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春北师大版语文三下《和氏献璧》word教案
语文三年级下北师大版《和氏献璧》教案
解答问题1,出示相关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1)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
2)说说什么是“一连”?(连续,没有停止)
3)假想,一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拼命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渴、饿、噪音疼、疲劳……)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会人物的剖析,积累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会带着问题思考;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的含义,懂得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三、总结
1、“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不仅是一块玉,还是一颗忠诚的臣之心)
2、请对和氏献璧进行评价,给“和氏”打分。
四、延伸
1、说说收集、查询关于和氏献璧的故事?
2、和氏璧是一种美玉,有关于玉,可谓是品种繁多,中国有著名的四大玉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绿松石;
3、有一家玉器公司,在公司大厅挂着大书家题笔的字幅。(认识有关玉的字)
4、说说带有玉的成语。
五、作业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坚贞之士,也可以写这篇课文的学后感。
六、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 厉王 砍去左脚
第二次 武王 砍去右脚
第三次 文王 命名“和氏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4)卞和此时的心情如何?请读出对卞和命运的怜惜以及他坚贞不渝的精神的感叹。
讨论问题2,指名反馈,找出相关句子: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和氏献璧》教案优秀3篇
《和氏献璧》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和氏献璧》教案优秀3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6.和氏献璧(教案)》
《和氏献璧》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
(齐读课题两遍)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一)、质疑: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
(第1自然段)(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3)、指名回答。
(欺君之罪,砍去左脚)2、学习第二次献璧。
(第2自然段)(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3)、指名回答。
(欺君之罪,砍去右脚)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
(3—5自然段)(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诚信、敬业、奉献等价值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积累成语、进行拓展阅读等,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1.复述故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和氏献璧》的故事复述给家长,要求语言表达清晰,情节连贯,以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给予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如成语接龙、角色扮演等,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共同评价和欣赏。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和氏献璧》的故事情节、成语典故、修辞手法等。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学生在道德品质和人际沟通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氏献璧》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成语典故。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如“和氏璧”、“完璧归赵”,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和氏献璧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诚信、敬业、奉献等角度进行分析。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和氏献璧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北师大版《和氏献璧》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和氏献璧》语文教案1一、直接导入(交代课题)一、师:谁能用一句话归纳本课的要紧内容?(生1:复述,生2:稍减,生3:更精练。
)二、师板书“献”,明白得意思、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一、带问题默读:卞和一共献了几回璧?二、指生交流:生1:两次,生2:三次。
师:意见不同,俺们在学习课文中找答案。
3、师:自读第一次献璧。
(生读)师:第一次献壁成功了吗?玉匠如何处置的?生:没认真看,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
板书:一次厉王欺君之罪砍去左脚4、出示玉匠句,指导有语气的读。
五、生带问题读第二次献璧:献给谁?成功了吗?结果如何?生:献给武王,没有成功,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板书:二次武王故意欺骗砍去右脚师:现在卞和怎麽想的?生:生玉匠的气、遗憾。
师:卞和还想不想献璧?(不想)师:那麽读4—6段,有疑问说出来。
六、解疑明确:卞和献了三次璧。
7、质疑:武王、厉王都死了,为甚麽卞和尚未死?(出示资料解疑)八、指生读卞和哭句(屏幕出示)。
师:你感受到甚麽?生:可怜。
师;卞和为甚麽哭?生:没有人熟悉玉璧。
师:带着卞和现在的心情读。
(指导情感朗诵)三、解决课文重点屏幕出示:“俺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这才是俺悲伤的缘故啊!”(指生读)出示有关“玉”的资料(师读)师:看了资料你以为卞和如何?生:对君王忠心。
师:什么缘故卞和哭的那麽悲伤?生:卞和心痛的是宝玉没有取得供认,他要为宝玉讨回公道。
师:岂知宝玉!坚贞如卞和,一样被人误解,惨遭酷刑,他难过啊!他愤怒啊!于是他捧着宝玉连哭了三天三夜,直把血也哭出来了!你能再读读卞和在山下的句子吗?生:情感朗诵……师总结过度:这是不是第三次献璧呢?板书:三次文王屏幕出示:玉匠第三次的表示(生说第三次献璧成功的缘故:文王贤明)。
师总结:文王被卞和感动因此命名“和氏壁”。
出示:“和氏壁”的资料(师读)。
北师大版《和氏献璧》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和氏献璧》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和氏献璧》。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
1.3学会生字词,积累词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培养学生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课文中所传递的忠诚、正直、勇敢的道德品质。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2.教学难点:1.1分析人物性格,体会课文所传递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和氏献璧》的背景及作者。
1.2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课文的相关资料。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请简要复述。
3.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和氏璧的价值?4.分析人物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卞和、楚王。
4.2学生讨论:卞和具有哪些品质?楚王又具有哪些特点?5.学习生字词5.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5.2学生自主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记忆方法。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课后作业7.1抄写课文,熟读背诵。
