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章末整合

合集下载

粒子和宇宙章节优化总结

粒子和宇宙章节优化总结

核能的计算及动量、能量守恒的 综合问题
1.计算核能关键确定质量亏损Δm, 若Δm单位为 kg,则ΔE=Δmc2
上 页
若Δm单位为u,则ΔE=Δm×931.5 MeV.
2.核反应过程中只有内力作用故动量守恒. 3.核反应过程质量亏损放出的核能以γ光子形式辐射 出来或转变为新核和粒子的动能,故核反应前后总能 量守恒.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上 页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第 十 九 章 原 子 核
(3)因为3H 与 α 粒子都带正电且运动方向相反, 由左 1 手定则得二者运动轨迹为外切圆,设磁感应强度为 B mαvα 4×2×104 4 则 rα= = = ×104 Bqα B B×2 mHvH 3×1×103 3 rH= = = ×103 BqH B B×1 故 rα>rH,因此其轨迹大致如图 19-2.
【解析】 选项B中的方程是卢瑟福当初用α粒子轰 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方程,不是β衰变方程,选 项B错误;重核裂变是指一个原子序数较大的核分 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而D选项不符合,D错 误.只有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上 页
下 页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2
第 十 九 章 原 子 核
上 页
某种元素的原子核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过程
叫核反应,常见的核反应可分为衰变、人工转变、 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不同的核反应过程中都伴随 着核子(质子、中子)数目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但具 体说来又有很多不同,下面我们进行列表比较.
下 页
高考真题演练
章末过关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第 十 九 章 原 子 核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四、五、六节讲义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四、五、六节讲义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九章第四、五、六节讲义合并现金流量表一、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从集团的角度来看,母子公司之间进行交易,现金在集团内部流动,总量并不会发生变化。

如,母公司P公司将商品销售给子公司S公司,价款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因素。

母公司收到100万元现金,S公司支付100万元现金。

此时从集团角度来看,现金流量的净流量没有增多。

但从个别现金流量表来看,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会增加100万元,而子公司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中也会增加100万元。

合并后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影响额为0。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项目用于反映集团与集团外部之间的现金流入流出。

如果不作抵销分录,则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商品所收到的现金100万元也会包含在内,同理,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也是如此,所以要编制现金流量的抵销分录。

现金流量抵销分录中,默认为:借记,表示现金流出量减少;贷记,表示现金流入量的减少。

现金流量抵销时可以大体分为五类:1.企业集团内部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2.企业集团内部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抵销处理借: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贷: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3.企业集团内部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借: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贷: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企业集团内部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5.企业集团内部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的现金的抵销二、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同合并利润表。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有关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反映对于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也影响到其整体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量的增减变动,必须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予以反映。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核聚变粒子和宇宙教材梳理素材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核聚变粒子和宇宙教材梳理素材

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核聚变1.定义: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反应叫聚变。

例如H21+H31→He42+n12。

聚变发生的条件(1)要使轻核聚变,就必须使轻核接近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m,但是原子核是带正电的,要使它们接近10-15m就必须克服电荷间很大的斥力作用,这就要求原子核具有足够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就要给核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2)在高温下,原子已完全电离,形成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态,等离子体的密度及维持时间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实现聚变.3。

轻核必须在很高的温度下相遇才能发生聚合放出更大的能量,由于温度较高,所以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联想发散原子弹爆炸时,能产生这样的高温,然后引起轻核的聚变,氢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太阳等许多恒星内部都进行着剧烈的核聚变,温度高达107K以上,向外释放大量的能量,地球只接收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

4。

聚变与裂变的比较(1)能用于热核反应的原料极其丰富,裂变的原料比较稀缺.(2)同样情况下聚变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大.(3)热核反应后的遗留物对环境污染小,这一点裂变无法相比。

二、受控热核反应1.热核反应的优点(与裂变相比)(1)产生的能量大;(2)反应后生成的放射性物质易处理;(3)热核反应的燃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2。

实现核聚变的难点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为解决这个难题,目前有3种方法对等离子体进行约束,即引力约束、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3。

热核反应的两种方式爆炸式热核反应;受控式热核反应,目前正处于探索、试验阶段。

三、“基本粒子”不基本1。

19世纪末,许多人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2.从20世纪起科学家陆续发现了400多种同种类的新粒子,它们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3。

科学家进一步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是复合粒子,且还有着复杂的结构。

药理学第十九章 镇痛药

药理学第十九章 镇痛药
4
A
12
1
O
5
B
10 9
C
15
14 8
D17 16N源自CH3HO 6 714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首关效应灭活多,生物利用
度低,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
约有 1/3 的吗啡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分布
CNS,过胎盘屏障。 另一部分为吗啡 -6- 单葡萄糖醛酸苷,活 性强于吗啡
肾排泄,乳汁分泌
15
肝脏代谢,部分与经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
4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
受体的发现: 1962年,率先提出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在 第三脑室周围灰质 1973年,证实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94年,阿片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6
阿片受体的分布
边缘系统、蓝斑核————与情绪及精神
活动有关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 周围灰质————————与疼痛有关
生理状态下,仅有20%--30% 的阿片受体被内阿片肽激动, 产生生理性镇痛机制

29
图:痛觉的产生及传导
刺激
痛 痛 感 感
痛觉传 入神经 元
P物质 P物质受体 内阿片肽
痛觉传 入神经 元
中间 神经 元
31
阿片受体
镇痛作用机制
3 . 镇痛作用的产生
吗啡激动阿片受体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 (SP、Ach、NA、DA等) 突触后膜电位超极化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 产生镇痛效应
呼吸中枢兴奋;
δ-R:镇痛、平滑肌收缩。
8
内源性阿片肽

