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件2、知觉与归因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概念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 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 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 F•海德的归因理论 B•维纳的归因理论 H•凯利的归因理论
F•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或者决 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如果判断 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周围 的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 强制作用、外部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 等,称为情景归因。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 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 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及其他一些个体所 具备的特点,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刻板印象: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 比较固定的看法。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常 根据某人所在团体的知觉为基础对其进行判断。 刻板印象的作用:刻板印象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 但在很多情况下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偏见。
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不是孤立进行 的, 往往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种 现象叫做对比效应。
实验操作
洛钦斯把这两段相反描述的材料给予不同的组合: (1)描写热情外向的一段先出现,冷淡内向的一 段后出现。 (2)描写冷淡内向的一段先出现,热情外向的一 段后出现。 (3)只出示一段描写热情外向的材料。 (4)只出示一段描写冷淡内向的材料。 洛钦斯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织阅读一组材料, 然后要求各组被试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怎样的 一个人?
凯利认为,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仅凭一 两次观察难以判断,必须在类似的情境中做多次 观察,根据多种线索做出内部或外部归因。
三度归因理论的归因维度 区别性:指个体在不同情景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 为。 一致性:指个体的行为表现与其他人是否一致。 一惯性:指个体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归因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归因

为原因的推测既不理性也不合理,从而导致人们的归因出现偏 差
与错误。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归因错误,
另一类是自我服务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 证
据证明是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29页/共37页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含义 二、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 三、印象管理策略
(三)社会知觉的种 根据知觉的对类象,社会知觉可以分为对他人知觉、
人际 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等。
1)对他人知觉 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 达到 认识他人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
2)人际知觉 指的是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包 括对 自己与他人以及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 指的是人们通过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 种行 为而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一个完整的角色知 觉过 程包括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角色评价4个环
括、推理等思维活动。作为社会知觉对象的可 以是
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社会,还可以是人际关 系;
个人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所涉及的除
了服
第13页/共37页
(二)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社会知觉是以一般的知觉为基础的,同时又包括了一般 知觉
中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与知觉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知觉的对象是纯客观对象,即作为知觉对象的人 是自
第33页/共37页
本章小结
个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和组织,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 程称为
知觉。影响知觉选择的客观因素包括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活动 的程
度、重复程度、新颖性和熟悉性等,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 包括
知觉者的个性、知识和经验、需要和动机。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课件
与分析,便于我们决策并制定措施。但是其也 有不足,如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一 些外在的现象对人进行分类(如物以类聚,人 以群分);甚至有的时候会限制我们的思维, 会让我们失去机会! (鲨鱼与小鱼的故事)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角度或出发点)
➢ 态度 ➢ 价值观 ➢ 动机 ➢ 需要 ➢ 兴趣 ➢ 经验 ➢ 期望 ➢ 个性特点
13
小资料:关注点 健身俱乐部销售业绩业绩较差
,各部门之间常见原因分析。(市场 部、会籍部、教练部、客服部)
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对象
(1)大小法则 (2)强度法则 (3)对比法则 (4)动感法则 (5)重复法则 (6)新颖法则
15
影响知觉的因素:情景
1. (1)时间(出现时机、持续时间) (2)工作环境(大会表扬) (3)社会环境(会籍顾问岗位评价)
22
22
1、首因效应: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 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若第一印象较好,对 今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后来表现 的差一点,会较容易得到人们的谅解,若印象不好, 很难改变!
23
23
讨论
• 俱乐部管理人员应保持什样的形象? • (店长、各主管和一般员工分别讨论)
• 他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把成功 或失败作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 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工作难度大 小,四是运气的好坏。
三个维度
内外因 稳定性
可控性
讨论
因素归类
内因 ------------------------------------------- 外因
努力、能力
任务难度、机遇
稳定 -------------------------------------------- 不稳定