7.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卞和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分析人物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故事情节,体会了人物性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生字词,积累了词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讨论不积极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和氏献璧》教学设计【导语】《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材分析:《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个在中国历流传很久的故事。
卞和把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献给国君,却被诬为欺君,砍去左脚。
历经三代,卞和失去双脚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使楚文王破璞得玉,遂名之曰“和氏璧”。
课文虽然短小,但是精炼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卞和忠贞的品格,文中对于卞和的描写非常传神,突出了卞和对玉的珍惜。
这个故事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也可以看做一篇寓言。
当你比一般人看得透,有眼光,当你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才能时,你就有可能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诬蔑,这是天才常遭遇的命运。
而只有你在重压之下不改变信念,有着坚贞不屈的情操,才会像和氏璧一样纯洁美好,令人赞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筛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够运用同义对比、拆词解意、联系实际生活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默读能力在逐步提升,有一定的速度,能够较为完整地把握文本内容。
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发现文本中的兴趣点,并且较为清晰和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生活的知识较为丰富,能够为课堂学习提供较为广阔的资源,对于开拓性的话题有自己简单的见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够自主认读,学习“普”、“怒”的书写。
能够认读鉴别、端详、急切、唯独、不屑、稀世珍宝、欺君之罪、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坚贞之士、温润成精等词语,并能运用已有方法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尝试简单运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积累摘抄,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用抓主要人物情节连缀的方式尝试概括主要内容,简单复述和氏献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奇怪的石头”。
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卞和三次献璧,前两次分别献给厉王和武王,结果被认为是故意欺骗,先后被砍去了左脚和右脚,直到文王继位,才得以献玉成功,最终被命名为“和氏璧”。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能够通过自主阅读筛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够运用同义对比、拆词解意、联系实际生活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默读能力在逐步提升,有一定的速度,能够较为完整地把握文本内容。
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发现文本中的兴趣点,并且较为清晰和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生活的知识较为丰富,能够为课堂学习提供较为广阔的资源,对于开拓性的话题有自己简单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1.认读生词,读准字音,对易错字指导提示。
2.了解故事大意和内容。
3.对献玉起因经过和结尾有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认准字音字形五、教学难点对献玉的起因经过结尾有系统的掌握。
前两次献玉失败的原因。
六、课前准备制作课件课前布置让学生预习课文,勾画生字生词。
七、教学策略质疑引导法,自主阅读法,梳理概括法,对比迁移法八、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复习导入)(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天外来客—陨石这一课,它勾起了我们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陨石离我们比较遥远,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一种奇怪的石头,玉就是其中一种。
大家都知道有哪些有关玉的成语或者诗句吗?请学生答疑成语:金口玉言,抛砖引玉,金枝玉叶,亭亭玉立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师:从这些成语和诗句我们就能看出我们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玉寓意纯洁温润。
如此美好的玉,有人却因它发生了一个离奇曲折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离奇曲折。
出示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顾诗句词语,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从而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和氏献璧》word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和氏献璧》讲课《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文章内容比较轻易理解。
课文写了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意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的宝石——坚贞是做人最可贵的质量。
我所教课是《和氏献璧》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确立为: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收集资料理解“急迫、价值连城、坚贞、价值千金”等词语和课后古文的意思。
3、让学生联合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一般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沉痛的原由啊”这句话的含义,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宝石——坚贞是做人最可贵的质量。
这也是本课重难点目标。
在教课中,经过抓卞和动作、语言、神情的词句来领会人物心情,感悟人物件质。
联合上下文理解“我并不是为失掉双脚伤心,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坚贞之士看作骗子,这才是我伤心的原由啊!”这句话含义,从中遇到启迪,理解做人的道理。
设计思路:一、以璧引入,提出怀疑。
1、从课题下手,理解“璧”的意思,发问:卞和献的是块什么样的玉?引出文中三个写玉的词语:价值千金、稀世瑰宝、价值连城。
引出“惊呆”一词,质疑,除了美玉让人惊呆,故事里还有什么让你惊呆?激起孩子兴趣,再次走进文本。
价值千金、稀世瑰宝、价值连城是文中要点词,正是由于璧在卞和心中是这样的,因此才一次又一次献璧,也达到累积词语的目的,并相机板书。
二、紧扣惊呆,以读促学1、孩子自读 2—— 6 自然段,边读边勾勒让人惊呆的语句,而后沟通。
2、学习卞和第一次献璧。
联合这一自然段的特色,我采纳分角色朗诵方法,人物对话中去领会卞和急迫的心情,经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指导学生朗诵,让孩子理解朗诵时加上动作和表情,能够让朗诵更有感染力。
表现朗诵方法上的指导。
3、看图,谈谈第一次献璧的结果如何?惊讶。
老师接着问:这样的结果你想到了吗?还有让人们更没想到的是——失掉了左脚的卞和第二次献璧,失掉了右脚。
和氏献璧(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和氏献璧(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
(齐读课题两遍)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一)、质疑: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
(第1自然段)(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3)、指名回答。
(欺君之罪,砍去左脚)2、学习第二次献璧。
(第2自然段)(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3)、指名回答。
(欺君之罪,砍去右脚)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
(3—5自然段)(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和氏献璧》教案设计
