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易错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34dda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的周长与转动的圈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订购练习册总数一定,学生的人数和每位学生分得练习册的数量。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考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三个量中,当()一定时,其他两种量成反比例。
A.考试人数B.及格人数C.及格率4.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5.把1块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每块饼的大小和份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和∶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6∶8B.3∶4C.4∶3D.∶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成反比例。
()2.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3.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
()4.两种水果的重量比是4:7,单价比是5:4,那么它们的总价比是7:5。
()5.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可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三.填空题(共6题,共10分)1.用36cm长的铁丝首尾相接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4,长方形的面积是()cm2。
2.停车场停有117辆车,其中小轿车、面包车、大客车数量的比是6∶2∶1,小轿车辆()、面包车辆()、大客车辆()。
3.果园里有苹果树420棵,梨树350棵,梨树和苹果树棵数的比是():()。
4.六(2)班学生人数比六(1)班少,六(1)班人数与六(2)班人数的比是():()。
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6.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男生有()人。
四.计算题(共2题,共12分)1.解方程。
2.求未知数x。
五.作图题(共2题,共14分)1.按要求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图形。
(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⑴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a7eb10dd88d0d233d46ad5.png)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4:3B. 3:4C.D. 8:6【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4:3=4÷3=;选项B,3:4=3÷4=;选项C,:=÷=;选项D,8:6=8÷6=;:=3:4.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原题中比的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比值,并进行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2.与18:15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A. 6:30B. :C. 0.25 :D. 5:6【答案】 A【解析】【解答】解:18:15=1.2,A、6:30=0.2,不能组成比例;B、=1.2,能组成比例;C、0.25:=0.75,不能组成比例;D、5:6=,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与18:15的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一个比例。
3.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 1∶1000B. 1∶1500C. 1∶500【答案】 C【解析】【解答】解:50米=5000厘米,30米=3000厘米,选用1:10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000=5厘米,宽是3000÷1000=3厘米,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选用1: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500≈3.3厘米,宽是3000÷1500=2厘米,面积是 3.3×2=6.6平方厘米;选用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500=10厘米,宽是3000÷500=6厘米,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游泳池的平面图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2bae57240c844769eaeed6.png)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和反比例1.如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看图回答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答案】(1)解: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
(2)解: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
(3)解:男生6岁时的平均体重是19.3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19.3:6≈3.2;当男生7岁时平均体重是21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21:7=3;比值不相同,所以体重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正比例。
(4)解:由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解析】【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是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2)观察女生的折线可知,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3)根据题意可知,可以求出体重与年龄的比值,然后对比比值,比值不相等,则不成正比例;(4)观察统计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据此解答.2.铁路工人铺一条铁轨,计划每天铺400米,18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铺50米,实际多少天完成?【答案】解:400×18÷(400+50)=16(天)答:实际16天完成。
【解析】【解答】解:设实际x天完成。
(400+50)x=400×18x=7200÷450x=16答:实际16天完成。
【分析】铁轨的总长度不变,每天铺的长度与铺的天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铁轨的总长度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2d3668102de2bd96058899.png)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 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 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2019÷4=504……3,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此题说法正确;选项B,30cm:0.2cm=(30×10):(0.2×10)=300:2=(300÷2):(2÷2)=150:1,原题说法错误;选项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此题说法正确;选项D,质数×质数=合数,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据此解答;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为()。
A. 1:200B. 1:2000C. 1:20000【答案】 C【解析】【解答】2cm:400m=2cm:40000cm=1:20000故答案:C【分析】通过比例尺的关系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找出线段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代表的实际距离,写出它们的比并进行化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753e83e87101f69e3195b0.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下面()能和:4组成比例。
A. 5:10B.C.【答案】 C【解析】【解答】:4=÷4=;选项A,5:10=5÷10=,≠,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不能组成比例;选项C,:=÷=,=,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用前项÷后项=比值,分别求出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 和B. 0.2:10和2:50C. 和【答案】 C【解析】【解答】解:×==×,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列的基本性质,假设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组成比例。
