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docx
《语法讲义》读后感本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做笔记梳理知识点,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来讲,这可能是由于在大一时期长期处于被《现代汉语》支配的恐惧所造成的。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读这本书时,大部分是熟悉的内容,尽管熟悉,但是以前这些语法知识,我头脑中是混乱不成体系的,因为我一直对语法方面不太敏感。
读这本著作时,每读一部分,就会梳理清楚一些。
读完之后,虽然忘记的也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收获不小。
本篇读后感我想从这些内容的归纳,收获以及启示、还有存疑的地方这三点来完成。
一、语法讲义的主要内容《语法讲义》这本著作分为了十八章来讲,分别就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句型等内容做了多方面,具体的阐释。
下面主要是对一些主要章节具体内容的归纳阐释。
第一章为语法单位,从语素、词、词组、句子等最基本的语法内容讲起。
在这一章里我了解到了语素作为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有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粘着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等不同方向上的分类。
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它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在区分是不是词的时候,朱德熙先生归纳了目前存在的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能不能单独成句、语言成分活动能力的强弱、扩展法等三种方法来判定是不是词,朱德熙先生指出,这三种方法其实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缺陷的,比如在划分“铁路”、“白菜”、“理发”等词语时,都不能根据其中单一的标准来划分,否则就会出现歧义。
所以我们在划分一个词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讲到了词组,并具体阐释了词组的几大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
并通过举例“我们班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介绍了层次分析的具体应用以及二分法。
在本章中,朱德熙先生还指出任何句法结构都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一个看句子的内部结构,一个看语法功能。
语法讲义体会(推荐)
语法讲义体会(推荐)第一篇:语法讲义体会(推荐)读朱德熙《语法讲义》的几点心得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出版于1983年9月,后多次在版。
并对书中的观点有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朱德熙先生在重印序言中说:“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的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作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朱德熙先生很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认识不足,是伟大学者的大胸怀。
《语法讲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
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两次读来《语法讲义》一书,仍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加上朱德熙先生也说过,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我理解的也更是一知半解的了,读后也没有什么见解,但对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语法讲义》的来源《语法讲义》的底本是朱德熙先生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
当时只有十四章内容,出版前增加了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几章的内容。
二、《语法讲义》的结构框架《语法讲义》共有十八章的内容,第一章语法单位是对整个语法体系内容的总体概括,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以下十七章的内容则是对其其进行的具体地、详细地阐释,概念、分类及相关语法问题,有词的构造,词类,六大结构,复句以及省略和倒装。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又是第三章词类的子章部分。
三、《语法讲义》的突出特点(一)词组为本位的观点。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 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
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而在19 8 2年发表的《语法分析和语钱体系》和《语法答向》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这一观点。
语法讲义体会教学内容
语法讲义体会读朱德熙《语法讲义》的几点心得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出版于1983年9月,后多次在版。
并对书中的观点有误之处加以订正,如朱德熙先生在重印序言中说:“第七章把句首的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一律看成主语(7.2),其实有的是状语,例如,屋里坐,明天见。
这两类格式的区别可以从重音的位置看出来。
‘屋里坐’‘明天见’的‘屋里’‘明天’必须重读。
如果处所词、时间词作主语,重音只能落在后边谓语部分。
这一点是陆俭明同志告诉我的。
”朱德熙先生很有胆量承认自己的认识不足,是伟大学者的大胸怀。
《语法讲义》在我国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力作。
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见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两次读来《语法讲义》一书,仍有很多不明白之处,加上朱德熙先生也说过,有些问题为什么那么处理,道理没有交代清楚。
我理解的也更是一知半解的了,读后也没有什么见解,但对本书的知识体系和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语法讲义》的来源《语法讲义》的底本是朱德熙先生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二)这门课程的讲义。
当时只有十四章内容,出版前增加了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和第十八章几章的内容。
二、《语法讲义》的结构框架《语法讲义》共有十八章的内容,第一章语法单位是对整个语法体系内容的总体概括,有语素、词、词组、句子。
以下十七章的内容则是对其其进行的具体地、详细地阐释,概念、分类及相关语法问题,有词的构造,词类,六大结构,复句以及省略和倒装。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又是第三章词类的子章部分。
三、《语法讲义》的突出特点(一)词组为本位的观点。
汉语语法应以词组为本位, 这是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并首先实践的。
