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试题—2018~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答案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C 4. 【答案】A 5. 【答案】D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D 9. 【答案】D 10. 【答案】C 11. 【答案】B 12. 【答案】C 13. 【答案】B 14. 【答案】B 15. 【答案】C 16. 【答案】A
(2)1.F2 2.隐 3.2/3
(3) 1 1.b和d 2.c和d
2 1.B 2.2 : 1 : 1
(4)Ds插入的是非基因序列(或未选择表达的基因或内含子或非编码区等)
24. 【答案】(1)1.碳源、氮源 2.若是基因突变,则出现菌落的频率应为10−14或10−21(或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低 频性等特点,在同一细菌中出现这几种突变的可能性极低) 3.(直接)接触
(2)a (3) 1 B菌筛选出B菌株 2.thr+基因已经转移到受体菌(B菌株)
2
25. 【答案】(1) 1 1.体液(血液、血浆) 2.(负)反馈 3.增加
2 实验组孕鼠脂联素含量低,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信号不敏感 (2)注射葡萄糖后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始终较高,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幅度较低 (3) 1 1.提高
17. 【答案】C
18. 【答案】B
19. 【答案】C
20. 【答案】B
非选择题
21. 【答案】(1)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2.糖蛋白减少
(2)1.二甲双胍(Met)的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对肝癌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越强 2.G1
(3) 1 1.线粒体内膜 2.能量(ATP)
2 升高 3 1.相对稳定
2.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 2正 (4)减少脂类的摄入(合理饮食)、 坚持锻炼 、控制体重 ,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高三试题—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
(3) 1 1.不一定相同 2.是否甲基化及甲基化模式
2 1.引物 2.总甲基化水平较双亲降低 3.增强
25. 【答案】(1)1.去除小鼠肠道微生物 2.促进 3.肠道微生物促进N3基因表达出N3蛋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和储存,进而影响小 鼠脂肪代谢
(2) 1 抑制 2 1.抗原 2.T 3.受体 4.抑制Rev基因表达
(3)胰岛素促进血糖被细胞摄入,转化为脂肪
26. 【答案】(1) 1 1.群落 2.水样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 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 abc
(2)1.捕食与竞争 2.大型藻类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3)1.防止藻类过度生长 2.密度
15. 【答案】D
16. 【答案】B
17. 【答案】D
18. 【答案】B
19. 【答案】D
20. 【答案】B
非选择题(6道题,共60分)
21. 【答案】(1)1.叶绿体基质 2.C5
(2)1.相反 2.类囊体 3.酶
(3)1.提高 2.高温+CO2组淀粉含量一直低于常温+CO2组,可溶性糖相反
(4)单独施肥CO2时间不宜超过30天;施肥CO2的同时合理补充氮肥;增施CO2时适当提高温度
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选择题(20道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答案】C 2. 【答案】B 3. 【答案】B 4. 【答案】D 5. 【答案】A 6. 【答案】D 7. 【答案】C 8. 【答案】A 9. 【答案】B 10. 【答案】D 11. 【答案】C 12. 【答案】A 13. 【答案】A 14. 【答案】D
2018年西城高三期末生物卷
2018年西城高三期末生物卷D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2页(共33页)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3页(共33页)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4页(共33页)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5页(共33页)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H+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C.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6页(共33页)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7页(共33页)D .破坏跨膜H + 浓度梯度对ATP 的合成无影响5.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 表示反应速率为1/2 Vmax 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Km 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 值增大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 降低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6.下图为胚胎细胞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Km 底物浓度 Vmax反应速率A.在生物体内M细胞一般不会回到B细胞时的状态B.调节蛋白的不同组合诱导了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化过程C.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受调节蛋白的影响D.G与H之间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差异一定小于G与K7.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G(紫色)和g(绿色)位于6号染色体上。
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1出现极少数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第8页(共33页)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9页(共33页)绿株。
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G 基因突变还是G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A .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B .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C .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D .提取该绿株的DNA ,根据PCR 能否扩增出g 基因进行判断8.相对野生型红眼果蝇而言,白眼、朱红眼、樱桃色眼均为隐性突变性状,基因均位于X 染色体上。
2018_1西城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 2018.1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分子或结构的骨架,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链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 分子骨架 D .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2.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 .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 .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3.下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M6P 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B .M6P 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内质网内积累C .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D .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4.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 合成酶能将H +势能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 C .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 的合成无影响5.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 Vmax 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
最新-北京西城区2018年抽样测试高三生物试卷 精品
