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演唱并理解其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2.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
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曲:学生通过听歌识曲,找出并记录《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的旋律,尝试用简谱记录下来。
2. 歌曲分析:学生阅读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尝试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创作背景、黄鹤的故事以及这首歌曲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4. 制作展示: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作一份展示PPT,介绍《黄鹤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听歌识曲、歌曲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完成:学生在制作展示PPT时,需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提交作业:学生需将记录的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提交到学习平台,以便教师检查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记录的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交流,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3. 优秀作品:对优秀的记录简谱、歌曲分析报告和PPT进行展示,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或课堂讨论向教师反馈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黄鹤的故事》

教案首页教案内容一、边讲故事,边欣赏音乐片段1.师:老师这有个美丽的传说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想听吗?师:那么我们就边听故事边欣赏音乐。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地方——美丽的江南水乡,请同学们仔细的欣赏,仔细听听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表现这美丽的风景。
(播放第一片段)师:在大家的脑袋中有没有浮现出这美丽、宁静、祥和的情景啊。
师:那么这美丽的风景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师: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下,由双簧管、长笛及单簧管先后奏出这一片段,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分别由这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2.师:好了,故事要正式开始了,主人公老马要出现了,这位老马是一位民间艺人,他非常擅长演奏一种乐器,常常演奏这种乐器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快乐,我们来听听是什么乐器(播放第二片段)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什么乐器啊?生:竹笛师:对,是竹笛,竹笛听起来音色是怎么的啊?生:明亮,清脆。
师:竹笛的音色是明亮,清脆悦耳的。
老师这就有根竹笛,哪位同学知道竹笛的演奏姿势吗?你知道是吗?现在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旋律,你们随着音乐来模仿吹竹笛,想象自己就是老马,在为人们演奏竹笛,带来快乐。
3.师:人们都非常的喜欢老马,有一天老马要走了,乡亲们都非常的舍不得。
下面我们来听听老马和乡亲们依依不舍的这段旋律,仔细听听这段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来表现的。
(播放第三片段)师:听出什么乐器来了吗?生:钢琴。
师:同学们听出的钢琴的声音其实是钢片琴的声音,钢片琴的声音与钢琴的声音很相似,所以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钢片琴的声音,还有一种乐器你们听出来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
师:老师告诉大家,是竖琴,竖琴是一种大型的弹拨乐器,大家看一下(看图),竖琴的声音在这里面有点小,下面我们单独来听下竖琴的声音,(播放竖琴声音)。
这就是竖琴的声音,这个片段主要是由钢片琴和竖琴演奏的,两种乐器变换交替,音区由高到低,由强到弱,然后慢慢的消失,就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
4.师:老马走之前,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只黄鹤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呢,老马为什么要画一只黄鹤呢?(播放第四片段)师:黄鹤在干吗呀?生:唱歌,跳舞。
黄鹤的故事音乐教案

黄鹤的故事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黄鹤的故事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鹤传说,并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2. 学习和演唱与黄鹤传说相关的歌曲。
3.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黄鹤的故事相关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
2. 黄鹤传说相关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3. 歌曲《黄鹤楼》的歌词和伴奏音乐。
4. 活动所需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黄鹤的故事,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讲述故事的方式。
激发学生对黄鹤传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一:歌曲欣赏1. 播放与黄鹤传说相关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中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二:学唱《黄鹤楼》1. 分发《黄鹤楼》歌曲的歌词给学生,并播放伴奏音乐。
2. 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逐句教学,让学生跟随学唱。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学唱歌曲,并进行小组表演。
活动三:合作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感或场景,与黄鹤传说相关。
2. 引导学生根据选定的情感或场景,合作创作一个简短的音乐片段或歌曲。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片段或歌曲,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黄鹤的故事和学唱的歌曲《黄鹤楼》。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合作创作中的体验和收获。
