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模式探索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模式探索文献综述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模式,通过不同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就部分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综述,探讨它们的特点、效果以及遇到的挑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
这种模式强调通过资本的引入和农业产业的整合,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导,通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二、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升级和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追求,农村旅游逐渐兴起。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观光、农业体验等多样化的服务,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开发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农村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连接起来,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
在农村电商的带动下,一些农产品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中,物流配送、网络安全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不断加以解决。
四、农村养老发展模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养老发展模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方通过建设农村养老院、提供养老服务等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和关爱。
这种模式促进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农民子女抚养老人的负担,也为乡村振兴增加了动力。
但是,农村养老模式在资金来源、服务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关于乡村振兴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乡村振兴文献综述范文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我国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大量的研究文献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像一群聪明的探险家从各个方向深入神秘的乡村振兴宝藏之地,各有各的发现和见解。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
1. 内涵丰富多元。
许多文献指出,乡村振兴涵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
这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魔法盒,每个方面都是盒中的一颗魔法宝石。
产业兴旺是基础,就像盒子的底座,没有稳固的产业,乡村就缺乏发展的动力。
生态宜居让乡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就如同给盒子画上了精美的图案。
乡风文明是乡村的灵魂,好比盒子里散发着文化气息的香薰。
治理有效能保证乡村的和谐稳定,像盒子的锁一样重要。
生活富裕则是最终的目标,是打开这个魔法盒后看到的璀璨宝藏。
2. 意义重大深远。
从国家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就像是国家这个大机器中的一个个小齿轮,如果乡村不振兴,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有学者比喻说,乡村是国家的“后花园”,如果后花园杂草丛生、破败不堪,那么整个国家的“颜值”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而且,乡村振兴对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至关重要,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和乡村这两个原本差距较大的世界。
二、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1. 产业发展瓶颈。
在产业方面,文献中普遍提到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很多乡村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或养殖模式,就像一直在一条老路上徘徊,缺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比如说,一些山区的乡村只种玉米、土豆等少数农作物,没有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或者乡村旅游等产业。
而且,农村的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
资金就像粮草,没有足够的资金,产业发展就难以“行军打仗”;技术如同武器,落后的技术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人才就像将领,缺乏人才就没有好的发展思路和管理。
2. 生态环境压力。
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文献综述的题目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现状1. 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国家重点提出的发展战略,其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拉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乡村振兴的现状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果,包括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兴起、农村工业的复兴等。
但与此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农村人口外流、农业产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乡村振兴战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3.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包括扶持农村旅游、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4. 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乡村存在着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路径和模式。
有的地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地方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有的地方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
这些路径和模式各有优劣,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求最佳的乡村振兴模式。
5. 乡村振兴的难点与挑战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包括农民素质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产能不足等。
这些难点和挑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进程,需要我们找出解决之道,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克服。
6. 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通过乡村振兴,将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拉动城乡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7. 结语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其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政策支持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低、 土地流转难等方面。针对这些挑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完善政策法规、加 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提高农民参与度等。
结论
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发现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美丽乡 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标准和方法评价体系、成功案例分 析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 策支持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对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研究 不足等。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加强政策研究和法律法规制定,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 投入力度,促进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加强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研究,以 及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等。
参考内容
引言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近 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永春县开始致力于美丽 乡村建设,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永春县美丽乡村 建设的发展现状,结合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等关键词,提出相应的建 议和对策。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政策支持、 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这些 建议能为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永春县的农村生态环境 和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
谢谢观看
3.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方法和 评价体系
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包括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传承等 方面。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熵值法等。同时,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指标 体系,如《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刘燕 张荣杰(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1)摘 要:学界近期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目标,动力阻力,政府改革,相应机制的建立,产业资本介入与民间组织,以及国内部分新农村建设模式和海外经验的借鉴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研究方式,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等方面改进。
