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职工薪酬的审计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薪酬审计注意事项

薪酬审计注意事项

薪酬审计注意事项1. 引言薪酬审计是组织对薪酬制度和薪酬支付的合规性、公平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审计的过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薪酬审计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薪酬审计的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的建议,以确保薪酬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 法律法规遵循薪酬审计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评估薪酬制度的合规性。

因此,组织需要严格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在薪酬审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法律法规:•劳动法:薪酬带有明确的劳动法意义和规定,例如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等。

在薪酬审计过程中,组织需要确保薪酬制度符合劳动法的要求。

•薪酬相关法规:除了劳动法,不同国家和地区还有其他薪酬相关的法规,例如个人所得税法、强制性社会保险等。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是否符合这些法规的要求。

3. 薪酬策略和目标薪酬策略和目标是组织制定和执行薪酬制度的基础。

薪酬审计过程中,组织需要评估薪酬策略和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在薪酬审计中需要关注的薪酬策略和目标方面的注意事项:•内部公平性:薪酬制度应该能够实现内部公平,即同等工作应得到同等的薪酬待遇。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是否能够实现内部公平性。

•外部竞争力:薪酬制度应该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是否具有外部竞争力。

•激励性:薪酬制度应该能够激励员工的绩效和动力。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是否具有足够的激励性。

4. 薪酬制度设计和实施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于薪酬审计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在薪酬审计中需要关注的薪酬制度设计和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透明度:薪酬制度应该明确且透明,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薪酬构成和计算方式。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的透明度。

•考核机制:薪酬制度应该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以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的配套程度。

•税务合规性:薪酬制度应该符合相关的税务规定和要求。

组织需要评估薪酬制度是否合规。

5. 薪酬支付和记录薪酬支付和记录是薪酬审计的重要环节。

IPO中企业财务人员及审计师应关注内容(打印)

IPO中企业财务人员及审计师应关注内容(打印)

IPO中企业财务人员及审计师应关注内容IPO中企业财务人员及审计师应关注内容一、企业财务人员申报财务报表的合理规划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原始财务报表:发行人向税务、财政、国资等部门报送的财务报表。

当经过审计后,发行人存在广泛、金额巨大的账务调整时,如何反映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财务报表的差异?■三年一期财务报表的剥离调整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或将经营性资产单独作为主体上市需要对非经营性资产、负债进行剥离调整,而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种情况通常不存在剥离调整问题,但实务中因上市的需要,需要调整公司架构,诸如剥离与主业无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或严重亏损的子公司或不宜在申报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不规范业务。

■财务指标的合理性1、纵向分析财务指标的合理性,包括三年一期资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现金流量情况等,分析相同指标在不同期间有无异常波动。

审核人员比较关注的财务指标问题主要有:主要会计科目,如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长短期借款、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的异常增长和变动;主要财务指标如存货周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的异常波动等;现金流情况,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没有伴随着现金流量的相应增加;各项准备计提不充分,没有贯彻谨慎性原则。

2、横向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分析,如同类产品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率情况,若差异较大,需要有合理的解释。

如果全行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发行人毛利率却大幅上升但无合理解释,则可能影响审核人员的判断。

3、在不违背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使最近一期利润最大化,以提高发行价格。

■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是否存在发行障碍。

■如何对待已经废止相关文件中有关财务指标,如关联交易(采购与销售)不得超过30%的比例等。

取消116号文件的30%的关联交易比例限制,并不意味着关联交易不再是审核重点,作为替代手段,证监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

IPO审计注意事项

IPO审计注意事项

一、项目前期计划1.了解行业背景。

由于项目计划等原因,很多IPO项目的注册会计师很难一开始就熟悉其行业及业务对象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在前期调查中,应当分两方面进行。

一是对行业及企业的整体了解,主要渠道有网络以及一些专业书刊,特别是对于同行业中已预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户行业竞争情况和技术特点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二是利用项目组人员调查的财务数据情况,初步了解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2.评价风险因素。

(1)客户财务报表对外口径差别风险,应当要求IPO承办律师到工商局调阅查询客户工商登记注册资料,到税务机关调阅查询纳税申报资料。

到银行调阅查询贷款申请资料,并就相关资料与企业提供给项目组的尽职调查资料进行比对,主要考虑企业有可能存在对外报送不同财务报表及验资报告的情况,尽早了解其对外报告的差异以及具体原因。

(2)资产产权风险。

应当关注账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证办理情况,该项目的核查也是律师核查的重点,有些资产可能未办理或者无法办理产权,有些资产所有权可能存在潜在纠纷,应考虑这些因素对资产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

(3)其他方面。

如内部控制、对外投资构成、股本结构、缴税情况、成本项目、关联方交易等。

内控方面应当关注企业的基本授权审批制度。

尤其该关注凭证后附的相关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一个IPO项目,实际上不存在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一旦涉及到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谈判失败,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尽职调查后,应当就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恰当的评估,并且就涉及到可能选用的审计程序以及总体时间进度与相关各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同时提请项目承接合伙人注意,否则投入大量物力及人力后,发现各方很难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时,可能已给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审计过程控制(一)审计程序的选择及底稿的要求1.总体分析。

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

IPO需注意问题

IPO需注意问题

在IPO审计中需关注的主要问题1、严格区分各期收入的确认,重点把握收入确入原则: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的收入确认条件对公司收入进行清查,特别关注截止测试。