3.下面各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B. 12:9和9:6C. 8.4:2.1和1.2:8.4【答案】 A【解析】【解答】解:A、,=2,能组成比例;B、12:9=, 9:6=,不能组成比例;C、8.4:2.1=4,1.2:8.4=0.25,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计算出每个选项中两个比的比值即可作出选择。
4.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10∶12=35∶42B. 4∶3=60∶45C. 20∶10=60∶20【答案】 C【解析】【解答】解:因为12×35=420,10×42=420,所以10:12和35:42能组成比例;因为3×60=180,4×45=180,所以4:3和60:45能组成比例;因为10×60=600,20×20=400,所以20、10、60、20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外项之积。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a6db5780eb6294dc886c3d.png)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4:3B. 3:4C.D. 8:6【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4:3=4÷3=;选项B,3:4=3÷4=;选项C,:=÷=;选项D,8:6=8÷6=;:=3:4.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原题中比的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比值,并进行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2.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0:12和35:42B. 20:10和60:20C. :和12:8D. 0.6:0.2和:【答案】 B【解析】【解答】解:A、10:12=, 35:42=,能组成比例;B、20:10=2,60:20=3,不能组成比例;C、=1.5,12:8=1.5,能组成比例;D、0.6:0.2=3,=3:1,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即可确定能否组成比例。
3.如图,三角形中a边上的高为b,c边上的高为d。
根据这些信息,下列式子中,()不成立。
A. a:c=d:bB. a:c=b:dC.D.【答案】 B【解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ab=cd,所以ab=cd,所以a:c=b:d 是不成立的。
故答案为:B。
【分析】c和d是对应的底和高,a和b是对应的底和高,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以得到ab=cd,这样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选择不成立的比例即可。
4.如果5x=8y(x、y≠0),那么________:________=5:8.【答案】 y;x【解析】【解答】如果5x=8y(x、y≠0),那么y:x=5:8。
故答案为:y;x。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或内项即可解答。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123177f90f76c660371a4e.png)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已知AB=K, =D,(ABCD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列比例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AB=K,=D,那么=D,所以AB=CD,据此作答即可。
2.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4:3B. 3:4C.D. 8:6【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4:3=4÷3=;选项B,3:4=3÷4=;选项C,:=÷=;选项D,8:6=8÷6=;:=3:4.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先求出原题中比的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然后求出各选项的比值,并进行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3.下面各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B. 12:9和9:6C. 8.4:2.1和1.2:8.4【答案】 A【解析】【解答】解:A、,=2,能组成比例;B、12:9=, 9:6=,不能组成比例;C、8.4:2.1=4,1.2:8.4=0.25,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计算出每个选项中两个比的比值即可作出选择。
4.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A. 1:5B. 25:1C. 2:1D. 5:1【答案】 D【解析】【解答】4cm:8mm=40mm:8mm=(40÷8):(8÷8)=5:1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5.下面两种数量不成比例的是( )。
A. 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B.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C. 圆的半径和面积【答案】 C【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圆的面积=π×半径2,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0f2898fad6195f302ba67b.png)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和反比例1.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的树高和它的影长如下表:树高/米2346…影长/米1.62.43.24.8…(2)树高和影长成什么比例?为什么?(3)量得一颗大树的影长是10.4米,这棵大树有多高?【答案】(1)(2)解:成正比例。
因为 =1.25, =1.25, =1.25, =0.8(一定),所以,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3)解:设这棵大树的高度是x米。
=1.6x=2×10.41.6x=20.81.6x÷1.6=20.8÷1.6x=13答:这棵大树的高度是13米。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树高,竖轴表示影长,据此先描点,再连线,据此作图;(2)分别用树高:影长,求出比值,当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据此判断;(3)根据题意可知,设这棵大树的高度是x米,用树高:影长=树高:影长,据此列正比例解答.2.如果10千克菜籽可以榨6.5千克菜油,那么有这种菜籽360千克,可以榨多少千克油?(用比例解)【答案】解:设可以榨x千克油。
10:6.5=360:x10x=6.5×360x=2340÷10x=234答:可以榨油234千克。
【解析】【分析】菜籽的重量和榨油的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二者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可以榨油的重量即可。
3.有6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450千克.小明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8箱,一年可以酿蜂蜜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计算)【答案】解:方法一:450÷6×18=75×18=1350(千克)方法二:设一年可以酿蜂蜜x千克,6x=450×18x=x=1350答:一年可以酿蜂蜜1350千克。
【解析】【分析】先求出平均每箱一年酿蜂蜜多少千克,再求18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
也可以设一年可以酿蜂蜜x千克,再用方程解答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24688d581b6bd97e19ea56.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和反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和反比例1.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的树高和它的影长如下表:树高/米2346…影长/米1.62.43.24.8…(2)树高和影长成什么比例?为什么?(3)量得一颗大树的影长是10.4米,这棵大树有多高?【答案】(1)(2)解:成正比例。
因为 =1.25, =1.25, =1.25, =0.8(一定),所以,树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3)解:设这棵大树的高度是x米。
=1.6x=2×10.41.6x=20.81.6x÷1.6=20.8÷1.6x=13答:这棵大树的高度是13米。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树高,竖轴表示影长,据此先描点,再连线,据此作图;(2)分别用树高:影长,求出比值,当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据此判断;(3)根据题意可知,设这棵大树的高度是x米,用树高:影长=树高:影长,据此列正比例解答.2.如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看图回答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答案】(1)解: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
(2)解: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
