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水淡化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市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发展规划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规划背景及意义

(一)淡水资源缺乏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舟山地处海岛,与大陆分隔,且岛屿分散,径流短促,水资源的时空地域分布不均,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地区,目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600立方米左右。随着舟山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日益增大;同时,经济发展伴生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从而带来水质型缺水,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1950年以来,我市出现干旱38次,极大的影响了全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前两年干旱期间,我市部分岛屿还需要通过外运来解决饮水问题,成本超过了30元/吨(未包括水处理成本)。近年来大陆引水工程的建成,在解决海岛应急用水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根据《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分配给舟山的水量只有1.27亿立方米/年。因此,海水淡化应该作为解决我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抓紧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规划建设。

(二)国内外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的技术日益成熟,使海水淡化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海水利用技术水平,发展海水利用产业,海水利用在许多沿海国家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淡化海水作为水资源的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的重视;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总量约6000亿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的淡水资源;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食盐5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

我国海水利用技术也日益成熟。通过四十多年的科技攻关和工程示范,我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和5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正在进行万吨/日级示范。海水淡化的吨水成本已经降到5元左右,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潜力很大。海水综合利用水平也日益提高,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在电力、石化、化工等行业已逐步推广,2003年用量已达330亿立方米左右;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海水制盐、海水提炼镁、溴、钾等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内外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的技术日益成熟,使海水淡化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给我市发展海水淡化带来了良好契机。

(三)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海水淡化的高度重视,为我市发展海水淡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为了应对严峻的淡水资源紧缺,促进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把海

水淡化和利用作为一项战略措施。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编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即将发布实施,该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海水作为海岛“第一水源”、沿海城市“第二水源”进程,对发展海水淡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并将我市列为海岛海水淡化发展的重点区域。我省已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省“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加以深化研究。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出了多次重要指示。随着水价改革的深入进行,自来水价格将会逐步提高,而海水淡化成本的降低,使得社会各界对于海水淡化越来越重视,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用水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为我市加速海水淡化和海水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节规划范围和期限

考虑到舟山市的实际情况和“大岛建、小岛迁”的发展战略,本次规划范围为舟山市的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千人以上和设有乡镇的缺水岛,兼顾其他岛屿。

规划期限为:基期年为2004年,近期规划到2010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第三节规划编制依据

《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

《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浙江省乡镇供水2010年发展规划》;

《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环杭州湾产业带舟山产业区发展规划》(2003~2020);

《浙江省舟山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报告》

《舟山市水资源公报》,1997~2004;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和淡水利用现状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舟山位于长江口东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是我国唯一以群岛设立的地级市,下辖两区两县,区域总面积为2.22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2004年底全市人口约100万。舟山市1988年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被列入长三角地区及沿江地区先行规划和发展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增幅位居全省各市第一位。其中工业总产值3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国内外游客接待量83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8%,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比上年增长43.2%;港口货物吞吐量7359万吨,比上年增长28.6%,连续6年排名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海运总运力突破140万吨,运力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据测算,200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为402亿元,同比增长20.1%,海洋经济增加值为143.8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8.0%。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7元,比上年增长12.6%;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增长21.0%。

舟山经济结构总的是以海洋经济为主,初步形成了船舶工业、港口物流(海运)、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宗货物加工业、海洋旅游业等重点优势产业。船舶工业。舟山船舶工业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集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拆解等比较完备的船舶工业体系。2004年,全市船舶修造业实现产值30.17亿元,增长63.6%,全市造船能力达到50万吨,居全省第一位。港口物流(海运)。全市现有航运企业125家,总运力达141.6万吨,沿海运力总量位居全省第二。目前航运业投资持续上升,舟山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石油、矿砂、煤炭等大宗物资的中转储存基地。2004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7359万吨,增长37.1%,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95万TEU,增长47.3%。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的传统优势产业,产业基础比较扎实。2004年,全市实现水产品加工产值115.42亿元,增长25.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2%。大宗货物加工业。依托舟山开发深水岸线、建设深水港口形成的大宗货物水水中转优势,粮油加工、木材加工、原油储运配送等产业发展迅速。海洋旅游业。舟山旅游以“海天佛国、海洋文化、海鲜美食、海滨休闲”为特色,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并以15%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200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7.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18亿元。

舟山下步的发展,要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全面组织实施“以港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主攻临港产业,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明显提高,实现由传统岛屿经济向现代海洋经济的转型,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大发展,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和海上花园城市。

第二节淡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一、淡水资源总量现状

舟山市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其中常年有人居住岛屿98个。舟山与大陆分隔,无过境客水,山低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