3. 引导学生思考黄鹤传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行搜索和了解其他与黄鹤传说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享。
2. 组织学生进行黄鹤传说相关的舞蹈或戏剧表演,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听评学生在歌曲学唱和合作创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黄鹤传说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思考的书面反馈。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鹤的故事》这首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理解,能够熟练地演奏乐曲,感受音乐中的故事和情感。
2.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旋律特点,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二、作业内容:1. 演奏《黄鹤的故事》:学生需在家中反复练习演奏这首乐曲,力求准确把握每个音符和节奏,充分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
2. 撰写音乐故事:学生需根据对乐曲的理解,创作一篇关于“黄鹤的故事”的音乐故事,包括乐曲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以及个人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字数不少于800字。
3. 观看相关视频:学生需观看一段关于中国古典音乐的视频,了解中国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进行一次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三、作业要求:1. 演奏《黄鹤的故事》作业需在课后完成,并提交录音或视频。
2. 音乐故事需手写或打印,并在课堂上分享。
教师需对学生的故事进行点评和指导。
3. 观看视频作业应在课后完成,并提交观看记录。
4. 小组讨论作业应在课后完成,小组长需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包括讨论内容、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5. 所有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所有作业进行评分,并根据作业质量给出反馈意见。
2. 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并提高学习效果。
3. 对于未能按时提交或质量不高的作业,教师将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
4. 评价结果将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期末总评的重要依据。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将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3. 班级可以组织一次音乐分享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增强班级凝聚力。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黄鹤的故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黄鹤的故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聆听《黄鹤的故事》,可以了解交响诗,了解奏鸣曲式的结构;其次,通过《黄鹤的故事》的聆听,知道“黄鹤”、“老马”的音乐主题,以及对竖琴、曲笛等乐器音色的了解;再次,通过聆听《黄鹤的故事》,体验曲中所蕴含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情分析
学生音乐理论基础薄弱,对乐器的认识较少,对各种音乐风格的体验较少。
3重点难点
在黄鹤主题的分析过程中,体验聆听5拍子旋律,打6拍子节奏,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节奏感的考验略有难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黄鹤的故事》
教学活动
1【讲授】整课教学过程
黄鹤舞蹈形象分析
第一主题分析
听辨主题重复次数
师:很高兴见到大家,我先给大家送一份见面礼——一段美妙的音乐,希望大家用心
体会(出示问题:乐句重复了几次?) 聆听第一主题
生回答(4次)
学唱旋律
师:不知道刚才聆听的旋律是否已经给大家留下印象,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范唱一遍,希
望能跟大家心中的旋律产生共鸣。
(出示旋律)
生跟着一起唱
听辨乐器
师: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哼唱,同时请大家感受这段音乐情绪的变化以及导致变化的因素。
《黄鹤的故事》教案

最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4单元:《黄鹤的故事》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材料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
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
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
”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
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
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
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
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二、作者简介施咏康 (1929~)作曲家。
《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三、播放交响诗,让学生欣赏四、乐曲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
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
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
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
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
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
《黄鹤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黄鹤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与联想的欣赏方法,感受作曲家通过变换乐器色彩、变奏等创作技巧来刻画不同场景中黄鹤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2、通过学习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了解交响诗体裁教学重点:聆听黄鹤主题音乐,体验三次不同的音乐情绪转变。
