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交际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掌握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业要求,更是为了能够在国际交流、职业发展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即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有效地习得语言。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提供丰富、多样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语言输入,例如真实的英语文本、音频和视频材料等。
情感过滤假说则强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焦虑、缺乏自信等负面情感会像过滤器一样阻碍语言输入,而积极的情感状态则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吸收语言知识。
因此,营造一个轻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二、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1、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和习得的。
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教师应当努力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这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教授购物的相关话题时,可以模拟超市的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购物对话。
此外,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英语电影、歌曲、纪录片等,也能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
2、强调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优质的语言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
教师应选择地道、生动、与时俱进的教材和学习材料,确保学生接触到准确、自然的英语表达方式。
同时,增加语言输入的数量,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语书籍、报纸、杂志,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等。
但要注意,输入的内容应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适应,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材料。
3、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语言输出不仅能够检验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促进语言的内化和习得。
专业的二语习得与交际能力
专业的二语习得与交际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学习第二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提升交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研究着人们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专业的二语习得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初步理解二语习得的概念,需要明确习得第二语言与学习第二语言的区别。
学习第二语言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比如词汇、语法以及各种规则;而习得第二语言则强调通过实际交际环境中的接触和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
习得第二语言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以提升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要提高交际能力,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二语习得理论。
其中,是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是经典之作,他提出了“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和“获得语言的能力与接触到的语言环境的输入有关”的观点。
此外,还有华尔查的互动模型以及斯文(L. S.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他们都对二语习得过程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除了理论研究外,实践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关键。
学习者需要参与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与母语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比如参加语言交流活动、观看外语电影、阅读外语书籍,甚至是出国留学等。
通过与母语人士的交流,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语言的地道用法和表达技巧。
此外,提高交际能力还需要注意语言输出的训练。
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朗读、背诵等方式积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写作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习者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除了参与真实语言环境的互动和训练语言输出外,专业的二语习得课程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者可以接受系统性的语言知识培训,了解语言习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各类交际活动来加强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的课程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他们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
兰 珉娥 罗利 ( 庆 师 范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重庆 重 沙坪 坝 40 4 ) 0 07
内容摘 要 : 际策略 作 为一 种 运 用语 言的 策 略 ,是 提 高 交 际 交 能 力 的 重要 手 段 。它的 准确 运 用有 助 于二 语 或 外语 学 习者 保 持 交 际顺 畅进 行 。 文 简要 概 述 了 交 际策 略 理 论 并 阐述 了交 际策 略 对 本 外 语教 学 的意 义 。 关键 词 : 际策略 二 语 习得 教 学 意 义 交
关 于 学 习 者 的 语 言 水 平 影 响 交 际 策 略 的使 用 方 面 . a n T r e和 o
“ 际 策 略 ” 一 术 语 最 早 由 Sh kr 17 交 这 e n e 在 9 2年 发 表 的一 篇
讨 论 有 关 中 介语 问题 的 文 章 中提 出 。 他将 学 习者 在 运 用第 二语 言
1 .引 言
代、 词、 组等非合作策略 , 直接求助 、 造 重 及 间接 求 助 、 语 言手 段 非 的 合作 策 略 ) 。最 后 是 K l r a e em n依 据 可信 度 、 洁 性和 概 括 性 三 l 简
个标 准 划 分 的 概 念 策 略 和 语 言 策 略 。前 者 包 括 综 合 与 分 析 策 略 :
进 行交 际 时 为弥 补 语 言 能 力 不 足 而 采 取 的 语 言 或 非 语 言 的 策 略 称 之 为 交 际策 略 。作 为 交 际 能 力 的 一 个 组 成 要 素 , 际策 略 对 二 交 语 或 外 语 学 习者 十 分 重要 . 为 它 能 保 障学 习者 在 因语 言 知 识 不 因 足 的情 况 下进 行 顺 畅 交 际 。此 后 , 言 学 家 分 别 从 定 义 、 类 、 语 分 可 教 性 等 方 面对 交 际 策 略展 开 了一 系 列 研 究 。
成人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五、结论与建议
