用作消毒剂来杀灭细菌和病毒,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氯气也用于制造许多化学产品,如氯化铵、氯化钡等。
4. 氯气的危害尽管氯气在很多方面有用,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吸入过量的氯气会造成严重的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甚至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使用。
5. 氯气的环境影响氯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当氯气被排放到大气中时,它可以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产生臭氧破坏物质,加剧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因此,减少氯气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6. 氯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氯气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例如,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这些反应都具有重要的化学意义,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氯气知识点的了解,你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科目中与氯气相关的内容。
在高考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将有助于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你认真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dafe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4.png)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高中化学中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氯的基本性质:氯是周期表第17族元素,原子序数为17,原子符号为Cl。
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存在为Cl2分子。
2. 氯的物理性质: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漂白有色物质。
氯气比空气重,常温常压下呈液体状态。
3. 氯的化学性质: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和许多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氯还可以和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氯化物,如氯化氢(HCl)。
4. 氯和水的反应:氯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
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作漂白剂。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5. 氯的应用:氯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氯气可以用于漂白纸张、织物和其他材料,也可用于消毒水处理。
氯化铁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剂。
氯化钠是常用的食盐。
6. 环境影响:氯存在于许多有机物中(如氯代烷烃),它们可以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氯化物也可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中氯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学习氯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化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解析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66681dbe23482fb5da4c00.png)
第一节 氯气新课指南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3.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本节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本节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中各成分的性质;氯气与碱的反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解读精华要义相关链接1.氧气的化学性质4322224222222223222222O Fe O Fe O H CO O CH CO O CO O H O H CO O C 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2.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3)特征: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要根据反应特征,抓住反应实质,并掌握有关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分析方法(如双线桥法).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1)固一液不加热装置,如制取H 2、CO 2等. (2)固一固加热装置,如制取O 2等. (3)启普发生器,如制取H 2、CO 2等.知识详解知识点1 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Ⅰ氯的原子结构Ⅱ氯气的物理性质在常温(25℃)、常压(101 kPa)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而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有毒,在压强为101 kPa ,温度为-34.6℃时,氯气液化为液氯,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为固态氯.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思维拓展1.由于物质的状态都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因此在描述物质的状态时,一定要说明温度、压强.通常易液化的气体有Cl 2、CO 2、NH 3等.2.氯气使人中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使人中毒死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如图4-1所示).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取这种方法. 3.对于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都有ρ=mV M ,如ρ(Cl 2)=./17.3·4.22/711L g mol L molg =-所以,对于气体密度的数值,一般不作记忆要求,但需知当M>29时,比空气重(如O 2、CO 2等);当M<29时,比空气轻(如H 2、N 2等).4.由氯气的密度、溶解度、毒性和颜色等知识可知:在实验室里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也不能用排水法,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实验室中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在收集和应用氯气时,要防止使人中毒或污染环境;多余的Cl 2可用NaOH 溶液除去,一般不用石灰水(为什么?);可通过气体的颜色判断氯气是否充满集气瓶. Ⅲ 氯气的化学性质(重点)由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 (1)与金属反应实验4-1:氯气与铜反应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原理:Cu+Cl 2点燃=CuCl 2.实验用品:铜丝、氯气(盛在集气瓶中,用磨砂玻璃片盖瓶口)、水、坩埚钳、酒精灯、火柴.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如图4-2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铜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加水后形成了蓝绿色溶液.浓度不同,溶液颜色就有所不同,其浓溶液为绿色.实验结论:在点燃的条件下,氯气与铜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分散成棕黄色的烟.【注意】 ①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观察到棕黄色的烟,要注意:a.氯气要尽可能干燥、纯净;b.所用铜丝最好是剥去导线绝缘层的多股细铜丝;c.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略长些,将灼热的铜丝移入氯气瓶中的动作要快,要使铜丝在氯气瓶口慢慢向下伸入,以保证反应能持续、稳定地发生. ②铜丝要用坩埚钳夹持:不能直接用手拿,以免被烫伤.③在反应时,集气瓶口的大部分要用玻璃片盖住,以防止污染空气.④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可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洗净的、干燥的细沙.燃着的铜丝不要靠近集气瓶瓶壁. [说明] CuCl 2简介:氯化铜(CuCl 2)固体呈棕黄色,二水合氯化铜(CuCl 2·2H 2O)晶体呈蓝绿色. 氯化铜浓溶液显绿色,稀溶液显蓝绿色. 思维拓展1.向CuCl 2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拨 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同时有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 2+2AgNO 3=Cu(NO 3)2+2AgCl ↓2.向CuSO 4浓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拨 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同时有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BaCl 2=CuCl 2+BaSO 4↓小结 在一定条件下,Cl 2能跟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合反应. ①Cl 2与金属反应的一般形式. 2R+nCl 2∆=2RCl n (n 为奇数时)R+2n Cl 2∆=RCl n(n 为偶数时)②常见的化学反应.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 2点燃=2NaCl现象: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的白烟.