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诗绝句三十首》解读元好问诗歌主张之“真”
【摘要】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了其诗歌主张和诗歌理论。

元好问认为诗歌最重要在于“真”,而这“真”可以体现在刚健质朴的诗风,以“诚”为本的诗歌理念,以及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关键词】“真”;刚健质朴;“诚”;真实情感
元好问,字裕之,太原秀容人。

因其曾在遗山求学读书,自号遗山山人,世称遗山先生。

他“独以诗鸣,……遂为一代宗匠,以文章伯独步几三十年”,“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是我国文学史上享誉金、元两代的诗人及诗歌评论者。

他的诗歌理论大多采用诗歌的体式,尤以七绝居多。

他用《论诗绝句三十首》对过去时代的诗歌做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总结,继承了自建安至陈子昂与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清人翁方纲说:“先生一生识力,皆具于此,未可仅以少作目之。


元好问通过论诗绝句三十首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诗歌主张,这些主张和观点可以提炼并升华为一点,便是“真”。

元好问强调诗歌应尚“真”,应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自然地抒发真实感情。

元好问尚“真”思想可从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推崇刚健质朴的诗风
元好问推崇刚劲之美,贬斥柔秀造作。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曹植与刘桢都是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内容充实,情调慷慨,笔力道劲刚健,
闪烁着壮美的光华,故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首论建安诗歌。

元好问提倡继承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赞赏陈子昂首倡诗风改革,效法“建安风骨”。

诗曰:“沈宋横驰翰墨场,风云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现出对乱世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初唐诗风绮丽柔靡,内容空洞、形式华艳。

陈子昂奋起批判两晋以来“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诗风,第一个提出以复古为革新的口号,主张诗歌要像建安时代那样有“兴寄”和“风骨”,即有内容,有寄托,有理想,并在创作中实践了这种主张,建立了刚健质朴的诗风,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元好问主张以平易朴素、自然清新的诗风来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反对晦涩怪僻、穷愁苦吟等。

如:“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时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卢仝号玉川子,喜用怪词惊人,元好问斥他为“鬼画符”;孟郊、贾岛苦吟一生,却只为秋虫之吟;李贺喜欢歌唱神秘、死亡,写幽怪境界,读后使人感到阴森可怖,毛骨悚然,实为“鬼语”,这些类型的诗歌是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

再如:“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磨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护音。

”元好问以为,诗歌只要做到自然清新,便能像中唐时被誉为“鉴湖春色”的美人刘采春一样容华莫比。

浪翁元结并不讲求声律,他的“水乐”却达到了
相传为成汤所做的古乐《韶护》那样的艺术高度。

二、诗以“诚”为本
《论诗三十首》其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渊明诗朴素自然,冲淡渺远,体现天然本色和真淳之情,元好问极力推崇。

《论诗三十首》贯穿着“以诚为本”的思想,诗人晚年的《杨叔能(小亨集) 引》更为系统地表述了“以诚为本”说,遗山“以诚为本”的思想是一以贯之并逐渐成为理论自觉的。

为人“真”,创作态度才能“真”,元好问在《杨叔以小亨集引》中述钟嵘“吟咏情性”作为诗的定义,因而以“诚”作为诗之“本”,并说:“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

三者相为一。

故日不诚无物。

”以“真”和“诚”论诗确是抓住了根本,否则,如何琢句雕篇也难治浮伪之病。

元好问认为创作态度应本着真诚的原则,诗的内容应出于天然自得,反对模拟。

作家作品应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即“真”,作家的感情也要“真”,反对无病呻吟或粉饰现实之作。

《论诗绝句三十首》之十一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他强调“眼处心声”指出在诗歌创作中对所表现的客观事物要直接观察,亲身体验,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成功的诗作。

这个“眼处心声”不仅是对自然景物而言,更包含社会生活的真切了解。

眼目所及,必生心象,以文句表达,自能传神。

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从所见所遇中激发真情,从而写出非徒具形模的入神之作。

遗山以画画为例,说明只有亲到长安才能画出真正的长安美
景,以临摹为归是难以传神的,像杜甫这样身临其境、刻画写真的诗人,古来能有几人?所以他对“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

”痛加讥诋,对一味模拟的“窘步相仍”和“俯仰随人”,亦深致不满。

基于此,他既不满无真情实感,斗靡夸多,有“陆海潘江”之称的陆机、潘岳,又不满以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为能事的宋代江西诗派:“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三十首之九)“心声只要传心了”,象布谷鸟那样啼个不止有何意义呢?宋诗之弊不仅表现为苏黄逞才的“辞费”,更表现为江西诗派的不以生活、真情作为诗作之源,而是崇尚夺胎换骨,因而堕入魔道。

三、推崇内心真实情感自然流露
元好问主张诗歌应该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他认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反对诗人创作中的“苦吟力索”,否定“闭门觅句”的创作方式和俯仰随人、窘步相仍的次韵诗。

他认为好诗是在与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中感发出来的,诗人应多接触现实生活,体察民情,感悟生活,并从生活悟出体会和情感,并将这种体会与情感通过诗歌自然的表达出来。

《论诗三十首》其一:“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旬,不到柴烟粪火边。

”诗人只知寻章摘句,只能是“坎井鸣蛙”,只有放眼江山,广泛地深入生活,才能超越自我,攀登诗歌艺术新的高峰。

在诗歌语言上,元好问反对诗歌语言的雕琢藻饰,批评“斗靡夸多”、“排比铺张”,要求诗歌语言“豪华落尽见真淳”,“眼处心生
句自神”,要求语言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

只有语言自然平易,才能顺应情感表达的需要,那么诗人才能将真实的内心情感自然的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吴照明:《论元好问的论诗绝句》[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年12月第7卷第4期
2、张人石:《从论诗绝句三十首看元好问现实主义诗歌理论》[J]
3、廖美英:《论元好问重刚轻柔的诗歌主张》[J],江西财经大学
学报,2004年第6期
4、唐先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诗歌主张评析》[J],零陵学院学
报,2004年4月第2卷第2期
5、胡传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戏作性质》[J],晋阳学刊,2002
年第4期
6、王志清:《宗杜论诗:元好问的意义与局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