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这些标准成本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管理经验确定的,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生产经营的效率和绩效,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与标准成本法相对应的是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作为生产成本,不考虑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也无法对生产经营的效率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适用的场景。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能够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而实际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准确反映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结合应用的。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比如,在生产过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而在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总之,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标准成本法 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差异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首先,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材料成本偏差、人工成本偏差、制造成本偏差等。
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操作不当等。
其次,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的原因。
一旦发现了成本偏差,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差异分析,企业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运气不佳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
最后,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一旦发现了问题及其原因,企业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比如,针对材料成本偏差,可以通过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浪费;针对人工成本偏差,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改进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总之,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地进行差异分析,不断地改进问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首先,我们来看看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实际成本法下,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都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计算的,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有利于对成本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但是,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和计划的缺点,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设定一个标准的成本水平,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比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前进行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
但是,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时,导致成本控制失效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或者生产工艺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难以及时调整标准成本,影响成本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使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有些企业可能会结合两种方法,采取混合成本法,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的需要。
总的来说,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本文对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有所了解的读者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探讨标准成本法下的成本差异分析
ACCOUNTING LEARNING115探讨标准成本法下的成本差异分析孙作深 温州知联港城税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在企业成本分析中,具体的管理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升经营管控和增强绩效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成本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对应的支持。
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不断变化,会出现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差距大的现象,为企业发展带来困扰。
在本次研究中着重分析标准成本法下的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对应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成本差异;管理策略引言成本差异属于标准成本法的主要构成内容,在开展成本差异分析之后,企业就能直观地了解到导致成本差错的核心影响因素,并做好具体的分析工作,对各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贯彻正确的成本管控方式。
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提升综合管理效率,降低能耗,需要利用合理的生产设备,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整体成本支出。
在当前市场竞争的背景下,采取成本差异方式分析之后,能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标准成本法原理概述标本成本法最初是产生在美国,是泰勒的标准生产化演变而来的。
其主要目的是对产品可能出现的成本进行预测,在实际生产中对产生的成本和预期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
利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以及事中管控的工作。
这种方式下开展成本分析工作,成本管控方案的可行性更高,能够实现企业成本流程化的管控目标。
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主要代表现代企业在生产运营发展阶段,企业发生实际成本消耗的阶段,将这些消耗分解作为标准成本差异以及标准成本,然后再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原因分析,追究相关责任人,发现引发问题的根源。
实现有序管理之后,找到问题所在,反映到企业,企业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纠正。
基于标准成本法使用的背景下,标准成本差异通过设置相关账户之后,实现资源以及数据的汇总,并结合成本计算法的要求,做好处理以及计算的工作。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
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经营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差异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和活动基本成本法。