内阿片肽:
脑啡肽: 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 内啡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
在机体内发挥着调控痛觉感受的作用和对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01基础题学问点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kx+b=0(k≠0,k,b为常数)的解即为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反之,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kx+b=0的解.1.若直线y=kx+b的图象经过点(1,3),则方程kx+b=3的解是x=(A)A.1 B.2 C.3 D.42.若方程ax+b=0的解是x=-2,则图中肯定不是直线y=ax+b的是(B)A B C D3.(2024·邵阳)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学问点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kx+b>0(或kx+b<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大于0(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形”的角度看,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在x轴上方(或下方)时,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4.(2024·遵义)如图,直线y =kx +3经过点(2,0),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3>0的解集是(B )A .x >2B .x <2C .x ≥2D .x ≤25.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 +b <0的解集为x <1.第5题图 第6题图6.如图,函数y =ax -1的图象过点(1,2),则不等式ax -1>2的解集是x >1.学问点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每个含有未知数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改写成y =kx +b(k ,b 是常数且k ≠0)的形式,所以它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也就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x ,y )都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组⎩⎪⎨⎪⎧y =ax +b ,y =mx +n 的解是函数y =ax +b 与函数y =mx+n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画出这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找出它们的交点,即可得到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7.如图,一次函数y =k 1x +b 1的图象l 1与y =k 2x +b 2的图象l 2相交于点P ,则方程组⎩⎪⎨⎪⎧y =k 1x +b 1,y =k 2x +b 2的解是(A )A.⎩⎪⎨⎪⎧x =-2y =3B.⎩⎪⎨⎪⎧x =3y =-2 C.⎩⎪⎨⎪⎧x =2y =3D.⎩⎪⎨⎪⎧x =-2y =-38.如图,直线l 1:y =x +1与直线l 2:y =mx +n 相交于点P(1,b).(1)求b 的值;(2)不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y =x +1,y =mx +n ,请你干脆写出它的解;(3)直线l 3:y =nx +m 是否也经过点P ?请说明理由.解:(1)b =2.(2)⎩⎪⎨⎪⎧x =1,y =2. (3)直线y =nx +m 也经过点P.理由: ∵点P (1,2)在直线y =mx +n 上, ∴m +n =2,即2=n ×1+m.∴这说明直线y=nx+m也经过点P.02中档题9.如图是直线y=x-5的图象,点P(2,m)在该直线的下方,则m的取值范围是(D)A.m>-3B.m>-1C.m>0D.m<-310.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 A.方程kx+b=0的解是x=0B.k>0,b>0C.当x<-3时,y<0D.y随x的增大而增大第10题图第12题图11.(2024·遵义期末)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依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方程组⎩⎪⎨⎪⎧2x -y =0,ax -y +4=0的解是⎩⎪⎨⎪⎧x =32y =3.12.(2024·白银)如图,一次函数y =-x -2与y =2x +m 的图象相交于点P(n ,-4),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m<-x -2,-x -2<0的解集为-2<x <2.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y 1=-x +4和y 2=2x -5的图象,依据图象求:(1)方程-x +4=2x -5的解;(2)当x 取何值时,y 1>y 2?当x 取何值时,y 1>0且y 2<0?解:如图.(1)由图可知,一次函数y 1=-x +4和y 2=2x -5的图象相交于点(3,1), ∴方程-x +4=2x -5的解为x =3. (2)当x <3时,y 1>y 2; 当x <52时,y 1>0且y 2<0.14.如图,已知直线y =kx +b 经过点A(5,0),B(1,4).(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若直线y =2x -4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 (3)依据图象,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2x -4>kx +b 的解集.解:(1)∵直线y =kx +b 经过点A (5,0),B (1,4),∴⎩⎪⎨⎪⎧5k +b =0,k +b =4,解得⎩⎪⎨⎪⎧k =-1,b =5.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5.(2)联立⎩⎪⎨⎪⎧y =-x +5,y =2x -4,解得⎩⎪⎨⎪⎧x =3,y =2. ∴C (3,2).(3)依据图象可得x >3. 03 综合题15.甲、乙两人进行赛跑,甲比乙跑得快,现在甲让乙先跑10米,甲再起跑.图中l 1和l 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跑步的路程y(m )与甲跑步的时间x(s )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l 1的关系式为y 1=8x ,问甲追上乙用了多长时间?解:设y 2=kx +b (k ≠0),依据题意,得⎩⎪⎨⎪⎧10=b ,22=2k +b.解得⎩⎪⎨⎪⎧k =6,b =10. ∴y 2=6x +10.当y 1=y 2时,8x =6x +10,解得x =5. ∴甲追上乙用了5 s.。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变量与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下列变量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的是
.
①长方形的长与面积;②圆的面积与半径;
③y=± x ;④S= 1 ah中的S与h.
2
解析 ①因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都不确定,有三个变量,所以长方
形的长与面积不是函数关系.②因为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当半径r取一
个确定的值时,面积S就唯一确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是函数关系.③当
解析 (1)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底面半径的每个值,都有一个确定 的体积的值按照一定的法则与之相对应,所以自变量是底面半径,因变 量是体积. (2)体积增加了(π×102-π×12)×3=297π cm3.
2.(2018湖北咸宁咸安模拟)若函数y=

x
2

2(
x

2),
则当函数值y=8时,自
答案 B 把h=2代入T=21-6h,得T=21-6×2=9.故选B.
5.在函数y=3x+4中,当x=1时,函数值为 为10.
,当x=
时,函数值
答案 7;2
解析 当x=1时,y=3x+4=3×1+4=7.当函数值为10时,3x+4=10,解得x=2.
知识点三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6.(2018江苏宿迁中考)函数y= 1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一 常量与变量 1.(2017河北唐山乐亭期中)一辆汽车以50 km/h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 s(km)与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s=50t,其中变量是 ( ) A.速度与路程 B.速度与时间 C.路程与时间 D.三者均为变量
答案 C 在s=50t中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行驶时间是自变 量,行驶路程是因变量,速度为50 km/h,是常量.故选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九章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九章 第7、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含答案

第7、8节核聚变__粒子和宇宙1.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聚变。

2.约束核聚变材料的方法: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3.粒子分为三大类,有媒介子、轻子、强子。

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一、核聚变1.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反应。

2.条件(1)轻核的距离要达到10-15_m以内。

(2)聚变可以通过高温来实现,因此又叫热核反应。

3.核反应举例(1)热核反应主要应用在核武器上,如氢弹。

(2)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3)典型的核聚变: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的聚变,21H+31H→42He+10n+γ该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