教学难点:了解作品的体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教学导入:1、提问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问一下,你们有听过讲故事的歌曲吗?师: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你们还能举例吗?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刚刚我们将的这些都是通过歌词来描述这个故事的,今天我们要听的是用交响乐来讲故事。
这个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是由我国音乐家施咏康创作的。
2、出示课题三、教学过程:(一)、聆听“艺人老马”主题:师:这个故事有三位主人公,艺人老马、黄鹤、老爷(边写边板书)这三个主人公的形象作曲家都用分别用一段音乐来表现了,下面我们来听一下这三段音乐,听完以后,根据你自己的感觉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个音乐适合哪一位主人公。
1、播放三段主题音乐(聆听、判断)师:(分别播放剪切过的竹笛、小提琴、交响乐)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三段音乐分别描写了哪个人物呢?师:那我们接下来就听听作曲家到底是怎么样去安排这三位人物适合的乐器呢?故事中先出场的是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曲子,常常给劳动后的人们吹奏愉快的乐曲,人们听到他的曲子都会忘记烦恼。
现在老马向我们走来了,你们听听老马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这段音乐速度是怎么样的?音乐中老马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2、播放“老马主题”音乐师:同学们,你们听出是什么乐器了吗?师:很好,是竹笛。
师:音乐速度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后板书:平缓、平稳)师:那老马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板书:乐观、开朗)(二)、聆听“黄鹤起舞”主题:师:乐观的老马在给劳动后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有一天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让这些人失去快乐,于是老马就在酒馆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老马走了,酒馆的人们对着黄鹤唱到“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就从墙上飞下来给人们唱歌跳舞。
黄鹤的故事 教学设计

《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作曲家施咏康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采用西洋奏鸣曲式创作而成的。
虽说乐曲没有歌词来协助我们理解音乐,但它的整体框架由于故事的介人而显得比较清晰,加上作曲家通过变换乐器色彩、创作技巧等艺术手段,让整个交响诗富于抒情性与浪漫主义色彩,我们还是凭借生活经验与联想,听懂了曲作者为我们在音乐里所讲述的故事,并感受着乐曲中诗画般的意境。
课时目标:一、聆听《黄鹤的故事》交响童话;会唱“黄鹤”的主题旋律;了解笛子和竖琴两种乐器;知道作曲家施咏康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二、通过讲故事与设想特定环境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尝试分析作曲家是如何通过变换乐器色彩、创作技巧等艺术手段,生动刻画不同场景下“黄鹤”的音乐形象的。
教学过程:一、导人故事与音乐。
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小的时候经常缠着父母给自己讲故事,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神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等。
在故事中享受着天伦之乐,在故事中我们渐渐长大。
但你相信音乐也能为我们讲故事吗?学生:能。
教师:你能举出其中的歌曲名字吗?学生甲:《歌唱二小放牛郎》。
学生乙:《跳蚤之歌》。
学生丙:《一分钱》。
学生丁;《丹顶鹤的故事》。
师生欣赏: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影像版。
教师:抒情凄美的歌曲向我们诉说“仙鹤姑娘”真实的故事。
然而,有情有义的仙鹤何止一只啊!浙江有位音乐家也按照民间传说,构思创作了一首大型管弦乐曲,在琴弦上为我们讲述了很早以前发生在江南水乡的一段往事。
(我国南方称黄鹤,北方称仙鹤)。
二、赏析作品(一)赏析之前的铺垫。
教师:没有讲往事之前,首先听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什么乐器?1,听辨乐器师生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中老马的主题曲片段。
学生甲:笛子。
(笛子声音清脆、高亢、透明圆润,独奏或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学生乙:还有钢琴。
教师:是竖琴。
(竖琴是交响乐队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的是伴奏或演奏优美的华彩乐段,极具感染力)。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黄鹤的故事》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学习,了解黄鹤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会演唱《黄鹤的故事》歌曲,能够熟练地进行合唱表演。
3.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听赏《黄鹤的故事》,并回答问题:a. 《黄鹤的故事》的背景故事是什么?b. 歌曲中提到的“黄鹤”指的是什么?c.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2. 完成音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3. 学会演唱《黄鹤的故事》,并进行合唱表演:a. 找到一首合适的伴奏音乐,进行合唱排练。
b. 分角色进行演唱,包括独唱、领唱、合唱等,注意音准、音色和配合。
c. 将合唱表演录制下来,以便课后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评。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按时提交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3. 排练时请注意安全,遵守课堂纪律。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回答正确率将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
2. 音乐作业本上的练习题正确率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之一。
3. 合唱表演的评价标准包括音准、音色、配合程度以及表演的整齐度等,将作为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之一。
4. 评价方式将以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拍照或扫描后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渠道提交。
2. 教师将在批改后将作业反馈给学生,指出作业中的问题和优点,并提供改进建议。