4、个性化定制学习计划:每个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方式和进度都不尽相同, 因此需要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和学生本人应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 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以确保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通过对成人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 们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本人可以共同努力, 通过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
除了上述分类,还有其他类型的动机,如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深层动机和 表层动机等。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如对语言的美感、 文化魅力等产生的兴趣;外部动机则是指来自外部的因素,如家长、老师、工作 等对学习者的期望和要求。深层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 欣赏,而表层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仅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如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等。
二、背景介绍
二、背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包括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处理二 语知识时所采取的行动,如记忆、推理和分析等;元认知策略则涉及学习者的学 习计划、监控和评估等;社会策略则指学习者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寻求帮助等; 情感策略则涉及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自信心等。
一、当前汉语国际化的形势
一、当前汉语国际化的形势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虽然有所动摇,但汉语的 国际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日益增强,以及一 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汉语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 这并不意味着汉语国际化已经完成。相反,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细致的规划和 执行。
二语习得下的英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8页精选文档
二语习得下的英语口语交际策略研究一引言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言语交际工具。
对于英语而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将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懂得相对完善的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口语和听力水平等。
然而,语言基础并非是构成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部要素,另外一个重要要素是交际策略,它是学习者在使用英语知识过程中所运用的三大策略(产出策略、接受策略和交际策略)之一。
Bialystok指出:“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解决二语或外语交际中的困难而有目的和有意识采取的策略”(Bialystok,1990)。
Rod Ellis认为:“交际策略是当学习者面临传递意义的交际任务时,因缺乏必要的语言知识而采用的策略。
例如,不知道第二语言中某一物体的表达方式,在交际中却不得不提到这一词汇时所采取的方法”(Ellis,2001:696)。
Tarone认为外语学习者的目标语知识与本族语者的语言之间存在着空缺,它可以用交际策略来进行填补,策略特点是交际双方“为达成一致意义而进行协商”(Tarone 1981:419)”。
由此可知,交际策略指的是:在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在尚未完全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的情况下,谈话者为了消除自身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以便获得交际的成功而有意采取的方法或技巧。
二英语口语交际策略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者通常会因词汇、语法、话题等相关因素而产生交际困难和障碍。
因此,为了消除这些相关因素,我们可以将交际策略分为词汇策略、语法策略和话题策略。
1 词汇策略在英语口语交际中,遇到词汇障碍时,可以采用下列策略来解决:(1)语义场策略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是德国学者J.Trier 最先提出来的,旨在探讨词表达的类概念与词表达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语义场也叫词汇场,是指在一个共同概念之下,意思上密切相关的一组词的聚合体。
幼儿的二语习得策略与方法
幼儿的二语习得策略与方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掌握多种语言已经成为一种优势。
对于幼儿来说,尽早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有着诸多益处。
如何帮助幼儿有效地进行二语习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的语言环境。
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第二语言的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比如,在家中播放第二语言的歌曲、故事、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熟悉这门语言。
家长也可以尝试用简单的第二语言与幼儿交流,即使幼儿一开始可能不太理解,但这种持续的输入会逐渐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
在幼儿园或学校里,教师也应该尽量多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可以布置一些与第二语言相关的环境装饰,如张贴单词卡片、图片等,让幼儿随时都能看到、接触到第二语言。
二、趣味互动教学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学方法必须充满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设计各种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游戏,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单词卡片游戏,教师或家长说出一个单词,让幼儿找出对应的卡片;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特定的场景中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
还可以利用拼图、积木等玩具,在玩耍的过程中融入第二语言的元素,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三、故事与绘本故事和绘本是幼儿语言学习的绝佳素材。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第二语言绘本,与他们一起阅读,不仅可以培养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幼儿理解语言的情境和用法。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或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可以就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用第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模仿与重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学习。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地重复正确的语言表达,让幼儿跟着模仿。
可以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开始,逐渐过渡到句子。
通过反复的模仿和练习,幼儿会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法。