组织行为学2(知觉、判断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2(知觉、判断与归因)
决策的类型
(1)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指对决策的最终目标的选择,由决策
的各种子目标形成最终决策目标。 (2)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涉及到决策目标的实现,与决策所包含 的行动计划与操作程序相关。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决策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决策目标——最优化方案(最优解) 现代的决策目标——满意方案(满意解)
为具有更高发生概率的事件。其可能发生的偏差 是: (1)案例可提取性偏差 (2)信息搜索集偏差 (3)形象性偏差 (4)相关错觉
西南交大经管院 钟永祥 zyx1965@
3、因果关系启发式:对影响决策事件的因素的因
果关系(归因)的不同模式导致的偏差。 (1)容易关注有明显的、直接因果关系的因素, 而忽视其他因素。 (2)将正向因果关系的事件知觉为高概率事件。
不容易提高工作信心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归因时倾向于低估情景因素的影响而高估个人因素的作用?2自我服务偏差?人们在对自己的不良工作绩效进行归因时倾向于大大高估外部情景的因素于大大高估外部情景的因素否认自己对于不良工作绩效的个人责任?3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的印象对其行为归因有很大的影响?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其行为归因有很大的影响否认自己对于不良归因与任务绩效?归因与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采取系统的措施创设和维持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印象特别是防范归因偏差?1自知之明?2在决策情景中寻求多种信息源以便确证或否认个人的?2在决策情景中寻求多种信息源以便确证或否认个人的印象?3善于听取他人对情况的分析归因与意见?4在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的分析时避免常见的归因偏差?5认识各种知觉和归因图式及其影响?6注意自己给别人的印象?7避免不适当的行动?8留意影响他人的知觉和归因归因与任务绩效?归因与任务?员工对工作绩效的归因对其工作的满意感工作期望和行为意向有巨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其努力水平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知觉与归因理论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精品课件 10
(一)知觉者因素
• 态度 • 价值观 • 动机、需要 • 兴趣 • 经验 • 期望 • 个性特点
精品课件 11
小资料2-1:关注点
• 一个生产皮具的企业出了问题,要寻找问题的根源,要 求各部门的主管参加诊断: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开发部主管说生产部门不按设计的样品来做,生产出来 的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标准的50%;
• 认知结构

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到“内”“外”
精品课件
14
(二)知觉对象因素
• 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背景、临近、大小、 重复等。
• 大小法则:尺寸、空间越大,则越容易引起注意、重 视。
• 强度法则:强度越高,则越容易被感知。 • 对比法则:与背景相反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最
容易被感知。 • 动感法则:活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易于被感知。 • 重复法则:经常重复的事物比只出现一次的事物更容
精品课件 36
• 同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 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题作出判断,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 考价值。
精品课件 37
(三)晕轮效应
• 一个经理与下属的故事: • 一起购办公用品+一包烟; • 看望生病的同事,一起买水果、点心+先尝尝。 ✓ 贪小便宜--我炒你鱿鱼。
• 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 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中国人则问:真棒!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鱼!请问这种鱼怎么做
好吃?清蒸还是红烧?
精品课件
44
• 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并建立了 一整套相关学科,开发了这种鱼的转基因品种。
• 日本人形成了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并占领了高份 额的全球市场。

《知觉与归因》课件

《知觉与归因》课件

知觉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输入 ,还受到个体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的影响。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适应性
Hale Waihona Puke 人们总是将感觉信息整合成一 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整体,而 不是孤立的、分散的元素。
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会选择性地 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 息。这种选择性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兴趣、需要、动机 等。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人工 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可以为研究 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
推动知觉与归因的研究。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01
了解知觉与归因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 中的各种情境和挑战。
02
在教育、商业、心理咨询等领域,可 以利用知觉与归因的知识来提高个体 和组织的绩效和适应性。
当外界刺激发生变化时,人们 的知觉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当 光线、距离等因素发生变化时 ,人们仍然能够识别熟悉的事 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 ,人们的知觉会逐渐适应新的 刺激和环境,从而调整自己的 感知方式。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指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距离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对 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如导航、操作工具等。
晚期归因理论
关注外部不稳定因素(如 情境、运气等)在行为解 释中的作用。
因果推理模型
将归因过程视为一种因果 推理过程,强调个体在归 因时对因果关系的认知和 推断。
归因理论的应用
心理学
归因理论在心理学领域被广泛 应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 以及探究心理疾病的病因和治
疗方法。
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归因 倾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归 因模式,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 成绩。