他的《语法讲义》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而在19 8 2年发表的《语法分析和语钱体系》和《语法答向》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述了这一观点。
2020语法著作的读书笔记6篇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此标记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这里想给小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亲爱的同事,请你记住: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当然,你应当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
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汉语语法研究笔记
汉语语法研究,始终指向一个目标,这就是: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性。
——邢福义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一、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已有很久的历史。
古代学者,为了读懂古书,对书中的虚字和一些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这种研究是文献学的。
把汉语语法当作一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始于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此后这类著作渐渐多了起来。
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套用期(19世纪末期——20世纪30年代末期),约40年。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人物和著作: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马建忠(1845-1900)别名干,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务派重要官员、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
父亲马岳熊,在家乡行医经商。
有四兄一姐,二哥马建勋,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
四哥即著名爱国人士,震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
外甥朱志尧是上海求新机器厂创始人。
马建忠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对中国古籍和中国传统语文研究有深厚功底,长期从事中、西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从而具有较为明确的语法观念,更重要的是他把撰写语法著作视为发展民族文化、振国兴邦的良策之一。
马建忠还有一位同样精通西方语言、著有《拉丁文通》、并多年从事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哥哥马相伯可与商酌切磋。
所以,经十余年的勤求探讨,马建忠终于完成了三十余万言的《马氏文通》。
如果没有马建忠,中国语法体系的建立,恐怕会更晚一些。
《马氏文通》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该书以西方语文的语法为本,对照从古书中精选的例句,研究古汉语的语法规律,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奠定汉语语法学基础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通》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因此它首先受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二字听起来就颇有难度,小学开始学英语语法,到大学两年学了现代汉语和词汇学,虽仍有种种困惑,但小有收获。
大三年级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学》,让我对这一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汉语语法也由朦胧逐渐清晰明了起来。
结合本学期所学,拜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其内容对我之语法学的理解很有帮助。
本篇读书笔记,将结合黄廖本《现代汉语》、朱德熙先生的《语法问答》及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两本小册子谈一谈浅薄的几点收获。
一、总体分析这本书是朱德熙先生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讲义,至今已五十余年,却仍是汉语方向同学应必读的一本书。
先生是从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的,作为一名重要的语法学家,他既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生扎实的知识功底。
本书总体上是总分结构,最主要的两部分是词类和结构。
据我所读所感,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第一就是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仔细,每一章都划分为四至十九个小节不等,大部分知识在课上已经接触过,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初次会面,例如系位构造、系位组合等。
第二,书中具体词语的辨析和讲解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如“别人和人家”、“大家和大伙儿”、“跟和同”等,都进行了详解。
第三,书中常有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有时是相近的两组,比如讲存现宾语时对列举的A、B两组进行了对比,或者是变形对比,讲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时,把性质形容词做变形,换成跟它对应的状态形容词,从而得出二者的不同。
二、收获通读全书后,发现书中有一些观点是熟知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太了解或者是内容相同,其概念和归属有了一些变化,在这里谈几点思考的问题。
①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我发现书中有三处提到了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分别在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和偏正结构,于是我把这三处放在一起研究了一下。
总的来说,粘合式就是前后两部分直接粘附,而组合式有的会加上“的”“得”或补语等。
述宾结构就是述语是单独的动词,宾语时单独的名词,二者直接粘合。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二字听起来就颇有难度,小学开始学英语语法,到大学两年学了现代汉语和词汇学,虽仍有种种困惑,但小有收获。
大三年级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学》,让我对这一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汉语语法也由朦胧逐渐清晰明了起来。
结合本学期所学,拜读了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其内容对我之语法学的理解很有帮助。
本篇读书笔记,将结合黄廖本《现代汉语》、朱德熙先生的《语法问答》及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两本小册子谈一谈浅薄的几点收获。
一、总体分析这本书是朱德熙先生1961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讲义,至今已五十余年,却仍是汉语方向同学应必读的一本书。