(3)解:男生6岁时的平均体重是19.3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19.3:6≈3.2;当男生7岁时平均体重是21千克,体重与年龄的比值是:21:7=3;比值不相同,所以体重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正比例。
(4)解:由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解析】【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是上升趋势,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折线的数值在增大,所以平均体重是在增加;(2)观察女生的折线可知,女生体重的折线在11~12岁时最陡,说明这一时期变化的最快,所以11~12岁时女生的平均体重变化的最快;(3)根据题意可知,可以求出体重与年龄的比值,然后对比比值,比值不相等,则不成正比例;(4)观察统计图可知,11岁之前,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当,但11~12岁女生体重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男生,据此解答.3.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计划每天加工120套,50天可以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e5096f6294dd88d0d26bbf.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下面各比中,能与:6组成比例的是()A. 2.5:16B. 0.1:C. 3:2.4D. :4【答案】 D【解析】【解答】解:;A、2.5:16=2.5÷16=0.15625,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3:2.4=1.25,不能组成比例;D、,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把一个底3cm,高2cm的三角形,按3:1放大画在图上,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 9B. 18C. 27D. 54【答案】 C【解析】【解答】解:3×3=9(cm),2×3=6(cm),面积:9×6÷2=2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用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乘3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底乘高除以2即可求出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
3.下面各比中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3:4B. 4:3C. 1:12【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3:4=3÷4=,≠,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4:3=4÷3=,=,能组成比例;选项C,1:12=1÷12=,≠,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4.下面各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B. 12:9和9:6C. 8.4:2.1和1.2:8.4【答案】 A【解析】【解答】解:A、,=2,能组成比例;B、12:9=, 9:6=,不能组成比例;C、8.4:2.1=4,1.2:8.4=0.25,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计算出每个选项中两个比的比值即可作出选择。
5.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41c28190c69ec3d4bb7585.png)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 4∶3B. 3∶4C. ∶3【答案】 A【解析】【解答】解::=4: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的定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构成比例。
2.如果5a=6b,那么a:b=()。
A. 5:6B. 6:5C. 3:2D. 2:3【答案】 B【解析】【解答】解:a:b=6:5。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a和5看作两个外项,b和6看作两个内项即可。
3.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 1:50000000B. 1:5000C. 5000:1【答案】 B【解析】【解答】解: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即原来的5000米相当于现在的1米,所以比例尺可以选:1:5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可以选的比例尺是1:几。
4.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 1∶1000B. 1∶1500C. 1∶500【答案】 C【解析】【解答】解:50米=5000厘米,30米=3000厘米,选用1:10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000=5厘米,宽是3000÷1000=3厘米,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选用1: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1500≈3.3厘米,宽是3000÷1500=2厘米,面积是 3.3×2=6.6平方厘米;选用1:500比例尺,在平面图中画出的长是5000÷500=10厘米,宽是3000÷500=6厘米,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可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游泳池的平面图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面积即可。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 易错提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464a3bf121dd36a32d82e2.png)
2020-202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一、比例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A. 扩大3倍B. 不变C. 缩小到原来的D. 无法判断【答案】 C【解析】【解答】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后,其斜边也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直角三角形斜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与两条直角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同。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 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 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答案】 B【解析】【解答】选项A,2019÷4=504……3,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此题说法正确;选项B,30cm:0.2cm=(30×10):(0.2×10)=300:2=(300÷2):(2÷2)=150:1,原题说法错误;选项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此题说法正确;选项D,质数×质数=合数,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据此解答;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易错题强化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4单元 比例 易错题强化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a06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7.png)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比例》易错精选强化练习题(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1.如图中三角形个数与四边形个数之比是()A. 1:1B. 1:2C. 2:3D. 3:42.如果甲×3=乙×2,那么可以组成的比例是( )。
A. 甲:3=乙:2B. 甲:乙-=3:2C. 甲:乙=2:3D. 乙:甲=2:33.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3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分米.A. 2B. 3C. 6D. 184.有2个前齿轮、4个后齿轮的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 )种速度。
A. 2B. 4C. 6D. 85.已知五①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8,据此,四人发表见解如下:甲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78;乙说: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7;男生占全班的715;女生比男生多18.在四人中见解正确的有多少人?()A. 1人B. 2人C. 3人D. 4人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6.人的身高和体重成正比例()7.如果x、y成正比例关系,那么当x扩大时,y也随着扩大。
