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陋室铭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

《陋室铭》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整理了7篇《陋室铭》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进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可以赏析并仿写对偶句乃至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研读及课外知识延伸,理解作者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并进而理解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探讨,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铭文的写作手法,尤其是比兴和类比的手法!3、反复吟诵乃至当堂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国古今名士的闲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够静听贤明之心!三、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刘禹锡受人挤兑而住的简陋房屋,但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真可谓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励了太多的中国文人,所以在纯粹“赏析”的教学设计上,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样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怀,是上课的重难点。
至于铭文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对偶和类比”学生很容易掌握,会仿写即可!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人的一生当中,必定会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越是苦难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荡胸襟和励志情怀!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到和州做“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
《陋室铭》教案精选8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陋室铭》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精选《陋室铭》教案4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陋室铭》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导语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宅邪,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
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解题1.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
碑锅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符的房子人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腼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三)整体感知——感受结构美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1)读准字音,如“馨”、“牍”。
(2)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2.结合课文,组织学生依次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
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教案范文10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范文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教案篇1一、文学常识1. 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1. 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 统领全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 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 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 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 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 作者使用类比手法,与仙人进行比较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三、简答题1. 概括本文主旨: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陋室铭》语文教案8篇

《陋室铭》语文教案8篇《陋室铭》语文教案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语文教案1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教案8篇

《陋室铭》教案8篇《陋室铭》教案篇1,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__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
(出示南阳诸葛庐图)14.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
(板书:暗含、志向)《陋室铭》教案篇2课标要求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__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5.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学法点悟]__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们知道这篇__作者的不慕荣利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这篇__的“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
通过对这篇__的学习,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自己的心志和情趣。
[整体感知]“陋室”,简陋的房子。
“铭”,本是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
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教案8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教案篇1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能力目标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中获得的启示教学用具教学程序备注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语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中,极目远眺,所见皆是高楼大厦,我们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这时给你一间茅草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去居住,可是我们唐朝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却不仅住着陋室,还提出“陋室不陋”的观点,为何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
二、教学过程:(一)介绍相关背景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唐顺宗时,热心帮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又任连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
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铭》便就此所作。
(二)在学习《马说》时我们了解了“说”这种文体,今天我们再来认识认识“铭”这种文体。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三)析文1.师: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这句话先说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2.师: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
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关于《陋室铭》教案范文集合5篇

《陋室铭》教案关于《陋室铭》教案范文集合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教案篇1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三、课文分析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
(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回答)室。
《陋室铭》上课使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上:长到
鸿儒:博学的人 调: 弹奏 丝竹: 嘈杂的奏乐声
官府公文。 牍 (dú) 案牍:
入: 映入
白丁: 没有学问的人 素琴: 没有装饰的琴 乱:
使……扰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劳:使……劳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宋何罪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1、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答:作者把自己的陋室比作诸葛亮的茅庐、扬子云的亭子, 用孔子的话结尾,暗示自己就是像诸葛亮、扬子云一样的君 子,深化了主题。
看谁答得快哦
1、本文作者借陋室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操?
形:身体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与我
谈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我可以 弹奏没有装饰的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扰乱两 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的是什么呢? 答: 生活环境。
答:表达自己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安贫乐道、永不
屈服的情操。
2、通过写一个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这种写 法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托物言志
看谁答得快哦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灵: 显出灵气。(名词活用为动词) 斯: 这。(指示代词) 惟:只 翻译:
只
馨: 香气,这里比喻品德高尚。
仿写陋室铭教室铭