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 2点燃=CuCl 2现象:产生棕黄色的烟,但无火焰.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 2点燃=2FeCl 3现象:产生棕褐色的烟,但无火焰.[说明] ①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的特有现象,只有常温下的气体或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才能观察到火焰,如Na 在Cl 2中燃烧;否则无火焰,如 Cu 、Fe 在Cl 2中燃烧,固体Fe 、Cu 难挥发,所以无火焰.②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很强,当金属元素有多种化合价时,该金属跟氯气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无论氯气过量与否.如Fe 、Cu 跟Cl 2反应,其产物是FeCl 3、 CuCl 2,而不是FeCl 2、CuCl.③值得说明的是,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能跟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大量的液态氯常常被干燥后用钢瓶贮存.(2)与非金属反应实验4-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实验原理:H 2+Cl 2点燃=2HCl.实验用品:盛在集气瓶中的氯气,能产生氢气的启普发生器、火柴.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点燃H 2,然后把导管伸人盛有Cl 2的集气瓶中(如图4-3所示).观察H 2在Cl 2中燃烧时的现象.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继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氢气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实验结论:纯净的H 2可以在Cl 2中安静地燃烧,生成HCl.【注意】 ①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氢气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只有纯度符合点燃的纯度要求的氢气才能点燃.②为了使氢气持续地燃烧下去:a.氯气要不含氯化氢杂质,浓度大;b.氢气导管要从集气瓶瓶口慢慢地逐渐伸向瓶底.③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氢气燃烧后应立即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瓶口,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并振荡,吸收氯化氢气体.[说明] 燃烧:一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做燃烧.也就是说,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实验4-3:氢气跟氯气混合爆炸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氯气与氢气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反应.实验原理:H2+Cl2光照=2HCl.实验用品:盛在集气瓶中的氢气与氯气,镁条、酒精灯、坩埚钳、薄塑料片.实验步骤:把新收集到的一瓶Cl2和一瓶H2口对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间的玻璃片,上下颠倒几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气体,用塑料片盖好,在距瓶约10 cm处点燃镁条(如图4-4所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当镁条燃烧所产生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H2和Cl2迅速化合而发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弹起(如图4-4所示).集气瓶口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实验结论:在光照条件下,Cl2与H2发生剧烈反应,生成HCl.【注意】①为了使爆炸反应的实验成功:a.氯气和氢气要纯;不含空气和氯化氢等杂质;b.氢气与氯气要以体积比1:1现混现用、混合均匀再用;c.将塑料片的一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凡士林后再盖在集气瓶口上,并用手心轻轻压严塑料片,将集气瓶口封严;d.镁条要用砂纸打磨光亮,以双股、10 cm~15 cm长为宜,燃着的镁条以距离集气瓶5 cm~10 cm为宜.②为了实验安全:a.集气瓶口的盖片绝不能用玻璃片或金属片,除了可以用薄塑料片以外,还可以用0.5 mm~1 mm厚的纸片;b.实验操作者和观察者都要与待爆炸的集气瓶保持一定的距离.③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可向爆炸以后的集气瓶内倒入少量的NaOH等碱性溶液吸收HCl气体.小结烟、雾、气的区别①烟——大量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会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固体;浓氨水与浓盐酸相遇会产生白色的烟——NH4Cl固体.②雾——大量细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的现象.如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大量的白雾,这是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吸收空气中的水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③气——是指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物质.若气体为无色,那么用肉眼就看不见,如H2、O2、N2;只有那些有颜色的气体用肉眼才能观察到.(3)与水反应(难点)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中有一小部分跟水反应.Cl2+H2O=HCl+HClO[说明] ①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Cl2使氯水显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HCl使溶液显强酸性;HClO为弱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也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时易分解<如图4-5所示).2HclO 光照=2HCl+O2↑氯水久置时,其颜色逐渐变浅,强氧化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最终形成稀盐酸,所以实验室中用氯水需现用现配,且要装于棕色试剂瓶中,置冷暗处.②氯水中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着三种分子(H2O、Cl2、HClO)和四种离子(H+、Cl-、ClO-、OH-),其浓度大小依次为:H2O>Cl2>H+>Cl->HClO>ClO->OH-.③氯水的性质与组成的关系.a.由于H+的存在显酸性.b.由于HClO 的存在,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等).c.由于Cl 2的存在,具有部分氯气的性质.d.由于Cl -的存在,能形成某些沉淀.在不同的环境中,氯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见下表)试 剂 现 象 有关微粒 淀粉KI 溶液 显蓝色 Cl 2 FeCl 2溶液 显黄色(Fe 3+) Cl 2 AgNO 3溶液 白色沉淀 Cl -NaOH 溶液 褪 色 H +、Cl 2 品红溶液 褪 色 HclO 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 +、HclO实验4-4:HClO 的漂白性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Cl 2,HClO 的漂白性. 实验原理:HClO 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实验用品:本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和药品如图4-6所示.实验步骤: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 Cl 2(如图4-6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a 没有褪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b 却褪色了. 实验结论:Cl 2无漂白性,HClO 有漂白性,HClO 比Cl 2的氧化性更强.【注意】①有色布条a 和Cl 2都必须是干燥的,将Cl 2进行干燥,可按图4-7中Ⅰ或Ⅱ所示方法操作:②尾气(多余的Cl 2)必须用碱溶液除去,以防止污染环境. ③装置的气密牲要好;以防止Cl 2泄漏前污染环境. 小结 HClO 的重要性质 ① 不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或加热时易分解.↑+===∆222O HCl HClO 光照或②弱酸性碳酸的酸性很弱,而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还弱.因此,向次氯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可生成次氯酸. 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Ca2++2ClO-+CO2+H2O=CaCO3↓+2HClONaClO+CO2+H2O=NaHCO3+HClO应用“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弱酸+较强酸盐”的复分解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HCl、H2SO4等强酸更容易将次氯酸盐转化为次氯酸.Ca(Cl0)2+2HCl=CaCl2+2HClO2NaClO+H2SO4=Na2SO4+2HClOClO-+H+=HClO③强氧化性氯气的氧化性很强,而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还强.如:a.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或氯水有漂白性.b.Ca(ClO)2+4HCl(浓)=2Cl2↑+CaCl2+2H2O,氧化性Ca(ClO)2>Cl2.对于次氯酸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常用于漂白、杀菌、消毒等.由于次氯酸的不稳定性给次氯酸的贮存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工业上不制备次氯酸,而是以氯水或次氯酸的盐来代替次氯酸,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或2Ca(OH)2+2Cl2=2Ca2++2Cl-+2ClO-+2H2OCa(ClO)2的氧化性不及HClO强,所以漂白粉在使用时,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效果.