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准来衡量和评估实际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以确定成本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标准成本法有助于企业确定成本的波动范围,并通过监控和控制成本差异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确定每个成本项的标准成本。
- 计算实际成本: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计算每个成本项的实际成本。
- 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计算成本的差异。
- 分析成本差异:通过比较成本的差异,分析其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成本效益。
2. 差异成本法差异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差异为基础的成本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活动或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确定成本差异的原因,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差异成本法适用于评估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线或不同区域之间的成本差异。
差异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 确定成本差异的要素:根据具体需求,确定需要比较的成本要素,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 计算成本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计算不同产品或不同活动之间的成本差异。
- 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通过比较成本差异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成本效益。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以边际成本为基准的成本分析方法。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时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法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确定最优产量和最优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
边际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计算边际成本:通过分析每个产量级别的成本变化,计算出每个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
标准成本法下的材料成本差异控制
ACCOUNTING LEARNING139标准成本法下的材料成本差异控制李国强 华达利皮革(中国)有限公司摘要: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实施ERP 系统管理企业资源,现就采用标准成本法下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控制法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一般适用于产品及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ERP 系统对于实施标准成本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之前的事后控制评价变成现在的事前、事中控制。
产品的标准成本中的原材料是采用标准单价计算的,而“材料成本差异”是反映原材料采购发出核算过程中与实际成本形成的差异。
一、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过程控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用来登记核算企业原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发生额反映超支额,即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反向贷方发生额反映节约额,即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
原材料的实际入库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第三章 计量 第六条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而实际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费、保险费等业务由于每月结算一次或者每两个月结算一次等在结算方式上的原因,通常是原材料先到货入库,而后收到这些业务上的发票,尤其是进口原材料,报关相关费用企业收到相关单据较晚,如果在制定标准价格都考虑进去会影响到制定原材料标准单价的准确性和制定依据的可靠性,通常在制定时采用不含税价格(增值税-进项税)和运杂费等作为标准单价基础,即只考虑直接采购的商品买价,以1000个单位的价值作为标准价值较为适宜,加之保留两位小数,这样相当于1个单位的原材料物品单价保留了5位小数,缩小计算过程中产生的小数差异。
实际上,“材料成本差异”我们可以分拆成两部分,即采购价格、标准价格的差异与发票价格、采购价格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法下帐务处理程序 (一)平时核算中,“生产成本”、“产成品帐户”中
按标准成本登记。 (二)设置成本差异帐户 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应另设置各个成
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1、在材料成本差异方面,应设置 “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两个账户; 2、直接人工差异方面,设置“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
、在变动制造费用差异中设置“变动制造费用 分配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方面,设置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
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三个账 户,分别核算三种不同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2、递延法(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 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 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即本期 发生的成本差异,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 评价:分配工作加大了工作量,不便于成本差异的分 析和控制。 3、折中法 对不同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效率差异或价格 差异采用递延法,能量差异用直接处理法。
(三)登帐时,将实际成本分为标准成本和成本 差异两部分,标准成本数据记入“生产成本”、 “产成品”帐户;随着产品的销售,再将已售 产品的标准成本从“产成品”帐户转入“销售 成本”账户;差异记入上面个成本差异帐户。
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
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四)期末成本差异的处理 1、直接处理法(结转本期损益法) 是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记入“产品销售成本” 帐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利润表的销售
收入下扣减。 优点:帐务处理简单、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全部反映 在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指标体现本期工作成绩好坏 缺点:如果差异数额较大或标准成本不符合实际 ,会 扭曲本期的经营成果。 适用范围:成本差异数额不大且标准成本比较符合实际.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二、财务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方案二: 方案二:采用完全实际成本 即完全采用实际成本法,所有物料的采购、销售、 即完全采用实际成本法,所有物料的采购、销售、 领用均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领用均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优点:成本维护较简单,实际成本计算较方便。 优点:成本维护较简单,实际成本计算较方便。 缺点: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重成本核算 缺点:不能有效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轻成本管理。 、轻成本管理。
