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借代,排比,对偶,反复,顶真,互文,用典等。
下面我们详细的解说。
一、比喻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
通俗点说,就是打比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这个事物。
构成比喻的两者间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二者间有相似性。
比喻这个修辞格一般要具备本体、喻词和喻体三部分。
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1、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
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2、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3、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例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
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
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二、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里作者运用“护”和“排”这两个属于人特有的动作的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水”和“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体现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知识汇总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知识汇总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表达出更加深刻、形象的意义。
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Autumn》)2. 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3.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王安石《泊船瓜洲》)4. 对仗:指在诗歌中相邻的两句或多句之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近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5. 反复:在诗歌中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佚名《青青子衿》)6. 排比:在诗歌中将同类事物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7. 设问:在诗歌中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8. 夸张:在诗歌中对事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其特点。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9. 象征: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另一个抽象的事物,以表达出更深刻的意义。
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0. 双关:在诗歌中运用一词多义的现象,使诗句具有双重意义。
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 在溪头荠菜花”,用城中桃李比喻畏惧金兵 的朝廷权贵,用溪头荠菜花比喻民间主战力 量。那些权贵面对金兵到来,一个个愁眉苦 脸,而民间主战力量却一派生机勃勃,很好 地表达了作者主战的坚定意念。
比拟
设问
• 先提出问题,然后 自己回答;或者故作 疑问,自己不答,让 读者去思索体会。 • 作用: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蟾宫曲·咏史 (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 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 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 蜀,一分江东。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 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李清照,出生官宦之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18岁时与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搜集金石书画,踏雪 寻梅,生活高雅而和谐。25岁时因政治灾祸避难浙东一带, 生活颠沛流离。大量图书文物散失。46岁时丈夫染疾病逝。 后经历再嫁匪人、离异系狱、南宋偏安、国土沦丧的灾难, 李清照于73岁在凄风苦雨中逝于绍兴。 挼,读ruó,“揉搓”之意。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的《春日》)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
首先是比喻,比喻是运用联想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形象和富有感情色彩。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来比喻代表思念的“疑是地上霜”,这种比喻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其次是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亲切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写道“树木已争春,村径欲下斜”,将树木和村径拟人为争春和有欲望下斜的人,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寂静和渴望。
夸张是一种夸大表达的手法,通过夸张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京城如画图”,夸张地形容京城的美丽。
对偶是将两个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并置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韵律感和离奇感。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偶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平衡和美感。
排比是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诗人可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和层次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通过排比的方式,使诗句更加凝练和有力。
倒装是改变词语或短语的正常语序,以增强修辞效果的一种手法。
通过倒装,诗人可以使句子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通过倒装的方式,增加了句子的紧凑和节奏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修辞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兴、反复、重读、音律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表达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总之,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使作品更具形象、生动和感染力。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比照,衬托,借代,排比,对偶,反复,顶真,互文,用典等。
下面我们详细的讲解。
一、比喻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
通俗点说,就是打比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这个事物。
构成比喻的两者间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二者间有相似性。
比喻这个修辞格一般要具备本体、喻词和喻体三局部。
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到达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1、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常用的喻词有:像、好似、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
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西湖的美丽。
2、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3、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例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
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
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说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二、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里作者运用“护〞和“排〞这两个属于人特有的动作的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水〞和“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表达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三、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五、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六、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七、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事物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叶红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偶: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物:????.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古诗词中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导读: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使诗句富有感情、形象生动。
下面将罗列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供参考使用。
1.比喻比喻是通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某种联系上的相似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他是个狮子般的英勇”。
2.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或行为。
例如:“太阳笑了笑”。
3.借代借代是替代某个事物以减少冗余的修辞手法。
例如:“杯中之物”代指酒。
4.比照比照是通过与另一事物的对比,突出所表达的感受或形象。
例如:“她如蒲公英般飞舞”。
5.排比排比是将相同的结构或语法进行重复,以增强语言的力量和节奏感。
例如:“你是风,我是雨,你是春天,我是夏天”。
6.反问反问是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目的是加强表达的意义和感情。
例如:“难道我不值得你的关心吗?”7.对偶对偶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相似或相反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来平衡语言的修辞手法。
例如:“情深缘浅,意暖情寒”。
8.夸张夸张是为了突出表达的效果,对事物进行夸大描述。
例如:“眼泪如江河般汹涌”。
9.比较比较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间的差异或共同点。
例如:“你像春天的花朵,我如秋天的枫叶”。
10.借物抒情借物抒情是通过描写身边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例如:“在这寂静的夜晚,我和月亮交谈”。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所谓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作者为了表达思想,使用的一种文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象征等。
① 比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就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的安静比作睡眠,将鸟儿的鸣叫比作早晨的欢呼。
② 拟人:“雪花飘飘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诗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撒盐的样子,把空中的雪花和撒盐的动作拟人化,生动地描写出雪花的飘舞。
③ 夸张:“春来遍地鲜花开,百花齐放点彩霞”这句诗采用了夸张手法,把春天到来时百花齐放的美景夸张成“点彩霞”,意为百花齐放,彩虹色的霞光洒遍大地,极富生机勃勃。
④ 对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春天明媚的景象和绿色的江南岸对比,以及把幽深的月光和自己的归乡之情对比,表达了思乡之情。
⑤ 排比:“莺啼应晓,鸠鸣下午,桃花落后,柳絮飞早”这句诗采用了排比手法,把四种自然景象排列起来,比喻春天到来时,整个自然都充满生机,活跃起来。
