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2010)实施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积极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深厚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经济投资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评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项目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经济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A.人力资源经济学B.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研究C.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核合格,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两年半。
五、课程设置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列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英语(4学分)B类:现代经济学(3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国际经济学(2学分)现代财务管理(2学分)C类:人力经济学(2学分)可持续发展理论(2学分)D类:人口经济学(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学分)社会保障学(2学分)增长经济学(2字分)资源经济学(2字分)环境经济学(2字分)人口与社会经济统计(2字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研究(2字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六、培养方式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由导师负责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校、院公共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的有关课题研究。
七、考核方式公共课及专业课的考核以命题笔试为主,专业课的考核以课程专题研究论文为主,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培养方式及培养环节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团队式指导。
2.研究生培养环节一般包括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践训练、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6个主要环节。
六、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七、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具体按《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其具体要求依据《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人口学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组织调查能力和协作创新精神,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在国家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部门、人口经济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人口学与人口经济理论研究、人口政策研究、教学以及实际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人口统计与调查方法2、人口与环境3、人口经济学研究4、人口寿命与保险研究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4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4 门课程。
3。
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
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0106)一、培养目标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领域,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的奉献精神。
3、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领域内较全面和较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从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方向是研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手段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着重研究环境资源商品性、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环境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分析方法、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环境资源核算的理论和方法、环境保护政策与手段(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征收排污费/税、排污权交易、许可证制度)等问题。
2、可持续发展本方向以系统科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看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该复合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评价,针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的战略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循环经济、人口控制、区域贫富差距等,开展多科性和综合性的系统研究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对策建议。
3、人口与社会经济学人口作为特殊形态的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
本方向在着重研究人口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理论以及高级生态环保理论、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以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出现的大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2010人才培养方案
通识选修课程(最低修满学分)
8
选修课程第一阶段合计
30.5
选修课程第二阶段合计
选修课程总计
30.5
实践教学
实习实训
10083
军事训练
3
1
1
3
院
07101
法学专业实训
1
16
16
4
2
8
院
07091
法学专业调查
1
16
16
5
2
8
院
07111
专业实习
1
16
16
5
2
8
院
13004
毕业实习
4
8
1
4
院
论文设计
13301
法学学科前沿讲座(含毕业论文写作讲座)
1
16
16
7
2
8
院
第一阶段小计
21
336
336
第二阶段小计
7.5
120
24
96
专业课程合计
28.5
456
360
96
创业与就业课程
0096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0.5
8
8
2
2
4
院
00091
创业概论
1
32
32
6
1
2
院
00971
就业指导
0.5
8
8
6
2
4
院
第一阶段小计
1
32
2010级法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关于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口学 专 业 人 才 的 迫 切 需 求 。 但 由 于 我 国 大 学 本 科 阶 段 未
构 、 等 院 校 从 事 人 口科 学 研 究 与 教 学 的 能 力 . 具 有 在 高 也
统 计 、 划 生 育 、 安 户 籍 、 划 、 险 、 场 调 查 、 力 资 计 公 规 保 市 人 源 管 理 等 相关 党 政 机 关 或企 事 业 单 位从 事 实 际 工 作 的知
程 教 学来 弥补 知 识 上 、 力 上 的 结 构性 缺 失 , 定 好人 口 能 奠
学 及 相 关 专 业 基 础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强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本 文 就 此 谈 几 点 看 法 。
一
关 键 词 : 口 学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人
目标 人 口 实践 人 口发 展
锻 炼 了学 生 , 高 了学 生 的素 质 , 其 树 立 信 心 , 进 专 提 助 促
业 课 的 学 习 . 时 又提 高 了学校 声 誉 。 务 了地 方 经 济 发 同 服 展 。 更 重 要 的 是 , 学 生 丰 富 了 自 己 的 创 作 实 践 , 累 了 使 积
就 业 的经 验
.
