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外科引流管

头皮下血浆引流管
胃肠减压、营养管
胃肠减压安置目的 ▪ 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 防止术后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防止吻合口漏,促进
伤口愈合 ▪ 进行胃肠道手术前准备 ▪ 通过对吸出物性状和数量的判断,评估病情,协助诊断
颈部淋巴结清扫后伤口引流管
腋下术后伤口引流管
乳癌术后血浆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
观察 记录
引流管护理要点——固定பைடு நூலகம்妥, 避免移位和脱出
• 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后,经常 检查其在体外固定情况
• 交代患者及陪护,当患者翻身 或活动时一定要先安置好引流 管再行活动
• 对肥胖患者, 要充分利用胶带、 敷贴的作用
• 躁动、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应 适当加以约束
引流管护理要点——保持通畅 ▪ 避免受压、扭曲及转折成角,以免影响引流 ▪ 定时挤压引流管,挤压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 病情许可,给予半卧位,利于引流
认识外科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 安置目的: 脑室引流是将脑
脊液及颅内的出血引 流到体外,调节及控制 颅内压的一种方法
拔管指征: ▪ 术后3—4日,脑水肿
期已度过,试夹闭引流 管24小时,脑脊液循环 通畅
硬脑膜外引流
▪ 安置目的:
适用于各种 开颅手术后,预防 硬膜外血肿的发 生
▪ 拔管指征
术后1—2天 无引流液流出即 可拔管
▪ 标识粘帖位置:连接处 上端
案例一
患者男性,胃癌术后做胃大部切除手术,从鼻腔安置 了胃管与空肠营养管。术后5天,其中一根管子脱 出来了 当时没有严格执行管道标识制度 ,家属说 掉出来的是胃管,而且剩下的管子上也没有接胃肠 减压器,那剩下的按道理讲应是营养管了。但经X 片检查示剩下的管子是胃管。
普外科常见引流管

T管引流管的护理
了解:何为T管。
熟悉:T管引流的目的。
掌握:T管的护理。 T管引流袋的更换。
何为T管?
胆道手术病人,无论是行胆总管切开探 查,还是胆道成形或重建手术,在手术 结束时,绝大多数要在胆总管内放一根 T型橡皮管,引流胆汁。
胆 总 管
T形管
十二指肠
❖ 主要目的: 1.引流胆汁
2.引流残余 结石
❖ 作用:营养支持 ❖ 适用于:
1. 吞咽和咀嚼困难; 2. 意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 3. 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四、伤口引流管
❖ 作用:引流手术后伤口下的积血积液, 促进伤口愈合
五、体腔与内脏引流管
❖ 作用:在腹部手术后,引流腹腔内积血 积液,防止继发感染
六、T管
❖ 作用: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防止发生 胆道梗阻和胆汁外漏引起的腹膜炎
素饮食
我们所有的努力 都为了您增长知
识和才干 祝您走上成功之
路!
