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护理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PPT幻灯片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ebe9bea561252d380eb6ed2.png)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骨一科 熊章琴
2
1
解剖
2020/3/7
2
简介
• 跟骨骨折为成 年人较多发生, 常由高处坠下或 挤压致伤。经常 伴有脊椎骨折, 骨盆骨折,头、 胸、腹伤,初诊 时切勿遗误。跟 骨为松质骨,血 循供应比较丰富, 骨不连者甚少见。
2020/3/7
3
临床表现
•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 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 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 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 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 正常为20°-40°。
• 遵医嘱予以补液、抗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2020/3/7
6
术 后并 发 症
•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为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部压力增大后,易形 成胼胝、疼痛。
•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 术。
•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 时疼痛易被误诊,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 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对症处理。
2020/3/7
5
实施手术
• 患者于2016年3月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整复 内固定+植骨术。术毕安返病房,神志清楚,患肢制动抬高,末 梢血运良好。伤口外敷料干燥,无渗血,患肢有切口引流管一根, 切口引流管固定,引流通畅。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吸氧,观察伤 口引流量及性质并记录。
• 8、足外翻畸形: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 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骨一科 熊章琴
2
1
解剖
2020/3/7
2
简介
• 跟骨骨折为成 年人较多发生, 常由高处坠下或 挤压致伤。经常 伴有脊椎骨折, 骨盆骨折,头、 胸、腹伤,初诊 时切勿遗误。跟 骨为松质骨,血 循供应比较丰富, 骨不连者甚少见。
2020/3/7
3
临床表现
•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 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 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 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 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 正常为20°-40°。
• 遵医嘱予以补液、抗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2020/3/7
6
术 后并 发 症
•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为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部压力增大后,易形 成胼胝、疼痛。
•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 术。
•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 时疼痛易被误诊,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 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对症处理。
2020/3/7
5
实施手术
• 患者于2016年3月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整复 内固定+植骨术。术毕安返病房,神志清楚,患肢制动抬高,末 梢血运良好。伤口外敷料干燥,无渗血,患肢有切口引流管一根, 切口引流管固定,引流通畅。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吸氧,观察伤 口引流量及性质并记录。
• 8、足外翻畸形: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 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跟骨骨折幻灯片
![跟骨骨折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4b7b5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6.png)
03
手术过程展示
02
01
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踝关节活动,逐渐进行负重行走
康复计划
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恢复到正常行走
康复时间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能够正常行走,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感
康复效果
康复过程分享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跟骨骨折的诊治关键点
当前关于跟骨骨折的研究仍以回顾性研究为主,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主要症状
肿胀、疼痛、无法行走
患者背景
男性,45岁,因意外从高处跌落导致右跟骨骨折
诊断
跟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典型病例介绍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
手术过程
手术时长和难度
在麻醉下进行,切开跟骨外侧,复位骨折块,使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
手术时长约2小时,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
跟骨骨折幻灯片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介绍病因与病理诊断与评估治疗与康复病例分享与讨论结论与展望
01
介绍
跟骨骨折
是指跟骨骨头或关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的结构改变
原因
主要由高处跌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引起
跟骨骨折的定义
单纯骨折
跟骨关节面骨折,无移位
复杂骨折
跟骨关节面骨折,伴有移位
对于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恢复骨折对位对线,减少并发症。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撬拨复位和外固定架固定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
04
治疗与康复
手术过程展示
02
01
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踝关节活动,逐渐进行负重行走
康复计划
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恢复到正常行走
康复时间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能够正常行走,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感
康复效果
康复过程分享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跟骨骨折的诊治关键点
当前关于跟骨骨折的研究仍以回顾性研究为主,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主要症状
肿胀、疼痛、无法行走
患者背景
男性,45岁,因意外从高处跌落导致右跟骨骨折
诊断
跟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典型病例介绍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
手术过程
手术时长和难度
在麻醉下进行,切开跟骨外侧,复位骨折块,使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
手术时长约2小时,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
跟骨骨折幻灯片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介绍病因与病理诊断与评估治疗与康复病例分享与讨论结论与展望
01
介绍
跟骨骨折
是指跟骨骨头或关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的结构改变
原因
主要由高处跌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引起
跟骨骨折的定义
单纯骨折
跟骨关节面骨折,无移位
复杂骨折
跟骨关节面骨折,伴有移位
对于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以恢复骨折对位对线,减少并发症。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撬拨复位和外固定架固定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
04
治疗与康复
(精选课件)跟骨骨折PPT幻灯片
![(精选课件)跟骨骨折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73d8209eda38376bae1fae0e.png)
分型 Essex-Lopresti分型 1952年
关节外骨折 关节内骨折
关节内骨折分型
舌 型 tongue-type
关节塌陷型 joint depression-type
.