一
马 芒
( 徽 大 学 人 口研 究 所 , 徽 合 肥 安 安 203 ) 3 0 9
关 于 人 口 学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课 程 设 置 的 点 思 几 考
摘
要 : 文 从 培 养 人 口 学 专 业 高 素 质 人 才 的 目标 、 本
中 国 特 色 的 人 口学 课 程 体 系 , 过 严 格 、 化 、 统 的 课 通 优 系
中国人口学专业人才的培训与需求
中国人口学现状、问题与发展论坛研究队伍的素质。
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又要不断改善人口科研条件,以改变人口学在学科人才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3.5 积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各研究机构都应自我或联合举办不同区域、层次、时间、内容的学术研讨会,活跃学术气氛,推动学术发展。
3.6 建立中国人口科学院设想中的“中国人口科学院”的性质是:小实体,大网络,高层次,广视野,挂靠国家计生委,接受指导,独立运行。
其职责是:为中国人口科学事业确定方向、制定规划、筹集资金、委托项目、组织活动、评选精品、沟通上下、联络内外,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口科学的网络中心。
中国人口科学院可以中国人口学会为基础组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或完全新建。
3.7 国家计生委和各地方计生委作为人口科学的对口部门,要进一步依靠专家,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应以科研课题委托形式和其他形式,对人口科学发展予以支持,明确理论需求内容,从实际需要出发,对理论发展方向予以指导,逐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互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理论供求机制,使人口科学和人口科学工作者为我国的人口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8 人口科学既要背靠政府,也要逐步走向市场中国市场经济没有发育到运用人口科学及其方法进行市场运营的程度,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中国的厂家和商家总会有一天悟出人口科学及其方法对市场营销的作用和意义,中国人口科学总是要逐步走向经济主战场并为其健康发展服务。
这个过程在各地是有先有后的,人口科学工作者应不失时机地发现需求提供供给,扩展人口科学的作用范围,也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3.9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独特的魅力,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条件和前景,应多视觉、多途径、多形式地建立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关系。
广泛开展人才、学术交流,请进来,走出去,进修、互访、读学位,参加各种相关学术会议,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推动我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国际人口科学舞台上中国人口科学真正占有显著的一席之地。
2010级各学科研究生按人数名额分配方案【模板】
2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2
8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4
24
1.68
2
9
100210外科学
74
5.18
5
普外
14
骨外
15
泌尿外
13
胸心外
4
神外
27
整形外
1
10
100214肿瘤学
30
30
2.1
2
11
100217麻醉学
63
74
5.18
5
100218 急诊医学
11
12
临床其他学科
32
2.24
附件22010级各学科研究生按人数名额分配方案
名额分配组
学科或专业名称
各专业人数
小组人数
奖学金指标
分配(7%)
1
001生物学
10
0.7
1+1
071006 神经生物学
2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
2
002基础医学
14
0.98
1+1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2
100103 病原生物学
3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临床医学名额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分配到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肿瘤学、麻醉学与急诊医学以及临床其他相关学科。
5、剩余名额由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复审时在全校范围内统一使用。
9
3
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1
0.77
1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硕士生培养产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硕士生培养产业汇报人:日期:•引言•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产业实践•职业发展与前景目•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与附录录01引言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涵盖了人口学、资源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具备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解决和规划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背景介绍培养目标掌握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02课程设置必修课程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与法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选修课程环境生物学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健康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高级环境化学人口资源与环境调查实践环境规划实践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人口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实践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实践实践课程03研究与实践实际应用导向课题选择强调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题方向多样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研究课题涵盖了人口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多个方面,如人口政策、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与行业合作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了解其需求和挑战,将实际问题和需求转化为研究课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研究课题选择课题研究进展团队协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效率。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撰写研究报告,提炼研究成果。
定期汇报学生需定期向导师和同学汇报研究进展,接受指导和建议,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案硕士生培养产业
资源环境学:研究资源环 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等 问题
资源技术学:研究资源开 发、利用和保护等技术问 题
资源政策学:研究资源政 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问 题
资源伦理学:研究资源伦 理、道德和责任等问题
环境科学导论:介绍环境科 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环境化学:研究环境污染物 的化学性质、来源和迁移转 化规律
Part Three
课程名称:人口学原理 课程内容:人口学基本概念、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 课程目标:掌握人口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要求:能够运用人口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资源经济学:研究资源配 置、利用和保护等问题
资源管理学:研究资源管 理、规划和政策制定等问 题
Part Six
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生在政府机构中的就业前景广阔,涉及环保、水利、国土等多个领域。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政府机构对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政府机构招聘门槛较高,要求硕士学历及以上,且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政府机构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生提供了稳定的职业发展平台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践能力
合作研究: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提高科研水平 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与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到科研机构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参与 全球环境治理,推 动可持续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参与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 护,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
发展前景:在科研领域有深入 发展,成为专家或学者
薪资待遇:根据科研成果和经 验,薪资待遇较高
联合国:环境、人口、资源等 领域的职位