结束
END
相应的处理。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04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 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 的刺激。
严密观察引流液
05
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 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
拔管后观察
07
了解病人食欲,大便色泽,有无腹痛、 发热、黄疸等情况
T管引流袋的更换
用物:换药碗(内置活力碘棉球数个),镊子2 个,胶布1卷,引流袋1个,屏风1个。
操作方法: 1洗手后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及水柱波动情况。
3.观察引流管处伤口情况。
4.拔管后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护理措施】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 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2000px,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
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5.妥善固定引流管,放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
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
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

【护士】外科常见各种导管护理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1、供给性管道: 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输液,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
3、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和监护,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大量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
4、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等。
胃管有三重作用:1。
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
2。
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 3。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
护理对策1、保持通畅: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
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
如无液体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2、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3、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 为固定插入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
鼻饲管插入长度45~55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
外科护理学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汇总

一、脑室引流的护理1.引流管安置:无菌操作,妥善固定,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术后早期应抬高引流袋缓慢引流,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使颅内压平稳降低,避免放液过快,导致脑室内出血、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诱发小脑幕上疝等。
但在抢救脑疝等危急情况下,可先加快引流脑脊液,再接引流袋缓慢引流。
3.观察记录引流液情况: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定。
本后1~2日为血性后逐渐转清。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持续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若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应及时引流脑脊液并送检。
4.严格无菌,防止感染: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穿刺点和引流袋每日更换,如有污染则随时更换;更换引流袋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5.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尤其在搬运病人或翻身时,防止引流管牵拉、滑脱。
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可能的原因有:①颅内压低于120~150mH.0(1.18~1.47女「2)可降低引流袋高度,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②引流管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请医师对照X线片,将过长的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再重新固定;③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④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或破碎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将管内阻塞物冲至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
经上述处理后若仍无脑脊液流出,按需更换引流管。
6.及时拔管:持续引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时间过长易发生颅内感染。
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先试行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开放引流;如未出现上述症状,病人脑脊液循环通畅,即可拨管。
外科常用管道护理

04 气管插管护理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与插入方法
适应症
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 竭或呼吸停止患者的抢救,以及 麻醉和手术中的通气。
插入方法
通常在直接喉镜下进行,插入后 需确认导管的位置和深度,并进 行妥善固定。
气管插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保持导管通畅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防止堵塞或打折。
案例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 于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主要由于插入导尿管时细菌侵入、尿液引流不畅等原因 引起。为预防和控制感染,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 尿袋,进行膀胱冲洗等措施。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
