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

医疗机构安全风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清单

26.消防栓缺少枪头、垫圈等配件,消防水龙 带老化破损,放置不规范,缺乏使用标识
定期检查,经常巡查,及时维护、补充更换配件,保持总阀 门处于打开状态,确保正常有效
(九) 消防设施
27.消防水池总阀门关闭等原因导致消防栓没 水
28.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应急疏散指 示标志数量不足或损坏
Ⅱ级
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有效 扑救、逃生,导致灾情加 重
易发生火灾、中毒和窒息 定期对电气线绝缘性能进行检测
、爆炸事故
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定期通风,分类存放;并配足相应
的安全措施、消防器材
易中毒和窒息事故
严格按照药库管理规定分类、分区存放药品
严格落实出入库管理,建立相应台账,销毁根据相关规定处 理
五、特种 设备安全
(二十三) 电梯
75.驱动主机曳引轮槽磨损,蜗杆严重漏油甩 到抱阐 76.制动装置抱阐接触器损坏或齿轮曳引机抱 阐未定期保养
按规定购置配备,定期检查,补充、更新。 加强训练,必要时邀请公安人员培训。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Ⅲ级
本着实用方便的原则规范保管存放安保器械。
按规定,所有重要部位,如出入口、楼道、财务室、微机室
、药库、药房、实验室、危化品仓库、食堂等全部安装监控
设施。
不能及时发现医院安全隐 患,不能及时发现初始火
全工作
检查和隐患整改记录
Ⅲ级
1.配备数量充足的专职保安; 2.特殊情况,由经过培训的富余医务人员或在岗医务人员以 轮流值班的形式弥补专职保安不足。
不能胜任应急处突、值班 巡逻、制止违法犯罪等工 作,遇侵害时难以保障自 身及师生安全。
二、人防 物防技防
(六) 专职保安
(七) 安保器械

2020年整理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doc

2020年整理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doc
(2).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一、干部职工安全风险隐患。

未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电气线路安全风险隐患。

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要求;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私自设置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未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等。

三、责任制安全风险隐患。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岗位不相匹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应急预案安全风险隐患。

未按要求编制符合实际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未按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五、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安全标识不健全,消防安全通道不疏散,消防设施带病运行,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六、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安全风险隐患。

未制定本单位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位置、用量或储备量、存放和使用环境等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具体要求,未明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领取登记和清退的程序、要求。

七、燃气安全风险隐患。

未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及器具,每年更换一次胶管;未定期校验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燃气管道被违规占压、穿越密闭空间,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或安装位置不正确、适用气种不符或功能过期失效。

八、消防控制室安全风险隐患。

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值班人员操作消防设施设备不熟练;消防控制室消防设施及各种联动控制设备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九、供氧站、用氧部位安全风险隐患。

供氧站与热源、火源和易燃、易爆场所的距离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供氧站内的氧气空瓶和实瓶未分开存放。

采用管道供氧时,未经常检查氧气管道的接口、面罩等,发现漏气未及时修复或更换。

十、动火作业安全风险隐患。

未按照要求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和审批制度,或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一、设备检测检验安全风险隐患。

特种设备、医学装备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检验,或者使用检测检验不合格的设备设施。

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医院风险管控措施

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医院风险管控措施

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医院风险管控措施一、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1. 客观评估风险- 分析医院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估,考虑影响患者安全和医院正常运营的因素。

2. 建立风险辨识机制- 设立专门的风险辨识小组,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包括收集患者投诉、医疗事故等信息,以及分析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 制定风险辨识流程- 确定医院风险辨识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包括风险评估、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等。

4. 识别风险因素- 分析和识别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患者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例如医疗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

5. 进行风险分级- 对辨识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将其按照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6.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医院内部和外部的风险信息,及时掌握风险的动态变化。

二、医院风险管控措施1.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医院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2. 增强风险防控措施- 加强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技能。

3. 强化信息管理与共享- 建立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平台,实现风险信息的及时汇总、分析和共享,提高风险辨识和控制的效率。

4. 开展风险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风险应急演练,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5. 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培育和强化医院的安全文化,提高全体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风险管控的共识和合力。

6. 改进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以上是医院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和医院风险管控措施的内容,希望能对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通用资料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通用资料

(2). 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
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
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 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
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
流不受扩散污染。 通风柜排气口应高
出 50m 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 3~4m,
并应设过滤装置;
(4). 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
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
条件, 并确保可靠。
(5).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
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2 楼梯、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 其它伤害
(1).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 l.65m, 踏步 《综合医院建筑
平台、 火灾爆炸、 异常恐 (拥挤踩
宽度不得小于 0.28m, 高度不应大于 设计规范》
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 设计规范》
住院部 人为因素影响下在 踏)
导控制。
(JGJ49-88)第
出入口 扶梯、楼梯口等人
(2). 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 3.1.2 条、