20
临床 分型
Essex-Lopresti分型
.
21
临床 分型
Rowe分型(1963年)
Warrich Watson Jones
跟骨骨折
Calcaneal Fractures
1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
2
足 部 最 大 的 跗
负骨
重
行 50% 走 足负重
流行病学
占跗骨骨折60%
占全身骨折2%
常伴有脊柱骨折
15%为双侧
75%为关节内骨折
外形及解剖结构的特殊
治疗困难
预后较. 差
3
跟骨的解剖
Anatomy
4
跟骨的解剖
跟骨的后关节面指向跟 骨内侧壁的剪切应力
.
原始骨折线 14
跟骨骨折的发生机制(原始骨折线)
.
15
继发骨折线
载距突内1/3
原始骨折线通过后关 节面的位置变化不定
载距突中1/3
外侧壁外1/3
舌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骨折线位于跟
腱止点的住置
远侧
近侧
.
舌型
关节塌陷16 型
跟骨血供丰富
外侧: 跟外侧A、跗外侧A、腓A穿支 内侧:
胫后A---足底内侧A 足底外侧A
跟网
腓骨肌下
腓骨短肌
支持帚
.
7
损伤机制
关节外骨折 关节内骨折
关节内骨折分型
舌 型 tongue-type
关节塌陷型 joint depression-type
.
20
临床 分型
Essex-Lopresti分型
.
21
临床 分型
Rowe分型(1963年)
Warrich Watson Jones
跟骨骨折
Calcaneal Fractures
1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
2
足 部 最 大 的 跗
负骨
重
行 50% 走 足负重
流行病学
占跗骨骨折60%
占全身骨折2%
常伴有脊柱骨折
15%为双侧
75%为关节内骨折
外形及解剖结构的特殊
治疗困难
预后较. 差
3
跟骨的解剖
Anatomy
4
跟骨的解剖
跟骨的后关节面指向跟 骨内侧壁的剪切应力
.
原始骨折线 14
跟骨骨折的发生机制(原始骨折线)
.
15
继发骨折线
载距突内1/3
原始骨折线通过后关 节面的位置变化不定
载距突中1/3
外侧壁外1/3
舌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骨折线位于跟
腱止点的住置
远侧
近侧
.
舌型
关节塌陷16 型
跟骨血供丰富
外侧: 跟外侧A、跗外侧A、腓A穿支 内侧:
胫后A---足底内侧A 足底外侧A
跟网
腓骨肌下
腓骨短肌
支持帚
.
7
损伤机制
跟骨骨折患者介绍及护理医疗内容PPT
![跟骨骨折患者介绍及护理医疗内容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bf51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8.png)
病人心理护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 性和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注意患者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 肿胀。
患者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 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
合并症的观察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无 头痛及其严重程度。
跟骨手术的常见护理问题
加压包扎 手术开刀
关节简融合术
手术治疗好处
对于距下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因为内固 定物不能对骨块产生明显的抓持作用。
手术前一日准备工作
跟骨手术前一日需注意 1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 2 佩戴腕带,标识跟骨手术的手术部位。 3 通知患者00:00后禁食禁水。 4 指导患者禁食水的意义和原因说明。 5 交待患者注意预防感冒
03
锻炼负重行走
开始进以锻炼距下关节。单 足及双足需3个月下地负重 行走术后1年骨折愈合后,取 出内固定物。
THANKS
感谢各位的莅临
汇报人:某某 时间:8月5日
手术前护理措施
1
伤后24-48小时患处局部 冷敷。
2
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 环。如果皮肤的温度冰凉。
3
遵医嘱给予消肿止痛治疗。 红外线灯照射,以活血化 瘀,舒筋通络。
03
非手术及手术的护理措施
跟骨骨折常疼痛较剧烈,医者应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
非手术护理措施
常见护理问题
手术护理措施
手术护理评估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一)
跟腱撕脱
跟骨结节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
足内翻位
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
前段骨折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 性和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注意患者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 肿胀。
患者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 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
合并症的观察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无 头痛及其严重程度。
跟骨手术的常见护理问题
加压包扎 手术开刀
关节简融合术
手术治疗好处
对于距下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因为内固 定物不能对骨块产生明显的抓持作用。
手术前一日准备工作
跟骨手术前一日需注意 1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 2 佩戴腕带,标识跟骨手术的手术部位。 3 通知患者00:00后禁食禁水。 4 指导患者禁食水的意义和原因说明。 5 交待患者注意预防感冒
03
锻炼负重行走
开始进以锻炼距下关节。单 足及双足需3个月下地负重 行走术后1年骨折愈合后,取 出内固定物。
THANKS
感谢各位的莅临
汇报人:某某 时间:8月5日
手术前护理措施
1
伤后24-48小时患处局部 冷敷。
2
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 环。如果皮肤的温度冰凉。
3
遵医嘱给予消肿止痛治疗。 红外线灯照射,以活血化 瘀,舒筋通络。
03
非手术及手术的护理措施
跟骨骨折常疼痛较剧烈,医者应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
非手术护理措施
常见护理问题
手术护理措施
手术护理评估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一)
跟腱撕脱
跟骨结节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
足内翻位
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
前段骨折
护理培训-跟骨骨折患者护理PPT课件(带内容)