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抽样测试高三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1.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时,最不可能出现的生命现象是()A.抗寒性强 B.抗旱性强C.代谢活动强 D.细胞的粘性强2.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原因之一是()A.分子中O原子比C、H原子多B.分子中C、H原子比O原子多C.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除含C、H、O元素外,有的含有N、P3.人的血红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在合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下水分子570个,问该蛋白质中所含的氨基酸分子数、肽键数及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需要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A.570、574、1710 B.574、570、3420C.574、574、1722 D.574、570、34444.在下列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瘦肉末和消化液,水解产物中氨基酸最多的可能是()5.在温度、pH等适宜条件下,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
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A.曲线A B.曲线BC.曲线C D.曲线D6.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增加10多公斤,增重物质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C.大气中的O2 D.大气中的CO27.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与甲酵母菌吸入的O2摩尔数之比应为()A.3︰4 B.4︰3 C.1︰2 D.2︰38.下列关于突变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则是突变②所有突变都是隐性的③人为能促进产生突变④基因的化学变化是突变⑤突变都是有害的⑥突变能产生等位基因⑦突变率很低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⑥⑦9.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的血浆中高分子物质浓度()A.高 B.低 C.一致 D.不确定10.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11.某绿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长于同一溶液中。
高三试题—2018~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苏氨酸与异亮氨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体现在基团R苏氨酸脱氢酶与异亮氨酸结合后空间结构改变,活性被抑制苏氨酸脱氢酶能与苏氨酸或异亮氨酸结合,说明其无专一性该调节使细胞内异亮氨酸浓度不会过高,避免了物质和能量浪费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子细胞核膜完全来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NA号染色体 )和 (位于第号染色体 )相互作用产生的,使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血型表现的基础型血时,可生出型血的后代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H/h 19A B B 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三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母亲年龄(岁)~~~唐氏患儿发生率()抽样调查时应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21−202425293034×10−4 1.192.032.7621适宜浓度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根伸长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全部来自施加的溶液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溶液浓度也是2,4−D −D mol/L10−8在冬季长跑过程中,人体会进行复杂的稳态调节。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过程皮肤血管舒张,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如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需要受体的识别和供能Ⅱ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效应细胞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Ⅱ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ATP T 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孢子。
最新-2018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生物 精品
2018—2018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抽样测试高三生物卷2018.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40分)(本小题1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冬季来临,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
这种行为及其决定因素依次是()A.学习、环境B.本能、遗传C.印随、环境D.反射、遗传2.细胞内各种化合物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在动物体内作为储能物质的主要是()A.乳糖和蔗糖B.蛋白质和核酸C.葡萄糖和ATP D.脂肪和糖元3.关于细胞结构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拟核和质粒的主要成分都是DNA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4.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5.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
当药物被注射Array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
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6.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绵羊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
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 ) A .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 B .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了两组中心粒C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联系D .绵羊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7.下列事件在蛙受精卵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 .中心体的周围出现星射线B .细胞核内发生的复制和转录C .细胞质中质体的基因表达D .线粒体内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化8.在下列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染色体“联会”现象的是( )A .胚囊中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B .囊胚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C .曲细精管内的细胞分裂D .卵泡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9.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 .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B .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C .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D .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10.用有机溶剂提取,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 )A .叶绿体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 .在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C .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D .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11.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精品 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抽样测试生物-高考生物
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抽样测试高三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30个题,1~10小题每题1分,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③④2.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3.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相互转移的有()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4.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分裂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如右图所示。
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所处的时期是()A.DNA正在进行自我复制,分裂间期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分裂期后期C.中心粒向细胞两极移动,分裂期前期D.细胞中央细胞膜向内凹陷,分裂期末期5.癌细胞在动物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肿瘤。