04
导尿管护理的并发症及处理
尿道损伤
多由于过度牵拉或操作不当导致 ,如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
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尿路感染
多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或长期留置 导尿导致,如发生应加强护理,预 防感染扩散,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 处理。
尿液外渗
多由于尿管堵塞或膀胱收缩无力导 致,如发生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 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误吸
胃管移位或呕吐可能导致误吸。如出 现误吸,应立即停止插管并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窒息。
03 导尿管护理
导尿管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普通橡胶导尿管
气囊导尿管
适用于短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如术后留置 导尿,前列腺增生术后留置导尿等。
适用于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如尿潴留、 神经源性膀胱等。
双腔导尿管
特殊材质导尿管
外科管道管理制度

外科管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外科管道管理,提高外科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并发症,保障患者术后康复,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外科管道管理全过程,包括管道使用、清洁消毒、维护和更换等环节。
三、外科管道管理流程1、外科管道使用(1)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指导手术室护士按照规定使用外科管道;(2)手术室护士在接诊患者后,按照医嘱准备外科管道,确保手术所需;(3)手术室护士在使用外科管道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外科管道完好无损、清洁卫生;(4)外科管道使用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
2、外科管道清洁消毒(1)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制定外科管道清洁消毒方案,并指导护士执行;(2)手术室护士在使用外科管道前,要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确保外科管道表面无尘、无血迹;(3)外科管道使用后,手术室护士应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确保外科管道干净卫生;(4)手术室护士应定期对外科管道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建立健全的档案记录。
3、外科管道维护(1)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指导手术室护士做好外科管道的日常维护工作;(2)手术室护士要定期检查外科管道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3)手术室护士要做好外科管道的保养工作,确保外科管道的正常使用;(4)外科管道使用一定期限后,必须进行更换,手术室护士应立即安排更换工作。
4、外科管道更换(1)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指导手术室护士进行外科管道更换工作;(2)外科管道使用一定期限后,手术室护士应及时进行更换;(3)更换外科管道时,手术室护士要做好记录,明确更换时间和原因。
五、外科管道管理要求1、外科管道管理要遵循标准化程序,确保每一道环节都符合规定;2、外科管道管理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外科管道的质量稳定可靠;3、外科管道管理要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管理和操作水平;4、外科管道管理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外科管道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外科管道管理责任1、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外科管道管理制度,加强外科管道管理工作;2、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指导手术室护士做好外科管道管理工作;3、手术室护士负责具体执行外科管道管理制度,确保落实到位。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首先,引流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主要有胸腔引
流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导尿管等。
不同的引流管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手术,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并确保引流
管的材质和尺寸符合患者的需要。
其次,保持引流管的管路畅通是引流管护理的关键。
护士要确保引流
管的连接处牢固可靠,不得有漏气或漏液。
同时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将引流液适时倒置,促进引流管内液体和气体的流动。
避免引流管被压迫
或扭曲,防止管路堵塞。
第三,引流液的判断和记录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要经常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质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正
常的引流液颜色应为淡黄色或带血性,量和质地应与病情相适应。
如发现
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或停止、颜色异常、质地变稠或有异味等情况应立即报
告医生并进行处理。
最后,定期更换引流管也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环节。
引流管的定期更
换可减少滋生细菌和感染的风险,并保持引流管的畅通。
一般来说,引流
管的更换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操作和感染的发生。
更换引流管时,护士要做好病区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清洁消毒的物品和患者的精
神和肢体的准备,以减少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总之,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是外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护
士要选择适合患者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管路畅通,及时判断和记录引
流液的情况,定期更换引流管。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各种常见导管_护理

(二)预防措施
