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阳花鼓戏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关于花鼓戏发展现状与对策

的调研报告

团队: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文化调研小组

组员:曾潇2010级英语一班

阳灿霞2010级工商管理一班

蔡元2010级广告一班

指导老师:罗兰容(讲师)

调研地点:省市赫山区

调研时间:2012年8月14日-2012年8月22日

摘要

市位于省中部偏北,洞庭湖畔,是丰沃的“鱼米之乡”。钟灵毓秀的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流派众多,更有“花鼓窝子”的美誉。其中,花鼓戏闻名遐迩,是乡土文化最具地方特色的亮点。

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本土的花鼓戏,是民间艺术的璀璨瑰宝。益路花鼓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晚期,以地花鼓和民间歌舞为基础的花鼓戏音乐便在一带迅猛发展。它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真实地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湘中湘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人口流动地不断加速,极具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退化甚至消亡乃至被彻底遗忘的危机。作为传统戏剧文化的花鼓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表演、服装、风格都明显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80后90后对于花鼓戏十分陌生甚至于漠然。在多元化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花鼓戏面临步履维艰的窘境,被逐渐边缘化。如何让花鼓戏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与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调研小组对花鼓戏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走访了赫山区文化局、市花鼓戏剧院工作者、乡镇普通群众等,通过实地考察、单独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目前花鼓戏的地方优势、制约因素、管理机制和外部因素等,探索有利于花鼓戏传承以及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字: 传统戏曲文化,花鼓戏,现状,发展,对策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基本概况 (4)

第二章发展现状 (5)

2.1 人才流失,青黄不接 (5)

2.2 观众贫乏,市场疲软 (6)

2.3 经费匮乏,入不敷出 (7)

2.4 管理疏漏,制度老化 (8)

第一章思考与对策 (11)

3.1 政府层面 (11)

3.2 行业层面 (12)

3.3 自身层面 (12)

3.4 各级学校及媒体层面 (14)

第二章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指导老师评估意见 (17)

市位于省中部偏北,洞庭湖畔,是丰沃的“鱼米之乡”。钟灵毓秀的民风

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流派众多,更有“花鼓窝子”的美誉。其中,花鼓戏闻名遐迩,是乡土文化最具地方特色的亮点。

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本土的花鼓戏,是民间艺术的璀璨瑰宝。益路花鼓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晚期,以地花鼓和民间歌舞为基础的花鼓戏音乐便在一带迅猛发展。起源于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歌,念白及唱词均是当地方言,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情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真实地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是湘中湘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人口流动地不断加速,极具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退化甚至消亡乃至被彻底遗忘的危机。作为传统戏剧文化的花鼓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表演、服装、风格都明显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80后90后对于花鼓戏十分陌生甚至于漠然。在多元化现代文明的挤压下,花鼓戏面临步履维艰的窘境,被逐渐边缘化。如何让花鼓戏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与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们调研小组对花鼓戏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走访了赫山区文化局、市花鼓戏剧院、乡镇普通群众等,通过实地考察、单独走访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目前花鼓戏的地方优势、制约因素、管理机制和外部因素等,探索有利于花鼓戏传承以及发展的新思路。

一、花鼓的发展历史

益路花鼓源远流长,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县的桃花江(今桃江县),就有松山、兰山兄弟组织的“大兴班”活动。清代晚期,的戏曲音乐艺术已经

成熟,而在清末,外来剧种的纷纷流入更促进了花鼓戏向高层次发展。

民国初期,四大风格迥异的花鼓路子同时盛行于,为赢来“花鼓戏窝子”的盛誉,而抗战时益路花鼓的“宝和班、仁寿班等更是深入湖区、山区宣传抗日救亡,为抗日救国做出突出贡献。

解放后,一大批益路花鼓的精英,以原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不断地创作、实践将益路花鼓的艺术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在文化部门带领下,各个民间职业剧团开展戏曲改革运动。一大批新兴文艺工作者涌入花鼓戏的队伍,将花鼓戏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1956年,原市花鼓戏剧团整理演出的传统戏《三女抬板》受到毛主席的盛赞,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人民日报》撰文赞扬《生死牌》演出成功,并高度评价花鼓戏演员表演的精湛,这也为花鼓戏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可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戏曲的不景气,花鼓专业剧团和艺术人才数量日益萎缩,这些颇具泥土芳香的艺术形式濒临失传。80年代初,有地区、县、南县、沅江、安化等8个专业剧团,而到目前为止,在每况愈下的发展境遇下,全市仅有赫山剧团和资阳剧团2个专业剧团、26个民办剧团。赫山花鼓剧团是专业剧团中唯一还在正常运转和发展中的代表。而全市围,从事花鼓戏艺术的人员已不到400人,花鼓戏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

二、、花鼓的发展困境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花鼓戏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

(一)人才流失,青黄不接。

一方面,花鼓戏剧团资金状况捉襟见肘,留不住人才。随着老艺人们相继辞世,还有部分艺人考入音乐院校、调往省级艺术团甚至于半路转行,人才流失严重,人员老化,在岗人员阵容不齐,使得剧团正常运作都成问题,甚至出现花钱请演员来临时组合或借演员的尴尬情形。而年青的演员和艺人对花鼓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戏曲的专注与热爱程度也远远不及老一辈,更使得花鼓戏形势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在艰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偏低的工资水平下,花鼓戏很难吸引优秀学员。“条件好的孩子都去学唱歌、学演电视剧了。”一位剧团的剧务在接受访问时感慨道,“谁会愿意选择不景气又收入拮据的戏曲呢?”以资江花鼓戏剧团为例,剧团近18年都没有培训过小演员,也未引进过任何新的艺术工作者。戏曲表演成材难,成材率低,工资收入低,高成本付出和低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许多有天赋的青少年都望而却步,花鼓戏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与其他剧团同类人员相比,演员对收入的满意度

(注:表格引自《地方花鼓戏的发展与艰难并存》的问卷调查调研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