观察肿瘤切片时,下列有关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中都可见到染色单体B.所有细胞都是已分化的细胞C.所有细胞中DNA含量都相同D.所有细胞中都能合成蛋白质6.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A.逐渐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7.生物体内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葡萄糖、ATP B.糖元、脂肪C.ATP、糖类D.糖类、脂肪8.在生物体中,与合成多糖有关的器官和细胞器有()①肮脏②叶片③骨骼肌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9.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PH 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 .还原O 2和CO 2B .氧化O 2和CO 2C .还原CO 2和O 2D .氧化CO 2和O 210.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可生成 ( )①CO 2和H 2O ②CO 2和酒精 ③乳酸 ④丙酮酸和CO 2A .②或③B .①和②C .①或④D .②和③11.给在温室中生长的玉米植株提供14CO 2,光合作用开始一小时内,在叶肉细胞中有90%以上的14C 出现在含有4个碳的有机酸(C 4)中。
2018年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生物期末试卷附答案详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生物2018.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6页,为选择题,20个小题; 第二部分7~12页,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
2. 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分子或结构的骨架,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链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B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 分子骨架 D .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 2.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 .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 .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3.下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M6P 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B .M6P 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内质网内积累C .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D .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4.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 合成酶能将H +势能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 +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TP 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C .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 + 浓度梯度对ATP 的合成无影响5.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 表示反应速率为1/2 Vmax 时的底物浓度。
北京市西城区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I卷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B.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腺苷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2.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4.下列过程能使细胞中ADP含量增加的是A.甘油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C.叶绿体基质中C3合成葡萄糖D.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5.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C.细胞在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6.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酸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B.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形成RNAC.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突变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D.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癌变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B.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由某些基因引发的C.胚胎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也有细胞的凋亡D.正常机体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一定是同步的10.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
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分子或结构的骨架,叙述错误的是A. 碳链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 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分子骨架D. 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2.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 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 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3.下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B. 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内质网内积累C. 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D. 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4.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C. 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5.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值增大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6.下图为胚胎细胞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过程示意图。
高三试题—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1) 由图可知,ABA与ABA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IP3等信号途径激活
上的Ca2+通道,使Ca2+
以
方式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了K+及Cl−流出细胞,使保
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关闭。
(2) 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
的Rubisco酶催化,与
化合物结合而被固定。
(2) 由图可知,常温+CO2处理组在超过29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处理组。此阶段,常温+
CO2组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
,据此推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淀粉积累过多。叶绿体中淀
粉的积累一方面会导致
膜结构被破坏而影响光反应。另一方面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
8. 相对野生型红眼果蝇而言,白眼、朱红眼、樱桃色眼均为隐性突变性状,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为判断三种影响眼色的突
变是否为染色体同一位点的基因突变,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一:白眼♀蝇×樱桃色眼♂蝇→樱桃色眼♀蝇:白眼♂蝇= 1 : 1
实验二:白眼♀蝇×朱红眼♂蝇→红眼♀蝇:白眼♂蝇= 1 : 1