‹#›
一、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
3.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比较项目 成本来源 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 外购物料:核定 制造物料:成本卷积 可随时评价存货成本,有利于产品价格决策。 多适用于标准化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制造行业。 但需要维护标准成本,财务人员工作量大。 系统自动产生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差异,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与控制,使成本管理人员化 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成本控制。 可事先仿真产品成本做为研发、定价及计算销 货毛利的参考,针对各类差异做分析,可协助 管理阶层衡量各部门绩效,找出不利差异发生 之原因据以改善,且有利于正确评价业绩。 与目前核算方式有差异,财务人员需转变思想 观念和管理模式;遵循一贯性原则,无须披露 会计政策变化,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系统实 施相对简单。 实际成本 根据实际业务计算实际成本 不需要维护物料标准成本,可减轻财务人员的 工作量,但会计信息相对滞后,不利于产品价 格决策,多适用于价格变化较大的流通行业。 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 但会使提供产品部门的成绩或不足转移给使用 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和成本控制。 不能事前仿真产品成本,只能事后分析和考核 ,不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不利于正确评 价业绩。 符合目前核算模式,不需要加强用户培训,系 统实施难度主要在于每一物料的期初实际成本 难于取得。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如何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如何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成本差异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成本差异的类型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其计算公式如下: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其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
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
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
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
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
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
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消耗量标准×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分类标准种类含义依据用途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
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
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o §标准成本简单o §标准成本有效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
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
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
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
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u][b]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
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b][/u][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00 -订单2借:采购价格差异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b][u]领用时,分录如下:[/u][/b]借:在制品160贷:存货160[b][u]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u]:[/b]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采购价格差异5 -订单2[/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b][u]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
入库时分录如下:[/u][/b][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u][b]领用时分录如下:[/b][/u]借:在制品168贷:存货168[u][b]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b][/u]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存货1贷:在制品4[/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成本管理办法
成本管理办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成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管理办法,以供各位参考。
一、标准成本管理法标准成本管理法是一种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方法。
它将生产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针对每个成本分类设定标准成本。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及时纠正偏差,达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标准成本管理法能够让企业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发现成本异常的来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二、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通过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成本变动的原因。
差异可以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有利差异表示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不利差异表示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
通过差异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三、活动基础成本管理法活动基础成本管理法是一种以活动为基础来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分析活动,确定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而建立成本分配模型。
活动基础成本管理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帮助企业了解具体活动所需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四、目标成本管理法目标成本管理法是一种通过确定产品价格和预期利润,反向计算出可接受的成本范围的方法。
通过设定目标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成本结构,避免因成本超预期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目标成本管理法能够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就开始考虑成本,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结起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标准成本管理法、差异分析法、活动基础成本管理法还是目标成本管理法,都有助于企业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办法,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成本管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需求。
