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概念?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现象,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策略)2.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开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研究对象:从医学角度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3.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认识上)健康观: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行为上)现状、特征、变化及演变趋势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政策上)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伦理上)3.为什么会发展为现代医学模式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的系统医学活动的过程2、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主要位置的趋势。

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立体化、网络化、多层次、多角度)5、健康因素多元化4.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关系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经济发展与健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教育间接地影响2.经济发展给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的污染;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出现;3.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工作时间延长、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减少资源耗费;降低病伤缺勤损失4.健康管理与治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狭义:以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通过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行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就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人及人群的身形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1848年,法国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德国格罗蒂扬提出整套理论和概念,并于1920年在柏林大学首次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3.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本质概括。

4.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疾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体征,但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无临床症状,但有心电图改变等诊断依据。

6.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7.1978年9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宣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8.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公布了《渥太华宪章》,列出8个健康的关键决定因素:安全、社会保障、教育、食品安全、收入、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公正。

9.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与3个健康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和对抗艾滋病、疟疾及其他疾病;5个健康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消除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发展的合作关系。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的五项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目标与任务演变的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健康的影响因素:(1)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生物遗传;(3)行为生活方式;(4)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成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了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成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文明等。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来改善健康状况的学科。

这篇文章将对社会医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背景社会医学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社会医学揭示了贫困、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膳食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包括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并且寿命较短。

2.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时的负担,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3. 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资源、机会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研究显示,社会不平等加剧了各类健康指标的差距,增加了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等。

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提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5. 社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因素。

研究发现,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各类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免疫系统失调等。

三、社会医学的应用与挑战1. 社会医学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应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层面的干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2. 社会医学研究的不足与挑战:社会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尚存在数据收集手段不足、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个体等问题。

四、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社会医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社会医学需要与人口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的定义:是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2、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5、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核心是医学观。

6、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1)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2)恒常性:经常作用(3)积累性:累加作用(4)交互作用8、经济发展与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促进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增加卫生投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2)经济发展水平对健康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突出;社会负性事件增多;现代社会病的产生;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3)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水平——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卫生事业的负担9、文化的类型:(1)智能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2)规范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3)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得研究方法及成就,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得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1.政治2.经济:决定性因素3.法律4.教育5.社会保障6.环境保护7.行为生活方式8.卫生服务社会医学得研究内容:1。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就是人群健康状况对象:群体方法:社会调查目得:开展社会“诊断”•寻找主要得社会卫生问题•发现重点保护得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得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目得:研究各种因素特别就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得影响,对现有得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存在得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得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得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得“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得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教育等方面得策略与措施。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与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与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与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与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就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得危险因素,改善生态与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得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社会卫生策略:总结第一、二次卫生革命得经验与教训,发展社会医学,使卫生事业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得客观需要,必须转变健康旧观念,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大卫生观念,加强社会卫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可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社会医学得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得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保护与增进人群得身心健康,提高人群得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与特种疾病预防保健,促进人群健康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医学模式就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得总体概括,不同得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得特征、水平、趋向与目标。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凑是,保护和增进人群得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ppt)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成就,是社会学与生物医学间的交缘学科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内容: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催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6、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P11,需自己总结)7、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古代,是在医学起源时期形成的对医学的一种总体认知方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是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14~16世纪文艺复兴阶段,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否定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4)生物医学模式: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是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方法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健康、医疗保
健系统、社会生活环境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公共卫
生学的一部分,社会医学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医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与健康
社会医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例如,社会隔离、歧视、贫穷、战争等都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2. 医疗保健系统
社会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疗保健系统是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它需要公平、高质量和经济有效的运作。

3. 健康服务利用与卫生行为
社会医学研究人们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卫生行为,包括预防、
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适当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
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4. 卫生政策和规划
社会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和规划,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医疗保险、药
品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方面。

卫生政策和规划
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社会医学在探索和解决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卫生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实践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第一章一、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任务;基本理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等。

3、(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社会医学诊断,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过劳死。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制定卫生政策;人群干预措施;社会处方。

4、(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上述定义表明,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健康(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伴随积极健康观的出现,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特殊人群是指处于高危状态下的人群,如老人、妇女、儿童、流动人口和有害作业职工;社会病是一种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几艾滋病等5、(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提供保障,提前和滞后都不利(2)经济与健康的双向作用在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卫生事业,卫生事业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真理(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况。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2.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3.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4)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5)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

4、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5、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6、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这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7、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性。