A. 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5. 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 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的相同之处是()A.为原核生物B.以DNA为遗传物质C.属于分解者D.可以进行有氧呼吸2.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易化扩散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0℃左右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C.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D.从生活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4.下列有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二者都能在膜上进行ATP合成5.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6.如图是基因型EeFfgg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图中G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为eFG和eFg7.人体血清胆固醇(TC)正常范围是3.5~6.1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纯合子患者TC浓度为19.6~26.0mmol/L,杂合子患者TC 浓度为6.2~14.3mmol/L.如图为某家族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此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Ⅲ﹣7与正常女子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100%D.此病患者婚后选择生育女孩可避免致病基因的传递8.人类性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人类中发现有XX男性、XY女性、XO女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常男性中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上B.X Y男性可能是亲代产生精子过程中Y染色体片段易位到X上所致C.X Y女性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活Y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D.X O女性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在产生胚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9.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B.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b过程的基因存在差异C.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D.分生区细胞能进行b和c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10.如表为单卵双生子和二卵双生子间常见畸形同时发生率的统计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性状同时发生率(%)单卵双生子二卵双生子幽门狭窄22 2唇裂40 4A.表中数据表明,幽门狭窄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单卵双生子唇裂同时发生率为40%,说明唇裂与环境因素有关C.二卵双生子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仅来源于基因重组D.两种畸形是否有遗传基础,也可以通过家系研究获取证据11.“超级细菌”因具有NDM基因,耐药性极强,現存抗生素均不能有效将其杀灭.如图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基本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表示细菌的变异,b表示抗生素的选择作用B.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NDM基因出现和该基因频率增加C.不同性状细菌之间的隔离不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必要条件D.若NDM基因位于质粒上,则会更容易在不同个体间转移12.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血浆浓度升高会促使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13.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14.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侵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对抗EBV的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在对抗EBV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中均起作用B.抗EBV抗体与EBV结合,可使EBV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C.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消灭被EBV侵染的细胞D.被EBV感染后,人体只能产生一种抗EBV的特异性抗体15.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如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16.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和7月中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C.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17.如表各项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一致的是()实验操作目的A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B 在含有DNA的滤液中加入蒸馏水,使2mol/L NaCl溶液浓度降至0.14mol/L 析出DNA,去除可溶性杂质C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将显微镜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分生区细胞D 30mL10%葡萄糖与15mL 25%酵母菌溶液置于广口瓶中混匀,液面滴加一薄层石蜡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呼吸的产物A.A B.B C.C D.D18.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将甘蔗研磨过滤后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从酵母菌培养液定期取样进行显微计数,可探究其种群数量变化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好选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19.在生物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A.将噬菌体用32P和35S同时标记,研究其遗传物质B.敲除生物体的某个基因,研究该基因的功能C.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度2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外植体的细胞壁有利于脱分化的发生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二、非选择题(21~27题,共60分)21.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株叶面积(cm2)总叶绿素(mg•g﹣1FM)净光合速率(μ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自然条件2860 1.43 15.04 187弱光条件3730 1.69 4.68 304(1)实验中需用提取叶绿素,再测定其含量.(2)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使光反应产物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的利用能力.(3)弱光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瓜产生的有利于提升其光能利用率的变化有.与叶绿素a相比,叶绿素b在430~450nm蓝紫光(弱光下占优势)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和较宽的吸收带,由此推测,实验组叶绿素a/b含量比值对照组.(4)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22.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和B联合作用的效果,用A和B单独及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组别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G1(%)S(%)G2+分裂期(%)对照组32.71 22.01 45.28 5.29仅用药物A 34.12 63.15 2.73 18.14仅用药物B 90.27 6.54 3.19 31.86药物A、B联合使用45.46 48.38 6.16 52.46(1)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时,培养基中除水、糖、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促生长因子外,通常还需要加入;传代培养时,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用等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2)结果显示,药物A主要使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期,推测其作用机理是:.(3)细胞内ERK蛋白被磷酸化为pERK,可导致细胞增殖.用药物B处理肝癌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ERK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ERK的含量明显下降,由此推测,药物B可能通过影响人肝癌细胞的增殖.(4)细胞凋亡是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上述四组实验结果,说明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是,两种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效果上表现为作用.23.