先生是从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的,作为一名重要的语法学家,他既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生扎实的知识功底。
本书总体上是总分结构,最主要的两部分是词类和结构。
据我所读所感,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第一就是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仔细,每一章都划分为四至十九个小节不等,大部分知识在课上已经接触过,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初次会面,例如系位构造、系位组合等。
第二,书中具体词语的辨析和讲解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如“别人和人家”、“大家和大伙儿”、“跟和同”等,都进行了详解。
第三,书中常有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有时是相近的两组,比如讲存现宾语时对列举的A、B两组进行了对比,或者是变形对比,讲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时,把性质形容词做变形,换成跟它对应的状态形容词,从而得出二者的不同。
二、收获通读全书后,发现书中有一些观点是熟知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太了解或者是内容相同,其概念和归属有了一些变化,在这里谈几点思考的问题。
①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我发现书中有三处提到了粘合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分别在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和偏正结构,于是我把这三处放在一起研究了一下。
总的来说,粘合式就是前后两部分直接粘附,而组合式有的会加上“的”“得”或补语等。
英语语法讲义心得
语法讲义心得:
One day:
英语动词的形式:英语动词的形式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体现的,因此,了解动词的的形式及其变化非常重要。
动词有5种形式如下:
1):动词原型:主要用于主语为非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情态动词之后,或根据语法规定必须用动词原型的其它情况。
2):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主要用于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
3):过去式:主要用于一般过去时
4):现在分词:主要用于进行时态,或语法规定的其他情况。
5):过去分词:主要用于完成时态,或语法规定的其他情况。
动词形式的构成:
1):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现在)的构成:
①:一般+s:
②:以o、x、s、ch、sh、结尾:
③: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
2):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①:一般+ed
②:以不发音e结尾
③:以辅音字母+y结尾
④: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结尾
3):现在分词
①:一般+ing
②:以不发音e结尾
③:以一个辅音字母(x陈外)的重读闭音节结尾
④:以-ie结尾
时间的分段:为了方便人们把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现在、过去、将来、过去将来;英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在以上每个时间段中分别有四种状态: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因此我们有一十六个时态:以do为例如下:
“时态“就是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及所处的状态;
16个时态中,常用的有12个: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
初一年级语文课本语法学习笔记
初一年级语文课本语法学习笔记一、引言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法学习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
初一年级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语文语法的阶段,因此,一份合适的语法学习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分析性角度出发,通过举例说明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并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以帮助初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语法知识。
二、具体操作方法1. 规范笔记格式在语法学习笔记中,规范的格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记忆知识点。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格式来记录笔记:- 知识点标题:使用加粗或下划线来标示,突出重点。
- 解释和例句:对于每个知识点,学生需要给出简明的解释,并提供相关的例句来帮助理解。
- 注意事项:学生可以记录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例如易混淆的用法或常见的错误。
- 练习题:在每个知识点的末尾,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2. 举例说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知识,举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名词的时候,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不同类型的名词。
比如,“小明是一个好学生。
”中的“小明”是人名,属于专有名词;而“桌子”是普通的物品名词。
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名词的概念和分类。
3. 分析性循序推理语法学习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进行。
学生可以按照以下循序推理的顺序来学习语法知识:- 基础知识: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础知识,并能正确使用。
- 句子结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定语从句等句子结构的知识。
- 句型转换: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句型转换,例如将陈述句变成疑问句、将肯定句变成否定句等。
- 语篇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分析一篇文章的语法结构,例如主题句、衔接词等。
三、实践导向结论通过以上具体操作方法和分析性循序推理,初一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语法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语法基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语法讲义读后感
读《语法讲义》有感《语法讲义》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的一部重要的语法专著,其构拟了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系统,是我国八十年代语法研究的一部具有开御性和启发性的力作,直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创建仍被学界加以借鉴和应用。