()8.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9.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10.两地的实际距离是900米,在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是1.5厘米。
()三、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________cm.12.从18的约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13.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
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速度比是________:________。
14.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按8∶5分配给甲、乙二人加工,实际乙加工了480个,只完成了生产任务的60%.甲加工的超过分配任务的25%,甲实际加工了________零件.(用比例解)15.美术老师想将这幅画放大后放在橱窗里展览,他调到200%来复印,将这幅画按________∶________ 复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易错提高练习题
一、比例
1.一个零件的高是4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5
B. 5:1
C. 1:2
D. 2:1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2cm=20mm,比例尺:20:4=5:1。
故答案为:B。
【分析】把2cm换算成mm,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
2.某校园长240米、宽180米,把平面图画在一张只有3分米长、2分米宽的长方形纸上,那么选择( )作比例尺比较合适。
A. 1:100
B. 1:1000
C. 1:2000
D. 1:5000【答案】 B
【解析】【解答】240米=2400分米,3分米:2400分米=3:2400=1:800;180米=1800分米,2分米:1800分米=2:1800=1:900;
1:800和1:900接近1:1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长方形纸长3分米、宽2分米,与校园实际长240米、宽180米的比分别是1:800、1:900,用这两个比例尺中的任何一个来画图,都不合适,因此选择1;1000画出的图大小合适。
3.如果甲×3=乙×2,那么可以组成的比例是( )。
A. 甲:3=乙:2
B. 甲:乙-=3:2
C. 甲:乙=2:3
D. 乙:甲=2: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可以组成的比例是甲:乙=2: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乙和2看作内项,甲和3看作外项,然后写出组成的比例即可。
4.下列各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A. 和
B. 40:10和1:4
C. 1.2:0.4和:
D. :2和
:5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2=,,不能组成比例;
B、40:10=4,1:4=0.25,不能组成比例;
C、1.2:0.4=3,,能组成比例;
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5.一个零件长2毫米,在图纸上的长是5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
【答案】 25:1
【解析】【解答】解:5厘米=50毫米,50:2=25:1。
故答案为:25:1。
【分析】1厘米=10毫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比例尺时,单位要统一。
6.给6、12、15再加上一个数,使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4.8;7.2;30
【解析】【解答】解:4.8:6=12:15;6:12=7.2:15;6:15=12:30;所以这个数可能是4.8、7.2、30。
故答案为:4.8;7.2;30。
【分析】组成比例时,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7.如果5x=8y(x、y≠0),那么________:________=5:8.
【答案】 y;x
【解析】【解答】如果5x=8y(x、y≠0),那么y:x=5:8。
故答案为:y;x。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或内项即可解答。
8.从24的因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________。
【答案】1:2=3:6
【解析】【解答】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组成的比例是1:2=3:6。
故答案为:1:2=3:6(答案不唯一)。
【分析】先找出24的所有因数,然后选出4个数字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一个比例。
9.一辆汽车2小时行使8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使320千米需几小时?(用比例知识解答)
【答案】解:设行驶320千米需要x小时
80:2=320:x
80x=320×2
80x=640
x=8
答:行320千米需8小时。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10.王明正在读一本350页的故事节,读了5天,正好读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5=(1- ):x
x=5×(1-)
x=5× ÷
x= ×
x=12.5
答:还要12.5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读的量是不变的,应用正比例解答,设还要x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5天读的占这本书的分率:读的天数=剩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剩下的天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11.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小号红领巾是底边和腰长分别为1m和0.6m的等腰三角形,大号红领巾是小号红领巾按一定的比例放大,已知大号红领巾底边长1.2m,求腰长?(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放大后的腰长是x米,则:
1.2:1=x:0.6
x=1.2×0.6
x=0.72
答:放大后的腰长是0.72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比例解答应用题,设放大后的腰长是x米,用放大后的底:原来的底=放大后的腰长:原来的腰长,据此列正比例解答。
12.甲、乙两地相距32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92km。
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几小时?(列比例解答)
【答案】解: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x小时。
x=5
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5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路程÷时间=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据此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x小时,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正比例解答。
13.有一块长方形小麦试验田。
长120米,高80米,请你用 1:4000 的比例尺画出这块田的平面图,并求出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解:
面积:120米=12000厘米
80米=8000厘米
(12000× )×(8000× )=6(平方厘米)
答: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把实际的长和宽都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长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先画出图形,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图上的面积。
14.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5cm。
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60km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多少小时到达?
【答案】解:5÷ =30000000cm=300km
300÷60=5(小时)
答:需要5小时到达。
【解析】【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把实际距离换算成km,用实际距离除以汽车的速度即可求出需要的时间。
15.在比例尺的1:5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正方体草坪的边长是4厘米,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4÷ =20000(厘米)
20000厘米=200米
200×200=40000(平方米)
答: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是400平方米。
【解析】【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正方形草坪的实际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可求出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