番茄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控制.根据茸毛密度,可将番茄植株分为浓毛型、多毛型和少毛型.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1)番茄茸毛的浓毛、多毛和少毛互为,茸毛性状的遗传(遵循,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F2有种基因型,F2紫茎浓毛型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科研人员对一株浓毛型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取植株X的花药,经离体培养获得后,在幼苗期用处理,获得四种表现型的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浓毛紫茎正常叶﹕浓毛紫茎缺刻叶﹕浓毛绿茎正常叶﹕浓毛绿茎缺刻叶=1:4:4:1.请在图2中标出植株X中A、a、B、b基因的位置(图中“|”表示相关染色体).(4)番茄植株的茸毛对蚜虫等害虫有抗性,茸毛越密,抗性越强.但浓毛型番茄植株结果时,果实表面的浓密茸毛直到果实成熟时仍不能完全脱落,致使果实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欲培育出对蚜虫有一定抗性,外观品质好,育性强等特点的番茄品种,最好采用的育种方式是.a.多倍体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24.以野生型、细胞分裂素缺乏型、脱落酸缺乏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高盐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者首先配制了添加不同浓度脱落酸的MS培养基和NaCl浓度为120mmol/L的MS培养基,灭菌后分装于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对上述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再分别点播于培养皿中;在适宜环境下培养,观察并测定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点播种子之前消毒的目的是.(2)图1结果说明,脱落酸具有的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强弱.(3)图2结果显示,在用NaCl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率下降,脱落酸缺乏型种子萌发率,这表明NaCl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缺乏型拟南芥种子比较,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萌发率下降程度,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可以脱落酸,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25.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结合.(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26.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主要以各种水生植物为食.作为食材引入我国后,因管理不善逃逸到各类水体中,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环境造成威胁.请分析回答:(1)稻田植物群落中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等,形成较为明显的结构,这些植物间存在关系.福寿螺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2)研究发现,原产地植物五爪金龙对福寿螺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五爪金龙叶片提取液处理福寿螺一段时间,统计福寿螺的死亡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个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都可以.要减少对环境中其他生物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又达到抑制福寿螺的目的,最好采用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3)在将五爪金龙提取液用于稻田除螺之前,为检验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组实验:第一组:常规水稻苗培育系;第二组:添加一定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的水稻苗培育系;第三组:在常规水稻苗培养系中仅投放福寿螺;第四组:添加一定浓度的五爪金龙提取液及投放了福寿螺的水稻苗培育系.第二组与对照,可以说明五爪金龙提取液对水稻的影响;设置第四组的目的是研究.27.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直接利用动、植物生产凝乳酶受多种因素限制,培育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用紫外线照射芽孢杆菌,分离、培养,并检测各菌株所产生的凝乳酶活力.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获得,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是,不是)选择培养基.(2)在一定温度下(35℃),一定时间内(通常为40分钟),凝固1mL10%脱脂奶粉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①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组.②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未发生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同学乙:A2、A5组芽孢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但凝乳酶蛋白未改变,其依据的理由是.为了验证上述2位同学的假设,可采用技术检测凝乳酶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3)从牛胃液中分离到的凝乳酶以催化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了微生物细胞中.①从牛胃细胞中提取,再逆转录形成cDNA.以此c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有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设计(限制酶,DNA连接酶,RNA 聚合酶)识别序列,以便构建重组DNA 分子.②构建重组DNA分子(如图3所示)最好选用限制酶,理由是.③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最初多采用重组大肠杆菌或芽孢杆菌生产凝乳酶,现多采用重组毛霉生产,毛霉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④研究发现,如果将该凝乳酶20位和24位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催化能力将提高2倍.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高效凝乳酶,所需步骤有.a.蛋白质的结构设计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c.蛋白质结构的定向改造d.凝乳酶基因的定向改造e.将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f.将定向改造的凝乳酶导入受体细胞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的相同之处是()A.为原核生物B.以DNA为遗传物质C.属于分解者D.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 T2噬菌体是DNA病毒,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是需氧型生物,属于分解者.解答:解:A、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B、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正确;C、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不是分解者,C错误;D、病毒自身不能进行呼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病毒和原核生物在结构、组成成分、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和识记.2.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易化扩散B.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分析图解: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钾离子运出细胞时,是通过Na+﹣K+泵的转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A错误;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动力是钠离子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 TP;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根据图示分析,K+通过Na+﹣K+泵的转运需要消耗ATP,故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C正确;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具特异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解题关键是识记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运输方式,考生要明确葡萄糖只有进入成熟的红细胞才属于协助扩散,其它均为主动运输.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0℃左右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C.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D.从生活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考点:酶的特性;微生物的利用.