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时,空气中的CO2也能将 Ca(ClO)2转化为HClO,从而产生漂白作用.HClO也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例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颜色相同B.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pH相同C.久置的氯水和新制的氯水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D.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因此漂白粉可以露置在空气中答案:C(4)与碱反应(难点)氯气与碱溶液起反应,生成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和水.如:Cl2+2NaOH=NaClO+NaCl+H2O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说明] ①在常温下,Cl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模式为:Cl2+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但在加热的条件下Cl2与碱反应的产物有所变化.如:3Cl2+6KOH ∆=KClO3+5KCl+3H2O②Cl2与碱的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电子转移和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在此反应中Cl2既得到电子,又失去电子,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③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除去多余的Cl2,以防止污染环境.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以制取漂白粉,所以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Ca(ClO)2.④由于HClO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还弱,所以NaClO、Ca(ClO)2等次氯酸盐易跟包括碳酸在内的其他酸发生反应.在潮湿的空气里,次氯酸钙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 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由于Ca(ClO)2易与CO 2、H 2O 反应,生成的HClO 不稳定,所以漂粉精要密封包装,避光、隔潮存放. ⑤Cl 2与碱在溶液中反应: 2NaOH+Cl 2=NaClO+NaCl+H 2O 2OH -+Cl 2=ClO -+Cl -+H 2O2Ca(OH)2(aq)+2Cl 2=Ca(ClO)2+CaCl 2+2H 2O 2OH -+Cl 2=ClO -+Cl -+H 2O 思维拓展1.实验室中要除去多余的Cl 2,为什么用NaOH 溶液而不用石灰水?点拨 因为石灰水中的主要成分是Ca(OH)2,Ca(OH)2微溶于水,所以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很低,吸收Cl 2的效果不及NaOH 溶液好.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为什么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点拨 因为Ca(OH)2微溶于水,所以石灰水中Ca(OH)2的浓度很低,不利于提高产量;又因为石灰乳中含有较多未溶解的Ca(OH)2,且Ca(OH)2=Ca 2++2OH -,这样既保证了Cl 2与Ca(OH)2迅速反应,又便于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 (5)与某些盐反应2KBr+Cl 2=2KCl+Br 2(溶液变为橙色) 2KI+Cl 2=2KCl+I 2(溶液变为褐色)以上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由于Cl 2的氧化性较强,所以能将Br -、I -氧化为相应的单质. Ⅳ氯元素的存在由于氯气性质活泼,所以氯气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 Ⅴ氯气的用途(1)作消毒剂.自来水常用氯气(在1L 水中通入约0.002g Cl 2)来杀菌消毒.(2)制造盐酸.H 2+Cl 2点燃=2HCl.(3)制造漂白粉.2Cl 2+2Ca(OH)2=Ca(ClO)2 +CaCl 2+2H 2O ,该漂白剂可用于棉、麻和纸张等的漂白. (4)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总之,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知识点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难点)实验4-5:氯气的制取实验实验目的:①掌握实验室制备Cl 2的化学反应原理. ②掌握实验室制备Cl 2的常用装置和实验方法. ③掌握实验室中收集Cl 2的方法和尾气的处理方法.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氯气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起反应来制取.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2)(4Cl O H MnCl MnO HCl 浓MnO 2+4H ++2Cl -∆=Mn 2++Cl 2 ↑+2H 2O[说明] ①浓盐酸一般为12 mol/L ,密度为1.19g/mL,稀盐酸不能发生该反应. ②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该反应具有以下特征: 粉末状固体+液体∆→气体可见宜采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①气体发生装置固一液加热制气装置.首先选择反应容器,由于盐酸必须在反应中保证一定的浓度,所以用量较大,因而宜采用容积较大的圆底烧瓶而不宜用大试管;其次,对于添加液体的容器,采用分液漏斗(不用长颈漏斗)能有效地防止Cl 2逸出,且便于控制盐酸的用量;对于圆底烧瓶,通常用酒精灯加热而且需放上石棉网,以防止圆底烧瓶受热不均而炸裂,圆底烧瓶中液 体的盛装量,一般以液体占圆底烧瓶球部容积的41~21为宜.实验装置如图4-8所示.③ 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装置来除去杂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 和H 2O(g)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 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如图4-9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H 2O(g)可用浓硫酸洗气(如图4-9Ⅱ所示)或用干燥的CaCl 2.③气体收集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必须考虑气体和被排对象(如空气、水)的性质和欲收集气体的纯度要求,由于Cl 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4-10Ⅰ);又因为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如图4-10Ⅱ),但此法收集的Cl 2中含有水蒸气;还可将Cl 2直接收集在橡皮球囊中.④尾气处理装置化学实验中,凡是有毒或易燃的尾气,都要进行适当的尾气处理,使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形成安全隐患.对于Cl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而除去(如图4-11所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Cl2,可采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连—检—装—制—集”.①“连”——将所需仪器按图4-12所示的顺序连接.即如图4-12所示,依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组装成制取气体装置.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F中加水至浸没玻璃导管,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玻璃导管内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玻璃导管内液体回流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说明]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在连接装置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常包括“形成水封→微热并观察→冷却并观察”三个步骤.③对于气密性不合格的仪器或装置,要查出原因,修复或更换.若橡皮塞不密封,可涂上少量凡士林后再重新检查气密性.③“装”——装药品或试剂.将装置拆开,分别向B、C、D、F中加入适当的药品或试剂,重新连接后,再向分液漏斗A中加入浓盐酸,然后塞好玻璃塞以防止盐酸挥发.④“制”——加热制气.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内加入适量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加热,使反应平稳地进行.要通过观察装置C、D中的气泡产生的快慢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并通过控制浓盐酸的用量或利用酒精灯来调节反应速率,使反应连续、平稳地发生.⑤“集”——收集气体,当装置E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表示氯气已收集满,可更换集气瓶继续收集,收集满氯气的集气瓶要盖严,瓶口朝上放置.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当装置C、D中无气泡冒出时,将装置F中的玻璃导管取出,装置B、C中的氯气可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除去,装置D中的氯气可用空气将其“吹”入NaOH溶液中除去.[说明] ①当实验室没有MnO2时,可用KMnO4和浓HCl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此反应较剧烈,需将浓盐酸缓缓地滴到KMnO4固体上,不需加热.当实验室没有浓盐酸时,可用NaCl和浓H2SO4替代浓盐酸与MnO2制取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2NaCl+3H2SO4∆=2NaHSO4+MnSO4+2H2O+Cl2↑②盐酸和MnO2反应时,盐酸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表现还原性的标志是-1价的Cl--变成了。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f1ef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a.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氯气知识点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在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氯气的知识点,本文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1.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一种刺激性气味。