实际操作中严格区分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时点:1、一般产品,收入的确认必须是开具出库单、发货单、运输单、对方客户签收单齐全时确认收入,不能出现跨期。

2、需安装调试产品,收入确认必须是开具出库单、发货单、运输单、对方客户签收单、安装调试完毕的验收单齐全时确认收入,不能出现跨期。

3、其他特别情况根据企业业务具体确认2、严格成本核算,必须抽查测试企业几个月的生产成本计算单,核实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原材料的耗用量必须与公司的工艺配方进行分析,并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与单位产品成本的波动情况是否正相关必须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一查到底。

核实真实情况。

3、存货盘点一定要认真落实到位,实物资产最重要的审计程序是盘点。

要重点关注期末生产成本和在产品的盘点及期末结存金额,落实到位。

4、严格对近三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明细项目上分月度分年度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情况一定要追查原因,不合理的跨期费用必须要调整。

重点项目:1、五险一金必须按人员具体情况分别计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审计时必须进行测试,对公司每一年度少的五险一金计算出具体数据。

2、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必须重点进行审计,关注公司销售业务方式,一般情况下,运输费用与公司的销售收入是成正比增长的,如果审计是发现不是此情况,必须追查到底。

3、管理费用中的各项税款要进行测试。

五、往来和资产余额形成要详细落实到位,对以前年度形成的问题余额必须作调整处理。

六、对各年度的收入和应收账款必须要进行函证,特别要注意对外销客户一定也要发中英文对照函。

七、关注关联方、关联方交易的真实性、关联方往来的真实性八、落实实收资本的历次出资是否存在瑕疵,收集公司从成立开始的所有的验资报告,并与财务实收资本的入账凭证一一对应落实。

干货| 企业IPO的财务审核核心要点

干货| 企业IPO的财务审核核心要点

首先,一个企业想要上市,得盘算一下公司的家底,掂量一下企业自己够不够条件上,有没有一些上市的硬的障碍,比如注册资本没有实缴、近三年有受到过行政处罚、自然人股东是否存在公务员之类的不能持股的人员(如有,要尽快退出)、有无偷税漏税等。

所以,这个时候,企业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做一摸底调查,可以请券商、会计师。

券商和会计师能一起评估企业现在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将来的市场空间、业务领域、企业周期、行业前景等,这些都是要评估的。

同时,企业自身也要评估,充分评判上市的利弊,是否能承担上市所耗用的时间和经济支出?是否能按监管要求规范运作(规范运作是需要花金钱为代价的,比如补交税款(往往很大金额)、比如人员五险一金、比如各种法定岗位的设置等)?上市后是否能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接受监管,成为公众注视的目标,赤裸裸地给投资者、监管者看到企业的内部运作?是否能承担公众公司的责任和压力等?如果这些都考虑清楚了,专业的评估又通过了,那么恭喜你,可以继续往上市的路上前进了。

其次,就是要引进信任的中介机构了,券商、律师、会计师是少不了的,有的还需要评估师。

一般来说,选择的标准可以考虑其市场信誉及规范经营、业务资质和道德品质、配合默契度、成本费用等,但作为过来人,这里强调一下,中介不一定是规模最大,就是最好的。

中介一定要相互有信任,有默契,配合度高,而且具体负责的项目团队的成员要得力、专业。

如果不专业,有时会耽误大事,把企业搞死。

第三、就是引进战略机构投资者。

要想上市,一定要做好上市前三年及上市排队过程中级上市后的几年的业绩增长准备。

在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引进一些战略投资者,来共同实现上市目标。

如果企业目前缺钱,那么可以引进财务投资者。

但是,建议企业在选择战略投资者时,重点要考虑投资者的资源是否能帮助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因为后期还有很多年需要业绩的增长,单独靠企业是很难维持的。

其次才是钱的问题。

对准备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也应该进行反向的尽职调查,有些战略投资者吹得很厉害,投了企业以后,对企业从来不管不顾,只等着企业实现上市收成,这样的战略投资者要不得。

【IPO审计】企业职工薪酬的审计

【IPO审计】企业职工薪酬的审计

考虑到动机不同,企业利用职工薪酬的舞弊可分为盈利操纵和税收操纵。

IPO审计重点以防风险提示一:随意改变薪酬标准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薪酬制度和薪酬标准合理性及粉饰业绩的可能性关注重点:1、改变薪酬标准是否符合企业规定的决策程序,国有性质的企业是否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2、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和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劳动纠纷隐患等?3、改变薪酬标准的目的,是否与盈利目的相关?4、结合经营状况和动机,关注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盈利操纵行为。

风险提示二:薪酬水平异常偏低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是否存在经营、舞弊操纵及其他审计风险关注重点:1、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是否与财务报表显示的状况相背离?2、是否存在人为操纵职工薪酬水平虚增业绩的行为?3、是否存在通过股份支付等其他途径承担核心人员和高管薪酬的情形?4、是否存在上市后大幅提高员工福利导致业绩变脸的可能?风险提示三:职工人数异常下降注册会计师应关注:是否经营下滑或者存在关联方承担职工薪酬的舞弊可能关注重点:1、通过实地核对主要部门岗位用人信息、核对“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信息等,核实职工人数改变的真实性。

2、通过对职工人数改变的原因、生产效率和人均产能等的审查核实,判断人数改变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盈利能力造假风险。