二语习得交际策略与外语焦虑感
2012年Vol.27 No.10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2-09-16作者简介:孟祥瑞(1980-),女,河南平顶山人,从事管理学方向的研究。
一、引言第二语言研究中的交际策略主要指在有交际困难情况下实现某种特殊交际目标而使用的技巧。
交际策略的恰当使用有助于解除外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困难,填补知识空缺,有效进行交际。
交际策略对于增强交际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际策略意识的增强可以帮助交际者疏通交际障碍,顺利完成二语交际意图的传达。
外语焦虑感是是指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产生的消极不安、不愉快的心理,其对于二语习得者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有着负面的影响。
将交际策略引入二语习得过程将可以提高交际效率,使交际者将语言输入转化为更多更有效的语言输出,增强学习者成就感,从而使二语交际过程顺利实施。
二、交际策略缓解焦虑感的实现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解决二语或者外语中的困难而有目的和有意识采取的策略(文秋芳1990) ,其分类具有多角度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的分类也是不同的,其中,Faerch和 Kasper提出交际策略分类较为完整。
他们首先将交际策略分为减缩(reduction) 和成就(achievement)策略。
当学习者表达表达不顺畅、遇到表达障碍时,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是回避困难,二是设法消除障碍。
回避即采用减缩交际的方法调整原来的目标, 此包括形式减缩和功能减缩。
形式减缩和功能减缩指的是语言学习者为避免交际过程中遇到的语言不流利、不正确在语言、词汇、句法方面的省略手段;功能减缩是指语言学习者为避免避免交际者在交流过程中遇到困难在内容或意义上采取的省略。
二是设法解决即采取成就策略, 交际者主要通过补偿策略(compensatory strategies)和检索策略(retrieval strategies)来设法完成交际,增加成就感。
补偿策略又分为合作策略和非合作策略。
二语习得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语习得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语言习得最终目的是语言学习者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本身的同时能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发展交际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语言。
标签:二语习得;学习者;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和理解母语后对另一门或两门甚至多门语言的学习或习得。
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或多门语言就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语言,在真实情景中正确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实现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功能。
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学习者自身語言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最终目的。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分析,指出了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如何培养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1、语言能力语言,是有声的口头语言,而文字只不过是记录说话的符号。
语言学习者应该掌握的是灵活的语言,及真正的、生活的、交际的语言。
因此,二语习得者不仅应该掌握外语的基本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而且还应该把它置于特定的语言情景之中,即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结合到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去学。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Hymes)认为,“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事的能力,即指语言知识和使用语法(语言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语法知识是源,并非是一种本身就存在的智力结构的抽象认识状态,语法知识的使用才是关键的问题,它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所以,在二语习得中,外语学习者对语言能力的掌握不仅应建立在语音、语法、句法、词汇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还必须既能正确而顺利地理解所学的语言,又能自然而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算真正地掌握了语言能力。
2、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
二语习得中,外语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其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语习得理论及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世界通用语之一的英语已成为当前大部分国家极为重视的语言工具。
在各种英语教学模式中,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即在教授给学生英语文化背景和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听、说、读、写、译等输入与输出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新知识和交际实践的策略。
在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交际教学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交际教学法在教学活动开展应用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培养其交际能力,从而在外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外语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由于不少教师对于交际教学法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尚不全面和深刻,因而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又步入另一个阶段,即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法教学过于轻视甚至完全排斥,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交际教学法从语言认知、教学开展过程、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国内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以往主导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语言翻译法逐渐在国内英语教育中削弱。