它具有较高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约2倍。
氯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它能与许多物质反应,特别是与金属反应。
例如,氯气能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这是一个非常剧烈的反应,伴随着明亮的火焰和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实验室中使用氯气应当特别小心。
3. 氯气的应用氯气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于水处理和消毒。
氯气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使水安全饮用。
此外,氯气还用于生产许多化学品,如塑料、纺织品、杀虫剂等。
4. 氯气的危害性尽管氯气有许多有益的应用,但也存在危害性。
氯气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的氯气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和使用通风设施。
此外,氯气也具有一定的环境影响。
当氯气释放到大气中时,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如加强废气处理和回收利用。
5. 氯气的替代品为了减少氯气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替代品。
例如,一些新型的消毒剂和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在不使用氯气的情况下进行消毒和水处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替代品正在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以取代氯气的使用。
这些替代品不仅更环保,而且更安全,可以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总结起来,高一化学必修一中氯气的知识点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危害性以及替代品。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氯气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增加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认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氯气的环境和健康影响,并积极寻找和推广更环保、更安全的替代品。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氯气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氯气](https://img.taocdn.com/s3/m/a20f01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7.png)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氯气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氯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
1.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微刺激性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和氧化性。
在高温条件下,氯气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如与氢气发生爆炸性反应。
2.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
将氯化钠溶液注入电解槽,通入电流,在阳极上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
3.氯气的用途氯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用于制备各种化学物质,如氯化物、氯酸等。
氯气也被用于消毒和漂白,如污水处理和漂白纸张。
4.氯气的危害性虽然氯气在工业中有很多用途,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氯气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和眼部刺激。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应戴上防护装备,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5.氯气的环保问题由于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氯气的排放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
6.氯气的化学反应氯气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变化。
例如,氯气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氯气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
这些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7.氯气的安全储存由于氯气具有可燃性和氧化性,其储存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
一般情况下,氯气储存在特殊的容器中,防止其泄漏和与其他物质发生不良反应。
总结:高一化学中,对氯气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我们了解到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用途、危害性、环保问题、化学反应以及安全储存。
通过对氯气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并在实验和工业应用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使用氯气时,我们要注意安全,并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环境。
高一化学研究氯气的性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研究氯气的性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8904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1.png)
高一化学研究氯气的性质知识点Introduction: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毒性的化学物质。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和研究氯气的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氯气的气体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1. 状态:氯气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
2. 密度:氯气比空气密度大,密度约为3.21 g/L。
3. 溶解性:氯气可溶于水,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和腐蚀性的溶液。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 氧化性: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强烈的氧化性,能够将许多物质氧化为高价态或者脱除电子。
2. 与金属的反应:氯气能够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氯化物。
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放热和发光等现象。
3. 与非金属的反应:氯气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非金属氯化物。
例如,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4. 与氢氧化物的反应:氯气能够与氢氧化物反应,产生氯化物和水。
这种反应常用于漂白剂和消毒剂的生产过程中。
三、氯气的应用:1. 漂白剂和消毒剂:氯气具有强大的漂白和杀菌能力,因此广泛用于漂白纸张、织物以及消毒污水等领域。
2. 冶金工业:氯气可以用于提取金属,如提取钛和铝等金属的制备过程。
3. 化工行业: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或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氯化物、氯代烃和氯化胺等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
4. 水处理:氯气被用作水处理剂,常用于消除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保持水质卫生安全。
结论:通过对氯气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由于氯气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我们在使用和处理氯气时应当谨慎,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我们的个人安全和环境保护。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d07e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1.png)
高考化学氯气知识点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高考化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是高考化学备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与高考化学有关的氯气知识点。
1. 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有较高的密度,密度大约为3.21 g/L。
氯气是不可燃的,但是能够支持燃烧。
2. 氯气的制备方法氯气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 直接电解食盐水将食盐水(NaCl溶液)通过电解可以制备氯气。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Cl-)被氧化成氯气。
NaCl(aq) → Na+(aq) + Cl-(aq)2Cl-(aq) → Cl2(g) + 2e-b. 氢氧化钠与次氯酸反应氢氧化钠与次氯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
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分解生成氯气。
2NaOH(aq) + NaClO(aq) → NaCl(aq) + NaClO2(aq) + H2O(l) Na ClO(aq) + H2O(l) → NaOH(aq) + Cl2(g)c. 过氧化亚氯酸钠分解过氧化亚氯酸钠分解可以制备氯气。