• 1、确定导管风险性分类及标识 • 2、风险评估项目 • 导管风险性分类、病人拔管史、病人意识、病人配合程度 及接受教育后效果、病人年龄。 • 3、评估时间: • 按风险项目评分,分值超过5分(高危值)者即采取护理 防范措施,并启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采取护理措施 并每天进行跟踪检查监控至安全值,有情况随时评估。 • 4、记录要求:评估内容应按要求记录;发生导管滑脱、 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填写护理安全报表2,按要 求上报护理部。 • 5、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滑脱者,24-48小时 内上报护理部
护理措施
② 拔管后尿潴留 常见原因 a 留置尿管持续引流 b 尿潴留不及时处理 预防要点 a早期采取护理措施,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b留置尿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 膀胱的贮尿功能和排尿反射. c掌握拔管时机:一般主张行膀胱冲洗后或膀胱充盈 尿道口有漏尿时拔除尿管。
护理措施
• ③ 尿道损伤 • 常见原因 • a 留置尿管时,按普通尿管的插入深度予 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造成气囊破裂致尿道 黏膜损伤,出现血尿; • b 拔除气囊导管时,因不了解其结构和性 能,未抽出气囊内的生理盐水而强行拔管, 造成尿道黏膜损伤而出现血尿。 • c 烦躁明显的患者,因护理不当造成自行拔 管。
(三)导管风险评估与监控
• • • • • 有脱/拔管史 意识:谵妄、烦躁、氧合障碍昏迷 不配合且说服无效 其它:幼儿、不配合 护理措施: ①双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有效 ②定时巡视,做好交接班 ③使用保护具、约束带 ④各导管标识鲜明 ⑤患者、陪护安全教育告知 ⑥患者导管保护重要性 • 护士长跟踪检查 :导管固定、在位情况措施落实情况
点出返回
导尿管的分型
• 1.普通导尿管 临床最常见.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 双腔,其中一腔引流尿液,另一腔终端为一球囊 距离导尿管前端约3.5~4cm,此球囊内可注入无 菌生理盐水,使其卡在尿道内口达到固定的作用。 • 2.福赖式导尿管 常用于需长时间留置导尿者。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引流是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引流管是外科患者的“生命管”,引流管护理是外科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当时的医者观察到在感染的创口或脓肿发生自发性破溃后患者的全身状况会随之改善,由此认识到引流可能改善病情。
1 引流管的常规护理外科引流管种类繁多,方法多样,但是其原则是要引流通畅,因此在护理上有其共通性。
各引流管常规护理概述如下:①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和回纳入体内;②无菌操作;③保持引流管通畅,勿使受压或扭曲,注意引流管内有无血块、坏死组织填塞;④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如引流液为血性且流速快或量多,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⑤须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维持有效的负压状态;⑥拔管,引流管的放置时问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拔管的时机由许多因素决定,如引流量的多少、切口愈合的好坏、引流管的材料、质量、具体的手术方式等。
不过无论何种引流管,都不可放置过久,应及早拔管,以免延迟伤口愈合和继发感染等。
2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外科引流管护理除了其共同点以外,根据其引流的部位及各专科特点尚有其特殊性,下面按照外科引流管的部位分别阐述。
2.1 头面部引流2.1.1 创腔引流管颅内占位病变,如颅内肿瘤摘除、血肿清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腔隙称创腔,在创腔内放置的引流管称创腔引流,护理措施如下。
(1)按引流管常规护理。
(2)引流管接引流瓶,固定于床旁或枕边。
(3)放置高度:第1天平放创腔引流瓶,术后24h或48h可逐渐放低。
(4)引流管无引流物的原因有:①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②管口吸附于创腔壁;③有小血凝块或碎屑的脑组织阻塞引流管。
一旦发现不畅,及时通知医师。
(5)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根据引流目的适当抬高引流瓶。
(6)拔管时间:术后3~5d。
2.1.2 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是经颅脑钻孔、侧脑室穿刺后,导入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适用于脑出血、脑积水、颅内压测定、注入药物、脑疝的预防及抢救,目的为调节和监控颅内压。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外科常用引流管一、胃肠减压管二、腹腔引流三、T管四、导尿管一、胃肠减压管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3、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6、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
7、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二、腹腔引流1、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2、胆囊窝引流管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3、肝下引流管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4、胰腺炎引流管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
1)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管道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3、注意每小时引流液量及性质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5、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T管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2、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的刺激。
3、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或脱出。
外科常用导管

U管的管理(guǎnlǐ)
①持续灌洗负压吸引,手术当日即可开始 U管的持续灌洗负压吸引,以减少手术处 及吻合口的胆汁渗漏。
②位置调整,如引流不畅,可适当调整U 管位置,直至胆汁流出。
③换管,一般间隔(jiàn gé)3个月左右,需 要更换U管
④置管时间:视病情而定,恶性肿瘤往往 是终身的,良性狭窄一般为一年左右,不 超过2年。
精品资料
4)胃造瘘
适应证: ①食道良恶性(èxìng)狭窄 ②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
治疗中的胃造瘘 ③十二指肠损伤的逆行减压的
胃 造瘘
精品资料
胃造瘘术后管理(guǎnlǐ)
①妥善固定造瘘管 ②保持管道通畅,若 灌注营养液后要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chōngxǐ) ③灌注营养液时应在病人肠蠕 动恢复或排气后进行,浓度由低到高,剂 量由小到大。营养液配制后要立即应用, 滴速不宜过快,一般为50~100ml/h,并保 持一定温度。④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经常更换敷料。