是语法学界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在概览全书后不难发现《语法讲义》一书在句法研究部分着重的描写了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连谓六种基本句法结构。
在众多知识点中,有几个是值得让人探析的,比如汉语的介词大都带有动词的性质,所以介词虽然不算谓词。
可是“介词+宾语+谓词性成分”的格式跟由谮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性质上十分接近,可以算连谓结构中的一种。
再如书中认为由动词组成的连谓结构指的是形式为“是+N+V”的连谓结构。
前者可以由李临定创作的《现代汉语句型》一书来对比阅读,且可以发现李临定将介词短语当作状语面起到修饰谓词的作用且并不认为其可以作为谓词。
而后者则认为连谓结构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格式,如果说从语法角度而言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样的举例完全可以隶属于书中定义的连谓结构。
同时,在阅读《语法讲义》一书过程中我发现其在音节重叠与语素重叠的分类问题上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说,作者在“词的构造”这一章中将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分为重叠、附加和复合三类,然后分别进行了阐释。
第一,重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
书中将“奶奶、姥姥、姐姐”放在一起举例说明重叠式名词,指出这一类重叠式名词的基式基本上都属于粘着语素。
粘着语素是不能自己单独成词的语素,它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第二,《语法讲义》中对词缀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对附加式构词方式是这样阐述的:“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他跟词根部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所以类词缀是属于过渡的一类,类词缀与词根意义上还存在着一些联系,但它们在长期的使用中已经逐渐定位、类化了。
第三,书中有个观点认为“性、式、自”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而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所以应该将由“性、式、自”构成的词都看成复合词。
语法讲义读书报告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一章语法单位【主要内容】一、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音)乐≠(快)乐(开)会≠(不)会盘(子)≠盘(货)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语法著作的读书笔记6篇
语法著作的读书笔记6篇语法著作的读书笔记1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请保留此标记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这里想给小学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亲爱的同事,请你记住:所有中年级和高年级教师的时间预算表都取决于你,你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是创造精神的缔造者。
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当然,你应当关心使儿童的一般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
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
语法著作的读书笔记2《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中国现代语法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语法读书笔记《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读书笔记《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是结构主义描写汉语语法的作品,是当时新的语法体系,可谓现代汉语结构语法学的开创之作。
作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其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是十分重大的;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我们也应看到其美中不足关于《现代汉语》的读书笔记上网找能找到朱德熙《语法讲义》读书笔记朱德熙:《语法讲义》词汇部分读书笔记我们平时对词汇的简称也是有不同的,是分为紧缩式和减缩式,这两种变换都是有条件的,而不是随便变化的。
还有关于联合结构和并立式复合词的区别,两者看似相同,其实意义用法完全不一样。
从前我以为此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划分出来的,学习本书后我才知道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实行不通的。
给汉语的词分类不能根据形态,而应根据词的语法功能。
从词序方面看,汉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所有的修饰语都必须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边,所以修饰语不宜太长、太复杂。
把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原文后置的修饰语都得提到前边去。
如果修饰成分比较多,句子就不太容易组织。
这种时候,往往得把原来的长句拆成几个短句,使修饰语适当分散或者转成谓语。
朱先生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都有更好的解释,方法也有更新的发展。
但不要忘记,这些新的发展,都是在朱德熙、吕叔相等先生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而我个人认为,朱德熙是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走向康庄大道的第一人。
当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般是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并提,吕叔湘先生是第一部结构主义现代汉语语法著作《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著者之一,但朱德熙先生的结构语法研究比吕叔湘先生完整、彻底、系统,应该说朱德熙先生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首要代表人物展开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一章语法单位【主要内容】一、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音)乐≠(快)乐(开)会≠(不)会盘(子)≠盘(货)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法讲义》读书笔记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而语法,作为语言的规则与结构,更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在众多语言学著作中,我选择了《语法讲义》进行深入阅读,因为我深感语法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语法讲义》是一本系统介绍汉语语法的书籍,它详细地解析了汉语的词法、句法以及表达方式。