分解产物包括氧气和氯气。
2NaClO2(aq) → 2NaCl(aq) + O2(g) + Cl2(g)3. 氯气的应用氯气有广泛的应用:a. 消毒剂氯气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被用作消毒剂。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被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b. 化工原料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例如制取液态氯、氯化烃等。
c. 制药工业氯气在制药工业中被用于生产药物和合成化合物。
d. 塑料工业氯气是制备许多塑料及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如聚氯乙烯(PVC)等。
4. 氯气的安全性注意事项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氯气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避免接触氯气氯气具有刺激呼吸道和眼睛的作用,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氯气。
b. 适当通风氯气制备和使用时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氯气积聚和浓度过高。
cl2的知识点
![cl2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cbaa2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7.png)
cl2的知识点一、氯气(Cl₂)的物理性质。
1. 颜色与状态。
-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
2. 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
3. 溶解性。
- 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称为氯水。
4. 密度。
-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氯气(Cl₂)的化学性质。
1. 与金属反应。
- 与钠反应。
- 化学方程式:2Na + Cl₂{点燃}{===}2NaCl,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 与铁反应。
- 化学方程式:2Fe+3Cl₂{点燃}{===}2FeCl₃,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
注意生成的是FeCl₃而不是FeCl₂,这是因为氯气的氧化性很强。
- 与铜反应。
- 化学方程式:Cu + Cl₂{点燃}{===}CuCl₂,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加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2. 与非金属反应。
- 与氢气反应。
- 反应方程式:H₂+Cl₂{点燃}{===}2HCl(反应现象为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白雾是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H₂ + Cl₂{光照}{===}2HCl(反应现象为发生爆炸)。
3. 与水反应。
- 化学方程式:Cl₂ + H₂O===HCl+HClO。
其中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还具有漂白性。
HClO不稳定,光照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照}{===}2HCl + O₂↑。
4. 与碱反应。
- 与氢氧化钠反应。
- 化学方程式:Cl₂+2NaOH===NaCl + NaClO+H₂O,这个反应常用于实验室中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其中NaClO(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 与氢氧化钙反应。
- 化学方程式:2Cl₂ + 2Ca(OH)₂===CaCl₂+Ca(ClO)₂ + 2H₂O,产物Ca(ClO)₂(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起漂白作用的原理是Ca(ClO)₂ + CO₂+H₂O===CaCO₃↓+2HClO。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大全(改版)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大全(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017900f78a6529657d5300.png)
氯气知识大全●一、组成结构1.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2.分子结构: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2.3.离子结构: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思考: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来思考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原因.答案:两个氯原子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都欲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共用一对电子恰都能满足要求.由此也知:Cl2分子比Cl原子稳定.●二、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并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熔沸点较低、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
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2.氯气有毒,闻有毒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扇动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思考:和其他学习过的气体相对比,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性”?答案:有色、易液化.●三、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白烟)Cu+Cl2=CuCl2 (现象:剧烈燃烧,棕色烟)2Fe+3Cl2=2FeCl3思考:(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动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Cl2作什么剂?(2)对比铁跟盐酸的反应,铁跟氯气的反应体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答案:(1)都从0价→-1价.因为最外层有7e-,易得到1e-达到8e-稳定结构.Cl2作氧化剂.(2)体现了Cl2的氧化性比HCl强,是强氧化剂.2.与非金属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思考:(1)氢气和氯气反应,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现象为什么不同?(2)怎样用实验证明HCl气体极易溶于水?答案:(1)二者混合程度不同、接触面积不同所致.点燃氢气放入氯气中,氢气分子只在导管口跟少量氯气分子接触而化合成氯化氢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热,不能爆炸,呈苍白色火焰.当点燃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的氢分子与氯分子接触,迅速化合而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2)将盛HCl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慢慢上升至满.3.与水反应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1)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含有的粒子有Cl2、H2O、HClO、H+、Cl-、ClO-.(2)次氯酸的性质①弱酸性:是一元弱酸,属弱电解质,酸性弱于碳酸.HClO+NaOH=NaClO+H2ONaClO+HCl=HClO+NaCl2NaClO+CO2+H2O=Na2CO3+2HClO②不稳定性:由于HClO的分解,使Cl2和水逐渐反应,直至氯水失效,因此氯水要现用现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氯水久置将变成稀盐酸.③强氧化性:HClO能氧化许多物质.④杀菌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品红试剂等有色物质褪色,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强的氧化性.说明:干燥Cl2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lO才有漂白性.思考:(1)液氯和氯水是一种物质吗?答案:不是.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2)①怎样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大量Cl2?②用实验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答案:①观察氯水颜色,呈黄绿色,此即氯气的颜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大量Cl2.②向新制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即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了.Cl2+H2O=HCl+HClO AgNO3+HCl=AgCl↓+HNO3另法:也可向新制氯水中放入一红布条或滴入几滴品红溶液,若布条或品红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有HClO,即Cl2与水发生了反应.(3)氯水中有多种化学物质,故性质较复杂.下列现象各是基于哪种物质的什么性质?①氯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②向氯水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气泡出现.③向氯水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①H+、HClO ②H+③Cl-4.与碱溶液反应a.Cl2+2NaOH=NaCl+NaClO+H2O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漂白粉:(1)有效成分是Ca(ClO)2(2)漂白原理c.Ca(ClO)2+CO2+H2O=CaCO3↓+2HClO(3)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反应式说明)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 2HCl+O2↑.