3. 对于合唱表演,将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和评价,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排练,提高表演水平,争取在班级或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会演唱《黄鹤的故事》歌曲,并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评价和反馈机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黄鹤的故事》这首歌曲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3.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黄鹤的故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黄鹤故事的了解,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3.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感受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的音乐CD,包括《黄鹤的故事》的伴奏和原声版本。
2. 准备教学用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以便为学生提供伴奏和示范。
3. 准备教学用的PPT,展示黄鹤的故事和音乐作品的背景信息。
4. 安排学生的学习环境,确保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介绍本节课所学乐曲的背景和特点(二)导入新课1. 播放《黄鹤的故事》的音乐,让学生听赏。
教师提问:听完乐曲后,你们对乐曲有哪些了解?还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乐曲是根据一首叙事歌曲改编的,这首叙事歌曲是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改编的。
这个传说流传在湖北省长江流域的沔阳(现湖北省仙桃市)一带。
传说从前在长江边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叫李太白的人,一天,他酒后失足,跌入长江,为了救他,一只神奇美丽的仙鹤从天而降,把他驮到了江对岸。
后来他因此事成了神仙,常到月下吹箫作乐。
这段动人的传说就是这首乐曲的故事背景。
2. 引出新课题:《黄鹤的故事》学唱。
教师:你们想了解这首乐曲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这首乐曲。
(三)学唱歌曲1. 播放音乐,学生欣赏。
2. 教师分段示范演唱歌曲并作简短解释。
3. 学生独立演唱歌词。
4.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示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歌曲结构分析:这首歌曲是带引子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BACA。
第一部分是引子,由笛子独奏引出歌声,它描绘了黄鹤楼美丽的夜景及动人的传说;第二部分是歌曲的第一段,它以叙述的方式讲述了黄鹤楼传说;第三部分是第二段,音乐情绪得到升华,通过自由的倒拍和移调反复出现来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那位神奇美丽的黄鹤的赞美之情;第四部分是尾声部分,通过上七下八小节同音重复来描绘黄鹤的鸣叫声。
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

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本课主要讲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故事,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美丽景色和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友谊情感,学会珍惜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难点:学会生字词,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友谊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科书。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讲解生字词,解释诗歌中的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 随堂练习:学生口头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的发音和朗读节奏。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生字词,并进行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内容:黄鹤楼孟浩然李白友谊离别思念七、作业设计1. 请将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诵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略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
答案:李白与孟浩然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彼此成为了好友。
在黄鹤楼送别的场景中,李白目送孟浩然离去,表达了他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他们的友谊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体会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人所表达的友谊情感。
八年级音乐上册《黄鹤的故事》PPT教学课件

描绘了黄鹤边唱边舞的形象
对 比
主部主题(老马)
中国笛子(曲笛)主奏,旋律优美典雅,具有鲜明的江南丝竹乐风格。
主部主题(黄鹤)
小提琴主奏,铃鼓伴奏,节奏均匀,带舞蹈性; 旋律优美流畅、有起伏。
聆听展开部,由什么乐器组主奏?
铜管和打击乐
聆听再现部,什么主题再次响起?谁回来了?
老马主题再次响起,老马回来了
聆听呈现部分主部主题(老马主题), 由什么乐器演奏?具有何种乐曲风格?
乐器:笛子 旋律优美典雅,具有江南丝竹乐风格。
聆听呈现部分副部主题(黄鹤主题), 主题是几拍子的?节奏、旋律有何特点?
节奏均匀,带舞蹈性 旋律优美流畅,有起伏
复听呈现部分副部主题(黄鹤主题), 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什么打击乐器伴奏? 描绘了什么形象?
并在联欢节上获得铜奖。 《黄鹤的故事》这首交响诗,取材于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 这个故事虽说带有一些童话的色彩,但其内容却含有深刻的寓意:
揭露封建官僚的贪婪、凶残和无耻, 歌颂了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智慧、才能和勇气。
聆听引子部分,由什么乐器演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乐器:双簧管、单簧管、长笛 描写了人们过着安宁和平的生活
黄鹤的故事
施咏康(1929—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48 年, 入陶行知育才学校音乐组,跟随谭抒真学添习小提琴。
1950 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加贺绿汀、丁善 德、邓尔敬、桑桐等学习作曲专业。毕业标后在北京师从 苏联专家阿拉波夫深造。回上海后,任教题于上海音乐学 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第一
考 考 你 请你根据主奏乐器和音乐特点,下面这条旋律是老马主题还是黄鹤主题?