![护理培训-跟骨骨折患者护理PPT课件(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fd6738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1.png)
非手术护理措施 常见护理问题
手术护理措施
手术护理评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一)
病人心理护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 特殊性和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 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1
2
患者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
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
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
的食物。
3
4
注意患者体位
跟骨骨折的定义
原 跟骨骨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音较常 因 见的损伤。常由于高处坠落,垂直暴力导致足骨压缩或劈开。
诱 跟骨骨折其发病率为1.5%,好发于青壮年。凡自高处坠下引起脊 因 柱骨折,足跟着地,应常规检查有无跟骨骨折。
现 X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折类型及 象 严重程度。此外,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无清晰的骨折线。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 肢体肿胀。观察足趾的末梢血液 循环及感觉、温度、活动情况。
合并症的观察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 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 性呕吐,有无耳鼻液漏,XXX眼 等征象。
跟骨手术的常见护理问题
疼痛
01
与骨折、软组织损伤 及手术有关。
缺陷
04
与患者下肢制动不能 下床活动有关。
汇报人:XXX
患者受伤后,惧怕手术,通过讲解使病人对此手术的方法有所了解,解 除其疑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04
术后的锻炼及注意事项
应及时开展患侧踝关节的主动神屈活动以锻炼踝关节
术后推荐饮食
术后禁吃饮食
术后注意事项
功能性锻炼说明
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跟骨手术后饮食注意时间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3
万向接头 方便安装
撑开杆
14
复位原理--向后撑紧
解剖复位跟骨的 长、宽、轴线
15
复位原理--向下撑紧 恢复跟骨的高度、 部分Bohler 角
16
复位原理--小切口解剖复位后关节面
增大距下关节间隙,为后 关节面复位提供巨大直视 空间,为复位创造条件
17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点
解决切开复位感染率高的问题,并发症最 少、疗效最优
20
病例一
21
22
跟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体位:术后适当抬高患足,以促进静脉回流,改 善末梢循环,减轻局部肿胀和不适。保持患足功 能位(踝关节背伸90°),注意观察患足感觉运 动情况,若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因严重粉碎 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可破坏骨外膜血 液供应,使骨愈合困难,故术后48 h须严密观察 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患肢皮肤发绀、皮温 低,需及时处理。
(2)有移位但未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应给予良好 的复位,用长腿石膏将患肢于屈膝,踝跖屈位固定6周。
(3)对于已波及跟距下关节,有移位的,应手术切开复 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后采用斯氏针内固定,外用 石膏(4)撬拨复位:适用于足内关节的压缩骨折
25
切口 和针道感染根据感染情况可行烤灯照射。每 日2~3次。早期可消炎、消肿、镇痛,使炎症局限, 后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促进 创面愈合。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外固定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早 期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或护理不当则容易形成慢 性骨髓炎,影响伤口及骨折愈合,影响患肢正常 功能的恢复。因此,切口感染重在早发现,早处 理,早治疗。
7
分类
(1)不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2)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8
临床表现
有典型高处坠落,足跟着地的外伤史。伤后 足跟疼痛及压痛,肿胀,不能着地负重, 足内翻,外翻障碍。足部有宽而扁的畸形, 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有时足纵弓变浅。 24小时后足底出现瘀斑,是由于血肿渗至 跖筋膜以下所致,即使裂纹骨折也会出现 这一征象,因此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26
疼痛:告知患者采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 以缓解疼痛;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减少周围环境对患者的刺激;将本病有关 的生理及病理知识和疼痛反应规律告知患 者,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提 高其痛阈;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 药物,并记录。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 系,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
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
响足的功能。
4
5
6