但由于不少教师对于交际教学法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尚不全面和深刻,因而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又步入另一个阶段,即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法教学过于轻视甚至完全排斥,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因而关于语法是否要教,如何教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者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种形势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现,对交际教学法提出了挑战,交际教学法固然有诸多优点,但语法教学同样重要,应将二者充分结合,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基于此,笔者在文中针对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和交际教学法中的启示展开分析与探讨,阐述了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如何合理促进英语教学提出了个人观点,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二语习得理论与交际教学法理论简述1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又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它首先是由lado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对比分析方法(contrastive analy- sis),继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主义于50年代末期语言受一定规则的支配,具有创造性,人们能够对浩如烟海的新奇句子加以理解并予以阐述。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如何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习得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至关重要。
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如英语电影、歌曲、纪录片等,为学生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
例如,播放一部英语原声电影,让学生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的运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在自由交流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习者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话题、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单词时,可以采用单词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词汇。
在讲解语法时,可以结合生动的例句和故事,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有趣。
三、注重听力和口语训练听力和口语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要给予听力和口语足够的重视。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广播、有声读物等,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模仿听到的内容,进行口语模仿训练。
此外,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表达机会。
四、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读物,如英语童话、简易小说等。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阅读效率。
五、强化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的规则,虽然不能过度强调语法,但适当的语法教学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使用的交际策略
Corder(1981)将交际策略定义为:“说话人 在遇到困难时,为了表达意思而采取的有系 统的技巧”。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交 际策略是弥补学习者和对话者语言知识的差 距所采取的策略。
西方学者对交际策略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
Tarone (1977)把交际策略分成五个类别:(1)回避;(2)转 述;(3)借用母语;(4)求助,如提问;(5)模仿及手势语。 Tarone的分类法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影响深远,因为它 涵盖了交际策略的基本类型。 Bialystok (1983)把交际策略按其信息来源分成两个类 别:基于第一语言的策略(即借用策略)和基于第二语言 的策略(即转述策略) 根据Farech&Kasper(1983)对交际策略的界定和分类, 交际策略可分为减缩策略与成就策略,减缩策略指的 是一种回避策略,而成就策略是指一种补偿策略。
1. 回避。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 2. 简化。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减缩。
这两项基本属于回避一类,即改 变原来的交际目标。 初学者或语言程度差的学习者常 用此策略。
3. 语言转换。在目的语中夹杂母语。 4. 母语目的语化。用母语的语言项目或规则 来表达目的语,形成母语式的目的语。 5. 母语直译。将母语直译成目的语。
Thank You!
以上几项属于以目的语为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为语言程度较高 的学习者所运用。
12. 等待。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在记忆中 检索。 13. 体势语。 14. 使用其他语言。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 的语,而是用其他语种。 15. 求助于对方。直接要求对方解释或重 复,也可以通过停非常聪明地使 用了回避、语言转换、描述、重复、等 待、体势语、求助、利用交际环境等交 际策略,达到了交际目的,可以说是通 过使用交际策略达到交际目的的一个很 好的范例。
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交际策略的培养
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交际策略的培养【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二语学习效率、增强跨语言交际能力、确保跨语言沟通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本文就“二语习得过程中交际策略的培养”这一话题提出作者肤浅的见解,为避免各种语言的交际理解错误,积极研究出语言交际失败的补救行措施。
【关键词】二语习得;交际策略;内涵及分类;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主要从“交际策略的内涵及分类”、“影响交际策略实施的因素”和“培养交际策略的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如何培养交际策略,提高交际技能,确保跨语言交际的高效、流畅、顺利进行。
一、交际策略的内涵及分类(一)交际策略的内涵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语学习者弥补语言知识不足或应对突发交际状况所采用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弥补性手段和措施。
掌握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够帮助二语学习者掌握正确的二语学习方法、提高跨语言交际质量、培养他们二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促进二语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交际策略的分类长久以来,针对交际策略的分类方法众说纷纭,目前比较常见、应用比较广泛的分类方式为以下三种。
1.心理策略心理策略包括缩减策略和成就策略两种:(1)缩减策略。
缩减策略是指二语学习者在跨语言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的时候,采取逃避或忽略的态度。
一般来说,缩减策略被看作是较为被动的一种交际策略。
缩减策略包括形式减缩和功能减缩两种。
首先,形式减缩是指学习者为了避免在表述上产生阻断或误差而在词汇、句式、语音等方面进行缩减或省略。
其次,功能缩减是指学习者为了确保交际流畅在表述内容或意义等方面进行缩减或省略。
(2)成就策略。
成就策略是指二语学习者在跨语言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的时候,采取主动应对或设法解决的态度。
一般来说,成就策略被看作是较为主动的一种交际策略。
成就策略包括补偿策略和检索策略两种。
首先,补偿策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借助于其他跨语言交际参与者的帮助来化解交际困难,完成交际任务的方法;另一种是不借助于其他跨语言交际参与者的帮助,完全靠自身努力来实现交际目的的方法。
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使用的交际策略