4.聚变与裂变相比有很多优点(1)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

(2)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丰富。

(3)轻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

5.实现核聚变的方法(1)难点: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几百万开尔文的高温。

(2)方案:科学家设想了两种方案,即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环流器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一种磁约束装置。

二、粒子和宇宙1.“基本粒子”不基本(1)19世纪末,人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2)后来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并称为“基本粒子”。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同种类的新粒子,它们都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另外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

所以,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2.发现新粒子与夸克模型(1)反粒子实验中发现,对应着许多粒子都存在质量、寿命、自旋等物理性质与过去已经发现的粒子相同,而电荷等其他性质相反的粒子,这些粒子叫做反粒子。

例如,电子的反粒子就是正电子。

(2)粒子的分类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可将粒子分为三大类:①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质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

论语-第十九章

论语-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子张第十九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物理选修3-5学案:教材梳理第十九章1.原子核的组成含解析

物理选修3-5学案:教材梳理第十九章1.原子核的组成含解析

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天然放射现象1.放射性铀和含铀的矿物质都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使包在黑纸箱里的照相底片感光.物体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深化升华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出的,说明原子核不是最小结构,原子核可以再分。

2。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并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元素这种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现在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记忆要诀原子序数大于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有放射性。

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3。

天然放射性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

虽然具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4。

天然放射现象发现的意义: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实际上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联想发散原子核内部的消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人们从破解天然放射现象入手,一步步揭开了原子核的秘密.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放射性都不受影响,也就是说,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仅与原子核有关.因此,原子核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也存在着一定结构.二、射线到底是什么1.研究方法:让放射线通过电场或磁场来研究其性质。

把样品放在铅块的窄孔底上,在孔的对面放着照相底片,在没有磁场时,发现在底片上正对孔的位置感光了.若在铅块和底片之间放一对磁极,使磁场方向跟射线方向垂直,结果在底片上有三个地方感光了,说明在磁场作用下,射线分为三束,表明这些射线中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由三种粒子组成,如图19-1-1.图19-1-12.各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1)α射线:卢瑟福经研究发现,α射线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4,即α粒子是氦核,其速度是光速的1/10,有较大的动能.特性:贯穿本领小,但电离作用强,能使沿途中的空气电离。

第十九章§19.2 二项式定理

第十九章§19.2 二项式定理

8!

8-r)
≥ !
1 2
8!
· (
r+1)


7-r)
, !
ìïï
1 2r
≥91-r,

îíïï81-r≥2(
1 r+1)

解得 2≤r≤3.


∴ 系数最大的项为第 3 项 T3 = 7x 2 和第 4 项 T4 = 7x 4 .
二、展开式中系数和的有关问题的解法
������������������������������������������������������������������������������������������������������������������������������������������������
x5 y2 ,易知
x5 y2
的系数为
C25

1 3
= 30.
1-5
æ
ç
è

+ 2
1 4x
ö
÷
ø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1-5 答案 T3 = 7x 2 ,T4 = 7x 4
解析
æ
ç
è

+ 2
1 4x
ö
÷
ø

的展开式的通项为
( ) ( ) 8-r
Tr+1 = C8r x 2
1 2
解得 n = 8 或 n = 1(不合题意,舍去),
������������������������������������������������������������������������������������������������������������������������������������������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考点大全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考点大全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中某处存在故障。

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40W”的灯泡L0。

当只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0正常发光,灯泡L1不发光;当只闭合开关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

由此可以确定()A.L1灯头接线处断路B.L1灯头接线处短路C.开关S1短路D.L2灯头接线处短路答案:B当只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0正常发光,说明灯泡L0的两端接在了火线、零线上,即没有与其他用电器串联,且有电流通过,因为灯泡L1不发光,说明灯泡L1被短路。

当只闭合开关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说明L0和L2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均未达到额定电压,因此L0和L2串联接入电路,各自两端的电压均低于220V,所以L2是正常的。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都是由于电路短路引起C.开关的塑料外壳是不导电的,用湿手拨动开关不可能触电D.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救火答案:DA.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是为了防止触电,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由于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引起的,故B错误;C.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手湿了后拨动开关容易造成触电,故C错误;D.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去救火,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D。