3、关注关联企业及未合并企业的职工人数与产能的匹配性和盈利的真实性。

4、关注存在辞退福利计划的可能。

风险提示四:利用员工分类进行盈利操纵注册会计师应关注:针对性分析员工分类及变化的合理性关注重点:1、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人为调整基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研发人员人数而调整当期费用;调整研发人员人数,还可能产生虚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税额的违规风险;2、混淆生产成本与当期费用:人为将应当期费用化的员工薪酬部分计入生产成本而虚增当期利润,反之则虚增毛利率水平和虚减利润;3、违规享受税收优惠:福利性生产企业可以享受的职工薪酬加计扣除所得税和降低所得税率等优惠政策,均与员工性质有关。

IPO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注事项

IPO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注事项

IPO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注事项作者:郭溪香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9期随着新一轮IPO热潮的到来,中国企业的IPO梦又被唤起,截至2017年一季度IPO企业过会率达70%以上,过会速度明显快于往年。

过会率高并不意味着要求低,相反,对企业运作规范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收入确认的规范性更是关注的重点。

有多家企业因为收入确认问题未通过。

因此,我们在实务中绝不能放松警惕。

就收入确认而言,现行准则的规定很原则,只要满足五个条件就可确认收入,但是实务操作中如何判断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对企业及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个不小的考验。

一、IPO企业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1.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收入政策并恰当披露。

披露的会计政策过于原则,仅列示收入准则规定的五个条件,本企业的收入确认政策信息未披露;2.有很大部分企业认为开具发票即实现收入,将发票与收入确认混为一谈;发票的开具时点以税务部门要求或者客户的打款进度等等,随意性较强;3.根据IPO业绩的需要决定收入的金额,与实际经营业绩脱节;4.收入确认缺乏的原始证据的佐证,与之相关的发货单、客户签收、验收资料缺失;5.与经销商联合调节退、发货数量,随意调节收入;6.客户集中,对个别客户形成重大依赖,利润真实牲存疑;或独立性受到影响;7.出口收入以报关单为依据确认,与国际惯例不符;8.服务收入确认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与服务业务实际不符。

9.虚增收入、利润;10与收入有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矛盾。

二、IPO企业收入确认主要关注事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关注如下几点:1.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企业销售商品时,能否确认收入,关键要看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转移的时点以及在这个时点我们能获取的原始证据。

如果有证据支持在该试点风险、报酬已经转移,就可以以该时点作为收入确认时点并获取相关证据。

通常按商品是否需要安装可以分为两种情形:A,不需要安装的,通常商品转移给客户,且获取了对方签署的货物验收单,即可确认收入;B、需要安装的,通常要等安装完毕,对方验收合格,并获取验收单方可确认收入。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企业IPO审计流程与注意事项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公司私有化转变为公众所有的过程。

IPO审计是指在企业进行IPO过程中,审计师对企业财务状况、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等进行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具备上市条件。

本文将重点讨论企业IPO审计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IPO审计流程IPO审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确定审计目标:审计师首先需要明确企业IPO的具体目标,即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目的。

审计师应该清楚了解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明确审计重点。

2.规划审计程序:审计师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应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确保审计全面、准确。

3.执行审计程序:审计师根据制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重要账户等进行审核。

审计程序包括审查凭证、核实账户余额、确认交易准确性等。

4.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在审计过程中,如发现任何财务风险、虚假陈述或内部控制弱点等问题,审计师应及时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5.报告审计结果:审计师应编写审计报告,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

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审计意见、财务报表陈述和内部控制意见等。

6.后续跟踪:完成IPO审计后,审计师通常会对企业的改进措施和内部控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IPO审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企业IPO审计时,审计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干扰,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

审计师应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准确的判断。

2.合规性和法律法规遵循:审计师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合规性。

对于存在的违规行为或潜在风险,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应重点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析(1)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析(1)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析(1)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2022年IPO市场共有99家通过审核上市,全国54家拥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共有32家参与其中,表格如下:在新天合增健并了能了两拨四家得川客头君户筹和。

,之同部后样分,受是也益因新的为增还合了有并两信了家永开客中元户和信,德,9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审计费用,总计46748万元。

其中京都天华、立信和深圳鹏程各有一家客户未披露审计费用。

这96家公司的平均审计费用高达487万,但是只有8家公司的付费超过平均数。

排名第一的德勤收费是最后一名中审亚太的218倍,这些都要归功于那些超级大客户具体表格如下:结合中注协2022年公布的事务所收入,我们发现,有多家事务所的新增业务大部分来自IPO审计。

其中2022年IPO审计收入占当年总收入比重靠前的有:对部分事务所而言,IPO审计对于总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

的事对务于所立而信言、,德这勤笔等钱经来历得了很收及入时下降我们即将讨论的话题IPO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本次授课的基本思路-2211法则IPO审计中财务审核存在的突出问题财务审核的第一步:合规性财务审核的第二步:明确对象财务审核的第三步:真实性财务审核的第四步:职业关注一、IPO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从理论上来讲,大多数人认为:信息验证者与信息公允表达的传递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重要的外部监管者。

IPO企业上市的财务顾问专家。

不管什么角色!同流合污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IPO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角色IPO审计与一般财务报表审计主要区别系统工程;审计师责任、风险加大;与上市工作队伍(公司、其他中介)的配合;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符合上市地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符合上市地监管部门对会计师的资格要求。