书中对于语法的讲解深入浅出,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与规律。
读完这本书,我对汉语语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语法讲义》的实用性。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句,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应的例句进行解释和说明。
这种实例化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形象化,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书中的例句也涵盖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从日常对话到文学创作,使我在学习语法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
除了实用性,这本书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对于汉语语法的分析十分深入,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产生歧义的语法点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和解释。
这不仅帮助我纠正了一些原有的错误认识,也为我今后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当然,阅读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复杂的语法点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才能理解,而一些相似或相近的语法规则也容易让人混淆。
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理解和领悟的喜悦。
在阅读《语法讲义》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素养。
我开始更加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分析语言的逻辑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也更加敏感和欣赏。
通过这次阅读,《语法讲义》让我更加明白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语法的规则和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对于我这样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此外,《语法讲义》也让我认识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入性。
语法知识和运用读书随笔
《语法知识和运用》读书随笔一、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在语言的世界里,语法如同乐章中的旋律,赋予句子生命和结构。
它不仅是我们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钥匙。
正确的语法知识能帮助我们清晰地传达信息,提升沟通效率。
语法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伟大的文学家们通过精湛的语法技巧,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也表明,语法与思维、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深入研究语法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语法知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还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正如古人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中,语法知识就是那把锋利的利器。
1.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语法知识和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
正确使用语法规则不仅能帮助我们清晰地传达信息,还能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
通过学习词汇的选择、词序的排列和句子结构的构建,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选择合适的词汇是确保表达准确性的基础,不同的词汇有不同的含义和情感色彩,因此根据上下文和表达目的选择最恰当的词汇至关重要。
在描述一个场景时,我们应该使用具体的词汇来描绘细节,而不是模糊的抽象词汇。
词序的排列也直接影响到语句的准确性,正确的词序能够使句子结构清晰,避免歧义。
在学习语法时,我们应该注重短语和从句的使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不同层面上组织和表达信息。
句子结构的构建是语言表达准确性的关键,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类型,每种类型的句子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规则。
通过掌握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句子,使其更加通顺和易于理解。
《语法知识和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关于语言表达准确性的知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提高我们的写作和口语能力。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章的字面意思,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陆俭明读书笔记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陆俭明先生的,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汉语语法奇妙世界的大门。
书里的内容丰富得就像一个装满宝贝的大箱子,每一件宝贝都让我着迷。
比如说,陆俭明先生对于汉语句子结构的分析,那叫一个细致入微。
以前我对于句子成分的理解总是模模糊糊的,什么主语、谓语、宾语,感觉就是一堆生硬的概念。
但在这本书里,通过陆先生的讲解,我发现原来每个句子都像是一个精心搭建的小房子,每个成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作用。
就拿一个简单的句子“我吃苹果”来说,“我”是主语,是这个动作的执行者;“吃”是谓语,是核心的动作;“苹果”是宾语,是动作的对象。
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当句子变得复杂一些,比如“正在认真写作业的我快速地吃完了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这时候要准确地找出每个成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陆先生在书中通过各种例子和详细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一步步去剖析这样复杂的句子,就像是在拆解一个复杂的谜题,充满了乐趣。
还有陆先生讲到的汉语中的虚词,那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像“的”“地”“得”这三个常见的字,以前我用的时候总是凭感觉,也没太在意它们的区别。
但陆先生告诉我们,“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地”用来修饰动词,“得”则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
比如“美丽的花朵”“飞快地跑”“笑得合不拢嘴”。
这看似小小的区别,却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
