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谚语

民俗谚语
民俗谚语

谚语第一缉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

◆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谷要自长,人要自强。

◆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

◆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穷人不攀高亲,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树老根子深,人老骨头硬。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

◆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

◆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

◆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谚语第四缉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一人作恶,万人遭殃。

◆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一字两头平,戥秤不亏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荡,铁怕落炉。

◆人怕引诱,塘怕渗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前若爱争长短,人后必然说是非。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术不正旁人说。

◆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歹马害群,臭柑豁筐。

◆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只有千里的名声,没有千里的威风。

◆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宁可无钱,不可无耻。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明枪交战,不可暗箭伤人。

◆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宁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

◆宁伸扶人手,莫开陷人口。

◆宁救百只羊,不救一条狼。

◆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

◆皮鞭伤肉,恶语伤心。

◆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眼前。

◆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当着真人,别说假话。

◆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知足得安宁,贪心易招祸。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

◆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气生财,忤逆生灾。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做贼瞒不得乡里,偷食瞒不得舌齿。

◆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偷来钱,两三天;血汗钱,万万年。

◆偷吃不肥,做贼不富。

◆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

◆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谎话讲不得,庄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谚语第五缉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心想赶两只兔,反而落得两手空。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钓。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自己做错不算数,别人做错打屁股。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称好,烂稻草。

◆多鸣之猫,捕鼠必少。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好药难治冤孽病,好话难劝糊涂虫。

◆伶俐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说话无高低。

◆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纸做花儿不结果,蜡做芯儿近不得火。

◆鸡大飞不过墙,灶灰筑不成墙。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说话看势头,办事看风头。

◆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眼大肚子小,争起吃不了。

◆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谚语第六缉

◆一路精,赚金又赚银;路路精,无钱吃点心。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老爷丢签,老百姓啃砖。

◆大树一倒,猢狲乱跑。

◆大黄医好人无功,人参治死人无过。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财主。

◆上了赌场,不认爹娘。

◆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娘舅当外人。

◆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财主一样狠。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

◆天理地理,有钱有理。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

◆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大越贪。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为富不仁,为仁不富。

◆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

◆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财大折人,势大压人。

◆冷,冷在风里,穷,穷在租里。

◆穷人心肠好,富人心如刀。

◆穷人手脚黑,富人心眼黑。

◆穷人求饭吃,富人胀破肚。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闷头狗,暗下口。

◆武官会杀,文官会刮。

◆拍马有个架,先笑后说话。

◆狗咬穿烂的,人舔穿好的。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贪婪鬼没个饱,吝啬鬼不知富。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谚语第七缉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样事,百样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草。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宁失一事,不失一时。

◆对强盗只能用刀子,对恶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刚则易折,柔则常存。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谚语第八缉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让路不是痴汉,躲路不是呆人。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争着不够吃,让着吃不了。

◆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好饭不怕晚,好话不嫌慢。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对人无情,人对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热天莫遮风。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若要好,大让小。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和人路路通,惹人头碰痛。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谚语第九缉

◆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一滴汗珠万粒粮,细水长流度灾荒。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万物土中生,全靠两手勤。

◆寸土寸金,地是老根。

◆寸土不空,粮食满囤。

◆上山弯弯腰,回家有柴烧。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俭,业精于勤。

◆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

◆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

◆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二十四节气的节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的节目 篇一:24节气策划书 篇一:二十四节气策划 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 微笑大使仪行劝导队一、活动背景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然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遗忘二十四节气,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教育,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二十四节气。 二、活动目的 1.让小朋友了解二十四节气 2.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3.让小朋友关注身边的节气 三、活动主题 节气之春文化之根 四、活动单位

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协会微笑大使仪行劝导队 五、活动时间 4月下旬 六、活动对象 幼儿园小朋友大班 七、活动地点 南通世纪新城幼儿园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 1、提前联系幼儿园相关负责人 ①、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安排 ②、确定活动的班级以及班上人数 ③、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活动时长 3、征集志愿者,统计志愿者人数 4、联系宣传部为活动拍照报道 5、收集并制作与活动有关的材料及物品,制作ppt演示文稿(生僻字注音) 6、提前安排志愿者练习活动中需要的节目 (二)活动开展 a.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1.由主持人通过俚语或二十四节气习俗来引导小朋友了解二十四节气 2.也可以用设问的方式询问某某是否是节气(例如,春

天是节气吗?) b.看图识节气 1.讲解每一节气的的名称以及特征,以ppt形式呈现 2.根据图片猜24节气名称,每组有6幅图片,轮流进行(图片以ppt 形式呈现)每幅图片均明显表现该节气的特征。提问小朋友要循循善诱 c.唱二十四节气歌 1.在屏幕上放二十四节气歌,让小朋友熟悉一下。 2.由志愿者教小朋友们唱歌 3.邀请小朋友唱歌 (三)活动后期 1.通过人人微博等上传活动感言和照片 2.写活动小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九、活动人员安排 1.主持人两名 2.跟队人员三到六名 3.拍照人员一到两名 十、应急预案 1.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节气连连看环节(即展出一系列节气与 农活的图片,让小朋友连连看节气与农活的联系。