教室铭(仿写陋室铭)
教室铭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大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教室铭二:分不在高,学会则好;学不在深,搞懂就行.斯是教室,唯吾懂之.教室有书声,朗朗飘校园.谈说学之道,探索未知数.可以论文章,阅诗篇.无杂声之乱耳,无玩乐之劳形.好似阅览室,好似黄金屋.心暗云:“何陋之有?”
教室铭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教室,惟有学习.前有佼佼者,后有奋力兵.谈笑有和谐,往来无争吵.可以共奋进,比成绩.无不良之风范,无捣乱之分子.你我共奋进,你我不落后.老师云:能不第一?
教室铭四:智若不高,勤奋则行.知识不多,爱拼则赢.虽是苦事,唯吾甘心.知识本无限,要学趁年轻.作业堆如山,考试经常行.可以赏名著,阅诗经.无噪音之乱耳,唯书桌之常形.学中寻开心,切忌不要停.鄙人云:何苦之有?
教室铭五:话不在多,言出必行。
学不必说,得分算赢。
铃声而至,声音瞬停。
腰背挺的直,眼睛亮的明。
临近期末时,老师抓的勤。
埋头阅试卷,讲题型。
无闲心去玩耍,拜学霸,求神明。
教室乐常在,学习苦随行。
众人云:精益求精。
陋室铭课件(上课用)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四 人一小组互译课文,翻译时注意 一些词的特殊用法。遇到疑难, 组内解决不了,做好标记,讨论 结束后我们一起解决。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 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
3、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山 设喻引题 仙
水 龙
淡 泊 的 情 怀
远文愿 流的《 淌高陋 在尚室 你情铭 心操》 间永一
远文愿 萦的《 绕铿陋 在锵室 你音铭 耳韵》 际永一
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尝试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段话,将 你的理想或追求通过某些物品表现出来。
自然环境清幽 陋室不陋 交往人物不俗 生活情趣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恬静 雅致)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高雅脱俗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欢畅无比)
结尾为何又引用孔子的话?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暗示陋室不 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 抱负。
1、作者写陋室不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本文主要写的对象是 陋室,但是文章开头写的 却是山、水,这与写陋室有 联系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
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
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
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
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
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
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
陋室铭教案9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篇1《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
你要哪个?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认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
遇到疑难,互相讨论。
时间:5分钟。
(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师:陋室陋吗?生:不陋。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1)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陋室铭刘禹锡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衬托对仗夸朋友——雅实对比话生活——静类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态度——乐(2)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3)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体背诵。
学生互相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六、总结(略)七、赠言和练习陋室铭教案篇2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
《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

《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陋室铭》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陋室铭》是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这个单元课文还有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有介绍表现古人高超技艺的《核舟记》,有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望岳》、《春望》和《石壕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必备】《陋室铭》教案四篇

《陋室铭》教案【必备】《陋室铭》教案四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的: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咱们学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人各有志,人各有爱,在世人都爱豪宅名车的今天,如果谁告诉你他爱陋室的话,你准定认为他有病。
而古人中有人甚至为他的陋室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他就是刘禹锡。
今天咱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铭》。
请大家打开书。
二.解题。
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作者和“铭”的特点。
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必备】陋室铭教案3篇

陋室铭教案【必备】陋室铭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
2、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能正确翻译全文并背诵。
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词句,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初识陋室。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居室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2、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代诗人。
与柳宗元齐名,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王安石称他“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诗豪”,著有《刘梦得文集》。
诗人21岁中进士,授官监察御史。
他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本文就是作者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所作。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4、这是一篇铭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韵母:ing5、译一译:(1)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①陋:狭小,不华美②名:作动词用,出名,有名③灵:灵异,神奇。
这里作动词用④惟:只⑤馨:能散布到远处的芳香,多用来形容德行的美好⑥鸿儒:大儒。
这里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⑦白丁:白衣,平民。
这里指缺乏文化教养的人⑧乱:使动用法,使……扰乱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⑩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
(精品教案)《陋室铭》讲课稿(通用5篇)