1)泛影响性。

2)恒常性3)积累性4)交互作用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

1)无形性2)本源性3)软约束稳定性8.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联系?促进健康的行为:积极的休息和睡眠、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积极的应付方式、体育锻炼等。

危害健康的行为: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信度:是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

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9.生命质量评价: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

10.生命质量(QOL):又称生活质量、生存质量。

WHO定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核心家庭: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或收养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由父母、已婚子女及其孩子三代人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其成员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等所具有协调性作用。

(情感功能、社会化功能、生殖功能、经济功能、健康照顾功能)科技进步与健康 1.正向作用,诊疗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2.负向作用,阻隔医患交流,高科技低感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提升了病人对疾病治愈的期望值;诊断和治疗的不同步;过度诊疗;医患关系紧张。

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涉及物质、制度、观念等诸方面。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

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共有性、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象征性(历史性、现实性、渗透性、社会性、增加性)。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教育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教育影响人们的健康状态;教育影响人们的就业机会及收入。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共同奉行并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文化,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和采取的行为方式。

1. 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找出存在的社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

四.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②推动医学模式。

③开展特殊人群的社区保健工作。

④开展特殊疾病和意外伤害的社区防治工作。

⑤协助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1.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社会因素参与疾病的观点,高危险性的观点(指对人群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和不利作用的高可能性),“系统论”和“三大卫生观”的观点。

社会医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社会医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医学的社会化: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需要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做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3.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

4.医学模式的五个阶段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2)健康需求的提高;3)医学社会化;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6.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四大类12小类1)环境因素:社会、自然、心理;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生活危险因素、消费形式;3)生物遗传因素:成熟老化、遗传、综合内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康复;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术训练。

社会医学重点考点

社会医学重点考点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 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广大人群为对像.三)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它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基于管子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它也是医学和社会学融合的一门学科四)社会医学的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的卫生状况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五)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是?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为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需在全社会的参与第二章.医学模式一)填空1医学模式演变历经了:神灵,自然,机械,生物,现代五个阶段2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者的统一3医学模式的特点: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也包括人的心理,还包括病人所处的环境,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和医疗保健体系。

3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活力下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弱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至。

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三)问答题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答:1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医学实验的研究的基础2促进了对人体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定量研究并3推动了特异性诊断的发展,并且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克服了临床手术中疼痛,感染.失血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有:①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②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③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地健康观;②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③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④开展特殊人群及社会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⑤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4.医学模式的特点:①经验总结;②动态的发展变化;③不断进步的过程,螺旋式发展的变化5.医学模式的演变: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背景:①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变化;②人类健康需求普遍提高;③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④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涵义:①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②充分肯定了生物医学的价值;③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④立体的探索了健康概念;⑤系统阐述了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行为、医疗卫生服务因素)8.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③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④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10.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观的影响:①躯体健康;②精神健康;③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11.健康的社会性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12.疾病的社会性:病因的社会性;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13.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包括卫生服务的需要公平、卫生服务的筹资公平、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

14. 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5.问卷的基本结构:标题、封面信、指导语、调查项目与答案、结束语、被查项目、编码16. 问卷设计的步骤:①明确研究目的;②建立问题库;③设计问卷初稿;④问卷初稿适用和修改;⑤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17.效度和信度的关系: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无效;可信的测量不一定有效;无效的测量不一定可信;有效的测量一定可信18. 社会因素: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三方面。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
(4)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
5、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指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是收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主要技术。可分为非参与性观察和参与性观察。
(2)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是访谈,根据访问提纲,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入交谈了解其对某些问题的想法、感觉与行为。包括以下步骤:
(1)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2)现代医学模式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第三章
1、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三个方面。
1.制定专题小组讨论计划 2.决定小组的数量及类型 3.制定调查提纲
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实验 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 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
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
(4)选题小组讨论法:是一种程序化的小组讨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
(1)优点:a比较节省时间和费用
b调查对象可以避免在现场自填时间紧张、时间冲突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c有较高的匿名保证
(2)缺点:a缺乏灵活性
b不能收集到非文字资料,有时对自填者的回答很难分辨真假
c由于缺乏监督,问卷的回收率低,很难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问卷的效率也可能降低
14、问题的排列原则
(1)先排列容易回答的、无威胁性的问题 (2)先排列封闭式问题
(3)问题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4)检验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15、 信度:是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7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2)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4)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的定义(掌握)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2社会环境指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以及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等。