关键词:内涵目标;动力阻力;机制改革;民间组织;模式经验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通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时下,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异常活跃。
面对众说纷纭的争论主张,需要对时下的理论研究进行“冷思考”。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做出必要的梳理和讨论,理性关注这一现实问题。
现将近期有关研究综述如下,限于本人学识,难免挂一漏万。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并不是首次提出的新概念。
有学者撰文指出,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二五”和“三五”计划中就曾列为奋斗目标。
自1978年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后,在1982和1983年出台的两个中央1号文件都有过类似的提法,在随后的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的中央1号文件又被一次次提出。
每一次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不尽相同,这是中央在不同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
中央当前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以往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延续和发展,它代表了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思路的转变。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主流学派:第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一思路逐步为政界所认可。
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
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短板。
本文拟对当前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是谁来种地?二是怎样种好地?三是如何富起来?以期有所裨益。
为此,《关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说明》提到“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广大农户特别是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小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统防统治、统耕统种、统收统销,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举措。
然而目前还存在“双向失衡”的状况:即政府强势介入市场过程,企业相对弱势无法自主生产,农户兼具小生产与小市场双重角色导致其经济利益严重受损,或沦落为“数字农民”、被剥夺了生产积极性;另外,因为缺乏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指导,当前很难做到精准测土配方,使得资源投入分散且效率低下,由此造成水肥利用率不高、劳动力利用效率偏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从而引发粮食减产和病虫害频发等农业生产风险隐患增多。
可见,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尽快走出上述困局。
“谁来种地”,是基层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仍属于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农民个体和家族之间分工细致且极不均匀,这就意味着同一块田地常常只有一名甚至几名农民在经营。
这些情况在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交界处更为普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融合逐渐深入,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特殊群体(留守老人儿童)与乡村越来越远,许多地区都已开始面临人少地多,或者人多地少的现象。
而要避免出现“空心村”的状况,需从两方面努力。
第一,城市将吸纳剩余劳动力回流乡村,缓解原来农村出现的劳动力不足的状况;第二,加速制度创新,将原先散落的村集体土地整合划归,形成规模化经营,这便需依靠乡村治理的变革。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既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最新精选】
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新农村建设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已有的各种研究就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比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本文在概述前人有关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研究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就农村”而言的。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又一次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热烈关注。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我发现,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三农问题”研究的传承。
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大热门。
因而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研究也有不同主张。
这些主张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二研究回顾(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究竟新的是什么,它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这是首要回答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一是以“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为代表的“改革”说。
这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变革,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的限制和障碍,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通过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乡村战略文献综述范文
乡村战略文献综述范文摘要:一、引言1.乡村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二、乡村战略的国际背景1.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2.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三、我国乡村发展战略演变1.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2.新时代乡村发展战略四、乡村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1.产业振兴2.人才振兴3.文化振兴4.生态振兴5.组织振兴五、乡村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成效1.政策举措与实施路径2.取得的成效与挑战六、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1.乡村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建设2.实践探索与创新3.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七、展望与结论1.未来乡村发展战略的趋势2.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
本文通过对乡村战略的文献综述,旨在梳理国内外乡村发展战略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二、乡村战略的国际背景1.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主要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强调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如美国的乡村发展战略,主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等措施,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队伍建设。
2.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以减贫和发展为核心,关注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如印度的乡村发展战略,通过实施“Gramodaya”计划,推动乡村地区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我国乡村发展战略演变1.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演变。
这一时期,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
2.新时代乡村发展战略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摘要自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社会各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讨论出现了热潮。
综述了有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理论及学术研究状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观点;综述中图分类号 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278-022005年10月,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各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讨论出现了热潮,可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呈现出不同的流派和主张。
1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方面的观点(1)以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
其认为:从短期来看,国家靠对农村进行转移支付,使农民“进城”来解决“三农”问题,不理智,也不现实,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可以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又可以刺激内需,消化国内制造业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经济紧缩;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
(2)以“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为代表的“户籍制度改革”说。
其认为:农村衰败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限制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致使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城市化进程过慢。
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首要任务在于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乡二元分立体制,给农民以“国民权利”,尤其是民主权利。