员异常拥挤情况
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1.3 条、4.0.5
下,或出入口设计
(3).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 条《建筑设计防
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 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 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 照 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 其面积应使 侯诊者相互间保持 1m 的距离; (5). 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 责、 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 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 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疏散通 慌事件时人员拥 踏)
0.l6m;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简介本文档是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旨在提供医院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在识别、评估和管控医院内的安全风险时所需的指导和清单。

通过对安全风险的分级,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

2. 安全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医院内部的安全风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高风险:指具有较大影响和较高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2. 中风险:指具有一定影响和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适度威胁。

3. 低风险:指具有较小影响和较低发生可能性的风险,可能对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健康和财产造成轻微威胁。

3. 管控清单3.1 高风险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高风险风险的管控清单:-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 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和安全巡逻制度,确保医院的安全。

- 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控和巡查,确保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 配备充足的安全人员和设备,确保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2 中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中风险的管控清单:-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

- 加强对医院内部流程的规范和监督,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低风险管控清单以下是针对低风险的管控清单:-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医院的火灾安全。

- 加强医院内部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扩散。

4.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通过该清单可以帮助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识别、评估和采取相应措施来遏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

这将有助于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财产的安全。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精编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精编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两个阀门间可能积存液氧的管道必须设置安全阀。8医用氧仓、重症室等治疗室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机械伤害
(1)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并持证上岗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
(3)制定完善维护?保养制度和规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1次自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应定期校验检定、检修,并保存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15
(2)设备区域内应配有温、湿度计;
(3)电工岗位人员应取得合格有效的电工作业操作资格,操作证原件由电工人员上岗时随身携带或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绝缘鞋
(4)应设有通风散热、防潮排烟设备和事故照明装置;
(5)室内地面的最低处应设有集水坑并配有自动排水装置;
(6)制定完善的电气检查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及火花放电痕迹。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医院卫生风险排查名单

医院卫生风险排查名单

医院卫生风险排查名单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我们对医院各个部门可能存在的卫生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制定了以下名单。

请各相关部门根据名单进行自我排查与改进,共同维护医院卫生安全。

一、门诊部1.1 候诊区- 桌面、椅子和地面清洁情况- 垃圾桶满溢情况- 公共设施(如饮水机、自动售卖机等)清洁情况1.2 诊疗区- 诊桌、诊椅和地面清洁情况- 医疗设备(如血压计、听诊器等)清洁与消毒情况- 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与记录1.3 卫生间- 地面、墙壁、洗手池清洁情况- 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用品充足情况- 通风情况二、住院部2.1 病房- 床铺、床头柜和地面清洁情况- 卫生间清洁情况- 通风情况2.2 护士站- 桌面、椅子和地面清洁情况- 医疗设备清洁与消毒情况- 药品、器械等储存条件2.3 治疗室- 器械、设备清洁与消毒情况- 药品储存条件三、手术室3.1 手术间- 手术床、器械台和地面清洁情况- 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情况- 空气质量与通风情况3.2 洗手间- 清洁情况- 通风情况四、急诊科4.1 候诊区- 桌面、椅子和地面清洁情况- 垃圾桶满溢情况- 公共设施清洁情况4.2 诊疗区- 诊桌、诊椅和地面清洁情况- 医疗设备清洁与消毒情况4.3 卫生间- 清洁情况- 通风情况五、药剂科5.1 药房- 药品储存条件- 空气质量与通风情况5.2 配药室- 药品、器械清洁与消毒情况六、其他区域6.1 食堂- 餐桌、椅子和地面清洁情况- 厨房设备清洁情况- 食品储存与卫生情况6.2 员工宿舍- 床铺、地面清洁情况- 卫生间清洁情况- 通风情况6.3 公共区域- 楼梯、走廊、大厅清洁情况- 电梯清洁与消毒情况- 通风情况请各相关部门根据以上排查内容,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我们将定期对各区域进行复查,确保医院卫生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1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条2楼梯、平台、疏散通道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拥挤踩踏)(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踏步宽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应大于;(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条,条,条3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火灾(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等区域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疗机构医院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

医疗机构医院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

范》GB 50751-2012第4.6.4条
猛烈燃烧。

范》第4.3.4条《医2)液氧储罐区泄漏遇
计规范》 (JGJ49-88)第3.15.3条
其他爆
炸,其
他伤害
爆类药 品 存 储 不当、
搬运过程不慎发生 意 外
可 能 导 致火灾, 造成
药库
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13955)第4.5/6.3/7.2/7.3条《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DB11 065-
火灾
致漏电、 散热不良,及短路时保护装置失效可能导致火灾
工质量验收规范》
行道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版第
害,高
自动扶梯因机械
故障、 维修不到位可能
4.7.2

火或高温导致爆炸火灾
《锅炉房设计规
能引发油品燃烧爆炸。

若操作不当造成缸盖、。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X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X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