另外,关于汉语中的语序和语义关系,书里也有很多精彩的内容。
比如说“我不喜欢他”和“他我不喜欢”,虽然词语都一样,但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和重点就完全不一样。
这种微妙的变化,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就是我们平时随口说的话,其实背后都有着一定的语法规则。
比如我们常说的“晒太阳”,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太阳在被我们晒,但实际上是我们在接受太阳的照射。
还有“养病”,不是把病养起来,而是通过休养来治疗病。
这些看似不符合逻辑的表达,在汉语语法的框架里却有着合理的解释。
语法讲义体会
语法讲义体会
语法讲义体会
通过学习语法讲义,我对语法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它规范了词汇、句子和段落的构成和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语法讲义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语法规则和规范用法,帮助我整理了以前学习时零散的知识点。
例如,讲义详细解释了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等概念,使我能够准确使用不同的动词形式和灵活运用时态。
同时,讲义还对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进行了详细解析,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语法讲义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我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法知识。
例如,讲义提供了许多具体的例句,展示了不同语法规则的运用和效果。
这些例句有助于我理解规则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
此外,讲义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让我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语法讲义还强调了语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讲义指出,良好的语法能够使文章更通顺、准确和易读。
通过研究语法讲义,我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中常常犯一些语法错误,例如动词时态不一致或主谓不一致等。
因此,我会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注意语法细节,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语法讲义给我提供了全面的语法知识和实践的机会,使我在语
言运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学习语法讲义,我相信我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提高写作和交流的能力。
状中副词举例
状中副词举例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在学界是存在争议的。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且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而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
本篇读书笔记结合黄廖第六版《现代汉语》第四章和《语法讲义》第十四章谈谈副词的语法特征及分类。
1981年,姚麟园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就讲了副词两边分的情况:就意义来说,有的副词,如“将要”、“马上”,比较实在;有的副词,如“难道”、“竟”,就不那么实在。
副词虽然能作句子成分,但从来不作基本成分,多数只能作状语,个别的可以作补语……这样,副词就被归在虚词里。
凡是能与别的词发生句法关系(如动宾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等等)的词都是实词,而所有的副词都可以跟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如“马上出发”、“十分迅速”。
从这个角度来看,副词就被看作实词。
黄廖版《现代汉语》把副词归为实词,认为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主要分为八类:表程度“很、最、非常”;表范围“大都、单单、皆”;表时间、频率“曾经、立刻、再三”;表处所“四处、随处”;表肯定、否定“必须、不必、未尝”;表方式、情态“大肆、猛然、暗暗”;表语气“难道、幸亏、明明”;表关联“便、也、却”。
副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三点:(一)大都能做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补语;(二)一般不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等少数副词是可以单说的;(三)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如“白、怪、净、老”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把副词定义为“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
和形容词不同,形容词可以单独成句,除了能作状语之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副词不能单独成句,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谓语和补语。
《语法讲义》主要把副词分为五类:(一)重叠式副词:比较常见的有“偏偏”、“常常”、“刚刚”等,如“好、快、远、满”等本来是形容词,重叠之后转换为副词做状语,需要注意的是,“红红的、甜甜的、新新的”等和“好好的、快快的”语法功能相同,都是状态形容词,但“红红、新新”却和“好好、快快”不同,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第二章词的构造的读书笔记
浅谈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语法讲义》第二章词的构造的读书笔记内容摘要: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语法学界的最有权威的一部语法学著作,此书的第二章词的构造主要讲述的就是合成词的构造,朱先生对汉语构成合成词的三种方式,即重叠、附加、复合做了翔实的解释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仅就此书的第二章做一些基本内容的概述及阐述一下本人阅读此章节后的体会及其启示,另外提出几个阅读后的疑惑。
关键词:词的构造,复合式,合成词,重叠式,附加式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可谓是语法学著作里面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在语言学界也具有极高的声誉。
作者以现代语言学的眼光, 用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结论。
并且该书建立了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论述了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谓词、代词、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等重要知识点。
可以说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吧。
《语法讲义》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一些语法现象论述得很详细。