交响 音诗
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5篇范文)

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黄鹤的故事教案设计《音诗音画》第三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黄鹤的故事》交响童话,了解作曲家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2、欣赏《黄鹤的故事》,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并认识中华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3、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
4、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
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
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这一单元主要为“交响诗”为主。
“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
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
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小时候,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我们逐渐长大。
以前,我们听得是用文字叙述的故事,其实音乐也能为我们讲述故事。
(2)教师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通过这首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里面所讲述的故事。
这首抒情凄美的歌曲向我们诉说的是一个“仙鹤姑娘”的真实事情。
然而,有情有义的仙鹤岂止一只啊?(3)老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传说:人们和平而辛勤地生活着。
他们中间有一个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笛子,常为人们劳动后吹着愉快的曲子。
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
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教案标题: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教案目标:
1. 了解黄鹤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黄鹤的相关音乐作品。
3.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黄鹤的故事背景资料和图片。
2. 黄鹤相关音乐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展示黄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黄鹤的兴趣。
2. 向学生讲述黄鹤的故事背景,介绍黄鹤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主体活动:
3. 听音乐:播放黄鹤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和意境。
4. 音乐欣赏:与学生一起分析音乐中所运用的乐器、音色和节奏等要素,让学
生了解音乐的构成方式。
5. 音乐表演: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组织学生进行黄鹤相关音乐的表演,可以是合奏、独奏或合唱等形式。
6.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黄鹤的故事和音乐灵感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
诗或编曲等形式。
总结活动:
7. 学生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分享自己对黄鹤故事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8.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进行评价,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教学延伸:
1. 邀请音乐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进一步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2.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展览或音乐会,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教案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黄鹤的故事

第十课时课题:听一听黄鹤的故事(节选)教学目标:了解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以及交响诗表现故事情节的方式。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材料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
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
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
”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
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
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
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
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二.整理简介施咏康(1929~) 作曲家。
《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
三、播放交响诗,让学生欣赏四.乐曲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
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例一):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
呈示部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的主题(例二):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
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
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
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
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
黄鹤的故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黄鹤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鹤的传说故事,了解黄鹤文化的深远影响;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鹤的传说故事;2. 黄鹤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是否听说过黄鹤的故事来引入主题,并询问学生对黄鹤的了解。
2. 讲解黄鹤的传说故事(15分钟)教师通过口述或黑板写出黄鹤的传说故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黄鹤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象征,被广泛用于诗词、绘画和文学作品中。
相传,在古代汉代时期,有一只黄鹤飞临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并在楼上歇息了一段时间。
这只黄鹤清秀雅致,羽毛如黄金般闪耀。
它展翅高飞,引起了众人的瞩目和赞叹。
黄鹤逐渐以其雄姿和飞翔的自由为人们所崇拜。
3. 探讨黄鹤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黄鹤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黄鹤作为一种巧夺天工的动物,代表着自由、美丽和高贵。
它不仅仅是一种物种,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黄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有哪些表现?- 黄鹤对中国文学和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黄鹤文化如何影响现代社会?4. 学生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图片或演讲的形式展示他们对黄鹤的理解和观点。
接着,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强调黄鹤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有关黄鹤的相关诗词、绘画或故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黄鹤故事或诗词,并进行互相欣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鹤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还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这些能力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鹤的故事教案[001]
![黄鹤的故事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a4cf01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b.png)