3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掌握)(1)泛影响性(2)恒常性(3)积累性(4)交互作用4社会阶层:主要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5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6经济因素对健康的消极作用(1)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2)不良行为和心理压力突出(3)社会负性事件增多(4)社会流动人口增加7文化的类型:(1)智能文化(2)规范文化(3)思想文化8文化的特征:(1)历史性(2)现实性(3)渗透性(4)继承性(5)社会性9文化影响健康特征(1)无形性(2)本源性(3)软约束(4)稳定性10社会化定义:指人从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1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与途径特点:(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3)变异性(4)强制性途径:(1)分配制度对居民健康的影响(2)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3)社会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12社会支持概念: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的帮助13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1)人际关系(2)社会网络(3)社会凝聚力14人口系数:(1)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总人口数×100%(2)儿童少年系数=儿童少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15人口性别结构:指男女性人口分别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人口性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性比例是用来评价人口性别结构是否平衡的指标16医疗保健制度概念:指医疗保健费用的负担形式以及相应的卫生服务组织、管理方式和实施过程第五章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社会医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特点: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因素是客观存在的(2)试验研究(主要方法是现场试验研究)主要特点:研究者能认为设置处理因素,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是随机分配的(3)评价研究分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卫生服务评价(4)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的研究步骤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选择课题的三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非概率抽样的优点:方法简便易行、能及时得到有用资料,没有概率抽样的复杂性缺点:不能用样本抽样总体,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5定性研究的特点(1)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3)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6定性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深入访谈法(3)专题小组讨论7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1)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2)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3)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4)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5)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8访谈法与信访法的优缺点的比较9问卷设计的概念:在问卷调查中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他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故国内也称为调查表(掌握)10问卷的主要类型:自填问卷、访谈问卷11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12问题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2)反向性(3)实用性13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的比较14效度的概念: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判断结果的信度分为: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15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准则效度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1生命质量的概念(quality of life QOF)(掌握)→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一种感觉体验。

→生命质量评价反映了个人期望与实际生活状况之间的差距,该差距越大,生命质量就越差。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念(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F)(掌握)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人满意度。

3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掌握)(1)生理状态(2)心理状态(3)社会功能状态(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4五种常用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1)健康良好状态指数(2)疾病影响量表(3)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4)健康调查量表(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factor appraisal HRA)一、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概念(掌握)1危险因素: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各种诱发相关因素2.健康危险因素: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4慢性病自然史的六个阶段:(1)无危险阶段(2)出现危险因素(3)致病因素出现(4)症状出现(5)体征出现(6)劳动力丧失二危险因素的特点与分类(掌握)1特点:(1)潜伏期长(2)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4)广泛存在2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三、HAR计算方法1、HAR所需的资料掌握(1)当地性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2)个人危险健康因素(3)计算危险分数的有关资料2、HAR的步骤掌握(1)收集死亡率资料(2)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计算存在死亡危险(6)计算评价年龄(7)计算增长年龄(8)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3、计算组合危险分数的方法掌握(1)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一项,组合危险分数=该危险因素的危险分数(2)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多项,将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的剩余数值作为相加项分别相加。

1.0作为相乘项,小于或等于 1.0 的各项危险分数值作为相乘项分别相乘,将相乘项之积和相加项之和在相加=该疾病的组合危险分数4、计算存在死亡危险方法存在死亡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率*该疾病危险分数5、评价年龄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概念: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计算方法: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危险因素求和,得出总的死亡危险值6、危险因素降低程度计算方法掌握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存在死亡危险-新存在死亡危险)/总存在死亡危险*100%四、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个体群体的分类掌握1、个体分类:(1)健康型(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4)一般性危险型2、群体的分类(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2)危险因素的属性(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1、卫生服务研究的概念(HSR)掌握:从卫生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的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将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2、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掌握:(1)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2)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3)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包括卫生人力、卫生机构、装备和供用、只是和技术(4)卫生系统的组织和功能(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6)卫生服务效果评价3、卫生服务的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2)分析性研究(3)实验性研究(4)理论研究(5)系统分析法(6)综合评价法(7)投入产出分析法(8)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法(分类:一次性横断面调查、重复性横断面调查、连续性横断面调查)4、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1)保证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公平性(2)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改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1、卫生服务要求的概念( health services want )掌握: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2、卫生服务需要( health services need)掌握: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4、卫生服务需求 (health services demand)掌握:从经济学价值观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质量。

5、卫生服务利用( health services use)掌握: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