插入(chā rù)时要轻柔,一边插一边让病人 吞咽,若出现恶心应暂停,让病人深呼吸, 随后迅速插入(chā rù)。
插完后应检查是否盘在口中,有无呼吸困 难,若有应立即拨出。稍后再插。
插入(chā rù)后检查是否在胃内: 1、用注射器抽吸 2、将胃管末端插入
(chā rù)有水的容器内 3、用注射器注气
精品资料
导尿管的管理(guǎnlǐ)
⑴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日 更换(gēnhuàn)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 的机会。
⑵更换(gēnhuàn)导尿管、引流袋时注 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 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需 7~10日更换(gēnhuàn)一次。
⑶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常 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④固定导管常用胶布粘贴法,亦可用滑
车牵引固定法,牵引重量为300~500g。 ⑤三腔二囊管一般放置24小时,如出血 停止,可先排空食管气囊,后排空胃气 囊,再观察12~24小时,如确已止血,才 将管慢慢拨出。⑥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 不宜持续超过3~5天。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项
⑦放置三腔二囊管每隔12小时,应将气
五、腹腔脏器内引流
1)T管 2)胆囊造瘘管 3)U管 4)胃造瘘 5)十二指肠造瘘 6)空肠造瘘 7)结肠造口 8)膀胱造瘘
1)T管
①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
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 ②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 在腹壁上,防滑脱。 ③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 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 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 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持续2~3 天后渐减少,若长期不减少,则考虑胆 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 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分开 放式和密闭式,密闭冲洗时,每次 滴入250ml ,滴速40~60滴/分。 ⑸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 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拨。 ⑹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的导 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 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①持续灌洗负压吸引,手术当日即可开
始U管的持续灌洗负压吸引,以减少手术 处及吻合口的胆汁渗漏。 ②位置调整,如引流不畅,可适当调整U 管位置,直至胆汁流出。 ③换管,一般间隔3个月左右,需要更换 U管 ④置管时间:视病情而定,恶性肿瘤往 往是终身的,良性狭窄一般为一年左右, 不超过2年。
4)胃造瘘
囊放空10~20分钟。
⑧如确诊为门脉高压所致出血而压迫无
效者应检查气囊内压力是否偏低或囊壁 破裂。
⑨应加强护理,吸尽咽喉部分泌物,防
止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
⑩拨管前应口服石蜡油30ml。
八、气管造口套管
气管切开术后常置入气管造口套管,它
由外管、内管和管芯组成,适用于一切 急慢性喉阻塞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 道阻塞者如脑外伤后长期昏迷者,破伤 风痰不易咳出者。
导尿适应症: 导尿管固定方法: 导尿管的管理:
导尿适应症
⑴急性尿潴留。 ⑵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⑶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且利于观察尿量。 ⑷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⑸尿道或膀胱损伤。 ⑹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导尿管固定方法
普通导尿管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
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条胶 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 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中间胶布 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 分别绕导尿管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 及两大腿。 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 10ml、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于 气囊,使气囊鼓起,不致滑出。
六、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
1)橡皮片引流:一般用于浅表伤口引流,
目的是防止皮下积血、积液,术中应防 止皮片被缝线缝在皮下而致拨除困难, 术后应妥善固定,24~48h后可拨除。 2)纱布条引流: ①生理盐水纱布适用于急性炎症已消退, 肉芽组织新鲜的创口,有促进肉芽组织 生长和吸附创面分泌物的作用,创腔内 纱布1~2天更换1次,创面每日更换1次。
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纱布条引流
②3%~4%高渗盐水纱布,局部有脱水作 用,用于创面清洁但肉芽水肿的伤口, 每日更换1次。 ③干纱布条适用于出血伤口填塞止血。 ④凡士林纱布用于感染伤口引流或脓肿 切开排脓后压迫止血。 ⑤碘仿纱条有抗菌、防腐、收敛,促进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除臭作用,用于脓 肿切排填塞脓腔或急性骨髓炎开窗减压 后填塞。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③更换水封瓶时需将近侧管道夹闭, 不让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④保持引流管通畅。检查是否通畅, 方法是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 是否波动;防堵塞的方法是经常挤 压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⑤拨管指征:水封瓶内无气体、液体继
续排出;病人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示 肺已完全膨胀,无胸腔积液。 ⑥拨管方法:先教会病人呼吸方法,吸 气→憋气→出气。然后准备好内面敷有 凡士林的纱布棉垫,在病人憋气时拨出 引流管迅速堵上,加压包扎,再让病人 出气。
二、胃肠减压管
胃肠减压管可分为短管(普通胃管)