《知觉与归因理论》课件

《知觉与归因理论》课件
02 它涉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和判断,以了解行为发 生的真正原因。
02 归因不仅是对行为原因的简单描述,还包括对原 因的评估和解释。
归因的过程
第一步:观察行为 第三步:根据线索进行推理和判断
第二步:识别行为中的线索 第四步:得出结论并解释行为的原因
归因的影响因素
信息掌握程度
个体所掌握的信息越多,对行为的归 因就越准确。
03 品牌形象塑造
企业可以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 的知觉和归因过程,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忠诚 度。
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01 社会认知偏差
知觉与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面对复 杂的社会现象时,如何形成认知偏差,以及这些 偏差如何影响人们对社会事件的解释和判断。
02 群体行为研究
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与归因理论可以用于解释 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 互影响。
动机和情感
个体的动机和情感状态会影响其对行 为的归因,例如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 时,更可能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为积极
的方面。
社会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 一行为的归因可能存在差异。
认知偏差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可能存在认知偏差 ,如基本归因错误,即个体在解释他 人行为时过于强调内部因素,而忽视 外部环境的影响。
不同感觉通道对刺激的感 知效果不同,如视觉、听 觉、触觉等。
03 知觉定势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
预期和假设,会影响其对
刺激的知觉。
02 知识经验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影 响其对刺激的理解和解释 。
04 注意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分配
方式会影响人们对刺激的
感知和加工。
02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知觉》课件

《组织行为学知觉》课件
员工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知觉会影响其工作绩效。如果员工认同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更可能为实现这些目标和价值观而努力工作。
1
2
3
通过明确和传达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知觉的偏差
03
由于认知局限和心理因素等原因,人们往往会出现知觉偏差,导致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准确。了解知觉偏差有助于纠正认知偏差,提高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
01
进一步探究知觉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完善知觉理论体系。
深化知觉理论的研究
02
将知觉理论应用于实践,探索其在组织管理、领导力、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领导者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估结果,促进员工的工作改进和提升。
领导者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提高员工的感知和认同度。
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知觉能力,了解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员工需求和期望的洞察技巧。
领导者可以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与其他领导者交流经验和心得,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共同提高领导力水平。
05
CHAPTER
知觉与员工行为
员工对工作环境的知觉也会影响工作满意度。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对薪酬和福利的知觉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员工认为他们的薪酬和福利合理且公平,他们更可能对工作感到满意。
主观因素如心理预期、情绪状态、个人经验等;客观因素如光线、角度、遮挡等。

《知觉与归因理论》课件

《知觉与归因理论》课件

应用案例
1
营销策略
通过了解客户的归因方式,创造更准确的定位和定价策略。
2
沟通技巧
在冲突和合作问题上,通过了解对方的归因方式,加强沟通和建立信任。
3
团队建设
了解不同团队成员的归因方式,创造更高效的团队动机氛围。
示例
案例一:营销策略的优化
通过了解客户的归因方式,一家服 装公司通过联合促销等方式提高了 品牌同视性和销量。
《知觉与归因理论》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知觉与归因理论,探讨它们的影响和错误,并提供应用案例。
知觉理论
什么是知觉?
它是我们对感官刺激的处理,包括 感知并加以解释与理解。
知觉的影响因素
它由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包 括经验、外部与内部因素。
知觉的错误
它容易出现偏见、先入为主、面孔 效应和颜色对比效应等错误。
案例二:构建高效招聘团队 案例三:改善员工绩效评估
通过了解招聘团队成员的归因方式, 一家公司基于“能力”、“努力”和“运 气”作为评价标准,成功提高了进 职员工关键能力的评估准确性。
通过了解员工的归因方式,一家公 司采用更公平的评估政策,消除员 工的拟人化归因和自我服务归因等 偏见。结果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和绩 效。
总结
知觉与归因理论的意义
它提供了人类行为的科学解释,对加强人际交往、应对文化差异和优化营销策略等方面帮助 巨大。
未来发展方向
它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结合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在社会科学和商业领域发挥 重要作用。
结语
这里只是对知觉与归因理论的浅尝辄止,了解它们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归因理论
什么是归因?
它是我们对别人行为或是自己行为的原因进行的解 释,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PPT课件