人口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人口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况及培养要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自2004年开始招收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目的在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掌握现代人口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同时也为具有更高学术追求的学生打好专业基础。
在三年培养过程中,学生必须在熟悉人口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知识、理论的发展脉络有全面的理解;建立至少两个方面的研究兴趣并对有关学术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理论有所专精。
学生必须满足学分要求并提交一篇有较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经审议后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内的学科发展现状及本系研究生导师情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口专业硕士研究生训练暂定四个研究方向:1、人口社会学2、人口统计学3、人口经济学4、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学制及具体安排本专业为法学科专业,学制三年,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1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全部学业:(1)在第1至第3学期,完成学校和本专业所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硕士学位的外语考试;(2)在第3-4学期,完成研究生的期中考核,完成硕士学位的选题任务,完成硕士学位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社会调查),阅读与论文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并在第4学期结束之前完成5000字左右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三人小组相商是否通过开题报告;与开题报告有关的所有材料需要交研究生秘书整理,并交院教务员存档,通过开题报告与正式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间时间间隔应在10个月以上。
(3)在第5-6学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在参加答辩的2个月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初稿,经导师审阅后在参加答辩的1个月前完成全部定稿。
四、课程类别及学分要求按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需修满总学分34—36学分,其中:1、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7—8学分;2、B类课程即转型期课程10学分;3、C类课程即专业核心课程8学分;4、D类课程即方法实践类课程和交叉前沿类课程10学分。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有良好道德品质,掌握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统理论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及企业的高级管理工作和调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探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战略与政策。
2、人口与经济发展运用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口自然变动、人口空间布局、人口结构变动、人口素质、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资源与经济发展研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1.应修满的学分总数本专业研究生必须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包括系列专题讲座)学分。
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有“讲授”、“讨论”、“自学”和“实践”等。
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提交报告”、“课程论文”、“考查”等。
考核不合格,必须重新学修。
3.具体课程学分安排见下表。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科学实践为了加强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
实践方式为:参与课题研究;到企业实习;到政府机关实习。
学位论文研究生修完规定和课程,成绩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前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并在第三学期初作正式的开题报告。
内蒙古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硕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
(1)学位课(至少15学分)
①政治理论(2学分)
②英语基础部分(4学分)
③数学理论课(3学分)
④专业学位课(不少于2门,至少6学分)
各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学位课按学科领域设置,每一学科领域原则上不超过10门。课程名称的设置尽量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名称一致。相近学科应避免重复设课的现象。
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职称
学术特长及说明
1
王建国
1958.06
博士
教授
故障诊断技术及理论
2
李强
1961.11
硕士
教授
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3
刘学杰
1953.11
博士
教授
表面质量监测技术
4
任学平
1963.05
博士
教授
机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5
汪建新
1962.03
博士
教授
机电一体化技术
3.专业实践是重要的实践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各院系要结合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平台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场所,提供和保障开展专业实践的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多种方式实践训练的机会。同时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环节质量。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自然、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工作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本着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具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长,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在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相关行业工作,应变能力强,能够总结概括工作经验、掌握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并自觉尽职尽责,在自己岗位上作出创新和贡献的人才。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1. 专业简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设立的一门新的经济学学科。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为二级学科,隶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授予经济学学位。
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企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贸易与发展问题等等。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
近年来,本学科在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2. 研究方向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注:除上表所列课内学分外,我校硕士研究生还需完成实践与创新环节的10学分修读。
五、考核方式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和考核方式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但一般有一定量的笔试。
必修课程采取考试方式,选修课程采用考查方式。
只有经过考试和考查合格后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
修满规定的总学分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科研与学位论文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认真考核筛选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
首先要在导师指导下,由导师组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审议,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论文的调查与撰写工作,至少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在硕士论文答辩前,每名硕士生须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学术论文。
人口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人口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人口的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
因此,开展人口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有效地开展人口课题研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研究机构和团队。