和长管(米-阿氏管长 300~330cm), 后者置管困难,临床少用。一般由 橡胶或硅胶制成。
适应症: 置管方法: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胃肠减压管的适应症
⑴肠梗阻 ⑵幽门梗阻 ⑶急性胃扩张 ⑷腹部手术后 ⑸急性胰腺炎 ⑹上消化道出血
道手术,可留置1~3月或更长时间。
⑦拨管指征:夹管试验,持续夹管24~48
小时(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 无黄疸)无不适可拨管。有条件者应常 规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 通畅后再拨管。
1)T管
⑧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
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⑨T管滑脱的处理:术后1~2天滑脱需再
适应证:
①食道良恶性狭窄 ②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 疗中的胃造瘘 ③十二指肠损伤的逆行减压的胃 造瘘
胃造瘘术后管理
①妥善固定造瘘管 ②保持管道通畅,若 灌注营养液后要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③ 灌注营养液时应在病人肠蠕动恢复或排 气后进行,浓度由低到高,剂量由小到 大。营养液配制后要立即应用,滴速不 宜过快,一般为50~100ml/h,并保持一 定温度。④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经 常更换敷料。
部并发症。
⑦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的腹部
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⑧雾化吸入。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
适应证:①气胸、血胸或脓胸需持续排
气、排血、排脓者 。 ②切开胸膜腔者。
胸腔闭式引流管管理: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水封瓶一般置于病 人胸部水平以下60~100cm处即在床旁地 面使导管保持低位引流。 ②连接胸腔至水封瓶的管道必须保持密 闭状态,并牢固固定,防滑脱。
导尿管的管理
⑴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
日更换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 会。 ⑵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 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 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需7~10 日更换一次。 ⑶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 常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导尿管的管理
⑷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
5)十二指肠造瘘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周围有广泛疤痕组
织,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 难以满意缝合,为防止十二指肠残端瘘 的发生。
术后管理:①保持引流通畅 ②牢固固定,
防滑脱 ③术后12~14天后导管周围形成 窦道后即可拨除。
6) 空肠造瘘
适用于空肠以上消化道梗阻不能
进食、十二指肠瘘或胃肠吻合口 瘘、食管胃吻合口瘘。
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外科常用导管、引流物及管理
一、导尿管 二、胃肠减压管 三、胸腔闭式引流管 四、腹腔引流 五、腹腔脏器内引流 六、常用软组织伤口引流 七、三腔二囊管 八、气管造口套管 九、皮下置入式药泵 十、一次性人工肛门袋
一、导尿管
种类:⑴普通橡胶导尿管
⑵气囊导尿管
双套管负压引流
适应于引流量多,需长时间持续吸
引的伤口和胃肠道瘘,一般内管接 负压吸引,外管为通气管。 管理:①通气管需空气净化过滤② 保持引流管通畅 ③应选择质地软, 刺激性小的引流管,术中放置时应 远离吻合口,不要压迫肠管,否则 易引起肠瘘④压力不应过大,否则 易造成组织出血或被大网膜堵塞。
胶管引流
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如肝叶切除术后,
胆囊切除术后,甲状腺术后,急性出血 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等,是目前应用最为 普遍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
管理:
①保持引流管通畅②外接无菌引流袋或 负压引流盒③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④妥 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⑤拨管时间根 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术后管理:同胃造瘘
7)结肠造口
暂时性结肠造口:①适用于肛门、直肠、
结肠严重创伤 ②某些复杂性肛瘘、阴道 或膀胱直肠瘘 ③结肠肿瘤并发急性肠梗 阻时不允许行一期根治手术或一期吻合 需暂时性结肠造口。 永久性结肠造口:①适用于结直肠癌不 能切除者 ②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如 Mile手术。 按造口部位分为盲肠、横结肠、乙状结 肠造口。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①保持胃管通畅,若有堵塞可用生
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
②胃管可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应
向病人解释,争取配合。
③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
并妥善固定胃管。
④注意胃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胃肠减压管的管理
⑤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
注入,夹管半水时。
⑥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
胃肠减压管的置管方法:
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
于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的长度。 插入时要轻柔,一边插一边让病人吞咽, 若出现恶心应暂停,让病人深呼吸,随 后迅速插入。 插完后应检查是否盘在口中,有无呼吸 困难,若有应立即拨出。稍后再插。 插入后检查是否在胃内: 1、用注射器抽吸 2、将胃管末端插入有 水的容器内 3、用注射器注气
七、三腔二囊管
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胃底食管曲
张静脉破裂出血而不宜手术治疗者。
注意事项:
①插管之前检查各气囊是否通畅,是否 漏气 ②插管深度为60cm,抽得胃液为止 ③一般先向胃气囊充气约150~200ml充气 必须足够,防止胃囊因牵引而滑入食管, 再向食管气囊注气约100~150ml,注气不 宜太多,以免压迫食管粘膜引起坏死。
四、腹腔引流
烟卷引流 胶管引流 双套管负压引流
烟卷引流
是过去最常用的一种腹腔引流,利用虹
吸作用和腹内外压力差达到引流目的。 管理: ①置烟卷后1~2天内引流液较多,应及时 更换敷料。②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 ③引流条在皮外至少留2~3cm,并用别针 固定。④一般在术后3天左右拨除。⑤超 过3天往往引流不畅,如需引流需更换胶 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