■新规则、新(会计、审计)准则下的IPO审计特点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财务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审计工作量大大增加实务中会遇到尚未规范的边缘会计问题、■CPA在IPO中的主要服务内容改制与设立阶段协助公司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协助公司完成改制与IPO方案股改审计、为净资产折股提供基础股份公司设立验资上市辅导阶段财务培训财务咨询申报与审核阶段申报财务报表审计(3年一期)内部控制审计申报期间纳税情况审核申报财务报表与原始财务报表差异情况审核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审核盈利预测审核(如有)对募集资金拟收购资产或股权进行审计申报与审核阶段协助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与预审员进行沟通根据审核反馈意见协助公司进行回复根据审核反馈意见要求出具专项(核查)说明参与上会前预演(充当保驾护航,尤其是当前的预审环节还好,正式审核环节不能保证企业的高管层打开话匣收不住,更可能说错。

IPO财务审核和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及案例分析

IPO财务审核和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及案例分析

IPO财务审核和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及案例分析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交易。

在进行IPO之前,公司需要进行财务审核和审计,以确保其财务状况真实、准确,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介绍IPO财务审核和审计的职业关注要点。

首先,财务审核和审计的职业关注要点之一是确认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和调查,确保其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反映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对公司的会计记录、报表编制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

其次,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公司财务数据披露的合规性。

在IPO前,公司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披露其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

审计师需要确认公司已按照要求公开披露了所有必要的财务数据,并对其进行独立验证。

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确保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以帮助潜在投资者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第三,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审计师需要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止财务舞弊和错误的发生,并确保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最后,审计人员需要关注IP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例如,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重大诉讼或纠纷等风险因素,以及是否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披露。

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潜在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风险面临和潜在影响。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以进一步说明IPO财务审核和审计的职业关注要点:公司A计划进行IPO,并聘请了一家知名的审计公司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和审计。

审计人员首先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调查,发现公司A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和疏漏。

例如,公司A在报表中未正确提取应付账款的坏账准备,导致财务报表中的应付账款数字被过高地夸大了。

企业IPO的财务与审计问题

企业IPO的财务与审计问题

企业IPO的财务与审计问题一、什么是IPO及特点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指首次公开募股,具体来说是企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其公司股份面向公众来公开出售。

一般情况,上市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是通过相关证券商出具的招股书、相关股份登记声明书中的一些条款,通过经纪商进行销售的,IPO以后,这些公司就可以正式到证券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了,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以前,还需要将自己公司的性质变身为股份有限公司。

二、IPO中财务会计常见问题IPO过程中财务在规范性方面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如下:1.企业盈利方面企业IPO上市的前提条件是满足相关收入、利润指标要求。

例如: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需连续三年净利润在三千万元以上并且没有出现过亏损等,可见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硬性要求才能够提出申请。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在IPO未上市场前可能会想利用相关法规的真空地带通过不当确认或跨期确认收入和费用,而当公司制定整套IPO计划前,通过调整确认收入、费用等方面来满足上市条件,但这些做法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使事务所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

2.收入确认方面收入确认在会计实践上更多体现的是在一个时期内进行,然而在会计准则上却以某时点为确认标准,这给了企业决策层会计造假、操纵利润的制度准则上的空子;另外,销售收入可以通过制造不实交易来进行人为创造;而且很多收入中混合了销售收入、劳务收入、使用权收入等等,这些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

一般销售收入销售行为发生即确认,而服务收入确认则属于递延范围,一些高科技企业将所有收入都进行销售行为发生即确认了,这导致收入被提前确认,虚增了高科技企业的利润。

虚增收入的手法除了调节收入确认时点外,还有两种伎俩需要注意,第一是通过三角交易,你买我的产品,我也买你的产品,彼此虚增资产和收益,当然由于直接对敲容易引起审计师怀疑,多数是经过桥梁公司完成交易,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

ipo审计是什么意思,IPO审计注意事项

ipo审计是什么意思,IPO审计注意事项

ipo审计是什么意思,IPO审计注意事项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IPO审计,通俗点,就是公司上市审计,是公司上市必须的一、审计前的准备(一)参考因素IPO审计前的准备阶段等同于券商的尽职调查,通常来说,IPO的项目周期很长,个人认为,尽职调查的内容可以借鉴事务所内部管理中业务承接与风险评价表(其内容与新审计准则初步业务活动中相关规定相近)。

(二)特殊考虑及操作方式除正常应索取的资料(特别强调:取得的关键复印材料应当与原件核对一致),对于尽职调查,项目负责人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为(参照中注协的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以下简单称为底稿指南):1、初步确定的项目组关键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2、初步确定的项目组关键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3、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4、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具备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项目安排等原因,实际上项目负责人较难一开始就具备熟悉其行业及业务对象特征的。

因此,个人在前期调查中,分两块内容来进行,一是倾向于对行业及企业的整体了解,主要渠道来源网络以及一些专业书籍杂志,特别是对于同行业中已预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了解客户行业竞争情况以及技术特点,尽可能了解其对财务方方面面的影响;二是利用项目组人员的财务数据调查情况,了解及分析企业的初步财务状况。

(三)重点关注值得强调的是:项目的取舍从权限上属于合伙人,可从某种意义上,合伙人均倾向于接受业务。

因此,个人在项目调查时,重点关注客户的内容不在于客户的亮点,而在于其风险。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客户财务报表对外口径差别风险。

应当要求IPO承办律师到工商局调阅查询其工商登记注册材料,并就相关材料与企业提供给项目组尽职调查材料进行比对,主要考虑点在于有可能个别企业存在对外报送不同财务报表及验资报告,尽早了解其对外资料的差异以及具体原因。