数字古诗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10、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两个黄鹂鸣翠柳, 数字开头的古诗句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吴承恩) 一山一水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掉一江秋。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常悬。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百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十四节气表及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 二十四节

二十四节气表及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二 十四节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 3.惊蛰 “惊蛰至,雷声起。”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 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吃梨,可以让病痛远离身体。对于农人来说,也有让虫害远离庄稼的含义。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 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5.清明 万物生长时,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紧随寒食,由于日子接近,清明祭祖踏青,寒食禁火扫墓,渐渐合二为一。 这天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 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黄庭坚就写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6.谷雨 雨生百谷,谓之谷雨,这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这是谷类作物生长的旺季。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又名吃春,寓意接新春到来。 7.立夏

中国传统种菜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传统种菜二十四节气 篇一: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体验式英语教育先锋美联英语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春、夏至、秋分、冬至......是在中国传统的24节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拓展一下中国传统24节气用英语怎么表达! startstop 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 立春springbegins. 雨水Therains 惊蛰Insectsawaken. 春分Vernalequinox 清明clearandbright 谷雨grainrain 立夏summerbegins. 小满grainbuds.

芒种graininear. 夏至summersolstice. 小暑slightheat 大暑greatheat 立秋Autumnbegins. 处暑stoppingtheheat 白露whitedews 秋分Autumnalequinox 寒露colddews 霜降hoar-frostfalls. 立冬winterbegins. 小雪Lightsnow 大雪heavysnow 冬至wintersolstice 小寒slightcold 大寒greatcold 篇二: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风俗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

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

传统文化常识之24节气

传统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 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从地球上看,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古人将之称作“黄道”,并把黄道分为24份,每15度就是一个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有的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分”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有的反映温度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有的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有的反映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附:“二十四节气”具体表象 1.立春(2月3—5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 四季从此开始新的轮回。有吃春饼和春卷的习俗 2.雨水(2月18—20日):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3.惊蛰(3月5—7日):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 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 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 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4.春分(3月20—21日):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 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 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 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5.清明(4月4—6日):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 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 明净。故谓之清明。” 6.谷雨(4月19—21日):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 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7.立夏(5月5—7日):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小满(5月20—22日):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 以叫小满。

二十四节气气候习俗概要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中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十分准确地把立春这个阶段的特征和预兆形象地表现出来。 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并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除“咬春”外,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现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

诗词中的数字

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9、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9、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中华二十四节气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华二十四节气pdf 篇一:24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节气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中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十分准确地把立春这个阶段的特征和预兆形象地表现出来。 俗语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并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

二十四节气国学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二十四节气国学公开 课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2、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独特情趣。 3、传承民俗文化,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习俗等文化内涵。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又出现了第五大发明。下面我们来看一短片,请仔细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视频播放)请问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二十四节气) 2、新课 ①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交流 ②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③从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什么? 交流 ④二十四节气制定方法 祖先们没有时钟计时,便在地上插一根竿子,依「竿影」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再根据太阳从黄经(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依次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⑤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具体有哪些节气? 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⑥二十四节气含义 重点字词解释 立:开始;分:(昼夜)平分;处:停止;暑:炎热;至:极致 ⑦辨一辨:节气知识知多少? 1、赏景色,辨节气 2、话习俗,辨节气 3、知农活,辨节气 4、品意境,辨节气 ⑧议一议 有人说:“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的时间认知体系,在城镇化的今天已经没有意义了。”对此你怎么看? 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全球温室效应 4、气节如节气 …… 五、小结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希望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仅只有端午清明。 六、作业 收集相关二十四节气其他知识。 七、推荐阅读 《二十四节气知识》许彦来 《二十四节气民俗》高倩艺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沈善书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修订版)》张红星、左祖俊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申赋渔 八、板书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古诗中的数学

古诗中的数学

数学,与古诗词 摘要:1.我和数学的交流史; 2.数学与古诗词的意境美联系。中国的古诗词流传下来的,数不胜数。而其中的名诗名句, 大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于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语文中研究很多。而这次,我们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找找这文学瑰宝中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古代诗词数学美数学四要素 首先,我还是想谈谈我跟数学这个科目之间故事。 在我小学的时候,盛行奥数华赛,于是,赶上流行,我也去报了奥数班。然后本来就很稀少的周末时光就又减少了很多,就泡在那个奥数的培训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最后时刻我还是得奖了,好歹还是为升学做了点贡献。 上初中咯,就是天天的耍,数学老师又是个女的,所以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对于一个快更年期的数学老师的莫名其妙的生气,我们都是很淡定的把数学学的很淡定。后头中考咯,发现不得行咯,还是要好好的学哈数学,跑去到一个年轻的男老师那里补课。我估计异性相吸这个也算是个理由,所以初三下半期对于初中的那几个重要题型掌握的还不错,所以中考数学还是将就的满足。 高中,嘿,运气好,遇到整个学校最有趣的数学老师。所以,这个数学就学的一点都不被动。平时对数学的积极性很高。反正高中数学就是各种题各种公式,所以经常会花相对更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而