(4)保存方法:隔绝空气密封保存.将上述a、b、c三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a.Cl2+2OH-=Cl-+ClO-+H2Ob.Cl2+2OH-=Cl-+ClO-+H2Oc.Ca2++2ClO-+CO2+H2O=CaCO3↓+2HClO思考:(1)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或除去多余的氯气,为什么?(2)分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足量CO2气体,产生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答案:(1)Cl2有毒污染环境,Cl2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从而除去Cl2.(2)不一样,通入过量CO2没有沉淀生成,CaCO3+CO2+H2O=Ca(HCO3)2.●四、用途学习物质的用途要与其性质紧密联系,因为性质决定用途.下列Cl2的用途各是基于Cl2的什么性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制盐酸——与H2反应生成HCl;制漂白粉——与Ca(OH)2反应;制多种农药;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制塑料等.思考:工业制漂白粉为什么选用Ca(OH)2而不选用NaOH?而吸收Cl2防止中毒或污染空气却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Ca(OH)2?答案:Ca(OH)2价廉易得、成本较低;NaOH溶液碱性强、吸收效率高.●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要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1ff9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2.png)
高一化学氯气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由氯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分子式为Cl2,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有着许多结构形式。
1.性质:
氯气是非常活泼的t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它沸点低,熔点极低,极易蒸发。
属于无色气体,但在光照下可呈淡黄色,具有较强的毒性,可引起化学性窒息,此外,它的口渴和胸闷的症状无法被确诊。
2.制备方法:
可通过电解法制备。
将氯化钠溶液和铵溶液混合,加入电极,在anode上氯化物离子氧化,在cathode上氢气由氢离子还原而形成,产生氯气。
3.用途:
(1)用于农药制剂、粉末消毒剂、漂白剂等的生产;
(2)用于冶金行业,如催化聚合、除锈;
(3)用于制造氯化物、盐酸、氯硫酸、氯酸等催化剂;
(4)用于硝胺制造;
(5)用于制作各种药物、增塑剂、染料、医疗器材等;
(6)用于水处理;
(7)用于造纸行业,如漂白和分解染料;
(8)用于橡胶行业,例如制造硫化助剂;
(9)医疗用途,作为一种消毒剂使用。
4.安全措施:
(1)操作时应采取火灾措施,如带有保护面罩、穿防护服等措施;
(2)在操作时避免吸入氯气气体,多更换气体的通风系统或装备通风防护;
(3)禁止一切燃烧物进入容器中;
(4)应采取强制排气措施,尽量减少容器内的积气量;
(5)使用氯气的容器应处于室内,不得暴露于阳光下,也尽量避免接触水;
(6)操作时应注意避免触碰毒性热量,以防强烈反应;
(7)操作完毕后应裹上中性炭和消毒剂,以有效消除氯气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高一氯气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氯气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599a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0.png)
高一氯气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高一氯气及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氯气的性质1. 外观和气味:氯气是一种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我们在高中实验室中常常能闻到氯气的气味。
2. 密度和溶解性:氯气密度大于空气,能够在空气中下沉。
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
3. 比重和燃烧性质:氯气比空气重,导致氯气在高处积聚。
它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如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
二、氯气的应用1. 消毒剂: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消毒剂和漂白剂等。
2. 化学品:氯气是制取其他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它可以用于制取盐酸、氯仿、氯苯等化合物。
3. 医疗应用:氯气可以用作呼吸道护理和治疗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在一些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经常会使用氯气。
三、氯化物的性质和应用1. 氯化钠:常见的盐类之一,常用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食盐。
2. 氯化钙: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被广泛应用于干燥剂、融雪剂和加热媒体等方面。
3. 氯化铵:常用作制冰剂、难熔剂和焊接药剂等。
4. 氯化铝:常用于净水、药物制剂和催化剂等。
四、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环境问题1. 氯气泄漏: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人类和环境有害。
氯气泄漏会导致对环境的污染和人身伤害。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氯气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2. 氯化物污染:氯化物是一类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可能来自于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过多的氯化物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和水生态。
总结起来,高一氯气及化合物的知识点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同时也要注意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
只有加强对氯气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化学物质。
氯高一知识点总结
![氯高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d855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f.png)
氯高一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结构由17个质子和17个电子组成。
氯的壳层结构为2、8、7,其中2为第一壳层,8为第二壳层,7为第三壳层。
二、化学性质1. 氯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电负性。
2. 氯常以氯分子(Cl2)的形式存在,在常温下为黄绿色的气体。
3. 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成对应的金属氯化物。
4. 氯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通常会产生盐酸气体(HCl)。
三、物理性质1. 氯的密度为1.56 g/cm³,在常温下为气态。
2. 氯的沸点为-34.6℃,可以非常容易地被液化。
3. 氯具有刺激性气味,呈现黄绿色。
四、应用领域1. 氯是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用于消毒水和游泳池。
2. 氯化物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化学品,如塑料、杀菌剂等。
3. 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剂,用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4. 氯气还可用于制备氧化亚氯酸钠(次氯酸钠),用作漂白剂。
五、环境影响1. 氯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和动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长期暴露会引起呼吸道和皮肤不适。
2. 氯化物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风险,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氯化物时,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气体。
2. 氯化物需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结论:氯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消毒能力。
它在消毒、化学制品以及水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需注意氯的毒性及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风险。
在使用和储存氯化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氯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氯气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cf8d89ee06eff9aef807c2.png)
氯气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三.1.新制氯水能使有机色素褪色的微粒是(写化学式),新制氯水和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微粒是(写化学式) 2.次氯酸的三大性质:
3.漂白液有效成分是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4.漂白粉在空气中漂白原理是(写方程式)
漂白粉在稀盐酸作用下漂白原理是(写方程式)
四.氯离子检验 1.检验试剂: 2.试剂滴加顺序
3.离子方程式
4.现象
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写方程式):
2.发生装置:
3.净化装置:
4.收集装置:
5.尾气处理装置:
6:验满方法:。
高三卤素知识点总结
![高三卤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1582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png)