经常使用旳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旳关键,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还未完 全掌握第二语言时,为实现交际目 旳,处理因语法与词汇方面旳欠缺 而采用旳措施。
这一概念最初是Selinker ( 1972)提出旳, 它是一种语言使用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在 遇到因为语言资源有限而无法体现某些信息 旳情况时,为了克服交流障碍而采用旳技能。
但是,我们以为,既不能完全依赖交际策 略训练来提升学生旳交际能力,也不能完全排
斥交际策略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旳作用。外语 学习者欠缺旳并非是交际策略本身,而是怎样 利用这些策略。所以,交际策略教学旳要点应 该放在交际策略使用旳普遍规律和语境上,而
不是设法对详细旳策略手段进行训练。外语 学习者旳交际能力培养除了语言和社会文化, 还必须涉及策略知识与措施,这一点值得我国 外语教学界注重与思索。
born?(语义替代) • W:Eggs,Ms. • C:Very well. bring me a egg and a cup of tea,
please. • W:Yes,Ms.Is there anything else?
• C: I’d like some 豆腐. (语言转换) Maybe it is called tofu. It looks white and white (母语目 旳语化,造词)and tastes tender.
7. 描述。用一段描述或解释迂回体现某一意 义。
8. 造词。造目旳语中并不存在旳词语。 9. 反复。对对方听不明白旳部分不断反复, 希望能使对方听懂或争取时间想出别旳体现 方式。
10. 使用交际套语。使用已经储存在记忆 中旳某些固定说法。 11. 利用交际环境。一定旳交际环境有利 于意义旳体现。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掌握流利的英语口语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策略,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提升口语水平。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在课堂上使用全英文授课,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语言氛围中。
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英语指令、解释和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回应。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英语电影、电视剧、歌曲等,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英语口语表达。
组织英语角活动,邀请外教参与,为学生提供与母语者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感受语言的运用和文化的差异。
二、培养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但仅有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有效的输出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听力和阅读材料,包括故事、新闻、学术文章等,以增加他们的语言知识储备和语感。
同时,要设计多样化的口语输出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
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观点,相互交流和启发。
角色扮演则能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演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他们在公众面前表达的自信。
三、注重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传统的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传达。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将语言形式与意义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语言形式。
例如,在教授新的单词和句型时,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方式直观地呈现其意义,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语言的用法。
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单词的拼写和句型的结构。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不必过于纠结语法错误,先注重内容的表达,再逐步纠正语言形式上的问题。
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高校近几年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策略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方法,力图唤起广大师生对学习策略的重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标签]大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交际能力其中,“策略能力强,交际能力就强”理论得到了证实(Canale&Swainl980;Canale 1983),为我们通过培养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来提高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效果提供了依据。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与交际策略的关系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曾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学习策略的多种定义,Rod Ellis(1994)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中列举了5种不同的语言学习策略定义。
Stern(1983)说:“根据我们的看法,学习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而学习技巧则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
”Weinstein和Mayer(1 986)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
”Chamot(1987)则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刻意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
”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语言系统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
”Oxford(1989)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交际策略是学习者在对第二语言或外语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交际目的,弥补其语法或词汇知识的贫乏而采用的方法(Paribakhtl985,Corderl983,Faerch&Kasperl983)。
从理论上讲,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交际策略是学习者在交际中使用的保持交际渠道畅通的手段。
然而,二者的界线并非总是如此清楚。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2)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三、交际策略的分类交际策略的分类方法具有多层而,多角度的特点,’faronc(1977)的分类,Faerch和Kasper(1984)的分类,以及Poulisse(1990)在Nijmegen研究项目中的分类。
三种分类方法各具特点并相互补充,为以后交际策略研究中交际策略的进一步分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但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用的是Fae-reh和Kasper(1983)的分类方法。
Faerch和Kasper的分类可归纳为:缩减策略、回避策略〔形式缩减:音位缩减、词法缩减、句法缩减、词汇缩减;功能缩减:形位缩减、情态缩减、命题内容缩减);求成策略、补偿策略(非合作策略:语码转换、直译、外语化、迁移、替代、转述、造词、重组等;合作策略:直接求助、间接求助、非语言手段等);检索策略(等待语汇出现、求助形式类似词、语义场检索、其他语种检索、学习语境检索、感官检索等)。