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办公财务审计指引

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办公财务审计指引

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办公财务审计指引在上市公司中,进行财务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办公财务审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引和准则,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工作人员办公财务审计的指引,并就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执行审计任务。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办公财务审计之前,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熟悉并理解财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确保自己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需要准备好审计程序和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以及所需的资源和时间安排。

此外,还需要与公司管理层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公司的业务运作和财务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

二、审计程序1. 内部控制评估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

这包括评估公司的财务报告制度、会计管理制度、财务预测和决策制度等各个方面,以确定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和问题,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依据。

2. 财务报表确认工作人员需要确认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无误。

这包括核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及相关的附注和披露信息。

同时,还需要进行核实和复核,并进行关键账项的抽样检查和详细核对,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重大会计估计和财务信息披露评价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公司的重大会计估计和财务信息披露进行评价。

这包括评估公司的会计政策选取是否合理,以及相关的会计估计和财务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准确、一致和合规。

4. 辅助核算项目审计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公司的辅助核算项目进行审计。

这包括审计公司的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项目,以确保辅助核算信息与财务报表的一致性。

5. 相关当事人询证与沟通工作人员需要与公司的相关当事人进行询证和沟通。

这包括与公司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析

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析

3 C. 相关方合同
调查与相关方的交易和合同,防止内部交易 和不当关联。
4 D. 风险评估
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 经营风险和合规风险。
VI. 案例分析
1
A.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
探讨瑞幸咖啡在上市前的财务造假行为,
B. 开曼福特的审计问题
2
分析其影响以及相关财务审核和审计问 题。
讨论开曼福特在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审计
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审 计职业关注要点与案例分 析
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审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本次演讲将介绍财务审核和审 计的关注要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I. 研究目的及背景
介绍研究目的、背景和重要性,从为什么要进行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审计的角度进行阐述。
II. பைடு நூலகம்PO企业介绍
介绍什么是IPO企业以及其上市过程,包括IPO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III. 审核过程及程序
解释IPO企业上市财务审核的过程和程序,包括财务报表的准备、提交和审核。
IV. 财务审核职业关注要点
A. 财务报表准确性
分析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关注是否存在 虚假记录和财务造假。
C. 利润表审核
检查利润表中的净收入和费用,关注收入确认和 费用计提的合理性。
B. 资产负债表审核
审查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账目,包括资产负债的 计量和分类。
D. 资金流量表审核
审视资金流量表的变动,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的 来源和用途。
V. 审计职业关注要点
1 A. 内部控制
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关注是否存在潜 在的风险和漏洞。
2 B. 重大会计政策
审查企业的重大会计政策,关注其合规性和 合理性。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重点与案例分析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重点与案例分析

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重点与案例分析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公司将其股份首次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在IPO的过程中,财务审核和审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目的是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准确和真实,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1.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全面,以避免虚假陈述和误导投资者。

2.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合规性:审计师需要审查和验证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合法和合规。

3.财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审查:审计师需要审查公司的财务政策和会计估计,确保其合理、科学和可靠,避免利用会计估计和选择不当的会计政策来夸大业绩或掩盖财务风险。

4.内部控制的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公司的财务安全。

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说明了IPO财务审核和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关键点:1.财务造假:在公司IPO准备过程中,审计师发现公司存在虚假的销售收入、高估的资产价值和低估的负债等情况。

这些虚假陈述可能是为了夸大公司的业绩和吸引投资者,但会对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失。

审计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仔细审查和验证,以发现和防止这样的财务造假。

2.会计准则和法规违规:在公司IPO过程中,审计师发现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存在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情况,如不合规的收入确认、不合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

审计师需要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正常运作。

3.内部控制不完善:在公司IPO过程中,审计师发现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问题,如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机制,会计人员的不当行为和滥用职权等。

审计师需要评估并提出建议,改善和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公司的财务安全。

IPO财务审计应注意事项[共5篇]

IPO财务审计应注意事项[共5篇]

IPO财务审计应注意事项[共5篇]第一篇:IPO财务审计应注意事项IPO审计应注意事项IPO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业务项目,通常项目周期很长,涉及到企业的改制以及上市申报的方方面面,尤其还要跟多方中介机构合作,因此,相关业务难度也较高,笔者就IPO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作些探讨。

一、项目前期安排1.了解行业背景。

由于项目安排等原因,很多IPO项目的注册会计师很难一开始就熟悉其行业及业务对象特征。

因此,笔者认为在前期调查中,应当分两方面进行。

一是对行业及企业的整体了解,主要渠道有网络以及一些专业书刊。

特别是对于同行业中已预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户行业竞争情况和技术特点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二是利用项目组人员调查的财务数据情况,初步了解及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2.评价风险因素。

(1)客户财务报表对外口径差别风险。

应当要求IPO承办律师到工商局调阅查询客户工商登记注册资料,到税务机关调阅查询纳税申报资料,到银行调阅查询贷款申请资料,并就相关资料与企业提供给项目组的尽职调查资料进行比对,主要考虑企业有可能存在对外报送不同财务报表及验资报告的情况,尽早了解其对外报告的差异以及具体原因。

(2)资产产权风险。

应当关注账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证办理情况。

该项目的核查也是律师核查的重点,有些资产可能未办理或者无法办理产权,有些资产所有权可能存在潜在纠纷,应考虑这些因素对资产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