高三卤素知识点总结一、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它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氯气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盐酸和亚氯酸钠反应制备氯气;电解食盐溶液也可以得到氯气。
氯气是一种呈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臭味。
它可以溶于水,形成盐酸,并且能够漂浮在空气中。
在光照下,氯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氢和盐酸。
氯气还可以和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
二、氯气的用途氯气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中被用于制造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橡胶、塑料、溶剂等化学品。
此外,氯气也常用于饮用水处理和游泳池水处理。
三、氯的化学性质氯是一种常见的卤素元素,它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氯的电负性很高,因此它喜欢与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
氯还能够与氢形成氯化氢,与氧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等。
此外,氯还和碳、硫等元素形成不同的有机氯化物。
四、氯的应用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生产:氯被用于制造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染料、橡胶、塑料、溶剂等化学品。
2. 水处理:氯气常用于饮用水处理和游泳池水处理,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 医药领域:氯化物和氯化物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如氯化钠用于静脉滴注、消毒剂等。
4. 食品加工: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氟的性质及应用氟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卤素元素,它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如下:1. 氟化物:氟化物是氟的常见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常用于制造腐蚀剂、玻璃蚀剂、杀虫剂、防蛀剂等。
2. 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广泛用于制造杀菌剂、消毒剂等。
氟还被用于制造高温合金、耐腐蚀材料等。
3. 铝冶炼:氟化铝是制取金属铝的重要原料,用于铝冶炼和制造耐高温材料。
4. 医药领域:氟化物在医药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口腔疾病等。
六、溴的性质及应用溴是一种红褐色液体,具有较大的毒性,常用于消毒消毒、防腐剂等方面。
高中氯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氯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b321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5.png)
高中氯的知识点总结物理性质氯气呈黄绿色气体,它在室温下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双原子分子。
氯的密度为0.003214克/立方厘米,熔点为-101.5°C,沸点为-34.04°C。
氯在常温常压下是不易溶于水的。
化学性质1.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和大多数物质发生剧烈反应,特别是与有机物和金属反应。
2.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酸(HClO)。
3. 氯气和氢气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性反应。
4. 氯气与硫化氢发生爆炸性反应,生成硫化氯。
5. 氯气可以与碱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
6. 氯气还可以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与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
氯的化合物氯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等盐类化合物,淋溶氯(CaOCl2)、三氯甲烷(CHCl3)、“五氯酚”(C6H4Cl2O)等有机卤素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医药、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氯的应用1. 工业生产:氯气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合成塑料、氯化烴烃和氯化烯烃。
2. 水处理:氯气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和消毒。
3. 医疗:氯气可以用于医药工业制备药品。
4. 化学反应:氯气在化学合成中起到氧气的作用,可以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
氯的环境影响氯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破坏。
氯气的释放和泄漏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氯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
结语氯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其化学性质活泼,应用领域广泛。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氯化合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氯的绿色应用和循环利用。
希望本文对您对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氯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氯气知识点总结
![氯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fa567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c.png)
氯气的制法及性质一、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除杂气体: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
(3)收集方法: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 NaCl+NaClO+H2O二、氯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
注意: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
2. 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
说明:①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
②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可能爆炸。
③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
(3)氯气与水反应①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Cl2+H2O HCl+HClO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氯水呈黄绿色)、H2O、HClO(氯水有漂白性)、ClO-、H+、Cl-久置氯水中存在:HCl说明:Ⅰ. 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Cl2+H2O HCl+HClO2HClO光照2HCl+O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
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有区别:(1)颜色变浅至无色(2)酸性增强(3)无漂白性②HClO HClO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漂白性和弱酸性。
Ⅰ. 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HClO 光照2HCl+O2↑Ⅱ.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褪色,具有漂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知识归纳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首要的是掌握反应物、反应条件和制取原理。
制取原理包括制备的反应原理和产物的收集方法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选择仪器装置和制取过程的正确操作。
此外,与制取有关的知识可从以下几方面拓展:气体的净化(除杂质);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防污染);气体的检验与检满等。
(1)反应物、反应条件和反应原理实验室最常见氯的化合物是HCl(盐酸)和盐酸盐(NaCl、KCl等),盐酸容易获得且比盐酸盐容易转化经筛选,常用的氧化剂有MnO2、KMnO4以及KClO3、Ca(ClO)2等。
MnO2氧化性较弱,跟浓盐酸的反应需加热,另几种氧化剂的氧化性较强,与浓盐酸的反应不需加热。
反应原理举例如下:HCl占全部参加反应的HCl的一半。
占全部参加反应的HCl的5/8。
(2)制取装置根据MnO2(固)和浓盐酸(液)反应且需加热,故发生装置使用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等;若改用KMnO4和盐酸反应,则不必加热;根据Cl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大大减小,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3)尾气吸收Cl2具有毒性,制Cl2的装置应密闭,多余Cl2应吸收。
由于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使用H2O作吸收剂效果不佳,应使用碱液吸收Cl2。
和Ca(OH)2相比,NaOH 易溶于水,NaOH溶液浓度大,更适于吸收制Cl2装置中多余的Cl2。
(4)气体的净化用以上方法制氯气,因HCl和H2O的挥发,逸出的氯气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若需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就应进行净化。
可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使氯化氢溶解于饱和食盐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大大降低),水蒸气被浓硫酸吸收,经这样的净化处理,氯气就较纯净了。