3、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很有必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触摸破损电线B.爬到树上取电线上的风筝C.用干木棒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D.同时在一个插板上用很多电器答案:CA.触摸破损电线,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正确;B.爬到树上取电线上的风筝,容易接触到带电的电线,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正确;C.发生触电时,应该用绝缘体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木棒属于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D.同时在一个插板上用很多电器,容易使电功率过大,导致导线发热,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难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A.y=-4x+5 B.y=x(2x-3)C.y=ax2+bx+c D.y=1 x2、如果函数y=(2﹣k)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且y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k≠0B.k<2 C.k>2 D.k≠23、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已知一次函数y=(1+2m)x﹣3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12B.m≥﹣12C.m<﹣12D.m>125、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A.x>﹣3且x≠0B.x>﹣3 C.x≥﹣3 D.x≠﹣36、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mx +n 的部分自变量和对应函数值如表: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mx +n 的解集是( )A .x >0 B .x <0 C .x <﹣1 D .x >﹣17、甲、乙二人约好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去某博物馆参加科普活动,如图,x 表示的是行走时间(单位:分),y 表示的是甲到出发地的距离(单位:米),最后两人都到达了目的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面有四个结论:①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后,停留了10分钟;②甲先到达目的地;③甲停留10分钟之后提高了行走速度;④甲行走的平均速度要比乙行走的平均速度快.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8、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的图像经过点(3,2)-,则关于x 的不等式2kx b +<的解集为( )A.3x>-B.3x<-C.2x>D.2x<9、一次函数y=-25x+2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腰,∠BAC=90°,在第一象限作等腰Rt△ABC,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A.325y x=+B.327y x=-+C.325y x=-+D.327y x=+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端点为A(﹣2,1),B(1,2),若直线y=kx﹣1与线段AB有交点,则k的值不能是().A.-2 B.2C.4 D.﹣4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在y轴上有一个动点M,当MDC△的周长最小的时候,点M的坐标是______.2、一次函数y=kx+b(k≠0)中两个变量x、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kx+b≥-1的解集是________.3、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m与登山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b=_______m;(2)若乙提速后,乙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则登山_______min时,他们俩距离地面的高度差为70m.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满足 _____时,y≥1.5、如果正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甲、乙两车匀速从同一地点到距离出发地480千米处的景点,甲车出发半小时后,乙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行驶,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甲车行驶的速度是千米/小时.(2)求乙车追上甲车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用.(3)直接写出两车相距5千米时x的值.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4cm,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过点P作PQ⊥AB,交折线AC﹣CB于点Q,以PQ为边作等边三角形PQD,使A,D在PQ异侧,设点P的运动时间是x(s)(0<x<2).(1)AP的长为cm(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当Q与C重合时,则x=s;(3)△PQD的周长为y(cm),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可由函数y=x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2,0).(1)求一次函数y=kx+b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上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②请再写出两条该函数图象的性质.4、已知y﹣1与x+3成正比例且x=﹣1时,y=5(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m,3)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m的值.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P1,P1)、P2(P2,P2),其两点间的距离P1P2=√(P1−P2)2+(P1−P2)2,且当两点间的连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P2−P1|或|P2−P1|.(1)已知A、B两点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4,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P(1,6)、P(−2,2)、P(4,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上找一点P,使PP+PP的长度最短,求出点P 的坐标以及PP+PP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逐个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A . y =-4x +5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 y =x (2x -3)=2x 2-3x 是二次函数,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 y =ax 2+bx +c ,当a ≠0时,y =ax 2+bx +c 是二次函数,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 y =1x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形如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函数叫一次函数.2、C【解析】【分析】由题意()25y 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自变量系数小于0,进而可得k 的范围.【详解】解:∵关于x 的一次函数()25y x k =-+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20k ∴-<, 2k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在y kx b =+中,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A【分析】因为k=﹣1<0,b=﹣2<0,根据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得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于是可判断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详解】解:∵一次函数y=﹣x﹣2中k=﹣1<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又∵b=﹣2<0,∴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即函数图象还经过第三象限,∴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4、C【解析】【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参数k的正负与函数增减性的关系,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1+2m<0,解得m<12 .故选:C.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次函数的k 值与函数增减性的关系,0k <,一次函数为减函数,0k >,一次函数为增函数,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为0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函数y∴3>0x +,解得:x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基本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6、D【解析】【分析】根据统计表确定两个函数的增减性以及函数的交点,然后根据增减性判断.【详解】解:根据表可得y 1=kx +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2=mx +n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1,2).