标准成本法下成本差异账务处理探讨
账 户 名称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 材 料 数 量 差 异 直接 人 工 工资 率 差 异 直接 人 工效 率 差 异 变 动制 造 费 用耗 费差 异 变 动制 造 费 用效 率 差 异 固定制 造 费 用预 算 差 异 固定制 造 费 用能 力差 异 固定制 造 费 用效 率 差 异 原 材料 库 存 商 品— — 甲产 品 (1 5件 ) 基 本 生 产— — 甲产 品 ( 8件 )
10 6
表2 成本项 目 直接 材 料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标准价格 / 工资率 / 分配率 标准用量 8元 1 0千 克
6元 5元 3元 单 位 产 品 标 准成 本 8小 时 8小 时 8小 时
标准成本 8 0元
4 8元 4 0元 2 4元 12元 9
首先 , 应设 置 “ 原材料 ”、 基本 生产”、 库存商 品” “ “ 等账户 , 其借方 和贷方均按标准成本登记 。对制造费用的具体费用项 目,
按其 与产量 的关 系分别设 置 “ 动制 造费用”、“ 变 固定制造费用 ” 账户 , 并分别按费用项 目设专栏 , 实际发生数登记 。其次 , 按 应设
单位 : 元
贷 方余 额
对 比以揭示成本差 异 , 对成本差异进 行因素分 析 , 据此加 强成 并 本 控制 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 和成本控 制系统 。从本质上讲 , 它是
一
种控 制成本 的管理方法 。应用标 准成本 法时有三个环节 , 一是
制定标准成本 , 二是 计算和分析成本 差异 , 三是成本 差异 的账务 处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主要有三种方法 , 即逐 月分配法 、 即期 处理法和累计结转 法。第 一种方法工作量较大 ; 第二种方法会使
异 ”、 变 动制 造费用 耗 费差异 ”、“ “ 固定 制造 费用 效率 差异 ”、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是会计实务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材料成本的实际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材料成本差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本文将从计量的角度介绍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核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而材料成本又可以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成本,而间接材料成本则是指间接用于产品制造和间接费用的材料成本。
在计量材料成本差异时,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根据预定的标准工艺和标准价格计算得出的。
标准工艺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种类、数量和合理使用方法等规定,而标准价格则是指材料的合理购买价格。
一般来说,计量材料成本差异有三种方法:实际-标准法、综合法和计划-实际法。
实际-标准法是将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进行比较计量。
具体的计量方法是,先计算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然后将实际材料成本减去标准材料成本,得出材料成本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核算。
综合法是将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进行综合比较计量。
具体的计量方法是,将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进行相加得出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减去标准材料成本,得出材料成本差异。
这种方法考虑了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综合情况,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计划-实际法是将计划材料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进行比较计量。
具体的计量方法是,根据企业制定好的计划材料成本进行计算,然后将计划材料成本减去实际材料成本,得出材料成本差异。
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对比,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中,需要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1.材料损耗差异:材料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通过材料损耗差异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材料损耗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措施来降低材料损耗。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评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本文将从标准成本差异的定义、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标准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价格差异、用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价格差异是由于实际购买的成本与标准成本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用量差异是由于实际使用的成本与标准用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效率差异是由于实际生产效率与标准生产效率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其次,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和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主要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主要关注人工成本的价格差异和工时差异,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主要关注制造费用的变动与固定差异。
在实施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企业应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标准成本,并将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其次,分析标准成本
差异的原因,找出产生差异的具体环节和原因;最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例如调整标准成本、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员工技能等。
总之,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成本管控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通过对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加以实施和推广。
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处理成本差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成本差异法: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逐一比较,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2.间接成本差异法:对间接成本进行分析,将实际间接成本与标准间接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3.多因素成本差异法:将成本差异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差异,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成本控制差异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成本控制和调整。