(精品教案)《陋室铭》讲课稿(通用5篇)为大伙儿收集的《陋室铭》讲课稿(通用5篇),供大伙儿参考借鉴,希翼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教材简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
全文采纳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通全篇,极力抒写“陋室”别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陋室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联系日子,着重培养普通的阅读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日子内容编排。
第六单元学习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反映的内容为古代日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阅读”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明白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新大纲规定古诗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为30%,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语文能力。
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册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办法,背诵名篇佳作,积存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依照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事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诵全文。
②基本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明白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基本办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该文为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是体现朗读音乐美的绝佳材料。
再者,该文抒写作者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这含而别露的思想感情别读难以领悟。
关于《陋室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陋室铭》教案关于《陋室铭》教案范文集锦六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陋室铭》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掌握铭文的特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链接:同学们:当我们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时,亲人与朋友常常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激励我们要力争上游、百折不挠。
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谁的妙笔?(学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刘禹锡)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刘禹锡的佳作《陋室铭》。
二、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三、追溯背景: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四、释“铭”解题:提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们大家,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这里的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板书“铭”)那么,“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铭”。
(板书“陋室”二字,完善课题,板书作者)五、明确目标:1、了解“铭”的体裁特点。
2、诵读全文,品味语言。
3、初步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六、指导朗读:(一)、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学生进一步扩充、加深预习成果。
陋室铭上课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 读书人。
•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 人。
•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 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 金经:指佛经。 •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
调素琴( ti)áo/ 调动( ) diào
3.辨析字形:
馨(x)īn德馨 / 罄( )罄qì竹nɡ难书 牍( d)ú案犊 / 读( )读d书ú 儒( r)ú鸿儒 / 濡( )相rú濡以沫
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
乐 道
交友高雅(不俗 人) 高
生活情趣(高雅
事)
洁 傲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岸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君子之德)
活活动动目标四::——背诵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
,水不在
深,
。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
课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芳 的
伟
高
大
远大抱负
远
抱
志
负
趣
提示思考:
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 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 ,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 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写作背景
面对大 杨柳青青江水边, 江观白 人在历阳心在京。 帆, 身在和 州思争 辩。
朱熹说:“凡读书,须 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 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 字,不可倒一字。”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 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 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 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 看人下菜碟,见他是从上面贬下来的 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 在城南门,面江而居。他不但没有埋 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将他的 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 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 依,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 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 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 搬了三次家,于是诗人愤然写下了此 文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 环境清幽宁静
谈笑……阅金经。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 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朴素 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 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超尘绝俗的胸襟
。厌恶官场生活,批判官僚们的寻欢作乐。
网页铭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
安徽和县《陋室铭》碑亭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后来就成为一种用韵的文体。是古代
散文的一种。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
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___。 ing
名
灵
青
丁
经
形
亭
作 者 简 介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代 文学家,洛阳 (现在属河南 省)人,著名 诗人。关心社 会实பைடு நூலகம்忧国忧 民。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溶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你觉得上面 的“铭”反映的 是哪些态度?你 对这样的人是如 何看待的?
看了刚才这些“铭”,你能 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 “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 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 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声名,名誉。在这里名词做 动词,出名。 灵:神奇,灵异。形容词用做动 词,这里可翻译为“显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惟:连词,由于,只;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 尚。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 居住就有名;水不一 定要深,有龙居住就 有灵气了。这是简陋 的房子,好就好在主 人有美好的德行。
网不在大,有你则名。名不在 响,有朋则灵。斯是陋室,实用就 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谈谈心,叙叙情。无烦恼之扰心, 无愁苦之抗争。名站有搜狐,大站 有雅虎。老于曰:“何陋之有!”
仿写作品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 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你觉得上面的“铭”反映的是哪些态度?你对 这样的人是如何看待的?
山——仙名
南阳诸葛庐
何陋之有
西蜀子云亭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 笑 有 鸿 儒 往 来 无 白 丁
可 以 调 素 琴 , 阅 金 经
水 龙 灵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只要明天还在
汪国真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 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 回来
山 不 有 在 仙 高 则 , 名 。
水 不 有在 龙深 则, 灵 。
苔 斯 痕 是 草上惟陋 色阶吾室 入绿德, 帘,馨 青 。
往 来 无 白 丁 。
谈 笑 有 鸿 儒 ,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
可 以 调 素 琴 , 阅 金 经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