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英语第二单元归纳总结反思

英语第二单元归纳总结反思

英语第二单元归纳总结反思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英语语法和词汇的知识。

通过阅读教科书、参与课堂讨论和完成练习,我逐渐增强了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一些反思。

1. 语法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语法规则,如动词的时态、句子的被动语态和条件从句等。

通过学习和练习,我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

尤其是条件从句的学习对我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有着显著的提升。

通过使用条件从句,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2. 词汇的扩充和运用本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大量的英语词汇。

通过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我的词汇量得到了很大的扩充。

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我能够更准确地选用合适的词汇,使我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精确。

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也能够更流利地运用这些词汇,提高了我在口语表达时的流畅性。

3. 阅读和听力的提升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

通过阅读英文文章和听取英语音频,我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所读和所听内容,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

总结起来,英语第二单元的学习对我的英语能力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扩充词汇、进行阅读和听力练习,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此外,课堂上的讨论和合作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巩固和拓展所学的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我的英语能力。

总的来说,英语第二单元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语法知识和词汇的学习,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阅读和听力的练习,我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1. 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 数位: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 数的读写:先数清数位,然后从最高位开始按数位顺序读写。

5. 比较大小:位数不同,先比较位数,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6. 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交换律、减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7.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8.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9. 小数的读写:小数点写在中间,小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出。

10. 小数的类型:纯小数、带小数、循环小数。

11. 小数的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左往右比较。

12.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13. 小数的乘法: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4. 小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时按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时先转化成整数,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15. 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16. 平均数的意义: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7.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还可以先求出几个数量的和,再除以数量的个数。

八上英语2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上英语2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上英语2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主要涉及到了一些关于学校生活和日
常活动的话题,包括课程安排、学校设施、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学校设施,单元中涉及了学校里常见的一些设施,比如图书
馆(library)、实验室(laboratory)、食堂(canteen)、体育
馆(gymnasium)等。

学生需要学会描述这些设施的位置、功能以及
使用规定。

2. 课程安排,学生需要掌握表达自己的课程安排的能力,包括
学科名称(如数学、英语、科学等)、上课时间(如星期一的第一
节课)、老师的姓名等。

同时,也需要学会询问别人的课程安排并
做出回应。

3. 学校活动,单元中也涉及了学校里的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学
生会(student council)的活动、俱乐部(club)的组织等。

学生
需要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对这些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活动的看法。

4. 日常活动,此外,单元还包括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
比如上学、放学、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并与他人交流。

总的来说,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涵盖了学校生活和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表达能力,从而能够用英语流利地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和日常活动,也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希望这个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第2单元位置单元分析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将本章的主要思路、推理方法及运用技巧等转变成自己的实际技能,也要善于归纳总结知识间的联系。

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starterUnit2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七年级上starterUnit2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知识讲解)学习目标单元主题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必备Section A1.bottle/'bɒtl/n.瓶子2.eraser/ɪ'reizə(r)/n.橡皮3.key/ki:/n.钥匙;关键单词Section B1.thing/θɪŋ/n.东西;事情something 某物2.need/ni:d/v.&n.需要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高频短语1.a ruler 一把尺子2.wake up 醒来3.get up 起床4.fly my kite 放我的风筝5.ride my cute bike 骑我可爱的自行车6.a pair of socks 一双袜子7.in your schoolbag 在你的书包里8.under your desk 在你的书桌下9.keep your room tidy 保持你的房间整洁10.wait a minute 等一下11.on your head 在你的头上12.on her chair 在她的椅子上13.on my bed 在我的床上常考句型1.询问拥有的物品:-What do you have in your schoolbag?你的书包里有什么?-I have a cap.我有一顶帽子。

2.What colour is /are...?询问颜色:-What colour is the cap?这顶帽子是什么颜色的?-It's...它是······-What colour are the rulers?这些尺子是什么颜色的?-They're...它们是······3.Is it on/in/under...?确定物品的位置:-Is it in your schoolbag?它在你的书包里吗?-No,it isn't.不,它不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单元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单元归纳总结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5、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9、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0、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
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高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2.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夏朝的暴君是桀称商朝为殷商。

7. 商朝最后一个暴君是:商纣王9.武王伐纣中商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牧野之战,商纣自焚而死。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11.15.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3.4.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

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

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

3.春秋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4.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

