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基础复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课件
基础知识检索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 和 存在 的关系问题,也 就是 意识 和 物质 的关系问题。 2.根据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一切哲学可 以划分为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根据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把一切哲学划分为 可知论 和 不可知论 。
二者在根本观 点上是一致的,
都认为意识是 世界的本原,物
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
质依赖于意识,
客观 唯心
黑格尔——绝对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主义
精神朱熹——理
现实世界都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意识在先,物质 在后,意识决定 物质
ppt课件
拓展深化
二元论 (1)二元论与一元论相对立,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 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 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 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 (2)这种观点错误之处在于:它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 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虽然承 认物质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 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 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联系和区别
代表人物及主要 观点
不同点
相同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
主观 唯心
贝克莱——存在 就是被感知王守
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主义 仁——心外无物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世
ppt课件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生活 和 实践 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 事的活动主要包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必修4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主义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 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 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 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 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 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 识。
主观唯 心主义
客观唯 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 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 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辨 别 : 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2、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5、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哲学的基 本问题
2、有无 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 与生活的关系 到且无法回避。 为什么?
从哲学研究看:不能回 对哲学的影响 避且必须回答。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划分标准与根本观点
划分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分歧):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 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 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 水里的苍条鱼说:“你看, 鱼是多么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 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 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他们认为人不能认识世界,否认思维 能正确反映存在,庄子和朋友惠施是典型 的不可知论者。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 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 展始终,决定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决 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本 课 主 要 依 据 2017 版 新 课 程 标 准 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展开。


本着活动性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通

过学生参与分享自己找到的生活中 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感悟哲学的
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内容提要
1 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2 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3 总结辩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4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哲学观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甲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独立 于你界的本源是物质)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乙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谁为第一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
哲学的本源是什么
甲组认为是物质 乙组认为是意识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结果
1.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总结为:甲组胜利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26张PPT)

易错易混
1.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彻底认 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辨析: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但“永无定论”的说法是错误的,犯了不可知 论的错误。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辨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 原的不同回答。
(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 是本原的, 物质
依赖于 意识
, 意识 .决定 物质 。
夯实基础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主观精神 认为 客观事物 以至 整个世界
易错易混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辨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 属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论或唯心论的 哲学体系。 4.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 辨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相同的。相对而言,主观唯心主义更加强调人 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典型考题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7届第二次联考)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使一切非理 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
B 就是人的最终目的。”下列与此体现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A.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B.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C. 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D.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优质课件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优质课件

物 及
万物之主也”,“心即 是天”,“心外无物,心 外无事,心外无理”
物”“未有此气,已有 此理”,“未有这事,先 有这理”
②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 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 精神”,自然界和人类
其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 社会是“绝对精神”的
观 感知”,“物是观念的 外化
点 集合”
③孔子“死生有命,富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 贵在天”
在”
联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
系 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
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特别提醒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
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 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 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

的问题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
主义

和唯
即⑧古__代__朴__素__唯物主义、⑨近__代__形__而__上__学__唯 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心主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


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⑩_主__观_
识和物质的关 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⑥同__一__性__的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的和
百 舸 争 流 的 思 想

哲学为
的基 本问 题
什 么


无法回避的⑦_基__本_问__题__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 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哲学一轮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完整版ppt课件

哲学一轮复习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完整版ppt课件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 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 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 的事物。
可知论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 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 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 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 “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 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 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谁 A.物是观念的集合 决 B.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定 C.心外无物 谁 D.存在就是被感知 呢 ? E.我思故我在
1.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考点 3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本原。 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 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C、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 态 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人教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课件

人教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课件
D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易错点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
考点突破02
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突破02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古代朴素
基本形态
本原
进步性
局限性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10、形而上学只能和唯心主义相结合。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在于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1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意识是本原。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
13、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14、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15、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下列观点唯心主义有区别吗1、 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休谟
康德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2《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1.2《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核心考点突破
【易错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二者区别: 观点错误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 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 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何者为本源
知 识 概 览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
有无同一性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划分 依据
哲 学 的 基 本 派 别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马哲)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命题揭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近三年有2次在此处命题,属于低频考点。命题形式 为选择题。高考命题通常列出不同哲学派别的代表性观点 让考生辨别其所属的派别。
二者也存在联系: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
核心考点突破
【典例1】
(2011· 广东32)“道,独行也;气 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 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三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马哲)
高效 复习 导航
1.考点展示 2.知识概览
抓住一个 高考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2. 百舸争 流的思想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共1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共19张PPT)
唯物主义 7. 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9.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020/7/12
12
10.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客观唯心主义
1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 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主观唯心主义 13. 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C 、“思维”和“存在”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020/7/12
2
知识点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 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它深?”
唯_心__主__义__
B “气者,理之依也”
唯物主义
_______
唯心主义
C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唯心主义
_______
D “存在即被感知”
_______
唯物主义
E “世界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唯的物永主恒义
的火。”
唯__心__主__义_
F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唯_心__主__义__
G “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
_______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一律抓 紧抗旱!
请领导 指示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3)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 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 火、木、金、土。早期的“五 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 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 C.②③
D.②③④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C
• 2.(江苏连云港市期中)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对思维和存 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 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④对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 A.①②
B.①②③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物质决定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比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物主义 ①⑥ 唯心主义 ②③④ ⑤⑦⑧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⑤我思故我在。 ⑦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 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 不可知论的主要依据。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
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
的集合
主观 唯心主义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 我运动
客观 唯心主义
⑤我思故我在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⑥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 到。
三、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其特点
(1)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 原。 (2)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是一种可 贵的猜测,。 (3)局限性:A、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活与哲学》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谁是世界本原,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两大阵营)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 方面的内容: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 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状态及其特点
1、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代表性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 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我思故我在”;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等。 2、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本原。 代表性观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世界的发 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等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其特点
(1)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 是物质的属性。 (2)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3)局限性:把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 概念。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特点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