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清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淑清旅游地理新课程标
准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及学分4
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
执笔人王红玲
课程组审核
院(部)审核
二〇一七年二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
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
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
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2.能力目标
(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
(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
(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
3.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
(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
(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
(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
(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
四、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
本课程中景观图片内容居多,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教室,教师边讲解,学生边观看。同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可配备着名景点照片,让学生课余时间练习。旅游旺季,让旅游管理(导游及旅行社方向)学生去景点实习。
学校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网上资源和影象资料等可供学生自学,学校有实训基地王莽岭景区(自然旅游资源)、皇城相府景区(人文旅游资源)等可供学生实习。
2.师资要求
本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以便解决教学、科研、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与旅游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沟通渠道,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3.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践性质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应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精讲多练,注重实训,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讲解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分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法、分组演练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础知识背记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日常景点讲解练习,再进行分阶段的小组竞赛,使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博采众长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强学生沟通和讲解能力。
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叠加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实记理论知识和灵活讲解景点特征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学时用于强化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讲解能力。在教学中要积极探讨旅游地理课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进旅游地理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性练习与突击性练习、自我提高与学习他人等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要领的学与练,分析各项技能的侧重点,将教学、训练、鉴定和比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训练和考核的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平时作业、单元测验、导游证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注重课外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征订与旅游相关的报纸。
学校应与一些旅游公司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使学生在企业或公司教师的带教下参与实践,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为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5.评价标准
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考核形式;即一个学生的成绩可以分为过程考核分(60%)、结果考核分(40%)。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此种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工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6.推荐选用教材
[1]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刘琼英.中国旅游地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五、考核评价
(l)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模拟、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课内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分数。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前厅管理与服务知识的应用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期末评价50%
过程评价:课堂参与程度、作业、课堂纪律与出勤、实践环节。
期末评价:期末随堂笔试。
六、其他说明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本课程融合了课内理论、课内模拟和课内实践等方式逐步深入的教学体系,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管理训练为载体,创设工作情境,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今后的实践就业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