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齐桓公(春秋首霸)6.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是对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7.春秋时期设置郡县,分封制开始瓦解。

8.春秋时期,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的第一9.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10.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此战役。

概括: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战国时期,诸侯征战的目的是拓展疆域,战争性质是兼并。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2知识点归纳Unit 2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家庭和朋友的,本文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家庭成员1.家人的称呼① father 父亲② mother 母亲③ parents 双亲(父母)④ grandfather 爷爷⑤ grandmother 奶奶⑥ grandparents 祖父母(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⑦ son 儿子⑧ daughter 女儿⑨ children 孩子⑩ elder brother 哥哥⑪ younger brother 弟弟⑫ elder sister 姐姐⑬ younger sister 妹妹2.家庭成员的职业father:teacher, doctor, businessman, worker…mother:nurse, musician, artist, housewife…grandfather / grandmother:retired, farmer, scientist, writer…brother / sister:student, athlete, musician, artist, …二、家务1.厨房用具① microwave 微波炉② refrigerator 冰箱③ stove 火炉④ oven 烤箱⑤ blender 搅拌器⑥ toaster 烤面包机⑦ kettle 水壶2.家务动词① cook 做饭② wash the dishes 洗碗③ sweep 扫地④ mop 拖地⑤ clean the bathroom 打扫浴室⑥ make the bed 整理床铺⑦ do the laundry 洗衣服三、朋友1.朋友类型① best friend 最好的朋友② close friend 亲密的朋友③ new friend 新朋友④ childhood friend 童年时的朋友⑤ schoolmate 同学2.谈论朋友的习惯和特点① He / She is always there for me. 他 / 她总是在我身边。

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语文1. 语文的定义:语文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工具。

2. 语文的分类:口语和书面语。

3. 语文的特点: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

第二单元:认识文章1. 文章的定义: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文字组织形式。

2. 文章的分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3. 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第三单元:听、说、读、写1. 听:倾听他人说话,理解对方的意思。

2. 说: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读:熟练阅读文字,理解文章的内容。

4. 写: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进行书写。

第四单元:辨认声母1. 声母的定义:组成语言中的声音的第一个部分。

2. 常见的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第五单元:辨认韵母1. 韵母的定义:声音的第二个部分。

2. 常见的韵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第六单元:辨认声调1. 声调的定义:语言中声音的音调。

2. 常见的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七单元:识字与造句1. 识字:学习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含义。

2. 造句:运用所学的汉字,组成自己的句子进行表达。

第八单元:认识标点符号1. 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能够正确划分句子的结构,使文章更易阅读。

2. 常见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等。

第九单元:识别汉字的部首1. 部首的定义:构成汉字的组成部分,揭示汉字的含义。

2. 常见的部首:亻、木、水、火、山、车、口、手、心等。

第十单元:认识词语1. 词语的定义: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2. 词语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数词等。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学常识1. 作者背景:了解本单元课文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其作品风格。

2. 作品体裁:掌握不同文学作品的体裁特点,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3. 文学流派:熟悉各个时期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二、课文内容理解1. 主题思想:把握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2. 情节梳理:梳理课文的情节发展,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三、语言知识1. 词汇积累:学习课文中的生词、成语以及特殊用法的词语。

2.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句式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式,理解其表达效果。

四、阅读技巧1. 快速阅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 深度阅读:通过深度阅读,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3. 批判性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客观分析。

五、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学习如何构建文章的开头、正文和结尾。

2. 语言表达:掌握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思想。

3.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写作练习。

六、文化素养1. 传统文化:了解课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等。

2. 历史背景:掌握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对作品的影响。

3. 社会现象:分析课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七、思维能力1. 逻辑推理: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归纳总结,我们不仅能够对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还能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正确使用动词时态,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等。

2. 学习并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感叹词和描写词语,如:“多么”、“美丽”等。

3. 学会运用词语进行合理的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4. 学习并理解夸张修辞手法,如夸张、夸张排比等,以拓展写作的想象力。

5. 掌握叙事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通过描写人物、环境等展开故事,以及合理安排时间
顺序等。

6. 学习名词的语法知识,如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在句子中。

7. 掌握介词的基本用法,如表达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含义。

8. 学习提问的技巧,包括简单提问和特殊疑问句,并正确进行回答。

9. 学习并理解箴言和谚语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0.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故事、情感等方面的理解。