四、归因理论 1、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 的解释或判断。
第21页/共42页
四、归因理论
3、归因的特点(规律) (1)对行为者成功失败的归因特点
自我归因 他人归因 成 功 内在归因 情景归因 失 败 情景归因 内在归因
第22页/共42页
四、归因理论
(2)对他人一般行为归因的规律: A、 区别性(待殊性)
第41页/共4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2页/共42页
第3页/共42页
客体

(知觉对象)
的特点



主体的因素觉情景
物理强度、时空特征、运动特征; 对己意义、价值
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精确性和速度) 定势(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知觉 的也委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 响着人的知觉)
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知觉的也 很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 着人的知觉
注意避免激情的 消极后果,尤其 是群体激情的消 极后果
注意调节工作节 奏,防止长期应 激对身心健康的 影响
第34页/共42页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 对人知觉的偏差会导致哪些效应?度举例加以说明。 3、 何为归因?归因有何特点? 4、 知觉原理应用于管理有什么作用? 5、 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6、 基本的情绪状态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7、 怎样在管理中运用情绪情感原理?
第17页/共42页
已――他关系:

主观性强,相互影响

认知、互动性、交换性



的 知
他――他关系: +(-) 己 +(+) 同极性较客观

新编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

新编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
•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 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织而形成, 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
第三节 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是指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个体、群 体和组织等社会对象特征的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过程
• 社会知觉包括知觉环节和整个认知过程, 因此也成为社会认知。知觉环节包括知觉 活动与思维活动
动性也较差,表现出比较被动和消极的状态。
第四节 印象管理
• 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 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 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一、印象管理的过程
• 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 • 进行印象建构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降级防御策略:解释、道歉、置身事外等多种形式。 2、促进提升策略:
• 感觉阈限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 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2、感觉后象
• 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象,又称后效。 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感觉适应
• 感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随着时 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 应。
• 感觉适应现象在视觉、肤觉和嗅觉中最为 明显。
第二章 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 知觉 第二节 社会知觉 第三章 归因理论 第四章 印象管理
第一节 知觉 一、感觉
•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 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感受性指感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每 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同的,感受 性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按照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知觉又可 分为正常知觉与错觉。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共67页PPT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共67页PPT

谢谢!
67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 与个人决策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知觉

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知觉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凯利将外界信息分为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 区别性(差异性):分析行为的特殊性
一致性(普遍性):分析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
一贯性:分析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也称作归因的三个标准。
例如:对A赞扬B的归因, 第一要考虑A是否也赞扬了B 以外的其他人;第二要考虑其他人是否也赞扬了B; 第三要考虑A是否经常赞美B。
选择
图 形 与 背 景
知觉归类 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形
知觉偏见 的原因
组织
对人或物的假设(总看法)
解释
隐蔽的态度
公开的行为
反应
4、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 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可根据计时器、自然界昼夜、四季的变化 及生物钟来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物体运动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
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 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刻版印象与定型效应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 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如刀;
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

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


积极作用: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连续原则
闭锁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知觉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 外部输入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从而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