(3)以徐勇、贺雪峰和温铁军等人为代表的“新乡村建设”说。
其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且处于增长之中,而人均占有的资源又太少,解决“三农”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乡村建设。
而从新乡村建设派各自强调的重点来看,又有3种不同的观点:以徐勇为代表的早期农村政治学研究更注重村民自治的深化和市场化、民主化的导向。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派则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村庄层面上讲是农民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全方位的建设和全方位的合作,乡村建设应着重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让那些从中长期看可能进不了城市的农民得以改善生存条件;同时,温铁军还从他的乡村建设实验总结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于建立老年人协会和文艺队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之间融合程度的提高,农村面貌和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本文将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对其进行综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升级、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现代化农村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土地集约化、农业现代化和规模经营;第二层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第三层次是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产和生活质量。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以农民为主体。
农村发展的重点是农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
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现代化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在农业现代化中,保护和改善农田土地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等。
4、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新农村建设要强调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水污染等问题。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施路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路径:1、提高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村进行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
2、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要在宣传上加大力度,推广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引导农民的观念和思想。
3、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加强农村土地使用管理。
4、加强组织管理。
要支持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合作研究:国内一个文献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文献综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试图对国内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状况做一个粗略的文献综述,以明了我国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便有识之士更好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深入地研究。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建设模式;国内外农村1 关于农村建设模式的理论研究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埃弗里特·罗吉斯和拉伯尔·T·伯德格根据个体农村变迁的思想,从其整体特征看可将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典型样式概括为两种:内发变迁和关联变迁。
即一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是本国与此相关的成员率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思想实现的,还是在别国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实现的。
前者属于内发变迁,后者属于关联变迁。
在发展经济学中,托达罗(M.Todaro)提出发展的初始条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1)物质和人力资源;(2)人均GDP和收入水平;(3)气候条件;(4)人口规模、分布和增长;(5)国际移民的影响;(6)国际贸易在增长中的贡献;(7)科学技术研究水平;(8)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费孝通(1998)在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式”的概念,意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模式是一个系统结构,表现出来各种经济社会要素间搭配起来的特有格局”。
不同的发展方式、路子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从而可以对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在关于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中,张敦福(2002)把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人口、资金、技术、交通运输和通讯、国内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区域互动等8个变量纳入到区域发展模式的模型之中。
2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1 国外农村建设模式研究(1)日本高效农业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美丽乡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难点。
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实践和国外经验借鉴三个层面展开,大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存在问题和误区、政策建议和制度创新等现实问题方面,少数研究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模式和相关机制等理论问题。
总体上,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及分析深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因此,努力建构立足于丰厚中国大地上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体系,将是我国乡村建设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丰富。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论点以来,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无论从实践推进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了广泛重视。
2013年至2017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如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强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而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手段和重点任务。
在此背景下,总结和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利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为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前期文献基础。
一、美丽乡村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来源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的价值既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也具有继承和发展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
(一)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价值和涵义1.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问题导向特征明显。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建设重点(黄娟,20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献检索综合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献检索综合报告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文献检索综合报告姓名:赵炎班级:经管系2007级(1)班学号:20071111144检索课题: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简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阐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三农问题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必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方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关键,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投入为动力和保障,整体推进,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在实处,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常抓不懈,达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检索工具及其对应的检索途径:1.新华书店网上商城检索条件:题名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条件:题名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新农村建设对策”3.蔚蓝网网上书店检索条件:题名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检索条件: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对策检索结果:共检得相关图书7种;相关文献23篇。
其中机检结果8条,手检结果22条。