这种分类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心理语言学特点,将交际策略放在言语表达的总框架中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分类。
它将语言表达分为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交际策略划分为缩减策略和求成策略。
这不仅仅是罗列交际策略,而是将其归类为策略范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就像其他的分类方法一样,这种分类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包含有重叠和含义不清之虑。
四、影响交际策略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学生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如第二语言水平、学习态度、认知风格、个性、文化背景;以及学习者以外的因索,如学习环境、交际任务类型、语言谱系差异等。
研究交际策略关键在于有效地促进交际,语言学习中的各种变量对交际策略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如以下五种变量:1.学习者外语水平2.问题性质交际问题的来源与性质对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当母语一与外语同属一个语族时,学习者的语码转换策略较容易出现。
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
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摘要:近年来,交际策略在提高二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中外学者所广泛研究。
本文回顾了第二语言习得中交际策略的定义、不同类型及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寻求交际策略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交际策略的定义正如语言学家Coder在1977年所说的,当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与他人交流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使用交际策略。
Tarone在1980年说过,交际策略是对话者在没有共同结构的情况下试图表达某种意义的努力。
换句话说,他在定义交际策略时,将互动视为交际策略定义的标准之一。
他认为交际策略是用来填补外国学习者目标知识和母语之间的空白,它的特点是对话者为了达成协议而进行谈判。
Faerch和Kasper在1983年说过,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在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故意使用的策略。
而斯特恩在1983年曾说过,交际策略是交际者在使用不熟悉的第二语言时,用来处理交际中出现的困难的技巧。
二、交际策略的类型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策略进行了定义,因此定义的不一致必然导致交际策略分类的不同。
有些学者如Tarone根据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交际策略进行分类。
Bialystok根据语言来源对交际策略进行了分类。
在他看来,用这种方法对交际策略进行分类的最大优势在于:人们很容易理解不同交际策略的作用。
因为一般而言,在学习者和母语人士之间的交流中,基于目的语的交际策略比基于母语的交际策略更有效。
Corder将交际策略分为消息调整策略和资源扩展策略。
到目前为止,根据交际策略的应用,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同类型的交际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两种使用更广泛的交际策略。
根据Tarone (1977)、Farch和Kasper(1983)的观点,两种交际策略分别是回避策略和成就策略。
三、交际策略的影响因素在交际中,交际者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不同的交际策略。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交际策略的使用涉及很多因素,主要包括语言程度、学习环境和交际任务、学习者的个性和性别等。
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实现.kdh
《教学与管理》2009年2月20日一、引言二语学习中的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掌握有限,在自发的表达能力欠缺、交际意图的传达受阻时,有意识地使用的补救措施。
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它反映出语言使用者如何调动有限的准确性和适宜性知识以达到交际目的。
交际策略应用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描述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其中策略能力指交际者所使用的应付策略,包括语题的引入、保持、结束、纠正、补救和改换话题方向的交际手段。
就外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必须学会组成第二种语言的新法则,而成为能操双语者。
在外语能力达到相应的程度以前,学习者可能会使用一些不依常规的句子。
这些句子的出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所处的独特语言状态。
这可看成是母语的转移,也可看成是认知或语言共同性的作用”。
这种由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的目的语知识系统被称为中介语。
由于外语习得的过程是以目的语为标准、不断充实和重组的过程,那么随着目的语知识系统逐步完备,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组状态中。
交际策略是影响中介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介语构建的手段之一,其中转述和躲避为目的语交际者使用的频度颇高。
二、交际策略的实现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交际者有时无法拒绝交际策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很少有人是在完善地建立起目的语知识系统之后才开始从事交际活动;第二,处于交际活动中的人们并非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能谈论任何话题。
交际策略应用的普遍意义自然由此而生。
换言之,大多数人在目的语交际中都会遇到“力不从心”的情况和出于多种原因不愿意、不能够谈论的话题。
可以由此认为,人们在使用转述和躲避这两类交际策略时的基本原因是语言程度和问题来源。
转述和躲避交际策略的使用都与交际输出相关,即交际者对交际策略的使用出现在他们的口笔实践中。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对某篇课文的提问:Were the people there interested in the story ?why ?该问题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对该问题前一部分反应可能是Yes 或N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agmatic competence
Illocutionary competence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llocutionary competence
Speech acts theory Utterance act Propositional act illocutionary act Perlocutionary act
Can we measure strategic competence
It may be inaccurate to identify strategic competence with intelligence. To simple dismiss strategic competence as a general ability whose effects on language performance we cannot measure is to beg questions.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abilities on test performance is ultimately an empirical question.