肯基远眺平原上几英里以外大概一百头左右正在吃草的一 群野牛,问我那是哪一种昆虫。我告诉他它们是比他所认 识的森林野牛大一倍的野牛。肯基大笑着要我别讲这样的 蠢话,并再次问我它们是哪一种昆虫。然后他自言自语, 为了找出更合理的比较,试图把那些野牛比作他熟悉的那 些甲虫和蚂蚁。 当我们坐上汽车向这些野牛吃草的地方行进时,肯基还在 做这样的比较。尽管肯基和其他俾格米人一样勇敢,当他 看到那些野牛变得越来越大时,还是坐得离我越来越进, 嘴里嘀咕着说一定有什么魔力……终于当他认识到它们真 的是野牛时,他不再害怕了,但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刚 才它们看起来那么小,是否刚才真是那么小而现在突然变 大了,或者是不是什么骗术。(Turnbull, 1961,p.3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行为
差异性 一致性 一贯性

外因

内因

外因

内因

外因

内因
个体行为研究
对不起,我起晚了。 内因
自我知觉
对不起,路上堵车。 外因
他人知觉
他今天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差异性
其他人也迟到了吗?
一致性
他总是迟到吗?
一贯性
归因判断
他今天迟到确实是特殊原因。 或 他组织纪律性太差。
Sorry, i`Im late.
选择性 理解性 整体性
知觉保护 知觉错误
知觉定式 刻板影响
恒常性
个体行为研究
社会知觉
对人的知觉,不仅解释行为,而且 说明原因— 归因
归因过程
行为观察
解释判断
行为归因
如何归因
凯利三因素理论 韦纳成功失败理论
差异性 一贯性 一致性 可控因素:能力、努力
不可控因素:任务难度、 机遇
个体行为研究
回顾: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容易获取的评价性总结。态度不一定是经过深思 熟率的思考,可能是一念间的判断——“没过脑子”。
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它会随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变化 而变化。
个体行为研究
2、态度的形成
对某事物或者是由于 某事物所产生的情绪 或直觉。如高兴、愤 怒、伤感等。
情感
认知
态度
关于某事物和应该如何对 待它的一些信念和知识。
对比效应 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 象。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与管理
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 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 对决策目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 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 成为决定性因素。
态度是对某特定目标(自己、他人、、事物、事情等) 的评价倾向。态度表明我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赞成 什么,反对什么等;
态度是习得的,是以某种特定方式思考某个事情、某个 人或某个问题的倾向。例如:人们对北大毕业生卖肉行 为的惋惜。
态度会影响人的知觉和思维。例如追星族,他可能因为 喜欢某明星,从而会关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个体行为研究
归因与归因过程
归因是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来推测 人的内在动机,意图和属性。
行为观察
解释判断
归因过程
行为归因
个体行为研究
归因理论
凯利(Kelly)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凯利把知觉和被知觉者的心理和行为放在同 一系统中分析,归因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其基本观点: 1、影响个体的行为有内因,也有外因。
个体行为研究
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
知觉对象
知觉情景
知觉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者
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过程,在一定程度会受到知觉 者个人特点的影响,包括知觉者的兴趣、态度、动机、人 格、以往的经验、期望等。
知觉对象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及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会影响到知觉的内容。
知觉情境
个体认识和了解知觉对象的情景也会影响到知觉的内 容。
做某事物之前的 行动计划或者是 行动打算。
意向
个体行为研究
3、认知的失调 ➢ 态度与态度的冲突 ➢ 态度与行为的冲突
通过下列对话分析个体减少失调的因素: A 中午一起吃饭吧。 B 算了吧。 A 还是去吧。 B 我有好多事呢。 A 没事,下午我帮你做,中午我请你。 B 那好吧,说好了,你请客。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
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 变。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保护与知觉错误
知觉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会产生两种知觉现 象: 知觉保护
个体为了让自己免受负面刺激,屏蔽让人烦扰 或引起焦虑的信息,这就形成了知觉保护。
知觉错误
➢ 知觉定式:知觉这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对知觉对象作出判断。
八据 你
十说 能
分能 。够
看 见
看 到 多
九少
张张
脸脸
的?