5.成本卷差异法:将成本差异分为卷入差异和卷出差异,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6.成本估算差异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测成本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成本预测和调整。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使用,用以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原创』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详解
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详解物料有数量和金额两种属性,依据对这两种属性的不同处理方式,存在三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
(1)实际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实际成本金额记录,以后也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处理。
(2)标准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实际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落入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3)计划成本,物料在采购时按照标准数量和标准成本金额记录,这种方式在以前手工记账的计划经济时代采用较多,有很多问题,现代基本不用。
下面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
成本基础设置(1)实际成本:物料不进行成本金额方面的特别基础设置。
(2)标准成本:物料需要输入一个标准金额,然后设定一个标准成本差异科目。
这里的重点在于每个标准成本物料都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成本,输入系统。
如果物料较多,这个制定工作可能相当耗费工作量。
为了制定出物料的标准成本,需要财务部门联系兄弟部门通力协作。
举例,需要涉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及的部门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部门:实际成本和运费由采购部配合提供;关税、报关费由相应部门提供;如果成品的标准成本除了物料标准成本之外还要包括人工工资和费用的标准成本,那么还需要生产部、人事部配合,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物料的标准成本都是指物料的材料价值,对于产品,是否要包括生产这个产品是耗用的人工和费用,这个要慎重考虑。
而且,系统中产品料、工、费的归集直接牵涉到生产模块实施方案的制定,比如,是否启用工艺路线,怎样在生产模块中归集工和费等等,所以,怎样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需要通盘考虑,需要倚重生产方案及其制定者。
需要尽早制定一个标准成本维护流程,在标准成本新建、变更时遵循此流程,以提高效率,避免混乱。
标准成本越准确越好,有效期越长越好,变更频率越少越好。
输入标准成本后,至少一年之内不要变动。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
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
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
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
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然而,标准成本是根据比较周密精确的调查及技术经济分析后测定的一种产品预计成本。
一般在企业中可按零部件及生产阶段的不同分别对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测定。
标准成本的制订可根据所依据的生产经营条件的不同分为理想标准成本(理论上达到最完善的生产经营条件的应达到的标准成本水平)、正常标准成本等。
标准成本法要发挥优势的一个前提就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小,或者差异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波动。
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的有点根本无从谈起。
根据管理的需要来选择成本方法。
企业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运作特点相关的。
比如,企业是PC制造,由于零部件产品价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采用标准成本可能需要不断调整零部件价格。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的差异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的差异
艾泽琼
【期刊名称】《财讯》
【年(卷),期】2017(000)033
【摘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对企业来讲,选择符合其发展的才是最关键的.一般来讲,采用标准成本相对实际成本核算简单一些.采用标准成本法,不管是入库还是领用,都要按照确定标准入账,然后再根据发票调整差异;采用实际成本法,每次入库时根据按实际成本记录,而且每次入库成本都有可能会有不同,因此领用时就会复杂一些,需要按成本计价方式计算出库的成本,增加了出库价格的确定工作,相比于标准成本而言工作量大,比如在此用移动加权法时,要对每次出库的价格进行计算,然后还要根据材料领用情况的不同调整在制品和存货的数量,如果有在制品转出和材料退回等情况时处理起来会更加麻烦.实际成本因为其计算过程的复杂性,成本控制的即时性会弱一些.【总页数】1页(P118)
【作者】艾泽琼
【作者单位】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分段标准成本核算发现成本差异方法的机理——SAP Business One应用案例分析 [J], 柯明;师玉鑫
2.基于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诊疗项目成本核算研究 [J], 张燕妮
3.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的差异 [J], 艾泽琼;
4.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兼论对我国构建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启示 [J], 谭华伟;于雪;张培林;刘宪;颜维华;皮星;程伟;张云;廖光英;陈菲
5.分段标准成本核算发现成本差异方法的机理——SAP Business One应用案例分析 [J], 柯明;师玉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由于我国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计量,所以在期末对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有两种:1、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
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此种方法为宜。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对存货的成本审计一般散落在内控测试和细节测试中。
对存货的内控测试主要包括采购与付款循环(purchase)以及生产和存货循环(costing)。
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包括以下流程:请购商品(劳务)è编制订购单è验收商品è储存商品è编制付款凭证è确认与记录负债è付款è记录先进、银行存款支出。
生产与存货循环流程主要由以下流程组成: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è发出原材料è生产产品è核算产品成本è储存产成品è发运产成品。
在执行内控测试时,审计人员一般需要与各环节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画出流程图/表(walk through),标明每项流程的关键风险点和公司采取的相关控制。
指出该项控制的发生频率以及进行有效性测试的参考底稿编号(reference no.)。
审计人员在画出流程图/表之后还需要取得一套完整的佐证流程图的凭证资料,对于资料上的存货成本的具体数字,需要在备注中重新进行计算。
比如,公司如果按照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的采购核算,需要在资料中找到这个标准单价和采购的数量,那么存货在系统中的成本应该是标准单价和采购数量的乘积。
又如,企业是按照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
审计人员应当取得该项存货期初的总成本和数量,期末的总成本和数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查看此加权平均价格是否与下月初的出库存货单价相符。
对于内控的有效性测试(toe),一般按照经验法确定测试的数量,测试的样本应尽量在全年各月进行均匀分布。
在细节性测试中,一般会将存货的不同类别根据客户或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并将本期期末数与上期期末数进行比较,解释变动较大的绝对数和百分比的原因。
对期末由于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产生的差异进行的成本差异调整进行重新计算。