病因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 为间接暴 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 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 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 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 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可合并脊柱压缩骨 折,颅底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 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 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 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 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9
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 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并有程度不等的 肿胀和瘀血斑。 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 呈舟状畸形。 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 显疼痛。 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 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 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
10
治疗目的
恢复跟骨长、 宽、高 轴线----足部正常力学关系 后关节面解剖复位 Bohler 、Gissan角
11
治疗
跟骨骨折需要拍3张X线片,足部正侧位,后足和踝部侧位, 跟骨轴位片。以明确骨折是否波及跟距下关节。
(1)对于未波及跟距下关节,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可采 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或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
3
解剖
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也是足部最大的骨,是身体负重和 行走的主要着力点。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 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 跟骨后面粗隆称为跟骨结节,跟骨上关节面接距骨,形成距 骨下关节,其前端的关节面与骰骨形成跟骰关节。跟腱附着 于跟骨结节的中线,有强大的跖屈作用。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
将AF钉原理用于跟骨骨折,改造形成撑开 式外固定器
为跟骨骨折提供微创、高效、简单、方便 的新策略
18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 点
微创 切口瘢痕少,关节活动恢复好,适用
所有类型的跟骨骨折 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优良率90.7%
19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点
使粉碎、复杂的骨折复位简化为单纯的后 关节面骨折的复位
23
管道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量。不可牵拉,折叠,扭曲,堵塞引流管。 观察切口有无渗液,由于跟骨切口引流管 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伤口的逆行感染,常 规72小时,一般情况下,术后48小时尽量 拔出引流管。如发现渗液,应当及时通知 医生,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渗湿后起 不到隔离作用,诱发感染。
24
感染:若病人体温升高,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切口疼痛加 剧,和(或)切口周围皮肤有波动感,切口有脓性渗出液, 说明切口已感染。早期局部切开引流冲洗,加强局部换药、 应用有效抗生素,全身联合用药,并加大抗生素用量。体 温过高时可采用酒精擦浴、冷水灌肠 。
预防针道感染:骨折处一般用3枚克氏针固定,针道周围 用无菌纱布敷盖,避免污染;针道周围切勿填塞过紧,以 防分泌物排泄不畅,造成感染。密切观察钉孔有无红肿、 分泌物及发热现象,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钉道,2~3 次/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及时纠正其错误。
跟骨骨折
十堰市太和医院 陈伟
1
跟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calcaneum)在 跗骨骨折中最常见,多为高处坠落足跟着 地所致。跌落的高度,地面的性质及体重 均为损伤的要素。值得注意的是,约有50% 的跟骨骨折合并有胸,腰椎骨折。另外田 径运动员经常穿鞋不穿袜子大量的训练, 也容易发生跟骨骨折。
13
万向接头 方便安装
撑开杆
14
复位原理--向后撑紧
解剖复位跟骨的 长、宽、轴线
15
复位原理--向下撑紧 恢复跟骨的高度、 部分Bohler 角
16
复位原理--小切口解剖复位后关节面
增大距下关节间隙,为后 关节面复位提供巨大直视 空间,为复位创造条件
17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点
解决切开复位感染率高的问题,并发症最 少、疗效最优
20
病例一
21
22
跟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体位:术后适当抬高患足,以促进静脉回流,改 善末梢循环,减轻局部肿胀和不适。保持患足功 能位(踝关节背伸90°),注意观察患足感觉运 动情况,若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因严重粉碎 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可破坏骨外膜血 液供应,使骨愈合困难,故术后48 h须严密观察 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患肢皮肤发绀、皮温 低,需及时处理。
(2)有移位但未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应给予良好 的复位,用长腿石膏将患肢于屈膝,踝跖屈位固定6周。
(3)对于已波及跟距下关节,有移位的,应手术切开复 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后采用斯氏针内固定,外用 石膏(4)撬拨复位:适用于足内关节的压缩骨折
25
切口 和针道感染根据感染情况可行烤灯照射。每 日2~3次。早期可消炎、消肿、镇痛,使炎症局限, 后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促进 创面愈合。
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外固定术后并发切口感染,早 期如果不及时控制感染或护理不当则容易形成慢 性骨髓炎,影响伤口及骨折愈合,影响患肢正常 功能的恢复。因此,切口感染重在早发现,早处 理,早治疗。
7
分类
(1)不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2)波及距骨下关节的跟骨骨折。