个体行为研究
弗 雷 泽 螺 旋
个体行为研究
这些横线平行吗?
个体行为研究
三 个 正 方 形
个体行为研究
初步的结论:
不同个体看到相同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 知觉不一定是正确的;
思考:
什么因素会影响到知觉的形成,甚至产生知 觉的歪曲?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 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不可能的图象
个体行为研究
有 多 少 个 黑 点?
个体行为研究
是 静 的 还 是 动 的 ?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型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照 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
问题:
1、上述对话中,是否存在认知失调?如存在,在哪个人身
上?存在什么认知失调? B存在认知失调,在是否与人吃饭问题上犹豫不决。 2、存在认知失调的人是否调整了这个失调? 最终B调整了认知失调。 3、如果调整了认知失调,分析他为什么能够调整? 造成失调的两个要素的重要程度都不高--与人吃饭或不吃 都无大所谓; 个体相信自己受到这些要素的控制程度—邀请方太热情、 自己本身也没太多事; 个体在失调下的受益程度—不去吃有些亏,去吃饭别人花 钱,别人还会帮我干活。
内因是来自于知觉者本人的特点,内因导致的行为是 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
外因来自于知觉对象的特点和知觉者与知觉对象所处 的环境,外因导致的行为是受情景因素影响而被迫产生的。
个体行为研究
2、归因判断有三个标准 ✓ 差异性:个体在不同情景下表现出的不相同行为的 程度。 ✓ 一致性:面对相同情景,个体和他人知觉行为的相 似程度。 ✓ 一贯性:个体在不同情景下表现出的相同行为的程 度。
深化,是几种器官综合分析产生的结果。 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对客观 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 知觉影响人的行为,知觉影响决策的结果。
个体行为研究
你看到的是什么?
个体行为研究
能 否 看 见 狮 子 在 哪 里 ?
个体行为研究
个体行为研究
归因理论的有趣发现
➢ 在评价他人时总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 响,而高估内部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即基本 归因错误;
➢ 个体还倾向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 力、个人努力等,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如运气、环境等,即自我服务偏见。
个体行为研究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 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 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 定式作用。
员工的排序
1. 工作安排得当、有趣 2. 老板的赏识、感激、表扬 3. 感觉受重用/圈内人 4. 工作稳定 5. 收入好
应用知觉和归因理论解释为什么结论会有差异?
个体行为研究
谢谢
个体行为研究
总结:
知觉与感觉 感觉
知觉的过程
选择
知觉 组织
解释
知觉影响因素 知觉特点 知觉两种现象
知觉者 知觉对象 知觉情景
个体行为研究
第二章 知觉与归因
个体行为研究
教学内容:
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与归因 归因理论 知觉与管理
个体行为研究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指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对环 境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并解释他们感觉影响的过程。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知觉不同于感觉,知觉和感 觉的关系与区别是: 感觉是个体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器官的直接反,而知觉是感觉的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的特点:
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在感知外部事物时,会有选择地收集和解释信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 客观因素:如知觉对象本身特点以及与背景的关系
等; ➢ 主观因素:个体的兴趣、动机、态度、经验等。
知觉的选择性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积极意 义表现在人们有目的地快速地收集信息;消极意义体现在由 于知觉选择性的特点使人们往往难以客观全面收集信息。
晕轮效应(以点盖面) 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 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全面正确评价, 产生偏见性。
个体行为研究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者说最后所得 到的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
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和投射作用 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 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妨碍 人们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
个体行为研究
个体行为研究
个体行为研究
某人具备如下特征: 聪明、灵巧、勤奋、实际、坚定和热情 请根据上述特征,对此人进行评价
个体行为研究
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者对其下属期 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成果就愈突出。由于可以说, 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觉和期望 值。
个体行为研究
员工为什么留在本公司工作?
老板们排序
5. 工作安排得当、有趣 8. 老板的赏识、感激、表扬 10. 感觉受重用/圈内人 2. 工作稳定 1. 收入好
➢ 刻板印象:将知觉属性的基础建立对象所属的群 体之上。
个体行为研究
社会知觉与归因理论 社会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