[1] 段应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 何光文,朱进彬.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172.[3] 陈柏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习月刊,2006,(16):71.[4] 田淑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J].党史博采,2008,(8):11.[5] 杨邦杰.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华民居,2009,(3):7.[6] 席连杰.新农村建设问题探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9,(03).[7] 杨静.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8] 陈德华.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与研究[J].青年科学,2009,(10).[9] 高笋元.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老区建设,2008,(14).[10] 郭伟丽.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1] 杜青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方面工作[J].中华民居,2009,(03).[12] 王广峰.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成因分析及破解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7,(03).[13] 张冬科,罗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J].中华民居,2009,(03).[14] 陈世元,孔秀杰.通辽市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4).[15] 马永伟.新农村建设问题讨论观点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1).[16] 秦庆武,许锦英,张华.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7] 李云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什么[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8] 王广信,迟树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9] 赵君.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社会问题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0] 李伟,刘如君.中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题和抉择[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21]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 姚静.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3] 宋建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09,(12).[24] 张忠德.陕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2).[25] 韩彦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8,(01).[26] 张晓明.陕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11).[27] 刘小毛.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J].今日科苑,2007,(24).[28] 曹水群.论陕西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8,(09).[29] 施宏伟,缪方瑜.陕西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中科技推广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30] 刘建峰.庆阳市西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0,(3).检索小结:检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检索到符合所需的结果,检索的条件是核心要素。
关于乡村振兴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乡村振兴文献综述范文乡村振兴可是当下超级热门又超级重要的话题呢,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那咱就来好好唠唠关于乡村振兴的那些研究成果。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好多学者都对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了深挖。
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就像打开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每个宝贝都有独特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来讲,乡村振兴就是要让乡村全方位地“雄起”。
它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大方面,这五个小伙伴那可是缺一不可。
产业兴旺是让乡村有赚钱的门道,就像给乡村装上一台印钞机,有了产业,村民们的腰包才能鼓起来。
生态宜居就是要把乡村打造成像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山清水秀,让城里人都羡慕不已。
乡风文明则是要把乡村的那些传统美德都捡起来,同时也要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不能有那些陈规陋习。
治理有效就是要让乡村有一套好的管理办法,就像一个班级有个好班主任一样,村民们都得听指挥,还得让大家心服口服。
生活富裕就是终极目标啦,村民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想买啥就买啥。
二、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1. 特色农业。
在研究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时候,特色农业那可是个“大明星”。
好多乡村都靠着自己独特的农产品打出了一片天。
比如说,有些山区种出了超级美味的有机茶叶,这种茶叶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为啥呢?因为现在的消费者都喜欢这种绿色、健康、有特色的东西。
学者们就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特色农业,从选种、种植技术、到品牌打造和销售渠道,那是一环扣一环。
像种植技术就有很多讲究,有的地方采用了智能灌溉系统,就像给农作物请了个贴心的保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精准浇水,这样种出来的东西质量能不好吗?品牌打造也很重要呢。
以前很多乡村的好东西都“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就得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取个响亮的名字,再加上一些文化故事。
就像那个“褚橙”,人家把橙子和励志的故事结合起来,一下子就火遍了全国,价格还不低呢。
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这可是个新鲜又厉害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河北师大法政学院
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政工干部班/高校辅导员)
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报告人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年级: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年月日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制
年月
、
填表说明和要求
1、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
2、硕士研究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
5篇)。
3、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3000字。
4、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
5、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格式参照《法政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的“注
释及参考文献著录示例”。
6、开题报告中的字体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A4纸打印,左侧装订。
7、开题报告通过后,将修改后的定稿一式2份及电子版交研究生办公室留存,
并作为毕业审核材料之一。
一、阅读文献
注:可用A4纸加附页
二、文献综述报告
(不少于3000字)
三、开题报告(不少于3000字)
五、审查小组意见。
【文献综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妇女参与度提升研究——以永州市为例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研究课题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妇女参与度提升研究 --以永州市为例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学生姓名领域名称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方向农村人力资源与战略管理年级导师姓名所属学院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年月日填写1引言 (3)1.1选题背景 (3)1.2研究目的及意义 (3)1.3 相关概念 (3)2 相关文献综述 (7)2.1 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7)2.2 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妇女参与度提升研究——以永州市为例(文献综述)1引言1.1选题背景随着新时期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妇女逐步成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村妇女的就业与创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的富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和谐及稳定。
妇女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唤醒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意识,帮助广大妇女树立全方位参与农村建设的理念,切实促进广大农村妇女由农业生产主力军向生产经营主力军的转变,引导妇女自主创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手段。
目前,“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妇女占整个农村人口的半数,能否做好农村妇女工作,有效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对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突出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引导,有组织、有步骤地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农村经济建设,切实提高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化程度。
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相对农村男性和城镇妇女,农村妇女在获取创业信息、寻求发展机会等方面,仍处于弱势。
因此,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鼓励引导农村妇女创业致富,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新农村建设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已有的各种研究就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比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本文在概述前人有关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研究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就农村”而言的。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又一次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热烈关注。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我发现,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三农问题”研究的传承。