(3)其他方面。

如内部控制、对外投资构成、股本结构、缴税情况、成本项目、关联方交易等。

内控方面应当关注企业的基本授权审批制度,尤其该关注凭证后附的相关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一个IPO项目,实际上不存在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一旦涉及到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谈判失败,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尽职调查后,应当就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恰当的评估,并且就涉及到可能选用的审计程序以及总体时间进度与相关各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同时提请项目承接合伙人注意,否则投入大量物力及人力后,发现各方很难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时,可能已给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IPO上市审计关注的问题要点

IPO上市审计关注的问题要点

IPO上市审计关注的问题要点一、IPO上市审计合规性关注点(一)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1.公司是否已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以下简称“三会一层”)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按照《公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章程必备条款》等规定建立公司治理制度。

2.公司“三会一层”是否已按照公司治理制度进行规范运作。

在报告期内的有限公司阶段应遵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3.公司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在最近24个月内有没有因违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受到过刑事处罚或适用于重大违法违规情形的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对涉及公司经营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

(2)重大违法违规情形是指,凡被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给予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以上行政处罚的行为,属于重大违法违规情形,但处罚机关依法认定不属于的除外;被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给予罚款的行为,除主办券商和律师能依法合理说明或处罚机关认定该行为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以外,都视为重大违法违规情形。

(3)公司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情形。

4.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否合法合规。

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涉及以下情形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受刑事处罚;(2)受到与公司规范经营相关的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界定参照前述规定;(3)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5.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和遵守《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和义务,不存在最近24个月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情形。

6.公司报告期内是否存在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情形。

如有,应在申请挂牌前予以归还或规范。

7.公司是否设有独立财务部门进行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相关会计政策是否能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ipo应付职工薪酬审核要点

ipo应付职工薪酬审核要点

ipo应付职工薪酬审核要点
IPO应付职工薪酬审核要点如下:
1. 了解被审计单位工资核算、计提及支付政策及流程。

2. 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3. 比较被审计单位员工人数的变动情况,检查被审计单位各部门各月工资费用的发生额是否有异常波动,若有,则查明波动原因是否合理。

4. 比较报告期各期的工资费用总额,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其增减变动原因,或取得公司管理当局关于员工工资标准的决议。

5. 比较报告期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与上期应付职工薪酬余额,是否有异常变动。

6. 检查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获取董事和关键管理人员的个人薪酬清单,检查薪酬计提与发放依据是否充分。

7.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后付款情况,并关注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是否有确凿证据表明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原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

通过对上述要点的审核,可以对企业IPO过程中的应付职工薪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IPO职工薪酬问题研究

IPO职工薪酬问题研究

IPO职工薪酬问题研究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有些投资者发现部分公司在上市前业绩亮眼,但一完成上市后业绩就来个大变脸。

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可能早在IPO之前就粉饰了业绩。

而职工薪酬,这一最终指向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问题,在拟上市公司的审核反馈意见中也频频提及。

薪酬问题的关注点到底职工薪酬问题的关注点在哪些方面?哪些情况可能会被认为职工薪酬的异常情况?我们以证监会提出的反馈意见为例,将对职工薪酬问题的关注点分为三类:薪酬水平的纵向对比、薪酬水平的横向对比以及账外代发薪酬。

1. 薪酬水平的纵向对比职工薪酬水平的纵向对比,即公司的薪酬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对比。

正常来说,拟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呈现业务增长、盈利上升的趋势。

相对应的,无论是职工薪酬总数还是人均薪酬都应随之处于增加的势头。

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员工人数指标也应该保持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公司的员工数量和薪酬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或主要公司高管的薪酬出现异常波动,与正常情况下的增长预期不一致,则会怀疑是否存在故意压低薪酬的情况,审核时自然会受到关注。

案例一:宁夏**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反馈意见显示,证监会关注到“发行人在册员工的变动情况,包括员工人数、结构、职工薪酬的变动,该等变动是否与发行人业务发展及业绩的变动是否趋势一致。

请发行人:(1)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增减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2)补充披露报告期各期薪酬计提是否配比,应付职工薪酬期后支付情况;(3)结合各期员工数量变动情况补充披露各期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变动的原因等”。

案例二:西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反馈意见指出,报告期内公司高管薪酬总额逐年下降、董事长薪酬大幅下降,要求对下降的原因进行解释。

2. 薪酬水平的横向对比除了比较公司的职工薪酬异常变化外,通过与外部数据对比也能够对职工薪酬的合理性提供参考,即薪酬水平的横向对比。

在同一时期,将职工薪酬与其他参考指标对比,参考指标包括同行业公司的薪酬水平、所在区域的薪酬水平,相关职位一般认知的薪酬水平等等。

结合案例,聊聊IPO中的工资薪酬核查(上)

结合案例,聊聊IPO中的工资薪酬核查(上)

结合案例,聊聊IPO中的工资薪酬核查(上)01引言对于职工薪酬这个项目,似乎一直以来存在感都不是很强。

细细翻看薪酬底稿,基本是停留于账面的、千篇一律的审计底稿说明,包括工资计提和发放的介绍,本期工资变动表和分配表的编制,以及社保公积金核对和工资奖金的期后发放测试。

但一旦仔细去查看IPO中对薪酬的反馈问询,我们又能从中恍然发现:原来薪酬底稿要做好,这么不容易!原来还有这么多地方,需要去关注!我们今天就结合案例,来聊聊IPO中的工资薪酬核查。