人口课题研究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包括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团队。
同时,还需要与国家统计局、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最新的人口数据和政策信息。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人口课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可以从人口数量、结构、流动、政策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在确定研究方向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问题,确保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家的人口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接着,我们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人口课题研究需要运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规律。
此外,我们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口课题研究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才。
同时,还需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口学者和专家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共同推动人口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及时发布研究成果并推动政策落实。
人口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为国家的人口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要及时将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开,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口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总之,人口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研究机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成果的发布与推广等多个方面,确保研究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并为国家的人口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培养人口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人口理论与人口研究方法在人口实践中的有机结合和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承接三个方面对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口实践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环境资源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人口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人口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人口的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的深刻认识,已成为制定和调整人口与社会经济政策的先决条件。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第一人口大国,开展对人口现象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即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是政府和学术界一项长期的任务。
为此,必须拥有一支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尤其是硕士层次及以上的人口学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但由于我国大学本科阶段未设置人口学专业,因此人口学专业硕士生大都来自于相近专业或专科层次的其他专业。
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人口专业基础薄弱,科研实践能力欠缺。
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口学专业高级人才,关键是科学合理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学课程体系,通过严格、优化、系统的课程教学来弥补知识上、能力上的结构性缺失,奠定好人口学及相关专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围绕着培养人口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人口学硕士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人口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人口学的基础理论,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够正确认识人口现象和人口规律,树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意识,并熟练应用人口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认识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专业的学生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既具有扎实而深厚的人口学专业知识,又具有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相关学科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汉语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应用复合型)
一、专业简介
人口学(Demography)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按照我国目前学科分类划分,人口学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它是研究人口各种变量的现象和过程,研究人口诸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人口变量与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学专业设置于2009年,2010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它的主要取向是在注重加强人口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学习的基础上,以民族地区及民族人口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在人口学中融入社会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的视角,重点研究人口与社会、人口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学专业现有导师3名,其中1名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导师组成员姓名及基本情况(姓名、职称、毕业学校、学位、研究方向)
陈长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民族人口研究
艾斌副教授,日本首都大学城市学博士,老年人口研究
朴光星副教授,韩国首尔大学社会学博士,流动人口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够从事人口学教学、科研、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人口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人口学研究方法,能对现实的人口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掌握一门外国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科研和实践操作以及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研究方向
1.民族人口研究方向;
2.流动人口研究方向;
3.老年人口研究方向;
四、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与方法。
指导教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相长。
研究生除了必修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规定学分的非学位课程之外,还要求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课题研究及社会实践,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还要注意对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质与特长进行引导与开发。
五、学习年限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程11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5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8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课程设置
七、必修环节
社会实践:至少完成36学时社会实践,实践内容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记1学分;学术讲座:至少参加本专业相关学术讲座12次以上,不记学分;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四学期完成。
开题未通过者可延期1-3个月再次开题。
八、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并反映国内外相应研究的前沿,并应用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独立完成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归纳、理论探讨以及政策应用,一般为3万字以上。
研究生全面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项目,经考核合格,完成学位论文撰写,经导师推荐,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
九、专业必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