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大热门。
因而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研究也有不同主张。
这些主张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二研究回顾(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究竟新的是什么,它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这是首要回答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一是以“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为代表的“改革”说。
这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变革,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的限制和障碍,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通过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二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
这种观点认为,从短期来看,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同时又可以拉动内需,消化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经济紧缩,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
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
三是以徐勇、贺雪峰和温铁军等人为代表的新乡村建设说。
这一派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且处于增长之中,而人均占有的资源又太少,仅靠“农民进城”来解决“三农”问题既不理智,也不现实,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这个出路就是新乡村建设。
因而他们也区别于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被称为新乡村建设派。
四是政策部门的研究,体现相当浓厚的政策色彩。
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提高,新农村建设搞不下去;(2)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置必须与农民要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3)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农民最无奈、最无法解决的问题;(4)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
可见政策规划主要着眼于经济与制度等宏观领域。
以上各种观点的差异,实际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以农村和农民为本位的新农村建设,二是以国家(或农村以外)为本位的新农村建设。
前者的视角是农村和农民,后者的视角是农村外部的国家制度和政策安排。
(二)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这方面的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研究,实际上也构成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的重要部分。
有关人员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效果较好的个案研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进而过渡到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研究。
研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开展比较成功的主要有江西赣州“五新一好”模式、浙江绍兴县“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及“革面洗新”模式和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巴伐利亚”模式。
蓝海涛在逐一分析三地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条件之后,得出结论说,我国各地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要抓紧制定并始终如一地分阶段、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公共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奖勤罚懒的地区和村庄分类激励机制;新农村建设要逐步从行政推动型向法制推进型过渡。
有学者则尝试从案例分析中探讨出我国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选择模式。
如陆耀邦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东南平原地区应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西部山区可先从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提高生产能力做起;边境地区要主抓边贸和旅游,体现民族特色,融合外国风情文化。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基础2000年以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试图重振农村建设的活力。
2006年更是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使得我国农村开始步入“后税费时代”。
尽管全面取消农业税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有关研究并没有一味地为这一政策叫好。
相反,有学者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得不直面“后税费时代”国家公共权力退出农村后的乡村秩序失范和组织、治理的困境。
此外,急剧变迁的中国社会,也使新农村建设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高度的农村人口流动、农村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衰落、乡村组织的弱化和农民的日益原子化等问题构成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
贺雪峰曾冷静地提醒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形式依然严峻。
原因在于“后税费时代”的农村基层组织大多数瘫痪,并且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空前匮乏。
李昌平则在《农业税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功能》一文中完整地阐述农业税的正面效用,认为它具有调节农业生产结构、调节乡村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增强基层政府信用、弱势群体福利救济以及农民与政府博弈的功能。
李昌平作为一个基层组织的运作者,深刻体会到“后税费时代”如果不能及时建立配套的补救制度,势必导致许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新凸现,导致传统制度、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彻底崩溃。
温铁军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如果不能尽快建设良性的基层组织,黑社会、非法宗教势力就可能迅速崛起,进而控制农村。
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博士认为,只有一个健全的、先进的、坚强的乡镇政府,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政府必须积极作为,帮助农民进行自我组织。
这些观点显然与“转变职能派”、“合乡并镇派”的主张截然不同。
当然,这并不是只要一个强势的基层政权,而是说“后税费时代”的基层组织不能全面退出农村社会,且要在推动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培育新农民等方面有所作为。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在目前来说,仍然是处于国家主导的范式内。
一个软弱的乡村基层组织只能导致乡村社会的灰化和边缘化,久而久之便会摧毁农村社会的信仰和文化认同感。
在人口流动频繁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也必然的与流动性挂钩。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共有1.2亿多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
如何实现人口流入村与人口流出村以及人口双向流动村的良性治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而对流动人口本身的治理就存在一定难度。
徐勇在其著作《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指出绝大多数农民未经商品化意识的培养便直接投入现代化的浪潮,是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徐勇从他的政治学研究出发,对农民流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农民流动是联结外部输入与内部发展的重要媒介。
但他同时也指出了流动中的乡村治理的困境:有流动无发展——乡村发展的“空心化”;有流动无突破——乡村结构的再复制;有流动无安宁——乡村秩序的失衡性。
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从人口流动到人口迁移的跳跃,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
(四)、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乡村建设运动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以贺雪峰和温铁军等人为代表主持的新乡村建设实验,与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有着血脉相承之缘,在某种程度上,今日的新乡村建设实验,就是当年的乡村建设实验。
只不过,二者的宏观背景不可同日而语。
而对于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人主持的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也对新农村建设及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五)、其他研究除了以上研究主题外,学界还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体制改革、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与大众传播等课题进行了论述。
三、我的看法新农村,它有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将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新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新的发展趋势——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新的行动结果——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国的农村,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1、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2、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徐勇,徐増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