Majority of language use involves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functions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the sensitivity to, or control of the conventions of language use that are determin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specific language use context; it enables us to perform language functions in way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that context. 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s in dialect or variety, to differences in register and to naturalness, and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cultural reference and figures of speeech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Introduction
People are realizing that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communicatively involves both knowledge of or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and the capacity for implementing, or using this competence
Language functions
The functions described here are grouped into 4 macrofunctions: ideational (expression of meaning ), manipulative (affect the world around us), heuristic (extending of ou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round us), and imaginative (creating or extending our own environment for humorous or esthetic purposes)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Controlling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language Comprehending propositional content Ordering to form texts Thus it is of two types: grammatical competence and textual competence
A framework of CLA
Language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logical mechanisms
Language competence
Two types of classifi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A mor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strategic competence
Assessment Planning Execution
Assessment component
Identifying the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what language competence Ascertaining the abilities and knowledge that are shared by our interlocutor Following the communication attempt, evalu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mmunicative goal has been achieved.
Grammatical competence
Language usage To name a few: the knowledge of vocabulary, morphology, syntax, and phonology/graphology
Textual competence
Textual competence includes the knowledge of the conventions for joining utterances together to form a text, which is essentially a unite of language consisting two or more utterances or sentences that are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rules of cohesion and rhetorical organization. Note that textual competence is also involved in conversational language use
Psycholinguistic mechanisms
These are essentially the neur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that Faerch and Kasper include in their discussion of the execution phrase.
The influence of strategic competence on language text
There appear to be some types of language test tasks that are particular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s of test takers’ strategic competence, in that they can successfully complete such tasks by utilizing their strategic competence to compensate for deficiencies in other competences. An example of such test is the picture description test.
Planning component
The planning component retrieves relevant items from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formulates a plan whose realization is expected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ve goal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 earlier framework: skills/components model Context? An expanded concep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whos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is it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beyond the sentence to the appropriate us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omething more than the simpl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Summary
In this chapter, a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as both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the capacity for implementing that knowledge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has been proposed. This framework is presented as one part of a theory of factor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 on language test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ory, a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methods that affect performance on language tests, will be described in next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