(5)检验与验满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若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蓝,表明已有Cl2从满口逸出,可证明Cl2收集已满或有Cl2存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二(1)原理:强氧化剂氧化HCl(或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2)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间反应,又需加热,使用仪器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方法收集氯气。
(4)检验:黄绿色,使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三氯气的实验室制制法有多种途径,原理都是用氧化剂(如KMnO4、MnO2、K2Cr2O7、O2等)氧化HCl,使-1价态氯氧化成零价态氯,制取氯气。
(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2)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3)重铬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4)氯化氢和氧气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地康法)二、氯气制法九问问:为什么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答:制Cl2实质是用氧化剂把盐酸中的Cl-氧化成Cl2。
Cl-的还原能力也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所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Cl2。
问:为什么要缓慢加热?答:浓盐酸挥发性很强,加热温度过快会加快盐酸的挥发,收到的气体含杂质量增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问:为什么要慢慢加入浓盐酸?答:在加热下浓盐酸更易挥发,为保持其浓度,并减少HCl的挥发,所以浓盐酸必须慢慢加入。
问:如果实验室无浓盐酸,怎么办?答:可以用固体NaCl与浓H2SO4代替盐酸(因为NaCl+H2SO4=NaHSO4+HCl ↑)问:如果实验室无MnO2,怎么办?答:MnO2在这个反应中是氧化剂,所以可以用别的氧化剂代替如:KMnO4,KClO3,K2Cr2O7等(例如,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问:如何收集Cl2?答:因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Cl2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问:怎么知道Cl2已经收集满?答:①因为Cl2是黄绿色气体,所以可以用观察法;②可利用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无色的特点来检验;③Cl2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
问:如何得到干燥纯净的Cl2?答:通过这种实验制得的Cl2里含有HCl,H2O等杂质,所以把气体依次通过盛①饱和食盐水,②浓硫酸的洗气瓶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Cl2。
问:多余的Cl2怎么处理?答:可用NaOH溶液吸收。
三、“氯水”知识归纳:一、氯水成分的多样性氯水的成分:氯气溶于水的溶液叫做氯水,新配制的氯水溶液呈黄绿色,有刺激性的气味,在氯水中存在如下三个平衡:Cl2+H2O HCl+HClO ①HClO H++ClO-②H2O H++OH-③所以在氯水中含有四种分子:Cl2、H2O、HClO及极少量O2;四种离子:H+、Cl-、ClO-及少量OH-。
氯水如久置,其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将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氯水中存在着如下反应的结果:Cl2+H2O HCl+HClO最后导至氯水的黄绿色颜色消失,pH减小,久置的氯水可视为盐酸溶液。
如不特别说明,一般所讲的氯水是指新制的氯水。
氯水通常随配随用,如需贮存备用,宜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二、氯水化学性质的多重性由于氯水中成分的复杂性,使氯水具有下列多重性质:①氯水中有Cl2所以呈黄绿色,具有Cl2的强氧化性,如氯水能使润湿的KI 淀粉试纸变蓝(用于对Cl2收集的验满),能与SO2、亚硫酸及其盐、FeBr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a2SO3+Cl2+H2O=Na2SO4+2HCl2FeBr2+3Cl2(足量)=2FeCl3+2Br22KI+Cl2=2KCl+I2Na2S+Cl2=2NaCl+S↓等②新制的氯水中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氯水具有漂白性。
③因氯水中有HCl,表现H+的性质,如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有气体产生:CaCO3+2H+=Ca2++H2O+CO2↑氯水能与镁粉反应放出氢气表现Cl-的性质,如用自来水配制AgNO3溶液时,溶液呈浑浊:Ag++Cl-=Ag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④具有次氯酸的弱酸性。
⑤氯水性质多重性同时表现:如,a.HCl的酸性与HClO的漂白性同时表现,所以新制氯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先变红是由于氯水中存在H+;褪色是由于HClO具有很强氧化性的缘故。
)b.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时,HCl和HClO分别同时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反应为: Cl2+2NaOH=NaCl+NaClO+H2Oc.与Mg等金属的反应。
主反应:Mg+Cl2=MgCl2;副反应:Mg+2HCl=MgCl2+H2↑⑥氯水中有大量H2O,加入无水CuSO4将会出现蓝色。
三、应用举例【例】浓氯水中加几滴碘化钾淀粉溶液,跟在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加几滴浓氯水,所发生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简析:浓氯水中加几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先发生2KI+Cl2=2KCl+I2反应,因为浓氯水过量,生成的I2可继续被氧化成碘酸,即5Cl2+I2+6H2O=10HCl+2HIO3,故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先变蓝后褪色。
而在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加几滴浓氯水,因2KI+Cl2=2KCl+I2,且氯水已耗尽,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故可看到溶液呈蓝色。
四、次氯酸知多少:氯的含氧酸有高氯酸(HClO4),氯酸(HClO3),亚氯酸(HClO2)和次氯酸(HClO),其中次氯酸最为重要,是高考中的热点,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2.它仅存在于溶液中,浓时呈黄色,稀时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3.氯的含氧酸中,它是最弱的酸(K=2.95×10-8),HClO H++ClO-,比碳酸还弱(K1=4.30×10-7)。
5.次氯酸的生成:将氯气通入到熟石灰溶液里,以制得次氯酸钙。
再与稀盐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便可得到次氯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2HCl(稀)==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6.次氯酸及其盐的主要用途是作漂白剂和消毒剂。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次氯酸有很强的氧化性,某些有色物质被次氯酸氧化,破坏了其中的显色结构而褪色。
②某些有色物质分子中存在着不饱和键,次氯酸与它们起加成反应而褪色。
③某些有色物质的有机物分子与次氯酸发生氧化作用而褪色。
7.次氯酸盐有强氧化性,如在Ca(ClO)2固体中滴加浓盐酸,会生成Cl2(注意与5中比较)Ca(ClO)2+4HCl(浓)=CaCl2+Cl2↑+2H2O8.ClO-易发生水解ClO-+H2O HClO+OH-所以漂白粉在水中没有酸存在的条件下,也有一定的漂白性、杀菌性。
五、氯气的学习:(1)氯气的化学性质突出氯气的氧化性,表现在和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某些化合物的反应中。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突出原理和装置,在制取原理中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释该反应。
MnO2+4HCl MnCl2+Cl2↑+2H2O反应实质是用氧化剂(MnO2)氧化盐酸中的Cl-离子得到氯气,反应中只有1/2的盐酸被氧化。
除上述制法外,采用其它氧化剂氧化盐酸也可以得到氯气,比如以下两个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ClO3+6HCl===KCl+3Cl2↑+3H2O要注意上面三个反应中被氧化的盐酸与做为反应物的全部盐酸的比值,第一个反应为1∶2,第二个反应是5∶8,第三个反应是5∶6。
掌握好这个关系,在解有关题目时才比较方便。
(3)氯气无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
这是因为氯水有强氧化性,氧化性来自次氯酸不稳定:HClO===HCl+[O],新生态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可氧化有机色素使其褪色,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凡能形成HClO的物质都有漂白性、强氧化性。
六、制取氯气释疑:一、实验室制Cl2为何常用浓盐酸和MnO2?因制Cl2反应的实质是用强氧化剂将浓盐酸中的Cl-氧化成Cl2。
而MnO2的氧化能力要受到酸度的影响,酸度(H+的浓度)越大,氧化能力越强,而Cl-浓度越大,还原能力也越强。
故实验室采用浓盐酸(37%)而不用稀盐酸,目的是增强MnO2的氧化能力和Cl-的还原能力,使实验得以成功。
二、实验室若无浓盐酸或MnO2怎么办?若无浓盐酸,可以用食盐和浓硫酸来代替:MnO2+4NaCl+4H2SO4(浓)MnCl2+4NaHSO4+Cl2↑+2H2O若无MnO2,可用K2Cr2O7、KMnO4、KClO3、Ca(ClO)2等氧化剂来代替,并且反应时一般不需加热或只需微热。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14HCl(浓)+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6HCl(浓)+KClO3=KCl+3Cl2↑+3H2O4HCl(浓)+Ca(ClO)2=CaCl2+Cl2↑+2H2O三、为何收集Cl2时不能用排水法,而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因Cl2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2体积Cl2),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