分析: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解答: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保证实验变量的唯一,使实验更加准确,A正确;B、在0℃左右时酶失活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可以恢复,B正确;C、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错误;D、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自身温度高,酶的最适温度相应就高,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下列有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二者都能在膜上进行ATP合成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线粒体: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椭球形或球形.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叶绿体: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棒状、粒状,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叶绿体质、色素等.结构: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解答:解: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细胞质基质分解葡萄糖,A错误;B、与外膜相比,叶绿体类囊体膜功能更复杂,内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B正确;C、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含DNA,故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正确;D、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能合成ATP,叶绿体的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因此二者能在膜上进行ATP合成,D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的掌握是本题可知的重点.5.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1、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如骨髓瘤细胞).2、细胞不对称分裂指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具有不同命运的子细胞,是细胞多样性形成的基础.解答:解: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B、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B正确;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C正确;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干细胞的概念及类型;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6.如图是基因型EeFfgg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图中G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为eFG和eFg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由于体细胞的基因型为EeFfgg,所以G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A正确;B、由于体细胞的基因型为EeFfgg,所以图中G基因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不可能来源于交叉互换,B错误;C、该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eFG的配子和一个基因型为eFg的极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年度高三生物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6页,为选择题,20个小题;第二部分7~12页,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分子或结构的骨架,叙述错误..的是A.碳链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分子骨架D.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2.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3.下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M6P 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B .M6P 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内质网内积累C .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D .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4.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 合成酶能将H +势能转化为ATP 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 +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TP 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 TP 中的化学能C .ATP 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 + 浓度梯度对A TP 的合成无影响甲图乙图 丙图5.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 表示反应速率为1/2 Vmax 时的底物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物分子或结构的骨架,叙述错误的是A. 碳链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B.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 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分子骨架D. 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答案】C【解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A正确;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D正确。
2.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 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 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答案】B3. 下图为细胞内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和运输过程,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B. 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内质网内积累C. 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D. 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答案】B【解析】分泌蛋白、膜蛋白、溶酶体水解酶都不属于胞内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都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以及高尔基体的分拣和运输,A正确;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的定位有关,且溶酶体来自于高尔基体,因此M6P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导致M6P受体不能正常合成,则会导致溶酶体水解酶在高尔基体积累,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协调统一,C正确;据图分析,若水解酶磷酸化过程受阻,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吞物质的蓄积,D正确。
4.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 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 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 TP中的化学能C. A 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 TP的合成无影响【答案】D【解析】据图甲分析,H+跨膜运输需要细菌紫膜质(一种膜蛋白)的协助,且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A正确;A 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而是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B正确;根据图丙分析,A TP合成酶能够催化ATP的合成,且能够H+将运出细胞,C正确;图丙中H+是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的,因此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会影响ATP的合成,D错误。
5. 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值增大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Km值越小,达到1/2Vmax需要的底物浓度越低,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A错误;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与底物结合的机会减少,则Km值增大,B正确;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导致Vmax降低,C正确;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正确。