02规范薪酬的会计准则首先,我们来看看“规范薪酬的会计准则”。

根据201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的定义是: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其中为了界定范围,“职工”的定义如下:本准则所称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这意味着“职工”并不仅限于“订立劳动合同”这一条件,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向公司收取劳务费用、劳务报酬的提供劳务的相关方,也是属于广义的“职工范围”,这部分费用相应也属于职工薪酬。

因此,公司给予独立董事的报酬、给予劳务公司的劳务费等,均属于职工薪酬。

关于“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也较为简单,即:① 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工资标准等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总额;② 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相关科目,贷记职工薪酬;③ 发放时,借记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03薪酬审计的关键点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薪酬审计的关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工薪酬作为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及舞弊操纵易发领域,是注册会计师在IPO审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之一。

现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相关法规对IPO企业会计核算及规范运作的要求,就IPO职工薪酬审计做如下风险提示。

本提示仅供事务所及相关业务人员在执行专项核查时参考,不能替代相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及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

事务所在执业中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风险导向原则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确定,不能直接照搬照抄。

IPO审计专家委员会针对IPO企业职工薪酬的审计,提示如下:一、职工薪酬的相关舞弊动机和方法考虑到动机不同,企业利用职工薪酬的舞弊可分为盈利操纵和税收操纵。

IPO审计重点以防范盈利操纵为主,税收操纵涉及对企业规范运作要求。

可能存在的舞弊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以侵占财产为目标,如虚增人数冒领工资侵占企业资产等;2.以少缴个人所得税为目标,如将工资费用化或虚增人数“化整为零”少缴个人所得税等;3.以少缴企业所得税为目标,如虚增人数以虚增薪酬总额、将资本化薪酬费用化、自产产品福利分配不确认收入成本等;4.以盈利操纵为目标,如随意改变薪酬标准、延迟或提前确认薪酬费用、利用员工性质分类进行操纵或通过关联方承担薪酬改变费用金额等。

如果发现相关舞弊情形,除根据审计准则实施进一步程序外,还应考虑舞弊行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及规范运作的影响。

如果涉及税收风险,则需要考虑相关行为是否构成重大违法等。

二、IPO审计中具体事项的风险提示下面,我们根据几种主要的风险事项提出相关操作提示。

风险提示一:随意改变薪酬标准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薪酬标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果在IPO审计中发现企业存在随意改变职工薪酬标准而导致员工薪酬水平变化较大的情形,如在经营状况较好时提取额外的奖金福利、在经营业绩不及预期时阶段性降低薪酬标准等,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其合理性及粉饰业绩的可能性。

关注重点:1、改变薪酬标准是否符合企业规定的决策程序,国有性质的企业是否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2、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和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劳动纠纷隐患等?3、改变薪酬标准的目的,是否与盈利目的相关?4、结合经营状况和动机,关注是否可能存在其他盈利操纵行为。

风险提示二:薪酬水平异常偏低一般情况下,企业薪酬水平应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行业或区域地位匹配,如果IPO 审计中发现存在异常偏低薪酬水平的情形,如人均水平远低于同行业或同地区的在岗职工平均水平,核心人员薪酬水平与同行业相比异常偏低等,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是否存在经营、舞弊操纵及其他审计风险。

关注重点:1、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是否与财务报表显示的状况相背离?2、是否存在人为操纵职工薪酬水平虚增业绩的行为?3、是否存在通过股份支付等其他途径承担核心人员和高管薪酬的情形?4、是否存在上市后大幅提高员工福利导致业绩变脸的可能?风险提示三:职工人数异常下降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经营环境等方面没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职工人数不会有过大的异常变动。

如果企业职工人数出现异常下降,则需要关注企业是否经营下滑或者存在关联方承担职工薪酬的舞弊可能。

关注重点:1、通过实地核对主要部门岗位用人信息、核对“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信息等,核实职工人数改变的真实性。

2、通过对职工人数改变的原因、生产效率和人均产能等的审查核实,判断人数改变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盈利能力造假风险。

3、关注关联企业及未合并企业的职工人数与产能的匹配性和盈利的真实性。

4、关注存在辞退福利计划的可能。

风险提示四:利用员工分类进行盈利操纵企业根据员工岗位的专业化特点,对员工采取分类管理和考核,而职工薪酬的某些会计核算及税收优惠政策往往与员工分类相关。

因此,依据岗位性质对员工进行分类存在一定的操控空间。

关注重点:1、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人为调整基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研发人员人数而调整当期费用;调整研发人员人数,还可能产生虚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税额的违规风险;2、混淆生产成本与当期费用:人为将应当期费用化的员工薪酬部分计入生产成本而虚增当期利润,反之则虚增毛利率水平和虚减利润;3、违规享受税收优惠:福利性生产企业可以享受的职工薪酬加计扣除所得税和降低所得税率等优惠政策,均与员工性质有关。

因此,企业可能通过操纵“四残”性质人数,从而达到违规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

因此,审计时应针对性分析员工分类及变化的合理性,必要时应实地核对相关岗位人员信息与会计记录的一致性。

风险提示五:对辞退福利的确认某些特殊会计事项,如辞退福利和股份支付等,会计准则规定了相应的条件,计量金额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估计。

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除需要判断确认的合理性外,还要关注是否可能存在盈利操纵的情形。