11. 学习正确的阅读技巧,包括字词辨析、推测上下文等,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苏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2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江苏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2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归纳总结Unit 2A new student一、单词(默写)1.student 学生 6.second 第二11.heavy 重的2.classroom 教室 7.third 第三12.stop 停下3.floor楼层8.playground 操场13.high 高的puter电脑9.swing秋千14.great 很多的,极大的5.first第一,首先10.push 推二、词组(默写)1.a new student 一名新学生2.show ……around带领……参观3.how many classrooms多少间教室4.in our school 在我们学校里5.some computer rooms 一些电脑室6.a music room 一间音乐室7.on the third floor 在三楼 8. a table tennis room一间乒乓球室9.go and have a look去看看 10.sing and dance 又唱又跳11.drink some nice juice喝些美味的果汁 12.go to the cinema 去电影院13.have a nice ice cream 吃一个美味的冰淇淋 14.in the playground 在操场上15.go and play 去玩一玩 16.on the swing 在秋千上17.so heavy 真的重 18.too high太高19.great fun 很有趣 20.play again.再玩一次21.go home 回家 22.an art room 一间美术室三、句型(默写)1.Can you show her around ? 你能带领她参观吗?2.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 在我们学校有多少间教室?3.Our class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我们教室在二楼。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单元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
确定行数、列数的方法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确定
列数时,一般从左往右数;确
定行数时,一般从下往上数。

有色的点表示琳琳在班级的位置是
(2,3),那么琳琳坐在教室的第几行第几列?
【解答】如下图所示。

所以琳琳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2列。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
先数出物体所在的列数,再
数出物体所在的行数,把两
数写在括号里,列数在左,行
数在右,两数之间用逗号隔
开,如(列数,行数)。

写出图中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解答】A(1,1),B(4,3),C(2,5)。

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运算符号,表示两个数相乘的操作。

如:3 × 4 = 12。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a × b = b × a。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口诀表:可以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来计算乘法。

如:2
× 3 = 6。

4. 数的拆分:可以将一个数拆分成相等的几个部分来进行乘法运算。

如:4 × 3 = 2 × 3 + 2 × 3 = 6 + 6 = 12。

5. 乘法的应用:乘法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总数、计算一段时间的总秒数等。

6. 数的倍数:某个数的倍数是能够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如6的倍数有6、12、18等。

7. 复合图形的面积:可以利用乘法计算复合图形的面积。

如: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长与宽相乘来计算。

8.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比较三位数的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大小来确定大小关系。

9. 三位数的顺序排列:可以通过比较三位数的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大小来进行顺序排列。

以上是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 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  归纳总结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 向十位进1.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 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3、加减混合运算,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有小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 用分步式计算.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5、多几的问题. 未知数比谁多几, 就用谁加上几. 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九的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练习本、学具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3+3+3+24+45+5+51+1+1+1+12+2+2+23+3加法算式乘法算式1、赛龙舟: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出示小黑板(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 5个4相加 2和7相乘(2)3个9相加,和是()。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及时校正。

二、指导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乘法算式:()×()或()×()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第二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氧气)姜甲荣目标:1..对本单元的主要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

2.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

重点:对氧气的性质、用途、制取(实验室)等方面的系统回顾。

难点:通过知识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和措施。

教具:多媒体等。

教程:展示:介绍本单元知识网络图(化学研究的内容及知识应用)复习:一、氧气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1碳+ 氧气…2硫+ 氧气…3铁+ 氧气…4磷+ 氧气…交流:生板书:详细回顾: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放上一团棉花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试管中的导管不宜过长④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应受热⑤刚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⑥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撤离导管, 再熄灭酒精灯。

阅读对比:⑴氧气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的对比图片展示:⑵两种制取氧气装置对比① 固体加热型② 固液常温型(介绍: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图片展示:⑶两种收集氧气装置的对比①排水法②向上排气法(介绍对比:氢气向下排气法)介 绍:洗气装置(展示:其图片或实物)演 示: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演示:收集气体时,进气口与出气口(正确与错误做法的对比) 练 习:指出下列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1、2、… 复 习: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举例):————————————纯净物(举例):————————————复 习: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2.氧化反应(举例):———————————————小 结:谈谈你学完本单元的收获(可以是知识的提升或学习方法的改进等等)。

填写: 生 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