黄鹤的故事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鹤船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2.熟悉黄鹤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3.掌握黄鹤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4.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黄鹤船和故事情节的介绍;2.黄鹤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的分析;3.如何理解黄鹤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下:1.1 黄鹤船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黄鹤船,又称“黄鹤楼”,是一种江南水乡长条形游船,常见于古都南京的秦淮河上。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归元寺街段阳逻浦,是楚地秀山,然有黄鹤高翔之兆,楚、汉、唐、宋、元、明、清均建有楼。
黄鹤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文学艺术、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热爱和追求。
黄鹤故事是以黄鹤船为背景,讲述了愁苦落寞的诗人崔颢和黄鹤之间的故事情节,通过对黄鹤的描写和崔颢的感慨,反映出了古人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不同层面的认识。
1.2 黄鹤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黄鹤与崔颢的故事,讲述了诗人崔颢在游湖时乘坐黄鹤船,突然看到一只黄鹤,在感叹其飞翔之美的同时,也对自身的困境和人生感到无奈和迷茫。
黄鹤在故事中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自由、美好和高远的理想,崔颢则是时代的缩影,代表着文化人的苦楚和挣扎。
1.3 黄鹤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黄鹤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诗歌、绘画、戏曲等等。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唐代张旭所作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有关黄鹤的描写是极为悠扬飘逸的,将黄鹤的飞翔、停留、远眺等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具象。
在整个中国文艺史上,黄鹤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代表着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
2. 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讲授、分析、讨论和评价等方法。
具体地: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介绍黄鹤船和故事情节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
2.2 分析法通过分析唐代张旭所作的《滕王阁序》中的黄鹤描写,让学生了解黄鹤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深入领会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六年级音乐-神奇童话第四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音乐-神奇童话第四课时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站长推荐:由中国()小学频道提供,是根据小学整理的六年级音乐:神奇的童话第四课时说课稿,因此老师及家长请认真阅读,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年级音乐:神奇的童话第四课时说课稿教学内容: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2、能听辨各乐器的音色。
教材分析: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
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
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
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
”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
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
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
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
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教学重点:听辨各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外国的一首神话音乐,今天我们将欣赏以交响诗形式出现的乐曲《黄鹤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师:完整地播放乐曲生:学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
师:指导学生完整听赏1、师播放引子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双簧管与长笛的音色。
2、指导学生聆听艺人老马的主题,设问:这段音乐模仿的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1、播放由竖琴演奏的副部第一主题,设问: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2、带领学生用动作模拟竹笛和竖琴的演奏姿势。
3、简介作者施咏康:施咏康作曲家。
《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图画展览会》人音版

设计人:检查人:教案编号:
课题
黄鹤的故事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了解音诗、音画两种音乐体裁。
2、感受作品每部分的情绪及表达的内容。
3、了解感受作品主题。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解
作品
预习。
简介作品作者。
初
步
感
知
分别用心聆听。
1、作品的拍Biblioteka ?2、作品体裁?3、作品带给你的感受?
聆
听
分
析
1、作品内容分几部分?
2、作品表达意境?
3、主题怎样?
1、请同学分析作品每部分表达内容。
2、感受情绪,想象意境。
3、体验作品主题。
理解
1、喜欢哪一首?
2、编故事。
再次聆听。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主备:周静审核:王帅
课题:《黄鹤的故事》课型:授新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黄鹤的故事》,乐于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2、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听辨音乐各主题音乐及演奏乐器和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导学重难点】《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教师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学法提示】能用肢体语言来生动的表现音乐,描述音乐。
【导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T: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都听过那些民间故事?
二、听音乐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L:聆听引子:江南水乡小镇,人们生活安逸)
T:结合学生表述黑板简笔画。
图片揭晓,教师谈话引入故事,再次聆听片段感受:T: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老马音乐:
T:你能听出他吹的是什么乐器吗?(L:聆听老马主题音乐)
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
T:再次聆听思考老马的笛声:1、选择2、说说老马是怎样一个人?(L再次聆听老马主题)
四、老马要离去,临走时为乡亲们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聆听老马离开音乐)思考:老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
五、T: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欣赏黄鹤舞蹈片段)思考:黄鹤是怎样跳舞的?
你能模仿一下黄鹤的舞姿吗?
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视频模仿黄鹤跳舞;
T: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黄鹤舞蹈的音乐,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L完整聆听黄鹤舞蹈的两部分音乐)
T:介绍表现黄鹤乐曲——竖琴;
全体跟随音乐的变化表现黄鹤;
六:T:听,乐器在结束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谁能来说一说?T: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聆听官兵的音乐)
T: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强烈的音乐节奏有表现了什么?
模仿表演
七、T:黄鹤被大官抓走了……你们听,谁回来了?(播放结尾老马片段)
T:这时候黄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聆听结尾片段2大官)
T:黄鹤怎么样了?(聆听结尾片段3黄鹤)
八、交响乐知识介绍;
九、《黄鹤的故事》交响诗背景介绍;
十、回忆学过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朗诵;
十一、欣赏歌曲《黄鹤楼》找出与《黄鹤的故事》相关联的几句歌词;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十二、教师总结下课;
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