《和氏献璧》教案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呢老师先请你们看一幅图(出示璧),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这块玉的样子?生回答。
它的表面是圆的,扁扁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孔。
师: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它就叫璧,属于玉的一种。
板书璧字。
师:板书献字,提问:谁来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
生:(1.送珍贵的东西。
2.送给值得尊敬的人)师:通过预习,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和氏?生:和氏是楚国人,他的名字叫卞和。
板书和氏。
师:今天呢,我们就继续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
突出人物,读课题。
突出事情,读课题。
看课题,你想了解故事的哪些内容?生1:我想知道卞和几次献璧?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生3:我想知道献璧的结果怎样?师:同学提的问题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了解课文内容。
四人小组读课文,讨论所提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出示课件)课文写了卞和几次献璧?(三次)分别都献给了谁?(厉王、武王、文王)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献的结果又都如何呢?(砍去左脚、砍去右脚、命名“和氏璧”)板书:厉王、武王、文王砍去左脚、砍去右脚、命名“和氏璧”师:按照三次献璧,你能给课文分层次吗?谁来试着分一分?1——2自然段,3——4自然段,5——7自然段。
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读课文1、2自然段。
说一说你从中都读懂了什么?师: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卞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生答:高兴,有勇气信心十足。
读一读。
师:结果怎样?生:厉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师:厉王是怎样的发怒,能读出来吗?生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卞和第一次献璧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能理解玉匠说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师:你能读出玉匠的语气吗?生读句子。
师:你真会读书。
师:卞和此刻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急切的解释?是呀,他怎么能容忍有人将玉贬为石呢?于是他急切的解释,谁试着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师:卞和不能容忍宝玉说成石头,这使他忘记了“礼”,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冲撞了厉王,于是,厉王大怒,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氏献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它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
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本课所在的第六单元,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石头的知识和故事,表现了不同石头的奇妙所在。
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承上启下,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使我悲伤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课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
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但是本文所讲述的故事的发生时间离现在很远,故事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太熟悉,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前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对于学生学习好本课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①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②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并整理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及资料。
六、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
”本篇课文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
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
有个性才会有创新。
课文的第三部分,有含义较深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
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读自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讨论,从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
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时间安排 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去献璧?(5)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据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体会到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组学习结果。
(7)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五)美读课文,品味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的含义。
(理解课文后再美读课文,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内涵,读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九、作业设置1、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2、将学习了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写到练笔本上,写完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十、板书设计:十一、案例点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去“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学者”。
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
本节课教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较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卞和哪一次献璧印象最深,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下面的教学,以学定教。
2、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比如:学了第一次献璧后你有什么感受?学了第二次献璧后,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等等。
这都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3、第三次献璧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出示学习方法,学生自由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辩论等等方法自读自学。
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这些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了自己的真诚、忠心不被人了解时的那种痛心。
当然,学习方法的出示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提出。
《和氏献璧》教学小结《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
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
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
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