至此,我们似乎只保证了存货单价的准确性,但是,我们都知道存货的成本其实是单价与数量的乘积,那么存货数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该如何检测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另一件强有力的工具——盘点来保证了。
对于存货的盘点,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对存货的监盘,一般分为盘前计划、盘中监督和记录、盘后报告这三大部分。
盘前计划主要包括在盘点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和公司做好充分的沟通,知晓盘点的日期。
很多时候公司的盘点时间不能保证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的,因为,盘点其实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想要保证所有人员都要在12月31日这天随时待命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盘点日期离资产负债表日过于遥远,无疑会增加审计人员在期后进行审计工作的工作量也很难保证存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充分的事前沟通在此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这天进行盘点,审计人员需要反复跟客户强调要提供从盘点日到资产负债表日这段时间的所有存货的出入库凭证,以保证审计人员在进行存货的审计时能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supporting)去进行数据的推导验证(roll forward)。
往往企业为了要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会一边进行盘点一边继续生产,盘到哪里,哪里就暂时停下来,等盘完了继续生产,这时,即使盘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审计人员也需要获得当天的出入库单,否则盘点的结果与账面金额一定是不相符的。
对于某些特殊的行业,比如零售业,为了保证日常的经营,盘点一般是在结束一天的营业后才开始,对于那些大型的商超往往都是连夜进行,这无疑是对审计人员体力的极大考验。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化工企业存货的盘点,由于是要去测量油罐中溶液的体积和数量,真的是在12月31日这一天的24点去取数,在凛冽的寒风中攀爬几十米高的油罐,前面的专业测绘人员一直在提醒我注意脚下,不要踩空,当手脚并用艰难地登顶之后,遥望满天繁星,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赶脚。
就在脑中开始想起“we are the champion”的音乐时,测绘员的提醒我离罐口还有一段距离,我倒吸一口凉气,擦掉满额头的汗珠,开始俯下身体战战兢兢的继续向罐口爬去…在与客户进行盘前沟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要取得客户的盘点计划表,最好是能拿到客户存放货品的地图。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客户提供的存货清单筛选出自己需要监盘或者重新盘点的样本,然后比照客户的盘点计划表和地图恰当的安排审计人员。
在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般是起到一个监督的工作,不仅是监督盘点的数量的准确性,也是监督客户的盘点操作是否合规,这又涉及到企业内控有效性的问题。
但是,有些客户往往不太明白,认为审计人员就是事务所派来跟他们一起盘点的,就直接让审计人员自己去盘,他们在一旁监督。
往往有些刚入的审计新手会被客户唬住,抡起袖子就开始盘起来,浪费时间浪费体力不说,殊不知自己的这种方式其实是错误的。
当然,必要的时候审计人员也可以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复盘,以确保盘点的准确性。
审计人员在选择样本进行监盘的时候需要进行双向的盘点,即账到实和实到账,究竟哪种是验证存在性,哪种是验证完整性大家可以自行查阅审计教材了解。
其实,我觉得盘点过程是一个特别涨姿势的过程,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往往都生得一双火眼金睛。
因为,在盘点过程中其实要跟着客户去走他们的厂区和存货区,这时就可以观察到,厂房车间是否在正常生产,即使是停工盘点你也可以大体从机器的落灰程度看出企业的经营运作,这其实也是一种实地勘察(physical inspection)。
同样,在盘点存货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是否有别人寄放在我们这的货品,有没有账上有但是实际没看到其实是寄放在别家仓库的存货,这时我们就需要对相关存货寄发询证函或者邀请其他审计人员在当地进行盘点来证实了。
在盘点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难盘”的货品,比如那些成箱包装堆放的物品,有些箱子被压在很下面,盘点人员就大致数一下箱子的总数,再根据每箱包装数去确定总数。
这往往是很危险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那些压在最下面的箱子里面都是实打实的物品。
对于那些久放落灰的物品,特别是在存货周转期较短的企业,一定要询问长期堆放的原因,是否已计提减值,是否已在处置的计划中,何时处置,以及处置后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
对于在存货盘点中发生的盘亏或存货毁损的情况,应作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
经管理层批准后,如果是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如果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规原因造成的毁损,应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有时客户的舞弊(fraud)行为就发生在一些细小的过程中,我就听说过几则有关盘点的趣事。
曾经某刚入职的审计员去参加一个养猪厂的盘点,其实客户实际养的猪也就一百多头,但账面上有两百,最后盘点下来的结果也是两百,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猪的体积太大,不可能在一个猪圈中全部集合,结果就是客户数一头从前门赶出去一头,结果这头猪又从后门被赶回来了,如此往复,源源不断,莫说两百就是上千头也能数出来,大不了就让他家猪多遛几圈呗。
结果第二天一个可能工作有些年头的审计员看了一下,立马勒令他们停止,掏出一管有颜色的喷剂,在每头被盘完的猪身上做个记号,小样,看你们还敢造假。
另一则趣事则是某审计员跟我一样是去盘点油罐,但是,这些油罐却是从底部相通的。
他奋力的爬上第一个油罐,看到满满的一罐油,心里很开心,费了这么大力总算没白费。
陪同一旁的工作人员说,你看,货真价实的吧,我们这种诚信单位,您绝对放心!于是,该审计员同志就放松了紧剔,慢慢悠悠,一边和客户聊着天一边踱步下来再上另一个油罐,谁知,刚盘的一罐油中的油已经在这段时间从地下被秘密的抽到了另一个罐中。
当这位粗心的审计员朋友低头一看又是一罐满满的油的时候立刻又安心了不少,心想,果然是诚信单位,存货都足足哒。
接下来的几罐干脆不亲自看了,爬上爬下神马的,太累了。
这个故事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我每次盘油罐的时候总是心有余悸,仔细观察油罐的底部是否有什么管道互相连接。
以上两则趣闻的真实性已很难考证,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盘点的过程虽然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平常的盘点都会安排刚入职一两年的新手去做,可是,魔鬼往往出现在细节中,你可能直到盘点结束踏上归途之后都无法理解究竟客户在什么地方动了手脚,怎么看似正常有序的盘点过程就出现了舞弊!所以,无论是作为审计届的新手还是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马,都要多留几个心眼,打破常规或者事先安排好的盘点流程,做一些计划外的工作,比如那一罐清新的颜色喷剂。
我们再回过头看“獐子岛”的盘点工作,考虑到养殖业和其产品的特殊性、工作的强度、成本以及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一般于每年的12月20日至12月30日进行盘点。
对于那些通过浮筏养殖(包括虾夷扇贝、鲍鱼、海胆等)以及网箱养殖(包括养殖各种鱼类)的在产品,盘点方便易操作,可以实行全面盘点。
对于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海胆等在产品,因数量较多,一般实施多点随机抽取浮筏进行盘点(抽点比例为10%),抽点后,根据抽点结果与公司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当前的统计数据进行核对,若不存在差异或存在合理差异,则按盘点的在养量与台筏样本数相除求得单位台筏的在养量,再与养殖台筏总量相乘,最后推算出全部在养量,以推算的全部在养量作为实有数量。
若存在异常差异的,则扩大至实施全面盘点,以盘点数作为实有数量。
以上几种货品尚数简单易盘类,而对于此次事件的主角——底播在产品则盘点工作略显复杂。
由于该类产品都是是在海底自然生长的活物,而且养殖规模大,将其全部捕捞上来盘点会耗费大量的费用,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在公司研发中心定期抽查检测的基础上,采取抽样盘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