简单的元素,已经被诗人化为美妙、精巧,给人们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记得当时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画出这个意境。很奇特,就这么短短的十个字,却真的让我们好像亲眼看见了无垠沙漠上的一幅景象。数学与古诗词的碰撞,火花如此惊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首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诗仙李白后两句在描写江岸两边的景色,但是山的数量再怎么多,也不会有万座啊?当时我以为仅是修辞手法,后来,发现,之所以是“万重”,那是因为,轻舟随水流行进的速度很快,所以诗人在船上,就看到的是不停经过的山脉,这一个万重,仅是两字,却展示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相似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圣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脍炙人口。我们知道,构成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点、线、面、体”。这首诗中,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站在数学角度来看,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 ;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此处表现的时空之幽远, 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与平面的无限延伸有异曲同工之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华夏祖先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福建省福州市直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尝试将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通过观察探究、游戏表演等方式表达对节气特征的认识,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品读节气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标签: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世代相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承、护、扬,学会挖掘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已有的,保护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开始思考:尝试让二十四节气走进幼儿园课程,和孩子们一起聆听天地之歌…… 思考一:二十四节气传递给儿童什么? 第一,我们要厘清概念:二十四节气是什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对生活有何意义?一般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作为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既是指导农业生产、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又是官方颁布的时令(节)准绳。 第二,二十四节气传递给儿童什么?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些浪漫而古老的传说,而这些传说之中,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中国哲学的独特意蕴。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有着中国人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的未来,而且每个节气都是人们试图与天地沟通的一个庄严仪式,都是人们诗意生活的生动画卷。 因此,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要基于儿童的视角、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让儿童感受和认知大自然的节奏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体会节气的民俗内涵,从中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活气息和中国传统智慧;感受节气所呈现出相应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唤起至真至美的感受,学会诗意地生活。

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风俗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诗词里的数学

诗词里的数学 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贪污腐败、反对变法的丑态。 解放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 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 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 开始了。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3]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 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 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惊蛰节气 传统上为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 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 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 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 温度。 春分节气 一年中第四个节气。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 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 (或5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春分点 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 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 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清明节气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中国又将迎 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谷雨节气 进入公历四月的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 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 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 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 活动并不消停。 立夏节气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 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 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小满节气 小满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 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节气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 谷可播种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 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 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WORD小报:二十四节气立春民俗传统文化节日小报word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 (3)

智汇专业文档智汇专业文档 立春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节点,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节气含义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 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立春,阴阳 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 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 此开始了。 节令习俗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 到立春前为冬季。立春前一天被称为节 分,人们为了驱邪纳福,便产生了一系列 活动。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古人重视祭祀文化,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立春后气温回升,万物苏萌,春耕大忙季节在全 国范围陆续开始。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一、活动名称: 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 二、活动目的: 1.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3.了解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民俗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4.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安排 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 二年级:认识气象观测仪器 三年级:参观气象局 四年级:参观水文站 五年级:参观佘山天文台 四、分年级设计 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 【背景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各个节气的名称 2.能吟唱二十四节气歌、背出十二月花名 【活动过程】 1.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侯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 节气既是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科学总结,也是古代历法的创造之一。 2.诵一诵: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此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背一背:十二月花名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 四月蔷薇,五月石榴,六月荷花, 七月凤仙,八月木犀,九月菊花 十月芙蓉,十一月腊梅,十二月水仙。 4.学一学:二十四节气类别

诗歌中的数字

诗歌中的数字 有句名言: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数字是数学的骨髓,“骨髓”入诗,文理相融,别有一番情趣.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几首诗,品味数字在诗中的妙用.“1”的妙用.“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杆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10个“一”字叠用,巧妙地渲染了月夜的幽静,烘托了无尽的秋思. 徐志摩的《沪杭车中》:“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撸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对一草一木都怀有丰富亲切的感情,寥寥几句,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诗人的思绪被窗外的景物唤起了. 宋朝理学家邵康有一首以数字为框架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仅有20字的小诗,数字占一半,把1~10十个自然数按顺序融入诗中,勾勒出一幅炊烟缭绕、山花烂漫、令人心醉的山村风景.《山海经》记传清朝才子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受一群无聊秀才的刁难,吟咏了一首借物讽人的讥讽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丛皆不见.”平淡之中,产生悬念,笔锋急转,佳句即现,妙趣横生.明代才子伦文叙曾为《百鸟归巢图》配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描绘出封建剥削阶层贪婪、凶残的丑恶形象,诗中用8个数字暗示100,即1+l+3×4+5×6+7×8=100.又如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意思是坐在地球上一昼夜走八万华里,在宇宙中穿来穿去遥望许多条银河.因地球周长四万公里,1公里=2华里,地球一天自转一周,人随地球自转也日行八万华里,体现一代伟人意气飞扬的革命豪情.

二十四节气常识

二十四节气歌谣 发表日期:2008年3月18日 已经有290位读者读过此文 二十四节气歌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文字 内容 文字 文字 文字 单击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添加文字内容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