则当x >﹣1时,kx +b >mx +n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确定增减性以及交点坐标是关键.7、A【解析】【分析】由图象可得: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路程没有变化,可判断①,由甲35分钟时到达目的地,乙40分钟到达,可判断②,分别求解前后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可判断③,由前后两段时间内甲的速度都比乙快,可判断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①由图象可得: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后,停留了20﹣10=10(分钟),故①符合题意;②甲在35分时到达,乙在40分时到达,所以甲先到达的目的地,故②符合题意;③甲前面10分钟的速度为:每分钟7507510=米,甲在停留10分钟之后的速度为:每分钟1500750503520-=-米,所以减慢了行走速度,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由图象可得:两段路程甲的速度都比乙快,所以甲行走的平均速度要比乙行走的平均速度快,故④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弄懂图象上点的坐标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图像的意义当x=-3时,kx+b=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解:∵当x=-3时,kx+b=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不等式2kx b+<的解集3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确定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B的坐标是(0,2),A的坐标是(5,0),作CE⊥x轴于点E,则有∠ACE=∠BAO,然后可得△ABO≌△CAE,进而可得C的坐标是(7,5),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最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详解】解:∵一次函数y=-25x+2中,令x=0得:y=2;令y=0,解得x=5,∴B的坐标是(0,2),A的坐标是(5,0).若∠BAC=90°,如图1,作CE⊥x轴于点E,∵∠BAC=90°,∴∠OAB+∠CAE=90°,又∵∠CAE+∠ACE=90°,∴∠ACE=∠BAO.在△ABO 与△CAE 中,90BAO ACE BOA AEC AB AC ∠=∠⎧⎪∠=∠=︒⎨⎪=⎩, ∴△ABO ≌△CAE (AAS ),∴OB =AE =2,OA =CE =5,∴OE =OA +AE =2+5=7.则C 的坐标是(7,5).设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 =kx +b ,根据题意得:275b k b =⎧⎨+=⎩,解得372k b ⎧=⎪⎨⎪=⎩, ∴直线BC 的解析式是y =37x +2.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当直线y =kx −1过点A 时,求出k 的值,当直线y =kx −1过点B 时,求出k 的值,介于二者之间的值即为使直线y =kx −1与线段AB 有交点的x 的值.【详解】解:①当直线y=kx−1过点A时,将A(−2,1)代入解析式y=kx−1得,k=−1,②当直线y=kx−1过点B时,将B(1,2)代入解析式y=kx−1得,k=3,∵|k|越大,它的图象离y轴越近,∴当k≥3或k≤-1时,直线y=kx−1与线段AB有交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相交或平行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AB是线段这一条件,不要当成直线.二、填空题1、(0,114)【解析】【分析】把x=0和y=0分别代入y=12x+1,求出A,B两点的坐标,过D作DE垂直于x轴,证△DEA≌△AOB,证出OA=DE,AE=OB,即可求出D的坐标;先作出D关于y轴的对称点D′,连接CD′,CD′与y轴交于点M,则MD′=MD,求出D′的坐标,进而求出CD′的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解:y=12x+1,当x=0时,y=1,当y=0时,x=-2,∴点A的坐标为(-2,0)、B的坐标为(0,1),OA=2,OB=1,由勾股定理得:AB过D作DE垂直于x轴,∵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EA =∠DAB =∠AOB =90°,AD =AB =CD∴∠DAE +∠BAO =90°,∠BAO +∠ABO =90°,∴∠DAE =∠ABO ,在△DEA 与△AOB 中,DAE ABO DEA AOB DA AB ∠=∠⎧⎪∠=∠⎨⎪=⎩, ∴△DEA ≌△AOB (AAS ),∴OA =DE =2,AE =OB =1,∴OE =3,所以点D 的坐标为(-3,2),同理:点C 的坐标为(-1,3),作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 ′,连接CD ′,CD ′与y 轴交于点M ,∴MD ′=MD ,MD ′+MC =MD +MC ,此时MD ′+MC 取最小值,∵点D(-3,2)关于y轴的对称点D′坐标为(3,2),设直线CD′解析式为y=kx+b,把C(-1,3),D′(3,2)代入得:3 32k bk b-+=⎧⎨+=⎩,解得:14114kb⎧=-⎪⎪⎨⎪=⎪⎩,∴直线CD′解析式为y=14-x+114,令x=0,得到y=114,则M坐标为(0,114).故答案为:(0,1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能求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和理解有关最小值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难点是理解MD+MC的值最小如何求.2、x≤1【解析】【分析】由表格得到函数的增减性后,再得出1y=-时,对应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当1x=时,1y=-,根据表可以知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不等式1kx b +≥-的解集是1x ≤.故答案为:1x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认真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 30 3、10、13【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与时间求出乙登山速度,再求2分钟路程即可;(2)先求甲速度,再求出乙提速后得速度,再用待定系数法求AB 与CD 解析式,根据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相遇时间,利用两函数之差=70建构方程求出相遇后相差70米的时间或乙到终点相距70米的时间即可.【详解】解:(1)02min ~内乙的速度为15÷1=15m/min,∴15230b =⨯=;(2)甲登山上升速度是(300100)2010-÷=(m/min ),乙提速后速度是10330⨯=(m/min ). 2(30030)3011t ∴=+-÷=(min ).设甲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把(0,100),(20,300)代入y kx b =+,得10020300b k b =⎧⎨+=⎩解得10,100.k b =⎧⎨=⎩ 10100(020)y x x ∴=+.设乙提速前的函数表达式为(02)m ax x =.把(1,15)代入,得15a =,15m x ∴=设乙提速后的函数表达式为(211)n hx p x =+<,把(2,30),(11,300)代入,得30230011h p h p =+⎧⎨=+⎩解得3030h p =⎧⎨=-⎩ 3030n x ∴=-,当(10100)(3030)70x x +--=时,解得3x =;当(3030)(10100)70x x --+=时,解得10x =;当300(10100)70x -+=时,解得13x =.综上所述:登山3min 、10min 、13min 时,他们俩距离地面的高度差为70m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像获取信息,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方程组解法,利用两者间距离建构方程,掌握一次函数图像获取信息,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方程组解法,利用两者间距离建构方程是解题关键.4、0x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函数的图象确定答案即可.【详解】解:观察图象知道,当x =0时,y =1,∴当x ≤0时,y ≥1,故答案为:x ≤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的知识,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能力及对解不等式的考查.5、2k【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 ﹣2)x 的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k ﹣2<0,解得,k <2.故填:k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列出不等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60;(2)AB 的解析式为y =20x -40(2≤x ≤6.5);BC 的解析式为y =-60x +480(6.5≤x ≤8);(3)甲车出发112小时或74小时或94小时或9512小时两车相距5千米.【解析】【分析】(1)利用先出发半小时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可得答案;(2)分别求出相应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结合运动状态,分四种情况讨论,当甲车出发而乙车还没有出发时,即0≤P ≤0.5, 当乙车追上甲车时,时间为2小时,当0.5<P ≤2时,当乙车超过甲车时,而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行驶时间为6.5小时,当2<P ≤6.5时,当乙车到达后,甲车继续行驶,当6.5<P ≤8时,再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1)甲行驶的速度为:30÷0.5=6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60.(2)如图所示:设甲出发x小时后被乙追上,根据题意得: 60x=80(x-0.5),解得x=2,即甲出发2小时后被乙追上,∴点A的坐标为(2,0),而480÷80+0.5=6.5(时),即点B的坐标为(6.5,90),设AB的解析式为y=kx+b,由点A,B的坐标可得:{2P+P=0 6.5P+P=90,解得{P=20P=−40,所以AB的解析式为y=20x-40(2≤x≤6.5);∵乙车的速度每小时为60千米∴P PP =−60, 而乙车的行驶时间为:48060=8,∴P (8,0),设BC 的解析式为y =-60x +c , 则-60×8+c =0,解得c =480,故BC 的解析式为y =-60x +480(6.5≤x ≤8);(3)根据题意得:当甲车出发而乙车还没有出发时,即0≤P ≤0.5,∴P =560=112, 当乙车追上甲车时,时间为2小时,当0.5<P ≤2时,60P −80(P −0.5)=5,解得:P =74当乙车超过甲车时,而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行驶时间为6.5小时,当2<P ≤6.5时, 80(P −0.5)−60P =5,解得:P =94当乙车到达后,甲车继续行驶,当6.5<P ≤8时, 60P =480−5,解得:P =9512答:甲车出发112小时或74小时或94小时或9512小时两车相距5千米.