医疗卫生机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清单1.建筑安全隐患: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筑物可能存在结构薄弱、火灾风险高等安全隐患,如建筑主体不牢固、消防设施不完善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医疗设备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大量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技术故障、操作不当等安全隐患,如手术刀具未及时清洁消毒、影像仪器使用不当等,可能导致病人感染、误诊等后果。

3.电力供应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对电力的需求较大,但电力供应系统可能存在线路老化、电压波动等安全隐患,一旦供电中断或电流异常,可能导致影像设备瘫痪、手术中断等严重后果。

4.消防安全隐患: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众多,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需要有序进行。

但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员工消防培训不到位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医疗废物处置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产生大量医疗废物,如未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医疗废物不分类、储存和处置不规范等安全隐患。

6.职业暴露安全隐患:医生、护士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各种病菌和病原体,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防护设施和措施不完善,员工个人防护意识不够等安全隐患。

7.系统信息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存储大量的病人信息和医疗数据,这些信息如果被黑客攻击、泄露和篡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信息安全系统不完善、员工安全意识不够等安全隐患。

8.药品管理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大量药品,药品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药品交叉感染、药品误用等安全隐患。

医疗卫生机构可能存在药品储存不当、药品配送错误等安全隐患。

9.人员操纵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大量的医生、护士等从业人员,但是人员操纵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如医生、护士可能存在工作疲劳、手术操作不当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误诊、手术事故等后果。

10.医疗纠纷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医疗纠纷的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受到暴力威胁等安全隐患。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最新版本序号场所/环节/部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D风险等级判定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场所/环节/部位)1、危险因素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其它伤害(拥挤踩踏)3、主要防范措施(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 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 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4). 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 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依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二、楼梯、平台、疏散通道1、危险因素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其它伤害(拥挤踩踏)3、主要防范措施(1).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2). 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3). 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4). 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4、依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三、门诊部、住院部1、危险因素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火灾3、主要防范措施(1). 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之欧阳育创编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之欧阳育创编
2
—通 梯台散 楼平疏道
人流髙蜂期在发生 火灾爆炸、异常 恐慌事件时人员拥 挤.跌到等可能 发生拥挤踩踏事 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 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
度不得小于0.28m,髙度不应大于0.1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
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
11

配箱
绝缘破坏或环境因 素导致漏电.散 热不良,及短路时 保护装置失效可能 导致火灾
触电 火灾
(1)固立式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应能够有效 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应有足够的 安全操作与维修空间:
⑵配电箱内应安装防止操作时触电的隔 绝板,防止带电部位的裸諾:
⑶配电箱内应安装专用的N线端子板 和PE线端子板,并有明显的标志,其 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 接:同一端子上连接的电线不应多于2根。
13
电网 接地 系统
接地系统制式不 对,无接地保护 或连接方法不对, 可能导致人员触 电。
触电
⑴同一电源供电的低压配电系统,不应 同时采用TN系统.TT系统或IT系统:2000年10月i日以后建设项目的TN低压配电系统必须采用TN-S系统:(2)TN系统所有电气装备的外露可导电 部分,均应通过保护导体与电源系统 的接地点连接:
9
气备
电设操作
n
K^(3蘋
器少wy
电和39漏装B1「更⑹
10
气路用设 电线和电备
电气线路和用电设 备在接地保护、 防静电装置失效或 损坏下短路、过 载.超负荷或操 作不当时可能导致 火灾或漏电。
鏗€瓠SIF忌电J£应澤查档检韵符管安
安和境工 > 电设 设规17)惜倂环施喻川全95)乞体195电丁宀"/* B设Y B山•女y幺装火电及(G气计(Gy备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6.1条
6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1)液氧罐在充装过程或使用、维修检查中,操作不当或设施缺陷等,出现超压或充装过大,可能导致泄漏爆炸,或造成人员冻伤。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冻伤)
(1).液氧供应源应设有止回阀、减压阀、安全阀和防爆膜、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及压力监控报警系统,且完好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
9
药剂科、药库
药剂科的药库的易燃易爆类药品存储不当、搬运过程不慎发生意外可能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
其他爆炸
其他伤害
(1).贵重药、剧毒药、限量药,以及易燃、易爆药物的贮藏处应有安全设施;应单独存放。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职责、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2).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2条、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9条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第4.2.16条
8
医用氧仓、重症室等治疗室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
(2)液氧储罐区泄漏遇可燃物和火源可能导致猛烈燃烧。
火灾
(1).确保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
(2).液氧储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3,总容积不宜大于20m3,
(3).液氧储罐与医疗公共建筑、生命支持区域保持防火间距15m。
(4).配有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标志。
(5).液氧站内及周围10m范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质。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1.5条,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质管理不
当、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6).站内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及工具,且完好有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3.4条《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
7
液氧管道
液氧储罐各供应管道前减压阀失灵无法有效调节管网压力而超压,可能造成爆炸。
其他爆炸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两个阀门间可能积存液氧的管道必须设置安全阀。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