8
临床表现
有典型高处坠落,足跟着地的外伤史。伤后 足跟疼痛及压痛,肿胀,不能着地负重, 足内翻,外翻障碍。足部有宽而扁的畸形, 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有时足纵弓变浅。 24小时后足底出现瘀斑,是由于血肿渗至 跖筋膜以下所致,即使裂纹骨折也会出现 这一征象,因此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26
疼痛:告知患者采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 以缓解疼痛;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 减少周围环境对患者的刺激;将本病有关 的生理及病理知识和疼痛反应规律告知患 者,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提 高其痛阈;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 药物,并记录。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 系,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
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
响足的功能。
4
5
6
病因
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多发于成年男性。多 为间接暴 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 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 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 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 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可合并脊柱压缩骨 折,颅底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 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形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 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 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形撕脱;足的强力扭旋, 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9
1.伤后足跟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负重。 2.足跟横径增宽,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并有程度不等的 肿胀和瘀血斑。 3.可有前足增长和足纵弓低平,多有外踝下膨出,甚至足 呈舟状畸形。 4.足跟两侧挤压和足跟底部按压及沿跟骨纵轴扣压均有明 显疼痛。 5.踝关节背伸、蹠屈及内翻外翻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6.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或继而臀部着地时,除引起跟骨骨 折外,尚可合并腰椎压缩骨折,甚至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 应注意全面检查,以免漏诊。
10
治疗目的
恢复跟骨长、 宽、高 轴线----足部正常力学关系 后关节面解剖复位 Bohler 、Gissan角
11
治疗
跟骨骨折需要拍3张X线片,足部正侧位,后足和踝部侧位, 跟骨轴位片。以明确骨折是否波及跟距下关节。
(1)对于未波及跟距下关节,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可采 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或用小腿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
3
解剖
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也是足部最大的骨,是身体负重和 行走的主要着力点。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 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 跟骨后面粗隆称为跟骨结节,跟骨上关节面接距骨,形成距 骨下关节,其前端的关节面与骰骨形成跟骰关节。跟腱附着 于跟骨结节的中线,有强大的跖屈作用。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
将AF钉原理用于跟骨骨折,改造形成撑开 式外固定器
为跟骨骨折提供微创、高效、简单、方便 的新策略
18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 点
微创 切口瘢痕少,关节活动恢复好,适用
所有类型的跟骨骨折 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优良率90.7%
19
撑开式微型跟骨复位外固定器特点
使粉碎、复杂的骨折复位简化为单纯的后 关节面骨折的复位
23
管道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量。不可牵拉,折叠,扭曲,堵塞引流管。 观察切口有无渗液,由于跟骨切口引流管 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伤口的逆行感染,常 规72小时,一般情况下,术后48小时尽量 拔出引流管。如发现渗液,应当及时通知 医生,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渗湿后起 不到隔离作用,诱发感染。
24
感染:若病人体温升高,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切口疼痛加 剧,和(或)切口周围皮肤有波动感,切口有脓性渗出液, 说明切口已感染。早期局部切开引流冲洗,加强局部换药、 应用有效抗生素,全身联合用药,并加大抗生素用量。体 温过高时可采用酒精擦浴、冷水灌肠 。
预防针道感染:骨折处一般用3枚克氏针固定,针道周围 用无菌纱布敷盖,避免污染;针道周围切勿填塞过紧,以 防分泌物排泄不畅,造成感染。密切观察钉孔有无红肿、 分泌物及发热现象,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钉道,2~3 次/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及时纠正其错误。
跟骨骨折
十堰市太和医院 陈伟
1
跟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calcaneum)在 跗骨骨折中最常见,多为高处坠落足跟着 地所致。跌落的高度,地面的性质及体重 均为损伤的要素。值得注意的是,约有50% 的跟骨骨折合并有胸,腰椎骨折。另外田 径运动员经常穿鞋不穿袜子大量的训练, 也容易发生跟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