【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属于行程问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与行程问题的路程、时间、速度相结合.读出图形中的已知信息,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函数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2、(1)2x(0<x<2);(2)1;(3)y=6√3P(0<x≤1).y=12√3−6√3P(1<x<2).【解析】【分析】(1)根据点P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可得出AP=2x(0<x<2);(2)根据△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4cm,得出∠ACB=∠A=60°,根据PQ⊥AB,当Q与C重合AC=2,即2x=2解方程时,△ACP为直角三角形,∠ACP=30°,根据30°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出AP=12即可;(3)分两种情况,点Q在AC上,点Q在BC上,点Q在AC上,当0<x≤1时,在Rt△APQ中,PQ= 2√3P,根据△PQD为等边三角形,y=6√3P(0<x≤1);点Q在BC上,当1<x≤2时,BP=4﹣2x,先求出BQ=2BP=2(4﹣2x)=8﹣4x,在Rt△BPQ中,PQ=4√3−2√3P,根据△PQD为等边三角形,y=12√3−6√3P(1<x<2).【详解】解:(1)∵动点P从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点P的运动时间是x(s)(0<x <2),∴AP=2x(0<x<2),故答案为2x(0<x<2);(2)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4cm,∴∠ACB=∠A=60°,∵PQ⊥AB,当Q与C重合时,△ACP为直角三角形,∠ACP=30°,AC=2,∴AP=12即2x=2,解得x=1,故答案为1;(3)分两种情况,点Q在AC上,点Q在BC上,当点Q在AC上, 0<x≤1时,在Rt△APQ中,PQ=√PP2−PP2=√(2PP)2−PP2=√16P2−4P2=2√3P,∵△PQD为等边三角形,∴y=3PQ=6√3P.即y=6√3P(0<x≤1).当点Q在BC上,1<x≤2时,BP=4﹣2x,∴BQ=2BP=2(4﹣2x)=8﹣4x,在Rt△BPQ中,PQ=√PP2−PP2=√(8−4P)2−(4−2P)2=4√3−2√3P,∵△PQD为等边三角形,∴y=3PQ=3(4√3−2√3P)=12√3−6√3P,即y=12√3−6√3P(1<x<2).【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等边三角形性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掌握动点问题解题方法,等边三角形性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3、(1)y=x+2;(2)①增大;②函数有最小值0;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线平移时k的值不变得出k=1,再将点(﹣2,0)代入y=x+b,求出b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即可求得.【详解】解:(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函数y=x的图象平移得到,∴k=1,又∵一次函数y=x+b的图象过点(﹣2,0),∴﹣2+b=0.∴b=2,∴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将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上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是:增大;②函数有最小值0;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4、(1)y=2x+7;(2)m的值为﹣2.【解析】【分析】(1)设出正比例函数表达式,将x=﹣1,y=5代入求出k=2,化简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将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求出m的值即可.【详解】解:(1)∵y﹣1与x+3成正比例,∴设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1=k(x+3)(k≠0),把x=﹣1,y=5代入得:5﹣1=k(﹣1+3),解得k=2,∴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2(x+3),即y=2x+7,故答案为:y=2x+7;(2)解:∵点(m,3)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把x=m,y=3代入y=2x+7得:3=2m+7,解得m=﹣2.故m的值为﹣2.【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特征,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以及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特征,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0),√735、(1)5;(2)能,理由见解析;(3)(134【解析】【分析】(1)根据文字提供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文字中提供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DE、DF、EF的长度,再根据三边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3)画好图,作点F关于x轴的对称点G,连接DG,则DG与x轴的交点P即为使PD+PF最短,然后有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G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由两点间距离也可求得最小值.【详解】(1)∵A、B两点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AB=|4−(−1)|=5即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5(2)能判定△DEF 的形状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PP =√(−2−1)2+(2−6)2=5,PP =√(4−1)2+(2−6)2=5,PP =|4−(−2)|=6∵DE =DF∴△DEF 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作点F 关于x 轴的对称点G ,连接DG ,则DG 与x 轴的交点P 即为使PD +PF 最小 由对称性知:点G 的坐标为(4,−2),且PG =PF∴PD +PF =PD +PG ≥DG即PD +PF 的最小值为线段DG 的长设直线DG 的解析式为P =PP +P (P ≠0),把D 、G 的坐标分别代入得:{P +P =64P +P =−2 解得:{P =−83P =263即直线DG 的解析式为P =−83P +263上式中令y =0,即−83P +263=0,解得P =134 即点P 的坐标为(134,0)由两点间距离得:DG =PP =√(4−1)2+(−2−6)2=√9+64=√73所以PD +PF 的最小值为√73【点睛】本题是材料阅读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两点间线段最短,关键是读懂文字中提供的两点间距离公式,把两条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转化为两点间线段最短问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全部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全部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若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来代替C.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答案:BA.若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人,由于人体是导体,以防止施救人员触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材料制成的,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来代,因为铜丝的电阻率较小,且熔点较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当开关断开时,电灯与火线断开,才不会带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金属外壳漏电时可以防止人体触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为试电笔的结构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必须都是绝缘体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卡D.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零线是连通的答案:BA.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所以试电笔与手接触的笔尾部分是导体,故A错误;B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尖,必须接触试电笔末端的金属体,故B正确,C错误;D.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火线是连通的,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某家庭电路,闭合开关S,电灯正常工作,在三孔插座上刚插上电热水壶的插头时(水壶开关未闭合),灯停止工作,拔出电热水壶的插头后,用测电笔测试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可能是插座短路引起的B.用测电笔测d点,氖管发光,可能是cd间断路C.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引起的D.断开S,再用测电笔测插座左孔,氛管不会发光答案:DA.若插座短路,三孔插座未接入电热水壶的插头时,此时因插座短路,与之并联的电灯也将短路,即使闭合开关S,电灯也不会工作,与题干要求的闭合开关S,电灯正常工作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B.若cd间断路,此时d点仍在零线上,用测电笔测d点,氖管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在三孔插座上插上电热水壶的插头,由于水壶开关未闭合,水壶并未接入电路,所以电路中的用电器仅是电灯,电灯的功率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三孔插座上刚插上电热水壶的插头时(水壶开关未闭合),灯停止工作,拔出电热水壶的插头后,用测电笔测试三孔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原因可能是电水壶的插头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把d点前面的零线烧断了,此时断开S,再用测电笔测插座左孔,左孔此时处于断开状态,与零线、火线均不相连,所以氛管不会发光,故D符合题意。