一《语法讲义》之“词的构造”的主要内容语法是可以被分为句法和词法两个部分的,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单位。
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句法包括句子和词,而词法则是包括词和语素的。
在这一章里面主要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
单纯词是由单个语素组成的,是没有构造问题的,因此此章节要讨论的实际上就只是合成词的构造了。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三种。
作者在第二章的2.2节至2.6节就分别阐释了现代汉语合成词的这三种构成方式。
另外朱德熙先生在2.7节单独列出了复杂的合成词。
这一章的重点基本上就是2.2节至2.6节,可以说是主体部分吧。
在2.2这一节之中,朱先生首先说明了研究重叠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喝语音特征,即重音和变调;第二,就是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最后一点讲的是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讲义》读书笔记第一章语法单位【主要容】一、语素1、语素的定义。
语法系统里的基本符号是语素。
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单音节的。
象“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萨其马、乌鲁木齐”等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2、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语素叫做粘着语素。
3、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末尾出现,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的开头出现。
前置定位语素后头不能有停顿,后置定位语素前头不能有停顿。
自由语素都是不定位语素,粘着语素有的是定位语素,有的是不定位语素。
4、汉字与语素的关系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例如:(音)乐≠(快)乐(开)会≠(不)会盘(子)≠盘(货)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例如:吧=罢算=祘脉=脈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馄饨、蜈、蚣”。
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例如“马达”里的“马”和“达”,“沙发”里的“沙”和“发”。
二、词1、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
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是词。
所有的词都可以看成是由语素组成的。
2、由一个语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
3、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成为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称为不成词语素。
三、词组1、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最简单的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词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2、根据词组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吧词组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
3、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
4、词的结构类与功能类。
四、句子1、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着一定的句调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如果一个语言形式的前头或后头没有停顿,那就不是一个句子。
2、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形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主谓结构以外的构或是单个的词形成的句子。
3、从功能上看,句子可以分成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称呼句、感叹句五类。
【主要问题】1、朱德熙先生依据能否单独成句,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但语素最基本的功能是构词,而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语素可以跨越自身的构词功能,而直接成为短语或句子的组成成分吗?2、朱德熙先生还提出了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的概念:“有些语素和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前,又是在后,位置固定的语素交定位语素,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不定位语素。
”同样,因为语素和语素只能组成合成词,或者是一个语素直接成词(成词语素)。
但语素和语素决不能组合成词以上的语法单位,但《语法讲义》对此的表述比较模糊,只是提到语素和语素结合时,但并未说组合成什么。
当然按我们一般理解语素和语素只能组合成词,可从所举之例来看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这又怎么理解?例如“吗”、“呢”,作者认为是后置定位语素,但“吗”、“呢”和别的语素结合时,这个组合体已经超越了词的围,是否可以认为“吗”、“呢”是以词的身份进入句子的,而并非语素?3、一个语素经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那么着几个义项就有可能分属不同的功能类别。
例如“老”“子”“化”等,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既可看做是定位语素,又可看做不定位语素。
“理化”、“化工”中的“化”是定位语素,这种现象怎么解释?4、作者认为“最”只能前置,不能后置(没有“Ⅹ最”的格式),但“世界之最”、“中华之最”中的“最”却只能看做是一个后置成分。
5、朱德熙先生在讲句子的功能分类,对疑问句的说明是:“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问,它本身无所肯定,也无所否定,所以没有真假的问题。
”但众所周知,疑问句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只要带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疑问句。
因此,反问句也是疑问句,然而反问显然是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6、朱德熙先生对祈使句的说明是:“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听话的人做某事。
”但“不要说话了!”之类也是祈使句,但表示不要做某事。
7、“啤酒”、“苹果”、“莎翁”、“贝帅”、“费城”、“加州”等,它们只能进行单向替换,并且前一音节都是音译字,都是指外语中相应的人名、地名,后一音节都是汉语成分,怎么确定这类词语的语素情况?8、实词、虚词的划分是否有意义?代词和副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补充】(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语素有三方面的问题:大小问题、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对应问题。
1、语素的大小问题。
有很多双音节词,里边是两个语素还是一个语素可以讨论,例如“含胡”(比较含混、胡涂),“什么”(比较这么、那么、怎么),这是语素大小问题,即语素的切分问题。