关注重点:1. 会计准则对辞退福利的确认规定了两个严格的限定条件,在IPO审计中,为防止虚增利润,应重点关注应确认未确认的情形,以及在存在相关迹象时是否存在其他的经营风险;2. 为防范人为操纵,准则规定“企业不可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其实质是因为只有符合“预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的条件才能确认预计负债,如果企业可以单方面否定,则人为操纵空间较大;3. 为防范随意确认补偿金额,对非强制性辞退计划补偿金额的确定应当是以企业与有选择权的员工签署了离职协议为准。

风险提示六:对股份支付的考虑在IPO审计中,考虑股份支付处理原则时主要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及监管部门强调的适用原则;二,是否存在人为操纵盈利的行为。

(一)监管部门对IPO企业适用股份支付的相关要求1.总体原则所有IPO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在实务中把握“认定从严、排除从宽”的原则,一项与股份相关的交易是否属于股份支付,应由发行人和会计师基于准则做出合理判断,不进行会计处理应披露理由及依据。

2.适用条件(1)换取服务的情形股权激励的情形:发行人向高管或员工、或高管持股的公司低价发行股份,或发行人大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向高管或员工低价转让股份等;发行人与客户、咨询机构、技术团队等第三方之间的服务购买行为:向特定供应商低价发行股份换取服务,对第三方低价发行股份以取得对共同专利的独家所有权等。

(2)股份支付与约定服务期没有必然联系,对以前服务的奖励也可以作为股份支付。

(3)不以换取服务为目的、不属于股份支付范畴的情形:企业实施虚拟股权计划申报前落实的,或者对股权进行清晰规范解决代持的;取消境外上市,将相关股权转回;继承、分割、赠与、亲属之间转让,即使亲属也在公司任职;资产重组,如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等,或者业务整合过程中的补偿或股份安排;对全体股东的配股或调节股东之间利益,即使偏向某个股东;小股东转让股份给高管。

2. 对价的确定对价指股份的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

但IPO企业尚没有公开活跃市场交易,确定对价时主要需遵守下列原则:(1)正常情况下,高管取得股份的公允价值介于同期每股净资产和同期入股的PE价格之间,当然也有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可能,如房地产上市公司。

PE要有一定的量,量太小没有代表性,但不代表PE价格就是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应有合理依据;(2)没有PE价格,可以用估值模型,评估价值也可以作为参考;(3)报告期前两年可以放宽估值方法的确定,但必须超过每股净资产;(4)由于高管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能直接变现流通,因此其公允价值与直接持股不同,可以采用估值模型确定。

3. 会计处理(1)审核重点在最近一年一期,以前期间执行较宽;(2)关于相关费用摊销期限,证监会不鼓励分期摊销。

如果约定高管取得股份后有服务期,行权后分期摊销也可以,但必须约定服务期满前离职,与股份相关利益必须流入企业,否则需一次摊销。

(3)偶发性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费用可以作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二)通过发行审核的案例分析(以下案例分析是发行审核过程中的实务案例,仅供事务所在进行相关审计过程中参考,其前提还是应首先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案例一:1. 公允价值确定方法A. 按评估后净资产确定某企业2011年11月中小板上市,2010年股权激励时因无PE价格按净资产评估值确认了股份支付费用。

B. 按PE价格确定某企业2011年11月中小板上市,2010年进行股权激励,1 个月后PE入股,按照PE 价格计算股份支付费用。

C. 以评估净资产为基础,参考PE价格确定某企业2011年8月中小市,2009年2月和2010年4月两次股权激励。

2010年5月PE 入股,将2010年4月按股份支付处理,公允价值按照评估净资产并参照PE价格进行调整。

2. 关于处理时点前面三个例子中,均是对申报期间的最近一年发生的股权激励进行了处理,对申报报表前二年的事项未做处理,但也有在申报报表前二年进行处理的案例。

案例二:关于按工作合同期限摊销某企业大股东2009年5月以每股1元的价格将100万股股份转让给员工,7月以每股3.80元的价格转让给非企业人员。

企业最后确认股份支付费用387.60万元,并按该员工的工作合同期5年进行摊销。

风险提示七: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规范性影响的关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企业的法定责任,也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

IPO审计时,针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规范性问题关注如下:(一)目前IPO企业“五险一金”缴纳中实际存在的问题1. 只为部分员工缴纳某创业报告期只为部分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原因是员工非当地户籍和非城镇户籍占多数,流动性较高,员工对社保和公积金政策认识不够不愿缴纳;外地员工不了解社会保险转移手续,手续不完整而无法办理登记和申报手续。

2. 只缴纳部分险种某企业报告期内未为部分员工缴纳医疗保险,未为全体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因是员工主要为周围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原因是员工主要为农村居民,一般不需要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住房需求,因此员工不愿意交。

3. 缴纳基数低于法定标准部分企业按已披露的缴费金额和比例计算,人均缴纳社会保险基数和住房公积金基数仅为人均工资的30%和50%。

(二)相关监管部门的参考原则1. 总体原则由于我国社保公积金缴纳规定尚不完善,各地具体操作不尽相同,上市前发行人可能存在社保、公积金缴纳不合规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问题,如果不涉及太大问题一般允许上市,但是上市后必须按规定缴纳。

2. 对于历史欠缴情况的要求(1)说明原因;(2)取得社保部门确认文件;(3)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承诺承担所有因欠缴可能的支出或损失。

3. 披露要求发行人应说明并披露包括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办理社保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员工人数、未缴纳的人数及原因、企业与个人缴纳比例、缴纳起始日期、是否存在需要补缴的情形、补缴的金额及对发行人经营业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