闺门秘术-第十九章

闺门秘术-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万太尊因公黜职夏令尹恨子亡身话说万钧见夏国华不以华家贫穷为怨。

倒甚是钦佩,因将叶开泰的话告诉与他,“这人动以乃父势力压人,今日前来,还说叶槐来托。

莫说此事由我为媒。

就便非是,也不能助桀为虐。

所以请你前来告知。

”夏国华听了这话,怒道:“此子欺吾太甚。

前曾自己前来说合,被卑职狠抢白了一顿。

现在又请大人,只是他以上压下的意思。

这事如何行得?难道我这官受他挟制不成。

所恨华家现在服中,不然招赘前来,也免得他妄生异念。

以后他如再来,请大人与他说明,就说卑职不是小人,向不会趋炎附势,叫他少生妄想。

”说罢火气不止,乘轿而回。

到了衙门,进入上房,只见均祥笑容可扔,望着徐翠莲说道:“人总说叶公子人品不好,只有我一人说他是好人。

朋友分上,也算得顾交情的了。

我同他虽然要好,断不料他如此照应,现成的宫捐了在此。

”说着将王活嘴与他那员外郎的部照取出来与徐翠莲看,随即又收了起来。

却巧夏国华在万钧那里听了一肚子气话,回来见他如此高兴,知道又是他通同一气,便上前骂道:“你这畜生,不问祖业的世德,只要得人点好处。

随便什么卑污的事,总是做的。

我再实告诉你,那种心思不要再想。

若再如此,我将女儿带定,拼着这官也不做便了。

”均祥听说,虽不开口,反而把那官照取出来观看。

夏国华那里容得,立刻走上前去,一把夺了过来,扯得粉碎。

均祥见此,却更伤心起来,说道:“华家也不是我家祖宗,是什么了不得的贵人,看着好人家不站亲,你糊涂,我不糊涂。

不瞒你说,我是定要把叶家了。

他这功名,就为这事而来。

就是把我杀了,叶家也是要紧的。

”这些活一说。

夏国华方知道万钧说的话,明是他叫叶开泰去说,便举起手来望着均祥就打。

此时赵夫人与徐翠莲听了这话,俱吃惊不小,恨不得也把均祥打死才好。

无奈见他父子如此,深怕国华气出事来,只得上来解劝。

国华可真动了真气,一连几拳在均祥背上打下,均祥被打不过。

就把身子一让,望前一跑,国华随后赶来,被均祥的脚跟一绊,一个筋斗跌昏过去。

众人这一吓不小,赵夫人见了也就一头望均祥怀中撞去,哭道:“你这忤逆儿子,要你何用?预备这老命同你拼了罢。

彼得-潘-第十九章

彼得-潘-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画眉的巢雪莱是一位年轻的绅士,他长大到他希望自己长到的程度。

他是一位诗人,而诗人们从来也不是地地道道的成年人。

他们是些藐视钱财的人,除了当天所需用的,一概不要。

他手间恰好有多余的五镑钱。

所以,当他在肯辛顿公园散步的时候,他把这钞票叠成一只船,放到蛇湖里任它漂流。

傍晚时小船漂到了岛上。

守望鸟把它送呈所罗门鸦。

所罗门起初以为那不过是个平常的物件:一位夫人送来的信息,说如果他能给她一个好样儿的娃娃,她将非常感谢。

她们老是向他要最好的娃娃,如果他欣赏那封信,他就从甲级娃娃中选一个送给她。

可要是那封信惹他生气,他就会送去非常可笑的一个。

有时他一个也不送,有时呢,又送去一窝,全凭他情绪好坏。

他愿意你听由他来决定。

要是你特别提到你希望他这次给一个男孩,他准定又给你送去一个女孩。

不管你是一位夫人,还是一个想要一个小妹妹的小男孩,千万注意把你家的地址写清楚。

你想像不到,所罗门曾经把那么多的娃娃送到不该送的人家。

雪菜的小船打开以后,令所罗门大惑不解。

他向他的助手们咨询。

他们在钞票上走了两趟,头一回脚尖朝外,第二回脚尖朝里。

他们判定,这准是某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想一气儿要五个小孩。

他们这样想,是因为那张纸上印着一个大大的五字。

“荒唐透顶!”所罗门怒冲冲地喊道。

他把那纸送给了彼得。

凡是漂到岛上的没有用的东西,一般都给了彼得当玩意儿。

可是彼得并没有把这张宝贵的钞票当玩意儿。

他一眼就明白这是什么,因为他在做一个普通的男孩的那一星期里观察得十分仔细。

他想,有这么大的一笔钱,他一定能想法到公园去。

他设想了许多可行的办法,决定(我想,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从里面选一条最好的办法。

不过他首先得告诉鸟们那只小船的价值。

鸟们虽然非常忠厚老实,没有向他讨回去,可他看得出他们心怀不满,对所罗门颇为气愤。

一向以聪明自居的所罗门,这时只好飞到岛的一头,把脑袋埋在翅膀下,闷闷不乐地坐在那儿。

彼得很明白,除非得到所罗门的支持,你在岛上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 B ) A.k=1,d=4 B.k=2,d=2
C.k=1,d=6
D.k=2,d=3
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分别有 4k+d=10,2k
+d=6,解得 k=2,d=2.
3.(单选)(2009 年重庆)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
12 13 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1 H + C ―→ 1 6 7N+Q1, 1 15 12 H + N ―→ 1 7 6C+X+Q2
或合起来有
239 235 Pu ―→ 94 92U+α+γ
(2)上述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Δm=mPu-mU-mα 放出的能量为ΔE=c2·Δm ②