6. 下图为胚胎细胞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生物体内M细胞一般不会回到B细胞时的状态B. 调节蛋白的不同组合诱导了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化过程C. 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受调节蛋白的影响D. G与H之间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差异一定小于G与K【答案】D【解析】根据图形分析,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F细胞,F细胞增殖分化形成M细胞,而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生物体内M细胞一般不会回到B细胞时的状态,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不同的诱导蛋白组合诱导后形成了不同的细胞,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受调节蛋白的影响,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形成的各种细胞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D错误。
7. 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G(紫色)和g(绿色)位于6号染色体上。
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1出现极少数绿株。
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G基因突变还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A. 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B. 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C. 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D. 提取该绿株的DNA,根据PCR能否扩增出g基因进行判断【答案】C8. 相对野生型红眼果蝇而言,白眼、朱红眼、樱桃色眼均为隐性突变性状,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
为判断三种影响眼色的突变是否为染色体同一位点的基因突变,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一:白眼♀蝇×樱桃色眼♂蝇→樱桃色眼♀蝇:白眼♂蝇=1:1实验二:白眼♀蝇×朱红眼♂蝇→红眼♀蝇:白眼♂蝇=1:1A. 白眼与樱桃色眼是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B. 由实验一可知樱桃色眼对白眼为隐性C. 控制四种眼色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 眼色基因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实验一,白眼♀蝇×樱桃色眼♂蝇,后代雌性与父本相同,雄性与母本相同,说明白眼和樱桃色眼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樱桃色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A 正确、B错误;分析实验二,白眼♀蝇×朱红眼♂蝇,后代雌性都表现为红眼,雄性与母本相同,说明白眼和朱红眼受X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朱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携带者表现为红眼,因此控制四种眼色的基因不可能互为等位基因,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9. 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稳定同位素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研究大肠杆菌DNA的复制。
首先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然后转入以14NH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
提取不同代数大肠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4结果如下图所示(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是1.724,4.1世代时,较深的DNA条带平均密度是1.710)。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 条带密度越来越小的原因是15N在逐渐衰变C. 1.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是1.717D. 4.1世代时,两个DNA条带的含量比值大于7: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条带密度越来越小的原因是15N的比例在逐渐降低,B错误;已知0世代时,DNA 条带的平均密度是1.724,4.1世代时,较深的DNA条带平均密度是1.710,因此1.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1.710+1.724)÷2=1.717,C正确;4.0世代时,两个DNA条带的含量比值=(24+1-2):2=15:1,因此4.1世代时,两个DNA条带的含量比值大于7:1,D 正确。
10. 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结合下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 大肠杆菌b过程可发生在拟核区和细胞质中B. HIV遗传信息的流向包括d、a、b、c路径C. b、e过程的原料均为核糖核苷酸D. c过程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b表示转录,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其细胞中的转录过程可以发生在拟核区和细胞质中,A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的流向包括d 逆转录、aDNA复制、b转录、c翻译,B正确;b表示转录、e表示RNA的复制,两个过程的产物都是RNA,因此需要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c表示翻译,该过程中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11.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 相对于DNA病毒,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 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自合,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相对于DNA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如倒位,C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12. 植物化学性防卫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相关分析:A. 动物的取食诱导植物产生了合成毒素的性状B. 植物的区域分布对植食性动物的分布有影响C. 适应毒素的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D. 合成更有效的新型毒素是植物进化的方向之一【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毒素是植物细胞本来就产生的,不是动物的取食诱导产生的,动物对植物产生的毒素产生了适应性,A错误;由于毒素会引起动物觅食压力,因此植物的区域分布对植食性动物的分布有影响,B正确;不适应毒素的动物被淘汰,则适应毒素的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一定发生了改变,C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动物对植物产生的毒素不断的产生适应性,因此合成更有效的新型毒素是植物进化的方向之一,D正确。
13. 下列有关实验中酒精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鉴定脂肪实验中,使用酒精是为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B.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C. 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冷酒精的作用是析出DNAD.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常用酒精对操作者双手消毒【答案】A【解析】鉴定脂肪实验中,使用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A错误;光合色素提取实验过程中,酒精(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B正确;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冷酒精的作用是析出DNA,C正确;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常用酒精对操作者双手消毒,D正确。
14. 将豌豆幼苗去除顶芽,然后涂抹生长素(IAA),一段时间后检测植株赤霉素(GA1),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不能推测出A. 豌豆顶芽可能合成一定量IAAB. IAA能恢复去顶对GA1的影响C. IAA可能促进了赤霉素的合成D. IAA与GA1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顶的植株赤霉素(GA1)含量降低,而去顶后涂抹生长素(IAA)植株赤霉素(GA1)含量升高,说明豌豆顶芽可能合成一定量IAA,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IAA能恢复去顶对GA1的影响,且可能促进了赤霉素的合成,BC正确;该实验只能体现生长素对赤霉素合成的影响,都是不能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