2、语素的异同问题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思联得上,仍然是一个语素。
例如:“工”有工作、技术、精巧等意思,都联系得上,只是一个语素。
如果几个意思联不上,就得算几个语素。
例如:“公”有共同、公平等意思,又有公[侯]、公[婆]、公的[母的]等意思,这两组意思联不上,就得算两个语素。
有时候,几个意思联得上联不上难于决定,例如:快速、锐利的“快”和愉快、痛快的“快”,这就是语素的异同问题。
3、语素与汉字的对应问题【研读心得】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按照语言系统的层级性把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词组、句子四大类,并分别对各自的分类情况、特点和用法进行了描写。
我们要学会掌握四种语法单位的定义、适用围、之间的区别以及界定方法。
朱德熙先生根据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的特点,在讲汉语语法体系时,主以词组为本位的原则,他认为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组成关系,而词组和句子之间则只是一种实现关系,词组本位比起词本为和句子本为更具简明性和严谨性。
这在区别以往的词本位和句子本位上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二章词的构造【主要容】一、句法的词法1、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部构造,以词作为基本单位;词法研究的是词的部构造,以语素作为基本大薿问。
可见句法和词法是属于两个不同平面上的东西。
2、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重叠、附加、复合三大类。
二、重叠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三、附加1、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附加”。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例如“第一”“第二”的“第”;也有后置的,例如上边举着的“着”“子”“们”之类,我们管前置的词缀叫前缀,管后置的词叫后缀。
2、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性、式、自”的情形不是如此。
四、前缀汉语的前缀主要有:初、第、老。
五、后缀汉语后缀主要有:子、儿、头、们、的、着、了、过。
六、复合1、复合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用符合方式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
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的。
主要有五种类型: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
2、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区别:(1)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可能是粘着语素,也可能是自由语素。
一般来说,组成成分里有黏着语素的格式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
不过这是就不定位粘着语素说的,如果是定位粘着语素,整个格式也可能是句法结构,整个格式是复合词。
(2)后一个音节是轻声的格式是复合词。
如果读轻声的音节是定位语素。
整个格式也有可能是句法结构。
(3)不能扩展的是复合词,能扩展的是句法结构。
(4)句法结构的意义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意义的综合,复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部分的意义看出来。
七、复杂的合成词如果直接成分本身不止一个语素,合成词的结构就复杂起来了。
在分析复杂的合成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之间的层次构造和构词方式。
简称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词,可分为减缩式和紧缩式两种格式。
八、并立式复合词1、并立式复合词指的是下面这类格式:说啊笑的三三两两三天两头直来直去跌跌撞撞任劳任怨跑跑跳跳搁不下放不下一板一眼你一句和一句无依无靠一会出一会进2、并立式复合词和联合结构的区别:第一、联合结构的项数是没有限制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扩展的,并立式复合词限于两项,不能扩展。
第二、联合结构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一致,并立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跟他的组成部分的语法功能不一定一致。
第三,从意义上说,联合结构的每一项都是实指的,而且各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联合结构的意义等于各项意义的综合。
并立式复合词的每一项的意义不是实指的,而是比况性的,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各项组成成分的意义的机械的总和。
【主要问题】1、“看看”、“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是重叠构词吗?“看看”是由“看”重叠而来的,它属于动词重叠方式;“个个”是量词重叠;“清清楚楚”是形容词重叠,这些都是构形现象,而不是构词现象。
因为“看看”是对“看来说,只表示短时貌,却并未成为新词,其余“个个”、“清清楚楚”之类情形相同,并且像“看看”、“个个”、“清清楚楚”等是不可能作为单词收入词典的。
2、并立式复合词到底是复合词,还是一种固定形式?是否可以看做固定词组?【研读心得】朱德熙先生在这一章从研究词的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复合词的三种构造方法:重叠、附加、复合,还介绍了复杂的合成词和并立式复合词这两个全新的概念。
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比如说:减缩式复合词与紧缩式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并立式复合词和固定短语的区别等。
作者对这些问题也没有交代一个完整的答案。
我们另外还要注意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界定问题,复合词和词组的区分问题等。
第三章词类【主要容】一、分类目的主要是为了讲语句结构,不同类的词或短语在语句结构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吕叔湘《汉语语法问题分析》)二、分类依据1、不能是词的意义,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战争”和“战斗”都是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
2、不能是词的形态,因为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有丰富的形态。
3、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类,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位置。
4、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
但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三、划分词类的实质划分词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可观察的外在特征推断词在的语法性质(表述功能)。
所以,严格说,分类实质上就是去发现类、识别类。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四、词类的共性和个性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