这能量是轴核 235 92 U的动能EU、α粒子的动能Eα和γ光子的能 量Eγ之和ΔE=EU+Eα+Eγ ③
由①②③式得EU+Eα=(mPu-mU-mα)c2-Eγ ④ 设衰变后的铀核和α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U和vα,则由动量 守恒有mUvU=mαvα ⑤ ⑥
)
B.X是4 2He,Q2>Q1 D.X是4 2He,Q2<Q1
12 13 解析: 1 H + C ―→ 1 6 7 N中质量亏损为Δm1=1.007 8 u+
12.000 0 u-13.005 7 u=0.002 1 u,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
13 12 守恒可知 1 H + N ―→ 1 7 6 C+X中X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
聚变过程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目前核电站都 采用采用铀核的裂变反应.
2.(单选)(2009 年安徽)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 富的洁净能源.当氘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氘核参与 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
4 1 1 以表示为 62 1H―→k2He+d1H+20n+43.15 MeV,由平衡条件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mc2,ΔE=Δmc2
专题一 原子核四种转变的理解和应用 原子核内部一般在四种情况下发生变化,即衰变、人工转 变、裂变和聚变.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核子的数目和能量都 发生改变.变化前后都遵循质子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它们的 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衰变 人工转变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概念
原子核自发地 放出某种粒子 而转变为新核 的过程,也叫 天然放射现象
子的质量分别为mPu=239.052 1 u、mU=235.043 9 u和mα= 4.002 6 u,1 u=931.5 MeV/c2
(1)写出衰变方程; (2)已知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求α粒子的动能.
解:(1)衰变方程为
239 235 * Pu ―→ 94 92U +α 235 * 235 92U ―→ 92U+γ
图 19-2
正电子的轨道半径R1=
m1v1 eB
,反冲核的轨道半径R2=
m2v2 R 6eB ,据题意可知R2= 2 ,由以上各式得R1=3R,设正电子离 开磁场区域的位置坐标为(x,y),由几何关系得 x2+y2=R2,x2+(3R-y)2=(3R)2, 35 1 解得x= 6 R,y=6R.
【答案】见解析
质量亏损为Δm2=1.007 8 u+15.000 1 u-12.000 0 u-4.002 6 u =0.0053u,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Q1=Δm1c2、Q2= Δm2c2,则Q1<Q2.
答案:B
4.(2009年海南)钚的放射性同位素
239 94
Pu静止时衰变为铀
* 235 * 235 核激发态 235 92 U 和α粒子,而铀核激发态 92 U 立即衰变为铀核 92 235 U,并放出能量为0.097 MeV的γ光子.已知:239 Pu 、 94 92U和α粒
.方程式中 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
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1 1H 3 2He 4 2He 12 6C 13 7N 15 7N
质量/u 1.007 8 3.016 0 4.002 6 12.000 0 13.005 7 15.000 1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X是3 2He,Q2>Q1 C,X是3 2He,Q2<Q1
利用天然放射性 应用 元素的半衰期进 得到人工放射性同 举例 行文物年代鉴定 位素 等
氢弹、热 核反应
【例题】(单选)铀裂变的产物之一 氪90(90 36Kr) 是不稳定的, 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 90(90 40Zr) ,这些衰变是 ( ) A.1 次α衰变,6 次β衰变 B.4 次β衰变 C.2 次α衰变 D.2 次α衰变,2 次β衰变
1.(单选)(2009年广东)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 3 2 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 3 1 4 3 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 3 He + He → 2 H + He ,关于 2 2 1 2 2 He 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 3 2He 聚变反应发电 解析:聚变反应时将质量较小的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核,
【解析】方法一:设经历了 x 次α衰变,y 次β衰变.
90 4 0 则:90 Kr → Zr + x He + y -1e 36 40 2
∵90=90+4x
36=40+2x+(-y)
∴x=0,y=4,故选 B. 方法二:衰变前后两种元素质量数没变,说明没有α衰变, 原子数增加 4,说明进行了 4 次β衰变,故选 B. 【答案】B
人工用高速 粒子轰击原 子核,产生 另一种新核 的过程
重核分裂成 质量较小的 原子核,释 放出核能的 过程
轻核结合成 质量较大的 原子核,释 放出能量的 过程
衰变 发现者 或重要 贡献者
人工转变 卢瑟福、查德 威克、居里夫 妇等
14 4 7 N+2He 1 ―→17 8 O+1H, 9 4 4Be+2He 1 ―→12 6C+0n
量为 e,不计重力影响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试写出 13 7N 的衰变方程; (2)求正电子离开磁场区域时的位置. 图 19-1
13 0 【解析】(1)13 N ―→ C + 7 6 1e
(2)设正电子质量为m1,速度为v1,轨道半径为R1,反冲核
质量为m2,速度为v2 ,轨道半径为R2. 如图19-2所示,正电子 电荷量为e,反冲核电荷量q=6e.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 m2v2,
需要人工用高 速粒子进行诱 发
需要中子的 轰击和一定 的临界体积
需要极高的 温度,原子 核才能获得 足够的动能 克服库仑斥 力
衰变
人工转变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人类获得 新能源的 一种重要 途径 核电站、 核潜艇、 原子弹等 人类获得 新能源的 一种重要 途径
通过原子核的人工 揭开了人类研究 转变发现了质子、 意义 原子核结构的序 中子、正电子等粒 幕 子和一些人工放射 性同位素
1 1 2 又由动能的定义知EU=2mUvU,Eα=2mαv2 α EU mα 由⑤⑥式得 E =m α U ⑦
mU 由④⑦式得Eα= [(mPu-mU-mα)c2-Eγ] mU+mα 代入题给数据解得Eα≈5.034 MeV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贝克勒尔
238 92 U―→ 234 4 90 Th+2He, 234 90 Th―→ 234 0 91Pa+-1e
——
235 1 92 U+0n ―→141 56 Ba +92 36Kr+ 31 0n
——
典型反 应方程
2 3 H + 1 1H―→ 4 1 2He+0n
产生 条件
所有原子序 数大于83的 元素及个别 小于83的元 素自发进行
专题二 微观粒子的运动
1.微观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微观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与它们自身的带电量和质量有 关,不同的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不同.结合微观粒子的
性质,可把问题转化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应用带电
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规律可求解.
2.核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在核反应前后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在计算动量
时,粒子的亏损的质量可不计,计算能量的转化必须考虑核反 应释放的能量.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由质能方程ΔE=Δmc2 求 得.
【例题】如图 19-1 所示,在 xOy 平面上,一个以原点 O
为中心、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一匀强磁场,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于 xOy 平面向内.在 O 处原来静 止着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 13 7N(氮) ,某时刻该核发生衰 变,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冲核.已知正电子从 O 点射出时 沿 x 轴正方向,而反冲核刚好不会离开磁场区域,正电子电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