⑥ 象征:“一水长流一路风,一花开尽一世情”这句诗采用了象征手法,把一水长流和一花开尽作为象征,表达了永恒的爱情。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赏: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已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所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赏: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作者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萧雨款。
”(岳飞满江红)赏: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了作者优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一去紫台连明淡,独留青家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进五首(其三)】赏:上句写昭君高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例: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赏: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的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例
2
三江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 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 情”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 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 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字写出了云消山露的传神形象;“宿雨来时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水面肥”,一个“肥”字将下雨之后水面的 4 分 宽阔,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瘦”和 “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叙写了山 水前后的变化。
真题演练4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 端午 舒頔(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 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 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 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 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 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 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 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 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辞格<br>1. 比喻<br>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
什么叫比喻?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诗歌诗歌语言打不打比方,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br>1)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无名氏《西洲曲》)<br>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br>3) 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br>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br>5)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r>16)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br>2. 起兴<br>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可以说是诗歌的灵魂,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诗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并且产生共鸣和感受。
在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此来揭示事物的特点和含义。
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中,杜甫将月和故乡进行了比喻,以此表达思乡之情。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和形象,使其更加真实和生动。
通过这种手法,诗人可以突显事物的特征和意义。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彼倚楼前杨柳垂,此罗衣带柘枝持。
彼说琵琶与弦急,此说那弦怀素志。
”在这里,白居易将杨柳和衣带、琵琶和弦进行了拟人化,以此来描绘出琵琶曲的悲壮和弦外之音。
3. 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与所指事物有关联的词语来代替该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和内容。
借代常常运用于描写抽象的概念或无法直接表达的事物。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李白用“明月光”代替了月亮,用“地上霜”代替了月光的倒映,以此来表达静夜的清幽和寂寥。
4. 手法反复:手法反复是指在诗歌中重复使用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型,以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杜牧反复使用了“秋”、“冷”和“凉”,使诗歌中浸透着秋夜的寂凉和美丽。
以上仅仅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排比、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到诗歌的深意和美妙。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也可以在自己写作中运用和发展这些修辞手法,让诗歌笔墨更加灵动和细腻。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的有内涵,读起来更加的通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欢迎参考阅读!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 11.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一种事物来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说得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比喻的三种类型: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有似、若、犹、像、等。
暗喻将被喻体说成是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化为、当作等。
借喻即是喻体代被喻体。
2、比拟比拟是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的修辞方法。
比拟有拟人法和拟物法两种。
如《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亮在两个星座之间来回,具有人的恋情和动作,这是拟人法。
如《游金山寺》:“飞焰照山栖鸟惊。
”将火光当作会飞的东西来写,这是拟物法。
3、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有夸大法和缩小法两种。
夸张要做到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
4.排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来表达情意的修辞方法。
5.对偶对偶是一种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与相似,意思有联系的两个句子或者词组成双作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正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6.反复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事物或者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
反复的种类: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设问是一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方法。
8.反问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
法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
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
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喻比1.
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美丽与温柔。
物形象化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
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
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
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
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2. 比拟
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形象、生动的作用。
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
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
“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3. 借代
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
借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零。
4.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精品资料
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
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
对偶5.
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
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将此日李商隐《马嵬》)牵牛”(比6. 对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长生
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若问闲愁都几贺铸《青玉案》: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7. 设问黄时雨!”以设问做结,以实写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令人回味。
体可感的形象。
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
问8. 反雨任平生。
”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诗人豁达的胸怀、抱负。
9. 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杨“:》)其一(《竹枝词二首刘禹锡精品资料
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两种形式。
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
晴。
”“晴”与“情”同音,以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
的有情。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主互10.
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文
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
作用是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11. 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
词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用。
神状态。
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12. 列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
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锦)沙·秋思》九组名词组合,但见一感。
片萧疏景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3. 用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宋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王昌龄《出塞》阴山。
”(借用飞典精品资料
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列出处。
所以,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鉴赏诗歌十分必要。
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
当时主将的无能。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